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2024-05-05

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精选7篇)

篇1: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1课时

课题:因式分解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教学重点:对因式分解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2-4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尝试把化a3-a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2、什么是因式分解?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应注意什么?

3、完成P.3的做一做,归纳说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关系。

4、独立完成教材P.3随堂练习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是因式分解?(1)4a(a+2b)=4a+8ab;(2)6ax-3ax=3ax(2-x);

(3)a-4=(a+2)(a-2);(4)x-3x+2=x(x-3)+2.

b(5)36a2b3a12ab(6)bxaxxa

2222、完成P.4习题2、3、4

2、提升训练题组: 1、19992+1999能被1999整除吗?能被2000整除吗? 2、16.9χ11+15.1χ能被4整除吗? 88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测评: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因式分解?

(1).x2-4y2=(x+2y)(x-2y)

(2).2x(x-3y)=2x2-6xy

(3).(5a-1)2=25a2-10a+

1(4).x2+4x+4=(x+2)2

(5).(a-3)(a+3)=a2-9

(6).m2-4=(m+4)(m-4)

(7).2 πR+ 2 πr= 2 π(R+r)

2、1.若a=101,b=99,求a2-b2的值.2.若x=-3,求20x2-60x的值.3.1993-199能被200整除吗?还能被哪些整数整除?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2课时

课题:提公因式法(1)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

1、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经历因式分解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公因式,知识要点: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例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x3(2)7x3-21x2(3)8a3b2-12ab3c+ab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5-6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一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举例说明。

2、归纳公因式的构成:

①系数:

;②字母:

;数:。

3、什么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4、自学例1并独立完成教材P.6随堂练习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③指

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1)3x+6=3()(2)7x2-21x=7x()(3)24x3+12x2-28x=4x()(4)-8a3b2+12ab3c-ab=-ab()

2、完成P.6习题1、2

2、提升训练题组:

1、先分解因式,再求值: 4a(x+7)-3(x+7), 其中a=-5,x=3

2、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1×3.14+62×3.14+17×3.14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测评:

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2x2-4x

(2)ab-2ab+ab

(3)7x2-21x(4)24x3+12x2-28x

2、利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1×0.13+12.1×0.9-12×1.21

(2)2.34×13.2+0.66×13.2-26.4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3课时

课题:提公因式法(2)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1)用熟练应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经历因式分解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公因式。知识要点:依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添括号法则及符号变化规律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7--8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完成P.7做一做并归纳符号变化规律:

一个多项式添上括号后,括号前是 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 ;括号前是 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 ;

2、独立完成例3的解答,并注意当多项式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时,通常应如何处理?

3、例4中原本没有公因式,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公因式?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与例3中各项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4、独立完成教材P.8随堂练习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1、因式分解:(1)4a+8ab;(2)-3ax+6ax(3)(2a+b)(2a-3b)-3a(2a+b)(4)4(x-y)2-8x(y-x)2

22、提升训练题组:

1、某大学有三块草坪,第一块草坪的面积为(a+b)2m2,第二块草坪的面积为a(a+b)m2,第三块草坪的面积为b(a+b)m2,求三块草坪的总面积,2已知实数a,b满足ab=3,a-b=2,求代数式-a4b3+a3b4的值。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测评:

1、因式分解:(1)-4x2 +ax2(2)-6xy+2x2

2(3)(m+1)(m-1)-(1-m)(4)mn(m-n)-m(n-m)

23232、先因式分解,再计算求值:(1)4x(m-2)-3x(m-2),其中x=1.5,m=6(2)(a-2)2-6(2-a), 其中a=-2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4课时

课题:公式法(1)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1)能用熟练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乘法公式(a+b)(a-b)=a2-b2的逆向变形,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高次指数的转化、两种因式分解方法(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

知识要点:熟练掌握并利用a2-b2=(a+b)(a-b)进行因式分解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9--10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整式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的内容是什么?能否利用其进行因式分解?

2、自学例1,指出每个多项式中哪部分相当于公式a2-b2=(a+b)(a-b)中的a,b.并独立解答例1

3、例2与例1中各项的有什么不同?尝试找出哪部分相当于公式a2-b2=(a+b)(a-b)中的a,b.并独立解答

4、独立完成教材P.10随堂练习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1、因式分解:

222 22(1)a-81;(2)36-x(3)1-16b(4)m-9n

(5)0.25q-121p(6)169x-4y(7)9ap-bq(8)22

222

4922

a-x2y 4(9)(m+n)2-n2(10)49(a-b)-16(a+b)(11)(2x+y)2-(x+2y)2

2、提升训练题组:因式分解

(1)(x2+y2)2-x2y2(2)3ax2-3ay4(3)p4-1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测评: 因式分解:(1)7x2-63(2)a3-a(3)3a2-3b2(4)a2(m-n)+b2(n-m)

(5)m2-0.092(6)-4b2+9a(7)12x-3y2

(8)(4x-5)2-1(9)(2x+y)-(x+2y)

(10)16x4-1

222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5课时

课题:公式法(2)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1)能进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乘法公式的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向变形,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完全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两种因式分解方法(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运用.

知识要点:熟练掌握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11--12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整式乘法运算中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是什么?能否利用其进行因式分解?

2、什么是公式法分解因式?什么是完全平方式?

3、独立解答例3,仿照例3解答P.12随堂练习1

4、独立解答例4,仿照例4解答P.12随堂练习2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1、下列多项式中,哪几个是完全平方式?把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因式分解:

(1)x2-x+(2)9a2b2-3ab+1(3)m2+3mn+9n2(4)x6-10x3-25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12xy+36y2(2)16a4+24a2b2+9b4 1414

(3)-2xy-x2-y2(4)4-12(x-y)+9(x-y)

22、提升训练题组:

(1)已知多项式x2+1与一个单项式的和是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请你找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单项式。

(2)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能被8整除吗?为什么?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章 因式分解 第6课时

课题:公式法(3)

一、知识备课:

学习目标:(1)能进熟练应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实际训练概括归纳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训练概括归纳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因式分解方法的灵活运用。知识要点:因式分解的步骤

二、自学任务设计:自学教材P.14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思考:多项式x(x+6)+9能因式分解吗?与同学交流

2、独立解答例5,例6,仿照例题解答P.15随堂练习1、2?

3、试归纳: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并与同学交流。

三、展示训练:

1、基础训练题组:

1、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a(a-2)+1(2)m(m+9)-9(m+1

(3)x(4-x)-4(4)(x+y+z)2-(x-y-z)

2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4-2x2+1(2)(y2+9)2-36y2

(3)2(x2-)-x4(4)9a2-6a(a+b)+(a+b)

22、提升训练题组:

(1)已知x+y=1,求x2+xy+y2的值。

(2)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①22014-22013 ②(-2)101+(-2)100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21212

篇2: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生命 生命/杏林子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童趣/沈复《论语》十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风筝/鲁迅

祖父、后园和我/萧红

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散步/莫怀戚诗两首

纸船·寄母亲/冰心 金色花/泰戈尔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第三单元春/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老舍海滨仲夏夜/峻青秋天/何其芳奔落的雪原/宗璞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莺/布封看云识天气

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科学24小时/田志伟

山市/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5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女娲造人/袁珂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伊索寓言》两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古代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想像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附录 硬笔书法

写好硬笔行楷字

下 册

第一单元

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我的信念/玛丽·居里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为学/彭端淑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二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胆小鬼/三毛 10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三单元

黄河颂/光未然最后一课/都德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失根的兰花/陈之藩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黄河,母亲河

第四单元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真正的英雄/里根

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李方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五单元

珍珠鸟/冯骥才鹤群翔空/江口涣绿色蝈蝈/法布尔马/布封

森林中的绅士/茅盾狼/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滁州西涧/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约客/赵师秀

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社戏/鲁迅

安塞腰鼓/刘成章竹影/丰子恺观舞记/冰心看戏/叶君健口技/林嗣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戏曲大舞台

第二单元

邓稼先/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三单元

最出色的球员/迈克尔·乔丹我打败了男子汉/张山我的梦想/史铁生门外观球/铁凝下棋/梁实秋

纪昌学射/《列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体育

第四单元

向沙漠进军/竺可桢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旅鼠之谜/位梦华

22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死海不死

枯叶蝴蝶/徐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陶渊明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7 核舟记/魏学洢卖油翁/欧阳修推敲/胡仔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汉乐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黄鹤楼/崔颢

送友人/李白

秋词/刘禹锡

鲁山山行/梅尧臣

浣溪沙/苏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

下 册

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诗两首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军帽底下的眼睛/胡昭芦花荡/孙犁

蜡烛/西蒙诺夫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背影/朱自清台阶/李森祥老王/杨绛信客/余秋雨

冬日看海人/刘心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13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桥之美/吴冠中苏州园林/叶圣陶故宫博物院/黄传惕说“屏”/陈从周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郭黛姮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22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生物入侵者/梅涛 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三峡/郦道元

26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观潮/周密

湖心亭看雪/张岱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

课外古诗词背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吆喝/萧乾春酒/琦君

俗世奇人/冯骥才

刷子李

泥人张

绝唱/刘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第二单元雪/鲁迅

雷电颂/郭沫若短文两篇

/巴金 日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林清玄海燕/高尔基

12雨之歌/纪伯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秋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谈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 读好书

第四单元

与朱元思书/吴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马说/韩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五单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 26 醉翁亭记/欧阳修满井游记/袁宏道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

月夜/刘方平

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咏梅/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附录 怎样读诗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标点符号用法

下 册 第一单元

藤野先生/鲁迅我的母亲/胡适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三颗枸杞豆/程海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傅雷家书两则

1954年10月2日

1955年1月26日

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故乡/鲁迅

孤独之旅/曹文轩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心声/黄蓓佳白色鸟/何立伟同桌阿伦/秦文君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陈涉世家/司马迁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隆中对/陈寿出师表/诸葛亮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孟子》《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课外古诗词背诵

行行重行行

月下独酌/李白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登楼/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望月有感/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李贺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附录 谈谈散文

常用修辞格简表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毛泽东雨说/郑愁予星星变奏曲/江河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济慈

夜/叶赛宁

桂林山水歌/贺敬之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谈生命/冰心那树/王鼎钧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人生/勃兰兑斯落叶/贾平凹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生命之歌

第三单元

孔乙己/鲁迅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

13变色龙/契诃夫

热爱生命(节选)/杰克·伦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四单元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童区寄传/柳宗元

17西门豹治邺/褚少孙

18陌上桑/《乐府诗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破除生活中的迷信

第五单元

19诫子书/诸葛亮

20西湖游记两则/袁宏道

21墨池记/曾巩

22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人间自有真情在 课外古诗词背诵

野望/王绩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赠从弟/刘桢 无题/李商隐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别云间/夏完淳

名著导读

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附录 谈谈小说

下 册

第一单元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

乡愁/余光中 中国的土地/刘湛秋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外国诗两首

祖国/莱蒙托夫

黑人谈河流/休斯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6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7变脸(节选)/魏明伦 8枣儿/孙鸿

9音乐之声(节选)/勒曼 10陈毅市长(节选)/沙叶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三单元

1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2杨修之死/罗贯中

13范进中举/吴敬梓

14香菱学诗/曹雪芹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四单元

15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16捕蛇者说/柳宗元

17卖柑者言/刘基

18黄生借书说/袁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说服的艺术

第五单元

19曹刿论战/《左传》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1愚公移山/《列子》

2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约客/赵师秀

论诗/赵翼

观猎/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

金陵凤凰台/李白

名著导读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附 录

篇3: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学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教学难点:

1、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回答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起遮挡视线和装饰的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屏风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更多地了解美丽的屏风。

二、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流萤 帷幕 忒 书斋

韶光 休憩 伧俗 闺房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师生先朗读,再根据这个方法自学课文。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或者询问老师。出示问题提示有困难的同学: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其特点? ②本文运用的是哪一种说明顺序?

③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写说明文时,依据什么来选择说明方法?

④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评点时侧重①③)

2、谈谈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为我国有如此巧妙的屏风而自豪。

四、练一练,说一说(任选一题)。

1、多媒体展示几幅屏风图,现场讨论准备,让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出售屏风。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工艺品,作一段说明。

让学生了解向别人介绍一件物品时,可介绍它的质地、特点、作用,也可和同类事物作比较说明。把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

五、作业布置:

篇4: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教学目标:

l、了解顺叙、倒叙和插叙的特点、作用和要求。

2、懂得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写一篇叙事的作文。教学重点:

了解顺叙、倒叙和插叙的特点、作用和要求。

教学难点:

懂得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写一篇叙事的作文。教学设想:

一、设计若干自读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知识短文“写人记事要注重记叙j预序”。

二、根据短文所介绍的知识,模拟本单元中某一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叙事的作文。

三、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指导复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复述进行记忆。点评。

二、指导学生自读知识短文“写人记事要注重记叙顺序”。1.出示自读思考题。

(1)什么叫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已学过几种?(2)什么叫顺叙?用顺叙的方法记叙应注重些什么?

(3)什么叫倒叙?运用倒叙的方法要注重些什么?(4)什么叫插叙?为什么要用插教?要注重什么? 2.自读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明确)

①记叙事件时安排材料的先后次序叫顺序,已学过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②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就是顺叙,运用顺款的方法要注重 A、必须把时间交代清楚。

B。要注重前后照应使事情的发生、发展合情合理。C.要有重点。分清主次,不要写流水帐。

③把后发生的事情或结果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或原因写在后面,叫倒叙。

运用倒叙。要把时间关系交代清楚,开始追忆部分结束后要前照应。

④插叙是是搭在赢余甲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从前的或其他与事件有关的叙述。插叙往往是对人物或对中心事件的某一作交代、介绍、补充式铺垫。

三、布置练习:

阅读《一件珍贵的衬衫》 ①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②找出记叙的6要素。

四、作文题目:班级趣事

五、学生讨论

六、学生写作,教师巡回

七、学生互评

八、下水文(附)

班级趣事

俺班的趣事多的数不清,朋友你们想听吗?待我慢慢道来: 一.开心果

鈴,鈴,鈴,上课了,有的同学还在教室里借东西,这时一声从天而降的“上课”之声,让我们措手不及。是谁这么突然来到教室,把我班胖子“志强”吓的从凳上摔下来。不想活了,是谁这么大胆。哦!说错话了,原来是老历呀!请原谅!这时还有不少同学没回位,班长已喊了起立,有的就站在那里喊老师好,可谓笑掉大牙!“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解放者’的风姿。好,现在我找人提问一下。”“好,你答复,谁是‘解放者’?”1.2.3.呵!哑口无言。你说,好!暂停一下,老历找人有一特点,找了第一个之后就一直从前排到后,所以不用他说,自己就会站起来。“你看,他背的多熟练”。“好,我再问一个问题,‘解放者’是那种人?”“又找我呀!”哈哈哈!这时全场一片笑声。噹(老历轻声的敲了他的头)、“老师我也没答复,为啥打我?”“你答复了”“我没”“又找我呀,不是你的答案吗?”这时全场再次响起一片笑声。一会儿,下课了,人呢!原来老历一声不响地跑走了。

老历真是我们的“开心果”,他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太多的快乐!二.恐怖之旅

来了!来了!来了!谁来了,老化来了,不好!魔教教主来了。“郑爽,郑阳芳,胡葱葱,王晶晶。分别写出,铁,炭,磷,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很好,都写来了!”哇!终于过关了!啊!回家必定要记一记,不要知晓的抠鼻子。呵!在哪学这一招的,还真搞笑。下面老化一边讲还一边提问!真是让人够可怕,够担忧哪!也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上化学课,好像是一次恐怖之旅,处处让人担忧,惧怕!

鈴,鈴,鈴,终于下课了,我们走出了恐怖之林,看见了太阳,多美呀!三.催眠之课

也不知老班在哪学了一套催眠术,真实可怜了我们,搞得上他的课就要睡觉。要是让他上一上午的课,那我们还不得得睡症。特别是他上古文时他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闭眼听。没办法,只好用法宝……风油精、这是提神的好法宝呀!

篇5: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惜美好生活

(2)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录音机 难点:“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多媒体展示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

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重温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三、录音机范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法教学)学生模仿读,个别读。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作业设计】多媒体展示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光 明

主题+结构

意 象

对 【教学反思】

篇6: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材分析: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方法:讲述。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xuān xiè {轩 榭)lín xún(嶙峋)jiàn shǎng(鉴赏)zhēn zhuò(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è)

镂空(lóu)阑干(lán)模样(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 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

败笔 : 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 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分说)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分说)小

屋瓦色彩美 细处 总: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方法:讨论。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篇7:鲁教版五四制八上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2、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 1

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投影 多媒体展示

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 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 4

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作业设计】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背景)沦陷区

悲怆、愤慨

摸索

对比

(残损)

解放区

明朗、希望

永恒的中国 【教学反思】

让学生更了解母语、让孩子更丰富学养,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饱享炎黄文学的盛宴,从字字句句中打动学生,在点点滴滴里渗透情愫。如今,日益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纷繁多彩的网络生活,无不让现在的语文老师在坚守祖国文学阵营中的身影愈发显得单薄。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

上一篇:酒店规章制度范本免费下一篇:检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