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技术员的职责

2024-05-02

SMT技术员的职责(通用14篇)

篇1:SMT技术员的职责

SMT技术员的职责 技术员(PT)硬件的主要有:

1、保养:1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保养,年度保养,2、抛养控制,按华虹公司的规定抛料率在0.05%以下

3、机台故障处理

4、品质异常分析及处理 PT程式部分:

1、新产品各式的制作,2、料表整理发行

3、程式维护

4、数据的备份核对

责任人:

2011年月日

篇2:SMT技术员的职责

2、维修CPU主板,板卡,伺服驱动器,以JUKI品牌为主

3、客户要求板卡维修的维修报告,尽快给到文员,予以沟通

4、以客户的需求为己任,尽一切可能提供最快最好的服务

篇3:SMT技术员的职责

MES的关键是强调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 它需要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实时数据, 并对实时事件及时处理。同时又与计划层和控制层保持双向通信能力, 从上下两层接收相应数据并反馈处理结果和生产指令。

1 SMT车间数据采集技术

对SMT车间进行数据采集是建立电子电路表面贴装MES系统的基础, 通过对SMT车间数据的采集可以实现制造数据可视化、数据监控以及计划跟踪等。同时也是实现异常报警和生产、质量信息报表查询等功能的前提。SMT车间数据采集技术一强调与设备控制系统的集成, 二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收集。这需要对数据采集的采集方式、参数的确定、软硬件实现、信号处理方法等问题开展技术研究。

1.1 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能够给MES系统提供数据的高效采集模块, 其主旨就是在尽可能节省成本和资源的情况下, 将各个设备的实时状况快速、稳定、有效地收集并集中起来, 特点:

1) 把企业现有主要设备组成一个工业监控网络, 实现分散设备的集中监控;2) 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或传感器, 采集各设备的生产参数,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3) 生产参数出现异常时, 实时报警, 报警信息实时反馈给生产管理人员及现场工程师;4) 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 可靠性高, 不影响原有设备的正常运转。

1.2 可采用的采集方式

在SMT车间中, 由于设备的多样性, 能够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有:1) 从设备控制系统获得信号;2) 通过传感器获取分立模拟信号;3) 采集开关量信号。

1.3 关键设备及主要需要采集的参数

对SMT车间关键设备制造数据的收集、整理, 是进行生产计划安排、产品历史记录维护以及其它生产管理的基础。实现数据采集的生产和检测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1) 焊膏印刷机;2) 点胶机;3) 贴装机;4) 回流焊炉;5) 飞针、X-Ray测试机台、光学检测仪 (AOI) 等其他检测设备。

2 自动数据采集的实现

就当前的关键设备而言, 它们的操作系统既有windows也有Unix, 老一点的设备还有DOS系统;通讯接口也有RS232和RJ45、甚至于还有非标准电脑接口;数据存储格式也是一家一个样子, 完全没有统一和协调性, 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 实施相应的数据采集方法。

2.1 从设备系统直接获得所需数据

1) 接口通讯方式采集

在接口通讯中, GEM设备的广泛使用可谓是一大进步, SECS II (半导体设备通讯标准) /GEM (设备通讯模型) 协议是由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际协会 (SEMI) 负责起草的一个行业规范, 它的出现本来只是针对半导体生产设备, 使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控制系统和设备统一通讯协议, 具有GEM兼容接口的设备可以方便地集成到企业的MES策略中去。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设备供应商的大多数设备通过多种扩展方式, 都拥有了满足SECS II/GEM协议的兼容接口。

2) 直接获取数据文件

其他的一些设备, 有的已经将数据采集的功能集成在其控制软件里, 可以导出我们所需的数据内容;而有的则是像飞针、X-Ray测试机台、光学检测仪等类似的检测设备, 其运行成果就是数据文件, 需要人工审核的。我们都可以同过与这些设备的控制电脑联网, 使用TCP/IP等常用协议传输文件, 实现数据的采集。

2.2 加装传感器获取数据

对于第一种方法无法实现的情况, 我们可能会使用加装特定传感器来实现监控的目的。最为常见需要加装传感器的设备便是回流焊炉。虽然很多回流炉也提供了GEM兼容接口, 或是可以实时记录自身温度传感器的数据, 然而这些温度数据仅仅是反映了各个温区的大致温度, 与PCB板在回流炉中的实际温度还是有所差异, 这样采集到的数据就不能作为生产控制的参考。于是, 炉温测试仪便应需要而产生。传统的炉温测试仪都是将传感器安装在PCB板上, 随PCB板一同通过回流炉, 并记录炉温曲线, 这样可以得到相当精确的炉温曲线, 真实反映了PCB在加热过程中的实时温度, 不过其方式过于复杂, 不便于批量生产中作实时数据采集。而像美国KIC公司新产品KIC 24/7则是采用了新的方式, 将热传感器安装在PCB传送带上均匀分布, 安装在炉子内的30个热电偶在持续不停的监控制程温度变化, 这种变化将以制程温度曲线的方式连续显示在测试仪电脑屏幕上, 而数据则同时被记录在硬盘上。

2.3 采集开关量信号

对于开关量信号的采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只需要记录一些关键线路的通断, 用于确定整个MES网络的工作良好, 包括设备的运转正常和传输线路的畅通。

3 结论

数据采集是实现MES的关键, 要根据具体车间的现场环境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方法, 进行实时地数据采集。但数据采集的难度又是限制MES在SMT行业的发展, 导致生产效率上不去的直接原因。因此, 倡导各个SMT设备供应商联合起来统一接口、统一数据规范已是一种迫切需求。当数据采集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时, MES才能SMT这片空间内得到真正的大发展, SMT行业也必迎来新的春天。

摘要:数据采集技术是实现制造执行系统 (MES) 的关键, 文章针对MES在表面贴装技术 (SMT) 行业的实现, 从MES的发展讲起, 介绍SMT车间数据采集的要求, 论述数据采集实现的多种方法, 并评价其优劣, 最后对数据采集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高效数据,采集技术,SMT行业

参考文献

[1]彭瑜.制造执行系统 (MES) 的发展和挑战[D].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执行系统 (MES) 在管控一体化中的作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2 (10) :1-12.

[2]许久钦.半导体设备通讯标准界面应用[J].机械工业杂志, 246:167-177.

篇4:SMT贴片工艺技术概述

关键词:SMT贴片工艺;伺服定位系统;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H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037-02

隨着电子技术与资讯产业的飞跃发展,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电子装联的技术装备已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机械操作转为技术密集型的自动化电子装联系统。SMT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装生产形式,成为现代电子装配技术一个新的里程碑。

SMT技术有三大关键工序:印刷一贴片一回流焊。其中贴片由贴片机完成。贴片机是SMT生产线中极其关键的设备之一。它通过吸取一位移一定位一放置等功能,实现了将SMD元件快速而准确地贴装到PCB板所指定的焊盘位置。

1、贴片机组成

贴片机实际上是一种精密的工业机器人,它充分发挥现代精密机械、机电一体、光电结合,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高科技成果,实现高速用是将待贴片的PCB输入传递到贴片机的指定位置,并将贴完度、高精度、智能化的电子组装制造设备。贴片机由以下5个主要部分组成:

贴片头:贴片头是贴片机关键部件,它拾取元件后能在校正系统的控制下自动校正位置,并将元器件准确地贴放到指定的位置。

供料器:将SMC/SMD按照一定规律和顺序提供给贴片头以供准确地拾取,因此在贴片机占有较多的数量和位置。

计算机软硬件:它是贴片机的控制与操作系统,指挥着贴片卓有成效地运行。

2、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的作元件的PCB从贴片机输出并传送到表面贴片工艺的下一个设备中去,当进行PCB传入时,该机构要有精确的x、Y和z轴的定位功能,为了完成这个精确的定位功能,贴片机专门设置了一套基准点视觉系统用于完成该机构的视觉定位。

传送机构在轨道上安装有薄而窄的皮带,皮带由安装在轨道边缘的皮带轮带动,皮带轮由安装于轨道内侧的电动机驱动。皮带传送既有从左到右形式,又有从右到做左形式,分为前、中、后3部分,在前后两部分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分别感应PCB的输入和传出;在中部装有PCB支撑夹紧机构,以保证贴片过程中PCB的定位;在传动机构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宽度,以适应不同产品的板宽。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指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经变换、调节和放大后驱动执行件,转化为直线或旋转运动。伺服系统是计算机和工作台的联系环节,在工作台运动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了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结构复杂,综合性强。

伺服系统按调节理论分为开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和全闭环伺服系统。一般闭环系统为三环结构: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1)位嚣、速度和电流环均由:调节控制模块、检测和反馈部分组成。

(2)电力电子驱动装置由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组成。

(3)严格来说:位置控制包括位置、速度和电流控制;速度控制包括速度和电流的控制。

4、识别系统

4.1识别系统的原理

识别系统又称视觉对中系统,高性能贴片机普遍采用视觉对中系统。视觉对中系统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当贴片机上的吸嘴吸取元件后,在移到贴片位置的过程中,由固定在贴片头上的或固定在机身某个位置上的照相机获取图像,并且通过影像探测元件的光密度分布,这些光密度以数字形式再经过照相机上许多细小精密的光敏元件组成CCD光耦阵列,输出0-255级的灰度值。灰度值与光密度成正比,灰度值越大,则数字化图像越清晰。数字化信息经存储、编码、放大、整理和分析,将结果反馈到控制单元,并把处理结果输出到伺服系统中去调整补偿元件吸取的位置偏差,最后完成贴片操作。

4.2识别系统的种类

视觉系统一般分为俯视、仰视、头部或激光对齐,视位置或摄像机的类型而定。

(1)俯视摄像机在电路板上搜寻目标(称作基准),以便在组装前将电路板置于正确位置;

(2)仰视摄像机用于在固定位置检测元件,一般采用CCD技术,在安装之前,元件必须移过摄像机上方,以便做视觉对中处理。粗看起来,好象有些耗时。但是,由于贴片头必须移至供料器收集元件,如果摄像机安装在拾取位置(从送料处)和安装位置(板上)之间,视像的获取和处理便可在安装头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从而缩短贴装时间。

(3)头部摄像机直接安装在贴片头上,一般采用line-sensor技术。在拾取元件移到指定位置的过程中完成对元件的检测,这种技术又称为“飞行对中技术”,它可以大幅度提高贴装效率。该系统由两个模块组成:一个模块是由光源与镜头组成的光源模块。光源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与散射透镜,光源透镜组成光源模块。另一个模块为接收模块,采用Line CCD及一组光学镜头组成接收模块。此两个模块分别装在贴片头主轴的两边,与主轴及其它组件组成贴片头。贴片机有几个贴片头,就会有相应的几套视觉系统。

(4)激光对齐是指从光源产生一适中的光束,照射在元件上,来测量元件投射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元件的尺寸、形状以及吸嘴中心轴的偏差。这种方法快速,因为不要求从摄像机上方走过。但其主要缺陷是不能对引脚和密间距元件作引脚检查,对片状元件则是一个好选择。

5、传感器

5.1传感器的定义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狭义定义:能够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传感器的将来定义:能把外界信息转换成光信号输出的器件。

5.2传感器的组成

由传感器的严格定义,就可以知道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和变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将无法直接转变为电量的物理量转变为可以直接变为电量的物理量。

转换元件:将非电物理量直接转换为电量。

6、贴片机类型

6.1拱架型

元件送料器,基板(PCB)是固定的,贴片头(安装多个真空吸料嘴)在送料器与基板之间来回移动,将元件从送料器取出,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然后贴放于基板上。由于贴片头是安装于拱架型的X/Y坐标移动横梁上,所以得名。

该类机型的优势:系统结构简单,可实现高精度,适于各种大小、形状的元件,甚至异型元件,送料器有带状、管状、托盘形式。适于中小批量生产,也可多台机组合用于大批量生产。该类机型的缺点:贴片头来回移动的距离长,所以速度受到限制。

6.2转塔型

元件送料器放于一个单坐标移动的料车上,基板(PCB)放于一个X/Y坐标系统移动的工作台上,贴片头安装在一个转塔上。工作时,料车将元件送料器移动到取料位置,贴片头上的真空吸料嘴在取料位置取元件,经转塔转动180度到贴片位置,在转动过程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将元件贴放于基板上。

该类机型的优势:转塔上安装有十几到二十几个贴片头,每个贴片头上安装至5-6个真空吸嘴。由于转塔的特点,将动作细微化,选换吸嘴、送料器移动到位、取元件、元件识别、角度调整、工作台移动、贴放元件等动作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完成,所以实现真正意义的高速度。贴装时间可达到0.080.10秒钟一片元件。该类机型的缺点:贴装元件类型的限制,并且价格昂贵。

参考文献:

[1]王天曦,王豫明,贴片工工艺与设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文典,实用表面组装技术(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5:简单的SMT维修技术员岗位职责

2. 支持工厂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安装

3. 积极参与内部关于设备维护、维修的各项讨论工作

篇6:SMT技术员岗位职责

1,程序的调试,程式维护 , 数据的备份 2,SMT品质监控,品质异常分析及处理 3,回流炉温度的测量。

4,SMT机台故障处理,设备定时保养、维护,并做好记录。5,生产过程中设备调整,确保生产正常进行。6,对操作员的作业进行指导。

7,按时完成工程师及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8,每日提前15分钟到岗,打开设备电源,检查机器状况。9,开两班要主动与上一班交接,了解现场的情况

10,检查所负责生产线工艺规程、程序、回流炉温度曲线等,对生产出来的第一块板首检,检查板名、方向、漏贴、多贴和偏位,保证前5块板正常:

11,巡查所负责生产线当前生产状况,确保没有工作项目遗漏!

12,填写工作交接日报,记录当天的生产问题。13,填写异常情况报告---异常停机时间表

14,及时去炉后查看生产品质良率,对不良及时分析处理 15,IC,CN贴片控制要点:印刷不能连锡、漏印锡、厚度超标;控制抛料率,防止飞料;识别率不低于90%,防止偏位 16,有异形器件的板:注意核对图纸、PCB、异形器件的标识点。必要时,还要核对异形器件的背面标识点,防止方向错误 17,及时维修抛料异常飞达,以及引起品质问题的飞达 18,监控每种板的抛料率,抛料高于0.3%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19,设备调试:处理因故障引起的调试问题,如因软硬件故障引起的抛料率升高的问题

篇7:SMT人员的岗位职责

丝印员:

1、根据助理工程师的按排,做好PCB印刷和印刷后的检查工作。

2、按助理工程师的转线计划,提前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如锡膏、钢网等。

3、转线过程中,根据作业流程,定好需生产机型钢网。

4、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协助操作员上料、拆料、对料等工作。操作员:

1、根据助理工程师按排,对指定设备进行日常操作。

2、转线过程中,负责上料、对料及物料清点。

3、班后要做好日常保养的工作,设备清洁卫生、散料查找,并做好相关报表:生产日报表、换料记录、设备日常保养记录等。

4、协助手贴员对设备不能贴装元件进行手贴。

5、生产首件的基本确认,是否有漏贴、有反向等。

6、机种生产完后,要拆下设备中所有物料,根据物料清单,将物料退回生产线物料员,并将生产过程中所有使用的工艺文件退回助理工程师。

7、首件由品质部IPQC确认后,过炉前必须确认炉温是否为该机型的炉温,并确认炉温是否正常。物料员:

1、根据经理或厂长的生产计划提前领生产的物料。

2、在领料过程中要做好盘点,特别是在清点物料时,不能有少数的现象。

3、根据物料清单,对物料情况进行汇总,如有欠料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反馈给经理或厂长。

4、生产线生产完的机型,要将物料及时根据物料单退回。

5、协助助理工程师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进行跟踪。

6、协助操作员转线上料等工作。炉前:

1、根据生产安排,对设备不能贴装的元件进行手贴,贴装过程注意元件的丝印、编号及极性,不能出现错、漏、反现象。

2、转线过程中,协助操作员上料、对料等工作。

3、对设备贴装完及手贴完的PCB,根据作业标准认真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入回流炉中。炉后、QC:

1、确认生产下来的产品是否不良

2、特殊工艺要求的追踪确认

3、经常抽查各工序产品质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反馈

4、做好不良品统计表,记录下来分析原因 助理工程师:

1、负责依据公司生产计划制定本部门生产安排、人员调配;确保本部门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

2、负责本部门人员日常工作安排、人事管理等工作。

3、负责部门各类生产异常之处理、跟进及改善效果验证。

4、负责本部生产工艺管理、品质保障。

厂长: 早会:

1、宣导公司纪律

2、昨天生产出现的问题点原因分析、改善对策

3、各项要求

4、上级指示

5、生产安排

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

1、贴片机现在在生产什么,接着要生产什么

2、哪些出货较急,要先按排检修 现场对各项制度要求的落实及贯彻

1、早会宣、要求

2、上班查核有无违规

3、对违规人员予以处罚

掌握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1、每日查看生产日报表,注意收尾的批量,尾数还有多少,是什么问题,何时能解决 “5S”工作推动和查核

1、宣导“5S”的重要性和做法

2、落实责任人

3、查核执行情况

4、对没有做好的要立即安排完成 生产异常问题反馈与处理

1、当生产发生异常时要立即处理

2、自己无法处理的要立即反馈经理和相关人员

3、采用书面形式

4、追踪处理结果 报表审核

1、生产日报表

2、静电手环点检表

3、电烙铁点检表

4、报验、入库单

5、领料单、退料单

6、QC检验报表

7、贴片记录表

8、返工记录表

9、以上报表要真实反映生产状况,数据要准确、真实 对员工进行公司纪律和岗位职责的宣导、培训和查核

1、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公司纪律和岗位职责培训

2、经常利用早会进行公司纪律宣导

3、每日查核下属员工是否依岗位要求作业

4、对违反规定的要立即纠正并予对处罚 对组长、物料员、操作员进行绩效考核

1、制定考核项目和考核办法

2、每日对人员进行评核

3、月初汇总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对PQC反馈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交改善对策

1、每日对PQC反馈的问题点进行确认,追查责任人

2、每周二前提交原因分析和改善对策

3、对责任人予以相应的处罚 合理安排人员,提升生产效率

1、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2、对要离职的人员进行调整

3、每日上班时根据生产机种需求合理安排人员

4、有计划地安排操作人员去学检修 抽查各工序产品品质

1、每日经常抽查各工序产品品质

2、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处理 不良品及时安排处理

1、对不良品架上的不良品要作记录

2、能处理的要当班处理

3、不能处理的要追查原因

4、缺料要当班开单,料到后要当班处理完成 督导作业员做好散件管理

1、督导操作人员用小塑料袋来装散件并作好标示

2、散件尽可能安排当班用完

3、机台散件要安排人员挑选使用 督导物料员做好仓库管理

1、督促领料人员及时盘料

2、督促备料人员及时备料

3、查看备料人员是否依规定作业

4、督促盘料人员及时盘料和退料

5、了解物料员损耗状况,对损耗严重物及时查找原因 客户投诉、质量异常的处理

1、客户投诉、质量异常,要落实责任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

2、督导改善对策的落实执行

3、确认改善效果 设备、工治具的管理

1、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要立即反馈给上级和相关人员处理

2、做好工治具的管理,缺少或不够时及时申购 上级交办事项的处理

1、上级交办事项要及时处理

2、处理完后要回馈给上级 做好白夜班交接工作

1、生产计划交接

2、工艺文件、工艺要求交接

3、上级指示交接

4、生产异常问题交接

5、物料交接

篇8:SMT技术员的职责

1 SMT工艺管理型能力分析

对SMT工艺管理有综合管理人员、设备管理员或工艺技术员等对应的岗位。那么什么是工艺管理呢, 所谓工艺管理一是能够对SMT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文件和质量管理及物料控制进行基础管理的技术人员;二是能够对SMT设备日常生产操作、平时的设备测试、维护及维修等后续工作进行管理的工程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设备操作及生产管理都是需要积累少许经验。

SMT工艺应用基本能力:1) 能够对SMT工艺制程进行组织管理, 指导工艺生产, 监督和管理工艺现场品质。2) 具备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排除等基本技能。比如:遇到异常情况能够立即采取临时对策, 包括改正工艺指导书的编写过程。3) 能够对SMT产品组装工艺进行编程和对设备进行管理, 其中包括能够把分析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应用在生产统计制程控制中。

2 SMT岗位群职业工作的内容

(1) 负责所属工段进、出、存、退、补的物料管理及掌控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状况;能够对员工在操作技能技巧培训并对各工序装配技术进行指导;负责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生产记录;负责填写《生产管理看板》[1];负责具体落实ISO、“6S”的认证工作, 负责跟进及改善效果验证等工作参与各类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理。 (2) 负责包括对人员、物料、技术、图纸、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等产品品质进行基础保障;负责对各项单据进行审核以及对BOM、ECN、EN等SMT文件进行管理;对文件资料能够全面了解, 在制定与编写中进行参与;负责协助工程部跟进各项工艺改善措施的实施及效果验证, 对生产线少量不良产品进行维修;负责调试指导技术工程师分配的装配夹具、测试生产线机架等工装夹具的工作;参与生产线所有不良产品的技术性原因分析, 提出改善对策并指导员工实施, 杜绝批量性不良产品发生。[2] (3) 对SMT设备的TPM (全员生产维修制度) 计划全面了解并参与实施, 对SMT设备现场操作员进行业务管理, 依据设备相关操作指导书、工艺文件与相关流程, 对各线SMT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线产品的品质状况进行巡查, 对ECO、WI、程序、回流炉温度曲线、生产线工艺规程等检查, 防止印刷连锡、少锡、偏位、漏印锡、厚度超标, 注意钢网清洁, 防止焊盘污染、漏点胶、漏点锡等, 主动向IPQC询问生产中的质量问题, 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并提出维修报告。对于异常重大设备故障及时反馈给PM工程师处理。 (4) 根据设备操作及保养作业指导书完成对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等SMT设备保养并确认效果, 保证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设备点检指导书, 对设备进行月点检、年点检并确认效果, 参与设备软件、硬件安全工作, 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根据SMT设备手册使用状况, 建立SMT经验共享库, 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优化各类文档, 提升SMT设备使用水平。[2]

3 我校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SMT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是依托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帮助,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对SMT技能型人才在掌握知识层次和技能与素质能力的要求, 以订单方式培养SMT技术人才。我校利用与企业合作资源资源共享的原则, 以SMT工艺技术与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 建成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 把理论教室搬到实训室中, 在实训室建立教学区、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 以实际项目能导向, 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分溶合以一体, 所有课程以项目为主体项目中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年的学习安排为第一年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第二年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与岗位素质培养、专门技能训练阶段, 第三学年下学期到企业顶岗工作并应实施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 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践结合, 顶岗实习与技能学习结合, 实现SMT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课程内容、任务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学习编制作业指导书时, 通常现将企业应用的作业指导书作为案例, 讲解每部分的作用、要求和编写方法, 结合具体的操作岗位、产品进行说明。在学习训练了解顾客信息时, 学生5人为一小组, 小组内其中3名学生扮演顾客, 另2名学生扮演企业的业务人员进行交流。按课程标准的项目需要, 让教师或企业相关人员扮演顾客进行沟通。布置任务时, 采用引导文教学法, 学生按照任务书中提供的信息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指导, 自己制定实施计划, 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项目中留下部分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在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阶段, 先让小组成员内部讨论总结, 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在通过小组任务报告讲演,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比如:发现焊接后PCB板面有锡珠产生, 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锡珠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有些学生仅从PCB板回流焊预热问题进行分析, 有的学生则考虑了锡膏使用是否合理进行探讨, 还有的学生采用学到的5M1E方法进行分析。用完整项目让学生实践, 实践后在进行思考、讨论,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然后就此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从而达到明晰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4]。

4 总结

SMT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的培养方式, 使学生在掌握SMT生产工艺设计、管理控制和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将能胜任的岗位群工作职业能力有:电子产品的表面贴装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岗位工作;表面贴装系统电子设备的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工作;对表面贴装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消化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S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高集成度以及规模化生产, 表面组装技术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并在在电子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SMT是国内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 本文经过分析SMT岗位需要掌握知识层次和技能与素质能力的要求, 制订以项目式教学的方法, 与企业合作采用定单方式培养SMT技术人才。

关键词:SMT,项目式教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涂用军, 吴永, 苏曼波.高职院校SMT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李光兰.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精品课程改革与实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

[3]涂用军, 卢敦陆, 郑菁.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SMT技术人才培养质量[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篇9:SMT组织构架及个人职责

操作技术职责

1、带领、指导、监督本班组人员学习、遵守本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公司和的各项号召;做好本班的5S。

2、组织本班组人员进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学习、带领、组织、监督本班组安全文明生产;组织生产员工学习SOP,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当班任务。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做好每天的产量报表。

3、做好本班作业区的场地、设备、工具的卫生;

4、负责产线转机、程序调试等,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技术革新活动。配合新产品的试产,报告试产过程中的工艺和产品质量情况。做好每天的记录报表。

5、密切跟踪产品生产状况,及时发现生产线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失效产品,并反馈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并对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提前对荣鹰的物料进行核对,物料的管控,减少物料的损耗。及时合理的利用散料。

印刷员技术职责

1,、领用钢网/锡膏等工具及生产辅料,注意确认锡膏解冻4小时才可以用。填写锡膏使用、更换报表。

2、锡膏在使用前必须搅拌,搅拌的时间大约为5分钟左右。

3、按规范清洗钢网并填写钢网清洗记录表,停线30分钟以上须将锡膏收起来,并清洗钢网。

4、印刷后的每片PCB板必须进行认真检查。

5、在生产前,对PCB线路板的外观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站项目:所有元件位置有无少锡,连锡,偏位、漏印等不良现象。

6、每天下班时交接好PCB数量,必须确认无误后方可下班。

做好5S,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害垃圾分开处理,丢到指定的垃圾桶

7、按照工艺对需要烘烤的PCB线路板,提前进行烘烤并做好记录。

产品检验员职责

1、上线前确认上线资料是否齐全(SOP,位置图等),有异常及时请操作技术员解决

2、对产品检验,检验是特别注意,元件的极性与贴装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极性反,飞件,偏移,缺件,错件等不良。检验是注意对PCBA进行防护,防止撞件,区分产品状态(良品、不良品、待检等)。

3、做好每天的报表。每批产品检验合格入库时,入库单上需注明日期、型号、批号、数量。

4、交接班时务必将当班产出之所有PCB目检完,如有异常,于操作技术员一起协商处理。交接清楚目前生产的机种、SMT成品检验的情况,问题点的注意事项。以及有关报表的交接。

篇10:SMT岗位职责[范文模版]

1.职位:拉长直属上司:生产主管直接下属:物料员

a.每天早会(生产情况,状态、注意事项)

b.车间纪律及“5S”执行。

c.产量及质量跟踪。

d.炉后品质管控。

e.员工培训及物料管控。

f.对员工报表完成情况进行监督。

2.职位:物料员直属上司:拉长

a.对出货产品数量核对,并送至仓库或相关区域摆放。

b.有接到仓库通知收料应拿BOM单和发料单核对用量,单量,收取物料,对物料的数量核对清楚,尤其贵重物料,(如二极管,三极管,IC等)

c.生产清尾时要提前帮操作员备好埋拉所用物料以便缩短清尾时间。d.协助拉长搞好车间“5S”工作。

3.职位:技术员直属上司:工程主管直接下属:操作员

a.对机器设备各种保养作好记录。

b.对品质进行控制,有品质异常的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

c.对新产品编程,转拉,协助IPQC核对物料。

d.对员工纪律管理和对其作业要求进行监督。

e.对员工技能不间断的进行培训。

4.职位:IPQC

a.对车间各报表监督完成情况(温湿度,静电手环测试记录,锡膏解冻时间,换料报表等)

b.对新转机产品首板确认,做好记录,每三小时核对一次样板。

c.对换料进行核对,有散料进行确认并在料带上签名确认。

d.车间“5S”和工艺流程进行监督。

e.对QC看好的板进行抽检(10/25),搞好自己工作周围的“5S”,抽检好的板放到相关区域标示清楚。

5.丝印员

a.对新上线产品提前将钢网安装在丝印台上。

b.按照锡膏,胶水作业指导书作业,拿出使用应给IPQC确认签名。(锡膏,胶水应解冻四小时)以上

c.对印刷出来的板自检,并往接驳台上放板。

d.对板数进行交接,搞好自己工作周围的“5S”,下班前将丝印钢网清洗干净。

6.操作员

a.每天四遍全检物料,上换物料应叫IPQC、拉长、技术员签名确认并在报表上作好记录。

b.保证机器工作正常,有故障及时排除或向技术员反映。

c.上料要使用接料的方法。

d.及时做好产量报表,并填写白板上。

e.清尾埋拉提前备好物料,以缩短埋拉所用时间。

f.搞好自己工作周围“5S”,尤其是机器上的灰尘,机器内部没有散料现象,对IC要进行交接。

g.严格控制物料,视物料如自已钱财。有抛料严重应及时叫技术员调机。对任何浪费物料的行为进行阻止,配合好物料员的工作。

7.炉前QC

a.对机器或手贴好的板进行检查有没有漏料少件、偏位、反向等不良现象。

b.若需手贴物料应依照样板手贴,注意方向,丝印是否符合要求,若有IC不可有短路移位等不良现象。

c.搞好自己工作周围的“5S”,注意防静电手环是否合格佩带是否正确。

d.对贵重物料做好交接记录,自己看好的板要做好记号以便区分。

8.过炉

a.首先要确认炉温是否是按要求调试的炉温,温度不清楚应叫技术员确认。

b.对炉前QC看好的板再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有极性元件有没有反向,大元件是否有少件,移位等不良,放板过炉时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

c.搞好自己工作周围的“5S”,保持炉面干净,整洁。

9.炉后QC

a.将炉子里面出来的板拿下来,不可让板直接落下来或撞到别的板上。

b.注意高温烫伤带好手套,静电环,将板插到卡板上,不可多块叠在一起。

c.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检查从炉里出来的板有没有假焊,短路,少件,立片等不良,若能自己修好则修,不敢确定或少料的贴上红色箭头纸送到修理处,看好的板做好记号。

d.按照标示或状态将看好的板放到相应位置待IPQC抽检。

e.注意工作周围的“5S”。

10.修理

a.将QC用箭头纸标示出来的坏机根据《修理作业指导书》作业,修好后做好自检确认QK后送到QC处重新检查,有需要洗板的用棉签蘸洗板水将要清洗的地方清洗干净。

篇11:SMT技术员的职责

1.SMT

相关文件的定义和编写

2.生产良率和抛料率的监控和改善

3.生产异常的分析解决

4.技术人员的班别安排

5.设备保养的安排和作业follow

6.设备故障维修coordinator

7.配合新产品导入或者其他需求的试产验证

8.主管交付的其他事项

SMT制程工程师岗位职责(二)

1.建立标准作业工时及标准作业程序(SOP)撰写;

2.追踪各项生产指标,能处理产线突发异常.3.产线工作手法改善;

4.产线效率提升及制程项目改善;

5.规划与改善标准作业流程;“

SMT制程工程师岗位职责(三)

新品导入问题整改

异常问题分析改善

生产良率提升

工装治具评估验证

工艺优化

SMT制程工程师岗位职责(四)

1、负责组装、测试工艺可行性分析,SE分析相关工作,并协助研发进行工艺性评估、验证;

2、负责编制工艺过程流程图、线平衡分析,产能优化并对人员培训,提升制程直通率;

3、负责编制产品作业参数标准、更新、完善工艺文件和文件管理;

4、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5、协助处理上级交办的其它事务;

SMT制程工程师岗位职责(五)

1.新产品阶段参与新产品的治工具设计,钢网制作,新产品异常分析处理

2.设计合理的治工具和钢网,预防不良的产生,查找不良原因,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篇12:SMT技术员的职责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 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最新成果而研制成功的电子CAD通用软件包。主要能辅助进行三方面的设计工作, 既IC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和PCB设计。EDA技术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从70年代的 (CAD) 阶段和80年代的 (CAE) 阶段, 到90年代的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 (EDA) 阶段。EDA技术代表了当今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它不仅为电子技术设计人员提供了“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 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便捷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平台。电工电子类专业课程中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都可以通过EDA仿真软件, 进行电路图的绘制、设计、仿真试验和分析。应该说将EDA仿真软件应用到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中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创新,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选方法。

以下主要讨论EDA在SMT虚拟教学中的应用。

2 SMT贴片工艺虚拟仿真教学

SMT贴片工艺是我国大中专院校电子组装技术必修的一门课程, 是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 一门核心技术课程, 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任职SMT生产 (工艺) 技术员岗位, 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制造 (SMT) 工作的主要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高新电子制造企业高技术岗位。而由于我国多数学校在实验设施上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条件, 使得SMT贴片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虚拟仿真教学也可以对社会上没有电子组装技术的人去学习SMT贴片技术带来了可能性。

随着国内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己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制造大国, 而表面贴装技术 (SMT)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SMT是将表面元器件贴装到PCB上, 通过波峰焊或回流焊加热而使PCB与元器件之间实现机械和电子连接的过程, 作为电气互联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体技术, 已成为现代电气互联技术的主流, 被誉为“电子组装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因此, 让学生了解SMT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就显得特别重要。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 在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会受到限制, 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不利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与开展。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产生——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作为推动教育模式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逐渐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实验教学和远程教学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的问题, 更为远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 也为远程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贴片机是SMT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 主要完成元器件的贴装功能。贴片机的贴装精度及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所加工电路板的品质及性能, 它对整个生产线的产品精度,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和生产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的SMT设备研制水平非常落后, 尤其是贴片机方面与国外上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贴片机制造工艺过程的虚拟仿真技术, 加深学生对贴片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为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3 EDA虚拟仿真技术在SMT贴片工艺虚拟仿真教学中的应用

3.1 虚拟环境下PCB文件BOM表和坐标文件的导出

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地贴放元器件的设备。贴片机编程是指通过按规定的格式或语法编写一系列的工作指令, 让贴片机按预定的工作方式进行贴片工作, 但前提是需要知道所加工的PCB文件里的BOM表和坐标文件。Protel99se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画图软件, 通过该软件, 学生可以快速了解贴片机的编程过程所需PCB文件的BOM表和坐标文件。在Protel99se中PCB板的工艺图片和导出的BOM表信息如图1所示。

3.2 PCB贴片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建模

贴片机的三维实体模型构建研究主要构建贴片机的机架、PCB传输机构、贴装运动系统和供料槽。主要通过反复的查阅贴片机的相关资料, 对贴片机的分类、架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 在三维软件建模的过程中 (如PRO/E软件) , 根据模块间组合装配的程度进行反复修正。三维实体模型建模各组件模块的功能组合分析如图2所示。

3.3 PCB贴片运动过程虚拟仿真设计

贴片机贴片运动过程虚拟以建立的模型为依托, 根据贴片机运动的原理进行仿真参考设计。即以贴片机的实际生产为前提, 以功能模块为仿真对象, 在整个仿真过程建立一条主线, 把握好部分与整体的协调运动来进行贴片机的供料系统运动模拟、传输机构运动模拟和贴装运动模拟。在整个仿真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根据零部件的运动配合和装配约束等问题对模型的运动进行反复测试, 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和不断调整运动仿真的顺序, 以增强各部分模块间的装配和运动配合, 让仿真更接近真实的实验。贴片机的运动形式如图3所示。

4 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

云计算的特征体现在虚拟化、分布式和动态可扩展。虚拟化, 是云计算最主要的特点。每一个应用部署的环境和物理平台是没有关系的, 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管理、扩展、迁移、备份, 种种操作都通过虚拟化层次完成;动态可扩展是指通过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 进而达到对以上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分布式是指计算所使用的物理节点是分布的。从云计算的最重要的虚拟化特点来看, 大部分软件和硬件已经对虚拟化有一定支持, 可以把各种IT资源、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和存储网络等要素都进行虚拟化, 放在云计算平台中统一管理。虚拟化技术打破了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 代表着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可管理资源的必然趋势。在未来, 所有的资源都透明地运行在各种物理平台上, 资源的管理都将按逻辑方式进行, 完全实现资源的自动化分配, 而虚拟化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工具。针对云计算, 虚拟化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应面向高级虚拟主机、应用和资源, 以及虚拟化存储等方面。

同样的, SMT虚拟仿真教学也可以运用到云计算中去, 可以把创建好的虚拟教学视频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 那么, 无论学校硬件设施如何, 老师们都可以通过云端下载网络视频, 进行视频教学, 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而不能开课的问题, 这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种体现方式, 更有利于我国教育良好的发展。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EDA仿真技术的分析, 提出了EDA仿真技术在SMT虚拟教学中的应用;此技术不仅可以用在硬件设施不足的院校, 更为成人学习带来了可能性, 通过用理论学习和虚拟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构建了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指导的贴片机制造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提出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完成贴片机的机架、PCB传输机构、贴装运动系统和供料槽的模型创建的思想;最后讨论了虚拟仿真在云计算中的应用, 为教学等提供了更有利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周洪波.云计算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周志近.波峰焊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显示, 2009, 02:61-63.

[3]杨良军, 匡锐.回流焊的工艺特点及研究[J].科技广场, 2011, 01:191-193.

[4]李娟娟.物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12.

[5]黄慕雄.高校教学型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9:77-80.

[6]杨帆.SMT贴片机的运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6.

篇13:SMT技术员的职责

1.新产品阶段参与新产品的治工具设计,钢网制作,新产品异常分析处理

2.设计合理的治工具和钢网,预防不良的产生,查找不良原因,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3.对SMT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良率和产量,人员作业手法进行优化

篇14:SMT工程师工作职责

SMT为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简称,一群从事SMT技术的管理型人才的统称SMT工程师。一般分为制程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1.制程工程师是制定整个生产流程,分配各个部门的任务,负责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并制定WI或SOP(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程文件,对制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制程工程师掌管整个生产各种装配元件及辅助材料的选型与验证,治工具的设计与制作。

制程工程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良率,降低报废率以及耗材与人力成本。属于整个制造过程的核心人物。PE在企业制造体系中所赋予的技能有其固定主轴,简而言之,就是工厂的医生,顾名思义,医生其职责在于事先预防及事后治疗。PE的使命:预防问题,避免产生不良品。工作内容

①、治具的设计制作与验收(辅助生产线作业之治工具)②、SMT印刷钢板的设计制作与验收

③、Reflow.wave solder profile的测量与参数定义 ④、NPI(新产品导入)的DFM与FMEA的撰写 ⑤、大锡炉良率维护 ⑥、全制程生产良率维护 ④、制程不良的分析改善及预防 ⑧、新技术新制程的开发导入

二、SMT设备工程师

1.制定设备操作相关作业指导书;

2.根据技术员岗位技能要求 , 组织相关的设备技能培训; 3.指定设备保养计划和监督执行情况; 4.设备常用备品和耗材的请购和管理;

5..在部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持续改善提高机器机器稼动率、降低停机时间; 6.为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持,为技术员做技术培训,确保其技能不断提升; 7.对设备不良进行维护与月度保养 ;

8.负责设备技术改进、改造:根据加工工艺和效率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设备改进、改造计划,并实施和对最终结果确认;

9..通过计划维修、状态维修、故障诊断等手段,建立预防维修体系,保证设备完好.三、SMT工艺工程师(Process Engineer)1.负责产线良率的提升;

2.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报告,并进行跟踪处理; 3.负责对批量性的不良作出处理意见,并报主管批准; 4.负责工艺参数相关作业指导书的定义和管理;

5.负责客户和其它部门反馈的问题处理:及时响应,组织、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 防措施,跟踪实施过程,确认最后结果 6.工艺管制:稽查,记录不合格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确认最后效 果;

7.定期召开工艺改良会议,实施品质改进对策,确认最后结果;

8.根据《生产日报表》、《QC/QA检验日报表》、《生产统计表》等管理报表,结合车间

上一篇:a站b站c站D站F站分别是什么意思(附网址)下一篇:历练军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