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铸就师德之魂

2024-04-22

爱铸就师德之魂(通用6篇)

篇1:爱铸就师德之魂

爱铸就师德之魂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马山子镇中心小学 赵盛兰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修订),规范的内容有八条,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这八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篇2:爱铸就师德之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阜新市新邱区的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的名字叫王秋月。多年以前,我就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谣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爱心。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爱心似火;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桃李芳菲。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用爱心播撒着希望,我们用品德铸就着师魂„„”当初为人师的我工工整整地把这首小诗抄在日记扉页上时,“师德高尚”便成为我对自己无言的承诺;“敬业爱生”便成为我对事业真挚的追求。于是,每天清晨,我早早来到教室,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在一句句问候中开始一天的忙碌;傍晚,又在一声声叮咛中目送每个孩子离开校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始终在努力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更是不能没有爱!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教育学生;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脚下的七尺讲台,面前的三尺讲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那讲桌上放的,那讲桌上堆满的,是我给学生判的作业本。那一个个鲜红的对号,那一个个醒目的圆圈,蕴含着我多少日的伏案疾书,多少夜的灯下耕耘!推己及人,在座的各位同行不也是每天如此的吗?甚至很多教师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从一头青丝到满头银发,从炯炯双目到戴着花镜蹙眉细查,那些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们又写了多少呢?即使可以用数字可以算得清,也无法用情感去描述。而除此之外,关心学生的身体,疏导学生的心理,丰富学生的知识,调节学生间的矛盾„„真可谓事无巨细。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我们都在流淌着人们看不到的汗水,更付出着他人无法体会到的辛苦!谁说我们不是最伟大的工程师?我们在作业本上用红笔为学生勾画的可是他们的未来啊!谁说我们不是最成功的作家?这满本的作品不是比作家更富有?“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唯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最忠诚最纯粹的爱,才让我们心甘情愿的把青春与汗水留在了这片净土。在我的身边,许多优秀教师高尚的师德、敬业爱生的故事,常常感动着我和学生们,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含义。在我们新开小学有一个被学生称为“妈妈”的人,她就是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张晓辉老师。她,对挚爱的工作坚定执著;她,深爱着属于自己的“三尺热土”;她,为“让每名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而乐此不疲;她,播洒爱的希望,享受收获的喜悦。从教19年,张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严谨治学,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履行着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博爱之心温暖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以优秀的师德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有人戏称“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的确,班主任管理的虽然只是几十个孩子,但却十分繁琐。而张老师说“我就要做好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因为我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长’。” 19年来,张老师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她所说过的这句话。每天早晨总会有一个身影早早的出现在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学习任务,并陪伴同学们一起晨读;每次大扫除,准会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共同分享学习之余的快乐;每节课上她总是要求自己板书工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张老师会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每当看到哪个同学的鞋带儿松了、衣服的扣子开了,张老师一定会把他叫过来,摸摸他的头微笑着帮他整理好„„

人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张老师的一言一行无疑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与张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时时刻刻感受着母亲般的温暖。所以,学生们送给她一个特殊的名字“妈妈老师”。

张老师曾经教过的一对双胞胎学生,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年迈的奶奶无力照顾他们,只得将两个孩子送到托老所,靠社会低保维持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两个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温暖,性格倔强而偏激,经常与托老所的阿姨顶嘴、放学不按时回家、常常制造麻烦,让托老所工作人员感到手足无措。张老师接手这个班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决心要改变两个孩子,帮他们树立自信,找回快乐。从此,家里每次做好吃的,三份;过冬的帽子手套,三份;书包,学习用具,三份。一份是女儿的,另外的两份一定是给他们小哥俩儿的。女儿经常带着醋意问,“妈妈,我们家到底是几个孩子啊?”“三个”她总是这样坚定的说。除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学习上张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利用自己的时间给两个孩子补课,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渐渐的,张老师发现孩子们变了,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课堂上能够听到他们自信的回答问题,课间十分钟能够看到他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的身影。看到这些张老师笑了,此时的她虽是老师,却更是妈妈。

这位“妈妈老师”,她总是慷慨地将本属于女儿一个人的母爱分给更多的学生,因为那样她会更欣慰。可有的时候她却很“吝啬”,她 “吝啬”金钱,几乎不怎么买新衣服,因为她要把攒下来的钱给家庭贫困的学生交书费;她“吝啬”时间,因为她会在吃午饭时端着饭碗还不忘在教科书和辅导材料上圈圈点点„„看到这些,一股敬佩之情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心里不禁油然而生。是啊,一位教师,从来不会计较他为学生付出多少,也从来不会要求学生为他回报多少,而这一句简单的“妈妈”就是对师爱最深刻地感动,这因被爱而取得的进步就是对师爱最好的报答!

2011年临近毕业考试的一天,她正在上课,可是突然感觉小腹针刺般的疼痛,汗珠瞬时布满了额头,可即便是这样她还是强忍疼痛,仍然面带微笑坚持着给同学们上课。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张老师终于忍受不了疼痛昏倒在三尺讲台上„„经过医生检查,张老师患上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她一听便急了,对校领导和家人说:“快去劝劝医生,我现在不能手术,给我保守治疗吧,还有几天孩子们就要毕业考试了,我陪了他们六年,在这个时刻,他们需要我,我更离不开他们!”无论医生和校领导怎样劝说,她都执意不肯做手术。就这样张老师带病为学生们上课,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几天后,孩子们终于迈进了考场,而她却因为再一次昏倒而被送进医院进行了手术。当张老师苏醒后,第一句话问的是:“孩子们考的怎么样?”经常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到底图个啥呢?用张老师的话说:“不为别的,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孩子们白叫了我老师!”

这就是一位教师,在健康与学生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一位教师,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不难看出她对自己职业的挚爱;这就是一位教师,虽无血缘,却似妈妈一般关爱着几十个孩子!

19个春秋,张晓辉老师始终把爱与责任牢记在心,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赢得了同事和家长的认可。她也曾多次获得“新邱区优秀教师”、“阜新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更是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师德标兵”。

在我的身边,像张老师这样令人敬佩的教师可以说数不胜数。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同事王静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接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在她的班级里有一个叫赵云凤的女同学,家庭生活极其贫困。母亲没有工作,还有个因脑瘫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更不幸的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孩子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雷管炸成重伤,双上目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举步为艰。当别的孩子都在为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而欣喜时,赵云凤的一家却因为150多元的学杂费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无耐之下,赵云凤的母亲只得找到王静老师说情,希望能将学费推迟几天再交。当王静老师得知这一家的情况后,她被这一家人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经过考虑后,她决定自己做这个孩子的资助者,每学期帮助这个孩子缴纳学费和所有杂费,以保证她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坐的各位同行,也许你们会认为这150元钱不是很多,但你们知道吗,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每月的全部工资也只有320多元啊!而这150元钱所蕴含的数字以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那是一名普通教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奉献,那更是一名普通教师高尚师德与伟大人格的体现啊!记得三年前,当赵云凤的母亲手捧着感谢信来到学校,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情。我至今仍深深地记得当时那位母亲曾流着泪说下这样一段话:“感谢王老师,我们这孩子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她的幸运啊。我们没有什么能报答王老师的,我唯有叫这孩子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来报答王老师吧!”六年时间里,王静老师用她无私地捐助履行着她对这个小女孩的承诺,六年时间,这个贫苦的小女孩也在用自己各方面优异的成绩来实现着她对王老师的报答!同行们,这就是我校年轻的王静老师,她用自己无私的爱默默地感动着她的学生;同行们,这就是我年轻的同路人,她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在我们新开小学所有教师心中树起了一座闪光的座标,成为我们新开小学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为学生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深感庆幸,我更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好同事而倍感自豪!

要说的人太多,要讲的故事也太多,因为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亲眼目睹了身边教师们不畏辛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奉献的博大情怀。然而,在学校繁忙的工作和并不太多的报酬中,我看到的是他们的安于清贫和甘于奉献。而在各种荣誉面前,我看到的仅是他们的辛劳与学生的进步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所遇到的困难,和我周围的许多老教师比起来,那简直不算什么,老教师的良好品行和坚实的付出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感动着我。在新开小学,似乎每个老师都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全心全力、顽强拼搏着。

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教师象阶梯,甘愿承载着学生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教师像黄牛,意志顽强,默默耕耘。在这些教师中有为了学生不顾自己身体疾患的老教师,有肩负家庭重担依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中年教师,更有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把激情与汗水挥洒在讲台上的年轻教师。尽管所教学生的年龄有所差别,但每一位教师都在用人格魅力实现着自己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不懈追求,用“爱”写下对教师二字的诠释。

这所有所有的一切,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懂得了教师这份工作的含义。我们的工作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爱心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不论多么劳累,多么疲倦,只要一站上讲台,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求知的眼晴,我们马上又思维敏捷,精神抖擞。试问,我们这些平凡的教师缘何能做到如此,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尚的师德和对学生无尽的爱。有了这份爱,我们才会力求不断地完善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告诫自己要传道、授业、解惑,要为人师表;有了这份爱,我们才会在一点一滴中感动着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爱的感召下去求知,去进取,去努力成为祖国明日的栋梁!

篇3: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1 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 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 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 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这一点, 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 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 关系比较融洽、和谐, 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 有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 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随之升高。反之, 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 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 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挞, 他的心里, 就充满了恐怖, 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 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 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 关心和热爱学生, 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 不把其视为亲人, 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 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 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 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 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 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 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 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一颗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 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 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 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 小舟就会搁浅, 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 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因此,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 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 缺乏热情, 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 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 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 严要得法, 严要有度, 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 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尊, 鼓励学生的自信,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 还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铺路石”、“孺子牛”、“人梯”、“春蚕”等,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 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颓废的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无论何时, 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 我 (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11页) 无怨无悔!

4 从教十五载, 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 我耐心开导, 不挖苦、不训斥, 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 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 我不会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 而是单独找他谈话, 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学生。“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 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 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伤害他们的情感, 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 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 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 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 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 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我们应常常进行反思, 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2) 理智公正。作为一名教师, 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 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 应该一视同仁。

在教育中, 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 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 无明确的目的性, 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 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 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 因门第而爱, 因金钱而爱, 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 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 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3) 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 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 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 即严爱结合。首先, 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 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 努力创造条件, 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篇4:爱心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三平”精神;师德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当前,在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教育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教育任务日益艰巨的情况下,高校教师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教师处于一种期待与失望、尊敬与鄙弃相裹挟的尴尬境地。要重塑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必须以道德的力量来约束高校教师。“责任教育、良心教育”是师德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淡泊名利,安心教书育人,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对教育事业抱有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其精髓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要“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他爱国、爱民、爱教育,正是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著追求。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三平”精神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度成为河南媒体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并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共鸣。“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它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其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2012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1周年,广大教育工作者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志存高远,爱教乐业,为人师表,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先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以及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切实促进师德建设。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源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要求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永葆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甘于平凡但不甘平庸,有无私奉献的远大志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正是源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教师职业的崇高就体现在平凡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教育工作的主色调。为了实现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教师必须从小事着手、从细节做起。教育无小事。教师每天都要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参加学生活动等。这些琐碎小事是关系学生成长的大事,如果处理得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处理每件平凡小事都应有伟大的追求。一些教师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因平凡而伟大,恰恰在于他们有伟大的追求。只有每位平凡的教师都有伟大的追求,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感情、时间和精力甚至毕生心血。“百年树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育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成就与学生一生的发展连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超越功利的清高和拒绝浮躁的淡泊的伟大追求,还需要教师具有默默奉献的品性和矢志不渝的坚守。教师像默默奉献的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他们的工作平凡又不可或缺,对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一生放弃了无数个人成功之路,毅然来到人民之中,来到孩子之中,无私地奉献了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帶半根草去”恰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话曾经激励多少教师为了崇高的教育事业而甘受清贫,默默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如今,在教师队伍中,有些人忘却了教育的本真,难耐教育的寂寞,他们大都在繁华世界里不屑于教师工作的平凡与琐碎,忽略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教师承担着塑造民族未来的历史重任,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还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名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虽然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会缺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名誉地位,但也会收获其他人所没有的幸福和感动。比如,教师节收到学生们送来的鲜花、节假日里收到学生们问候的短信……这些才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快乐。教师要学会感恩,有了感恩意识,才能在经历困惑、痛苦后仍无怨无悔,才能甘于坚守平凡岗位,端正职业态度,把平凡的人生与伟大的职业追求联系起来。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源于“爱满天下”的乐业情怀

伟大的追求必须用满腔热血去实现,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有平静的心态和平实的作风,把内心勃发的工作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满怀激情而又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创造出一流业绩来。满腔热血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先决条件。陶行知先生一生“爱满天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这是师德的最高体现。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满腔热血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作为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有所不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饱满的热情,激情常在,用激情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境。“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保有平静心,做到淡泊明志,不是要教师满于现状,而是重在强调教师需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为事业倾情投入的精神境界,在平静中酝酿蓬勃向上的激情,在平静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追求,在“宁静”中“致远”。

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漫长而滞后的教育成效又容易消磨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当好一名教师,需要敬业,更需要乐业,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敬业心而无乐业心,敬业心很难持久,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样。唯有乐业者,才能做到真正敬业。“工作好辛苦”等抱怨,谁都曾经有过。教师只有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才会有激情和干劲,才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为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艰巨使命,教师必须在平常中始终不渝地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教育需要满腔热情的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工作中的奋斗拼搏看做人生的乐趣,同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良好师德的体现。教书是教师最本分的工作,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仅有高尚的情操和饱满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精通业务,肯于钻研。“学高为师”,博学多才对一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钻研,才能不断充实、提升和完善自己;只有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者只会被社会淘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活水。教师在学习、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给教学以养分。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享受教学相长的快乐,还能获得科研上的进步,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源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著追求

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极强烈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是平庸的。“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要求教师对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保证。如果教师没有责任意识,就难以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有了对国家、社会、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驱动自己有所作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质朴的话语都是为了说明一点:教书是为了育人。

教师的工作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切不可只教书,不育人。而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师者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人格形象、治学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只有道德品质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学”,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之本。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活儿。教师必须用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现在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是备受人們期盼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群体,而大学生责任感普遍缺乏和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与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无、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直接的关联。高校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要对大学生有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们,在教会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善于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篇5:师爱铸就教育之魂(修改)

我想用一首词《满江红 寄人民教师》来作为今天的交流的开始: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为师表,呕心沥血,付与芳草。四季辛劳暮与早,蜡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风貌,全知晓。爱深沉,花繁叶茂。鬓为霜,人自豪。师爱之歌高唱,余音袅袅。滔滔长江浪推浪,芳誉留下声声好!齐努力,建神州伟业,丹心照。

对比我们的今天 ——一个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一双双写满疲惫的眼睛„„人生的春天就被我们匆匆越过。在教育这片园地里,我们无怨无悔,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心中有春天!

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师爱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

(一)、用“真情、真心、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爱,是一种情感;所谓的爱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包容、接受。那么什么是教师的爱呢?我们认为,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在我们的学校,广大教师每天都是“随车潜入校,润物细无声”般的工作着:每一位教师不是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学生装在心里;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还要在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

而放任迁就,对芸芸学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后进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

教师的爱是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甚至如潭千秋一样舍生忘死的去呵护自己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学生、家庭的不理智、误解、歧视、压迫等,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

教师工作就是一个社会的平凡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用毛泽东的词来说就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播散爱的种子,收获爱的花朵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教师;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教师„„”每当吟起这首小诗,我的心中就涌起一种无法言表的感情,春风吹拂大地,大地把最深沉的绿意献给它;阳光照耀花朵,花朵把最美丽的笑脸献给它。老师的爱是春风,可以唤醒孩子的心田;老师的爱是阳光,可以照亮孩子的心灵。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却拥有许多幸福的时刻。校园里,一声声甜甜的“老师好”是我的幸福;办公室里,一句句真诚的问候“老师,您太累了,休息一会儿吧”是我的幸福;课堂上,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是我的幸福;

节日里,一封封亲手制作、写满祝福的贺卡还是我的幸福„„当我拥有这一切时,我为之感动,也为之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播撒了爱的种子,收获了爱的花朵——

曾记得,去年所带六(1)班曹志全,他平常少言寡语,不肯跟人交谈,上课也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多次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他,在课堂中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一旦回答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久而久之,曹志全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课下也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没有更多的原因,我只是想用更多的掌声和鼓励,小心呵护学生的希望之芽。

曾记得,去年六(1)班的白玉娥,身体素质比较差,在一次劳动结束后,她因为贫血晕了过去,我和班上一位女同学一起把她背到了医院,找医生看病、交钱、开药、打点滴,一直陪着她打点滴、聊天,直至她的家长来。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她更关心班级的事情了,班级事务更加踊跃积极,对同伴同学也更热情了。以至于去年个别同学吃了学校食堂的牛奶后恶心、腹泻,其他同学大面积产生连锁反应后,白玉娥不顾自己的病情,瞒着老师偷偷地背生病学生到医院就诊,以至于自己又一次累晕了过去„„热情,是最好的催化剂,可以融化一切坚冰。

曾记得,那一次课堂上,调皮的李会涛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我走过去,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他:老师希望看到可爱而安静的你。他的脸红了,也笑了,然后低下了头,捧起了书本。宽容不是纵容,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自我修正的空间,这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也曾记得,今年六(2)班的龚振涛,上学期曾多次违反学校纪律,你对他苦口婆心的说教一番,他也表现的很是冷漠、无所谓,事后仍然我行我素。

在一次违反纪律后,我并没有当着全班的面去批评他,而是选择维护他的自尊,在大课间找他到宿舍谈心,给他讲道理,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有可能造成的恶果。经过一番教育后,临走前他深深一个90度的鞠躬,哭着保证说:“老师,谢谢你!我一定改正!”从那以后,他在悄悄的变化着,表现是越来越好,成绩也越来越理想。任何人都有自尊,维护其尊严,给他改过的机会,是促进学生幡然悔悟的一剂良药。

六年级语文试卷中有一篇阅读课文《乡村教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娟子所在的家乡在大山深处,娟子小学上学时,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唯一的教室—茅屋点着了,教室里有13个学生,老师的女儿也在其中,老师在艰难的抉择当中,毅然将自己的女儿放在了救援的最后,当老师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救出了娟子在内的12个学生,再返回救自己的女儿时,“轰”的一声,教室塌了,这名乡村教师和他的女儿却长眠在了教室当中„„,10年之后,娟子大学毕业,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的机会,重新回到那穷山沟当乡村教师。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在为这名乡村教师舍己为人、大爱无私的高尚品行感动之余,我们也从中发现了这样一条真理——爱是可以传播的,爱在无声无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改变着他人。文中正是有了乡村教师牺牲自己,换得学生重生的博大的爱,才换回了娟子重返山沟教书育人的师爱,我相信,娟子会将这份爱永远传承下去,让爱心永恒!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对于我这个初为人父的人而言,只能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爱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样一种感情”,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掌声是爱,宽容是爱,真诚是爱,热情是爱„„爱,如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如果说每天晚上走进办公室是爱的付出,那么学生每一天的进步便是对爱的回报。多少个课间我们一起活动,多少个夜晚我在灯下备课,多少次失败与成功我们一同度过。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微笑鼓励,因为今天的一小步就是明天的一大步;当他们跌倒沮丧时,我搀扶激励,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我就是他们的拐杖;当他们考出优异成绩的时候,我比谁都高兴,因为我们在爱与被爱中共同成长!

这些孩子给了我另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感动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当班主任期间,每周都能收到全体学生交给我的被我称为”幸福快餐”的周记。在他们敞开的心扉里,在他们饱含信任真情流露潜心相诉的字里行间,在他们稚气又充满真挚的情感世界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分量,同时又在责任的砝码上不断的加重。每一次我翻开一页页缀满笔迹的纸张,我仿佛走进了一注注心灵的清湖,一页页活生生的心灵展现在我的面前,面对学生的理解和挚爱,我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每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当学生的贺卡飘至我的案头,当看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育我情”,当我读到”感谢您,马老师,我已学会堂堂正正做人,感谢你的谆谆教导”的时候,我顿时觉得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谛,也让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共同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

篇6:《爱,师德之魂》 师德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师德之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这种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多少年以来,人们对教师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人说教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

从教十余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热爱我的事业!”这种爱,对于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怀。当我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工作之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亲耳聆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会议、教研活动中,我感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培养;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老师的帮助,忘不了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们“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教学特色、还有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这一切使得我们的学校成为了一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艺术学校和家长学校。

我们学校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在优秀老师的熏陶下,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在工作上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平时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主动听课,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着。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已经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

上一篇:省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下一篇:工商局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