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2024-04-21

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共8篇)

篇1: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马 兴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有像父母那样的对学生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是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师德高尚、完美的教师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圣洁的师爱,还可以看出师爱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师德之灵魂。一、专题及学情分析:

首先是我说课的第一部分--------专题及学情分析。

(一)专题内容分析: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

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它有别于母爱,突破了溺爱的圈子,这就需要教师严格的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结合;它也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它的无私在于,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我们必须无私地奉献和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因此,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做好师爱,贯彻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学员在回岗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做好师爱。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中我将从学员的年龄特点、起点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培训的对象是来自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他们有着一定的做好师爱的经验,学习目的明确,自我约束力强,有合作探究,创造表现的基础,但学员均为成人,在课堂的参与、互动等环节,主动性不强。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大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方面:引导学员了解并掌握“如何更好的做好师爱”的策略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任务驱动和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交流,让学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了解做好师爱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自觉探究做好师爱的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使学员认识到做好师爱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2)在自主、平等、和谐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互动,使学员充分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学员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做好师爱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依据创新的方法,学员能够拟定出新的做好师爱的策略并和大家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专题、学情、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下面是说课的第二部分--------教法分析。

二、教法分析: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也积极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2、案例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3、问题讨论法:是根据教和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员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使学员在加深理解、综合应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高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以上三种方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让理论、案例、实践来推动学员改变观念,提升自我,感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下面是说课的第三部分--------学法指导。

三、学法指导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培训中我要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1)自主:(看→思→悟)

(2)合作:(教学过程的各个参与环节)(3)探究:(如何更好的做好师爱的策略)

在课堂上,学员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每一个环节中我让学员自主尝试、主动参与,探究方法、发现规律,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自己是作为课堂的推手和助手来帮助学员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以上就是我的学法指导,下面是我对以上三部分的综合运用阶段--------教学过程部分。

四、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共分四个环节,共计用时150分钟,它们分别是: 1 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10分钟)2 讨论交流 再现课题(20分钟)3 案例展演 突出课题(90分钟)4 巩固拓展 反思课题(30分钟)首先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第一个环节 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2010年1月5日,那是一个让人伤心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日子。58岁的通江县赶场镇白梁村小学教师雷国忠在护送学生上学的途中,为了救护一名幼儿班学生,踩翻了路边的悬石,跌入山崖,被飞滚而下的巨石砸中身体,不幸逝世。在他弥留之际曾留下这样的话:“我舍不得学校,我放不下我的学生啊!”在他的同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笔记本上曾写下这样的话: “以一种爱人之心去关注学生,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去呵护学生,是为人师者的准则。”“人生的乐趣在于对事业的追求,教书是我的事业,我要用知识的甘泉,为大巴山浇灌出朵朵艳丽的鲜花。” 从他的这些言行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是一位既热爱教育事业,又热爱学生的师德高尚、师爱圣洁的老师,也向我们诠释了在新时期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具有高尚的师德,还应具有圣洁的师爱。只有用爱去教育,去教学,用爱去温暖学生,才会让教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用师爱,才能铸就师德之魂!

下面进入到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讨论交流 再现课题

第二个环节 讨论交流 再现课题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提出问题,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金钱和权势诱惑的今天,我们的老师能够安贫乐道吗?能够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吗?针对这些问题让学员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使学员认识到“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最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多媒体展示师生讨论的结果。

1、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2、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

那么如何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呢?以下进入到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案例展演 突出课题

第三个环节 案例展演 突出课题(教学重点)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案例的分析,主要有:

案例一 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留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啊!”通过这个案例,突出了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这一课题。冰心老人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每一个教师都是爱的天使。

案例二 换位思考,关爱学生——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爱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教师应该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卸下心灵上的防护

设备,真心的把老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案例三 关爱学生,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教师不仅要体谅他们,更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具有宽容之心的老师,必定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当然,不能以宽容学生来否定严格要求的做法,只是换一种教育的心态和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放纵学生,也不是对学生错误的漠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只是方式的不同。

案例四 关爱学生,需要有一颗恒心

作为教师,要一直坚定一个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在工作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有些工作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去做,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具备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即恒心.案例五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有人说,师德就是爱,爱一切的孩子,爱孩子的一切;有人说,师德就是奉献,如春蚕,似红烛。而我认为,师德就是甘于平凡、甘于平淡,甘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岁月中,以不变的热诚去挑战每一个教育的高度,以不变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通过上面5个案例的分析,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师爱呢?

1、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优点,会包容、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2、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练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3、要深入了解学生,热诚关心学生,真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下面是教学过程的第四个环节--------巩固拓展 反思课题 第四个环节 巩固拓展 反思课题

这个环节是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学员们的合作探究、创造实践等方面。

在小组讨论交流活动中,让学员考虑问题:基于你对“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的理解,如何“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做好师爱的策略和方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更好的做好师爱的策略和方法,并做交流分享。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下面是说课的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概况性、针对性、启发性,主要是综合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使学员能根据板书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模式。

本节课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符合认知规律,使学员在案例教学中反思、体验、探究新的策略方法,促进学员在回岗教学中去创造,去进一步做好师爱!我的说课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我这次锻炼学习的机会。不足之处,敬请多多指导!谢谢!

篇2:用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和谐班级管理案例

小城中心校 谢洪杰

屈指算来,我从教已经有十余年了。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十年里,我一直都是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可以说是苦辣酸甜,五味俱全,个中辛苦,自不用去说了。但是,在和学生打交道中,也真是让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体验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从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班级管理、和谐班级构建的案例,我也时常总结,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力。总结出以下几条,和同仁们共飨。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师爱无疆,大爱无痕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对学生能够产生教育效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重要的是沟通,与学生沟通,其实是一种好方法,关键是我们老师能否坚持用心去对待它。是“心灵有约”让我和学生由陌生到熟悉到成为朋友。这个过程的长短、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真诚付出。有的放矢地针对问题类型细致、耐心的给予学生指点和帮助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班上有个学生叫刘佳鹏的,上课时经常无精打采的,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口头上答应了,还在同学面前作了自我批评。可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不能就这么算了。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也想好好学习,但是,以前的老师说他啥也不是,永远成不了气候。我心里很高兴,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了。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我还多次到他家里去坐坐,有时打个电话去问候一下,和他的父母一起交流,每次都说了孩子近段时间的进步情况。这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二、平心静气,事半功倍;冰释前嫌,融入集体,有一天自习课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我意识到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也立刻停下了,但双方都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其他同学都在看着我如何处置他们。我意识到当面批评教育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解决好,何况事情的原由也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俩和我去办公室。”同学们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在办公室,他俩似乎都感到很委屈,当我让他们分别给我叙说打架的理由时,双方不断争辩,各说各有理,试图把责任推给对方。在他们的辩解中,我还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俩是前后坐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文具盒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他们的争辩,我说:“我知道你们俩都很委屈,老师能理解,现在我只想让你们想想整个事件中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好,想好了再和我说说。”听我这么一说,他们停止了争辩,都不吭声,低头不语。我离开办公室,到教室巡视自习情况,并故意多呆了一会儿。当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时,一个同学主动上前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不该背靠桌子,弄掉了他的文具盒,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出口骂人。” 另一个同学见对方态度诚恳,也赶忙说:“ 老师,我也做的不对,再怎么也不该动手打人,还严重影响了全班的自习纪律。”我一看火候已到,就用商量的语气问:“你们说今天的问题怎么处理?” 这次,先动手打人的同学态度诚恳地走到另一名同学跟前,主动握住对方的手说:“真对不起,我不该动手打人,请你原谅。”那名同学也忙说:“我也请你原谅。”就这样,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在平静中排除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我几乎没说什么,但是效果出奇的好,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后遗症。

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的标志之一,宽容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宽容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教师学会了宽容,心中的沉重便被释放,整个人会呈现出平静,安详和坦然,这样教师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人。

三、抓住契机,体味成功;团结进步,勇往直前

学校运动会,女子800米的枪声响起,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这时,我班的运动员马雪同学突然脚下一绊,重重的摔倒在地上。她立刻爬起来,继续比赛,不断地超越前面的对手,最终取得了第四名。到达终点时,我才发现她膝部衣服磨破,手掌也破了,而且还有小石子嵌入。回来后,因为有的同学埋怨她,给班级丢了脸。她哭了,但有一些女同学批评了那些同学。当天的总结会上,我说:“虽然我们今天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我骄傲,因为我们拥有像马雪这样为了班级荣誉而不顾自己摔伤、坚持到底的同学,让我们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她”。掌声雷动。她,哭了,在自己摔伤的时候流的滴泪,是伤心,是痛苦,是委屈的。但在此时所流的泪水,则是感动的,幸福的。

第二天的比赛中,我很欣慰的看到了我班为运动员加油的拉拉队,给运动员端茶送水的后勤服务队......我笑了。我们没有获得好的成绩,但我还是很满足。我对同学们说:“我们努力了,坚持到了最后,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坚持不懈、坚强、友爱互助、热爱集体、珍惜荣誉等,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运动员们,也送给我们自己。”掌声再一次在班上响起,还是那样的热烈。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懂得关怀。耐心教育,形成习惯。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让学生从根本上去改正错误。其实很多的教育方法大家都会,但教育却屡屡失败,原因就是你没有耐心。有句成语叫“功亏一篑”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学生在你的教育下,就差一点点就完全改变,但你没有坚持,结果你输了,但学生有可能因为你会输掉一辈子。因此,有时并不是你不会教育,而只是缺少一点耐心。

篇3: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1 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 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 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 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这一点, 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 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 关系比较融洽、和谐, 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 有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 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随之升高。反之, 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 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 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挞, 他的心里, 就充满了恐怖, 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 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 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 关心和热爱学生, 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 不把其视为亲人, 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 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 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 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 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 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 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 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一颗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 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 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 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 小舟就会搁浅, 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 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因此,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 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 缺乏热情, 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 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 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 严要得法, 严要有度, 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 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尊, 鼓励学生的自信,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 还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铺路石”、“孺子牛”、“人梯”、“春蚕”等,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 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颓废的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无论何时, 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 我 (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11页) 无怨无悔!

4 从教十五载, 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 我耐心开导, 不挖苦、不训斥, 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 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 我不会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 而是单独找他谈话, 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学生。“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 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 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伤害他们的情感, 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 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 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 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 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 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我们应常常进行反思, 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2) 理智公正。作为一名教师, 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 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 应该一视同仁。

在教育中, 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 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 无明确的目的性, 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 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 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 因门第而爱, 因金钱而爱, 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 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 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3) 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 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 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 即严爱结合。首先, 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 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 努力创造条件, 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篇4:师爱 师德之核心 教育之魂

关键词:师爱;职业道德;尊重学生;闪光点;严格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何实施师爱呢?当代的学生其实不缺乏的就是“爱”,大多数孩子一出生,就会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爸爸、妈妈的宠爱,但这些爱又与长辈的望子成龙的愿望相悖,在这种矛盾交错思维下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再加上自己的放纵,变得任性、自私者有之;经不起批评、挫折者有之;不愿吃苦、不求上进者有之;没有集体观念、不能与人合作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既不能像家长式地去爱,也不能一味地板起面孔严厉批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总把他们当孩子对待,尤其是中学这个阶段,正处在成长时期,想挣脱家长、老师的束缚寻求独立的阶段,因此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成长,将他们当作朋友和大人一样,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行动,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样,这样很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行为。因此,老师必须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绝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能顺利沟通,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对于许多职中生,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更是如此,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很可能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老师的爱更有可能唤醒他们潜在的能量,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创造奇迹。

二、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记得有一个学生,老师提起她就头疼,迟到的是她,不打扫的是她……总之,听起来这个学生简直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有一天,这个学生再一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老师被气得暴跳如雷,学生却满不在乎。我仔细观察,她在偷偷落泪,其实她也有自尊心,也渴望老师的关爱。我说让我试着和她谈谈吧,我没有批评指责她一句,因为这正是以前老师惯用的方法和手段,早已不管用。我采取和她谈心的方式,从了解她内心的想法、了解她迟到等问题的原因入手,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她正视自己的问题,勇于面对。那天她哭了,对我说了很多,我认真听她倾诉,后来那位老师说这个学生变化很大,不再迟到了,班级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再是老师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正是及时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并正确运用,用真诚感动她、温暖她,使她感受到老师的诚心,愿意听老师的教诲,这样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教育计划。通过这一次沟通我更加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而这一闪光点往往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这一点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绝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中只有渗透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树不修不成才,玉不琢不成器。严格规范行为,学生才会有好的行为规范;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才会纪律严明;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快速进步。只有能自律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能自我约束的人,才能远离各种诱惑;只有明理的人才能成人,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成才。

总而言之,师爱是师德之核心、教育之魂,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房,让爱的力量激励学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5:师德之魂----师爱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这正是师德之魂。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们感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在生死面前展示出了师德的光辉:汶川县张米亚老师,在地震发生时双手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来救出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的老师,在灾难面前,选择了摘下自己的翅膀来保护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崇高与伟大的真正含义,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师爱的伟大;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和讲台护住了四名学生,他的牺牲成就了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犹如最后一堂无声的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师魂。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然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结。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教师对学生的爱更不应该是“分数高于一切”的爱。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身心疲惫。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篇6:师德心得:师爱,教育之魂

师德心得:师爱,教育之魂

上学时,恩师以爱育我成才。而今我也登上这圣洁的三尺讲台,像我的恩师一样,用我全部的爱滋养孩子的心灵,荡涤他们的灵魂。

老师的爱是无私的。它不同于手足之亲、朋党之义,它也不单纯是父母之爱的补充,更是父母之爱的升华。面对渴望求知的孩子,老师除了严谨治学、授业解惑之外,还要无理由、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把一个幼小无知的儿童培育成有文化、有素质、有志气的优秀青年。老师倾其所知、尽其所能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困难找老师,就像大人有困难找警察一样,似乎在学校只有老师才是学生的依靠、学生的救命神。

老师的爱是宽容的`。老师懂得“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也明白“地融化三尺亦非一日之暖”,老师用理解、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过错,在老师眼里,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老师没有规定孩子几日改过几个错误,而是从思想上找问题的根源,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并逐渐改正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说,老师的胸怀像大海,但我觉得老师的胸怀更像天空,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无论其美丑,故天空美丽无比;老师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智愚,故老师心胸广阔无比。

老师的爱是理智的、智慧的。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桩伟大公共的事业。老师不是盲目愚鲁地爱,而是在爱中渗透教育,在教育中施爱。有位名师还说过,教育就是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的,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不仅要帮助孩子改掉恶习,还要在孩子即将犯错的一刹那用理智与智慧帮他们悬崖勒马。久而久之,培养孩子正确的处事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刚毕业便分到一所山村乡中教初三,并兼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很虎跃,尤其是男生,稍不顺意就拿出明晃晃的刀子,吓得我心惊胆战。星期天补课,我和另一位女教师负责。课间休息时,两个男生玩着玩着就扭打在一起,个子矮的吃了亏,起身跑了,大门锁着,他翻墙跳出学校回家拿刀子了。我赶忙让郭老师安排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找了同村一名同学带路追了去。快到塔架时,他已从家里出来,我喊住他,他走了过来,过度的愤怒使他显得更加激动。我又怕又急,我一个没有丝毫经验的女孩子该如何阻止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呢?一着急竟然不争气的流下了眼泪,他一见着实很震惊。我用满含关切与期望的泪眼凝视着他,足足30秒,我说:“赵伟,以愤怒开始,以后悔结束,整个过程就是你要犯的错误。你用行动惩罚我的心,对吗?”他不语,但脸上显得稍微平静了些,我借机又说:“落地为兄弟,同学手足亲。

宽容的看待友谊海洋中这朵不快的小浪花吧,它见证了真正的感情,彼此相恕一笑,岂非好男儿之美德?”他看着我,点了点头说自己已经没事了,也不生气了。我拉起他,边说边笑地向学校走去。我发觉他将一把长刀子扔进路旁的枯井里了,我装作没看见,只将他的手拉得更紧了。回到学校我又将此事做了妥善处理。此后,我一直关注着这个好冲动的男孩,和颜悦色的教育柔化了他火药般的性子,和风细雨的师爱剜去了他根深蒂固的思想肌瘤。当他拿着行中录取通知书向我炫耀时,我更坚信:教师的理智与智慧就是爱。

教师的爱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给了教师信任和支持,我们老师返还社会一份满意和惊喜。在学校里,老师爱孩子,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是家长眼中无可救药的。记得我在山村乡中任教时,有一个性格怪异的男孩。他的母亲为教育他把心都使散了,终因长期生气上火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的双胞胎姐姐因跟他怄气,一时想不开喝农药不治身亡。各科老师也为之深感头疼,我作为他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更是被他气哭过好几次。但他毕竟是个孩子,虽然他比同班的孩子大了三岁。有一次我检查作业,他说没带,忘在家里了。当我订正答案时,他又把作业拿了出来。我便要看他的作业,他不给,我顺手夺了过来,见他每一道题、每一个字都写得很正确、很工整。我很惊喜,借机向学生展示,孩子们立即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我发现他笑了。下课后我跟他说:“你是个聪明能干而又谦虚好孩子,但是你应当让别人知道你的好,否则你不仅打得不到认可,你更不快乐。”他低头听着若有所思。后来我发现他似乎开朗了一些。正当我看到希望时,又出事了。

期中考试,他把英语书垫在英语卷子下边被老师怀疑作弊,他火气十足,不仅跟老师大吵,还提起凳子走了,扬言不上学要回家。我得知后,赶忙与学校副主任追了去。一路上,他回头看到我们,故意走得特快,让我们追不上他。到了他家,他已经把门插上,我们只得叫门,他一开门就冲我们喊道:“谁让你们来我家的?滚蛋!”说完咣的一声把门关上,他身后颤巍巍的母亲气得拿起铁锨就拍他,还骂他。并打开门让我们家里坐,我们只告诉老人,孩子平安到家,我们下午再来做工作,就回学校去了。中午,他父亲带他到学校道歉,我虽满腹委屈,但作为老师,我还是以孩子为重,我耐心地询问并一一开导,是他认识到考英语垫英语书是违反考场纪律的,老师发现后应诚恳的解释说明,跟老师大吵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回家,对我们的关心非但不领情,反而斥骂更不对。我又帮他分析原因,他的火爆脾气使他态度恶劣,他的不善言辞造成误解,他的抵触情绪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他低头听着,我看见他的眼泪掉了下来。无数次的说教,无数次的爱心教化,今天我终于得到了回报。我将他的凳子放回教室,也将他重新放在我的心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将他从人生的十字路口拉回来,用极具责任感的师爱让他的内心不再孤单,让他洗去思想上的顽渍,健康成长。

篇7:师德之魂是师爱

师德之魂是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学生播撒爱的阳光,用关心与信任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8: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

一、师爱———复杂高尚的精神境界

林崇德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是复杂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师爱———教师道德的灵魂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师爱对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师爱。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容易被调动起来。中小学生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心理发展处于较低阶段,特别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教师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进行学生管理,都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2. 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就会尽心尽力地传授知识,自然地蹲下身子倾听学生,与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育和引导学生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很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深切的爱,正是许多教师取得成功的奥秘。

三、师爱———严慈相济的神圣之爱

师爱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教育过程中的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严格要求、明确规范的,有和风细雨、以情动人的……这些都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等方面而定,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实施。

1. 师爱是严格要求。

古语云:“严师出高徒。”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正所谓“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教师爱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工厂没有严格的标准就会出现残次品,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打胜仗,教师没有严格的要求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当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并不是越严越好。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严而有情,一分严格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健康成长。

2. 师爱是宽大包容。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毕竟是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犯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自我控制力差,有时则是由于好奇心、表现欲强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待这类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极大的爱心理解、宽容他们。教师的理解、宽容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悔改的“催化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师爱是严慈相济。

父母对于孩子有时会溺爱,男女之间的情爱有时会盲目……可见,出于个人感情色彩的爱往往比较感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感情上,而是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应该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基础上的爱,爱得强烈但有分寸。爱这些和你朝夕相处的学生,但决不要溺爱,对于他们的缺点既要包容,又要指出,更要帮助他们改正。教师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和宽大包容应该相结合,正所谓“严慈相济”是师爱。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之中,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教师爱学生,就要把严和爱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心。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地严格要求,做到严而有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规律;严而有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严而有法,采取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在严和爱的交融中帮助学生不断扬长避短。当然,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四、师爱———严防误区的艺术之爱

教师常常埋怨不已:“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为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呢?”我想这就是因为爱的方式不当。这些教师盲目的“爱”,不讲究艺术,步入了师爱的误区。师爱,要严防误区。

1. 传统家长式的“爱”要不得。

传统家长的爱可以概括为“全面包办”,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主要表现为教师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稍不顺从,就批评训斥。以“全面包办”的姿态来爱学生,在教师的满腔热情之下,学生也许会沿着教师指明的方向前进。但是,也有的学生会想,这是对他们能力的剥夺。所以,这类教师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的。所以,传统家长式的“爱”要不得。

2. 两极式的“爱”要不得。

两极———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两极式的爱指教师的目光总是投向这两类学生:表现好的惹人喜欢,吸引教师的注意;表现欠佳的担心会闹出乱子来,也吸引教师的注意。教师对班上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

教师两极式的爱,会让中等生产生有没有我都无所谓的感觉,甚至为了吸引教师的目光而故意捣乱。所以,两极式的爱要不得。

3. 纵容式的“爱”要不得。

“教师应该包容学生”。有些教师认为:批评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于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他们总不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学生,甚至即使只有自己与犯错误的学生两个人时,也不愿采用批评的方式,即使批评,也是顾虑良多,相当于隔靴搔痒。这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好事。温柔的语言不能使学生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顾虑良多的谈话不能使学生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实质,依旧我行我素。这样,你的爱就成了纵容,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所以,纵容式的爱要不得。

教师要严防爱的误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要充满爱心。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这种爱,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之门。可以说,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灵魂。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孩子们,今后,我将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用爱的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

摘要:师爱, 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 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 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 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 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关键词:师德,师爱,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李雪.师爱论.南京师范大学, 2004.

上一篇:[论文]关注小学新教师,从教案开始下一篇:股交中心挂牌仪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