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游记作文

2024-05-03

壶山游记作文(共8篇)

篇1:壶山游记作文

壶山之夜小学作文550字

这个夏天,可恶的阳光似乎要跟我作对似的,暑气延伸夜晚,可让我们一刻不得安宁。

热,热,热!我受不了啦! 那晚,暖风轻吹,实在无法在室内不开空调了。不过也幸亏有“热”帮忙,表姐要带我和表妹出去透透气啦!到壶山公园去凉快凉快。

一路上,无以出让仨人感到心旷神怡,只有热得让人很伤心诶,这个夏天太令我失望了! 直到离壶山公园不远的路上,让我呼的感觉是像从热火朝天到达了凉爽地带。不是有几阵凉爽的清风拂过了我的脸庞。

到了,我们下了车,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全身的力气都散了,可真舒服呀! 我们似飞奔,蹭蹭两下往上走,看了看左边右边,哇,许许多多的`人都带来了凉席,扑在了那茵茵的草地上,几乎没有人盖着被子,因为,那种感觉太妙了!看着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搞得我心直痒痒,好奇心重重。真忍不住赶紧跑回去拿着凉席,躺着,睡着,在那幽幽的草地,望着夜空,看星星,观月亮! 我们东跑西窜,不住地从拥挤的人群中左顾右盼。

哇!这简直比菜市场的人还要多的多啊! “哎,你们看!”表妹忽然大叫一声,用手指着那个方向。 我们扭头一看,原来,人们都铺起了垫子,在公园的空地上打起了扑克呢!看着表妹,她还真想窜上去凑个热闹呢!

星光,点点;月光,茫茫。它们就像房中的明灯,照耀着我们。 风儿带着我们,壶山之夜,万岁!

篇2:壶山游记作文

我的家乡武义有一个公园叫壶山公园,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春天,草地上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柳树姑娘站在溪边照着镜子;桃树开出了淡雅的花朵。过了几天,小草长得更茂盛了;柳树开出了嫩黄色的毛茸茸的小花,像一条条可爱的小毛毛虫。桃树开得更繁茂了,蝴蝶和蜜蜂都成群结队地来采蜜了呢!樟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还开出了漂亮的小碎花,让人们看着说不出的舒服。

夏天,山上的树木绿茵茵的,下面的几把石凳子,无论是晚上还是早上,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坐在石凳子上乘凉肯定没错!郁郁葱葱的树林,让人感觉到是走进了绿色的海洋中,再也无法出来,因为这实在是太美了!你坐在溪水中的石子上,把鞋子脱下来,放入水中,你一定会感觉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秋天,山上的树林都落下了零星的细碎的叶子,有苹果红的,茄子紫的,翡翠绿的`,如果你捡一张留作纪念,,定会觉得它是一个精美的作品。凉风习习,这个季节你去放风筝,一定没错。风筝被风吹得老高老高的,好像一位神仙在空中悠闲地荡游着。这个时候你去爬壶山,一定会觉得像进入一个“凉爽世界”一样,非常舒服。

冬天,白雪茫茫,带上帽子、手套,去玩堆雪人,打雪仗,可冒险又刺激了。因为我们玩的时候脸会通红,双手会僵硬,即使是带戴上帽子、手套,也难以制服雪。雪景可美了,一定会让你陶醉不已。这时的溪流结了厚厚的冰,踩上去,都不会跌到石头上。壶山的冬天白皑皑一片,像一颗无瑕的珍珠、白皙透亮。树木虽然秃头了,但有好心人的帮助,它们穿上了一件件保暖的衣服。

篇3:壶山游记作文

【关键词】感受性叙写 描写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25-01

学生作文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指导的高下。平庸的教师作文课上通常把题目一扔,最多笼而统之地加几点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就放任学生自由写作了。而高明的教师则能通过科学精妙的指导,让学生一作获一得。那么,在初中叙事类作文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关键在于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

一、感受性叙写境界的内涵

所谓“感受性叙写境界”指的是教师在叙事类作文指导时所创设的,从写作者的体验出发,对人、事、物的一种叙写方式。这种叙写方式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主观色彩,因而更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也更具个性特色。“感受性叙写境界”具有以下两大特征:描写性与想象性。

那么,“感受性叙写境界”该如何来创设呢?笔者拟以初二年级随堂作文指导《拙政园游记》为例予以诠释。这是一篇游记体叙事类命题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极普通的一次作文练笔题,笔者前后观察了三位老师的指导,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学生习作效果

二、教师1的作前指导:基于叙述的纯客观性的空洞地叙写游历经过

下面是教师1按来龙去脉为序指导学生写游历的案例:

同学们到拙政园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泼的内容呢?

1.按游览的顺序叙写景物。 我们要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2.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我们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

分析:上述案例很明显是以游踪为序来指导学生“纯客观性”的“空洞”地写作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把整篇作文指导分成两大块,一是写作的顺序,二是写作的内容。这种指导看似言之有理,实则空泛无物;因为只要具备正常思维的学生,写游记都会按游览顺序进行,都会把游览过程中所看到的景物记录下来的。

第二,整个指导充斥着“记录”意味。就是要求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极少写作者的情感成分融入其中,而写作必须要有写作者的感情介入的。

三、教师2的作前指导:基于描写的主观性的细致地叙写游历情形

描写,就是把所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描写能再现事物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似睹其物,它是作文的基本功。好的描写要达到生动、具体、形象。以下是教师2对本次游记写作进行的描写指导的案例:

拙政园是园林建筑的典范,可以说一步一景,如诗如画。那么,我们如何去描写这番美景呢?

1.要会抓细节描写。你在本文中可以抓住园中让你最为动情的某处景物进行细绘。

2.要善用修辞。拙政园中的景物可圈可点处颇多,你尽可以加以细细品味,然后用精妙的比喻等修辞予以描绘。

分析:教师2教会了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去描写景物特点,把自己对拙政园景物中最感兴趣的部分的形貌与状态表现出来;在描写时通过运用各种修辞尽量把园林中景与物写得形象生动;而且,还教会学生立体地全方位地描写这些景物,以期尽量丰富地展现其风采。应该说,这样的指导至少给了学生以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有了抓手。此其一。其二,由于描写需依赖于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因而也就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但是,这样的指导带有明显的偏颇性,即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描写固然需要细致、多角度与全方位,需要运用修辞,从而使文章生动可感;但这仅仅流于方法的指导而非思维的点拨。“描写”滥觞于什么呢?教师2并没有告知学生。

四、教师3的作前指导:基于想象的感受性地叙写游历情状

对作文而言,想象,就是把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想象在作文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做样的,它可以是包含了想象的一句话,可以是充满了想象的一段话,也可以是充满了曼妙想象的整篇文章。

下面是教师3对本次游记写作进行的想象指导的案例:

写游记,写拙政园的景物,贵在写出自己对院内景物美的独特感受。我们要想方设法让眼前的这些景物活动起来,引发你的情思;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感受景的情致,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具体做法有二:

1.构思之“活”。就是通过想象,把没有关联的两个景物写得有联系,从而让景物灵动起来。借助“想象”而产生了联系,能沟通古今,化实为虚,造就了神奇的效果,这就是构思之“活”。

2.静景之“活”。就是通過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静的东西写成动的,从而让景物也具有生物特点。

分析: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的需要,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只有达到情景交融,才能带领读者进入“游”的境界。而这一目标,完全是依托“想象”来达成的。教师3显然抓住了作文思维的本真,即形象思维的主要构件“想象”这一要素。因为我们在游记中所要表达的显然不只是客观景物的再现,而是游历者对这些山、石、草木、建筑等等园林风物的主观感受,正如示例中所展现的,想象给了这些风物以无限的灵动之美。古人所谓的“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就是想象给人带来的时空的衔接与拓展。

五、比较分析

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从上述3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教师1把写作这篇游记的基本要求似乎都告知了学生,但这种指导是笼统而空泛的。较之教师1,教师2的指导显然要具体而具可操作性;但是,该教师在指导时所注重的是写作对象拙政园的主体景物的描绘,而忽略了游览主体即写作者对拙政园景物的主观感受。

教师3的指导显然已经触摸到了形象思维的本真。或者通过回忆,或者通过形象的联想,我们可以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形象,作多角度与全方位的展现。同时,写作者通过这种想象,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由此及彼地阐发联想,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从而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也使语言活跃起来,变得栩栩如生,生动可感。

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主要思维是想象,语言表现则为描写。它所强调的是写作个体对叙写对象的感受性与体验性,是对叙写对象的一种主观观照与呈现。因而,它更接近叙事类作文教学之本真。

参考文献:

[1]黄厚江 《语文的原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篇4:创建文化乐园(壶山郑茂光)

——洋口镇壶山完小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郑茂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向各位领导介绍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请允许我代表洋口壶山完小全体教师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相信各位今天的参观一定是轻松愉快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之树”,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教风、学风、校风健康形成,收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壶山完小是一所农村小学,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学校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的壶山完小,不仅校园环境优美,还逐步形成了“博学、勤思、创新、超越”的校风,“科学、严谨、民主、和谐”的教风和“勤学、好问、乐读、静思”的学风。只要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具有教育性,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这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

小学部

一、校园外显文化 下面,请大家随同我一起参观我校的小学部:

我校这一次的文化建设以“珍爱”为核心,请先看我们的校名:这是由王晓丰校长亲笔题字的校名——壶山完小,有了这个校名,整个校门既显得高大雄伟,又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主教学楼的八个大字——“冰壶秋月,高山景行”(这是我校的校训),出自于郑茂光校长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他巧妙地把“壶”、“山”二字嵌入校训中,意蕴深远。冰壶秋月,比喻洁白明净,时刻告知全校师生在品行上要像玉壶一样纯洁明净,而高山景行则是提醒我校师生在行为上要正大光明。

现在,请各位领导近观我校的小学部教学楼:

一楼安排有三个教室,楼道的左边分布着一二年级的教室,墙壁板块设计以“珍爱传统文化”展开,分有“开心读唐诗”(《山行》、《游子吟》)和“华夏文化”(万里长城、北京故宫)两大板块,以便于学生能领悟中华文化之精髓所在;楼道的右边分布着三年级教室和储藏室,靠最右边张贴着学校简介和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精彩展示,三年级教室墙壁版面以“珍爱生命”为主题,设有“禁烟标志”这一板块。

延续“珍爱生命”的思想,通往二楼的楼道,设有“安全教育长廊”,包含有消防安全、防火灾、防雷电、防溺水、安全饮食、道路交通安全等安全教育知识。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能让在校的学生增长更多的安全知识,时时刻刻谨记“珍爱生命”。

二楼设有四五六三个年级的教室,以及教师办公室,它的设计不同于一楼,以“德育教育”为宗旨,精选了德育小故事、礼仪教育、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子路借米》、《铁杵磨针》),以插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的学习,设计初衷是想让他们从这整道墙壁的环境上受到感染,以此来让学生接受祖国传统礼仪的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办公室文化

下面请大家随同我走进教师办公室:

温家宝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现了教师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师承担着兴国的巨大使命。因此,身为教师,要时刻以师德师风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以“珍爱事业”为宗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诗书画印相结合,打造办公室文化特色。办公室每面墙壁的布置都有它深刻的内涵。

先观察下前面黑板中的内容,中间张贴了两只牛的剪纸,其上附有“甘为孺子牛”五字,寓意老师要具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老黄牛精神,剪纸的两边分别设计了“工作安排”和“校园之声”两大板块,以便各位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校园最新消息。黑板上方挂有一条横幅:认真工作,踏实做人(作为教师工作做人的准绳)。

办公室左侧墙壁张贴了我校教师集体照,照片上题有“和谐”二字,表明我们是一个集体,共属一个大家庭,和谐相处,和谐相伴,打造壶山和谐教师团体;与集体照相依的是一方刻有“珍爱”二字的印章,这完全凸显了我们整个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

右侧墙壁有两大板块的设计,郑校长为它们取了两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是“倚楼听蝶语”,实则是通知栏,张贴了我校重要的通知和活动安排表;另一个是“静心堂”,这是学习栏,悬挂着各种教育期刊杂志,让教师平时静下心来多学习,以便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旁边则张贴着一幅“莲”的国画,形象生动的莲花,时刻提醒老师们做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整个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办公室后方墙壁上的一幅巨画和两幅书法中堂作品:画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为基调,分为三个板块,主要阐述了教师的三种境界:大音希声(静言)、大象无形(静处)、大学之道(静心),这也是我们全校教师努力的方向。画的左侧则是一幅行书作品,内容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作品时刻提醒我们作为教师既要有海一样的博大胸怀,又要有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画的右侧内容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这幅作品告诫我们虽然身处农村小学,条件艰苦,但我们同样具有乐观精神,因为我们壶山完小的所有教师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情结——珍爱教育事业。

三、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我校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学校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有体现本班个性特色的班名、班风、班级公约、班级特色口号、个性展示园地等。走进每一个教室,就会被一个个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栏目所吸引。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每个年级的黑板报都是围绕“珍爱”主题,设计有“珍爱时间”、“珍爱生命”等专刊。

请大家跟随着我走进每一个教室,让我为各位一一作介绍: 一年级:班级文化布置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性,以“新锐”为班名,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是初升的太阳,他们是新生代。在布置中,老师主要设计了八个板块,即:小小书屋、讲卫生、信息台、约定你我他、巧手园、童言智语、智慧树、我们都是好孩子。八个板块呈现整个班级文化特色,具备文化气息浓厚的图书角,更为小孩子们打造一片个性创造天地,每个板块显现了可爱、活泼的特性。

二年级:本班的班名是“扬帆班”,以“拼搏进取,勇往直前”为班训,激励学生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勇敢探索,积极进取开启明天的未来。本班的班级文化设计有以下几个板块:“扬帆起航”、“妙笔生花”、“硕果累累”、“星光闪闪”等,这些板块有展示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有表彰同学们在校在班的优秀表现,有倡导“勤学习,爱劳动”的文化风貌„„所有的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环境。

三年级:本班文化建设以“梦想”为主题,以“最美”为中心,以“上进”为基调,共分为八个板块,分别是“美丽之星”、“梦想家园”、“环保地带”、“力争上游”、“三味书屋”、“新闻直通车”、“Hello,ABC”、“博采众长”。每个板块都具有它重要的意义,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给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更给了学生实现梦想的动力!

四年级:本班是一个团结、奋进、创新、和谐的集体,大家用自己的智慧,把我们的教室变成了知识殿堂、学习乐园、成长摇篮。本班以“向阳”为班名,希望同学们能够永远积极、乐观向上。集16字班训和“我们的约定”、“书香四溢”、“文采飞扬”等八个板块为一体,符合班级文化建设特点。

五年级:本班班级文化建设以“国学”为主题,分别设有八个板块:校园快递、Crazy English、国学飘香、争当小蜜蜂、书香苑、最美的是我、记忆风暴、取艺杂谈。这样的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学生可以从这些设计当中学到更多的脱离于课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见识。

六年级:本班班级文化建设以“弘毅”为班名,希望所有的学生能够弘扬毅力,做任何事要懂得“坚持不懈”的道理,以“创美”为主题,分别设计了“凭轩听雨”(信息栏)、“这边风景读好”(图书角)、“与美同行”(个性展示台)、“最美之旅”(梦想平台)、“诗香流溢”(学习角)、“美的宣言”(班级公约)、“访美归来”(卫生角)、“Let’s chant”(英语角)八大板块,大部分板块标题以“美”为主,正迎合了本班的班训——“创最美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

幼儿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小学部的外显文化建设解说到此结束。现在请继续随同我走近壶山完小附属幼儿园参观。

壶山完小附属幼儿园是我校又一核心部分,“让孩子们愉快地游戏,轻松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为后续学习和生活培育良好的习惯”是我校附属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为了给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净化、美化、儿童化、安全化的环境,我们对幼儿园进行全新的文化建设,以创办特色教学为主,本学期新增了国学教育,为了配合幼儿园国学教育,使这些小朋友从小便能感受到国学的熏陶,我园为大班学生设置了《弟子规》小班设置了《三字经》教学课程。

对于幼儿园,我们的设计开始于楼道,请看这边:

楼道:介于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道,张贴了“礼仪、忠信、仁爱”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插画的形式,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更形象直观、生动。楼道拐角处,则张贴了幼儿园办学理念、办学承诺及园长寄语、教师承诺,很好地向家长们介绍了我园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

二楼:二楼的设计完全结合了“国学”教育理念,两个教室外面的墙壁上分别张贴了一张“弟子规”,结合插画的形式,告诉小朋友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相互友爱。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两幅大的插画,以“三字经”形式呈现出来的针对小朋友们的在园守则,如大班门口张贴了“守规则、讲诚信、树信心”,小班班门口张贴的是“尊师长、衣冠整”。这样的设计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具有针对性的。

到此,我们参观已基本结束。我代表我们全校师生向关心支持我们学校工作的各位领导致以真诚的感谢。我们相信,壶山完小在不远的将来,必然能谱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5:壶山游记作文

2007年以来,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街道的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十七大”为主线,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以创建“平安壶山”为主要任务,以创建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新型农村为突破口,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武义市民守则》,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我街道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营造了良好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发展,工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始终抓牢发展的主旋律,结合自身的特点,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城、乡发展的保证手段。

全街道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3.9亿,同比增长24.5%;企业固定资产投入2.9亿元,同比增长66%;努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479万元,是年初计划数的134%;实现财政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6.3%;引进内资1亿元人民币,外资300多万美元。强化“七率”工作,督促在建企业加快企业建设进度,努力挖掘现有土地潜力。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突出以花卉和茶叶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城郊型蔬菜种植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结合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农业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稳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农业总产值1.08亿,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比上一年增长5%。

二、创建“平安壶山”,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是一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街道党委、办事处积极响应县提出的创建“平安武义”的号召,从本街道实际出发,开展创建“平安壶山”的主题活动,维护社会安宁和稳定。

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在城区各社区建立巡逻队,农村建立护村队,在黄龙、文教建立警务室,大力开展以防“盗、抢”为主的专项治安整治活动,切实保护企业和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努力完善社会调解体系,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78起,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全年信访办结率100%。

在安全生产整治工作中,把食品安全、公众聚集场所、“三合一”厂房、森林防火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责任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制。全年共检查企业(加工点)653家(次),未发生死亡以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培训企业主63人次,安全管理人员97人次,全员安全培训(职工)3000人次。建立防火联动制度,以护村队和街道应急小分队相联动,在火灾频发季节,实行全天巡逻制度。

三、广泛开展宣传,提倡公民道德新风尚

结合“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街道党委、办事处认真分析当前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公民行为规范意识淡化、思想政工手段弱化、规范监督措施软化、思想教育运行机制僵化的问题,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结合文明县城创建目标,街道党委、办事处在各社区广泛建立各种宣传机制。在各主要居住区和路口树立“道德规范”和“武义市民守则”宣传栏和宣传牌。建立各种义务宣传队,组织广场舞、健身操、舞龙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各种活跃的思想教育模式来对城、乡居民进行教育。开展创建活动树典型,引导群众树新风、争先进的良好风尚,全街道共评出文明家庭4924户。同时进行了各种“十佳文明社区”、“十佳文明楼院”、“十佳卫生庭院”、“十佳卫生楼道”的评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共建单位党员和社区党员积极开展“党员走一遍、清洁留一片”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再创新风。

在农村居民中结合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清泉工程建设,提倡移风易俗,倡导农村新风尚。以妻贤子孝、邻里和睦、勤劳节俭、卫生整洁、团结友善为目标,建立各种村规民约和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街道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共整理140余项文化项目。积极开展“2131”工程,在农村实施公益放映活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

四、坚持执政为民,形成文明城乡新合力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我街道党委、办事处工作和人民群众生活实现良性互助的长久纽带。

急群众之所急抓难点抓重点。在城区改造、农村土地征用等热点、难点问题上,街道党委、办事处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突出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安定。2007年基本做到热点、难点不出问题,政府、群众齐心共建和谐街道。

想群众之所想抓日常事务。以“作风建设年”为入手,坚决树立“执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改正街道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彻底改变“衙门作风”,对群众热心细致,要求机关干部平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和群众谈心,了解群众的想法,与群众相处融洽,妥善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社区自治和居民参政议政。

创新工作机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城乡居民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街道及所属各单位的职能已有所改变,要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质量。街道所辖各个社区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居民活动场所,整治的村庄都建立了村民活动场所,以供城乡居民健身、娱乐所用。街道在2007年还建立了“壶山街道365便民服务中心”,集街道党委、办事处大部分功能于一身,方便群众。

力争先进,街道所属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各创佳绩。2007年,有11个村、17个单位通过市、县文明单位复评,6个所属社区有35%的居民户被评为街道级文明户,3个社区、7个村被评为县级卫生先进村、社区的检查复评工作已达标,三角店村申报市级卫生先进村。

篇6:壶山游记作文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

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⑧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附于第十册下之末。

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⑨

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关于《徐霞客西游记》的科学价值,吴应寿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记》一文中,已经作了精辟的论述,有助于对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们还想就《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几点补充。

第一,由于《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本的残存部分,自从顺治年间被毛氏汲古阁收藏后,虽曾多次易主,但被藏书家视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会上流传。三百多年来,历次整理游记的人除李寄外,都没有利用过。因此是我们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资料。从文字上看,《徐霞客西游记》较现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来面目。钱谦益在《嘱徐仲昭刻游记书》中曾经写道:游记原稿“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帐簿。”⑩《徐霞客西游记》则完全符合此种情况,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质和旅行考察情况,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文献。

第二,据我们初步统计,发现《徐霞客西游记》的文字数量大大超过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这段旅行时间(指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个多月,计五七一天。《徐霞客西游记》中只有七十二天无记载,现存《徐霞客游记》则有一八九天缺记载。《徐霞客西游记》总计有二十二万余字,现存《徐霞客游记》只有十二万多字,前者比后者几乎多出十万字。季梦良在题识中说: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记”。因此,《徐霞客西游记》又是记载徐霞客西南游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的重要部分,主要记载了徐霞客对湖南、广西两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况。我们仔细地阅读了《徐霞客西游记》,并和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了校对,认为现存的《徐霞客游记》,除文字上比较通顺、简练外,都不如新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对石灰岩地貌记载具体、生动、真实,更能说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兹举数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纪红色岩,岩层多垂直节理,常形成悬崖奇峰、山洞和石梁,《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写这种地貌特征时写道:“自会仙岩而东,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或三面回环如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现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改为:“自会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为为门,为岩为洞,往往而是。”这两段话的意思虽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较后者描绘得更为详细、生动、逼真。

(2)《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闰四月初二日又写道:“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通行本中却被改成:“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骋,江两岸瞰水之石,出没屡变,但有所遇,靡不霁心缀目。”按“”食也,“瞰”俯视也,意义完全不同。《徐霞客西游记》中采用“”字,形容恰到好处,通行本中改为“瞰”字,可谓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动,亦均属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3)《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写漓江对画山的冲刷作用时说:“山受啮,半剖为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质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把上面一句话简化为“石质错绮成章”。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损害。

(4)《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浔州(今广西省桂平县)白石山时写道:“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沸寂也!”这就纠正了《西事洱》与《百粤风土记》的记载:“山北有漱玉泉,闻寺中钟鼓声而起,止则寂然”的唯心主义的说法。霞客通过实地调查,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寺庙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却把上面一段记载砍掉了,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游记》中还记载许多有关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情况,是研究明末社会的珍贵资料,这些都被后人无端删掉了。例如: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关于江西贵溪渔塘一带居民以造粗纸为业的记载,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关于江西吉安坞村居民靠捕鱼为业的记载,崇祯十年一月十九日关于湖南攸县和衡山县界诸山皆产煤的记载,三月三十日关于湖南兰山高梁原农民起义的记载,四月十三日关于湖南耒阳上堡市产锡的记载,六月二十日关于广西柳州河流的记载,十一月二十日关于镇远地区贩卖人口的记载,崇祯十一年三月关于河池南丹地区产银、锡的记载,等等,在现存各种《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见了。此种事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想一一列举了。

最后必须指出,《徐霞客西游记》中季梦良的题识可能被后人删改了,为说明问题,今将全文抄录如下:

“崇祯丙子秋,霞客为海外游,以别余而去,去五年始归,归而足俱废,噫嘻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穷,今而后惟有卧游而已。余时就榻前与读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记,但散乱无绪,子为我理而辑之’。余谢不敏,霞客坚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迨其后,纪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余谓可以谢其事矣。忠纫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携归,冢君复出以示余曰:‘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启箧而视,一一经忠纫手校,略为叙次。余复阅一过,其间犹多残阙焉,遍遗帙,补忠纫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俟名公删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谓千秋知己,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尔。壬午腊月望日友弟季梦良录完识。”

按:上录题识只针对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游而言,好象不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难道季氏于崇祯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整理游记时,诸名山游记就已亡失,显然不可能,因为霞客死后并不久,江阴又未发生战乱。很可能是在王忠纫经手整理游记时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我们认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应当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只是在顺治二年遭兵祸时才散失,经季氏再次收集“仅存数本”,即《徐霞客西游记》。后来藏书家或传抄者为了使题识符合西南游的内容,可能对题识进行了删改,并命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吴应寿先生认为《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梦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确的。直到李寄辑补游记时,才根据曹骏甫的抄本将诸名山游记编入。

总之,《徐霞客西游记》的被发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吴应寿先生已经整理注释,不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们殷切期待这一堙没多年的珍贵史料能够早日问世,为祖国的四个现化代作出它的贡献。

①《徐霞客游记》,第十册下书牍,嘉庆十三年水心斋叶氏藏版。

②见吴应寿:《徐霞客及其游记》,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五期。

③⑤《徐霞客游记》,第五册上,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④同上书,第卜册下,陈泓:《诸本异同考略》。

⑥同上书,补编《奚序》。

⑦《徐霞客游记》刻游记原序,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⑧载于《徐霞客游记》第十册下,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⑨《徐霞客游记》序,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篇7:《历代游记选》

本书选入了上自盛唐元结、下至晚清林纾等三十六位作家的五十八篇作品,其中不少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作。书首冠以“前言”,对唐以后游记的概述颇为精当,如唐代游记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宋代游记的寓理于景,晚明山水小品不讲义理、不讲形式、随笔直书、毫无滞碍,清代游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合一。对各家作品的评介,都结合作者的身世、思想突出其个性,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客套文字。

但本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游记”的定义。编者下的定义太狭窄,以致作茧自缚,甚至弄得自相矛盾。“前言”认为游记必须“以描写旅途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作为主要对象”,又特别强调“旅途”“游踪”这两个词,认为舍此就只能称为“山水记”“楼台记”等。事实上,编者也未用自定的标准要求自己,象袁枚的《游黄龙山记》,既无游踪,又未写景,全文只是对“大圆石”的成因发表议论分析,纯属科学小品。以此,我主张把定义放宽为“记述游览山川名胜的文章”,这样可以解放一批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其次说体裁。编者把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定为“用书信体写的山水小品”,“不属于游记的范畴”。同类者还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等,虽则被视为“描写游览山水的著名作品”,却都被处置在书末的附录中。书信体的山水小品何以不能与晚明山水小品并排坐在“游记”的交椅上呢?我认为,在整理古典文学时,应把体裁的归纳与内容的分析结合起来,形式的差异不能忽视,内容的区分尤须注重。《文心雕龙》在分类时就比较注重文章的性质。清人刘师培在《耀采篇第四》中把鲍、吴二文归入“游记之正宗”,而不列为“书表之正宗”,恐怕也是首先考虑到文章的性质。我们如果偏重形式,有的文章就只能打游击,如《登大雷岸与妹书》这篇游记,有人拉它进书信集,有人拉它进骈文集,势必造成重复混乱。

最后,关于游记的产生。编者认为游记产生于南北朝,谢灵运是山水游记的始祖。可是选本的正文却只从唐代开始。东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北朝郦道元《水经注》(二篇)均被排挤在附录中。这样编排不合理。我认为游记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马弟伯的《封禅仪记》实开游记的先河。此文按游览目击的顺序写景状物绘人的手法,是后代游记取法的最基本的写法。东晋南北朝时,游记文学已经十分兴旺,并非处在“儿提时代”。这是为当时的社会现状所决定的。晋代朝政腐败,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高谈玄理,进而热衷于隐居,至晋末,玄理渐为山水所代替,这是游记走向繁荣的生活基础。《游石门诗序》一文写法娴熟,采用分类描写法,摹写山、水、石、树之状;陶渊明《游斜川诗序》采用的是日记体形式(日记体并非如编者所说是陆游的独创)和即景抒情法,这都为后代游记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南朝文人“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中”(《南史·隐逸传序》),与大自然关系甚密,更促进游记的繁荣。郦道元的《水经注》不是游记,更令人不解。郦注固然是科学著作,但又堪称山水游记的杰作,自古为人们所推崇。他博采前人的各种表现手法,精描细绘,淡墨浅抹。且能选择合适的角度,与游览者的心境契合无间,创造了种种艺术意境。因此,说郦道元之作为古代游记的奠基并不过分。我国当代游记中,依然处处闪现着它的影子。

篇8:永乐宫游记

我们由县城北行,但见宋塔巍然耸立,灌渠清水长流。时值北国仲夏时节,麦浪滚滚,蜂舞蝶飞,一片生机。行约5华里,穿过苍翠欲滴的柏树林,眼前出现一片掩映在青竹翠柏之中的红墙绿瓦、规模浩大的古建筑群,这便是闻名遐尔的永乐宫。

永乐宫,是元代始建的大型道教宫观,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相传因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故居在此而兴建,以其精美的壁画艺术闻名于世。

步入宫门,只见满院青翠,花木茂盛,自南向北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龙霓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殿宇,飞檐凌空,画栋雕梁,金碧相映,巍峨壮观。院子中央有砖砌甬道,甬道两边花香扑鼻,芍药、牡丹争芳斗艳;丁香、月季瑞气四溢;青竹、古柏郁郁葱葱;合欢、老槐枝繁叶茂。花间柳下,蜂蝶飞舞,百鸟争鸣。再看两旁碑廊里,摆满了自战国以来的碑刻,里边有历代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有各朝骚人墨客的吟咏。最珍贵的是满布在各座大殿里960平方米的巨幅壁画,堪称该宫之精华,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

龙虎殿里,抬头可见墙上画着26个守卫仙界的天丁、力士,手持十八般武器,寒光闪闪,铜盔金甲,锦带飘飞,威风凛凛,个个是降妖捉怪的能手。三清殿是宫内主殿,建筑规模最大,柱高梁粗,碧瓦飞甍,殿顶用彩色琉璃浮雕组成五条屋脊,脊上的鸱兽高达3米。壁画面积达420平方米,描绘了《朝元图》中286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其中有八位主神,青龙、白虎、雷公、电母、八卦星君、各方星宿等,人物形象千变万化,服饰仪仗丰富多彩。所绘人物高达2米以上,气势宏伟,场面壮阔。整幅壁画笔力遒劲,线条流畅,色彩绚丽,格调协调,布局严谨,刻画精细。武将的须眉飞动,真人则翩翩欲仙,庄严肃穆的主像和美丽文雅的玉女遥遥相对,人物或静或动,神情性格,个个不同。有的对话,有的沉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彼此呼应,表现得维妙维肖,真可谓我国和世界美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纯阳殿,又称吕祖殿。殿内壁画由52幅连环画组成,描绘了道教祖师吕洞宾从诞生到得道成仙的经历,题为《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壁画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可以说是十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社会风情的一个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资料。画中有宫殿、山野、村舍、园林、酒楼、茶肆、旅店、医馆、道观、私塾以及活动的各式各样人物。从“瑞应永乐”这幅壁画中可以看到婴儿降生的情景。传说吕洞宾出生的那一天,永乐镇上空突然出现一只白鹤,在晴空飞翔盘旋许久许久,满城的人都很惊异。那白鹤飞着飞着引颈高叫了几声,俯身冲下,直飞吕洞宾母亲房中。吕母在梦中蓦地被惊醒了,顿时感到腹中疼痛难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落,继而觉得腹部下坠——临产了。于是听到婴儿落地后的“呱呱”叫声。洞宾临生的当儿,四周瑞气氤氲,异香飘溢,霞光万道,久不消失。街坊邻居感到是吉祥之光,都喜气洋洋,奔走相告。说:“定是出凡降圣之时。”好心的邻人们,撂下手中的营生,匆匆赶来为婴儿洗澡着衣,为产妇熬汤煎药,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在料理婴儿时,大家看到是个男孩,长相不凡:天庭饱满,地廊方圆,道骨仙风,虎体龙腮,鼻梁耸直,面色黄白,左眼角一颗黑痣,左眼下一颗黑痣,都夸赞婴儿有仙人的风度和气派,将来长大成人必有大福大贵。洞宾长大后,果然聪慧过人,能日记万言,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由于他一生仕途不畅,一气之下出家栖身山洞,修仙传道,成为历史上一个传说中的神奇人物。此殿中的每幅画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龛背面16平方米的钟吕谈道图,笔调奔放,墨色淋漓,以洗炼的线条把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表现得恰到好处。

最后一座殿是重阳殿,画着“全真教祖”王重阳和他六位门徒传教的故事。此殿外型古朴,斗拱相叠,规模虽小却是研究宋、元建筑结构演变的可贵实物。殿内49幅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下笔如走龙蛇,以连环画方式绘出了王重阳修仙成道的经过。

归途中,我一边默诵着“纯阳不见千百年,朱檐碧瓦色正鲜”,“宫前下马日已申,琪花瑶草俱争春”的诗句,一边想:永乐宫和华山、莺莺塔的在咫尺,春游的人们登西岳逛蒲州之后,不妨到此一游,听听那美妙动人的传说,看看那巧夺天工的艺术,一定不虚此行。

今日永乐宫,再现了历史文明的光辉。

(责编祖肖)

上一篇:补植绿化施工方案下一篇: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时间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