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游记作文

2024-04-25

孤山游记作文(通用12篇)

篇1:孤山游记作文

美丽的孤山作文

我的家乡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孤山。但是它并不孤独,因为那里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家乡的山不高也不大,不像桂林的山那么奇特,也不像黄山那么雄伟,但是家乡的山像一个美丽的仙子把自己打扮的很秀丽。

山坡上长满密密挤挤的楠竹,山风吹过,绿波起伏,风声竹声响成一片。竹林里活跃着 ,有拖着金色长尾巴的红腹锦鸡,白翅膀黑褐色的鸭子,咕咕叫的乌鸦,山里到处是好看的野花,还时不时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

满山的树。山上果实累累,秋天时板栗一个个笑着咧开了嘴,柿子像一个个黄澄澄的`灯笼,照耀着山野,其它的果实,如山里红。野葡萄,野草莓都争先恐后的挂满了枝头。

家乡最美的时候是下了雪的冬天。群山银装素裹,像披上了一层白白的棉被。虽然是冬天,但是山里还是不安静,时常会发出雪压断树枝的声音。还有小动物出来觅食的脚步声。有时太阳照到的地方雪都融化了。太阳照不到地方,雪依然积得很厚,从远处看,就像万绿之中一点白。美丽极了。

你说,我的家乡美不美。

篇2:孤山游记作文

早上太阳刚出来时,薄雾渐渐从山顶散开,这时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了。

起初我们沿着山路走,两旁有很多的松树正贪婪的享受着早上甘露的甜美,在太阳的照射下这些甘露闪着金色的光芒,非常漂亮。

春姑娘悄悄的来了,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草竞相开放,让大孤山显得更有生机了!尖刀似的小山峰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透着淡淡的绿色。

大约走到了半山腰,我和妈妈便喊累,于是停下来休息。刚坐下来一会儿,就听见了淙淙的流水声,我们往前走了不远的路,看见了一条非常漂亮的河。微风轻轻拂过,漾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河里的小鱼也享受着春风的吹拂,快乐的玩耍着。

我们坐在了河边的木椅上欣赏着美景,心情愉悦力气恢复地也快,于是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

山顶上的风景美极了!微风轻轻从我们的耳边吹过,下面的游客都变成了佷多小蚂蚁,那条河像一条镶满蓝宝石的带子,挂在在了碧绿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美丽!

伴着夕阳我们下山了。

篇3:孤山作文

西湖边风和日丽,游人如织,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先到浙江西湖美术馆,参观了“庞贝末日”文物展,然后,我们步行至孤山公园进行了有趣的亲子游戏。

这边我们还在享受美味的肯德基,那边闻老师已经亮着嗓门大声招呼:“小朋友们,做游戏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手中的汉堡包塞进嘴里,第一个冲到文老师面前。

闻老师笑眯眯地说:“我们先玩一个‘踩石过河’,小朋友们必须请妈妈一起参加。”

我激动地跑到妈妈面前,可是妈妈真懒惰,不肯参加游戏,旁边的程老师笑着说:“那么我就做一次你的临时妈妈吧!”“太好了,太好了!”我高兴得欢呼起来。

我的对手是水梦磊家庭和余在洋家庭,我暗下决心,虽然他们都是男孩子,但是我不会输给他们的。比赛开始了,我和临时妈妈配合默契,踩着“石头”(三张纸)快速朝终点跨去。边上的其他小朋友蹦蹦跳跳地为我们加油。最后,我们三组并列第一,奖品是一张“笑脸”。

篇4:孤山作文

坐着车,乘着徐徐的春风,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孤山脚下,爸爸把车开到了西泠印社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巾帼英雄”——秋瑾的雕像:它是用汉白玉石做的,高度大约十三米多高,底座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题的词——巾帼英雄四个金光闪闪的字。

我们走进孤山的大门,许多名人的雕像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尊海娃的雕像了,(开始我还以为是王二小呢)我还和海娃拍了一张“合影”呢!

不知不觉,两小时的时光过去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望着连绵起伏的孤山,看着一条条充满诗意的对联,我真想大喊一声:故乡的孤山,我爱你!

我们三零一班有一个大朋友,她,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她,最喜欢梳着一头马尾辫,那蓬松的马尾辫就好像一条小松鼠的大尾巴,在那儿不停地摇着摆着。假如你在我们学校一号教学楼三楼发现了一位梳着一头“松树尾巴”的女老师,那肯定就是她了。

她,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但又不是我们的母亲,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一位同学的下巴摔伤了,流了好多血这时正在办公室里批作业的她,听到了这个情况便着急地把那位同学送到了薛枭附近的一一七医院里,让那位同学接受医生的治疗,自己却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气都没来得及喘一下,就又十万火急的赶回来给我们上课。

篇5:孤山优秀作文

从远处看时,山不像山,矮矮胖胖。到了山脚再抬头望时,树木丛生,望不到顶,心中更加烦闷。赌气向上攀登,一心想着到达山顶后享受胜利的喜悦。母亲和外婆却走走停停,一会看看这,一会摸摸那,我依然不愿放慢脚步,只想尽早看到最完美的`一刹。但终究是耐不住烈日的炙烤,在半山腰的平台上瘫坐下来。这时阵阵花香飘来,沁人心脾,我也不再心急,伴着花香,边走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当眼前豁然开朗时,才反应过来已经到达山顶了,此时的我却已没有了想象中的快感。

人的一生大抵和登山类似,从年幼无知怀揣着山巅之梦开始追梦奔跑,最终到达山顶却又回到山脚。像朱自清所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人的生命并无不同,生长、繁华、凋零、幻灭,但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已是永恒。回头看走过的路已被自己点燃的光辉照亮,而那山,也将消失在光辉中。

所以我们最终攀至山的何处,已无所谓了,只是选择站在不同的位置罢了。

有人信仰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追求独立巅峰,选择了尝尽常人无法想象的苦痛,放弃了逍遥,放弃了洒脱。在黎明之际背负沉重的行囊出发,最终登上峰顶,接受云气的洗礼,感受天空的辽阔。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永恒了。这是英雄的选择,亦或少年的豪迈。

有人信仰山中,“天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他们也追求山顶的梦想,但已不在乎结果,一路走,一路欣赏,一路吟唱……到达顶峰便抬头望望,到达不了,也罢,一路的风景早已使他们的内心平静、充实、满足。这是禅师的选择,抑或是中年的慨叹。

有人信仰山脚,“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们已无须借助“他”再攀登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他”对面,看着“他”身上埋头攀登的人们,同“他”一起笑,笑人生百味,世事无常。这是隐者的选择,抑或是老年的哲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只要勇往直前,不半途而废,便能一步步将自己的路照亮。

篇6:孤山赏雪小学作文

元旦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孤山观看雪景。

来到湖前,我们用棒子敲打着湖面,呀,湖面上结冰了,我奋不顾身一脚踩进了湖里,这下可麻烦了,我的一只脚全湿了,上面结的薄薄的一层冰也破成了几块,我把湖里的一块冰搬到了岸上,阳光照到冰块上,显得晶莹剔透,像一片片打碎的玻璃,漂亮极了!这时我真希望这块冰永远不会化掉,可以把它带回家收藏。

在湖上,天鹅还是又在湖面上,好像一点都不冷,显得悠闲自在,这是,我想到一个恶作剧,把雪做成一个雪球,小心翼翼地放在马克的羽绒服里,过了一会,他大叫起来,哎呀,冰死了我啦,冰老鼠到我衣服里了。到了一个亭子旁,这里的山路坑坑洼洼的`,有水的地方都结了冰,我们在冰上滑来滑去,亭子的边缘也结了一个冰柱,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把锋利的刀,我们又在雪地里写下了新年的愿望的目标。

第一场雪使我难忘,在草丛中,雪无处不在,松松软软,像刚打好的奶油一样!

篇7:孤山游记作文

过小孤山

作者:金农  朝代:清 古县萧条对岸开,

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风处轻抬眼,

篇8:《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一、激情导入 倘若这个世界有原先,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二、知人论世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近的时代,他怀抱“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无法施展抱负,公元1210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他的诗风格宏丽,豪迈奔放,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慷慨激昂,悲壮雄奇,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课文背景 (见教材P68注释①) 四、自由诵读 诵读要求: 1、结合注释,扫除字音、字义障碍,初步理解文意。 2、请标出船行途中的各处景点及其特征描绘的句子。 五、探究赏析 (一)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主要内容: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同远及近。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二)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的长江山水图。 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国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一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三)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 1、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2、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3、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四)本文与苏轼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均是咏小孤山大孤山的名作,试比较二者“创造形象”是怎样“诗文有别”的? 【附】苏轼原诗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的嫁彭郎。 苏诗只简洁地写山色水阔、山势险峻、江水波涛汹涌,江阔山小。轻盈点染,凌空飘�r,给人一种空朦迷离的感觉,启发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 陆文则脚踏实地,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使我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诵读,加深体会。并完成相关练习。

篇9:孤山游记作文

孤山寺遇雨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律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蒙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篇10:孤山游记作文

孤山二咏(并引)

作者:苏轼朝代: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千亩空怀渭上村。

篇1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范文模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情感目标:引发我们欣赏和探访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音、节奏以及感情

2、学生齐声读课文,注意节奏

3、分组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三、检查预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C)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B、沙洲葭苇(jiā)C、潦缩(liáo)D、岸如赪(chēng)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C)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4、重点语句翻译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明确: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明确: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明确: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明确: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明确: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明确: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四、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问: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

明确: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彭泽都昌: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烽火矶: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精笔描摹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

大孤山:对比、想象描摹 问:景点众多,作者怎样描绘不使其孤立?各景点均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以游踪(移步换景)为线索,文中多次写到江流与船行,为分散的景点贯以线索——完整优美的长江山水图

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说明在文中有何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满历史的积淀。

诗文传说增添了神话的氛围,更显空灵雅致

与所描绘的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

五、板书设计:

过大孤山小孤山

烽火矶: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精笔描摹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 大孤山:对比、想象描摹

篇12: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教案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时授:

三课时

课前预习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陆游名句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3、整体把握,弄懂本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我们小学时学过陆游的《示儿》,现请一位同学背诵这首诗。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南宋,他怀着“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这位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今天我们学习这位爱国诗人的两篇日记。

题解:

1、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

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小孤山山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关于小姑山和彭浪矶名称的由来,还有另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民间传说中一位纯

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

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亦名“彭郎矶”。

2、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

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二、思:(15分钟)

(一)学习课文,读书课文,读准字音,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1、标出下列字的读音 矶

jī • 上干云霄

gān • 葭

jiā • 燧

suì • 榭

xiè • 赪

chēng • 窦

dòu • 鹘

hú • 湓

pén • 潦

lǎo • 抟

tuán • 汲

jí • 巉

chán • 蠡

2、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晚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二)掌握本文的字词

解释下列实词1、2、3、4、5、6、7、8、9、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 ..嵌岩窦穴: ....杰然特起: ....秋深潦缩: ..碧峰巉然孤起: ....已非它山可拟: .信造化之尤物也: .鸥鹭灭没: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10、徙倚久之而归: ..

11、晚泊沙夹: .

12、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2、3、4、5、6、7、8、9、凡江中独山: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实不然也: .杰然特起: 碧峰巉然孤起: 信造化之尤物也: .盖以此得名: .俄复开霁: ..始见庐山及大孤: .

10、盖江西路也: .

11、皆以杏仁澄之: .

12、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

1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14、信造化之尤物: .

15、自数十里外望之: ..

16、徙倚久之而归: .

17、突兀而已: .

18、徙倚久之而归: .

19、岸土赤而壁立: .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1、2、3、4、5、6、7、1、2、3、1、宝装屏风: .皆名天下: .上干云霄: .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掠江东南去: ..岸土赤而壁立: .晚泊沙夹 .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与江山相发挥: ..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2、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三、议:(7分钟)

四、展:(7分钟)

五、评:(6分钟)针对学生对字词理解的情况疏通难点

六、助:(4分钟)各小组将不懂句子再次讨论

七、测(2分钟)

齐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重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二、思(15分钟)

1、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作者是如何描写烽火矶的?另一方面,陆游花了不少笔墨描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绘它,请探究其中的原因。

2.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4、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

5、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

6、三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

7、那么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8、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三、议:(7分钟)

四、展:(7分钟)

五、评:(6分钟)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点拨

六、助:(4分钟)各小组将不懂的问题再次讨论

七、测(2分钟)PPT展示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

姓名:

小组: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时授:

三课时

课前预习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陆游名句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4、读通课文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5、掌握本课字词,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6、整体把握,弄懂本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我们小学时学过陆游的《示儿》,现请一位同学背诵这首诗。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南宋,他怀着“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这位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今天我们学习这位爱国诗人的两篇日记。

题解:

1、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

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小孤山山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关于小姑山和彭浪矶名称的由来,还有另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民间传说中一位纯

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

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亦名“彭郎矶”。

2、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

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二、思:(15分钟)

(一)学习课文,读书课文,读准字音,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1、标出下列字的读音 矶 上干云霄

2、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晚泊沙夹 →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二)掌握本文的字词

解释下列实词

13、突兀而已: ..

14、及抛江过其下: ..

15、嵌岩窦穴: ....

16、杰然特起: ....

17、秋深潦缩: ..

18、碧峰巉然孤起: ....

19、已非它山可拟: .20、信造化之尤物也: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21、鸥鹭灭没: ..

22、徙倚久之而归: ..

23、晚泊沙夹: .

24、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凡江中独山: .

2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22、实不然也: .

23、杰然特起:

24、碧峰巉然孤起:

25、信造化之尤物也: .

26、盖以此得名: .

27、俄复开霁: ..

28、始见庐山及大孤: .

29、盖江西路也: .30、皆以杏仁澄之: .

31、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

3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33、信造化之尤物: .

34、自数十里外望之: ..

35、徙倚久之而归: .

36、突兀而已: .

37、徙倚久之而归: .

38、岸土赤而壁立: .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8、9、宝装屏风: .皆名天下: .

10、上干云霄: .

11、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

12、掠江东南去: ..

13、岸土赤而壁立: .

14、晚泊沙夹 .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4、5、6、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与江山相发挥: ..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4、5、6、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三、议:(7分钟)

四、展:(7分钟)

五、评:(6分钟)针对学生对字词理解的情况疏通难点

六、助:(4分钟)各小组将不懂句子再次讨论

七、测(2分钟)

齐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重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二、思(15分钟)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

使用日期:

编制人:

徐兰军

审核人:

使用人:

1、烽火矶是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小石矶,作者是如何描写烽火矶的?另一方面,陆游花了不少笔墨描绘它,请探究其中的原因。

2.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3、勾画二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4、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

5、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

6、三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

7、那么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8、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三、议:(7分钟)

四、展:(7分钟)

五、评:(6分钟)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点拨

六、助:(4分钟)各小组将不懂的问题再次讨论

上一篇:前期技术服务合同下一篇:作文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