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2024-04-10

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共14篇)

篇1: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信息来源:映盛节能 发布时间:2010-9-19 浏览次数:275次

1、信息障碍:EMC在中国还是全新的概念,在国内尚未广为人知。中国幅员辽阔,EMC的商业机会多种多样,发展空间广阔,能源合同管理概念的传播工作还必须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帮助有兴趣的机构了解能源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借鉴已取得的经验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融资障碍:EMC示范公司的经验表明,为节能项目直接融资的EMC在中国市场仍然最具吸引力,但对EMC启动资本金的需要量非常大。由于EMC的业务性质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潜在的EMC在初创时要从资本市场中筹措资金是十分困难的,困为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近期重点仍然是支持国有企业。

3、管理障碍:尽管多家公司对EMC业务十分感兴趣,但其中的大多数却不具备EMC所特有的综合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在中国特别是原来的国营老企业(恰恰这些企业具有很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其本身的技术力量很强,如果EMC不能发挥综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要在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是很困难的。所以潜在的EMC急需在EMC创建、综合技术能力和商务计划制定等方面得到指导和帮助。

4、信用障碍:EMC初建期尚未建立商业信誉,EMC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在国内的商业信誉度还比较低,难以获得商业贷款。由于中国国内银行利率数度下调,国内商业银行首先考虑的是贷款投放的安全性问题,对风险业务非常敏感并持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是潜在的EMC公司没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能源合同管理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5、担保障碍:在中国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贷款抵押或担保的机制,中国商业银行不可能给新EMC公司或其客户提供贷款,而这一点也是中国贷方/节能企业最迫切的要求。如何合理地解决上述障碍问题是EMC业务在中国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EMC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足够的资本,同时从国内金融机构顺畅、持续地获得所需的商业贷款。不断扩大EMC的业务规模,在中国建立起一个使EMC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框架。

篇2: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1997年即引入我国,并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当时余热发电技术难以保障能源转换效率导致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余热发电项目的经济性不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余热发电领域一直未有较好发展。随着我国余热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在“十五”期间,我国某些行业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余热发电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1997年即引入我国,并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当时余热发电技术难以保障能源转换效率导致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余热发电项目的经济性不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余热发电领域一直未有较好发展。随着我国余热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在“十五”期间,我国某些行业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余热发电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篇3: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能源消耗日益增加,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最早的节能服务公司1975年出现在瑞典, 随后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都产生了一批节能服务公司,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迅速, 成为一个新兴的节能产业。

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开始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在当前我国经济强劲增长, 能源短缺已经开始隐现的大背景下, 合同能源管理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立足于从需求角度解决能源问题, 实现能源管理从自我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转变。作为节能概念的全新创举, 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型的节能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还是较新的概念, 其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创新发展, 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已成为持续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简称EMC) , 即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 (Energy Service Company, 在国外简称ESCO, 在国内简称EMCO) 通过能源服务合同为客户企业提供能源诊断、方案设计、技术选择、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培训、节能量检测、节能量跟踪等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在合同期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企业分享节能效益, 并由此得到应回收的投资和合理的利润。与一般设备和技术的供应不同,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 他是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行的、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的特殊性在于节能服务公司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或技术, 更重要的是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 也就是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 其实质是为客户实现节约能源。

三、世界各国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经验

合同能源管理经过30多年的运行, 商业模式已经十分成熟, 合同能源管理也已演变和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市场化节能新机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能源管理服务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有利的政策包括:政府制订了有关建筑物节能标准和法规;环境保护的法规、审计的法规等等。1985年以来, 美国政府曾以25亿美元的财政预算支持政府机构的节能项目。1992年,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个议案, 要求政府与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合作进行合同能源管理, 同时不增加政府预算。该议案要求到2005年, 联邦政府机构的所有办公楼宇节能30%, 为此联邦政府提供了30亿的财政拨款。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 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大大加强。为了促进政府机关大楼带头接受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1992年, 加拿大联邦政府开始实施“联邦政府建筑物节能促进计划”。其中规定了节能省下来的资金留给政府机构, 同时, 该计划规定政府机构只能与通过资格审查的能源管理服务公司进行合作。

法国是欧洲各国电力出口最大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 但法国政府仍然注重节能和环境保护, 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其他国家相比, 法国的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多为行业性的, 如在煤气、电力、供水等行业较发达, 这些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方面的服务, 而且还承担相应的类似物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节能与能源供应相关的一系列服务是其收益来源。

日本成立了能源管理服务协会。近几年来, 日本的能源管理服务关联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自2002年, 其在工业领域的项目份额也开始迅速增长。为节能改造项目, 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三种支持政策:事业资金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税制支持政策。

巴西的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大多为工程公司, 隶属于大公司下一个分支, 业务领域在工业尤其是电厂方面, 他们的项目规模比较大, 在百万美元左右, 采取的是效益分享方式。由于2001年的能源危机 (巴西电力结构以水电为主, 占97%, 由于天气干旱导致电力短缺) , 巴西政府重视节能, 颁布了一些法规, 如要求电力公司必须以1%的年收入用于节能研发和节能项目投资, 加上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 大大促进了巴西能源管理服务的发展, 成立了能源管理服务协会, 并于今年开始对能源管理服务公司进行认证的准备。

四、合同能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0年前, 我国从国外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 首先在北京、辽宁、山东等地进行了示范性推广。目前, 北京、郑州、山东、湖南采用这种模式的试点项目已达32个, 试点面积达127.9万平方米, 平均节能率为42.5%, 节约能源总量每年2.04万吨标准煤, 拟参与试点的项目数量为113个, 预计总面积350万平方米以上, 有逐步扩大的势头。但是, 我国节能市场的发育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还是较新的概念, 以市场为导向的节能投资鼓励机制和企业节能激励机制尚没有形成和确立, 节能产业发展面临五大瓶颈的制约。

1. 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持

目前, 我国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尚没有专门的支持政策, 税务部门对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节能服务业务也没有优惠扶持政策, 导致节能服务公司自我积累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制约了节能产业化发展进程。另外, 现行节能法律约束力较弱, 对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或行为并没有明显的惩罚措施。对节能行为也缺乏明显的激励政策, 特别是没有与节能的环保效益挂钩。除部分高耗能企业从节省成本出发对节能有一定认识外, 大多数企业因为能源占产品成本不是太高, 没有节能的积极性。

2. 一些正处于起步阶段的节能服务公司缺乏运营能力

节能服务公司的运营机制是全新的, 又比较复杂, 潜在的节能服务公司或者是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却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节能服务公司, 大多数缺乏综合技术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计划制订能力、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能力、后期管理能力等, 降低了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水平。目前, 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主要由新成立的节能服务公司, 以及一些中介机构承担, 国家级节能公司尚未介入。而缺乏大公司、大集团的参与, 也严重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规模和进程。

3. 资金短缺且缺乏融资能力

多数运营的节能服务公司经济实力较弱, 无力提供保证其贷款安全性的担保或抵押。融资难是企业普遍反映较多的一大问题。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投入产出周期长, 大项目一般在投入几年以后才会有回报, 企业要进行后续投入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而作为中小企业, 又是新生的企业, 商业资信度相对较低, 很难从银行获得商业贷款。这就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资金不足, 大量好的节能技改项目无法实施。虽然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已正式启动, 全球环境基金将提供2600万美元赠款支持, 但对庞大的节能服务产业需求来说, 仍是杯水车薪。

4. 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先进的市场节能新机制的运作, 与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矛盾

“先投资后回收”这一模式按现行企业财务运行模式根本无法做财务核算, 目前多是进行变通处理。例如将一台节能锅炉放在企业使用, 在合同期内所有权仍属于节能公司, 企业支付节能费, 既难进成本, 又无法提折旧, 让双方都很为难。

5. 部分节能服务企业缺乏诚信, 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

在节能服务市场推广上, 由于广大能源用户等对合同能源管理还缺乏充分的了解, 加上一些公司以节能公司名义扰乱市场秩序, 导致一些单位对合同能源管理心存排斥。

五、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创新发展

过去, 我国的节能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各级节能服务机构和企业节能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能源管理机制运作。这一节能体系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就。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面向市场的转变, 原有的节能管理体制, 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也必须随之转变;在新形势下, 节能的阻力主要表现为节能投资的市场障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的创新发展应着手建立节能服务体系, 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主要措施有:

(1)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近期目标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节能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模式, 逐步推进节能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2) 要求各地要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技术支撑体系和节能信息服务, 形成良性的节能服务市场机制, 使其成为驱动节能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基金, 通过贴息、补贴、担保等方式支持企业、节能公司利用新型节能模式进行节能改造。

(4) 修改现行节能法律, 出台带有强制执行的措施, 并与环保政策相衔接, 从政策法规上引导全社会, 特别是企业真正重视节能工作。

(5) 有针对性地帮助合同能源管理建立防范风险的市场机制, 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专项基金进入节能服务领域, 为合同能源管理搭建更为广阔的融资服务平台。

(6) 加大对节能服务理念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宣传力度, 改善节能信息和节能信息传播不畅的现状。

(7) 对企业进行能源监测, 对能源消耗达不到行业标准或产品标准的企业提出节能整改建议, 限期整改。

(8) 改革财务管理相关规则, 允许合同能源管理中的费用进入当期产品成本, 确保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转。

六、结论

国际上成功的节能运作经验表明, 节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依靠市场,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部门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对节能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两者都是促进节能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两者相统一的一面, 合理、充分地分别运用市场节能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 同时为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这一基本目标服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节能工作, 必须正视目前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度和转变, 借鉴、学习和引进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节能新机制, 寻找出一条政府、企业和投资方共赢的节能道路。

参考文献

[1]沈龙海:合同能源管理与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5

[2]马志娟:合同能源管理新趋势.中国经济周刊, 2005. 8. 3

[3]许 泓: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4

[4]焦成焕:深入开展政府机构节能工作.经济日报, 2005. 6.15

篇4: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还在两年前,“合同能源管理”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到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达到502家,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国家发改委今年也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其实,“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而接下来,是思考这块蛋糕如何切的时候。

EMC中国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被定义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新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被引进中国。国家发改委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并将北京、辽宁、山东三家公司作为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EMCo)。以技术援助和项目支持的模式使之进入到政府引导的轨道。

其实,十几年前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工业尾气排放,应对温室效应,没有想到与一个潜在的节能市场挂钩。

不过阻力是有的,当时国内的节能服务产业还是零。作为新事物,合同能源管理也并不被企业广泛认知,也贷不到款。来自世行的2100万美元贷款担保解决了这一笔发展示范金的难题。另有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财政部拨款20亿元以支持节能公司的发展。

这次与世行的合作,以及国家财政的拨款扶持,似乎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定下了思路和基调。

上世纪70年代,“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机制的出现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迅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加速普遍实施。

不过,在国内体制下,与国际惯例的碰撞使其并不像初衷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因为合同能源管理对用能企业的承诺是零投入、零风险,它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也就是说,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垫付资金,而节能服务公司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又面临着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获利能力差、负债率高、项目融资困难等压力,资金难题成为企业发展的命门。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蹒跚学步,被称为“长不大的孩子”。而对于项目示范企业来说,面对国内经验的空白,一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路,照搬国外先例显然行不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促成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真正“落地”,更快地找到这一新型节能投资方式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模式。

作为三家示范企业之一的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逐步摸索出包括市场开发、节能量确认、全程风险控制、会计处理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融世华模式”。一方面开辟了市场,也使所有项目都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量和减排量。

示范工程同时也要给这个行业扫盲,使对方接受合同能源管理这一理念。因为这个领域的高投入高风险,市场的开拓也需要一些有示范性和说服力的案例。融世华公司有关负责人郭女士表示,10多年来,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已经涉及到钢铁、纺织、化工、建材、造纸、食品、公用事业等行业;同时推广了绿色照明、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改造、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改造、城市热网改造、楼宇自控、热电联产等节能技术。

在示范期内,三家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超过了30%。因此在2003年,有了项目二期的正式启动。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成长的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

因为政府与企业、市场的互动,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这成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模式。

从580亿到3000亿的市场

实际上,上述数字对于节能服务市场只是冰山一角。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节能服务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的节能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6.7亿元,2006年投资总额近20亿元。

而据2009年的统计,全国502家节能服务公司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更有预测称,2010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综合节能投资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1.1%。

十多年间,技术援助和贷款担保的模式培育的巨大的新兴市场和潜在EMC大军远不止这些数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据近期发改委有关数据,国内煤炭、电力、焦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此前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称到2012年,国内将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国内将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两高”,或许是合同能源管理未来3000亿元市场的重心。

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三个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尤其是建筑节能业,合同能源管理也会有所作为。在市场的骨牌效应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因此进入合同能源管理的视野。这片市场蓝海还会增长。

而在国内EMC的成长期,市场的壮大必然会伴有国外企业的觊觎和参与。2006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参与了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的节能项目;世界财富500强霍尼韦尔公司也与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签下了为期5年的节能合作项目。后者进入中国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时间不长,也公开预言合同能源管理将在中国实现“爆炸式发展”。

对于还待开发的国内节能市场,外资已经纷纷看好。但显然,与已成规模的国外企业和其节能理念相比,国内能源管理公司还显稚嫩,中小企业居多,产业规模小、尚不成熟。

但不能否认国内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商业模式、在技术路线、在服务内涵上还需做创新。

十年里,中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了10多倍,但与国外比,这个数字仍是小巫见大巫。但摩根士丹利也有个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国内节能企业成熟。

成长之痛

预见到未来市场有多大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进入这些市场,还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政府“看得见的手”下如何发挥作用。融世华总裁孙红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从政府主导发展到市场行为,应该找到一种适合的产业模式。

因为政府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引导角色,公共项目成为众多节能服务公司的“潜力股”。这是因为有了政府公共项目的示范效果,企业敲开节能市场可以事半功倍。

不过,节能公司在面对市场时总有些无奈。这种尴尬也可以用一句话表达,“用能企业效益好的是不愿意做节能,效益不好的企业没有钱做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正被市场逐渐接受。但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的推进中会遇到各种体制上或客观原因的壁垒,比如很多项目采取的都是预付款的方式,项目融资难、第三方核查缺失以及市场规范等问题。

世行贷款项目闭户后,国内节能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瓶颈。由于节能服务公司自身担保资源有限以及外部担保严苛,国内银行还没有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模式相配套的贷款品种,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融资,其他融资途径也有限。

可以说,在缺少完善的融资和信誉体制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市场化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少之又少。

2006年,融世华公司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去做“合同能源管理”,并称之为“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即以融资租赁为融资手段和操作手段,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业务平台所形成的创新型节能服务业务模式。可以说这个创新,解决了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上的资金瓶颈问题。

“节能促进项目”二期结束后,融世华入选世界银行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实施的“山东能效项目”,继续获得世行的资金支持,推广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可此时更多的节能企业,还在巨大的节能市场上寻找自己的定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灵活,国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模式尚无一定之规。不过,要切到这块看似诱人的节能蛋糕并非易事。

现状是,很多节能公司还是停留在节能产品提供上,对于流程改造、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受到技术因素、市场不规范问题等制约。同时市场化的瓶颈还在于业内体系的不够完善,节能量的测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标准;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比如节能业主如何保证及时还款,节能效果如何认定等方面,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尚处于“幼年期”的节能服务行业来说,尚需要政府引导和适当的经济激励。

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被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准备在融资、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制度上四个方面,帮助国内节能服务产业。

6月5日,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在北京正式启动。这种交易模式允许节能服务公司对未来的服务收益进行转让,由第三方投资者购买,这样,节能服务公司未来节能收益能提前变现而实现融资。

篇5:5 EMC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

emc能源管理合同。EMC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

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中文名,emc能源管理合同。E M C,合同能源管理。资料简介,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特点,为客户实施节

能项目。

E资料简介。“合同能源管理”资料简介:70年代中期以来。

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ESCO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

重要意义。“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机制的出现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ESCO的繁荣发展。

带动和促进了北美。欧洲等国家全会节能项目的加速普遍实施。在我国引进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EMC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合同能源管理”用于技术和财务可行的节能项目中。使节能项目对客户和EMC都有经济上的吸引力。这种双赢的机制形成了客户和EMC双方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

承担了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风险。从而克服了目前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是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时具有专业技术服务。系统管理。资金筹措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EMC的专业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成本。还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而不断发展壮大。并吸引其它节能机构和投资者组建更多的EMC。从而可以在全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EMC的发展将推动和促进节能的产业化。

节能服务。EM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其特殊性在于它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或技术。

更重要的是EMC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也就是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其实质是EMC为客户实现节能量。EMC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1.能源审计EMC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评价各种节能措施。测定企业当前用能量。提出节能潜力之

所在。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

EMC为客户的能源系统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整体方案和建议;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MC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MC就为客户进行项目设计。3.能源管理合同的谈判与签署在能源审计和改造方案设计的基础上。EMC与客户进行节能服务合同的谈判。在通常情况下。由于EMC为项目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因此在合同期EMC分享大部分项目效益。小部分效益留给客户;待合同期结束。全部效益归客户所有。

因此。“合同能源管理”是EMC和客户双方都受益的机制——即双赢的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客户不同意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则EMC将向客户收取能源审计和项目设计费用。4.原材料和设备采购EMC根据项目设计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其费用由EMC支付。

5.施工根据合同。项目的施工是由EMC负责的。通常由EMC或委托其它施工机构进行。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为EMC的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6.运行。保养和维护在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后即进入试运行阶段。

EMC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负责试运行期的保养和维护。并承担有关的费用。7.节能及效益保证EMC与客户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以确认在合同中由EMC方面提供项目的节能量保证。8.EMC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由于对项目的全部投入都是由EMC提供的。因此在项目的合同期内。EMC对整个项目拥有所有权。客户以节能效益分享的方式逐季或逐年向EMC支付项目费用。在根据合同所规定的费用全部支付完以后。

以赢利为目的。赢利的手段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EMC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销售一个节能项目。由于

篇6: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签订要点

一、项目方案文件

1.2.1 项目内容、边界条件、技术原理描述

1.2.2 能耗基准、项目节能目标预测及能源价格波动及调整方式(调价公式和所依据的物价指数及其发布机关)

1.2.3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方案

1.2.4 项目性能指标和安全检测认证书

1.2.5 节能目标达标认证书

1.2.6 培训计划(包括人员资质要求等)

1.2.7 项目进度阶段表和节能量确认单

1.2.8 技术标准和规范

1.2.9 项目财产清单(设备、设施、辅助设备设施的名称、型号、购入时间、价格及质保期等)

1.2.10 项目所需其他设备材料清单

1.2.11 施工条件约定

1.2.12 项目投资分担方案

1.2.13 项目验收程序和标准

1.2.14 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要求

1.2.15 设备故障处理约定

附件

篇7:合同能源管理

------------------【小 中 大】

------------------

《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0年12月27日,作者:唐万福

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MCo已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与市场机制的形成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公司(EMCo)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市场节能新机制的出现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EMCo的繁荣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加速和普遍实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EMCo将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基于市场经济的节能运作机制用于技术和财务可行的节能项目中,使节能项目对用户和EMCo都有经济上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用户和EMCo双方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合博同能源管锐理(EP管C)与理节能服务在公司(E线MCo)发展策略。

2.EMCo介入用户的节能项目,为用户的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承担项目的投资风险以及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其他风险。EMCo和用户双方基于能源管理合同机制在项目上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从而克服了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EMCo是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时具有资金、专业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它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而不断发展壮大,并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EMCo的投资,从而可以在全社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EMCo的发展将推动和促进节能的产业化。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如下: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贸易和竞争迫使企业成本投入最小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投入相应增加,能源成本也成为企业考虑的重点之一,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的动力。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有限的能源供应电力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电力供应,这不仅推动了节能,还产生了对节能设备和工艺的需求。实际上,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了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环境的关注各国都面临排除工业和电力行业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环境变化做贡献的压力。京都议定书可能成为一个推动节能和ESCo的重要机制。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各国纷纷出台《节能法》及节能鼓励和补贴措施。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综上所述,日益激烈的竞争将促使更多的部门进入能源服务行业,一方面留住他们业务领域的老客户,另一方面吸引新客户,并帮助他们实现赢利目标。与此同时,许多客户也将重视节能措施和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过去10年里,ESCo产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大的变化,ESCo产业将会发展壮大。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在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我国重点耗能行业“十一五”及2010年产品产量和产品单耗规划,我国各行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按此推算,2006—2010年节能潜力约为1.44亿吨标准煤。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三、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运营优势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比起按旧机制运营的节能服务企业,他们具有独特的优势。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节能项目的全过程服务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服务是从对客户进行能源审计开始,然后进行节能项目的方案选择、可行性研究与改造工程设计,拟用设备、材料的选型并用自己的资金进行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客户操作人员培训与操作规程制定,合同期内所改造的设备的维修、管理,直至系统节能量检测。这种服务是任何其他节能服务企业无法比拟的。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节能技改项目的融资能力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资金来源可以用自己的资本金,也可以是专项贷款、商业贷款等,“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还可以为潜在EMCo取得商业贷款提供部分担保。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节能技术信息广泛、畅通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是专业性的节能服务企业,各种节能新技术、新设备会源源不断的投向EMCo,EMCo为了自身业务的发展也会尽量收集、掌握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信息。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承担节能技改项目的风险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与客户签订的是保证节能量(节能效益)的服务合同了并以分享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后获得的部分节能效益收回投资的本金和利润。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四、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运营风险分析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客户与EMCo就某一节能项目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可能有很多原因,但通常是出以下几种考虑:客户自身的项目实施经验、投资效益、运行效益、风险转移等。有些节能项目,客户觉得由自己来做有风险,如担心设备能否正确安装,设备能否如预期的那样运行,能否实现预期的节能量等。而客户将这样的项目交给EMCo去做,也就将这些风险转嫁给EMCo0因此,EMCo要想成功地进行业务运作,必须充分了解和成功管理项目中的所有风险因素。事实上,EMCo从事的业务正是风险管理业务。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项目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主要有: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信用风险。EMCo必须能肯定客户的业务状况良好,财务健全,会支付给——EMCo应分享的节能量比例。目前中国企业总体的信用水平还比较差。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建设风险。EMCo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以使客户向其付款。如果建设期要比计划的长得多,EMCo的利息成本会很高。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设备风险。如果所安装的设备的运行状况不尽如人意,尽管有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担保,EMCo将要为解决有关问题而承担额外费用。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财务风险。EMCo应考虑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费用。另外,由于EMCo的资金需求量很大,因而也面临现金流断流的风险。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5.节能量风险,实际上能否实现预期的节能量,这常常是最大的风险,因为这是EMCo能否从项目中赢利的主要原因。EMCo可能没有详细计算项目的节能量,而实际达到的节能量比预期的要低得多。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五、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发展战略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公司(EMCo)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根据公司拥有的资源,分析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适当的战略。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针对当前一些节能服务公司的现状,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可采取以下措施: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一)增强企业技术实力,成为节能专家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坚决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聚集一批能源审计、能源管理、财务融资及电力电气、暖通制冷、自动控制、工程安装等方面的专业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和专家队伍。形成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借助社会专家资源库以及本企业人才队伍组成的节能专家队伍,能够为客户解决复杂的节能项目的设计、施工,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系统的节能解决方案,更精确地对方案进行筛选和可行性研究,提高企业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减少技术引起的投资风险。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二)拓宽节能服务范围,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从目前比较简单的电机变频控制、照明节电的领域拓宽到更广阔的工业、民用节能领域,加强服务的技术含量。示范EMCo已经实践过的八个项目线:工业锅炉节能改造;蒸汽管网改造;电机拖动系统节能改造;配电系统节能改造;工业窑炉节能改造;蒸(空)锻锤节能改造;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建筑物节能改造。这些项目线证明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作为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理应能够掌握其应用技术。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公司应能够为客户所有的用能设备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客户改造的成本,并把自己与一般的设备供应商区别开来。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三)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风险控制能力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公司应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增强成本核算、风险评估的能力,成为项目成本分析和风险控制专家;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客户进行节能改造时,公司还应能够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及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四)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厘清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董事会和经营层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兴行业各种环境变化较快的特点,增强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五)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经营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各种经营行为,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客户档案管理的流程和规章制度,为客户保守商业秘密的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业务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业务培训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禁止同业竞争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等,从制度层面确保企业的规范和可持续性经营。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http:///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篇8:EPC合同能源管理(三)

问:节能服务公司的主要项目现有哪些?

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要包括:电机系统节能、锅炉及供热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中央空调节能、绿色照明、工业锅炉窑炉节能、热泵技术、蓄能技术、能源监测管理系统、供电系统节能等常见的十大类。

问:如何规避或降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

答:要规避和降低合同能源风险,应首先要精选优质客户,并对客户进

行详尽而客观的评价;接下来要签订一份尽可能完善的合同,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依;还可以要求客户提供第三方担保或资产抵押等来减少风险。

问:

如何利用投资比例减小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风险?

常见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纠纷有哪些?

篇9:合同能源管理浮出水面

北京歌华文盛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白昕拿出一份《楼宇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时,兴奋地告诉记者。

“节能医生”是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形象化比喻。“节能医生”通过能源审计,发现耗能单位的“病症”所在后,开具一系列“节能药方”,为耗能单位实现节能,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耗能单位出任何费用购买设备,只是从节约的能源效益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分成。这种节能新模式,又称为“合同能源管理”,国外非常流行,国内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初期。

“今后要加大对节能服务理念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宣传力度。”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在2007年中国北京节能环保高层论坛上说。这个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终于在节能减排的浪潮中浮出水面。

企业受惠

“合同能源管理对社会有益,节约企业费用,我们为什么不推广呢?”白昕说,这种态度代表了大多引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用户的心声。

正是考虑到这个项目的“零风险、零投入、高节能收益”,北京歌华文盛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才决定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合作,对所属楼宇进行节能改造。

白昕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形象地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客户委托专业节能服务公司EMC,就像大夫给病人看病时要“望、闻、问、切”一样,通过能源审计,判断我们是否有“顽症”;如果存在浪费问题,就会开出节能“药方”。

与医生出诊不同的是,EMC这位“节能医生”不仅事前不收“诊疗费”,还可能为客户的节能项目融资,出资为客户购买节能设备、培训员工。然后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收回投资和“出诊”费用。

由此不难看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样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客户)与专门的营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试点阶段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在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节能机制。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10年前将这种模式引入中国,并于1996年开始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第一批中国节能服务公司,开始进行示范性推广。

“目前节能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是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沈龙海说,在国外普遍采用的节能新机制,如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还没有广泛地推行,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

据介绍,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节能效益支付型,即客户委托专业EMC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先期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余额由节能效益全额支付;二是节能量保证型,节能改造的全部投入由节能服务公司先期提供,如达到所承诺的节能量,客户支付节能改造工程价款;第三种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即节能改造前期投入由节能服务公司支付,节能服务公司获取由节能改造后带来的降耗收益,合同期满,节能设施及先期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第四种是能源费用长期托管型,客户全部能源费用交由节能服务公司管理,节能设备长期的管理、维护、更新、改造再投入均有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客户零投资,节能收益由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比例长期分享。

沈龙海表示,除了上述几种,可能还有更多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比如融资租赁的方式等。他强调,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不能简单地把国外的模式照搬过来。

“现在我们的会员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194个,类型包括气体回收,地源热泵、照明节能、变频调速等。”沈龙海表示,工业、建筑、交通领域都做了,在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发改委支持下,中国节能协会将继续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

政策支持

“一定要严格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节能。”谈及如何推进节能工作时,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说。一篇“为合同能源管理搭建更为广阔的融资服务平台”的演讲传递出鼓励这种新节能机制政策信号。

“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全面重视,各级政府、各行业都将节能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节能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企业的需求,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追求。”

何炳光表示,为了实现“十一五”的节能目标,仅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需要投资5000多亿元,每年需要投资1000多亿元。这就充分表明,“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市场空间巨大,关键要看我们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能不能与之相适应。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正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研究出台《关于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还将努力为节能服务产业提供发展平台,营造诚信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帮助“合同能源管理”建立防范风险的市场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专项基金进入节能服务领域,为合同能源管理搭建更为广阔的融资服务平台。

篇10: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营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会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合同,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承诺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篇11:合同能源管理

建议:

1、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项目主体必须是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投资单位因种种原因未能成立相应的节能服务公司,能否把相关的优惠政策主体扩大到:实施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单位(必须对合同能源管理收入分别核算)。

2、优惠政策第一条中: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是否指视同销售的增值税?如是,那么相应的进项税额是否要转出?

3、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投资单位一般情况下是将资产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对该部分资产,投资单位能否在合同期内按照直线法全额计提折旧?

篇12:合同能源管理

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的节能项目。节能服务公司 energy services company;ESCO

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能耗基准 energy consumption baseline

由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共同确认的,用能单位或用能设备、环节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前某一时间段内的能源消耗状况。项目节能量 project energy savings

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达到同等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用能单位或用能设备、环节的能源消耗相对于能耗基准的减少量。

篇13:EPC合同能源管理(八)

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以申请哪些财政奖励或补贴?

答: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申请的奖励或补贴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和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管理办法分别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同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种奖励。

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 (一) 项目应是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 且节能服务合同应参照《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 24915-2010) ; (二) 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 (三) 单个项目年节能量 (指节能能力) 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 (含) , 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 (含) 。

问:

1.全国各地节能主管部门是哪些机构? (答案见九期)

篇14: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的“钱源”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ESCO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而无论是从现状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节能市场巨大,节能投资前景十分看好。

节能的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说白了,就是把埋在浪费中的利润挖出来,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刺激各方的节能需求,使之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收益。其运作的基本模式,就是把“节能”当作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实施后省下来的能源费用就是投资回报,根据事先协议,投资各方可以从中分享利润。这样,生产企业就可以利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现在的设备升级,引进新型节能技术,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这是一个无本取利的好项目,企业在没有任何投资和风险的情况下使用节能设备,风险全部在提供设备的单位身上。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主要依靠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公司。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一是EMC组织专家为企业进行节能诊断,帮助企业查找能源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二是EMC具有融资能力、节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部资金可由其独立融资解决,企业可以无需投入资金,回避了财务风险;三是EMC通过项目的节能效益获得利润,无需企业一次性偿还。

在我国,其实早在199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就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共同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全球环境基金会先后两期共捐赠4800万美元,成立北京、辽宁和山东三个示范EMC,并通过世界银行和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其他新兴EMC做贷款担保,由此达到提高中国能源使用效率,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速度的目的。三个示范EMC截止目前已经实施了投资总额达9.5亿人民币的385个节能项目。

尽管长三角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未得先机,但目前正在急起直追。“合同能源管理”这种依托市场的节能降耗模式正逐渐在上海兴起。上海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已经设立了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来推动节能,并扶持一个新产业的孕育和发展。上海希望截至到2005年底,能在全市10个行业中建立36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这个新兴的节能产业。

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节能神话

许多EMC公司也在国内纷纷建立、成长,虽然其成长的过程遇到了这样那样的资金、技术的瓶颈,但其创造的价值不可小觑。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是上海市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240万,由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一批专家经过200天左右的调研、测试、可行性方案论证、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后,取得节电61%,9个月就回收50%投资的好效益。

目前上海已培育了2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完成了各类节能项目178个,有2.1亿元的非政府资金投入,年节约能源11万吨标准煤,减少用电负荷6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粉尘28吨,全部投资预计在3年内可回收。而对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来说,一个节能项目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与管理,因此,对浪费的能源前期分析诊断也很重要。以上海新亚药业的项目为例,上海市经委曾经专门邀请多名外国节能专家为其诊断、测试,上海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也多次聘请国内专家进行跟踪测试。该公司总经理叶文彪认为,不能只相信客户提供的数据,事实上检测下来常常有很大的出入,因此需要掌握最精确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6月,顺德中旅大酒店由顺德首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旅大顺德德舜冷气工程有限公司安装了3台分体变频机,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该酒站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酒店方没有投入1分钱,但上个月已节约电费3000多元,而改造前他们的月电费是1万元。该负责人说,酒店以稍低于1万元的定额把电费包付给德舜,改造后的月电费如果只需7000元的话,节约下来的3000元就归德舜所得了;3年合同期满后,高效能的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酒店所有。因此称得上是一种零投入零风险的节能项目投资模式。

不用花一分钱,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节能改造,顺德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引起了顺德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顺德区经贸局也拟推广这种商业化节能机制,积极申请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贷款,扶持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发展。

除了顺德中旅大酒店,珠三角许多企业也开始接受EMC。

“一年节电130万度,大大提高了我们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使用了EMC节能方式的珠江啤酒一位负责人高兴地说。

“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提速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将以“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中央及各地政府以及行业协会都在酝酿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制订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政策,推动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据悉,上海和福建都已经将当地能耗大户列为重点节能改造对象,并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厦门市在今年3月实施了“厦门市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对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上海计划利用1000万元贴息来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三年内安排4亿元的节能示范项目。

但是,在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一些现阶段困扰EMC因素也依然存在。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彪表示,EMC业务面临的障碍主要是项目开发周期长(一般要在三年以上),近期获利能力差,EMC负债率高以及项目融资困难。而加上目前一些企业领导的传统思维方式对EMC业务还不理解,更是影响了EMC业务的发展。

政府拨款支持固然是雪中送炭,但对于中国巨大的节能潜力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呼吁:“给合同能源管理提速,需要金融、税务、财政等各部门统筹协调,给EMC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出表率,采取更灵活的财会制度”,他直言。据介绍,我国政府机构能耗接近全国八亿农民生活用电总量,因此政府机构是EMC的重要客户,但EMC以节能产生效益的特点与目前把能耗列为固定成本的财会制度发生尴尬,政府部门以“不知道该从哪个财会项目给EMC支付费用”为由往往拒绝考虑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意识差。“我们上门动员企业改造节能设备,常常听到‘节省几十万划不来,做一笔生意就赚回来了’!”宁波一家节能服务公司老总对此颇为感慨。据悉,我国现行节能法律约束力较弱,对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没有惩罚措施,对节能行为缺乏激励政策。除部分高耗能企业从节省成本出发对节能有一定认识外,不少企业因为能源占产品成本不高,缺乏节能积极性。

上一篇:赠朋友的中秋佳节祝福语下一篇:帮贫助残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