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兵团精神的稿子

2022-08-03

第一篇:兵团兵团精神的稿子

弘扬兵团精神的演讲稿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举国上下都在努力,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兵团几代人扎根漠北,卫国戍边,老一辈兵团人用他们的青春史、血泪史不断地演绎着他们屯垦戍边的英雄史诗。而任何一个伟大梦想的实现过程都是漫长而又辛酸的,它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有人接班,并且永不放弃。

梁启超、孙中山、胡锦涛包括现在的习总书记、前后几代伟人和学者都反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年青人要经得起千锤百炼”,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国家为己任”,在实现民族富强历史重任中充分发挥生力军、接班人的作用,这是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兵团的建设又在祖国的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六十年风雨兼程,老一辈兵团人、老一辈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身躯铸成一堵催不夸,打不烂的高墙,默默的维护着边疆的稳定。他们用最坚定的信念、最朴实的作风、最吃苦耐劳的兵团精神不断地续写着传奇。为我们青年人指引着方向。人总会老去,而他们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文化的兵团青年都应当对前辈们的奉献做出回应,去继承兵团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去弘扬老一辈革命先烈吃苦耐劳的兵团精神。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有

责任心、有使命感、有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实践行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从身边说起,我的奶奶就是山东女兵,五十年代初扎根团场,我的父辈们屯垦戍边一晃也是

四、五十年,到我这代,我大学毕业后依旧选择了回家乡工作,若干年后,当我们老去,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依然有可能在兵团工作,就是通过这种祖祖辈辈前仆后继的努力把那些经得起风霜的兵团精神,兵团文化继承和弘扬开来。而我们正直青年,这种使命,舍我其谁?

现在是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刘向松同志在兵团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对广大青年提了几点期望,希望广大青年“弘扬兵团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弘扬创业精神、弘扬奉献精神、要勇于创新”,宋浩同志也在会议上激励青年朋友们要“大兴学习之风、要倡导苦干之风、要崇尚务实之风、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他们还共同强调“人才在实现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这不但要求我们当代青年从文化学习上、实践创新上不断储备能量,厚积薄发,还要求青年朋友们团结、凝聚在一起,去共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去努力实现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的宏伟目标。

身为军垦后代,我们必须从实践出发、从点滴做起,严格

要求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兵团的“三化”建设,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及长治久安奋斗(奉献)终身。

第二篇:学兵团精神,做兵团传人主题队会大全

学兵团精神,做兵团传人

---------主题中队会

活动目的:

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兵团的思想,了解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学习生活中用兵团精神激励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兵团继承人。 活动准备:

1.过去的故事伴奏;塔里木河伴奏;小品道具;队旗;服装。 2. 雏鹰争章台及爱国章章徽;“爱护公共设施”倡议书四个小队各一份;五团建设的课件配音乐;响板;队歌;话筒。

活动过程:

中队长况玉洁:全体起立唱队歌、出队旗。请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本队人数。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

中队长况玉洁:中队辅导员,“学兵团精神,做兵团传人”主题中队会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请辅导员批准我们开展。

辅导员:好,对此次的活动,我知道你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精心准备,相信每位队员都会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我预祝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队长况玉洁:六年级一班希望中队“学兵团精神,做兵团传人”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有请蔡红霞、王雅洁、张家荣三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蔡红霞:在茫茫的隔壁荒漠,走来一群拓荒者。从汗珠泪水起步,青春与热血从此在这里流淌。

王雅洁:荒漠旷野留下数不清的足迹,灵与肉创造着无数个奇迹。 况玉洁:兵团拓荒者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你们的时代精神;

张家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你们坚定的革命信念;

合:沿着前辈屯垦戍边的足迹,我们将在绿洲上再创新佳绩! 蔡红霞: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当年吃着窝窝头,喝着涝坝水,住着地窝子,开荒种地,修渠栽树,用辛勤的汗水,把荒漠变成了万顷良田,实现了戈壁滩上建花园的梦想。如今绿满大地,高楼林立,军垦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想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感受一下时代变迁的历程,有请第一小队为大家表演配乐诗朗诵《时代的变迁》。 王雅洁:听着实在让人感动,沙漠变绿洲,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就像张家荣说的老一代军垦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我们五团,这样的老军垦有很多,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老奶奶来到我们现场,大家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建设兵团的故事?有请老奶奶上场。(张、蔡二人敬献红领巾致词----我代表六一班所有成员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并敬队礼)

况玉洁:听了老奶奶讲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老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大家随我一起来看看我们生活的环境。(放画面)问:能谈谈你们欣赏之后的感受吗?(学生发言)对,美景背后,你们看到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不和谐音符,地面时而会有着片片纸屑,社区的景观河里有时也会有漂浮物,周边绿化带会有踩踏的痕迹,我们在伤着劳动者的心,真的很对不起为我们建设的如此美好环境的兵团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家乡,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才对。在此,我发出倡议,要求每位同学能够“爱护公共设施”。我准备了四份内容一样的的倡议书,请四个小队的队员签名宣誓,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先宣读倡议书------签字----------请举起右拳跟我宣誓)

张家荣:刚才的场面太激动人心了,你们只有把今天的行为落实在实际中,才能表现你们的爱团之心。第四小队有两个小歌星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表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了。他们说,假如他们是小鸟,他们愿用清脆的喉咙歌唱,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伟大的兵团,有请我班的小歌星马啸宇、何鹏为大家演唱歌曲《塔里木河》。 蔡红霞: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呢,这首歌曲唱出了兵团人热恋故乡的感情,做为21世纪的兵团传人,我们更应该热爱兵团,热爱五团,因为我们享受着兵团“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上学不花钱,住校不交住宿费,反而还给住校生生活补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呢?可是,在我们住校生当中,总有一些浪费粮食的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让人愤慨,是不是这样的行为就一直放纵下去呢?请欣赏第三小队自编自演的小品《从那以后》 王雅洁:东山同学能认识到浪费粮食可耻,并改正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还把自己明白的道理告知他人,做到人人节约粮食,东山真是好样的!(同时翘起大拇指)他明白艰苦朴素是兵团人的优良传统,这与星火社团的队员苦口婆心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值得一夸。第二小队的队员早就等不及了,他们更想夸我们可爱的兵团,请欣赏响板《夸兵团》。

况玉洁:老前辈值得夸,因为他们付出的太多了,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不过我也夸夸我们班的同学。在汶川地震后,同学们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献出了微薄之力;为贫困区的孩子捐钱捐物。这些不正传承了先辈人的光荣传统吗?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争达“爱国章”, 希望你们抓住这次发言的机会,为自己争夺一枚“爱国章”,你们有信心吗?好,我进行现场采访,请你们谈谈

在这次的活动中,自己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走到学生中间采访并评价,同时由中队委帖章)

(A.要学习爷爷奶奶身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拾花劳动开始了,双休日我要主动地投入其中。烈日当头,蚊虫叮咬,口渴难耐,我都不退缩,再苦再累我都咬牙坚持。劳动可以磨练顽强的意志。B.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比父辈们优越得多,但我不能比吃穿。在家里,哥哥姐姐们不穿的衣服,只要我能穿,我都尽量穿,不要求父母给我买新的。父母给了钱,要计划着花,不大手大脚。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要把它用在刀刃上。C.从父辈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上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常听爸爸妈妈说,他们上学没有赶上好时候,工作了才开始用知识武装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多难呀。他们教育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本领…….)

张家荣: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认识的很透彻,不愧为兵团子女。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请老师给我们做总结讲话。

辅导员:我很高兴,因为今天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我觉得你们一下长大了、懂事了。现在请大家同我一起领略五团风光、感受兵团之美吧!

(插播音乐放课件)我们这个边陲小镇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一条条大道宽阔无比 ,一座座楼群拔地而起,人勤年丰、甘甜洒露 ,天格外的蓝、草格外的绿,水特别的清、人特别的美。那低矮的平房已留在遥远的记忆里,电灯电话早已不是时髦的词语,计算机也步入平常百姓的家里。五团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诗篇。我们的五团美吗?(活动高潮)师:我骄傲 生:我是兵团人

况玉洁:六(1)班主题中队会《学兵团精神,做兵团传人 》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第三篇:面临的新机遇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

面临的新机遇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3-25 17:17:51

字号: 小 中 大

稳定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鲜明主题,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正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启动,中央对新疆和兵团支持政策、项目、资金的逐步落实,使兵团正迎来一个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发展潮流浩浩荡荡时不我待,历史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抢抓机遇、乘势发展、锐意进取、壮大兵团,成为关系兵团事业兴衰的关节点。面对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迫切需要我们以兵团精神为引领,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惜时如金、抢抓机遇、利用机遇、创造机遇,时不我待地乘势加快兵团事业发展,迅速掀起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强化发展意识、开拓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奋斗意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无穷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不迟滞、不消极、不懈怠、不折腾,以兵团人特有的创业精神,推动兵团事业跨越发展;强化爱国意识、感恩意识、使命意识和“四个认同”,深刻认识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新疆和兵团的关怀和厚爱,把对党、对祖国、对全国人民的热爱转化为推进兵团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四篇:兵团精神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政法学院的袁东升。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我看兵团》,它是《兵团建设》百期文萃四本书之一,《兵团建设》已成为兵团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导全兵团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舆论阵地之一。

今天我将以我所看到的兵团故事的形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兵团,我所感受到的兵团精神。那么故事开始了~ 1981年8月,改革开放不久,一位77岁高龄,但心系兵团的老同志来到了新疆,他先后到了石河子八一毛纺厂,农科院及石河子总厂。他在农田里仔细询问和查看了刚刚推广的地膜棉的生长情况。在多方听取意见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这位老人认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时间已经成熟。回京后,在中南海的一次重要的小型会议上语重心长的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回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而这位老同志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

1991年8月,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再度回到了军垦新城石河子,他去看望了离退休老干部、老红军、老八路、老劳模、老知识分子,同他们握手合影留念。他深情的同军垦第二代、第三代座谈,勉励他们像父辈那样永远扎根新疆,把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保卫好祖国边疆。

两年后的春天,这位老人走完了他的壮阔人生,告别了人间。没有墓地,没有墓碑,也没有碑文。他的骨灰撒在了新疆,魂归天山。他的丰碑永远留在新疆百万屯垦战士的心中。他叫王震。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

2003年1月,她的丈夫突发急症猝然病逝。在安葬好丈夫之后,她毅然回到了卫生室,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地为职工群众治病。连队卫生员的的收入是很低的,丈夫离去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经济顿时窘迫起来。她没有向连队里提出任何要求,自己扛起了这一切。为了女儿,她一度打算掉下山去工作,但是后来,她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她发现巴尔鲁克山才是最适合她的地方,也是最需要的地方。她叫梅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的一名医生。

1994年,一位兵团领导来到四十七团,问1949年进疆的老战士。 他说:“老同志啊,您回过老家吗?” “没有”

“那您做过火车吗?” “没有”

“那您到过乌鲁木齐吗?” “没有”

我想这三个没有至少说明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疆。而这些逝去的岁月,我们又拿什么去弥补呢?

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鸡蛋啊,你把我吓坏了”。1960年年初的一个夏日,一八一团一位副政委的爱人从附近的农村买了了一只鸡,想为自己的丈夫和5岁的儿子改善一下生活。买回家后一摸鸡屁股,还有蛋,于是就等到这只鸡把蛋下了之后才将鸡宰了。她将那个鸡蛋煮给自己的儿子吃。谁知,5岁的儿子从来没有见过鸡蛋,将鸡蛋扔到地上就哇哇大哭起来,他是被吓哭的。5岁的孩子被鸡蛋吓哭,这在内地是没有人相信的。因为他们想象不到这里的日子是有多么的苦。

1990年的一天,石河子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20多位老兵穿着当年的黄军装,排成一个方阵,向他们的老首长王震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我们胜利完成了毛主席交给我们屯垦戍边的任务。我们现在老了,都离休了,但是我们将屯垦戍边

1

的任务交给了我们的儿女。您当年命令我们代代扎根新疆我们做到了!”

接着,老战士们向自己的司令员唱了一首歌,一首军歌。 八十八团一个在边境线上放了一辈子牧的老牧民,他有一件最值得他骄傲的事情,那件事情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他每天在放牧的时候背着一个大背篓,每天都要背一块白色卵石放在自己的家门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终于有一天,石头足够多,在门前堆成了一座小山。此后每天清晨他又背着一块白色的卵石赶着羊群去放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一石,从不间断。终于有一天,小山不见了,而在边境线上中方一侧的大山坡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白色石字——中国。

那我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16个打字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没有内涵的,它需要体现在具体的人和事情上,这些独特的人和事构成了兵团的特有形象。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在兵团精神的熏陶下能够锤炼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克服心理品质中的消极因素, 完善各种人格缺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兵团的故事既是一个老故事,又是一个不断延续的新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故事的主题没有变,故事的内涵没有变。屯垦戍边永远是这个故事的主旋律,而兵团精神永远是这个故事的主题曲。

为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数不胜数,过去有,今天仍在延续。

政法学院 袁东升

第五篇:兵团精神

兵团精神兵团人

农三师抗震救灾纪实

天山网乌鲁木齐3月29日讯(兵团日报记者 陶洪

王德江

常驻记者

谢家贵)2月24日和3月12日,这是两个令农三师职工刻骨铭心的日子 —— 6.8级的强烈地震和5.8级的强烈余震,使全师25个单位、8.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3月23日,记者跟随兵团领导再度走进地震灾区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已清理过的废墟旁,家家户户都有一顶“救灾专用”帐篷,蓝底白字,格外醒目;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已全面铺开,乡村里,田野上,人来人往,一派闹春的繁忙和生活的安祥气氛。 走在震后的巴楚大地上,一个月前那一幅幅抗震救灾的壮丽画卷历历在目。 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灾区成为广大群众的“主心骨”“领头羊” 2月24日。

让我们先来看看农三师伽师总场。地震发生后,全场倒塌房屋91户,学校受损,库房倒塌,拦水坝塌陷,饮水井被震坏,累计经济损失2382万元。

位于岳普湖、麦盖提、伽师、巴楚、莎车五县结合部的四十二团,距震中仅40公里,地震和余震使30%的房屋成为危房。

四十八团报告,损坏房屋520间,受灾人口2400人,紧急安置286人。 水库告急。

学校停课。

桥涵公路塌陷、裂缝。 严重的灾害,严峻的考验。 2月24日22时30分,兵团赴农三师抗震救灾工作组,在兵团副政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华士飞带领下,赶赴农三师指挥。

农三师当即成立了以师长刘德峰、政委吴金栋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师领导分头带队深入灾情严重的团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伽师总场党委书记鲁维龙刚参加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当晚乘飞机赶回总场,深夜12时回到场部,顾不上休息,连夜到受灾连队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接着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措施。由党员、干部、民兵和医务人员组成抢险突击队,总场调拨60万元的救灾物资发给受灾群众。农三师副师长严修业坐阵伽师总场,指挥抗震救灾,组织民兵清理震灾现场,搭建临时帐篷,救助受伤人员。伽师总场与基层领导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要求所有危房一律贴上封条,不准入住,学生统一在室外上课,并搭建了60多顶帐篷,解决了500多名住校生。

在 抗震救灾中,农三师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提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腔热情关心帮助职工群众抗灾自救,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大灾无情党有情。伽师总场六连有1500多口人,连队党支部在余震中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如何重建家园,做好稳定工作,党员分头到受灾职工家做工作,连队集中力量帮受灾职工搭建防震棚。职工艾肯·托乎提看着新搭起来的“家”,流着泪对人说,我这个家是党员帮我建的,我一定要

好好种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维吾尔族共产党员吐逊马木提,地震发生时,他跑出了房间,听说巴楚县的琼库尔恰克乡灾情更严重,他顾不上与妻子打招呼,开上小四轮就赶往重灾区,成为首批抵达灾区的抢险人员。几天后,当吐逊马木提满身泥土、蓬头垢面回到家时,妻子抱着他放声大哭。 同样受灾严重的四十二团,中学教学楼成了危房,学生无法正常上课,300多名学生不能入寝。团党委组织劳力,搭建了30个防震棚作教室,地震一个星期后,学生正式复课。 红旗农场三连,距场部22公里,全连32户人家,房屋除倒塌之外都成了危房,连党支部想方设法,紧急安置受灾较重的职工。职工吐逊·热合曼艾则孜搬进了防震帐篷,党支部送来了救灾物资。他激动地说,有党支部的关心支持,我们有信心重建家园,迅速恢复生产。 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灾区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心骨”“领头羊”。3月22日,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在伽师总场四队调研时,维吾尔族职工牙合甫·斯迪克对张庆黎说,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模范,我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永安坝北库北坝险情万分急,牵动万人心。王乐泉要求,坚守岗位,集中力量,确保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农三师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不能不提到永安坝北库北坝的鏖战,让我们把记载历史的镜头对准永安坝 位于巴楚县境内的农三师小海子水库,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蓄水容量达7亿立方米,承担着小海子垦区一市七镇一个乡和企事业单位的灌溉与饮用水任务。2月24日,强烈地震发生后,小海子水库永安坝北库北坝出现50米长纵向裂缝;25日晨,裂缝延伸到300米;13时,裂缝达到500米,并有继续延伸的趋势。与此同时,坝后戗台顶部近1公里范围内,发现混水管涌142处,造成路面积水。 形势异常严峻,水库一旦失事,下游15万人口、一市七镇和南疆铁路、314国道,将蒙受巨大损失。险情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要求参加抢险的各级干部和职工,坚守岗位,集中兵力,抓紧组织抢险施工,确保永安坝北库的安全,确保下游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来电部署抗震抢险。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全力以赴保证坝体安全。 2月25日和26日,兵团副政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华士飞两次到抗震保坝现场,听取工程技术人员情况汇报,并对抗震抢险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提出要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打好这一仗。2月26日,险情进一步加剧,兵团水利局副局长刘兰育受兵团委派,带领有关专家连夜赶至抢险现场。经过查勘、论证认定,必须迅速疏通坝后积水,放水减压,加强对险段建筑物及戗台后水位的观察。 指挥部当即决定将抢险队伍增加到2200人,北坝坝后戗台向西延长1公里,加宽6米,加高1米,形成坝后盖重,开闸泄水2000万立方米,降低水位,减少对大坝的压力。农三师师长刘德峰要求,泄出的水引入农田,提早灌溉,保证安全,减少损失。 一时间,永安坝北库北坝千人会战,背砂石料压管涌、挖排疏通积水,近百台机车抢运砂

石。师长刘德峰、副师长何玮及参战团场的领导吃住在坝上。经过6个昼夜的奋战,抢建了2000米长、8米宽、2米高和1000米长、4米宽、1米高的戗堤各一条,压土石方2.5万立方米,盖压管涌402处,取得了永安坝北库北坝抢险的胜利。 3月3日,记者结束那次不同寻常的采访前,再次来到永安坝北库。此时,这里已经没有了日前的车来人往,留下的不仅仅是坚固的大坝和抢险大军的汗水,还有那日日夜夜奋战的足迹。 农三师水管处处长沈平基说,在大坝险情最紧张时,全处有700多名职工日夜巡视在水库工地,每一段大坝、每一个站点,都有领导值班,他说,我们的口号是:“人在坝在,决不后退”。 抢险的日日夜夜,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师电力公司经理刘东海家的房子破损,不得不搬出原住宅,他却仍坚守在抢险的第一线。一位叫陈忠宪的总工程师,已经接到退休通知,得知大坝出现险情,他二话没说,奔赴抢险第一线,吃住在工地,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即将退休的人。2月27日,大坝抢险的紧张时刻,巴楚县恰瓦克乡的450名农民,毅然加入了抢险队伍。

大坝在他们的脚下经受了又一次考验。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永安坝见证了抗震抢险勇士们的风采。永安坝,兵团人为你骄傲。 第一支赶到灾区的抢险队伍是武警兵团指挥部三支队,第一时间内开进救灾现场的是农三师民兵应急营。他们说,支援地方是我们兵团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先地方,后兵团”。地震发生的当天,兵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获悉巴楚县群众伤亡较多,便立即决定把抢救地方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兵团抗灾的第一位,当天给巴楚县送去慰问金50万元;同时,紧急组织兵团武警部队和民兵应急营、医疗队赶往地方重灾区。驻在巴楚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三支队先头部队30多名官兵,在地震发生4小时15分钟内,开进了重灾区之一的巴楚县阿拉格尔乡,这是第一支赶到灾区抗震抢险的队伍。紧随其后,550多名兵团武警和农三师民兵在第一时间内开进地震重灾区,兵团调集的第一批200顶帐篷最先送到巴楚县灾区。 2月25日12时35分,王乐泉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在阿拉格尔乡看望和慰问了正在抢险中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三支队官兵。王乐泉鼓励官兵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艰险面前勇往直前,敢打敢拼,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三支队官兵表示,坚决听从指挥,服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以人民的安危为己任,坚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肩 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兵团武警和兵团民兵关键时刻不负众望,拉得出,干得好。农三师民兵应急营370名官兵,在师人武部部长张力带领下,从接到命令起到全副武装赶到100多公里外的重灾区琼库尔恰克乡,仅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在抗震现场组建了临时党委。农三师师长刘德峰进行了战前动员,他说,地震就是命令,灾情就是任务,支援地方是我们兵团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民兵应急营机炮连61名战士,赶到琼库尔恰克乡三村的指定地点时已是25日的凌晨3时30分,村子里一片漆黑,临时党支部立即部署抢险救灾,一部分人紧急抢救伤病群众,另外一部分人火速搭建防震棚。民兵周天林是个孤儿,刚结

婚不久。他说,地震无情人有情,作为兵团战士,应该在人民群众有难时挺身而出。四十三团民兵连维吾尔族三兄弟同时参加了抗震抢险,老三吾斯曼·买买提明的妻子已近临产,他把妻子托付给父母照看,毅然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记者问他有啥想法,他说,救人救物最重要,这是我们的责任。 兵团民兵以他们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赢得了灾区人民的赞扬。家住四十五团的民兵杨振强,妻子在家实在忙,既要照顾一岁多的孩子,又要饲养160多头牲畜。杨振强对妻子说,有了大家的安宁,才有小家的幸福。在琼库尔恰克乡的抢险中,杨振强和他的战友们不畏艰险,哪里艰苦冲向哪,在二小队的两户维吾尔族老乡家中,民兵们一口气抢出了4000多公斤粮食,感动得老乡直竖大拇指说:“解放军好,兵团人好!”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还有一支特殊的救灾队伍,这就是农三师的医疗队。地震发生的当天,农三师医院和四十八团医院就派出骨干医生,以师医院院长周方为队长,组成了26人的医疗队,巡诊在灾区一线。他们还在巴楚县毛拉乡和四十八团医院设立了两个医护点,救治伤员162人,投入费用1.5万多元,捐赠药品价值2.7万元。 兵地携手抗震救灾。据不完全统计,兵团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救助受灾群众540多户,救治各族群众562人;共支援地方救灾机力179台,搭设帐篷和临时窝棚3367个,搬运棉花种子1.4万多公斤,转运粮食3.97万公斤,清理倒塌房屋2752间;向地方受灾群众捐款130万元,捐赠棉被113床、食品70多件、其他物品1000多件;挖迁电器、家具等物资13995件(套),转运牲畜640多头。 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什么是兄弟情、手足情、同胞情?

当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对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抢险战士们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就是情同手足,这就是心心相印。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闪耀着光芒的兵团精神。 壮丽的抗震救灾画卷,留在了巴楚大地,留在了各族人民心中。在抗震救灾中大放光芒的兵团精神,激励着人们在建设家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夺取新的胜利!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种种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构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为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兵团精神》一书。该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屯垦戍边育精神;把剑扶犁卫国安;献了青春献终身;戈壁惊开新世纪;与时俱进写风流;求实探微益深远等。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兵团党委从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底,在干部职工中集中开展了“唱响兵团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宣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堪称迎接“十二五”的别开生面的开局大戏,对于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充分发挥“三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几代兵团人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的,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精神源泉,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持弘扬兵团精神,用兵团精神推进新时期屯垦戍边新的伟大实践。

上一篇:板书设计意图怎么写下一篇:部编版初中七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