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读后感

2024-04-28

未完成读后感(精选6篇)

篇1:未完成读后感

这本书看完有段时间了,伴着真空泵隆隆的声音,现在开始写读后感

作者于娟,女,79年四月生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执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患乳腺于今年四月份去世。

第一篇序是周国平写的,他说于娟是个拥有优美个性和聪慧的悟性的可爱女子,结尾处唏嘘地感慨苍天不仁。

扉页上写着这样一个疑问句: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是的,这本书记录了于娟在身体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后,仍然思考着、探寻着活着的意义。于娟及她的家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出的坚强让人敬佩,他们对于彼此的信任更让人敬佩。正是这样的信任,成全了于娟,让她对于活着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也成全了读者,有机会了解到这些认识,反思自己,反思人生。

感谢于娟,更感谢她的家人。

“每个人出生,都有一个只有妈妈才知道的出生故事。世上人人不一样,但是所有的妈妈都是拼着自己的性命,有着一命换一命的勇气生下你的。”看到这段文字是在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车上,眼泪就在别人奇怪的目光下不管不顾地流下来。妈妈生我的时候阵痛持续了三天多,因为医生说顺产的孩子健康,她就一直坚持到顺产。她真的是拼着自己的性命,有着一命换一命的勇气才把健康的我带到这个世界面前。

面对死需要勇气,面对生同样需要勇气,感谢温暖柔弱的妈妈如此勇敢地给了我生命。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病痛和治疗的摧残没有让于娟掉眼泪,而听到儿子土豆奶声奶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却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在于娟最后的生命里,有人慷慨的要为她捐骨髓、捐器官;有人说可以第二天飞回来娶她;有人带着活鸡和“巨款”大老远来看她;也有人要谋财害命、趁火打劫……

死亡像一个放大镜,让于娟看清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死亡也像一个试金石,让于娟试出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死亡,告诉于娟什么是活着的意义。

感谢于娟的无畏施,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探寻活着的意义。

周国平说,“如果于娟能活下来,她的人生一定会和以前不用,更加超脱也更加本真。”

是的,如果每个人可以先经历一场死亡,再开始生活,那么生活一定会更有意义。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篇2: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这本书从2013年九月就从图书馆带了出来,一直冷落在我的床头,浮躁的心,没有心思去触碰它。续借了一次,这次马上就要过期了,拿着它看完了后面的一部分。

对于于娟这样既聪明又有文采的人,我肯定是望其项背。对于她的离去,我心中甚是惋惜。也许,人就是这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回头瞅瞅自己走过的路。以前的开心与痛苦,都历历在目,对于人生的思考比任何时候都深刻。

此刻,我失败的在这一个一般本科还默默无闻,每天过得不快乐,孤单伴我左右,越来越多的自信心被我丢在了行走中。忘却了自己想要的,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半了,内心渐渐没了自己,只有一个自私自利处处留小心眼的我,也许此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才会慢慢的走出这个枷锁。我不懂的自己怎么去做,怎么去善待我的朋友,忘却了自己的圈子曾经是那么大。孤独的世界,大同小异,不少人在讨论着孤独,但我也许此刻是迷茫。对于未来的胆怯,对于感情的畸形对待。

为了小武筒子,我曾说过要离得他近一些,选择考研方向时,我甚是怯懦,我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野性与自信,对于自己的实力,现在存在的是质疑。考海洋,难且危险,考海洋所,现在还不了解难易程度,只是知道难考;考石油,真心不想只是考一个211,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从《此生未完成》中,我得到了一丝解脱,我可能是看到了自己的路,两个人,如果能够抵挡住两三年不算做距离的距离,那熬过去,便是柳暗花明了吧。

感谢于娟,让我对于生命更加珍惜,让我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理智。

篇3:一堂“未完成”教学任务的公开课

那次上课的学校是教育局指定的, 上课的班级和顺序都是当场抽签决定的。可以说, 每个参赛的老师都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 对学情了解不多。

当时,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在引出在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时, 我首先给大家展示了一张“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在病床上刻苦学习”的图片, 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 同学们知道迄今为止, 白血病唯一根治的方法是什么? (2) 为什么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呢? (3) 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何关系呢?教学进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课堂气氛也相当热烈、融洽。我又给大家展示了一张“大陆骨髓首捐香港, 捐献者来自无锡”的图片, 这时, 作为水到渠成的处理, 我适时对学生展开了情感教育, 向他们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是你, 你愿意用可再生造血干细胞, 去拯救不可再生的生命吗?”

在这种比较正式的场合, 按照常规思维和中国的教育模式, 即使学生们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站起来的回答也肯定是“我愿意”, 并且列举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样在评课者的印象中, 才算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也算是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不过在心里, 大家都明白, 这只不过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表象, 真正自愿捐献骨髓的人是寥寥无几, 否则我国中华骨髓库也不会直至今日只有600万份。这样的答案充其量只是学生对教师提问的一种敷衍和教师对所谓完美课堂的一种展示形式。也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很随意地点出坐在后排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 让他来表个态,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站起来很响亮地说:“我不愿意!”其他同学有的惊讶地看着他, 有的开始掩着嘴巴窃笑;听课者也开始交头接耳。

说实话, 当时我的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因为我事先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会出现这样的答案。但是反过来一想,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 我又何必一定要求答案千篇一律呢?况且这不正是考验我的课堂驾驭能力的最好时机吗?所以我一边想着恰当的措辞, 一边不漏声色地微笑着问了他第二个问题:“你愿意告诉我理由吗?”他踌躇了一会, 面带羞涩地说:“因为我怕疼!”听到他的答案, 全班哄堂大笑, 甚至有的人笑得趴在桌子上, 有的笑得捂着肚子。听课的老师都含笑抬头看着我, 等着我来收拾这残局。

等大家笑得差不多的时候, 我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同学能够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非常好, 这本身就是一种勇者的表现;我国的捐献原则就是以自愿为原则的, 绝对不会强人所难。不过如果仅仅是因为怕疼的话, 我想一个堂堂的男子汉, 区区一点疼怕什么呢?”接着, 我话锋一转:“我知道抱有怕的想法的同学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有一大群, 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因为每个人对不了解的东西总归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我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多看看有关骨髓捐献的资料, 加深了解。到时你就会发现这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接着, 我就骨髓捐献的过程作了简单的介绍。据统计, 约有90%的公众对骨髓 (造血干细胞) 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等知识掌握不够, 对其过程的了解还停留在对字面含义的简单理解上, 普遍认为捐献骨髓需要直接从供者骨内或脊椎内抽取骨髓。正是这种惧怕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加入志愿捐髓者行列, 造成了供者的流失。实际上, 捐献骨髓与普通献血没有本质区别, 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安全和有效。目前采用的骨髓移植方法类似于一般献血, 只需采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输给患者。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本身就有50%处于静止状态, 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0.3%~0.5%, 在完成采集后, 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 一两周内完全恢复, 所以捐献骨髓对供者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 它的意义是非凡的, 因为每年有很多病人由于没有配型成功而离开人世, 国家建立资料库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倡向社会奉献。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根据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和各国骨髓库的惯例,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自愿无偿的。

当然, 由于中间插入了这些事先没有准备的知识, 所以后面准备的课堂巩固练习没有完成, 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我一直在思考:这节课我的教学任务完成如何?虽然, 在接下去的课中我还得去弥补上节课的练习, 但是我仍觉得:值!

篇4:“未完成”究竟“完成”了吗?

年轻的时候听别人,尤其是一些名家大师这样说,我也就全盘接受了,还陶醉其中,甚至煞有其事地给别人讲起了所谓“已完成”的理由。但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拿来”的审美就越令我不安,我越发不能认同这样的观点。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我终于鼓足勇气放弃了当初不懂装懂而接受下来的所谓“高见”。

在我看来,这部“未完成”至少在乐思上的确是没有完成的。第一乐章一上来那个阴郁的主题就透出了焦虑、躁动、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开头部分的阴沉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两者是何其的相似。尽管总有人喜欢说舒伯特晚期有向贝多芬靠拢的倾向,但从史料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舒伯特在这个主题上借鉴了贝多芬,因为两个人在这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上几乎一致,在其中任何一部作品都没有公开发表、公开演奏的情况下,借鉴显然无从谈起。但也正是这种创作时间上的一致,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两个人在主体基调上的“巧合”,其实绝非巧合。

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社会正笼罩在迷蒙的气氛中,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星星之火到轰轰烈烈,经历了血雨腥风和奸人篡权以及初尝胜利果实后的脆弱、敏感、浮夸和彷徨,人们在黑暗中觅得曙光,又在曙光中重温昏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变革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失望、迷茫纠结在一起,不可能不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和阴霾的情绪。当这种情绪反映到音乐中来,就是我们听到的“贝九”和这部舒氏“未完成”的局促主题。在这个精神层面上,两位大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不是情趣和才华的巧合,而是时代精神的真实表现。

然而,贝多芬此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他的丰富经历、倔强性格和深刻思想使得晚年的他在热烈中添加了淡定,在冲动中增加了沉思。他终于明白社会的变迁不是一场热闹的革命就可以完成,也不是一个普罗米修斯所能拯救,而是要建立在广泛博爱、自由和平等思想基础上的社会觉悟所能开启。于是,他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各种思想的碰撞展现出来,并最终用席勒的《欢乐颂》将他的理想升华。这种升华不但总结了其一生的感悟与觉醒,在音乐层面上也“回答”了前面几个乐章的疑问乐句,这在自莫扎特之后的欧洲音乐创作中几乎是一种不变的范式。

舒伯特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并且比贝多芬还要急迫地进入到“思想碰撞阶段”——贝多芬是在第四乐章才进入的,而舒伯特在第一乐章就已经开始了。但与贝多芬不同的是,舒伯特的碰撞没有结论,第一乐章那个焦虑不安但相对柔和的主题不断地被一个粗暴的齐奏打断,就像“贝九”第四乐章中那些没有答案的主题被后来演化为欢乐颂的粗暴主题不断冲击一样,舒伯特似乎也要否定着什么。遗憾的是,打断之后,没有新的乐思站出来回答前面的疑问,反倒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疑问主题中,无法挣脱,由此在逻辑上需要后面的乐章解决问题。

可是到了第二乐章,舒伯特还是没有结论,尽管阴云翻卷之下常有田园般幽静的意境,但若以此作为结论似有逃避之嫌。不是说音乐作品不可以以阴霾的情绪作为结论,后来的柴科夫斯基在他的《悲怆交响曲》中就是以这种情绪作为整部作品的基调和主题的;问题在于当作品以阴霾作为结论时,音乐的逻辑是完整的,如果没有达成这样的逻辑结论的话,作品就会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因此我们说舒伯特的这部作品的确未完成是站得住脚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舒伯特没有“回答”前面的疑问,进而以和“贝九”一样的完成面貌面世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舒伯特一定是想这么做的,这不仅是范式,也是任何一位作曲家必想的。我们不妨从舒氏另一部同期创作的作品中寻找例证:完成于1824年的《F大调八重奏》(D803)的第一乐章开头也是一个长长的疑问乐句,同样的低沉、阴郁;但与“未完成”不同的是,舒氏在这部作品中对疑问进行了回答,虽然这回答有些混乱,一会儿是热情的冲动(有几分“贝七”的风采),一会儿是回归自然的亲和,一会儿又是对古典精美的复古,却始终不见像贝多芬那样的深刻与广阔。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后来人之所以无法将这部舒氏遗作完成,恐非仅仅是才能所致,也可能是一旦以其原有逻辑继续写下去,要么是“贝九”的重复,要么就是继续回到舒氏的“混乱”。无论怎么写,也无法造就一部人们所期待的伟大作品。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其原貌,至少在意境上还是舒氏的优美与飘逸。

篇5:《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我们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这是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是翻开书来,全书所呈现出来的第一句话。那是在一整面空白的正中心用小绿色字体印着的一句话,字不大,却引得人一字一顿的缓缓看下去,看到沉思。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便止不住思考,代价,活着的意义,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惜我到现在都没能思考出什么深奥的道理,所想的无非是“活着就是要创造价值,活着就是要改变”之类的泛泛之谈。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我们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所失去之物的价值,自己的健康,生命,家人和朋友,又或许,我思考的还不够。

于娟在她生病期间也对人生做了不断的思考,她失去了很多很多,所以她也懂得了很多,也珍惜她拥有的一切。若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像于娟那般人生最后的时光,活着本已没有多大意义,何况还要遭受蚀骨之痛,且身心俱早已疲透,简直是生不如死,不如早些解脱了来得痛快,但于娟并没有这样想,她失去的比常人多,看的也比常人明白,活下去,总是有意义的。她不想做个懦夫,她想孩子有个令他骄傲的坚强的母亲,她也想用她的不屈为世人留下些发人深省的文字,另外,她也眷恋这个世界,她的家人,她的朋友,眷恋生命中的种种美好,爱她所爱,恋她所恋,这些对她而言都是活着的意义。她坚挺到了最后一刻,她紧紧地抓住了活着的意义,从未放手过。对于于娟本人,我个人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喜欢她那率直的个性、激动时拍案而起的冲动,喜欢她那丰富多彩的经历,喜欢她那清秀的外表,也喜欢她笔下灵动可爱的文字。只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高学历才女在事业刚刚起步之时便遭遇人生极大的不幸。我一次又一次的叹息,这着实有些不公平。我为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为她争取生命的坚毅的努力而动容,为她赞助贫困学子数年之久的爱心所感动,也为有一群爱她的人而欣慰,但终究还是难以接受这结局。她有了几乎完美的青春,但却在上帝的觊觎之中吃尽苦头受尽折磨,最后连香消玉殒都是那么的匆匆,怎不叫人挽扼?

于娟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就像扉页上的介绍文章中说的,她是一个复旦博士,也是一个留学博士;她是一名讲师,也是几名失学儿童的资助者。她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接受教育;她是癌症病人,但却从容欢喜,并不哀伤,她带走了家人的不舍与思念,留下了指向生命和心灵的文字,留下了坚强。

她是一个爱心四溢的人,她爱自己、爱家人、爱小动物、爱这个社会,她关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关心离她很远但需要帮助的人。另外,作为一名爱狗人士,我毫无疑问的被她和“四眼”之间的友谊所感动了,他们之间的故事,既是她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是一份令我为之动容的羁绊。

她是个母亲的榜样,虽然她做母亲的时间不长久,但这位母亲在重病中所坚持的每分每秒都是无比伟大的,无时无刻的钻心疼痛,化疗放疗的并发症,都在时时折磨着她,她不想放弃,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坚强的母亲,让孩子骄傲,她选择了坚持。

她还是个好的爱人,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再到三十几岁生命的尽头,十年、十几年,他爱她,她爱他,这已是何等的不易。我也十分的喜欢她的爱情观:爱不应该是自由的反义词,只是希望对方做他想做的事情,并且,离开对方的世界依旧精彩。我很认可这样的观点,不浓不淡,刚刚好的爱情,是多么的珍贵啊,并且她也做到了收放自如。她是个好爱人,光头则是个幸福的丈夫。

于娟总是那么可爱,那么活泼向上。我依然很难想象她重病时的感受,整日整夜疼的咬牙切齿,瓶瓶罐罐从来不停,打针用药穿刺放疗化疗一切医疗手段简直无以复加,可为了活下去,她忍了,几乎牺牲了她全部的知觉。再加上身边不停地有病友离开人世,心灵上想必也是极端的痛苦,身心俱施,一个不屈灵魂就这样铸出来了。

篇6: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于娟去世快两年了,一直很抵触阅读《此生未完成》这本书,害怕书中会出现大段煽情语句。没想到,还是无法控制。那就读吧,用了三个晚上的读书时间。

阅读中,被于娟的聪慧、坚强打动,被文字中的率真、质朴打动。我把它定义为一本在生死临界点完成的书。或者说,这是一本用生命写

成的日记。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于娟在弥留之际,用这样发自肺腑的文字传递她的人生感悟。

她在文中写道: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到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的想发表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事情。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见她,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

另外,“为什么会得癌症之非学术报告”中的分析值得关注:

1.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无论荤素;

2.熬夜晚睡的不在乎,如通宵达旦,无论学习或游乐;

3.应急备考的不规律,如攀比贪念,无论有没有用的证书;

4.居住环境的不戒备,如装修甲醛,无论超标与否。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这句话,发人深省。

“活着”,简简单单两个字,我们都知道,却未必真正懂得。

想起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也叫《活着》。这是我最欣赏的一部国产电影。余华的原著让人无比沉痛,而张艺谋却赋予它更深层次的意义。没有大道理,故事中的人在无奈中活着,在痛苦中活着,在绝望中活着。然而,在煎熬的夹缝中我们感受到些许喜悦,充满希望,又举步维艰。

可以说,“活着”,需要承受;“活着”,需要坚忍;“活着”,需要勇气;“活着”,充满力量;“活着”,充满意义。

这几天,开学工作检查,看到学校秩序井然,工作有条不紊,不由心声感慨,书声琅琅的校园真美!

昨天下午,离开祥和小学之际,无意中发现一男孩儿站回廊下,手执毛笔,在沙盘上习字。只见他拿随手书写,轻轻一抹,字全没了,又是一片平沙。不由驻足欣赏,这幅幼儿习字图,好美!

上午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精彩的语句层出不穷:“下雨了,小雨滴在雨伞上跳起舞来。”“今天,太阳害羞地躲在云层的后面,不愿露出脸庞。”“胶带在小主人的手中不停地弹跳着,不一会儿就将错字消除掉了。”……语句富有情趣,课堂充满智慧。不由感叹:立足语用的课堂,真好!

此时,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透明玻璃窗上,并不热烈的光温暖而明媚,桌上的水仙静静地绽放,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芬芳和似有似无的香醇,一切是那么安静、美好,心境也随之变得宁静、安详。

上一篇:韩咀小学毕业班备考复习总计划----乡宁西坡镇韩咀小学 任猛虎下一篇:绝地求生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