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教班主任案例

2024-05-01

带教班主任案例(通用8篇)

篇1:带教班主任案例

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带教案例

这一学年,我很荣幸能够成为耿瑜老师和陈陆海樱老师的班主任带教导师。乍一得知,内心顿觉荣光,然而细细一想,更多的是责任。

两位老师都是活泼开朗的年轻人,作为同龄人,我十分愿意与他们多亲近,把我这几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教授给她们。两位老师也很好学,经常询问我一些与学生相处,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在互相讨论和彼此磨合之中,老师们对于学生的管理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是我的搭班英语老师,平时在教室里常常一起教育学生,因此也发生过许多令人深思的事。

我们班有一位小傅同学,平时上课常走神,作业有很拖拉。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无论是鼓励,批评,还是和家长沟通,和他本人沟通,效果都不理想,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期中考试,小傅英语年级倒数,陈老师为此十分头疼。

有一次,小傅的英语作业又偷懒没完成,陈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他单独补课,没想到小傅还是拖拖拉拉,半点不情愿的样子,一节课只写了半页纸。陈老师生气了,狠狠批评了他。没想到一向无视老师的小傅居然伤心地哭了起来,怎么都劝不好。陈老师不知如何是好,连忙来找我帮忙。

我赶到了英语办公室,只见小傅抽噎个不停,作业也糊了一片。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我考虑到,小傅今天如此反常,一定不会是普通原因。情绪的剧烈波动必然和先前的遭遇有关,于是我提醒陈老师,让她问问小傅之前是不是经历了些什么,家里是不是不和睦。陈老师恍然大悟,忙让小傅坐下,询问他的情况。果然,小傅是因为家中受了委屈,才自暴自弃的。小傅家是外省市来沪打工人员,母亲在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教英语,父亲在工地打零工。原本小傅是独子,家中虽不富裕,但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怎料去年,傅妈妈怀上了二胎,年初时,小弟弟呱呱坠地,家长的注意力全被新生命吸引去了,小傅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之学业越来越难,他的厌学情绪愈发浓重了。渐渐的,他甚至开始讨厌父母,因为母亲教英语,所以他厌恶英语,一点都不想去学。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锻炼陈老师的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于是我把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基本原则告诉了陈老师,并嘱咐她千万别和家长发生争执,希望她自己处理这个问题。陈老师先安抚了小傅,让他慢慢做,不着急。随后她联系了小傅的父母,让他们到学校来一次,和他们沟通下情况,从根本上解开这个心结。

家长放学就到了。我和陈老师在教师接待了他们,小傅低着头,站在一旁。小傅的家长上来就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了小傅,甚至开始推搡他。陈老师立刻上前阻止,并让家长坐下消消气。她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告诉了小傅的父母,包括小傅对于他们生二胎的感受。陈老师思路清晰,语气委婉,小傅的父母听了,都沉默不语。他们可能也没想到,平时的言行举止会给小傅递来这么大的影响。陈老师接着说:“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会比较在意学生的成绩。但是影响成绩的因素有太多了,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小傅现在作业拖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心态。希望家长们重视,平时多和他谈谈心,在生活中也多关怀一些,让他觉得即使有了弟弟,自己依然是爸妈疼爱的孩子,这样对他们兄弟之间日后的感情也有益处。”陈老师的一番贴心话让小傅的家长连连点头。傅妈妈更是当场哽咽了,没想到儿子的心结这么重,回想起自己以往在家的种种,她更是直言十分惭愧。傅爸爸也承诺以后会更关注小傅的心理健康。在我和陈老师的促和下,小傅向父母坦诚,也向我们保证今后会按时完成作业。一家人其乐融融,全然没有刚来时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了。

经过了这件事,陈老师对于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复杂的,但同样也是伟大的。我们如同警察一样需要抽丝剥茧,探寻表象背后的真相,虽然过程艰辛,但解决问题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无与伦比的,毕竟有时候,我们伸出手拉一把的,可能一个孩子的一生。

洪旻旻

篇2:带教班主任案例

2012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我做震川中学钱程老师的班主任带教工作。一年来, 钱程老师虚心好学,勤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我们的师徒结对工作。

2013年1月,钱程老师在带教的班级中发生一个个案来请教我,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顺利解决了问题。

姓名:刘某

年龄:15岁

性别:男

基本情况:父母已离异3年,他随父亲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为了生活,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只能靠爷爷奶奶照顾,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家访了解到孩子的母亲离异后就从未来看过孩子,使孩子严重缺少父母的关爱。

二,问题概述:

刘某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且马虎,邋遢。重要的是还有撒谎,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别的同学都不爱接近他,属于典型的“问题型”留守儿童。三,问题分析:

1、亲情的缺失:

父母离异多年,且离异后对孩子缺少关心,长期又不在身边,不闻不问,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祖父母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孔某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形成了孩子自卑,沮丧,自暴自弃的个性,同时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没有从小养成。

2、生活的贫困:

本身家庭条件不算太好,全家只有其父亲在外打工,因此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平时孩子的衣物也较少,看到别人的好东西时想占为己有。有时控制不住就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1)、班主任的关怀:

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我常常走近朱某,和他交流,还认他做干儿子,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特别的关爱,并提出对儿子的要求,来激励他。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自卑的朱某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他,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

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学校讲故事比赛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并让全班同学为他加油助威,既让他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2、尽力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和隔代观念差异的原因,对朱某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甚至有时还会将自身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幼小的心灵上,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此,我特意与其祖父母一起分析和探讨他们的家庭和孩子的现状,安慰并鼓励他们坚强的站起来,度过难关;同时还将一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交给他们。通过这些,消除了隔代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家人虽并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五、个案教育指导结果:

1,通过一学期的引导,鼓励,朱某现在已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知道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去玩,作业也比以前干净了,每次值日也能认真完成了,具有了一定的责任心。

2,已能控制自己,不再拿别人的东西,知道那是不文明的行为,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还知道主动去帮助,和同学打成了一片。

3,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期中检测数学,语文均在90分以上。

六、个案教育启示和反思——“爱”的力量

篇3: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的兴起

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 是随着工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 该词具有状况、情形、事实、事例等含义。此词用在医学上可译为“病例”, 用在法学上可译为“案例”或“判例”, 而用在教学中就是为适应研究与教学目标的需要, 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 对公司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之后所做的客观书面描述, 使同行或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分析, 从中受到教益与启迪。

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就可视为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 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他把“问答式”教学法编辑成书, 在书中附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的小例子, 每个小例子都说明了一个原理, 这种日常生活的小故事, 即可视为小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真正运用是在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医学院的教师既不能把病人搬到课堂上去, 也不能视病人为实验品, 因此, 临床医生把病人的诊断过程记录下来, 写成日志,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病例。教师根据病例进行讲课, 学生根据病例展开讨论, 如同医生面临病人一样, 学习诊断, 学当医生。

2 案例教学法简述

2.1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 使学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地位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个人分析和与他人讨论, 学生不断针对案例中的情景界定问题找出各种可选择方案、提出目标和决策标准、做出决策和制订实施计划[1]。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极富成效的, 它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 促进了课堂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移。

2.2 为什么要应用案例教学法

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接触实际少, 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开发智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素材, 只有通过对案例的认真研读, 把握问题的实质,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关键, 从而拿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活动方案。这样, 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把所学的知识、案例资料与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使问题得到解决, 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运用和锤炼, 使智力得以开发, 素质得到提高。

(2) 提高应变能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解决案例中提出的营销问题、决策问题, 从而获得处理类似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不同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与解决, 积累解决不同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使学生在将来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时, 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问题, 提高了其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

(3) 培养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案例研究、分析、讨论和观点的发表, 可以使学生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和能力的不足, 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表达素质进行合理组合、运用和锻炼, 从而在整体上锻炼、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创造力。在案例的研读、分析过程中,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地进行思考, 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灵活性、严密性得到培养和提高。这种立足现实的创造能力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必备的素质要求。

与课堂同步,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确立选择题目, 由学生根据社会环境中现实发生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在案例发生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发展进程中可能、应该以及理想的结果, 对已经有了结果的案例进行评析, 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思路、讲出自己的看法,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护理带教案例的选择

恰当地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础。一个好的护理案例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

3.1 针对性

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针对性。要求所选的案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 对中专的学生应选择相对来说篇幅不是太长, 所涉及知识点不是太多的案例, 避免因难度太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则应适当增加案例的难度, 以防难度太小, 难以引起其分析、讨论的兴趣。

3.2 贴近性

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所学的范围, 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才能有所想, 从而有所思, 学习才会主动。

3.3 启发性

启发性指所选案例应留有较大的分析、思考的余地, 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模拟的真实情境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被动吸收知识的角色中摆脱出来。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理解现实和做出判断,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而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4 护理带教中案例教学的过程

4.1 课前准备

4.1.1 带教教师的准备教师准备得充分与否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为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案例选择:教师应遵循前面所述的选择原则, 从住院病例中认真选择所需案例, 再从教材、参考书、互联网、杂志等相关资料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将案例完整地呈现出来。

案例分析:在上课前对案例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 将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一一列出, 对其中的模糊资料做必要的补充, 在此基础上理出分析的思路。教师只有对案例分析透彻, 抓住案例的精髓, 才能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引导, 才能将案例分析引入深处, 否则只能使讨论流于形式。

课堂设计: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讨论的组织进行预先设计, 包括组织形式的设计和问题的设计。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案例由4个人来完成, 包括基础知识讲解、案例资料介绍、护理教育、健康教育。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在理清分析思路之后, 顺思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设计包括讨论过程中需要提出哪些问题、每个问题讨论多长时间、讨论到什么程度为止、若没有达到预设的讨论效果又该如何进行启发引导等。通过这些问题将学生的讨论引入深处, 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1.2 学生的准备要在课堂上深入讨论案例, 学生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前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 进行必要的课前分析。对以小组形式讨论的案例还要求学生课前先进行小组讨论, 并完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

4.2 课堂组织

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中, 教师主要应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 而是讨论的引导者, 讨论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通过提示、反问、追问、鼓励、表扬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营造出轻松而又浓厚的讨论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与信心, 使讨论能够进行下去。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进行概括与总结, 肯定其成绩与优点, 对其不足之处给出改进的建议,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得到提高。

4.3 案例分析

护理案例一般有惟一正确的答案, 因此, 在考试中应着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准确诊断、正确提出护理问题、给出恰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达到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我们的做法是:出科考试中加上护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报告的及格标准是: (1) 必须找出并分析案例中的核心问题与主要关联问题; (2) 应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正确诊断疾病; (3) 必须依据病案提出正确的护理问题; (4) 必须给出正确的护理措施; (5) 给出护理评价。

4.4 总结

每完成一个案例教学, 都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抓3个方面: (1) 基础理论的理解水平和深度, 语言表达方面的水平和技巧; (2) 各组织的得分, 并评出最佳综合和最佳单项方案; (3) 分析不足之处, 并研究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总结应先由学生自己总结, 然后由教师对涉及到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

5 案例教学法应用总结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诸多的优点, 但是在护理带教教学中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其重要性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以护理理论为基础的, 没有理论基础则案例分析无从下手。因而, 在护理带教实践中应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结合,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法将护理带教实践带入课堂, 通过对护理带教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以及在群体中的共同讨论, 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护理情境和护理过程, 建立真实的护理带教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护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介绍案例教学的产生和案例教学法, 论述案例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并做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应用

参考文献

篇4:“高校导师带教”校本研修案例

关键词:高校导师带教 ; 校本研修 ;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1-001

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学校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为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依托,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相互作用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实践与研究彼此融合的过程与活动。

校本研修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功能,2014年我校校本研修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高校导师带教研修——初中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

一、我们的设想

2013年之前,我校只有1位特级教师、1位大市学科带头人、15位市区学科带头人,落后于同类型学校。而在对我校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何建议?”的调研中,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希望得到各种更专业、更有效的教师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因此,“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是以科研为龙头、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集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于是学校想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学术力量,落实我校发展规划,凝聚骨干教师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层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我们的方案

2013年9月,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签订了合作项目协议书。项目分两期,在三年内完成。每期华师大派出五名教授,每位教授分别带教三位研修学员。按照协议书,他们为每名骨干教师制定了培养计划与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指导骨干教师在听科研讲座或其他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完成4篇学习体会;指导骨干教师认真开好三堂课,完成三篇教学设计与课堂行为反思,从而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指导骨干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完成两篇读书札记;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一项行动研究课题,并完成一篇教科研论文。导师来校指导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研修的平江骨干教师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课改和学校发展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研究,期间要有研究成果在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读书笔记和论文以及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汇编成集。

三、我们的收获

1.提升学校课改品味。我校的课改进入关键期,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合作项目——高校导师带教研修,为学校的实践探索找到了理论依据,为学校的课改从更高层面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可以说是一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的深化和升华过程。

2.提供教师展示机会。在教授们的推荐下,我校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华夏杯”全国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首届洋思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成果展示、全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教具交流等,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和多个其他奖项。我校教师带着“学·教·评相融合的课堂” 研究与实践成果参加了华师大第12届国际课程论坛“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会议,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1~5日,学校成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华师大带教骨干教师汇报展示课,这项活动为我校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展示的平台。

3.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按照研修项目的要求,在导师们的引领和督促下,学员们养成了每开一次课、每听一次专家讲座、每看一本书、每参加一次沙龙活动,甚至有时聊到感兴趣的话题后,都会总结、思考,形成文字,乃至论文,思和记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第一批研修学员基本上都是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他们又将研修的理念、研修的习惯带到了本组,扩大了校本研修的成果。

4.提振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导师的听课、评课,学员们潜移默化地学会从理论的高度清晰地剖析一节课的得与失;通过参加导师安排的外出参观学习或研修团队沙龙活动,学员们能够在与导师的互动交流中解疑释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学员们在教学中自信心大增,大胆尝试,改变原有风格,突破固有模式,教学方法更多变,教学手段更灵活。

5.提点教师以生为本。教授们每一次踏进课堂,每一次与研修学员沟通,总是将“以生为本”放在首位,一言一行中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和尊重。教授们提出课堂上的老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游戏、辩论、竞赛换着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的期盼,有学的动力;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探究其元认知,而非简单的批评和订正;在课堂上除了师生互动,更要重视生生互动,“学习金字塔”顶端上的“听讲”只占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自主学习。

四、我们的反思

1.调整研修节奏。纵观第一期的带教研修活动,可以看出后期活动过于密集,除了行动研究课题的结题和论文答辩外,还安排了“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的课堂展示活动、微讲座、主题沙龙等,使研修学员疲于应付。针对第一期研修过程 “前松后紧”的现象,第二期带教研修活动将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2.提高研修实效。带教的五位华师大导师虽然都是国家各个学科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但他们对初中教育尤其是苏州市的初中教育课堂接触并不是很多,而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研修学员们希望除了得到一些宏观的指导及建设性的意见,能够和教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让教授更多地了解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让学员有更多机会提问、教授有更多时间解惑,以便学员获得更多、更具体、更针对性的学科指导。

3.拓展研修范围。在研修活动中,尽管研修学员获得了很多展示交流的机会,但他们更希望借助华东师范大学这个高平台,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参与观摩学习,与更多区域的优秀教师开展交流,从而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希望教授推荐优秀的教育书目,组织讨论,指导阅读,来拓展研修的宽度和深度。

篇5:带教案例

这学期,我成为了一位新教师的带教导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特别是这次代教演变成了一项系统工程,在各阶段都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所以我们师徒几个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了状态。作为师傅,我觉得首先是要在常规方面多加以提醒和指导,这是上课的前提,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引导他们心中要有学生,这是为师的基本素质。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和促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位老师是师范院校毕业,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还有就是都曾经接受过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抱着师徒共同进步的心情,由我主导的交流、切磋活动也就有序的进行着。每一次的互相听课,我们都会交流讨论,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是新老师共同的问题,就是他对理论基础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时会出现各种问题,随之就会发生许多教育故事……

其中,小潘老师的故事特别的多,主要还是与他的个性有关。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和活跃的老师,喜欢学习。最初是徒弟看师傅的课,在交流中,小潘总会有自己的见解,也常常能使我受到启发,我觉得他挺聪明的,也看得出小潘老师很自信。在平时的随堂课都是基准教案,他也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当然,也发生了许多的问题,在交流中也就基本走上正轨。学期中期的时候,他要上一节课,是一节一年级《有几棵树》,需要老师自己备课。交流了几次后小潘基本确定了教材内容,期间他还非常认真的上网学习别人是怎样上课的。但是在落笔书写教案时,他还是觉得非常难。这就是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理解教材,但是教学实践的时候没有的一个明确的方向,抓不住重点。他很努力,也很紧张,我跟着他听他的试教。看出了问题的症结,就是:

1、他把9加几与8加几教学混在一起;

2、8加几教学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没有具体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要做到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要求保持一致,设计合理,这个要求对他来说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我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磨练过来的,所以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帮助他更快的成长。一周里,我不断的关注他,让他修改教案,再试教,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期间,他也有为难的心情,最终他还是比较重视,所以不断努力和完善教案,不断进行各环节的试教。最后在教学课上,他有很大的进步。

篇6:带教班主任案例

明天的舞台,期待你的精彩

带教指导教师 张春梅

这几年,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带教了多名新教师,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总有着张张年轻的新面孔,他们渴求的目光,刷刷记录的笔记速度让我一度想起了那一年:02年9月1日,没有实习经验的我直接进入了课堂,第一节课,思路紊乱,条理不清,学生个个“若有所思”游离在我的教学之外,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吸引孩子的目光?成了我最想学习的方向,多希望自己吃了缩小药,跳进老师的口袋,去听课,去领会,去揣摩„„

10年后,我的课堂里有了动听的朗读声,有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饥渴”,有了孩子们围着我转的“控班素质”„„ 10年后的又一学期,学校领导带着一位见习生来到我的课堂,深深得知道这样的一位新教师有着与我第一年时相同的境遇,我无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聚了十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她.88年的陈双霞,话语不多却行动敏捷,给所有老师的第一印象便是:认真,执着,好学。那是带教她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故作轻松地笑言道:妹妹,怎样?咱们也试着上一堂?她用腼腆一笑应许了下来。两个星期的随班观察,我发现她是一个善于反思的好徒儿,这点在我这么一个“粗枝大叶”的师傅身上反而做的不太到位,师徒共成长便成了我们带教计划中另一个重要目标。针对她的这一特点,我们的第一节课安排的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师先徒后。在共同研磨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也被我们理清了,他走上了讲台,想象与现实总是有着天差地别,许是她的经验不够,控班能力有限,许是她顾及到了我的所在,不由得紧张,一节课下来,她语无伦次,视线无暇顾及学生,学生则游离在课本之外,反应平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夜里无数次的反思,教学思路?教学安排?教学方法?都过关了,那是什么?控班!语言素质!双霞身上缺少了语文老师的特质,课堂用语需要的是抑扬顿挫,课后交流用语需要的是亲和。第二天,便早早告知他,将自己的带教思路也给理了一遍:不能再随时跟着师傅了,得独挑大梁,如独自进班收作业,独自进班纠错订正,在日常教学小环节中锻炼自己,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去面对每个孩子。

这天,收到消息:第八周,见习教师捉虫课!那时,正忙于组内教师陈晨的一节区级比武课,深深思量后不再烦躁,事情得一件件做,送走了男教师比武课,迎来了捉虫课。有了上一次的反思与带教策略的改进,我和小陈都没有预想中的紧张,从定下课到试教,用上了无数个夜晚。试教一遍不成,换个班级,有进步了,再试,反复上,反复思考,反复修改,改出适合她的教案,定下适合他的教学用语。正式上课的那天,她很平静,而我却紧张万分,手底心沁出一层一层汗水。一节35钟的课,我调动了全身细胞,每个环节,每句话生怕他出现错误,10分钟过去了,与预想的毫无差错,她也能针对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有了充分的预设,我不由得放松下来,向她送去了大拇指。她也像是吃了颗定心丸,越上越有力,越上越有激情,孩子们被他给调动起了情绪,听课的老师也不住点头。课后,她表现的非常谦虚,第一时间和我进行反思,哪处做的好,哪处还不够,该怎样处理,听着她的话,看着她的脸庞,真想来个深深的拥抱。一个多星期的辛劳没有白费,换来了她的点滴进步,也换来了她的自信。

牵手,我们行走在大路上

带教指导教师 何春秀

曾经在施文龙副局长的一次报告上学习到这样一句话,要自我超越,就需要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因此,我总是多角度地去看待一件事情,所以对于带教,我也是感受颇多。带教是领导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是自己对培养年轻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锻炼指导力的好途,更是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带教曹霞青以来,我上示范课、指导设计教案、推荐好书阅读、听课评课„„认真做好一个见习教师带教师傅应该做的事情。而我最得意的却是我和小曹共同成长的过程。

看到见习教师培养中有推荐阅读的项目,我不由地想,既然要推荐,那就应该推荐一些能引发思考、便于学习操作的书籍,所以我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一系列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以便有针对性的推荐。我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中的《一得录》栏目很有操作意义,我就让小曹将2011-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这一栏目全部复印下来阅读,并写下读后感。在这样的启发下,小曹老师还写下了她的“一得录”——《我教学生复述》、《我的听写妙招》。

我发现《羚羊木雕》一文对学习语文很有启迪,就自己写了一篇读后感,而后,又让小曹也阅读了此文,并写下读后感。在她写完读后感以后,我把我的读后感给她比较阅读,让她明白,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并引导学生在自由的阅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幸福。

如果说,同读一本书,同看一篇文让我和小曹之间有了默契,那么同研一课,同教一文更让我们在教学上相长。

正逢三年级组的陈晨要参加区内比武,我在研课时,总是带上小曹,好让她在实际的打磨中,知道我们必须根据课标、基于文本,立足学生确定好自己要教什么。

三月,小曹要上捉虫课了,我知道她在两个月的见习中具备了较为独立备课的能力,于是,我选定《杏儿熟了》一文,给了她两份名师的教案,并给她提出要求:名师教案不能全盘拿来,因为我们必须基于学情,基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所以,希望她扬长避短,重新设计教案,并体现“充分关注表达”。小曹是非常聪明的,她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教案,并进行了试教。我又让她谈自己的教后体会,并让她根据试教效果,再次改进。我和她说,我不听你的试教,我只听你的正式的捉虫课,但是我要看到这几次试教问题的改进情况。就这样,她先后进行了5次试教。而最后呈现的是一堂成熟又精彩的课,大方亲切的教态、自然简洁的过渡语、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关注表达的练习设计„„我感叹于后生可畏,更欣喜于小曹的成长,欣喜于小曹在反复磨练中知道了怎么教。

年轻人的思维总是相对活跃的,所以,我喜欢和小曹一同研究设计教案,希望我用自己的经验指导的同时,也能汲取新鲜的想法。前不久我和小曹一起设计了《独果》,看到小曹独立的教案设计,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再次看到了小曹的成熟,她的教案设计除了一些小环节与我设计的教案有异之外,大部分思路还是很契合的。高兴之余,我还是颇感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期望的新颖和独特。于是,我又和小曹进行了一次合作备课。由于学校其他工作的耽搁,我们把备课放在了晚上,别出心裁地在网络QQ上研讨了这一课的教案设计和详案推敲。尽管那天晚上,我们的网络备课一直到深夜11点,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收获,我们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从环节设计的统一到过渡语言的雕琢,我俩在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认同。

这种相互其实就是我和小曹的“牵手”,我们牵手学习语文,牵手教语文,牵手行走在大路上„„

用心温暖你

班主任带教指导教师

杨晓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一个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特点、风格等都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古语曰: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虽然不能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从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班级管理要重科学化和人性化,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动脑筋,要用理性化的思考来约束学生的言行。一个善于管理的班主任,会用较少的时间,说较少的话,做较少的事,就能达到班级的高效管理。

我班有个学生叫唐亮,四年级上学期刚开始时,上课情绪非常低落,而到下课又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都不太好,是班级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第一年刚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许娇娇老师头痛。虽然,许老师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多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许老师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便和许老师进行交流,我认为首先要准确地弄清他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他,对症下药,同时要善于细心观察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他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品味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和许老师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并无多大改进。后来,我让许老师加强攻势:一边在每日阳光健身时与他一起运动,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这个学期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许老师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将会更上一层楼!

经过这件事情的处理,许老师深深明白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用关怀来教育并感染了解学生,使学生明白道理,让学生感受我们的关爱,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道路还很长,教育的模式也不能总是一样毫无变通,相信许老师会一直努力地走下去。

一次捉虫课的启示

带教指导教师 吕园园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成了一年期新教师朱峰的带教师傅。这个洪庙小学过来的小伙子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个体育老师,倒像一名公司的文员,看起来非常的斯文,话也很少,似乎不太喜欢与人交流。而我本人也不是一个特别善于主动与人交流的一个人,真不知该怎样来带这个和我一样闷葫芦的徒弟。这学期我的课务非常的紧张,每周20节课,开学不久就得知要承担一节市级的公开课,真的是身心疲惫分身乏术。紧张的课务和各种案头工作,导致我根本就听不到徒弟的课,但既然学校如此信任的将带教新教师的任务交给我,我也不能误人子弟呀。既然听不到课,我就想办法从其他的地方弥补。我找了一些对本专业比较有针对性的书籍和资料给他看,平时也欢迎他来听我的课,我希望他能够自学成才,而我则一心扑在公开课上,时不时的问一问徒弟的近况,从他的学习日志中,我感觉到他是个责任心挺强的弟弟,也挺有想法的,我想日志写的这么好,上课应该没有问题吧。

转眼间就到了徒弟要上第一次捉虫课的时间了,办公室的朱老师经常在非常仔细的指导她的徒弟如何上课,如何写教案等,并经常去听徒弟的课。而我对朱峰的关心实在太少,我决定调课去听听他的试教课,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调整的。结果不听则已,一听下来我完全傻眼了„„这一次的试教课使我立马意识到我这个师傅实在是太不称职了,这个小青年很有想法,但缺乏实践的经验,控班能力急待加强。但这时离捉虫课已经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如果是从教案、课堂教学、控班等多方面一一调整的话也来不及了,怎么办?这样混乱的课堂怎么能向来看课的领导和老师们交代呢?下课之后我马上把我这次看课的情况和朱峰做了交流,为了避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说的还是比较婉转的。为了抓紧时间,我见缝插针的和他商定教学的内容,指导他把教案写出来,并指出他在控班方面的不足,告诉他如何有效地控班,怎样更好地安排上课的队形,怎样有效地调动队伍等„„重点放在了怎样有效地控班,如果一个老师不能有效的控制好班级的话,那么教学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实施,更别谈教学的效果了。我要求他把一切花哨的上课手段都拿掉,就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手段,要求在主教材教学时把握好重、难点,层层深入,语言精练,环节清楚就可以了,我认为新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控班能力,才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指导他的课堂教学,我要求他把一节课调到我没课的时候,又去看了他第二次的试教课,这一次依然是没有任何进步,课上到一半时,我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走到他的身边,轻轻的告诉他把课暂停一下,然后我把他刚才上课的队形做了重新的调整,并示范了怎样有效地控班,在我干脆简短的口令下,本来吵吵嚷嚷的班级立马静了下来,朱峰可能是意识到我对他控班的不满,经过这次课之后他对控班重视了起来„„我与他交流了教案及上课过程安排等,针对他上课语言不够精炼、准确,我让他把上课要说的话写下来,特别强调了把每个环节的过渡语想好,由于我的市级展示课就在新教师捉虫课的前一天,我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再去听他的课,只能希望他能够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有所改进了„„

这一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体育馆,这是徒弟的第一次亮相,我不知道他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只祈求他能把班级控好。这次我们的校长和洪庙的一位领导也来了,课上到一半时,校长说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太简单了,我从校长的语气中听出了不满。朱峰的这次课看起来还是没有重点,没有有效地解决重点和难点,示范也不到位,环节不清,讲解不准确,表达不清楚等,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让我觉得欣慰的是与我前两次听得试教课比起来,这一次控班好了许多,虽然课堂教学不是很好,但我看到了他的进步。

捉虫课结束了,说实话,在我看的三节新教师捉虫课中,朱峰是上的最差的一个,但做为师傅的我对他仅指导了两次,他就有这么大的进步,说明他是很认真的。通过这一次捉虫课的指导,也使我意识到了我做为带教师傅的责任,不管再怎么忙,也不能忽略了对徒弟的指导,今后我会尽自己的一切所能,帮助徒弟快快成长,同时也在帮助新教师的同时,充实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也取得进步。

蜕变的力量

带教指导教师 徐静

时光荏苒,与许娇娇老师成为师徒快一年了。一年中,我看着娇娇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娇娇有点彷徨不安,台下的我不断地为她打气助威,用那坚定的眼神告诉她要稳住阵脚。那一节课,教学内容凌乱不堪,没有重点,更没有亮点。下课后,她惴惴不安地站在我面前,胆怯问我:“怎么办,师傅?”但是我只拍拍她的肩膀,说:“妹妹,别担心。有空我帮你好好分析分析。”放学后,我仔仔细细地分析了她的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同时又帮助她理清了四年级教材的重点以及教学的主体框架。这一次促膝长谈一直持续到天黑,让她把住了教学方向,更帮助她看到了她的希望——三尺讲台。

最难忘的时刻是2011年12月8日的市教研回访课。市教研员朱浦老师来听娇娇的课,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作为师傅也承担着比别人更大的压力。在准备的那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俩每天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极少的睡眠时间,看着身体每况愈下的娇娇,我真有点心疼。我们一起备课,一起修改,一起磨课。当她想要放弃时,我替她打气,告诉她一定要坚持;当她沮丧时,我安慰她,告诉她要有信心;当她临近崩溃时,我关怀她,告诉她一定要支持。记得我们两人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备了第一稿,结果瞬间被推翻,所有的心血都消失殆尽,还记得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备了第二稿,结果试教后又被推翻,所有的努力又一次被打击,第三稿,第四稿,„„一直到最后一稿,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断地化解迷茫,又不断地涌现困惑,我们迷失在探索的深渊里,期待着阳光的闪现。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课受到了朱浦老师极高的评价。

篇7:班主任带教小结

高一 万宝力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脾气很倔,你越是运用教师的权威进行批评,他的叛逆性就越强,就像一个皮球一样,你拍得越重,他弹得就越高。有时候虽然表面上虚心接受,但行动上却坚决不改。长此以往,很容易使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很难管理好整个班级。我班有一个男孩子上课爱说话,思想比较早熟总爱在同学面前表明自己喜欢xx。上课还老是说怪话,下课又说一些不三不四的乱七八糟的话,班级里的同学都很讨厌他这一点。我每次都是当着全班批评,而且批评得很重,不给他留一点情面。指导老师告诉我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批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语言偏激,超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限度,学生就会和教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从而出现“顶牛”现象。“顶牛”现象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但降低了教育效果,而且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然而,如果这时候班主任调整一下战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然后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握他的心理,对他的困难和迷惑加以正确的指导,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试着按照指导老师说得做,经常找他聊天看看他是怎么想的,也很有耐心的和他分析乱说话的坏处,使他渐渐的意识到由于乱说话使他在班级中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并且向他分析了一个健康阳光的男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最近我又让他做了班级的劳动委员,让他平时有事可做,并且时时要在同学面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最近我明显的感到他有了一些进步。

由于是新班主任,因此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有时会有一点急,批评学生时有时会口不择言,对学生要求有时过于严格。指导老师即时向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她告诉我:其一,教师要保持豁达的胸怀,不要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大发雷霆,大动肝火,即使对个别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也要注意批评的分寸,不要讲过头话,避免激化矛盾;其二,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批评学生时不能用过于让学生接受不了的语言。其三,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教师要避免使用揭学生短处的方法批评学生。

如果经常严厉批评学生,偶尔讲出几句柔和体贴的话,那么,这几句话就会令学生终身难忘。相反,向来和蔼可亲的教师,突然大发雷霆,也会令学生难忘。在批评学生过程中,对犯了小错的学生,不能经常大发雷霆,应该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反思错误。这样,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教师进行严厉的批评时,才能起到批评所应有的作用。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根据错误的性质,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句,这才能发挥批评的最大作用。在严厉批评学生后,如能用比较妥贴的话结束批评,使整个批评融入一种浓浓的教师爱护学生的情感,尽管学生受了严厉的批评,但从老师的结束语中,感觉老师为他好,这对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师生间形成僵局都是很重要的。批评学生后,不能用“如果再犯,定不轻饶!”“听不听由你,到时新账老账一起算!”等结束批评,这样,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可憎的印象。无论学生犯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该头脑冷静,在批评结束时,给学生一个善意的结尾。

同时批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可以调整一下战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握他的心理,对他的困难和迷惑加以正确的指导,效果可能就会批评大不一样。有时,学生的行为严重地违犯了校纪,确实使教师非常生气,大发其火。但这种情绪化的处理方式,却不能达到批评应有的效果,往往是言者历历,听着藐藐。

篇8:带教班主任案例

1对象与方法

1. 1教学对象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岳阳医院老年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52名, 本科18名, 大专34名;男生5名, 女生47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名。两组学生在文化程度、性别比例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理解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学生;2大三/大四的大专/本科护理学生;3已进入临床实习时间> 3周者。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加本次试验的学生;2实习时间< 3周者。

1. 2方法

1. 2. 1对照组 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法, 对实习护生进行基础护理指导, 专科护理的带教学习, 介绍常用仪器的使用保养等知识。按照实习大纲, 定期进行小讲课、护理查房等。实习时间为4周, 每周实习时间为40 h, 第4周末进行总体评价。

1. 2. 2试验组 除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法之外, 由带教老师选择老年科常见疾病具有典型特征及代表意义的病例, 并根据实习内容、目的及要求设计问题, 将护生以小组 (2人或3人) 形式进行案例分析, 对现有案例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订计划、护理措施, 进行结果评价, 在讨论中提高实践能力。实习时间为4周, 每周实习时间为40 h, 第4周末进行总体评价。

1. 2. 3质量控制 试验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进行临床带教, 并由具备良好管理经验的管理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2周为1个周期, 第3周对前2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干预, 调整后续实习内容、方法及计划等。

1. 2. 4评价指标 1护生出科成绩比较, 包括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月底采用教研室既往建设的考试库, 随机抽取理论、操作考题。2护生临床适应能力自我评价 (VAS视觉评分) 。绘制一条10 cm长的线段, 刻度从0 ~ 10递增。左侧为“0”, 表示完全不能适应临床, 右侧为满分“10”, 表示适应状况很好。

1. 2. 5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汇总后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 采用SPSS16.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案例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明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就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 实际上也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形式[3]。实践情景案例来自临床, 真实生动、直观具体, 在护生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下, 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具现实意义, 并能激发护生阅读、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 便于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带教中带教老师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是教学中的设计者、激励者和促进者, 引导护生进行思考, 鼓励护生积极参与讨论, 是整个带教活动中的主导者[4]。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真实性问题, 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5]。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 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 PDCA是由英语plan ( 计划) 、do ( 执行) 、check ( 检查) 、action ( 处理) 4个词的缩写组成[6], 其特点是互相促进, 阶梯式运行, 每转动一周提高一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系统, 有利于护生有效自我管理及带教老师不断提高带教质量[7]。通过运用PDCA循环系统, 使实习护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护理工作,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护理工作, 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明显提高[8]。

通过案例分析, 加强对护生实习过程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老年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有更深入的学习, 形成整体的护理观[9], 增强自信心, 更利于适应临床的实际护理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理论成绩相比有差异,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护生临床适应度自我评价较高, 但是操作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 这与卢燕[5]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 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例数较少或具体考核内容不同有关。也提示提示在后续教学工作中, 需要注重提升操作性案例分析的比重。案例分析法用于老年科临床护理教学中, 并结合PDCA循环, 对教学质量加以管理控制, 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所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 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更快地进入临床角色。

参考文献

[1]洪惠珍, 曾秋琼, 陈远红.护理带教中护患纠纷的应对措施[J].医学信息, 2009, 22 (7) :1315-1316.

[2]Admi H.Nursing students’stress during the 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1997, 36:323-327.

[3]卢永飞.巧用教学案例让学生“动”起来[J].地理教育, 2007 (4) :60.

[4]刘红, 刘书香, 戴莉, 等.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2) :67-69.

[5]卢燕.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 :104-105.

[6]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187.

[7]张世琼.PDCA循环在专科实习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3A) :64.

[8]陈华.浅谈PDCA循环在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2) :86-87.

上一篇:临翔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下一篇:力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