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

2024-04-24

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精选11篇)

篇1: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它的价值如法的价值一样有如下三层含义:1、经济法所要表现的价值,即经济法的目的价值,它要表现和促进哪些价值。2、经济法自身的价值,即经济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本身的特殊价值。3、经济法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即经济法在其所调整的领域内发生利益冲突时,它所发挥的评价作用如何界定各方利益。

对经济法价值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是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二是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产生的背景

早期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社会,社会的每个主体在经济生活中都是完全自由的。这种社会模式的形成与建立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重农主义思想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亚当・斯密基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自由主义提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是人的天性,凡是人都有这种要求,人类的利己心促成了变换”,他认为,每个人虽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没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但是追求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一级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般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在斯密看来,政府对自由秩序的干预都几乎是有害的,抽象为“经济人”的个体在自私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他们好像为“看不见的手”引导而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这是所有可能出现结果中最好的。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的重农主义,把农业中的“自然秩序”推崇到了整个社会领域,崇尚“自然秩序”,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放任。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是一个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要每个人真正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也就达到了社会的最大利益”。在这几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的资本主义举行完全竞争,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只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生活完全放任,相信其可以遵循“自然秩序”。这种思想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也就作为一个“夜警政府”,除赋税外不再承担任何经济职能,因为他相信,他所统治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可以自动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就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这几种思想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犯了一个共性的错误,他们都忽视了社会关系的存在,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看作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社会是一张“关系之网”,每个人都处在这张网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然秩序”的神话。社会经济过度集中,各种形式的经济垄断大量出现,工人大量失业,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市场秩序遭到“理性经济人”的严重破坏,整个社会处于近乎瘫痪状态,这时,充当“守夜人”的政府发现,他们所推崇的“自然秩序”原来只是一种理想,放任主义非但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反而对其造成了破坏,于是,应运而生的凯恩思主义通过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不仅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也促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的诞生。同时资本主义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经济法”也应运而生。所以,从这一时期看,经济法在诞生之初,就承担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它最后所要维护的仍然是一种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两大部分。

市场管理法究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依法适度干预,而其根源则是市场失灵。它的宗旨在于重现和复制公平的市场交易活动,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主要优点和发展动力,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促进和维系市场自由竞争,而要实现这一点,最根本的在于赋予和保障市场自由竞争权,作为市场管理法核心和基础的市场竞争法很好的承担了这一职能,它的建立旨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通过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为社会各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全社会实现竞争民主。

宏观调控法其本质是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和市场管理法不同的是他的干预是间接的,他主要通过一些诸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经济性的政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选择。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经济,宏观调控可以校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协调市场经济的总体平衡,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维护市场经济的宏观秩序,()抑制市场主体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到凯恩思的全面干预,走到了今天的自由基础上的干预和干预下的自由相结合,政府已经认识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个人利益绝对最大化所能实现的,社会利益也不再局限于经济上的利益,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它应当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德,经济资源与机会的共享,人类文明等各方面。而且,社会利益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人实现其利益的基础,没有社会利益的存在,个人利益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基于社会利益,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才是自由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其本质又是个人利益,不过它所强调的是每个社会个人的个人利益,是相对于单个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言的,具有极强的涵盖性、广泛性和更强的整体性。

所以,从经济法的产生及其体系看,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民主、社会公正。1、经济秩序。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只有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体才能“最自由”的实现自己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二、经济民主。经济法通过维护经济秩序,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赋予社会主体平等的、自由的竞争权,机会均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己的利益。经济法通过国家干预,保证每个社会主体的最大民主,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最大民主。三、社会公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均衡社会财富,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对弱者的利益的保障,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代际之间的公正。经济法作为一种工具,在对利益冲突双方进行调整和评价时,无不依据其价值进行,而其价值就其本质来看乃是属于社会利益的范畴,所以,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本质,乃是社会利益至上。

篇2: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

论公平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效率价值

公平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平等或等同于公正,公平实际上蕴涵着平等和公正两方面的矛盾性要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这一矛盾性的把握.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的`关系,效率的提高决定着公平发展的历史,而社会对公平的追求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着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尺度.然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体说来,又是在公平内部平等和公正的矛盾性张力中展开.

作 者:朱尚华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00423(6)分类号:B82关键词:公平公正 平等 效率

篇3: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改良主义

1.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集合性政治概念, 一方面, 它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基本理论和政策的概括。另一方面, 它是一种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 致力于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党) 间开辟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改良主义运动或政治派别。[1]

从政治条件和阶级基础来说, 民主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100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几经分裂和演变的结果, 其主要力量是第二国际时期成立的各国社会民主党。这些党在一战期间因背叛国际主义、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政策而发生分裂。党内左派从1918年起纷纷独立出来, 建立共产党和参加共产国际, 居统治地位的右派仍以社会党的名义活动。[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民主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探索的时期, 由于德、奥、瑞典、英等国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相继上台执政或参与执政, 使以往的社会改造原则, 从理论纲领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实践。二战后,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各国社会民主党又陆续在他们主张的理论、纲领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法兰克福召开成立大会, 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这一文件, 即《法兰克福宣言》。这一宣言明确宣布, 民主社会主义是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性目标。从此以后, 民主社会主义被正式确定为国际社会党人的理论观点体系的总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局面, 民主社会主义处于低潮。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民主社会主义又崭露头角。由于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纲领政策, 并且没有受到国内当权者的打压, 因此, 近40 年来, 发达国家的社会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组织增长很快、分布地区很广、支持率上升、执政党增多, 并形成了德国“参与社会主义”、瑞典“职能社会主义”和法国“结构改革社会主义”三种模式。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是与资本主义的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 每当资本主义发生危机、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就大大缩小;而当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的时期,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就会迅速蔓延, 这股思潮变迁的基本规律性就是如此。[3]

2.对民主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非科学社会主义的, 它是一种现代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虽然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 但它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也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也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1) 指导思想多元化

从当今民主社会主义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看, 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拉萨尔主义、费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康德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学、基督教伦理学。

社会民主党不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有唯一的指导思想、唯一的思想渊源。《法兰克福声明》指出, 社会党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可以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原则或人道主义之上, “它不要求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严格一致”。

《哥德斯堡纲领》宣称“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与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一脉相关的是, 社会民主党强调自身的思想渊源是多元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刊物《新社会》曾说基督教关于人的形象学说与人的伦理要求, 法国革命的人权, 康德的伦理学和启蒙思想,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哲学,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 伯恩施坦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卢森堡的自发论……都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因此,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位理论家说“所有这一切, 在一定程度上讲, 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博采各家而又相互协调的出生证, 它们一起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伦理信条。”

(2) 政治上的多党制

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表现为推崇多党制。《法兰克福宣言》明确表示“民主制要求不止一个政党有存在的权利和当反对派的权利”, 民主社会主义者视多党制和各个政党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为民主的基本特征。

他们声称“社会民主党不是精英党, 而且也从未是过。我们是、而且仍将是全民运动。社会的改变只能在绝大多数人同意时才能实现, 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反对在前苏联、在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共产党一党制或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他们抨击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一党的独裁指责“国际共产主义是新帝国主义的工具。不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它获得政权, 它就破坏自由与获得自由的机会。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军事官僚和警察恐怖之上的”。

(3) 混合经济体制

民主社会的多元主义在经济上表现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制。民主社会主义声称, 他在经济上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人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经济成果, 在不断扩大的自由中消除屈辱的依附状态和经济剥削。他们强调“只有建立一种把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和监督手段结合在一起的经济, 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从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的所有制思想和实践来看, 所谓“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 实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和其他经济成分的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体系。

(4) 改良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就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 不需要用暴力手段打碎现存国家机器, 也不需要完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而可以利用现存国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一步一步的改良, 渐进地、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逐步的、延续性的改良而不是革命性的飞跃来实现新的社会目标。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和平的、民主的和议会的道路取得政权, 渐进地变革社会, 反对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社会党国际成立时, 它的纲领就宣称“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 是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 “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才能达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迈尔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年《哥德斯堡纲领》的原则之一就是, 在变革现实方面, 实行‘渐进主义’的一步一步的战略。”

3.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从性质上讲,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背离的社会改良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上伯恩斯坦、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列宁早就揭露过了。他明确指出, 伯恩斯坦、考茨基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 出卖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他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叛徒。列宁同社会民主主义进行斗争的历史, 这是大家熟悉的, 无须赘述。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 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复伯恩斯坦、考茨基那一套理论,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借口时代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他说:“众所周知,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理论的内容是在分析19世纪头几十年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列宁的社会理论的内容又是在分析20世纪头几十年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从那时起, “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不能再用那一套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不足”, 他“没有预见到未来的科技革命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源泉”, “没有推测出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 这种共存促使资本主义自我完善, 接受社会经济领域中社会主义经验的大量因素, 使政治制度民主化”, 同时也“使资本主义能够具有更大的力量, 也能适应时代的挑战”。他认为, 列宁“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4]总之, 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回答现实问题, 应予抛弃。他提出, 指导思想应该多元化, 马克思列宁思想遗产中有用的东西 (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某些他认为有用的东西) 、社会党国际纲领中积极的内容、费边社会主义中合理的思想、康德哲学中的伦理观念以及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理想, 都应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的来源。

在阶级观上, 民主社会主义否认唯物史观的阶级学说, 反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社会, 否认和反对阶级斗争, 把希望寄托在“人性”的改善上, 实现“人性”的理想社会。在历史观上, 民主社会主义不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是人的本性的要求。

民主社会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1956年社会党国际发表的《拒绝同共产党合作的声明》这样说道:“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以某种最终目的为方向, 应当把它理解为一种过程;民主社会主义没有最终目的, 应当把它理解为长久的任务。”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已经过时, 未来的新社会既不属于共产主义, 也不属于资本主义, 只是“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 即民主社会主义制度。[5]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改良, 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暴力手段是对其秉持的伦理原则的违背, 认为革命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难以弥补的创伤, 也许还将牺牲整整一代人。《法兰克福宣言》说:“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而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在资本主义民主范围内, 用和平改良、议会斗争、缓慢渐进的方法, 对资本主义进行合法的改良, 从而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在社会制度方面, 在科学社会主义看来, 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必须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可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 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不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本身, 而在于资本主义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与生产资料相联系, 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特权。所以, 要实现社会的平等, 不在于消灭私有制, 而在于打破权利与生产资料之间的联系, 使一切原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享有的特权, 成为一切社会成员的均能享有的权利。因此, 民主社会主义不主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而是主张混合经济。

4.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 后者是社会改良主义的, 其中包含着大量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先导。[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模式。政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决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经济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文化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6]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社会长期保持稳定,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 又适应时代, 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 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徐洪岭.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

[2]董石桂.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湖南社会科学, 2006, (5) .

[3]周新城.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戈尔巴乔夫.苏共中央向二十八大提出的政治报告.真理报, 1990-7-2.

[5]转引自蔡普民.论社会党与共产党的根本区别.洛阳大学学报, 1999, (3) .

篇4:论价值评价的路径

论价值评价的路径

在价值评价路径的问题上,西方哲学价值论存在着主张逻辑推演和主张内省直觉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两种主张形成的.外在因素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的深刻影响,内在因素是价值哲学各流派理论自身价值本体论的决定.这两种主张各自包含有合理性因素,也有各自的片面性和缺陷.解决评价路径问题的逻辑前提,是要基于实践理解价值的本质.价值评价的合理路径,是逻辑推演与内省直觉的互补.

作 者:李江凌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刊 名:学术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年,卷(期):2004“”(8)分类号:B018关键词:价值 评价 逻辑推演 内省直觉 实践

篇5:论生命价值与道德评价的关系

论生命价值与道德评价的关系

传统理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仅限于人类,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同样对地球上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命价值予以尊重.从根本上说,人类道德评价体系与人的生命价值、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不存在冲突与矛盾.在建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时,必须承认所有生命物种的生命价值.

作 者:张宏程 全锐 ZHANG Hong-cheng QUAN Rui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7(12) 分类号:B821 关键词:生命价值   道德评价   道德价值  

篇6:消费观反映了价值观和快乐观

一起用餐的人员深受感动和启发,大家纷纷掏出了口袋所有的现金共10000多元交给了那位员工。该员工从此更加努力,很快在大家努帮助下给母亲看好了病。母亲病好后恢复了他家的蔬菜大棚改种无公害蔬菜,用赚到的钱帮本村相亲共同发展,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同时,也改提高市民餐桌的安全性,为了感恩,她包办了那天捐助了儿子的领导和其他人员家的蔬菜供给。

而那位员工自学美食及营养学,并转训其他员工,成了酒店的培训师,每逢有客人充大方盲目消费时,他们都会帮顾客调整菜肴,如果顾客觉得花钱太少没面子时,他们就会讲那位领导用节约的饭钱拯救了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批人的心灵的故事。并且建议:如果真的感觉花到那么多钱才能有面子,不如在吃的健康可口的同时,把省出来的钱以被请客人的名义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当有一批人敬仰、爱戴您的客人时,那什么样的面子没有啊!就这样通过他及同事的引导,两年来帮助了几百个值得帮助的人。虽然他们单桌没有替酒店赚到很多钱,但是他们服务过的顾客都成为回头客,酒店的翻台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了3,所有被帮助过的人都成为现在和以后的准客户,目前酒店已经容纳不下了,第二家连锁店已经开业了。这个酒店的员工人人懂得基本的营养学并拥有爱戴顾客的品德,他们不仅在酒店为顾客调整菜肴,而且成为顾客义务家庭生活咨询员,这样的员工还发愁没前途?这样的酒店还发愁没客户?

那位领导从此爱心大发,对于宴请者来者不拒,但是每次都以同样的方式,给足了请客者的面子,还先后帮助了1000多位应急者。这1000多人现在和以后将有多大经济及社会效应是不可估量的,通过他们的二次影响,社会风尚的改善又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变化更是不可估量的,这位领导的功德及仕途更是无量的!

那位企业老总依此类方式请客,不仅有了面子,还帮助客人建立功德受人敬仰,客人的享受是崇高、无价、永续的。他的企业一直顾客盈门,是政府支持对象,是求职者就业首选,这样一个人、财、物、爱心聚集的企业,还愁发展?

篇7:论档案袋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档案袋评价的外部性价值取向

档案袋评价的外部性价值取向是一种以家长、学校、社会作为学生成长关注者的价值取向,这是档案袋评价无可厚非的价值取向之一。格莱德勒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评定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在后四种档案袋类型中,展示型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给由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文件型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性评价的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评价型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向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学生在作品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课堂型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在一定情境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格莱德勒对档案袋评价分类中,这后四种类型的评价都倾向于外部的价值取向,都是以家长、学校、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为目的,所以这就是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外部的价值取向的原因。

二、档案袋评价的内部性价值取向

档案袋评价的内部性的价值取向是它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它是档案袋评价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它是档案袋评价能够发展的基石。如果档案袋评价仍然主要是为了家长、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关注、评价、选拔,档案袋评价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生命力。档案袋评价的目的就是以学生的自我认识来促进自我的持续发展。“档案袋评价评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格莱德勒对档案袋的分类中,第一种理想型的档案袋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者和非正式评价者。这非常倾向于内部的价值取向,它非常符合档案袋评价产生时所体现的目的和意义,也仍然是档案袋评价发展到今天,教育学者们坚信的档案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档案袋评价价值取向的实际状况

在档案袋评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倾向于以外部性的价值取向作为档案袋评价使用的首要原则的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认为教师和学校是档案袋评价形成和管理的真正主体。虽然有些人能认识到单纯的数量化学生学业评价的局限性,也赞成用档案袋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形式,但在评价的主体的认识上,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不足,不相信学生能用好自己的档案袋。“如果教师还是整个档案袋评价的绝对主体,而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所谓的档案袋评价无非是打着档案袋评价的旗帜,而没有过多涉及档案袋评价的核心和最实质性的东西”。学生档案袋作品的种类、形式和数量完全是教师决定,而学生好像成了档案袋的一个看客。

其次,认为档案袋主要是为了迎合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家长对教育发展的关注的热情。有作者指出档案袋评价使用过程中被异化为“学校评价改革的标志”、“学术成绩的汇集册”、“学生间比较与竞争的平台”、“家长对孩子监控的媒介”。这其中可能有些夸大家长通过档案袋对孩子的监控,但家长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文化背景下,通过档案袋关注孩子学业的发展情况远远多于档案袋评价对孩子自我发展的关注的情况。

再次,认为档案袋评价主要是为了体现社会性选拔中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性、公平性的最有力工具,这是许多大众媒体的宣传的观点。在国外档案袋评价实施的过程中也遇见过与我们类似的问题和现象。“档案袋评定有可能成为来自上述领导人物的命令,以便向公众证明一个州或学区正在致力于一种评定的‘新方向’。不用说,这种方式并非档案袋体系中应有的开发方式。”。诚然,档案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社会性选拔中体现学生全面性的一种手段,但为了体现全面性而本末倒置,为了突出档案袋评价的社会选拔功能而不管学生在档案袋评价中的自我发展状况,只能是百害而无益。

四、档案袋评价价值取向重心的转变

(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发展的内部性价值取向为核心

“档案袋评价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助推器,者眼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力,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以内部性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建议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档案袋的创建和开发必须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是档案袋评价的一个最主要的设计特征和本质特征。“约翰逊曾指出:在开发档案袋评价过程中的每一步,学生都必须是对档案袋进行创造、开发,以及评价的参与者”。所以,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是一种教师在完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学习体验,这也就符合了新课程评价三维目标中态度、情感、价值观维度的要求。

第二个方面,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也不能绝对化,不能把放任自流与培养主体意识等同起来。反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素养要求,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是学生自主意识发展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二)以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的外部性价值取向为补充,使外部性的价值取向为内部性的价值取向服务

第一,社会、学校、家长应该以关注学生在档案袋使用中知识与技能的变化为着眼点,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为落脚点。我们以往的教育评价中太关注知识与技能等外显因素的增长,忽视了学生发展中更重要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内隐因素的变化。档案袋评价应该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中三维目标因素,但如何看待这三维因素却始终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新的教育目标层次把态度和技能放在首要的层次,体现了教育改革对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重视。

第二、社会、学校、家长等外界因素的协调与配合。近几年出现的“名校热”“择校热”“高考状元热”等现象是愈演愈烈,这些只关注学生分数、只关注学生分数所具有的潜在经济回报的现象无疑只能阻碍档案袋评价的正常发展。社会、家长、学校对档案袋评价的正确认识与支持、三者的协调与配合就成了档案袋评价正常发展所绕不过去的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65.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霍力岩,赵清梅.档案袋评价怎么了?——谈当前档案袋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6).

[4]比尔·约翰逊/著,李雁冰/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2.

[5]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69,116.

[6]韩召龙.档案袋评价——学生自主发展的助推器[J].江苏教育,2003,(19).

篇8:沂蒙精神的本质和时代价值

“弘扬沂蒙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前不久在临沂市召开,来自省社科界和临沂市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时代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沂蒙精神是革命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是在沂蒙大地上千千万万沂蒙人民为着民族的解放,为着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用血与火铸造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沂蒙精神又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以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沂蒙精神,这些内容是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今天我们认识沂蒙精神的重要历史前提。在20世纪50年代,沂蒙精神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和新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生生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这种主人翁意识就是以国家为重,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精神得到了巨大促进和质的升华,突出地表现为把市场经济意识与诚实守信、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沂蒙精神初步展示了一种新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即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开放精神。

先进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核心内容。先进性的本质构成了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光辉历程和特有的精神风格。沂蒙精神蕴涵在千千万万沂蒙人民当中,又通过少数先进代表人物的模范作用得到突出的

体现。先进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精神蕴涵的先进性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的先进性突出地从王廷江、朱崇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身上展现出来,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把先进性的要求与社会广泛性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是在新的阶段把沂蒙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前提。

实践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社会实践活动的升华,实践产生了沂蒙精神,也不断提升着沂蒙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认识和弘扬沂蒙精神,解决好市场竞争与共同富裕价值观的统一问题,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等等。

篇9: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唯物史观要研究人,研究人是如何创造历史的。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是哲学研究人的的问题的重要方面。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的,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创造历史活动。

第一节 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的历史演变:在西方哲学上,古希腊哲学家在探讨自然的奥秘时就对人给予了关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也对人的问题给予了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确立起自己的科学的人的本质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既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又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有多方面的含义,即它不是关于人性的全面规定,强调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

第二节 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人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价值观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都对人的价值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以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前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人是作为个体、集体和类而存在的。人的价值也可以分为个人价值、集体价值的人类价值。后二者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统称为集体价值,因此人的价值就是个人价值的集体价值。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在社会看来,个人价值在于他对社会所作的出的贡献。集体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集体对作为主体的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某个社会集体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整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具做出的贡献。总之,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集体价值,其根本之点都在于贡献,即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社会集体对人类和每个个体的发展的贡献。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二者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且二者又是相互包含的、相互渗透的。任何人的价值都是具体的,不存抽象的人的价值。

篇10:论价值评价的反映论本质

一、FASB的FSP FAS 157-4

FSP FAS 157-4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 两种“市场反常”情形的描述

“市场中资产和负债交易的数量与活动程度大幅下降及“市场变得非有序”。FASB认为这两种情形是不同的, 前者的情况可能会在非有序市场中出现, 而前者的出现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非有序。

(二) 两种市场情形提供识别的因素

一旦出现了相应的迹象 (包括但不仅限于) , 则市场可能已符合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其中, 针对“市场中资产和负债交易的数量及活动程度大幅下降”的情况, FASB列举了“近期的交易很少 (few recent transactions) 、价格行情 (price quotations) 并非基于当前信息”等八种迹象, 要求报告主体以证据的权重 (weight of the evidence) 为基础, 通过评估上述这八种识别因素的重要性及相关性来进行判断。同时, FASB也列举了四种迹象以供识别市场是否已不再有序, 并同样要求报告主体基于证据的权重来进行判断。

(三) 公允价值计量的进一步规定

对于“市场中资产和负债交易的数量及活动程度大幅下降”的情况, FASB认为交易价格或报价对于公允价值来说将不再具有决定性 (如该市场可能是一个非有序的市场) 。在依据FAS 157估计公允价值的时候, 需要对交易价格或报价进行进一步分析, 并对其进行大幅调整。此外, 还应结合估值方法的合理性、当前的事实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对于前述第二种情形, FASB则分别针对有序和非有序的市场, 主要从如何处理交易价格或报价、以及如何处理市场风险溢价等方面说明了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

该份FSP, 主要强调的是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如何识别情况, 二是在某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就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目前的设计来看, 其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或如实反映性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方面可能也存在提升空间。关于可靠性及如实反映性, 笔者将主要基于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及联合概念框架项目2008年发布的关于目标及质量特征的征求意见稿来进行探讨。

二、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性

在第2号概念公告中, FASB将可靠性定义为“保证 (assures) 意欲陈述 (purports to represent) 的信息能够合理地避免错误及偏向 (reasonably free from error and bias) 、使得信息得到如实反映的一种信息质量” (FASB, 2006a) , 并认为可靠性由如实反映性及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 构成, 同时也需考虑中立性 (neutrality) 的影响。其中这一系列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值得仔细体会。

(一) 如实反映性

FASB将如实反映性定义为“一项测量或描述与其所意欲陈述的现象之间的符合程度或一致程度” (FASB, 2006a) 。这一概念更接近于行为科学中效度的含义, 即测量工具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

(二) 偏向

在会计中, 偏向指的是一种持续的过高或过低的趋势。偏向的存在会导致如实反映程度的降低, 偏向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具体可分为来自测量方法的偏向 (如测量方法并非最佳的选择) 及来自测量者的偏向。产生测量者偏向的原因又可分为测量者缺乏技术及不够正直 (lack integrity) 两种。为了减少偏向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 人们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提出了要求, 当这两个群体的工作满足了这些要求后, 相应的会计信息便拥有了质量特征。

(三) 中立性

中立性指的是在呈报信息的过程中避免通过有意识的偏向来取得某种预先决定的结果 (predetermined result) 或引入 (induce) 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中立性是主要针对准则制定机构 (另外也包括财务报告的编制者) 提出的一种要求, 这两个群体保持中立有助于消除因测量者缺乏正直而导致的偏向。需要注意的是, 会计信息拥有中立性并不能减少因缺乏技术而导致的测量者偏向, 也不会减少来自误选测量方法的偏向。

(四) 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即采用同种测量方法经过多次重复测量之后, 测量的结果相同。可验证性质量特征获得的途径是多次重复测量 (即验证, verification) 。验证的过程有助于发现异常值, 进而有助于消除测量者偏向。需要注意的是, 验证只能合理保证测量规则已被正确地使用, 却难以得知所选用测量方法的合理与否。简言之, 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可以消除来自测量者的偏向 (包括因缺乏技术及缺乏正直) , 却不能消除来自测量方法的偏向。

(五) 完整性

FASB在第2号概念公告中认为, 会计信息具有如实反映性 (即所有的偏向都不存在) 还需满足完整性要求, 即在考虑了成本效益的情况下, 所有重要且可提供的信息都应被呈报。完整性并不仅隶属于如实反映性, 也会对相关性产生影响。

第2号概念公告中与可靠性有关的各概念间的关系可总结为:可靠的信息必然具备如实反映性、可验证性、中立性及完整性, 后四者缺一不可, 具备了后四者中一种或多种质量特征的信息却并不一定具备可靠性;被如实反映的信息必然具备可验证性、中立性及完整性, 后三者缺一不可, 具备了后三者中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征的信息却并不一定具备如实反映性;如实反映性与偏向是互斥的, 即被如实反映了的信息不存在任何种类的重要偏向, 信息中若存在重要偏向, 便不再具有如实反映性;加强信息的中立性有助于排除因测量者不够正直而导致的测量者偏向, 加强信息的可验证性有助于排除所有的两种测量者偏向, 对于排除测量方法的偏向而言, 加强中立性及可验证性都无能为力。笔者认为, 第2号概念公告关于可靠性的观点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可靠性概念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二是无论是中立性还是可验证性质量特征, 其对应的都是测量者偏向的发现与消除, 对于如何消除来自测量方法的偏向, 无论是第2号概念公告还是Joint CF ED都未有详细的阐述。

三、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计量

笔者认为,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说, 如果财务会计难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财务会计将可能逐渐趋于边缘化, 并最终被能够解决新问题的工具所取代。因此,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而言, 在已明确旧方法 (历史成本) 不适用的情况下, 仍然回避尝试和改进新方法并非一种明智的选择。为了提高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如实反映性, 同时也需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 如何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改进, 提高计量信息的如实反映性, 可按以下步骤来进行。

(一) 市场未来的局势 (步骤一)

FSP FAS 157-4的相关规定应被定位为一种短期行为, 旨在消除特定环境下顺周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是继续保留这份FSP的做法, 还是以新的FSP来取代, 应取决于市场未来局势的走向。可以预见, 未来局势的发展无非两种情形:情形1, 金融体系的修复卓有成效, 市场重新走向正轨, 并由不活跃逐渐又变得活跃起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 则表明很多原先不可用的市场报价又重新变得可用起来。依据FAS 157中“最大程度使用可观测参数、最小程度使用不可观测参数”的原则, FASB应继续发布关于FAS157的FSP, 在对第三层级参数应用逐步收紧的同时, 转而更多地依赖可观测的市场报价。具体来说, FASB可以列举出市场由不活跃变为活跃的一系列迹象, 并要求报表编制者在根据证据确定市场已变得活跃之后, 更多地采用第二层级的参数, 以此来提高计量信息的如实反映性。至于准则修订的可行性, 考虑到市场转好时顺周期效应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来自诸如银行业等群体的阻力相比之前应该会小得多。情形2, 市场持续低迷。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 则可以得到一个事实, 即此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 对于缓解顺周期效应带来的影响并无实质性的效果 (称为事实A) 。从逻辑上说, 如果产生了这一事实 (事实A) , 其与准则修订有关的原因无外乎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 即会计准则的修订根本就不会对情况的改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无论再怎么限制公允价值都不会有好的效果;第二种可能, 即此前准则的修订没有产生好的效果, 是因为对于准则的修订力度还不够, 如果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更进一步的削弱 (甚至暂停或废止) , 将会使得局面变好。

无论事实A的产生缘于上述两种原因中的哪一种, 选择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进一步的削弱 (甚至暂停或废止) 都不可能是准则制定机构最优的选择:若第一种原因成立, 则直接说明对准则所进行的任何修订都是徒劳的, 因而没有必要再对准则进行改变。即使第二种原因成立, 准则制定机构也应强烈抵制对公允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削弱 (甚至暂停或废止) , 在事实A已经产生的情况下, 准则制定机构应全力阻止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进一步的削弱。因此, 在前两种均非最优的情况下, 待金融体系修复机制进一步地发挥作用, 也是一种办法。如果市场情况因金融修复机制发挥作用而转好, 在等待的同时, 准则制定机构也可以对当前正广泛使用着的、公允价值的第三层级进行一定的改进。

(二) 公允价值第三层级的改进 (步骤二)

对公允价值第三层级进行改进是有意义可以分局势来考虑。在情形2下, 保持“更多地运用公允价值第三层级”的做法, 对于正在使用的这一方法的细节进行完善是符合常理的。而在情形1下, 尽管市场已经转好、应更多地依赖可观测的市场报价, 然而准则制定机构也应考虑市场在未来某日重新变得不活跃, 届时可能又得使用公允价值的第三层级。因此, 在情形1下, 完善公允价值的第三层级同样有意义。如何进行改进, 当FAS 157还是征求意见稿时, FASB把所有不可观测的参数、以及活跃市场中 (针对完全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 报价以外的可观测参数全都包括在了公允价值第三层级的范畴中。但这一层级所涵盖参数的范围过于宽泛, 使得计量的可靠性过于层次不齐。基于该考虑, FASB在正式发布FAS 157时, 只将不可观察参数划入了第三层级的范畴。尽管FASB做了如此的改变, 笔者认为, 公允价值第三层级所涵盖的范畴依然过宽, 其计量的可靠性显得参差不齐。针对只能依赖不可观察参数进行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 需考虑能否对有关的参数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与提炼, 通过最大程度地将相关方法进行“标准化”或“准则化”, 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压缩会计主体可调节的空间。此外, 也可以考虑针对只能依赖不可观察参数进行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发布一些相关的FAS或应用指南, 以最大可能地规范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这样, 不仅计量信息的如实反映性有所提高, 不同主体间的计量信息也会变得更具可比性。

(三) 辅助措施的采取 (步骤三)

为了保证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如实反映性, 还可以考虑从辅助措施入手, 如在财务会计的范畴内, 可以考虑加强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披露, 以此来满足资本提供者的信息需要。在财务会计范畴以外, 则可以考虑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创造的信息披露。如银行在创造一种新的衍生产品的同时, 就应对衍生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 (如关于如何对衍生品进行估值的信息) , 而不是仅仅在投资者买入相关产品之后, 由投资者在自己的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应的信息。要求银行加强关于所创造衍生品信息的相关披露, 或许对于提高投资者财务报告信息的可理解性也会有所帮助。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断地完善, 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M].New York, Chichester, Brisbane, Toronto, Singapore:John Wiley&Sons, Inc2006.

[2]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57:Fair Value Measurements2006.

[3]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Board.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Objectiv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 of Decision-Useful Financial Reporting Information2008a.

篇11:论《战国策》所反映的折中观念

战国时期, 社会局势复杂, 诸侯并立, “礼崩乐坏”现象严重。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是纷纭错综, 这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动, 其中各种层次水平的知识分子也被迫游走于各国之间。而在此时, 各诸侯国统治者们纷纷忙于各自领地的扩展与生存, 大规模的人才招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于是一批以出谋划策为生的谋臣策士在这一个特殊的时代产生了。这些谋臣策士们的计策和言行则被主要记录在了《战国策》之中。通过对《战国策》的研究可以发现, 无论是在诸侯国关系还是争霸战争方面, 谋士们的游说之词有很多是从抑制冲突产生的角度出发的, 而避免冲突所采取的方法则主要是依据折中的观念, 即尽量让当事双方都能得到利益, 达到满意的程度, 从而各自妥协。下面我们将对《战国策》中所反映出来的折中观念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战国策》中的折中观念与妥协现象

《战国策》形象地刻画和描写了众多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对于这些人物的描写手法也各不相同, 从言语描写到细节动作描写, 各个部分都展示出了人物的处事风格与内心活动。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战国策》文本中的历史因素被文学化, “文”与“史”并没有各自独立, 于是历史叙事手法有了被探究的前提, 历史叙事背后所隐含的诸侯国关系显得形象生动起来。

战国初期, 群雄争起, 虽然周天子已无实际大权, 但是大小各诸侯国依然尊周天子为共主, 这在宗法道义上首先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定了基调。但是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内部的纷争, 王室本身的威严和最后的尊严在战国时期丧失殆尽。东、西二周对京畿的瓜分标志着王室的彻底没落, 各诸侯国因此觉得有称霸的可能。《战国策·东周》首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即记载了秦国企图夺取九鼎掌握天下的意图。对此, “周君患之, 以告颜率”。[1] (p1) 谋士颜率没有直接面对秦国, 而是将东周与齐国的关系推向前台。很显然, 在颜率看来, 东周与齐国在秦国退兵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 因为东周希望保鼎, 而齐国与秦国一样亦希望得鼎。这一招很成功, 有了齐国的协助, 秦国不得不退师而去。但接下来才是问题的关键, 由于先前颜率向齐王明确表示:“周之君臣, 内自尽计, 与秦, 不若归之大国。”[1] (p1) 致使事成之后齐国索要九鼎。这一次颜率没有转嫁矛盾, 而是本着折中的理念, 诱使齐国妥协。从《战国策》文本语言来看, 颜率劝解齐王的理由只有一个:“昔周之伐殷, 得九鼎, 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 九九八十一万人, 士卒师徒, 器械被具, 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 何途之从而出?”[1] (p3) 试想, 仅仅靠路上不安全这一个理由便能敷衍了事吗?很显然这是不具有足够说服力的, 因为对此, 齐王已经给出了答案。齐王曰:“子之数来者, 犹无与耳。”[1] (p3) 齐王其实明白东周保鼎的目的。因此, 从本质上来讲, 颜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颜率曰:“不敢欺大国, 疾定所从出, 弊邑迁鼎以待命。”[1] (p3) 此言一出, 即刻给此事盖棺定论, 齐王也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意味着尽管齐国有可能得不到九鼎的实物, 但是在天下人看来, 九鼎名义上的所有权其实已经归了齐国, 掌握九鼎也意味着掌握了正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索鼎, 以颜率的说辞和表现来看, 东周未必真的答应, 路途上也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成功便罢, 一旦失败则得不偿失, 甚至连名义上对九鼎的所有权也有得而复失的可能;更何况通过这次事件所获得利益本来就是意外的, 因此齐王才会停止追索。在这里, 两国在处理问题时的妥协与折中的观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双方在利益问题上各退一步:东周虽然一兵未损保住了九鼎但却丧失了对九鼎的所有权, 齐国虽获得了对九鼎的所有权, 但却没有得到实物, 动兵五万的结果仅仅是一口空言。所以, 在这次事件中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赢家, 有的只是相互妥协的利益折中。

需要注意的是, 与《国语》、《左传》及《孟子》不同, 《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基本上倾向于纵横家。“纵横策士, 是战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阶层”[2] (p187) , 而纵横家的处世价值观在于权衡利弊, 忖度时势, 缺少儒家礼定规范的特性。这说明了春秋与战国在时代上的差异。《战国策》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 刘向在整理《战国策》时也在其《<战国策>序录》中指出《战国策》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与春秋时的价值观大不相同。战国时期, 各家策士多主张公开地寻利求名, 毫不避讳。很明显, 这种行为观念在汉代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正统之后, 必然遭到鄙夷, 因此历代学者对于《战国策》中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的行为方式颇感矛盾, 评价相对不高。北宋苏洵虽喜好《战国策》但很少称赞。同时期的曾巩在其《<战国策>序》中说:“向叙此书, 言周之先, 明教化, 修法度, 所以大治。及其后, 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 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率以为此书, 战国之谋士, 度时君之所能行, 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泥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 去周之初, 已数百岁, 其旧法已亡, 其旧俗已熄久矣。……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 而乐于说之易会。其设心注意, 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 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 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 而诸侯及秦用之, 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 而俗犹莫之悟也。”[1] (p1199-1200) 对比战国纵横家们, 孟子更加讲求仁义, 表现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 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 (p1)

但其实《战国策》所反映的理念并非全部脱离儒家道德规范的框架。与其说《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处事原则, 倒不如说《战国策》反映了整个战国时期人本主义的发展倾向。因为参与合纵连横的“士”阶层们实际上背景身份复杂, 很难辨别其真正的学派归属, 合纵连横只是他们施展才华的一个平台。谋士们大多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才积极迎合社会现实, 这与儒家的“入世”观念极其相似。孔子曰:“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4] (p68) 但是社会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 要“入世”就意味着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得必有失, 牺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而“折中”观念之中即包含着牺牲和妥协。

再看《战国策·魏策四》中的《秦攻韩之管》。秦国进攻韩国的属地管邑, 与韩国临近的魏国准备发兵救援, 而昭忌对魏王说:“夫秦强国也, 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 若出攻, 非于韩也必魏也。今幸而于韩, 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 夫解攻者, 必韩之管也;致攻者, 必魏之梁也。”[1] (p896) 劝魏王不要派兵相救, 否则会引祸上身。魏王则认为魏国与韩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最终决定救援韩国。结果正如昭忌所言, 秦国转而进攻魏国。在这种情况下昭忌受命面见秦王劝解秦王退兵。昭忌认为:“天下之合也, 以王之不必也;其离也, 以王之必也。今攻韩之管, 国危矣, 未卒而移兵于梁, 合天下之从, 无精于此者矣。以为秦之求索, 必不可支也。故为王计者, 不如齐赵, 秦已制赵, 则燕不敢不事秦, 荆、齐不能独从。天下争敌于秦, 则弱矣。”[1] (p897) 其给出的理由是秦国应该征服赵国, 震慑燕国, 从而破坏其他国家进行合纵对抗秦国。秦王认为有道理, 因而停止攻魏。在这里, 昭忌的计谋很有效, 既成功解除了魏国的危险, 又避免了秦国再度攻击韩国。但这里也有一个缺点, 即秦国如果按昭忌所言进攻赵国, 对魏国未必真的有利。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魏国在赵国和韩国中间, 赵国在北, 韩国在南, 实际上祸水北引对于魏国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远之策。其次, 提示秦国破坏合纵很显然更不是明智之举, 后患无穷。因此, 将战祸引向赵国只是昭忌的折中之举, 虽未直接对韩国和魏国造成损害, 但间接地影响了对峙局面, 为打破各国间的力量平衡埋下了隐患。所以, 虽然有些计谋有效, 但乃无奈之举。《战国策》之中与之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充分说明了一点, 有些看似巧妙的计谋实际上是妥协和折中的结果, 尽管谋士们思维超群, 但未必能真正力挽狂澜, 诸侯国的硬实力在实际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折中策略与个人利益

《战国策》中记录了政治、外交、军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游说策略, 各家策士们为了求名求利, 奔走各国, 纵横捭阖, 在各国间摇摆不定, 忽而支持合纵忽而力挺连横, 或主导背盟弃约或主张罢兵联合, 说到底都是为了个人利益, 例如“苏秦初欲横, 秦弗用, 故东合纵”[1] (p1197) 等。

既然出发点是个人名利, 那么在制定策略的时候, 自身利益必将被排在第一位, 至于所效力的诸侯国利益当然可以置后。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往往可以妥协甚至交易, 对于各家策士们来说, 策略的终极目标是从中获利并且完美抽身, 自保得利, 因此采取均不得罪的折中策略对于策士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战国策·东周策》中的《东周欲为稻》篇即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东周在西周以东, 居河下游, 位于上游的西周能够控制水源, 限制了东周种稻。苏子自告奋勇前往西周求水。苏子对西周君说:“今其民皆种麦, 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 不若一为下水, 以病其所种。下水, 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 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而受命于君矣。”[1] (p9) 西周君觉得有道理, 遂放水。

具体分析苏子的理由。首先, 苏子认为没有水, 东周便只能种需水量少的麦子。其次, 苏子站在西周君的立场上, 怂恿西周牵制东周, 放水淹东周的麦子。再次, 待东周改种水稻并收获之后, 再抢夺东周的水稻。这一过程确实是符合逻辑的, 因此西周君才会同意。从思辨上来看, 这种解决方式对于东周获得水源大有裨益, 同时对西周来讲可以毁坏东周的麦子、抢夺东周水稻。因此可以看出, 苏子的计谋虽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 但牺牲了东周的利益, 这是折中策略。这一策略对东周和西周来讲都是双刃剑, 虽然得利, 但各存隐患。从原文来看, 东周是否已经开始种麦还未得而知, 从苏子的口中可以肯定东周已经开始种麦了, 因为苏子曰“今其民皆种麦”, 但这是否是苏子的谎言很难判断。所以如果东周确已开始种麦, 那么这一部分必然会遭到损失, 虽然得到了水, 但损失了已种的麦, 而且改种水稻之后, 还很有可能在日后遭到西周的攻击。同样, 如果东周根本没有种麦, 西周君没有发现问题则罢, 一旦发现问题, 必然会全力筹备夺取收获后的水稻。所以, 这一计策实际上只是从苏子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的, 对于之后东周及西周的关系发展, 显然是不利的。总之, 苏子的策略折中了东周与西周的各自利益, 使双方既有所得又有所失, 而最终的结果是“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1] (p9) 在这场博弈中, 苏子没有得罪任何一方, 反而是受到奖赏全身而退。

因此, 在思想流派错综复杂的战国时期, 众策士的首要任务是自我谋利, 将讲求时效和策略的立竿见影。通常情况下, 快速地解决纷争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暴力手段, 通过硬碰硬的战争解决问题;另外一种则是双方互相妥协, 各自让步, 否则只能陷入僵持与拉锯之中。持久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策士们来说基本是最不好的结果, 因为战国时期时局动荡, 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时常发生, 尤其是一些小的诸侯势力更是朝不保夕, 所以没有更多时间去检验一个长期的策略是否有效。所以众策士们不得不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策略奏效, 要么发动战争, 动态地解决问题;要么采取折中的手段, 温和地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策士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就不足为奇了。而采取折中的策略相比于发动战争更有优势, 因为战争一旦爆发, 出谋划策的策士们就不得不坚守一方的利益, 毫无退路可言, 不成功则失败;而采取折中的手段却能两面获利, 进退有余。故而, 折中策略的选择与策士们的个人利益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仔细体味《战国策》中策士们的为人处世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其实策士们并非如我们一贯理解的那样总是“智慧超群”, 更多的是在时局压迫下所做出的无奈选择, 在身家性命、功名利禄至上的社会环境里, 折中往往是最有效的处事方式, 这和儒家的中庸观念相类似, 但又存在差异。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温和, 强调处事的过程, 而《战国策》所反映的折中观念则更注重结果, 过程则有可能极端且激烈。

参考文献

[1] (西汉) 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郭丹.左传国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3]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上一篇:和程序打仗作文下一篇:历年公务员行测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