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2024-05-19

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精选6篇)

篇1: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浅谈小悦悦事件的感想

摘要: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小悦悦事件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想以及反思、启示是永远的。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人性、道德、社会、舆论

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但人间总是有爱的,拾荒阿姨的善行让我们感受到社会还存在一丝的温暖,让我们知道好人还是存在的。

对于小悦悦事件,我们的看法都不一样,在这事件中许多人都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从小悦悦事件中探讨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18个路人的人性冷漠、道德沦丧。我觉得应该从几年前的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给人们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好人没好报的思想逐渐植入人们的心中,使得人们那颗善心慢慢缩到角落里,再也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我觉得那18个路人的见死不救固然有错,但是造成这现象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各种社会的因素,包括公众的舆论,社会教育的缺陷,法律制度的漏洞等等。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在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假如我们当时也是那18各路人之一,你会怎样做呢?你会像拾荒阿姨那样二话不说地抱着小悦悦到一边救她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做到像拾荒阿姨那样,他们肯定会在救人前再三考虑的。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这类似的事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当然不能见之则避,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并且我们还要学会正确地救人,一般情况下,不要随遇移动伤者,而且我们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叫救护车。

通过观看视频,我更加清楚的看到了那18个人的举动。其中特别让我感到气愤的是第一个撞小悦悦的那个司机的录音,其中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次就撞死小悦悦的话应该赔几万块钱就可以了事的,假如小悦悦没死的话,很可能赔几十万的治疗费,这样不是亏大了吗?听到这段话后,我为小悦悦的生命受到如此的轻视和摧残而感到心痛,同时也为那司机的冷漠无情而感到气愤和心寒。当时,我真的很想当面问一下那司机:假如以后别人也这样对待的你的亲人,你能接受吗?

除了那司机外给我影响很深刻的是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在视频里,我看到她带着她的小孩对小悦悦视若无睹地经过,当时我真的觉得很心寒和很诧异。我觉得,她作为一名母亲,她应该能体会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痛苦吧,难道她就真的那么冷血滴认为只有她的小孩才是宝贝,别人的就是一文不值吗!除此以外她给她的小孩树立了一个不好的例子,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而选择了冷漠地离去,这样的做法,给她的小孩带来错误的认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尚且如此做,小孩长大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的。

现在的社会中时常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惨剧视若无睹呢,又是什么让原本火热的心逐渐冷漠。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冷漠呢。当下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的无知,都该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事实上,人性的冷漠并不仅仅是佛山的问题,如果小悦悦的事故发生在其他城市,相信依然会有路人畏惧绕行,所区别的可能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如今社会道德的失范,确实已到了急需转变的时刻。然而,在佛山市、广东省或以重金激励见义勇为,或推动见死不救入罪等强力方式力图扭转局面时,我们理应冷静,这是否就是扭转社会风气的终极解决方案?

首先,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力改变“因”,难免有南辕北辙之忧。再看立法手段。的确,以法律“越俎代庖”制约道德,从德国、意大利到美国均有成例。但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已经让热心助人未必善有善报,见义勇为却被反口诬赖的结局深入人心。如若真以法律强制救助,让仅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在获罪和被讹孰轻孰重的纠结中迅速作出判断,的确有些难为并非圣贤的普通市民。因此,以严刑峻法唤醒世道人心,仅仅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其实阻碍公众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还是内心中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则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每个公民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经济、医疗保障机制,那么出于经济角度的讹诈或将大为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而见义勇为者也无需过分担忧补偿与法律责任的判定。等到全社会都来为你“撑腰”的那一天,相信将不会有人在小悦悦面前绕行。纵观整件事情,我觉得我们真的要认识到现在的社会人性冷漠和道德沦丧的原因并且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修补法律的漏洞。我觉得在小悦悦事件上,她的父母要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他们的对孩子疏忽也导致这事件的发生,因此家长的对小孩监护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事情不再会发生,也希望经过这件事后,我们不会再吝啬我们的善心,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我始终相信好心是有好报的。

参考文献:

[1] 联合早报:“小悦悦事件”最应反思的是什么?2011-10-25 [2] 李伍真.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社科纵横, 2009年1月 [3] 倪洪兰.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理论前沿, 97 第 8 期 [4] 苏继芳.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9月第22卷第5期

篇2: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那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终于,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2011年10月21日,多次越过死亡线的小悦悦绝望地撒手人寰,她才来到这个世界两年,还不曾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美好,而这个冰冷的世界和冷漠的国人就已经将她无情地抛弃……

逝者小悦悦,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这个秋天小悦悦见识了人性最冷漠的一面。也许直到离开的那一刻,她都不会想到国人的冷漠竟至于此!且不说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如果每一个“我”都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至少也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

或许有些人想去救人,但又害怕“狗咬吕洞宾”,当这两种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救人之后被诬陷怎么办?被索赔怎么办?

公交司机救人反被诬告,因为一个小小摄像头还其清白。“彭宇”效应,已经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底。好事,做?不做?两难!很大一部分人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我不去救人,后边的人会去救的。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行侠仗义的黄飞鸿早已成为佛山历史与民风的一种代表,佛山 因此“城市名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不幸的是,近日佛山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不是因为黄飞鸿大师,而是因为一名两岁多的小女孩遭两辆车碾过身体、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问津。他们的冷漠,是让文明蒙羞的道德灾难。而这样的冷漠,绝非特例,却有日渐弥漫的趋势:比如频频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助,面对歹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

让人诧异的是,在道德环境因各种冷漠渐显不堪之时,弱势者却义务反顾地表现出他们的仗义,比如这一事件中救助女童的拾荒阿姨陈贤妹,还比如那些扶起摔跤老人的青少年……社会道德要靠底层和弱者来维系脸面,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篇3: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一、对“小悦悦事件”中相关新闻标题的分析

首先回顾一下“小悦悦事件”的来龙去脉。2011年10月13日17时许,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 两岁女童小悦悦 (化名) 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 司机肇事后逃逸。之后将近7分钟, 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 18个路人先后经过, 但都视而不见, 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最后是一名路过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伸出援手, 将小悦悦抬至路边。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广州、佛山等地的媒体连续几天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通过比较、分析部分报纸对“小悦悦事件”的新闻报道, 笔者发现, 部分新闻标题的评论色彩过浓, 新闻标题有向评论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将部分新闻标题按评论色彩的浓厚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以下三类:

(一) 在新闻标题中强烈表达观点和态度的

2011年10月17日《佛山日报》头版对“小悦悦事件”的导读大标题是:“这一天, 他们令佛山蒙羞”;次日, 《佛山日报》头版对此事的导读标题延续了这一风格:“那一刻, 她让佛山骄傲” (见图1) 。一句“蒙羞”, 一句“骄傲”, 无不体现出强烈的情感立场和评论色彩。

10月18日, 《新快报》对《佛山日报》前一天的标题“这一天, 他们令佛山蒙羞”提出商榷, 并用整版篇幅讨论:“这一天, 谁令谁蒙羞了” (见图2) 。这是对“小悦悦事件”评论的再评论, 将不同媒体和微博上的言论进行综述归纳。

另一则在新闻标题中带有强烈评论色彩的标题是, 2011年10月16日《羊城晚报》在报道“小悦悦事件”时使用的大标题:“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 (见图3) 。“冷血路人”这一说法, 含有很强烈的谴责意味。

(二) 新闻标题中带有一定评论色彩的

2011年10月17日《新快报》导读版对“小悦悦事件”报道的大标题是:“谁来‘拾’道德的‘荒’?” (见图4) 。这个标题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对18名见死不救的路人的道德缺失提出了批评, 表达了立场, 但是态度并不激烈, 更多地给人以思考。

同一天, 《新快报》共用四个版讲述“小悦悦事件”, 在第04-05版中, 使用了“看看18路人冷漠到什么地步!”的大标题, 在第06版中, 则使用了和导读版一样的标题:“谁来‘拾’道德的‘荒’?” (见图5) 。

应该说, “谁来‘拾’道德的‘荒’?”和“看看18路人冷漠到什么地步!”两个标题都带有评论色彩, 蕴含着感情和立场在里面, 但相比《佛山日报》“令佛山蒙羞”、“让佛山骄傲”之类的标题, 还是有一定的克制。

2011年10月18日《新快报》头版大标题为:“我们不做中国的路人”。大标题下, 摘录了有关“小悦悦事件”的部分网络言论, 以及当天《新快报》头条评论里的句子。这种在新闻导读版通篇刊登言论的做法, 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它鲜明体现了一种态度, 且观点并不算强烈和偏激, 但这些态度究竟代表着报社的立场, 还是言论者自己的立场, 是很模糊的。这种评论规格不明、评论主体不明的评论化标题出现在报纸的头版, 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且容易被认为其代表着报社的立场, 而一旦这些观点不被读者所认可, 报社就有丧失客观、专业的巨大风险。

(三) 新闻标题尽可能保持客观叙述

《南方都市报》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则一直尽可能地遵循着客观叙述的原则, 避免将过多情绪和观点融入新闻标题和报道之中。如2011年10月16日《南方都市报》导读版对“小悦悦事件”的大标题是:“两龄童两遭车碾18路人冷漠走过”, 以及10月17日的大标题“除了肇事司机还恨冷血路人” (见图7) 。“冷血路人”一说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但因直接引自被碾女童家人之口, 就淡化了标题本身可能带来的评论色彩。这样既表达了一种态度和情绪, 也不违背客观的准则。

二、新闻标题评论化的利弊分析

总体来看, 尽管“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的冷漠让人出离愤怒, 但多数报纸在处理此新闻时都尽量保持了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将新闻与评论分开、事实和情感分开。不过, 个别报纸在新闻标题中出现评论色彩过浓的情况, 应该值得警惕。事实上, 新闻标题, 尤其是报纸导读版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值得业界和学界就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它到底是代表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还是一种应该被警惕的趋势?

目前能搜索到的有关“新闻标题评论化”的文献只有吉林大学黄也平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三种新闻”:选择与可能——新10年中国新闻“评论化转向”现象分析》[1]。该文认为, “第三种新闻”是一种以评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新闻样式, 这种“评论化”既表现在“新闻标题评论化”方面, 也表现在“新闻内容评论化”方面。但与黄也平的观点不同, 笔者并不认为“‘第三种新闻’很可能是当今社会更为需要的新闻方式”, 相反, 笔者认为新闻与评论的边界即使在当今网络时代也需厘清, “第三种新闻”是一种值得警惕、应予避免的趋势。本文将侧重分析“新闻标题评论化”可能带来的利弊, 进而说明无论是标题, 还是内容, 新闻的“评论化转向”都应予避免。

(一) 新闻标题评论化容易吸引读者

随着人们接受新闻信息渠道的日趋多元, 很多新闻等到被报纸报道时已经不是新闻了, 相当多的读者可能已经通过微博等渠道了解了大致的新闻事实。这个时候, 如果在新闻标题, 尤其是报纸导读版的新闻标题中表明一种态度或观点, 即为新闻标题添加一些评论色彩, 就很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评论化的效果或者说优势在微博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评论色彩浓厚的新闻标题容易得到微博网友的喝彩和赞同, 特别是当标题中的观点与他们所持的观点相同的时候。但另一方面, 让所有人都接受一种观点显然不现实, 任何一种观点和立场都可能有潜在的反对者, 如果评论化的新闻标题挑战了网友所持的观点, 则整篇报道乃至整张报纸的客观、专业立场都将受到挑战。

新闻标题评论化带来的风险就是以暂时的“博人眼球”牺牲报纸一向追求的客观、专业立场。将事实与观点分开, 应该是报纸秉承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 新闻标题评论化恐影响专业性

新闻标题评论化能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主观评价或立场倾向, 但其评论主体却是非常模糊的。标题中的倾向或者观点到底代表着编辑、记者, 还是总编室, 甚至整张报纸?读者并不了解, 只能揣测, 而多数情况下, 导读版的新闻标题容易被视为代表着整张报纸的立场和观点。

而新闻评论则不同, 它的主体是很明晰的, 社论、评论员文章、个论、来论等不同规格代表着不同的评论主体。尤其是很多评论版面还会注明:“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与报社立场无关。”对比之下,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几乎是绑架了整张报纸的立场, 与报纸所追求的客观、专业主义相去甚远。

新闻标题评论化是观点先行, 将编辑或记者的观点强加于读者, 让读者带着“偏见”去了解新闻事实。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 会让人怀疑新闻报道本身:报道是否坚守了新闻专业主义立场?是否给相关各方公平的呈现和表达空间?是否含有编辑或记者较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在新闻报道里既想表达立场, 又想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这恐怕不是能够做到二者得兼的。

三、新闻标题评论化的其他案例分析

事实上, “小悦悦事件”只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个最新案例, 近段时间以来, 新闻标题评论化的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众声喧哗的时代, 传统媒体坚守客观冷静的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越来越不容易, 部分报纸总是忍不住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夹带着自身的观点, 模糊了新闻与评论的界限, 导致既伤害了新闻的客观性, 也影响了评论的专业性。

以“郭美美事件”为例。2011年8月4日《长江日报》在第22版娱乐新闻版面刊登了一则报道, 大标题是:“郭美美的爱马仕一个她妈的一个干爹的” (见图8) 。虽然对娱乐新闻的要求可以不那么严格, 虽然这则新闻标题看上去也只是对事实的描述, 但是, 标题中包含的嘲笑与刻薄态度已经跃然纸上, 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讽刺。

又如, 2011年10月7日《新快报》头版对“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所作的导读, 大标题是“苹果落地”, 旁边两段文字如下:

“久经考验的资本家, 伟大的市场经济战士, 乔布斯不幸因病去世, 享年56岁, 这是全世界果粉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领导人奥巴马亲自发去了唁电, 充分肯定了乔布斯光辉的一生。无党派人士比尔·盖茨、巴菲特也通过微博表达了慰问。望各界化悲痛为购买力, 积极做好迎接爱疯5上市的工作。

乔布斯永垂不朽!” (见图9)

这两段新闻导读, 放在报纸头版的重要位置上, 可以说也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种体现。它试图用戏谑化的表达来化解乔布斯去世带给人们的无尽哀伤, 但这种“创新”是否达到了它预想的效果, 从微博上毁誉参半的评价来看, 显然争议性极大。

四、结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发展趋势往往和新闻报道本身的评论化发展趋势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新闻标题的评论色彩过浓, 基本上新闻报道也会写得夹叙夹议, 充斥着记者或编辑的观点、态度在其中。但是, 新闻的客观性一直是媒体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如果报纸上的新闻报道都以“评论化报道”的面目出现, 必然会损害报纸的客观、专业立场。

有观点认为, 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往往就是事实和观点混杂的。是的, 作为个人信息发布平台, 个人微博用户在选择发布某条信息的同时往往会附带自己的观点, 这是被大家所接受的;但经认证的、代表某一媒体发言的组织微博用户, 在发布微博时依然会注意将事实与观点分开或是明确标注, 这也符合大家对组织微博用户的期待。毕竟, 每个人都希望做出独立判断, 而独立判断的前提, 正是获取不偏不倚、干净的不夹杂观点的新闻事实。

如上所述, 类似在报纸导读版鲜明亮出观点、将新闻标题向评论化方向制作的行为, 需要警惕。因为读者会疑惑, 新闻标题中的观点, 究竟是代表报社的立场, 还是具体值班编辑的立场?评论主体不明、评论规格不清的表态很容易给读者带来困惑, 尤其是报纸头版 (或导读版) 用整版篇幅来讲述一个新闻事实、表达一种观点的时候 (如图6、图9) 。

本文认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趋势, 它在吸引读者注意力资源的同时, 往往是以牺牲报纸致力追求的客观、专业原则为代价的。将新闻与评论分开, 事实与观点分开, 依然应该是被严格恪守的报纸编辑准则。

摘要:近来, 报纸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愈发明显, 尤其体现在报纸的导读版上, 新闻标题往往放弃了提炼事实的功能, 变为对事实的评论。笔者认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值得警惕。本文以部分报纸对“小悦悦事件” (即佛山18名路人对两次被碾女童小悦悦见死不救) 的新闻报道为例, 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新闻案例 (如“郭美美事件”、乔布斯去世等新闻报道) , 来剖析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 以及它可能导致的相关后果。

关键词:新闻标题,评论化,“小悦悦事件”

参考文献

篇4: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24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以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小悦悦被碾案犯罪嫌疑人胡军。10月13日下午,在广东佛山南海区广佛五金城内,2岁女孩悦悦被两辆车先后碾轧,7分钟里18个路人都视而不见,直到拾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孩子抱起。小悦悦随后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最后因伤重死亡。

二、多维解读

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可以说,它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心态,不断地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考验着社会的诚信力。这也是一个训练多角度思维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解读:

1.路人角度

这一角度可作正反观。

从反面来看,18个见死不救的路人行为已是千夫所指,需要批判。其实,小悦悦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交通事故,而正是路人的冷漠与麻木。面对一个即将逝去的只有两岁的鲜活生命,怎么能忍心离开?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拒绝冷漠,伸出你的手,让人间变得有温情。

进一步挖掘,路人何以冷漠?广东佛山经济比较发达,人们腰包虽鼓了起来,可道德却在沦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谴责那18个人,而要反思我们的法律制度是不是完善:为何常有救人反被诬告且败诉的事件发生?为何社会上有堂而皇之地“碰瓷”而得益的人存在?面对这片滋生道德冷漠的土壤,政府如何采取措施,让这些麻木的人心灵变暖?由此,我们可提炼出观点:医治麻木的国人心灵,远比让他们富起来重要。

2.胡军角度

就肇事后不救人反而逃逸而言,胡军的被捕应是罪有应得。问题是他造成事故之后为何逃逸?是怕承担责任,还是想侥幸隐瞒?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要诚实做人,勇于担当。

除了个别灭绝人性的人用车撞人外,大多交通事故都是驾驶不小心造成的,我们也可以把上述事件看成一起一般的事故。从驾驶者角度看,我们可提出“谨慎驾驶,珍爱生命,幸福他人”的观点。不过,这有些老套。我们还可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入反思:为何这些年“马路杀手”有增无减?能否从源头上堵住此类事件发生?经常看到驾照考试时有人网开一面,对熟人放松要求,这不就是在培养“马路杀手”吗?一个地方这样,全国又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想想多么可怕。由此可提炼出观点:交警部门要从严发证,堵住事故源头。

3.家长角度

小悦悦的父母痛失爱女,已然不幸,我们不便再揭人疮疤。但为了小悦悦事件不再重演,我们不得不反思,作为小悦悦的监护人,父母的责任有没有尽到?有报道说小悦悦一般都在五金城里同其他小朋友玩,此次是出去买东西才遭此横祸的。照常理,两岁的孩子怎能去买东西?她哪来的钱买东西?若是家长给钱去的,这个家长就是无知了。出事这段时间里,监护人不在场,本身就不应该。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责任重于泰山,疏忽酿成灾祸。正如欧阳修所说“祸患常积于忽微”。

另外,小悦悦的家长没有对陈贤妹的救人之举持异议,事后,还将人们的善款捐给骨髓移植者,这与南京彭宇案中的老太太形成鲜明对比,十分可贵。由此,可提炼出观点:人生不管遇到什么变故,都不能改变节操与失去良知,正所谓“士穷节乃见”。

4.陈贤妹角度

她虽是一个拾荒者,却是小悦悦事件中唯一出手救人者。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爱心不分贵贱,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

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反思,为何出手救人的是拾垃圾的陈贤妹,而不是其他人?难道她不怕被惹上官司?或许因为她无所顾忌,于是就不瞻前顾后,凭着良心施以援手。由此,我们可得出观点:在挽救生命的问题上,瞻前顾后是自私的行为,无私方可无畏。

不管怎么说,陈贤妹与前面的18人不同,她出手了,她对政府的奖励感到不安,认为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这正说明她的善良。所以,救人是出自内心的善良。这一本质往往在不太富裕的人身上出现,而在相对富裕的人身上消失,这种反差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5.社会角度

这一角度可生发的内容就多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佛山文明办做事后诸葛,奖励陈贤妹,固然可嘉,但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政府部门是否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使人们不再冷漠?由此可得出观点:政府部门应立法保护见义勇为。

(2)每个公民都要用此事拷问自己的良知,假如是“我”在现场该怎么办?会不会是视频中的前18个人?估计作为旁观者很愤世、临到自己头上又是另一番样子的大有人在。由此。我们可得HJ观点:做人要言行一致,应该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空谈无助于解决问题。

三、它山之石

对小悦悦死亡的痛惜,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舆论。客观地说,这18个路人中,可能确实有被舆论误伤的。但是,一个路人为了出名,假冒“肇事者”,只是为了所谓的出名;而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反而被一些人冷嘲为“想出名”……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让我们不寒而栗,甚至比18个冷漠的路人,更让我们惊心。

网络上对见死不救无情谴责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舆论主体,是不是就敢拍着胸口说,如果“我”在场,一定会去救?18个路人都侧目而去,如此“高比例”的冷漠和网络上的激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我怯怯地问一声:假如这些谴责者恰巧路过,他就一定不会是“冷漠”的路人吗?我看未必!

大比例的冷漠者,恐怕不仅仅反映了事发当地道德生态的荒漠化,更反映了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我们热衷于躲在安全的角落谴责冷漠者;另一方面,我们又可能拿制度作托词,拿“彭宇事件”的不测后果来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还是做一个安全的观望者吧。主流舆论的热切与实际参与者的怯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恰恰说明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淳化之风已经稀缺,道德冷漠症逐渐污染社会空气,道德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了。

我不认为我们的道德水平已经沦丧至不堪的地步了,对这18个路人,我们不应一味地谴责。谴责无济于事,应当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媒体也不要沉湎于炒作“类彭宇”事件,这反而会放大负面舆论,影响人们见义勇为的信心。

(节选自《除了谴责,我们更需要思考》)

四、新闻链接

1.继31日捐助茂名白血病患者6万元后,2011年11月2日中午,小悦悦父亲王持吕又向一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捐出 3万元善款。他表示,将会捐出所收到的全部善款,用于帮助有急迫需要的儿童,并以此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的关爱。

2.2011年10月19日,江西南昌广场东路,一名2岁女孩被汽车撞倒并被压在车下,周围众多民众携手抬车救人。

3.2011年10月17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文明办领导到陈贤妹家中探望,分别给予陈贤妹1万元奖励,并对其救助小悦悦的爱心之举赞赏有加。

4.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一公交站台等车。人来人往中,老太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主动扶起老太太并应其儿子的恳求,协助送老太太去医院。老太太儿子说自己带的钱不够,彭宇又掏出 200元钱垫付住院费。然而就在彭宇准备离开时,老太太突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她,予以否认,老太太的儿子立刻报警,此后又一纸诉状将彭宇告到法院,要求赔偿。

篇5:小悦悦事件感想

篇一:小悦悦事件感想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

彭宇案是促使中国道德沦丧到极点的一个标志性案件。2007年,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去年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去医院。不想,老人及家人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异口同声指其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13万多元。2007年9月5日此案一审判决,彭宇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此案判决一出,舆论大哗,本来已经毫无道德观念的中国人,更加确信,好人无好报,好事做不得。

目击者:老太自己摔的据证人陈先生在今年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所做陈述,他看到的情况是: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徐老太太曾在法庭上称不认识陈先生,当时不是他帮助的自己,陈先生非常气愤,提出自己当时曾用自己的手机帮老太太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

现今的中国,正被一帮嗜血狂徒,裹胁在一辆早已失控的动车,一直往前冲,冲向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

篇二:小悦悦事件感想

从小悦悦事件中,有人说中国变成了一个缺德的国度,可是这位母亲强忍着撕心裂肺的心痛,虽然小悦悦没有能逃过死亡的厄运,为什么还要夫妻双双下跪在这位拾荒的陈贤妹阿姨脚下啊?而拾荒的陈阿姨虽然命苦,一贫如洗,为什么这第十九位过路人,却成为第一位救人者。有道是“贫贱不能移”,其实,救人与感恩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仍然是重如泰山啊!只是为什么就有那样的中国人,满嘴仁义道德,浑身上下都是原则,还要争着一辈子在做人民的公共仆人、佣人,而这些人的良心几乎一个个比冰心还冷酷呢!又有多少人被这些“公仆”定下的游戏规则,逼得其不敢再见义勇为了,可悲啊!究竟谁是杀害小悦悦的凶手,这还用多说吗!?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背靠着一片灰白的,墙壁众多的人间阴影,痛定思痛的母亲陷入了沉思。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残酷了。不过,我想也许小悦悦这一走并非是坏事。她也许是一位小天才,过早的嗅到了当今世道的不公,这样一走,以后她再也不用尝毒奶粉了,什么地沟油就与她彻底无缘啦,父母再也不用担心,有朝一日小悦悦到幼儿园去,会遭下毒手的危险呢。再说你爸又不是李刚,只是一对在异乡打工做父母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能为她今后带来多少>幸福?做父母的,再认真的想一想吧:在中国,与那些多多少少被人整人,整死的冤死鬼相比,小悦悦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还算是有福的呢!与其在人间受苦一辈子,还不如趁自己在不懂人事之前,一了百了的痛快呢!祝小天使一路走好吧,但愿小悦悦的再次投胎会比现在会更加幸福呢。

篇三:小悦悦事件感想

两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社会,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广东省领导前往医院探望,拾荒阿婆陈贤妹捐出奖金,天南海北的人致电祈福,更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和企业竞相捐款„„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爱的暖流唤醒小悦悦,让>人间真情挽留住悬崖边那弱小的生命!

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救赎”也在进行着。连日来,围绕小悦悦事件的网上论坛、微博跟帖数以百万,谴责挞伐如潮般指向冷血的“路人”,在原生态的民间舆论场中,虽然不乏偏激和非理性成分,但喧嚣背后清晰凸显着主流民意,映射出社会的良知和基本伦理。18名路人的冷漠撩起了现实残酷的一角,但公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冷漠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抉择。

面对被车轧的小悦悦,漠视和救助之比为18:1,多么不堪、不齿,而又让人难以相信的一幕!面对倒于血泊中的弱小生命,18路人为何出现了“群体性”的“道德沦陷”?这看似偶然的事件,揭示出怎样的社会病症?扪心自问,假若这事让自己摊上,你是否真会与那些路人不一样?

应该说,18路人不是坏人、恶人,他们是思维健全的公民,在家庭和熟人间,他们甚至可能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但在小悦悦事件中,他们的冷漠和对责任的逃避,不仅让小悦悦幼小的心灵受伤,也演绎出一幕触目惊心的“道德公共事件”。

善,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润滑剂,也是一种正义,一种责任。失去了善的道德护佑,社会每一个体都可能沦为受害者。毋庸讳言,18路人“冷漠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我国由乡村“熟人社会”向都市“陌生人社会”转化中的社会伦理困惑和价值观重塑。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血缘和地缘的亲情,给人与人的>守望互助系上牢固的纽带。而到了“陌生人社会”,安全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却让人们无所适从,戒备、过度防范,更增添社会行为的踌躇和茫然。“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从家长到学校给孩子的忠告,又何尝不是成人及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这种社会转型中“陌生人伦理”和过度防范意识,既加大了社会运作成本,也拖累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和谐安宁。

巧合的是,数年前,美国哈特福德市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78岁的老人被两辆车碾过,随后,9辆车驶过其身旁,没人停下救助,诸多路人也无动于衷。此事震惊了美国社会,也引发当地“寻找灵魂”的大辩论。美国有学者还做过试验,观察从小镇到大城市,对人遇难救助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在小镇熟人社会,人们扶危救难的出手率,远高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这说明,环境变化确实影响着人的施善行为。

篇6:小悦悦事件反思

——引发的思考

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但随后经过的18名路人无一伸援手,导致了小女孩小悦悦被车二次碾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然而,八天后,遭两车碾压的女孩小悦悦还是离开了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这场关于人性与道德的惨剧终于以一种悲伤的方式谢幕。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个社会现在会变得冷漠?为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见影踪?

有人谴责路人的冷漠无情,假如他们能够在小悦悦被撞倒的那一刻,就马上对小悦悦伸出援手予以救治,也许这样一个可爱女孩的生命就不会离我们而去。也有人归因于社会法律机制的不完善,施救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彭宇案的教训已经让人寒透了心,无法承受风险的平民又有谁敢随随便便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在我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最终才导致了这样的惨剧发生。但是,无论原因是什么,都说明了社会道德已经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亟需我们重新唤醒道德意识,让世界多几分爱,让人间多几分温暖。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惨剧再次发生,为了让公民的道德意识重新觉醒,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宣扬每一个公民都对需要救助的人都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我们的道德责任的思想。社会是由公民组成的,只有整个社会的公民个体道德意识的提升,才能从整体提供社会的道德水平。而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又能够营造出良好环境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实现良性的循环。孔老夫子就说过“要实现仁德,须要从自己做起,而不应要求别人去做”(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话,这是非常深刻的。

其次,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施救者的合法权益,而不能让施救者因救人而蒙受损失。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撒玛利亚好人法可以对施救者免责,而南京彭宇案让国人寒透了心,此后层出不穷的类似事件也让人民的热心一次次来变冷,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保障施救者权益,普通的老百姓担心被讹诈,又岂敢轻易伸手。只有完善了法律机制,让施救者无后顾之忧,相信大部分人都愿意助人为乐。

上一篇:计算机犯罪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贫困生低保助学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