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计划

2024-04-15

2011年秋计划(共8篇)

篇1:2011年秋计划

2011年吴铺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区教导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树立服务意识,进行规范管理,调动全体教师的智慧和积极性,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作出强力支撑。

二、主要工作:

(一)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为我校的课改实验做指导,服务工作。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实践和探究并取得初步进展的基础上,本学期要大力实施课程改革,重点抓紧四项工作,形成我校课改实验工作的亮点。

1、开展课改新一轮培训。继续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科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际,实现“上课有味道,总结有好课,创新有特色”。

2、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其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广泛开展指向正确、主题鲜明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要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重点上有所突破,才能有效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坚持每周一次的活动。45周岁以下的教师本学期要承担一次课改研究课。

3、结合课程改革,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打好信息基础建设,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径、推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和优化,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以教科研工作羽翼,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特色。

1、积极组织全校教师投入教科研活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带领教师大胆探索,努力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双语特色”教学实验是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教导处将为实验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实验班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和自身特长,逐步使班集体建设形成特色,实验班可以拓宽知识面,强化口语交际,发展能力方面入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与小班化,双语特色化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3、进一步深化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

4、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思考、总结。

(三)以教研组活动为重心,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1、进一步加强教研组活动,严格按照教研活动制度进行。

2、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严格遵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工作常规,规范过程管理资料,深入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和介绍,当好规范过程管理的促进者。

3、严格课程计划管理,确保课程开齐,课时上足。

4、严格规范地组织各类知识检测、能力检测,结合教学实际,适时组织对有关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抽测评估,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质量监控工作,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科质量工作。

(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加速师资队伍培训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师资质量,实践证明,结合教科研培养各层次教师是一条可行之路。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开展师徒结对,进一步加强交流。作为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才,要求老教师榜样化,中年教师典型化,青年教师骨干化,形成和谐一体化。

2、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加强对新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

3、进一步加强教师规范用语用字的要求,要求教师把讲普通话作为职业用语,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和课堂教学比赛,都把普通话作为基本条件,同时聘请小小推普员和推普督查,对教师及学生使用普通话情况进行逐日考核,逐周公布,三、主要工作及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常规管理,正常教学秩序,迎接局期初开学工作检查。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教学计划等。

3、教导处开始随堂听课。

4、结束招生工作,建立一年级新生档案。

5、各教研组正常活动。

6、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培训。

7、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

8.月查(备课,作业,听课,153),写好月查通报。

十月份:

1、组织教师听新课程改革讲座。

2、准备青年教师赛课。

4、参加论文评选。

5、月查(备课,作业,听课,153),写好月查通报。

十一月份:

1、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

2、组织语、数、英期中复习考试及质量分析。

3、积极准备参加评课活动。

4.月查(备课,作业,听课,153),写好月查通报。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推进新课程的培训,交流、研讨。

2、组织参加区电教课件评比。

3、检查复习计划。

4.月查(备课,作业,听课,153),写好月查通报.5.组织语、数、英期中复习考试及质量分析。

一月份:

1、总结评比,各资料归档。

2、教学工作质量评价。

2011年9月

篇2:2011年秋计划

在教学方面,真正将快乐于素质教育带入到武术课堂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重点加强学生的

养成练习,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其次进行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争创

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以激活教育为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传承文化、自强不息。

二、教学方法设计思路:

培养孩子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树立正确的武术观;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工作计划《2011年秋学期工作计划》。增进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健康、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每一堂课围绕一个重点领域为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精讲多练,示范领做,分组指导,语言激励,教学比赛,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三、工作计划:

1、九月份:

(1)根据上级体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

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制定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详细的的计划。

(2)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制订出本学期的武

术教研方案。

(3)做好武术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4)做好武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2、十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2)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查缺补漏。

(3)做好武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4)进行武术基本功的普及与学习。

(5)金铭君、叶萍老师教研课。

3、十一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

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

(2)结合学校武术教学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3)做好武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4)史卫萍、汤莉、张云霞老师教研课。

4、十二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

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

(2)蒋雷鸣、衡亮老师教研课。

(3)结合学校武术教学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4)对各班的武术基本功学习情况作以检查和总结,要求每班不达标的孩

子不超过5%。

篇3:2011年秋计划

一、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

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目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对牛肉生产和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培育了一批肉牛新品种

几十年来, 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 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 培育了一批新品种, 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品种和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这些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质量等方面比地方牛种都有显著提高, 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2. 保护了主要牛种遗传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26个水牛品种和12个牦牛品种。长期以来, 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包括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21个地方牛品种, 确立了14个国家级保种场和2个国家级保护区。这些种质资源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群体基础。

3. 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和推广能力

从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个, 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 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1.4万多头, 2010年销售冻精1 500多万剂。经过多年的肉牛改良实践, 大范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培养了改良技术队伍, 推动了基层肉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 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 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提升了肉牛生产水平

随着肉牛遗传改良速度的加快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 我国肉牛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 全国肉牛存栏9 400万头、出栏4 700万头、牛肉产量653万t, 分别比1980年增长0.3倍、13倍和23倍。肉牛出栏率从1980年的5%, 提高到2010年的51%;出栏体质量也有大幅提高。2010年全国肉牛养殖产值1 900多亿元, 占畜牧业产值的9.5%, 已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无论是与肉牛业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与我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比, 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薄弱。肉牛育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指导, 主要品种的育种思路不清晰, 良种肉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杂交配合力测定等基础工作尚未有效开展起来。二是遗传改良的基础条件较差。目前, 我国种公牛总体性能不高, 全国1 300多头采精公牛还不能满足肉牛生产的良种需求。主要品种没有核心种子母牛场, 现有种牛场基础设施落后。自主培育种牛机制没有建立, 大部分种公牛依赖国外引进。基层良种推广力量不强, 一些地方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普及率低。三是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不强。“良种化”为“洋种化”的趋势明显, 导致地方牛种选育提高进展滞后, 地方牛种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一些珍稀地方牛种濒临灭绝。四是缺乏杂交改良规划。一些地区在杂交改良和生产过程中不断更换父本品种, 盲目杂交不仅没有起到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 反而造成种群遗传背景混乱, 生产性能停滞不前。

“十二五”期间, 国家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种业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肉牛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需要制定和实施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 明确肉牛遗传改良总体思路, 落实具体工作措施,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推动我国肉牛育种工作上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促进肉牛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良种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顺应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以提高个体牛肉产量和牛肉品质为主攻方向, 强化育种规划和指导, 明确各主要牛种的育种方向, 夯实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疫病监测净化等育种基础, 建立主要品种核心种子母牛场, 提高种公牛站制种和推广良种能力, 健全基层人工授精服务网络, 有计划地组织杂交改良工作, 逐步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培育5~8个肉牛新品种, 品种登记覆盖到主要品种, 实现全部肉牛种公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 青年公牛后裔测定率达到50%以上, 引进品种采精公牛自给率达到80%以上, 冷冻精液基本普及推广, 肉牛屠宰胴体质量提高15%~20%, 奠定肉牛业发展的优良种源基础。

3. 主要任务

(1) 制定遴选标准, 严格筛选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 开展联合育种, 作为开展肉牛育种和提供优秀种公牛的主体力量。

(2) 在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开展种牛登记, 建立健全种牛系谱档案, 完善育种信息记录制度。

(3) 规范种牛生产性能测定、青年公牛后裔测定、种牛健康状况和遗传评估, 获得完整、可靠的生产性能记录, 作为选种育种的依据。

(4) 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育种基础, 科学规划, 制定选育技术方案, 培育肉牛新品种。

4. 主要指标

(1) 用于种公牛培育的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数量年均达到8 000头, 到2025年测定总数超过10万头。

(2) 每年新增主要品种登记牛5 000头, 2025年在群总数达到6万头以上。

(3) 在开展疫病监测净化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性能测定、个体选择、后裔测定, 年选择优秀种公牛400头以上, 其中通过后裔测定的验证公牛200头以上。

(4) 到2025年, 北方地区肉牛屠宰胴体质量提高15%, 南方地区肉牛屠宰胴体质量提高20%。

三、主要牛种的遗传改良思路

1. 引进肉牛品种

我国引进的15个肉牛品种中, 应用较多的是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及摩拉、尼里-拉菲等品种, 已成为国内肉牛杂交的主要父本。经过多年引进杂交, 形成了较大的杂交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引进结构不合理。部分品种引进的主要是种公牛, 家系血统不足, 还没有相应的种子母牛场, 无法开展有效的纯种选育和繁育。二是重引进、轻培育。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夏洛来等几个重点品种在国内尚有不同规模的母牛群体, 但没有扎实开展选育工作, 种群退化较为严重, 供种能力有限, 目前这几个品种的种公牛仍有70%依赖进口。三是无序杂交现象突出。一些地区曾使用多个引入品种的公牛, 处于无序杂交状态, 没有科学的用种计划。一些地区又多年反复使用某个品种的几头公牛, 导致一些杂交群体出现近交严重、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

引进肉牛品种的遗传改良方向主要是增强种公牛的培育能力。对于提供父本的品种, 要大力引进优质种公牛、种母牛或胚胎、精液等遗传物质, 建立核心种子母牛群, 不断扩大育种群, 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 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于有基础的杂交群体, 要制定相应的育种技术路线, 培育新品种。对于杂交改良地区, 要根据当地实际, 逐步建立肉牛生产杂交繁育体系, 有效利用杂种优势, 提高肉牛生产水平。

2. 北方黄牛

北方是我国黄牛养殖的主要区域。该区域黄牛品种资源丰富, 秦川牛、延边牛、南阳牛、鲁西牛等群体是我国杂交肉牛生产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群体。北方黄牛体格高大, 成年公牛体质量为400~700 kg, 屠宰率50%以上。在种群杂交改良的基础上, 先后育成了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品种。但北方黄牛也存在良种选育力度不够, 性能测定制度不完善, 育种群规模小, 供种质量差、数量少, 种群遗传进展缓慢等问题。

北方黄牛遗传改良应重点加强秦川牛、延边牛、南阳牛、鲁西牛等品种的本品种保护和选育, 制定实施选育方案, 建立核心种子母牛场, 扩大育种群, 开展性能测定工作, 提高肉用生产性能和种群供种能力。同时, 对育种基础较好的杂交群, 制定杂交和选育计划, 培育肉牛新品种。对已育成的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肉牛品种和正在培育的种群, 在扩大育种群的同时, 重点选育提高产肉能力和牛肉品质, 提高群体整齐度。对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型品种, 加大其产肉性能的选择强度。

3. 南方黄牛

南方是我国黄牛养殖的重要区域。该地区的黄牛品种资源较多, 目前有38个, 但大部分品种存栏在10万~50万头之间, 近年来存栏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改良牛主要以西门塔尔杂交为主, 也有部分婆罗门、安格斯、短角牛杂交后代。南方黄牛体型普遍较小, 适于湿热气候和丘陵山地养殖, 但肉用性能不高, 体质量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南方黄牛的繁育体系总体落后于北方, 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较为滞后, 多数品种没有建立保种场或划定保护区;杂交改良方向不明确, 人工授精网点少, 杂交改良率较低;选育工作不系统, 杂交后代大部分直接商品出售;产业链不完善, 改良牛经济效益不高。

今后, 南方黄牛遗传改良应通过建立保种场、保护区等形式, 选择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主要品种开展保护。对未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品种或未划入保种区范围内的群体, 结合生产实际, 筛选优势肉牛杂交组合, 提高群体生产性能。对改良基础好、数量大的杂交群, 建立育种区和育种基础群, 扶持建设核心育种场, 制定和实施育种方案, 培育肉用新品种。

4. 水牛

我国现存栏水牛2 300多万头, 居世界第三位,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共有28个水牛品种, 其中地方品种26个, 引进品种2个。中国地方水牛绝大多数为沼泽型, 生长速度慢, 耐粗饲、疾病少、易饲养, 乳、肉生产具有较大潜力。从国外引进的河流型水牛具有体型大、泌乳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等优点, 肉、乳生产性能优于本地品种。全国现有水牛种公牛站8个, 种水牛场20个, 种公牛站存栏公牛130头。我国历史上水牛基本是役用, 产肉性能开发程度低, 近年来逐步向肉乳兼用方向改良, 但未对本地优秀水牛品种进行系统选育, 育种群规模小, 近亲繁育现象严重;杂交改良种质资源缺乏, 人工授精受胎率偏低, 繁育体系不完善。

水牛遗传改良要立足现有优势品种资源, 加强保护和利用开发, 扩大育种群规模, 推进和提高本品种选育工作。利用引进水牛优良品种, 大力培育优秀种公牛, 建立水牛人工授精体系, 有计划地与国内地方水牛进行杂交, 提高产肉性能。

5. 牦牛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牛种。我国牦牛存栏1 500多万头, 占世界总数的95%。我国有1个培育品种 (大通牦牛) 和12个地方品种, 有1个牦牛种公牛站和13个种牛场。近年来, 相继开展了部分地方品种的本品种选育和牦牛杂交改良工作, 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性能。但牦牛养殖区域生存条件严酷, 改良工作与其他牛种相比难度大, 普遍采取自然交配的模式, 人工授精覆盖面低。牦牛育种场少, 育种群规模小, 制种供种能力低, 缺乏科学选育和种质交换, 近亲繁殖严重, 致使牦牛繁殖力和生长速度下降。

牦牛遗传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和种群供种能力为主。在加强地方牦牛品种保护的同时, 对大通牦牛等品种要加强种牛场建设, 扩大生产性能测定规模, 提高种公牛供种能力。要积极推广优良种公牛本交, 提高主产区牦牛的生产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 有计划地推广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 适当开展娟姗牛、安格斯等品种杂交改良工作, 提高群体的产肉性能。

四、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各个牛种的遗传改良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 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部分主要进口品种和国内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制定具体的遗传改良计划, 重点加强核心育种场、生产性能测定、主要疫病监测净化、品种登记、新品种培育、人工授精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1. 遴选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

(1) 实施内容制定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 采用企业自愿、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 选择50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

(2) 任务指标2020年前分批完成50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的评估遴选, 筛选出核心育种群1.5万头, 配套相关育种设施设备, 建立育种场和种公牛站的育种联结机制。

2. 建立种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1) 实施内容制定实施肉牛种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和管理规程, 开展育种场为主的场内生产性能测定。在肉牛优势区域建设4个国家级和部分省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负责区域内的种牛生产性能测定。建设和完善国家级肉牛遗传评估中心, 负责遗传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

(2) 任务指标肉牛核心育种场按照要求开展测定, 及时上报有关数据。参加生产性能测定肉牛数量年均达到8 000头, 到2025年累计测定数量达到10万头以上。通过性能测定和个体选择, 每年选出优秀种公牛200头以上。

3. 组织开展种牛登记

(1) 实施内容组织开展肉牛种牛品种登记, 制定各品种的种牛登记技术规范, 建立国家肉牛种牛数据库。

(2) 任务指标2020年前完成50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在群纯种牛登记, 并适当扩大主要品种的良种母牛登记范围, 每年新增品种登记牛5 000头, 2025年在群总数达到6万头以上, 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牛系谱材料及档案, 并动态跟踪种群变化情况。

4. 建立种牛后裔测定与遗传评估制度

(1) 实施内容制定肉牛后裔测定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 开展肉牛核心育种场遗传交流, 建立持续的场间遗传联系。制定肉牛遗传评估方案, 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对各地上报的性能测定数据进行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选留优良种牛。

(2) 任务指标每年对400头经过计划选配所产生的, 且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优秀的青年公牛进行后裔测定, 每年选出200头验证公牛。

5. 培育肉牛新品种

(1) 实施内容选择有培育基础条件的品种或杂交改良群, 成立专家组, 制定相应的育种实施方案,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品种培育工作。

(2) 任务指标到2025年, 培育出5~8个肉牛新品种, 每个品种育种群达到3 000头以上, 形成由种子核心群、育种群、商品群组成完整的育种和生产体系。

6. 完善肉牛改良人工授精体系

(1) 实施内容依托国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 加快普及肉牛人工授精技术, 将优良种牛精液迅速推广应用到生产中;核心育种场通过扩繁不断地将良种牛推广至生产中, 从而带动商品牛生产水平的提升。在牦牛主产区, 利用牦牛种公牛补贴项目, 推广使用优秀种公牛, 提高牦牛的良种化水平。

(2) 任务指标到2025年, 基本普及肉牛人工授精技术, 建设的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到位。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国家肉牛遗传改良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广泛的支持, 确保工作开展的连续性, 切实做好中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实施与协调工作。农业部成立中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 制定主要品种的遗传改良计划。全国畜牧总站具体组织与协调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各级地方畜牧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负责肉牛遗传改良工作的具体实施, 制定地方肉牛遗传改良计划, 负责区域内核心育种场的资格审查, 组织开展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疫病监测净化、品种登记、良种推广等工作。充分发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协作组等方面的力量, 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提供技术、组织支持。

2. 强化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管理

公布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名单, 接受行业监督。国家核心育种场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 但在计划实施中必须严格按规定淘汰不合格企业。国家核心育种场要按照改良计划的要求, 具体负责育种工作, 建立场间遗传联系, 及时提交育种数据。种公牛站要按照肉牛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和改良计划的有关要求, 选择引入种公牛, 加强种公牛性能测定、疫病监测净化、饲养管理、冷冻精液生产等工作, 定期向全国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提交测定数据。

3. 加大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的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肉牛育种行业,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基层肉牛改良站、点等重点建设项目, 完善育种基础设施, 优先支持参加肉牛育种的企业和单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疫病监测净化等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和完善遗传改良数据库, 推广优良遗传物质。

4. 加强宣传培训与国际交流

加强对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宣传, 为改良计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肉牛育种技术人员队伍。建立全国肉牛遗传改良网络平台, 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在加强国内肉牛遗传改良工作的同时, 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生产技术, 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进行合作、合资, 促进我国肉牛育种产业与国际接轨。

篇4:北京诚轩2011年秋拍

这幅徐悲鸿的《喜马拉雅山全景》,是继《放下你的鞭子》、《愚公移山》、《珍妮小姐》之后,又一幅徐悲鸿抗日战争时期流散星马地区的重要油画,也是已知现存唯一一幅喜马拉雅山全景。虽然目前在徐悲鸿纪念馆及私人收藏中曾出现过若干同题之作,但均为局部写生。而作为全景展示,本作以横长近乎广角的独特构图呈现远眺喜马拉雅山的风貌,气势宏伟而壮美,其比例、尺寸与同年之名作《愚公移山》相近,同属徐悲鸿艺术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不过《愚公移山》尚存两幅油画稿及一幅彩墨,而《喜马拉雅山全景》仅存这一幅,也就更加珍贵。

此作命运也与《愚公移山》等一批作品类似,它们在印度完成后由徐悲鸿亲自携回新加坡。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危在旦夕,徐悲鸿计划逃离,出走之前经友人协助,将不易随身携带的四十几幅油画及个人收藏的字画、书籍等,埋在崇文学校罗弄泉的一口枯井内。战争结束后,枯井藏画被悉数挖出,但因各种原因并未归还画家本人,也就未能回到中国。而枯井藏画的秘密,直到1985年欧阳兴义采访当事人并撰写相关始末的文章发表后,才为世人所知。

据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介绍,《喜马拉雅山全景》就出自上述枯井藏画。屈指算来,《喜马拉雅山全景》流失海外已近七十载,距其首度现身——1987年与《珍妮小姐》同场出现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竟也逾二十五年。自问世后第一次回到创作者祖国的旷世巨作,能否最终为内地收藏机构或收藏家所有,从而留在中国内地呢?相信大家都对诚轩秋拍的结果充满期待。

写实主义乃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主流,此次诚轩秋拍囊括了靳尚谊、杨飞云、艾轩、陈逸飞、郭润文等知名画家的力作,不少都是画家早年创作鼎盛时期的代表。如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仕女题材的精品《助妆》,作于1992年,画中模特之一是画家最欣赏的名模陈娟红。他使用了厚涂再磨砂处理、罩染、晕涂等技法,使整个画面散发着温暖的金色光辉,有朦胧颤动的电影镜头效果,非常契合于表现“海上旧梦”的婉约深沉、唯美怀旧的氛围。此外靳尚谊创作于1981年的《夏季牧场》、杨飞云作于1999年曾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的《多梦时节》、艾轩作于2003年的《白雪覆盖了午后》,也都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各人早期佳构。

吴冠中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一直高温不退,屡创天价。他的油画相较彩墨数量更少,亦更受藏家追捧。作于1980年的《舟山渔港》,是吴冠中油画创作成熟及巅峰期的重要代表作,描绘了桅樯林立、彩色斑斓的渔港图景,采用斜对角线式的构图,近、中、远景徐徐铺陈,有尺幅千里之感。

今年诚轩春拍曾使王怀庆的油画作品创下纪录,本次秋拍再续佳绩,选择了他早期建筑构成阶段代表作《裂开的黑》。该作创作于1991年,是王怀庆在形式语汇抽象和纯粹的倾向方面,走得最远、最彻底的一次尝试成果,作为画家早年的经典之作,曾著录及出现在王怀庆几乎全部重要画集和个人展览中。

中青年画家作品则以罗中立风俗志题材油画《山路弯弯》最引人瞩目,它作于1988年,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农村“生活流”琐事,一家三口途中遇雨,父亲和母亲手举芭蕉叶,遮住背上的孩子。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幽默夸张,色彩艳丽鲜亮,民间风味与装饰感极为突出,散发着一种乐天知命和对乡村生活的由衷热爱。

篇5:2011年秋中学工作计划

一、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学生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形象,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一是力求语言规范文明,促使中青年教师养成使用普通话教学和交流的良好风气。

二是做到穿着大方整洁,杜绝穿拖鞋背心和短裤到办公区和教学区。

三是提高教师的环境卫生意识,严禁教师或教师家属乱倒、乱泼、乱扔。

四是增强时间观念,做到上班、上课不迟到、早退和拖堂。

五是规范课堂行为,严禁坐着上课、上课吸烟和中途离堂;

六是要做到爱生如子,师生平等,要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七是要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八是要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2、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德育常规工作。大力开读书育人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和喉舌作用;坚持升国旗制度;加大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力度;高度重视班会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纪律和法律意识;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状和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落实安全主题班会、晨会和班会;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食堂和小卖部食品卫生安全;加强校园封闭管理,健全巡逻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控流防辍工作。健全包班制度;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切实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

四、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模式,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力求提高管理效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为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逐步推广月考总结制度;有效落实课外辅导工作;高度重视体卫艺工作,进一步规范三操,积极迎接全县校园舞比赛和九宫艺术节活动。

五、进一步抓好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完善学生寝室标准化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食堂管理方面,要重点抓好卫生关和食品质量关,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粮食浪费,扩大养猪规模。

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积极开展会员活动,丰富教职工生活;组织召开职代会,完善和修改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对学校财务监督的职责。

篇6:学校工作计划2011年秋

龙坪镇大兴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随着本学期初校长会的召开,龙坪镇的教育工作又将拉开一幅崭新的帷幕。为使我校各块工作能有序运行,在前期成绩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根据龙坪镇中心学校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订我校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根据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规范管理,强化研究。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理念:崇德尚学自强和谐。

管理理念:“检查永远大于信任”“有情领导,无情管理”

办学思路:以《龙坪镇中心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向,以绩效工资的发放工作为推动力,以寄宿制学生的管理为突破口,将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远教培训、小继教培训有机结合,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学校管理工作的力度,认真落实好各块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以抓好学校各块工作。

办学目标: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思路:

一,期初,与德育主任、教导主任一起,认真安排好各块工作内容及工作日程安排。在上学期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总结出考核的成功之处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好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使其更加切实可行。

二,科学、合理、均衡安排好老师的各项工作岗位,力争使大家在都认真干好了各项工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均衡发放绩效工资,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发展,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本期工作中,以“寄宿制教学管理”为突破口,学初召开家长会,作好宣传工作,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校长信箱的作用,促进老师的工作。

四,定时开好每周的行政会,商讨学校工作,使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能协调有序进行。具体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教育管理。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师表形象。

1、加强德育工作领导:以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各班班主任组成德育工作小组,保障德育工作领导作用。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岗位职责,通过组织班主任工作汇报、交流、专题报告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素质。

3、始终如一地把打造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学校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我校将组织教师以学习教育理论为根本,以格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教师具有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为重点,开展序列化教育。

4、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每学期一次师德心得体会交流制度,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提高老师的上述奉献、创新等意识。

5、全体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座右铭,要牢固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为重要”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队活动,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通过开展少先队活动,增长学生的才能,通过评选文明之星,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通过学科教学、班队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意志教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五讲四美”等养成教育。

4、通过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随时保持在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

5、以劳动课的教育为重点,其它科目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为辅助,切实抓好学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6、通过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体、美的基本知识,能初步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能对生活中的美丑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校园文化建设。

1、对学校的校园环境作一个长远的规划,利用学校有效的资金,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对学校的校园环境逐步改善,搞好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

2、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初步实现“五化三园”的要求。

3、创设规范、优美的育人环境。

①强化班风、校风,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要入耳入脑,体现在行动上。切实抓好班级管理。要结合班级实际制订班规,要求明确、措施得力。要发挥班、队干部的群体作用,利用他们积极的心理倾向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②积极构建学校育人环境,增强环境的文化因素和育人的感染力。每班每月一期板报,教室、实验室文化氛围要浓,布置要规范。

(四)、关爱弱势群体。

做好“弱势群体”的帮、带、引、辅工作,使“弱势群体”学生得到优质教育。

1、督促教师抓好学困生的学习辅导工作,关爱学困生的成长,严禁歧视差生。学困生的成绩进步与否将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

2、关注女学生的成长,以学校为单位定期对她们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让她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和上级补助的金额,对经济贫困生进行及时的补助,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在学校里健康成长。

4、由于受打工浪潮的影响,学校各班的留守儿童显著增加。针对这一现象,各班要对这一部分学生加强关注,摸清全班留守儿童的情况,并针对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的学习不因父母的外出打工而受到不良的影响。

(五)、安全教育管理。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实行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根据季节变化和学生特点,搞好学生安全教育,抓好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1、利用集队集会、班会课、开展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火、防电、防雷、防中毒、防疾病传染、防洪、防地质安全、防网络安全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和技能。

2、经常对学校的各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责任到人(各班教室及所负责的清洁区域由相对应的班主任负责,电教室、仪器室、图书室等由负责此项工作的人负责,各寝室由所住教师负责,其余设施由总务处负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学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若因发现不及时而造成的事故,由相关人员负全部责任。

3、开展禁毒知识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毒品的危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教学工作

(一)、教师培训。

1、以教育科研为切入点,要求教师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教导处、教研组须对教师的自学作出相应的要求,本学期的业务学习时间要改以前的念读式学习为所学经验交流学习,以提高每一次业务学习的质量。

2、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1)、要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事业心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多压担子;为骨干教师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要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平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3、多组织教师到有经验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不断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拉拢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4、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既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次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机会。通过比较,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以不断进步。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二)教学常规

1、学初,教导处、教研组要督促教师作好各块工作计划的拟订工作,并把好质量关,力求学校各块工作计划切实可行,以真正产生计划的工作指向作用。

2、加大常规工作的督查力度。教导处、教研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排除一切不良现象于荫芽状态,力求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行。

3、对教师各块常规工作的检查要作好记载,要为对教师的过程评价作好印证,以求对教师的期终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4、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实验课程的开课率。学校尽量创造条件,保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学校分组实验条件有限,但该做的演示实验必须演示,能做的分级实验必须完成,能让学生动手的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加强远程教育工程设施的管理与应用。远教专干要科学安排,提高IP资源的利用率,每周使用课节不得少于有关规定。

6、抓好图书室的管理工作。图书室要有计划地做好图书的借阅发放工作,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原则,定期开放,并作好图书的整理、补充、资料归档等工作。每学年生均借阅图书量不得少于8次。

(三)教学研究工作。

1、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加大课改的宣传力度,让每位教师接受新课程的理念,自觉地加入到课改行列中去,研究课改中的教材教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发展素质,展示智慧的场所。

2、以课改为中心,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努力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通过公开课展示,论文评选,新课程论坛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水平,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要率先垂范,做课改实验的领头人,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县、镇组织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做实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通过校本教研的强力推动,努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与学的参与程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要根据中心学校课题研究的相关要求,结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确立自己的研究的课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对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后记等形式,撰写教育叙事,描写教学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通过“为自己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4、开展集体教研,加强课例研究。各学科组要根据本组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把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并扎实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5、教导处、教研组要设法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课堂教学改革的平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真正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逐步构筑理想课堂。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师徒连带责任制,切实做好以老带新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1、各科教师在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的同时,也须做好优生的发展工作,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方面的特长生。

2、各科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成立学科兴趣小组,并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以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寄宿制教育管理。

1,学初作好宣传动员工作,牢记冯校长“以生员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指示,争取达到有百分之三十及以上的学生能到校住校,为今后的寄宿制工作开一个好头。

2,生员确定后,及时作好学生吃、住、学、玩等方面硬件方面的筹建工作:买床、修厨房、请厨房工人、安水、安电等等。

3,向喇叭镇乐声小学等有经验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认真听取他们所提的建议,再结合本校实际,拟定好本校寄宿制管理相关方案:如住校如何管理、值周教师工作职责、厨房工人工作职责、食堂采购如何管理、学生寝室夜间值周管理及职责、与教师及家长签定的相关责任书等等。

4,每周向财务人员了解一次资金专项开支情况,把好资金支出关。以“既让学生吃饱,又为学生省好”为原则,农村经济不宽裕,坚决杜绝前期开支大手大脚,后期无钱开支又叫家长交钱的现象发生。

5,经常思考,不断总结,不断研究。这将是本学期长期坚持的原则及工作思想。只有在前进中不断探索,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寄宿制教育,才能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此都要有高度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勤奋求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业务。相信,只要我们永不满足,与时俱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7:2011年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县教育体育局年度工作要点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实施水平,狠抓有效教学,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凝心聚力,形成团结务实、敬业爱岗的教师团队,落实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好一个学生,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教风建设,围绕“素质教育求质量、文化建设显内涵”的工作思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将我校办成农村小学中具有较高社会认知度和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三、工作要点。

1.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塑教师责任意识、科学育人意识。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让教职工参加锻炼,真正做到“劳逸结合”。继续加强班主任工作,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加强学生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养成和安全卫生教育。

2.狠抓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能力,重视“骨干教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多让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组织实施二级培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打造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成立班子,以“感恩”为主题,编辑我校的校本教材“感恩的心”,并于新学期在全校试用。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开展除“感恩”以外的特色教学。

4.狠抓创建工作,以“创建”促“发展”,通过创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本学期主要创建有:创建镇规范化管理学校、争创县规范化管理学校、镇教学质量进步奖等。

5.做好安全保卫方面的宣传、督查工作,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更加广泛地开展学校师生逃生、救护等安全演练工作。使人防、物防和技防“三防”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安全工作常规化和制度化。

6.以“高效课堂”为抓手进行有效教学,从根本做起,让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点滴经验,通过沙龙研讨,形成初步的模式,再用以指导实践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7.少先队大队部利用晨会宣传常规教学,并把教育效果延伸到校内校外。

8.加强“体、卫、艺”工作力度,使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健康教育等课程。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艺术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大课间积极开展训练;组织举行学校冬季学生运动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举行的各级各类文艺比赛,通过比赛来促进学校的文艺活动的开展,提高活动的质量。

9.完善学籍和档案工作;有章有序做好招生工作;做好电子学籍的年报;各班创建新学期的电子名册;及时将上学年的资料装订归档。

10.加强教科研工作,让所有教师都能够教有所思,思有所获,每一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论文比赛,对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予以重奖。

11.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以李自勇校长倡导的“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打造有品位的学校文化”精神为主旨,积极创建并形成我校的学校文化。

12.对各功能教室的使用情况,要做到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维护、添置以及是否建立完整的台账等。

13.让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合理开支,保障及时”这四个方面。

14.抓实校务会、教代会等工作。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校园廉政建设,杜绝校园乱收费。教代会组织要履行在校务公开、行风评议、参政议政、送温暖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行使监督职责。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职工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师德修养,转变部分教师工作作风,重塑教师责任意识、科学育人意识。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利用先进事迹来教育教师,在教师中树典型,立楷模,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同时要注意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供相应的设施让教师参加锻炼,真正做到“劳逸结合”。

2.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将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相结合,完善中层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机制,扎实推进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强化 “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弘扬“两个”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效能,将新课程理念和环保意识融入到学校办学的全过程,渗

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的潜力。

3.落实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倡导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继续加大投入,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执教能力。尽最大可能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参加比赛的机会。建立外出学习教师的学习汇报制度(形成材料),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在业务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业务部门继续加大教学研究、教改指导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重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助年轻教师拟订成长计划,使青年教师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成立团队为骨干教师磨练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课堂,在市局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为我校打造出在大丰市有影响力的“名师”。邀请部分知名专家到校讲座、视导,在教师中逐步树立“终生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学风。

4.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加强骨干教师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规范执教行为,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1)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内黄县及以上“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学校给予适度的优惠政策,极尽全力帮助教师申报;(2)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质量等方面的带头作用。继续开展校级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3)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听课、研讨等学习活动,以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5.续加强班主任培训,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班班主任按照学校文化特色和本班级教育重点构思并布置班级;各班主任每学期写心得一篇,挑出其中做得较好的、有独到之处的心得在学校班主任会议上交流。

(二)教科研工作。

1.坚决执行“五严“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切实把贯彻落实“减负增效”、“低负高效”的教学理念聚焦于常态课堂,聚焦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回归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有效参与。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高效课堂”为阵地,狠抓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从根本做起,从实际中逐步总结出点滴经验,再用以指导实践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将积极参与“学习共同体”和教研室举办的各项活动,组织各个教师开展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践研究,按照“五严”规定的要求实施有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教学探讨和观摩活动。逐步形成以“常态课”为基础、以“研究课”为手段、以“公开课”为目标的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

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度,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学校要强化备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青年教师要备纸质详案。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坚持推门听课,力促课堂教学到位、有效。严查私自调代课,杜绝任课教师迟到课堂、拖堂现象;确保每堂课教学的规范、有序、有效。严格按照“六认真”检查的相关要求开展常规检查,检查要抓实抓细,加强检查反馈工作,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突出教学常规的动态管理。要加强学生作业检查,促进教师规范批改、学生书写整齐美观;每学期班子成员听课达20节,教师听课15节,并作好记录。

4.执行 “语言文字规范化”,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渠道,宣传语言文字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认识,积极倡导师生使用规范字,要求师生课间交流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交流成为打造书香校园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亮点。

5.完善学籍档案,有章有序做好一年级招生工作,做好年报和五种表册的上报,各班创建新学期的电子名册;要求教师以对学生、对家长负责的态度,认真工整填写学生学籍登记表,特别是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评语杜绝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不客观公正,要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导处要及时装订好上学年的档案。

(三)狠抓创建工作,以“创建”促“发展”,通过创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四)把安全、保卫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李自勇任组长,主抓安全工作的李盼花老师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确保做好安全保卫方面的宣传、督查、演练、上报、签订安全责任状等工作,教育师生“安全无小事”。继续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工作,并将之落在实处。学校确定第二周为安全文明教育周,针对开学初学校各方面存在的安全、文明方面的问题,大力整顿。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以点带面,树立榜样,争取使我校的安全文明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五)少先队工作。少先队大队部认真培训中队辅导员和大、中队队干部,指导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发展队员、奖励处分等工作,关

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做好常规教育,安全、文明的宣传工作。狠抓一日常规的检查工作。组织好艺术节的各项工作。办好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组织指导办好班报和宣传栏,不断积累经验,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及少先队报刊发行工作。

(六)体、卫、艺工作。

加强体、艺、卫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体艺卫工作要有实效,要让学生得到发展。

1.以规范体育课教学为基础,以开办运动会为载体,让“全民健身活动”在我校的开展长盛不衰:(1)利用课堂继续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锻炼意识,确保学生动作规范、整齐。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2)在2012年元旦召开我校第三届学生冬季运动会,要求体育组拿出方案和秩序册,重过程,看结果,使全民锻炼真正得以落实。

2.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季节性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宣传、预防。建立流行性疾病预警机制,发现问题,立即上报。课任教师、健康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向学生进行季节性传染病、常见病、地方病的宣传和预防,坚决执行晨检、午检和夕检。班主任要利用班会、学生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学生集体和个体心理疏导,各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多与学生交心谈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坚持全面发展,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从书画、论文和文艺节目这几个方面高要求、严标准,从细处着眼,争取获得较好的奖次。

4.坚持每周一次校园清洁大扫除,每日两次日常清洁维护,确保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大队部将校园进行合理分块并分配到各班,打扫中不留卫生死角,组织相关人员督促、检查环境卫生。

(七)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以李自勇校长

打造有品位的学校文化”精神为主旨,倡导的“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设立总体目标:创造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现代化的校园物质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积极进取、融洽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和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的校园生活。

(八)各功能教室要正常使用,各功能教室的器材和教材都是对口的专用设备,不得移作它用。各功能室安排专人负责学校须建立电教仪器室,各种电教器材、教材要统一粘贴标签,专室、专柜、定位存放,并做好防尘、防潮、防盗和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

(九)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加强总务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合理开支,保障及时是后勤工作的重点。

1.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报账员要当好学校的参谋,做到帐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定期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严格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

3.切实做好校园暑期维修工作。

4.严格学校财产的管理制度:对学校财产完善登记,建帐,严格出借手续,损坏照价赔偿。及时添置和维修教学设施设备。

(十)教代会、校务会工作。

本学期,我校将在上级的指导下组织党员、教师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校园廉政建设,杜绝校园乱收费。规范做好教育收费工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建设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科学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工会组织要履行在校务公开、行风评议、参政议政、送温暖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行使监督职责。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七小的每一位教师对此都要有高度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勤奋求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业务。相信,只要我们永不满足,与时俱进,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附 :大事安排时间

9月

1、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

10月

1、校园文化建设集中活动月

2、举行公开课活动

3、探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11月

1、迎接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验收

2、期中考试

3、参加镇说讲评课大赛

12月

1、迎接中小学常规教学检查

2、冬季安全教育、安全排查

12年元月

1、举行小学期末考试

2、学期工作总结,假期工作安排

2011年8月29日

学校工作计划

梁 庄 镇 第 七 中 心 小 学

篇8:2011年秋计划

一、相关研究评述

(一)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评述

国内外关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多, 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和绩效评价理论模型建构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 研究较多的关注高校整体绩效。针对高校科研活动的特点, 借鉴企业效率评价研究的方法, 基于投入产出对高校科研绩效进行评价是目前大多数研究的视角, 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走向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DEA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 由于该方法具备不少指标量纲的影响、无需事先设定指标权重和生产函数, 适合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评价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国外采用DEA方法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要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 多是面向高校整体绩效的评价。从研究对象来看, 对高校整体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的研究占较大比重, 如吉尔·琼斯 (Jill Johnes) 采用DEA方法评价了英国超过100所大学的运行绩效, 结果表明英国高校的技术绩效和规模绩效平均而言较高。[2]安和赛富德 (Ahn&Seiford) 对美国153所高校进行了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并比较了公立、私立高校绩效情况。[3]2001年, Avkiran运用C2R模型和BC2模型, 实证分析了1995年澳大利亚的36所高校的整体绩效和办学效率, 整体绩效包括教育服务绩效和注册绩效。[4]吉奥凡尼 (Giovanni) 等人以文献计量学方法为基础建构指标体系, 采用DEA方法评价了意大利不同学科高校的科研绩效。[5]

国外关于科研绩效的评价,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多倾向于定量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的使用, 英国、德国、荷兰则以定性研究为主。文献检索发现, 国外针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进行的研究较少, 多倾向于高校整体绩效的评价。

国内采用DEA方法研究的的学者较多, 研究的维度涵盖指标体系的建构、评价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如陆根书等人对5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2002年间的科研绩效的DEA方法评价。研究发现, 东、中、西部高校科研绩效、纯技术绩效依次递减;扩大科研规模是高校改进科研绩效的主要途径。[6]田东平等人对510所高校2003年科研绩效的评价, 其研究发现, 高校平均技术绩效呈东、中、西区域依次递减趋势;重点高校平均技术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侯启娉讨论了DEA反方法在研究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8]

(二) 协同创新理论研究评述

协同问题最早是在1965年Ansoff在研究企业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的, 其协同的概念主要是指组织内各事业部之间的协同。[9]1971年德国学者Haken的《系统论》认为协同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 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 并统一解决了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程。[10]

“协同创新”则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 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借鉴企业的协同创新理论和研究范式, 有学者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 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例如何郁冰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11]2003年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 [12]对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创新要素以创造新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认为, “企业应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 与大学等外部知识源进行广泛合作, 原因在于知识的创造、扩散以及高级人才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Etzkowita所著的《三重螺旋》一文指出, 产学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 (The Third Mission) , “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协同和互动, 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13]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 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 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 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14]

Bonaccorsi和Piccaluga认为产学合作的效率依赖于知识转移过程的特性、合作关系的结构这两个维度的匹配, 而且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不能只围绕企业对合作的期望, 大学在评价中不能处于被动地位。[15]吴荣斌和王辉则从知识协同创新的运作效果的维度, 通过对协同运作效果的评估, 可以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清楚在知识创新协同中自身的科技优势, 选择合适的创新协同模式。并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个维度构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效果指标体系, 以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设置权重, 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估, 并借助实例演示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提供了一个较客观公正的评估模式, 该模式可以作为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参考。[16]

综合上述中外研究者对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同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研究, 教育部“2011计划”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上的一个拓展, 协同的主体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产学研之间的协同, 而是进一步扩大到包括高校之间, 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 因此对“2011计划”实施绩效进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也需随之改进。

二、“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内涵诠释

“2011计划”自2012年6月已经启动实施, 以四年为一个周期, 目标在于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目前, 教育部已经公布了42个协同创新中心, 这些中心很好地体现了创新计划中提及的“四个面向”的要求。其中, 面向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有32个中心, 涵盖了太空、信息技术、交通医药、新材料、能源、农业、化工、气象、通信等多个产业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 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中,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 以世界一流为目标, 通过中心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 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是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 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 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 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 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 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 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是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 通过中心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 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基于“2011计划”的内涵的认识, 笔者认为, 我国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分别是面向科学前沿的学术提升模式、面向企业和技术应用的技术创新模式、面向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文化传承模式、面向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区域发展模式。

三、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2011计划”的实施对高校科研绩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协同创新计划的需要, 而且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协同创新计划目标的实现, 因此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式必须创新。

(一) 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的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 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高校更多的是为追求学术价值, 与市场需求有脱节现象,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转化的动力不足;二是转化的体系不完善;三是科技政策支持不够有力;四是转化的壁垒众多, 而缺乏一个规范而有效的协同创新平台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满足知识供需匹配的要求是导致转化率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我国有研究者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也有提出“官、产、学、用”和产学研协同创新, 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本文以“2011计划”为载体, 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以此为依托, 构建如图3-1所示的协同创新平台, 该平台能够完整反映各协同创新中心专注于协同绩效提升为目的的创新绩效整合平台的构建, 在此平台上形成协同创新的规范运作流程。

(二) 协同创新的内外部资源协同整合绩效评价思路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等内容, 一系列流程的实施围绕的是绩效目标的实现。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同样需要按照以上流程组织实施。由于该计划的协同主体创新, 使得绩效管理的内涵扩大, 并且外部资源的整合绩效直接对协同绩效构成重要影响, 因此其绩效管理流程增加了对外部资源协同整合的绩效管理。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应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绩效评价和外部资源协同绩效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其绩效效果分为4类区域, 最优区域是内部科研资源整合绩效和外部协同绩效达到有效整合, 因而可以实现协同创新最佳绩效;最劣区域是内部和外部协同效果最差的结果, 也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另有2个改进区域, 其中一个是外部资源整合绩效高而内部资源整合绩效低, 而另一个则正好与此相反, 但二者都没有达到协同创新的绩效要求。

(三) 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是整个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计划4年为一个周期, 评价的基本指导理论是基于投入产出的研究思想, 较单个组织的科研绩效评价不同的是, “2011计划”评价除了对协作各主体内部科研绩效进行评价之外, 还需要对各协同主体组织之间的协同绩效进行评价, 因此本文将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目标层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准则层包括2个一级指标协同投入和协同产出;协同创新投入包括3个二级指标:经费支出、人员投入、固定资产投入, 分别从人、财、物三个维度反映协同资源的投入情况;协同创新产出指标包括: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研基地、科研平台、承担科研任务、创新能力和成果、成果转化效益。不同的运作模式下, 以上指标可以合理增减, 并结合AHP进行权重分配。如图3-2所示。

按照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绩效评价路径, 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对于自身协同创新绩效整合的低效率流程进行改进。图3-3是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改进评价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投入产出的基本思想, 从组织的使命与战略、组织结构、技术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内部整合改进。同时综合考虑外部协同环境因素, 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 深入分析协同中心各组成成员之间影响协同绩效的协低效率控制点, 通过统一组织战略、加强组织沟通和技术和人力资源交流, 实现组织之间的协同的高效率, 进而实现协同绩效目标。

(四)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改进的实施途径

基于“2011计划”, 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绩效评价改进模型在协同的大环境之下, 综合考虑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的绩效评价改进模型, 在此模型框架下,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改进实现的具体途径包括以下几个。

一是相关法规制度基础建设。“2011计划”是教育部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一次创新之举, 目前除了2001年科技部制定的《科技评估规范》和2003年颁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试行) 两个官方文件之外没有针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制度和规范可以遵循, 尤其是尽快制定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乃是当务之急。

二是高度重视组织的结构协同 (Structure Collaboration) 和过程协同 (Procedures Collaboration) 。组织结构协同和过程协同纵横交织成一个矩形的协同网络, 重视程度由高校和企业等协同主体参与合作的资源投入、协同时间跨度和合作关系的正式化程度三方面共同决定, 如对合作关系的重视、高层管理对合作模式的支持、人力资源的分配、信息交换、冲突解决程序等。[17]目前的科研绩效评价针对的是单个组织的过程评价, 在改进的模型中考虑了组织之间协同的绩效评价, 可以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三是成立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管理协同创新的实施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建立以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 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科研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 并在该委员会之下设置战略委员会、绩效评价考核委员会等机构, 该组织的有效运作可以使绩效改进措施得到强有力的落实, 有助于协同目标的达成和协调知识在不同的个体和组织领域中的跨界流动。

四是加强网络化协同创新的组织运作。解学梅等认为在创新集群中, 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是创新集群构建协同合作关系的三大核心纽带。[18]随着“2011计划”的持续实施, 高校和企业等各协同主体合作活动的深入, 高校与企业等协同主体的“点对点”合作模式已经落伍, 需要突破以往的大学从研究成果到产业化的线性模式, 实现基于协同的开放的非线性模式, 甚至网络化模式。

四、结束语

上一篇:风尚好少年评选下一篇:星的遐想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