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

2024-04-14

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精选14篇)

篇1: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

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

提笔之时细想像王老师这样的人还是不多见,想想我们这么早就遇到了王老师这样的人,真是一种福分。

开学之时,初见这位老师,就觉得一个字:帅!那时是夏季,他穿得很清爽,头发短而平直,看上去很精神!他没有老师应有的严慈怒目,很平易近人,说话时很客气,不摆老师架子。在他清秀的脸上总能看得见淡淡的阳光,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他看上去很年轻,很有活力,不知情的见了他都会说他是还在读书的大学生,哪里会想到他是有着许多年教龄的老师呢。

开学头一天,学校组织搞大扫除,他听说我们的责任区很难搞,便亲自带队上阵。

“来,同学们,我和你们一起拔杂草。”“好啊!好啊!”同学们来了干劲。老师俯下身,抓住一把杂草用力一扯,便将它连根拔起,老师的劲儿真是不小。你看,旁边一位同学两只手抓得紧紧的,两脚用力蹬,硬是没把那顽固的家伙扯出来。“我来帮你!”我过去帮忙了。我俩使劲一扯,那把杂草蹦了出来,我俩往后踉跄了几步。王老师和同学们看着都笑了。

拔完草,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清理水沟。过了两个月的假期,枯枝烂叶堆积在水沟里已是厚厚的一层,而且散发着不好闻的气味。有几个女同学都捏着鼻子走开了。王老师却连忙拿来了铲子,埋头铲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已是大汗淋漓。他取下眼镜,擦了擦汗。我们们看着过意不去,几个男同学立马接过了王老师手中的铲子,铲了起来。上课铃响了,王老师和我们却还在卖力地劳动……

王老师教我们历史。上课后,他总会在教室门口站了几十秒钟,同学们看到老师后,都立马好了准备。当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我惊呆了,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样帅!豪放、洒脱、不羁,在黑板上跳跃、飞舞。谁见了都会说是书法家的作品。看了王老师这苍劲的字,原本昏昏欲睡的几个同学也提起了精神,认真听他讲课。讲课之前他定定神,若有所思。讲课时,他几乎都不用看课本,他连哪个内容在哪页都记住了。他讲课时快时慢,每提及一个重要的内容时,他会细细分析;不重要的就一笔代过。他在课堂上从没有骂过一位学生,更没有打过哪一位学生。听他的课很享受。我特别爱听他上课讲历史故事,随着他的一起一伏,不知不觉地就下课了,我总觉得不过瘾,希望他多讲几个。有时候,他还会在课堂上放一些历史歌曲给我们听,我们听了常常是热血沸腾。

作为班主任,他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他时常关注我们相对薄弱的.科目:数学和英语。在班队课或是放学时间,他时常辅导我们。这个时候,同学们会争着问问题。“王老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啊?”“王老师,这个英语单词我不懂什么意思,您能翻译一下吗?”……同学们做不出的题目,到王老师那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从此,王老师成了我们的“百科全书”,我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不仅如此,他还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对我们生活与成长,他都在关心。他总是对我们问寒问暖。天冷了,他会叮嘱我们多穿点衣服;天热时,他叫我们不要到外面曝晒,以免中署。班上有同学生病了,他立刻送他(她)去医院,叮嘱他(她)按时吃药;同学有困难,他也会及时帮忙解决。我们在学校里有这样一位“家长”,真的很幸福。

可是我们只能算是一群不争气的孩子。在学校班级各项评比中,我们几乎没有拿过什么荣誉、没有争过什么光。不出色不说,我们同学中还时常有违反级律的。他因此挨了学校领导不少批评,但他独自承受着,不会向我们发脾气。他对我们还是满怀信心,想过许多对策,可我却总是让他失望……

尽管我们不争气,可他对我们的关爱依旧不减。

那是一个特别冷的天,下着雨。有个同学忘了带伞,在教室外徘徊……这时,王老师穿着雨衣骑着电动车过来了,“没有带伞啊?来,上来,套上雨衣我送你回家吧。”她坐上了老师的车,两个人冒着风雨回家了。看到此番情景,我心头一暖,久久感不到天气的寒冷。老师车上搭载了多少回家的学生,解过多少燃眉之急啊!我坐过他的车子起码都有十几次了。去我家的路崎岖陡峭,但他每次都还坚持要把我送到家。我过马路时他还总是叮嘱要我小心。想想真的暖心。

到了初二,他不在当我们的班主任,但他依然关注着我们。时常问问我们的学习情况,生活饮食。有次我发短信给他时,他还说,虽然他不再当我们班主任,但有什么事都可以向他说。我又一阵感动。

遇见王老师是我们今生最大的福分。

篇2: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

这场离别以后,我渐渐的懂得了珍惜,我也渐渐长大。也许是上天注定的,注定我也犯那么一个错,来作为对我最严酷的惩罚,最怕你不肯理我,最怕你不愿说话,但依旧躲不过哪些,让你来撇下我一个人自食苦果。

那一天我记得异常清楚,因为是独自一人在冰冷之夜承受那份孤独,没有人同情,没有人怜惜,任由泪水在那无情的泛滥,我想大声呼唤,谁可以帮帮我,又觉得哀怜无声,异地之故,连那曾经彼此联系的手机也变得不听使唤,曾无数次的拨打心中早已熟记的号,竟有些不相信,感觉自己记错了了那个最熟悉的她,那夜她终究没理我,那夜我无眠了,那夜的风筝断了线,我寻找不到那个时刻故意躲着我的人。

那夜我哭了,那夜我痛了,那夜我们往日的.情份都被你打断了,那夜的我们什么也没有了,第一次感觉到那么的痛,那么的不舍,那么回忆过去,想起曾经的一些话,想起曾经的两颗心。

忘不了,倾心一笑惹人怜,忘不了,梦回春心皆是醉,悠悠思故难成眠,寸寸相思皆成血。

依旧如故梦相随,弹指一挥皆成灰,恨随不能意中城,满目悲怆难成已。

悠悠思华年,青丝缭云间,夜中不能寐,复故如花现。

亦愿仙鹊带故信,情缘不断续三生,身影相伴连旧人,余音依旧绕琴声。

篇3: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教师将选文的内容处理为教学内容, 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常观察到语文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 学术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意识还很薄弱,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文献资料更显单薄, 多为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系统的类的研究。综合以上三点缘由,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点探讨。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下面分别做讨论: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借景抒情类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升华出作者本我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感慨。这类散文一般让学生主体反复诵读, 潜心体会文本, 以文为桥梁,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

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篇文章中, 作者与读者亲密的交流, 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 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全篇都弥漫着亲切感和亲和力, 仿佛是将读者视为老朋友来同他们介绍“济南的冬天”这一新朋友。首先, 教师自己要反复的读, 部分重点片段最好反复吟诵、回味, 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 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的心驰神往, 于无形之中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何种路径来处理一篇教材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与测试。

其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读的过程中也要用笔勾勾划划出引起自身共鸣或者是比较深得人心的句子, 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阅读过程中注意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段无论从修辞上还是从语言上或者是从作者所蕴含的感情上都是会引起大多数学生重视的, 因而就可以勾勾划划并在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或是批注。

第三, 进入鉴赏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这里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示范, 应当由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 理清文脉。接着便是整体探究作者行文特色也就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济南的冬天》而言, 其一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老舍先生在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大量采用拟人手法, 亲切而自然。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 说“小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等, 这里把小山说的仿佛就像是一个慈祥老祖母。其二就是在描写之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富于变化, 使人产生美的联想, 第三段写山间雪景, 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 仿佛展开了一幅色泽明艳的水彩画, 接着第四段文字转而显得简约清淡, 透露出水墨画的淡雅韵致。只有精读才能发现并体会这种妙处。

第四, 精读之余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迁移演练。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文中经典语句, 采用旁批的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另一方面, 迁移到写作, 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后期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段文字, 可以侧重于评析, 谈一谈鉴赏心得, 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 比如, 采用拟人手法, 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河中倒影着的长长柳影等, 借鉴课文的笔法, 结合阅读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二.因物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往往以对某一物体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抒发作者因为这一物件而引发或是产生的独特的本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定是与这一物件息息相关的, 以它为点, 因它而发。这类散文并不普遍, 由于必修一中没有涉及, 这里就列举较典型的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这类教材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钻研文本的方法, 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作者如何借助这一物来抒情的。

第一, 紧扣教材, 让学生多读。这里的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朗读, 一是阅读。状物类文章大都以散文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语言如诗一般, 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能沉浸于其中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文字的美来, 相信也是一件美事。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而文章又很长, 不可能面面俱到, 注重引导学生美文美读, 就需要在教材处理时注意取舍, 在重点段落的朗读上加强指导, 以便朗读落到实处。体现在《白杨礼赞》这一篇目上就是对文中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反复吟读,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杆, 笔直的枝……”经过阅读就能领略到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的感情。

第二, 挖掘教材, 让学生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处,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把握说话的机会。《白杨礼赞》文中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那么就要给学生机会通过阅读课文说出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它的不平凡又表现在那些方面,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第三, 利用教材, 让学生会写。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就是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是极好的范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领悟写作方法, 以教促写再以写促教, 形成一个教学写作的良性循环。如《白杨礼赞》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用到了象征,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 那是象征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作。

三.以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常常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这一件事的独到的感受, 不同于记叙文单一的叙事性, 以事抒情类散文是借助记叙下这件事而重在抒发自己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即是一篇以事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助移民头一个月的无聊经历, 回忆在故乡时的种种, 重在抒发作者“很想念家里”“惦念亲人”的感情。对于这一类散文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知人论“事”的处理方法。这里以《我心归去》为例。

第一, 以记叙文的方式细致阅读课文,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文中体现就是, 结果是“我心归去”, 阅读过程中就是要找出这个起因和经过, 为什么要“归去”, 归哪里去。经过阅读我们知道, 因为作者移民法国, 在那儿的一个月让他觉得百般无聊, 思及故乡的种种好以及亲人的挂牵, 让他产生了“我心归去”这样的感叹。

第二, 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理解这一事件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甚至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要对作者有个大致的介绍: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2月, 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作者在浪漫的法国是受到礼遇的, 那么为什么待了仅仅一个月就“我心归去”了。由此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比如“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很想念家里”等等, 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将学生由事件的叙述带到了重点的作者感情的抒发上。

第三, 教材本身的说明的运用, 在必修一的这一专题中主要体现在对话栏的充分利用上。文章第一小节在作者对他在法国居住地的描述结束后, 对话栏即说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 为下文作铺垫”, 教师通过提醒学生重视对话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参与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更好的理解散文教材所表现的另类的情感。

因此, 在了解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的前提下分别探索这三类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更系统细致的进行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针对散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探讨。

篇4:抒情散文:致我们曾经的梦想

有人问我梦想是什么,我只能说它们星星点点而又零零散散,无法用言说……

从出生的哇哇坠地,进入美好开始的小学,再到现在有着繁忙生活的初中,我都记不清我曾有过多少梦想,随着时光的流逝,环境的变化,及自己的成长,有过的梦想早已千千万,数也数不清……

有人说,儿时的梦想是总是遥不可及,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我认为,那是纯洁天真的象征。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懂得太多,可能只知道春天的树木长出新芽,秋天的叶子会从树上落下来,隔壁家的妞妞又去超市买了吃的。总觉得现在懂得多了,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但那总还是找不回过去的那份纯真。

梦想是抽象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梦想也十分简单。十年前,我会认为有许多好吃的便是自己的梦想;八年前,我会认为有漂亮衣服穿便是自己的梦想;五年前,我会认为有一个能关心自己的小伙伴便是自己的梦想;三年前,我会觉得受到老师的重视便是自己的梦想。

不知道你是否会觉得长得越大,那面帆船上的帆就越是不能被风吹得挺起,越是不能被风吹往正确的方向。那,我们就要这么放弃吗?当然不!虽然我的梦想很简单,但毕竟也是自己想实现的!我也是有梦青年!既然小帆船行不通了,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造一艘大轮船,更快速,更便捷,更直接地向梦想的那个方向前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勇拼搏,并坚持不懈!

篇5:忆曾经的班主任抒情散文

梧桐树下,小小的我坐在摇椅上,就着树荫的凉爽,就着叶缝间的光亮,我捧着童话书悠闲地翻阅着。姥姥笑意盈盈地走过来,送来一盘自己亲手做的桂花酥。她轻轻地坐在我身边,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她拿过我的童话书,似懂非懂地看着。姥姥小时候一直都在农田里忙农活,从没上过学,自然也不识多少字。她用手指着书上的字,笑眯眯地问我:“妞妞,这个字念什么?”我却不屑一顾,随口一说:“爱”。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眉头紧皱,嘴里一直轻轻喃喃着。

梧桐叶落了一地,秋日的凉爽早已散尽,初冬的寒意肆意氤氲。屋内,我坐在小书桌前读书,姥姥坐在床头,准备为我缝制棉衣。书声琅琅,姥姥一手拿针线一手拿衣服,满意的微笑倾斜在脸上。借着白炽灯的亮光,她把线头放嘴里抿了一下,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把线使劲往针孔里穿了又穿,但几次都没失败了。她轻柔地唤我帮忙。我却笨手笨脚的,不是掉了针,就是把线缠到了一起。突然,我急躁地把线扔在一边,嘟着嘴巴说:“不干了,不干了”。姥姥眯着眼睛,嘴角一抿,无奈地摇摇头。

长大之后,我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读书,姥姥也来陪我了。不过这里再也没有老家阴凉的庭院,再也没有屋前梧桐树下的童话,再也难看到姥姥脸上的微笑了。

周末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猛然看见姥姥站在窗前,手放在窗格上,眼睛痴痴地望向半空中的月亮。月亮在云层中挤呀挤,忽明忽暗,怎么也看不懂姥姥心里的思念。只有我知道姥姥她想家了... ...我走过去想要和她聊聊天,她却先问我作业写完了吗?然后把我推回到书桌旁。

看着姥姥日渐苍老的背影, 我心里有一丝丝的失落和愧疚。我注意到,她的头发不知何时起已经变得花白了,她的手不知何时已不再柔滑了,她的微笑不知何时起离我也越来越远了......

曾经,那个不懂事的我错过了姥姥的微笑。何时能够再见到她脸上的笑容呢?我多么想再教她学认字,多么想再帮她穿针引线... ... 时间的长河里,我无数次默默细数心中的遗憾。

曾经与我擦身而过的那些微笑,我要努力重新把它们一 一找回。

辅导老师:田晓莉

作者| 九16班李馨蕊

篇6:琐忆抒情散文

春风微醺,春阳和暖。

春天来了,呼啦一下,房前屋后立马成了花海,花天花地的。

艳艳桃花、粉粉杏花、素素梨花,一个接一个登场。在现在人眼里,乡亲们行走在花儿的世界里,应该是满含诗意的。其实,那些过着贫寒日子的人们只顾土里刨食,无人在意,也无心欣赏那些花儿。在他们眼里,果树开花天经地义,像女人生孩儿一样,没什么稀奇。

待到花儿褪去残红,青果坐上枝头,也没人关注它。这时,年幼的我会扬起脖子看上杏果一眼,看它不是欣赏,是想摘它,摘下来,一分两半,果肉送进嘴,捣腾几下,进肚,解解潜藏已久的馋。

青杏酸酸的、涩涩的,实在不是什么好味道,可我嘴里寡淡,要的就是那份刺激。杏肉进肚了,没长成的杏仁成了手里的玩物,它外皮白嫩,里面藏着一包水。不知谁说,反复揉搓嫩杏仁能出小鸡娃。再怎么傻,也知道杏仁里孵不出鸡娃的,还是不停地揉,揉着揉着皮就破了,里面的液汁喷出来,溅到小伙伴的脸上,一场恶作剧就此结束,没结束的是一帮小女孩的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春天,还有个小桃树的梦。

我最喜欢在路旁寻找新生的小树苗,每每看到一弯小芽从硬硬的桃核里钻出来,新奇,兴奋。实在太喜欢了,就把它连根铲起,挪到自家的菜园里,浇水,施肥,蹲在它跟前,等它长大,想象着它开花结果的样子。

只是爷爷嫌它碍事,要抢蔬菜的养分,一锄结束了它短暂的生命。我往往要难过好几天,甚至洒几滴泪,因为我的植树梦破了。

长大后才明白,那就是一个纯真的小孩源于心底的对新生命的一种呵护吧!

夏风熏熏,夏阳炎炎。

夏天来了,麦子快熟了。

割麦是农家生活的大事,老人们叫做“龙口夺食”,当时,不太理解它的具体含义,对“夺”字还是有认识的,“夺”就是“抢”。和同学抢毽子,和妹妹抢沙包,哪一样都要眼尖手快的,否则,东西就落到别人手里了。龙口夺食,一样的。

“麦梢黄,绣姑娘都要下了床。”不常出门的绣花姑娘都要参加夏收,媳妇们就不用说了!

不过,生产队时代,小孩子不太参与劳作大事,不参加生产大事的小孩们也没闲着,他们有自己的事情,中午趁大人们吃饭休息的当儿,偷偷钻进麦地里找一种野菜,老家叫麦萍萍。

春天的麦地里有三宝:荠菜、羊蹄芽和麦萍萍。春季,它们开始生长,清明前后最好吃,暮春时节,已经长了苔。一入夏,荠菜、羊蹄芽开花坐籽,只有麦萍萍还在不紧不慢地生长着。

进入初夏,它像一个打扮入时的少妇,站在蓬勃茂盛的麦田里,分外耀眼,绿闪闪的衣衫,玫红色的头花,谁见谁爱。麦收时节,它稍微老一些,不过红头花还在,我在麦田里采回它,掐下头花,将绿色外衣翻个过,一个小鼓状的果实出现了。

上小学之后,每年麦收时都要放忙假。所谓忙假,只是不用读书,还要上学。去学校后,所有学生分成组,老师带着帮生产队捡麦穗。到了地里,调皮的男孩子就像出笼的野马,打打闹闹,喊喊叫叫。女孩子很听话,多会按照老师的安排仔细捡拾落下的麦穗。

平常,我都跑在最前面,前面的麦穗多且大,我最喜欢在跟玉米地挨着的麦地里捡拾麦子。一来玉米地平整,走在上面脚不会被麦茬刺着,二来挨着玉米地的麦杆粗壮,麦穗硕大,捡拾起来得劲。每次回家时,我拾的麦子最多,背不动,老师就帮着背。老师是我家邻居,按辈分称呼她姑,一个漂亮的大女孩。

坐在教室等老师发工钱的时候,这时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虽然一斤麦子队里补助二分钱,十多天里捡拾的一二百斤麦子折合人民币不过几块钱,可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站在讲台下从老师手里接过那几块块破旧的人民币,感觉比得到钢笔或作业本的“三好学生”奖还要兴奋呢,因为那是自己挣来的!

那时不懂“经济”二字的意思,只是觉得钱来得太艰难,每一分钱都是宝贝。民办老师一个月补助五块钱,生产队一个硬劳力一季分红也就几十块,而我们捡麦穗能挣这么多,能不高兴吗?

秋风飒飒,秋果累累。

乡村的秋是香甜的、热闹的、灿烂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股成熟的味道。

暑假一结束,各种水果相继上市,秋季作物开始收割了。

对贪吃的小孩来说,秋季最不缺吃的。这个季节里,小孩子可以过足馋嘴猫的瘾,可是,房前屋后水果有限,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所以,我们的眼睛转到田野里。

秋天的田野,是吃货的天堂,玉米棒子撑破绿皮外衣露出红缨穗,沟畔的桃树上累累青桃渐渐变红,半坡的青皮核桃里有了油味,地里野生的梨瓜也变白了。

我不挂念它们,我挂念玉米地里的空杆(老家把不结玉米棒子的杆称为空杆),也叫甜甜或甜杆。

甜杆是三爷带回的,他是生产队打闲杂的,前半年给牲畜铡麦草,后半年看玉米。

看玉米时,连带一个任务,就是坎灰包(坏玉米)和空杆,空杆里有一部分特别甜,就像甘蔗一样。每次放工回来,三爷的背上都挂着几根收拾干净的甜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甘蔗”。

分玉米也是秋季大事件之一,玉米成熟后,先搬下来堆放在地头,晚上放工后开始分。

乡村的秋夜,平时漆黑一团、静寂无声,只有几只秋虫在远处孤独呢哝着。因为分玉米,地头挂了几盏马灯,马灯光微弱灰黄,和城市路灯的光亮没法比,但是,比家里使用的煤油灯亮堂多了。

分玉米时,地头的热闹是空前的,老老少少几乎都来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那些等着拉玉米的,忙着过秤记账的,把玉米往架子车上装的,还有一帮没事闲逛的。

此时,孩子们是最活跃的,趁着没有分到玉米这个空儿,追逐撵打,跑跳吼叫,野性全面爆发,乐得忘乎所以,直到家人喊回。

新玉米拉回家第一件事是煮玉米,嫩闪闪的玉米一入锅,我们姊妹几个就好像闻到玉米的香味,都忘记了瞌睡,来了精神。连穿着开裆裤的弟弟也围在锅沿边眼巴巴地瞅着锅盖,看它冒气了没,看它被热气顶开了,就流出了口水。他的窘态,惹得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的,我婆都笑得闪出了泪花花。直到妈妈捞出玉米,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得饱饱的,才会心满意足地睡觉。

如今,隔着岁月的山山水水,依然能忆起那种醇厚香甜的嫩玉米味,忆起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欢乐。可是,我婆,我父亲和我们早已阴阳两隔。

北风怒号,寻找温暖。

冬季的北方,冷风瑟瑟,寒气刺骨。

稍微不注意保暖,夜里,屋内水瓮的水面就会结一层冰。早上,推门出去,门前的茅草上也铺着一层白霜。迟早出门,都会被寒气裹挟着。

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美的享受莫过于坐在热腾腾的炕上足不出户。

冬天,各家的土炕几乎二十四小时热腾腾的,外面干活的人一回家,手往被窝里一塞,暖烘烘的,很舒服。

周内那几天,妈妈早早起来烧炕,烧炕前,就把我们的棉袄棉裤暖进被窝,待到我们起床时,热乎乎的,穿上它,一天里浑身都暖暖的。

家里再冷也有热炕,教室就不一样了,有些穿戴单薄的同学手背上皲裂的口子,看着很瘆人,稍不注意就会流血,有些抵抗力稍强的手背也是肿肿的,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小家伙们就自力更生自制火盆。

和《红楼梦》里宝玉他们的手炉相比,我们的火盆寒碜得很,它大多由旧搪瓷脸盆改做。做好后,在家里锅底铲些火种,用玉米芯引着,上面架上小煤块,上学时端到教室里。

不论是玉米芯还是煤块,燃烧时都要出烟,袅袅娜娜的烟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教室的环境质量可想而知。可是,天气实在太冷,没办法,只有忍着。

自制火盆简陋,也不卫生,不过,在寒冷的冬天里,却带给我们真真切切的暖。

……

此刻,坐在异乡的雨夜里,我的神思飘到了三十多前的故乡……

篇7:韩愈散文的明道与抒情

一、“文以明道”的阐释

《原道》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是儒学复兴的宣言书, 系统地阐述了他所提倡的儒道的基本内容, 韩愈自称“约六经之旨”《上宰相书》, 但是他却推陈出新, 富有独创性。清人刘开“夫退之起八代之衰, 非尽扫八代而去之也, 但取其粗而汰其精, 化其腐而出其奇。其实八代之美, 退之未尝不备有也”。他认为只有把文章写好, 摈去陈言、文从字顺、气盛言宜、辞事相称, 才能更好的明道。《原道》文章第一段开宗明义,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博爱”一词出自《孝经》, 借来作为仁的定义, 涵义很广, 但也有它涵盖不了的部分。如孔子《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可见仁不仅是指爱, 还得得好恶之正。接下来“行而宜之之谓义”又是据《中庸》而来, 弥补上面的缺陷。接着两句由仁义出发, 谓之为道, 意象明确。而“无待于外”是韩愈对《庄子》文章的一点融化。虽然韩愈的上述论断是源自经典, 但却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富有新意。这开头四句是全文的总纲, 韩愈在这里告诉我们先圣先王的教导, 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强调“圣人之道”。在上者 (皇帝、大臣) 遵先圣、先王之道, 是所谓“相生养之道”, 是必须以民为本, 施爱于民。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在各自分工的行业做好自己的工作, 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互济互利、互相帮助, 充分体现了韩愈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政治观点, 可见其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所谓“原道”就是探讨道的本原, 韩愈在《原道》中又云:“斯道也, 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道之源的揭出, 也就形成了韩愈的道统思想。

《原道》影响巨大深远不仅在于作者的思路精密、透辟, 还在于其态度真诚。并且对佛老的抨击, 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其语言准确精练, 长句、短句配合, 整句散句相间, 读来琅琅上口。

《师说》也包含其明道倾向。《师说》仅31句话的短文, 有19处论“道”。韩愈以先秦两汉的古道为准则, 竭力倡导儒家的道统观念, 开篇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韩愈“障百川而东之, 挽狂澜于既倒”, 抨击社会积习, 力排世俗讥议, 提出了崭新的师道思想。他主张“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意思是说不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 也不论年长还是年少, 只要谁掌握了道理, 那就拜谁为师。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功, 如是而已”;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圣人无长师”。韩愈强调, 教师的三大使命中, 传“道”居首位, 但韩愈遗憾地指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不惑也难矣”。文章层层深入, 借用古今、幼长、下层艺人与上层官僚等多方面的对比, 如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而齿学于师”等, 先立后破, 对比鲜明来阐述其思想, 文中可见韩愈的勇力胆魄及其对流俗的冲击力量。

韩愈在《论佛骨表》这一篇章中也是从儒家道统出发, 以大量历史事实与现实状况作为例证, 指出佛教不过是“夷狄之一法”, “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与中国传统的“先王之道”相违背, 最后请求将佛骨“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韩愈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秩序, 需要指出《论佛骨表》对佛教的批判主要是一种政治批判, 从事实上揭露佛教的危害, 并不是对佛教神学的哲学批判, 对于打破人们的宗教迷信有其积极作用。

二、抒情鲜明突出

韩愈散文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积极的“文以明道”的古文理论, 还体现在其有强烈的抒情特征、个性鲜明的散文特色。读韩愈的散文, 会感到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情感浪潮, 会感到令人心悸魄动的鲜活灵魂体验和生命力。

韩愈有明确的理论主张, 有“不平则鸣”说。我们看《送孟东野序》, 文中韩愈指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皆有弗平者乎!”所谓“不平”, 主要指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我们看文章来自现实生活对韩愈的感发而造成其思想感情的郁积, 而其指出“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 则阐述了作家的生平遭际和他的创作的关系问题, 从文中我们看到作者围绕这一观点从自然界推论到人事, 由上古谈论到当代, 多方取譬, 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 反复论证, 文笔纵横恣肆, 那种穷愁哀怨者“鸣其不幸”的倾向鲜明、醒目, 从中我们也看出韩愈横决奔放的气魄, 鲜明地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正如其《伯夷颂》中伯夷“士之特立独行, 适于义而已, 不顾人之是非, 皆豪杰之士, 信道等而自知明者也”。与其说伯夷, 不如说是作者自己鲜明的写照, 体现出韩愈有“不平则鸣”, 勇于向世俗挑战, 也敢于坚持到底的性格特征, 从而将其抒情个性鲜明、性格“特立独行”展现于我们面前。

韩愈抒情之所以如大江大河澎湃流转、气势壮大, 不仅是源于韩愈本身那种自信心, 也源于韩愈极力提倡宣扬的儒学的力量, 尽管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 由盛到衰, 又由衰转盛, 但韩愈却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而使其文章纵横恣肆, 富于论辩色彩, 鲜明生动。如其《论佛骨表》, 文中写道:“今无故取朽秽之物, 亲临观之, 巫祝不先, 桃茢不用, 群臣不言其非, 御史不举其失, 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 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这是就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大内奉养一事而上的谏表, 当满朝上下如痴如醉, 奉佛骨如神明之际, 韩愈敢于直斥佛骨为“朽秽之物”, 并对宪宗亲临观之的行为表示耻之, 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量啊!他正是从儒家道统出发, 使文章呈现出鲜明的针对性、强烈的战斗性和持之以恒、无所畏惧的奋斗精神, 使文字更具强大的气势,

其他如《原道》、《师说》诸文所论, 也都莫不具有无可辩驳的气势与力量。《原道》批判佛教“弃而群臣、去而父子, 禁而相生养之道, 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我们知道, 吃饭穿衣、忠孝观念在当时都是天经地义的, 就是现在不谈“忠”, 但吃饭穿衣与讲求孝道都是很重要的, 佛教徒们也必须依赖于现实生产生活, 这本身也是违背佛教教义的。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 而善辩源于他的胆壮气盛, 源于那种“特立独行”、“信道笃而自鸣”的个性, 于是其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 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使其散文形成了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感情激烈、抒情个性鲜明的特点。

韩愈以儒学道统为根本, 吸收了别家之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入时代新的思维, 并呈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使得其文章血肉丰满, 富有生气。也正因为韩文具有这种特色, 加之其独立的人格力量, 使得这一历史人物牢记于后人的心中。

摘要:韩愈创作出许多典范型的散文作品, 并有其明确的理论主张“修其辞以明其道”。韩愈的典范型散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送孟东野序》等充分体现了明道与抒情的关系。

关键词:韩愈,散文,明道,抒情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韩愈.韩昌黎文集[M].马其昶,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篇8:寻忆抒情散文

记忆中有你的片段格外清晰。午后的拂过我们的发梢,正值年少青春的我们,肩并肩地漫步于操场上,一切美得就像一张定格纯白时光的明信片。时间萦绕指尖,似乎要绕尽少年心中的涓涓心事。你我之间从未吵过一次架。可是,人生就像一条曲折的河流,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你我的友谊亦是如此。可是看似平静的湖面上,又有谁能够预料到,一段时间后的汹涌波涛呢?

我们的间距开始慢慢拉大,最后似一道无法越过的鸿沟。

那一年盛夏,燥热难耐,心也烦躁。一场误会,打破了我们的友谊。一下子,天黑了,发花枯了,树折了,世界变了,失落与无助洒满了我们的心房,我们哭了。我们渐行渐远,慢慢远离对方,刻意回避对方,以为就这样,时间会冲淡所有关于我们的记忆,却不知道你曾经的微笑,在我的回忆里,却永远也散不开。那一年,我们过得并不开心。

又是一年的盛夏,铺张仓皇的犹如一场盛大的告别。人间七月,不胜繁华。你我之间,却异常寂静。你将随着你的父母离开这座小城,去远方。

我们又哭了。眼角滑落的泪,不是忧伤,是我不得不将有关于你的记忆释放,泪水滑落脸庞,里面的故事跌落到地上,我们却一脸茫然。我们不再任性,我们会待在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自嘲我们之前的行为。迎着阳光,忽然发现我们曾刻在记忆中的那个夏天,是我们在阳光下流下的眼泪,清澈透明,很美,可是却逃不过被蒸发的命运。我们微笑着说我们还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我们早被岁月的洪流无声的卷走,怎么找也找不回往日的我们……

无奈每个人在命运的旅途中出演的时间都是规定的,再怎么舍不得。冥冥之中注定,该离开的时候还是得微笑着潇洒离开。你离开了。你从远方回过头看我,眼神犹如雨天辽远而悲伤。转身的那刻,我们都知道时间划破的伤痕叫做成长。纵然无数不舍,但还要微笑向前,那上演着繁华,却始终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了一朵地老天荒的友谊之花。

回忆开始泛黄,笔尖落在纸上,黑色侵略着纸张,似忧郁牢牢地抓住了我心灵的忧伤,渐渐扩散……时间的沙漏沉淀着无法回首的过往,记忆的双手总是拾起那明媚的忧伤。肆意奔波挥洒的年少青春,五彩斑斓的美好年华。当岁月无情地划过,内心满是惆怅。

我们不再迷茫,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回忆是那朵永不伤逝的夏花,一路见证我们成长的印记。

曾听人说过,回忆是座桥,却是通往寂寞的牢。回忆起你不在,一段时光封锁住一个或许再也见不到的人。

那一年曾在树下许下的承诺成了年少的一场风,来过,暖过,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生经历一次

刻苦铭心的青春,目的只是听一次花开的声音,看一次花落的凄凉,然后孤独散场。

篇9:忆大姑抒情散文

清晨,天上飘落一阵细雨,把马路上弄得湿漉漉、油亮亮的,风,裹夹着丝丝寒意在楼群中窜突,老去的枯叶经不起这摇荡,纷纷告别母体,随风飘落。这一刻,在这老秋的早晨,走在树丛中的我,面对着枯枝败叶这满眼凄凉,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想起了在这个季节早逝的大姑,想起了我们相处那短暂时光里的点点滴滴。

大姑是我家第一个知识分子,是我家的骄傲。

大姑小时候应该说是很幸运,早早进到城里开始了读书生涯。要知道,依照那时农村的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女孩子能够读书,并且还是在城里读书那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我真不知道我那没文化的爷爷奶奶何以如此开通。大姑的书一直读到了长春邮电学校,应该属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那时候人才奇缺,所以很顺利分到了多伦县的大仓乡邮电所,并辗转于黑山嘴、大河口乡,后来因为夫妻两地分居,并且还有了孩子,才几经周折,调入锡盟邮电局。从这件事上还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事部门还是很近人情的,要是搁在今天,以夫妻两地分居为理由调到一起是断无可能的。

我是高中转学到锡盟才与大姑有了更多的接触的,先前只有年节的时候大姑回家探亲才能见到她。有几年,大姑把表妹寄养在我家,因思女心切,虽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姑姑也是每年都要回去,我也就通过姑姑回家时接触过那么几次,当然谈不上多了解了。

高二临毕业那年,我从东北农村转学进了锡盟蒙中,在大姑家住了半年。说真的,这样一个大小伙子的到来,对于当时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工薪家庭来说确实负担不小,况且,当时粮食肉类很多商品都实行供给制,根本没有我这外来“黑户”的份,所以事实上我等于分食他们的口粮。但是姑姑一家非但没有怨言,而且总是把我的一切打理得那么好。我从小养成了不看书就睡不着的毛病,在姑姑家依然如此,所以常常看着书忘记关灯就进入梦乡,这时候都是姑姑算好了时间,在我睡着后悄悄走进我的卧室把灯关掉,从来也没因此说过什么。大姑是个慢性子,也因此做家务的速度显得慢一些,但是慢有慢的好处,那每一顿饭,每一顿菜都做得精致可口,即使多数为粗粮,在她手底下也都捣鼓的细致可口,让人胃口大开。那时候物资供应很紧张,别说收入低,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到计划外的食品,尤其是细粮和肉类,所以平时基本上都是玉米面、高粱米之类的粗粮。在农村,一般吃的都是当年产的新玉米,这样的.玉米,外表光鲜红润,视觉上就能唤起人的食欲,再经过传统工艺在石磨石碾上加工,烹制出的食品才香甜可口。城里人吃到的大多都是陈年旧粮,其中玉米的馨香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飘走于九霄云外,有的还掺杂着库存过久的霉味,口感粗糙难以下咽不说,还常常让人感到烧心胃酸。为了大家能够开胃吃得饱,姑姑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她在玉米面中掺入少量白面或莜面,然后经过发酵,加入少量食用碱,蒸制出“二代王”,吃起来松软香甜,口感就细腻多了。有些时候,姑姑还把发酵过的玉米面烙成发面饼,虽然这其中的程序麻烦一些,但也会增加人们的食欲。只有到了周末,才能改善一次伙食,吃一顿饺子。也是那时,在姑姑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剁馅包饺子等一些做饭的手艺,让我在后来的单身和成家后的生活大大受益。

大姑除了上班,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忙碌着,就是偶尔去几个要好的邻居家串门,手里也总是拿着毛线活,一边聊天,一边忙碌着。那时的人们都穿自家编织的毛衣毛裤,甚至毛线也是自己用传统的工具纺出来的。当然,这纺线和编织都很费时间,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但很多成年妇女都乐此不疲,而且经常凑到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姑姑编织毛衣的手艺非常细致,几乎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稍不如意就拆掉重来,所以做出来的毛线活总是那么平整匀称,精致漂亮,令单位姐妹和朋友们羡慕夸赞。

姑姑虽然也是上班一族,单位工作也不轻松,但家里的事务一直料理得井井有条,相夫教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总是做得那么到位。不仅如此,她在单位也一直是业务尖子、技术权威。记得第一次去姑姑的办公室时,我就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眼满脸写满了惊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确实是如此,那是1975年,整个中国还很落后,整个中国工薪阶层的办公条件都很落后。整个锡林浩特一座城市只有盟公署和军分区的办公的地方是楼房,其他地方甚至连阿纳旗的旗长们都在贝子庙那的平房里办公,还点着土炉子,地上铺着粗糙不堪的红砖。我姑姑的办公室不但在楼房里,暖气也是热乎乎的,而且地面还铺着地毯,那屋里既温暖又整齐干净,真可以说是纤尘不染。当时我真是羡慕不已,心里想将来若有姑姑这样一份工作和这样的办公条件就足矣。

由于她业务精湛,工作上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所以赢得了同事们对她的尊敬和爱戴,我虽然去她办公室的次数就是有限的几次,但每次都看到姑姑的同事或徒弟们毕恭毕敬地称呼姑姑为师父,内心变升腾起对姑姑的崇敬。当然,除了技术原因,这其中也有姑姑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个人性格的缘故。姑姑是个温婉的人,从不与同事争吵,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说话语气温顺,态度和蔼,这样的人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气和更高的威信,也因为这些,姑姑曾数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而受到表彰。

进入晚年,大姑也从岗位上退下来了。退休之后,大姑一心埋头于家务,每日打理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整个一个家庭主妇。那个时候,我住在乡下,妻子正要临产,为了安全起见,姑姑把我们早早邀到她家,并给我们在医院的妇产科约好了床位,只要出现征兆,马上入院。那些天,姑姑就像一个婆婆,也像一个母亲一样精心照料着妻子,每日的三餐精心地搭配伙食,并不断给传授孕妇、产妇以及育儿要注意的事项,让我和妻子感动不已。临产日期已到,可是妻子那里仍无反应,恰好此时妻子调动事宜或得批准,通知我去办手续。期盼已久的是,终于有了头绪,自然欣喜异常;可是她原单位离市区一百多华里,那时道路情况不好,交通极不便利,来去至少要两三天,这边妻子正面临生产,做丈夫的我怎敢离开?看到我的犹豫和为难,大姑说:“没事的,你去吧,这边有我们呢,医院已经安排好了,只要有了动静就住院,医生比你有办法,你就放心走吧。”听了姑姑的话,我终于心里有底了,于是我放心地离开,并很快办完调动手续,于第二日返回。也是在大姑的精心呵护下,妻子顺利生产,我们的长女健康地来到人间。

大姑晚年非常不幸,患了脉管炎,并且双脚皮肤开裂,出血不止,总不愈合。当时的医疗条件及其落后,大家也没多少医学常识,甚至好长时间都没诊断出结果。那年秋天,远在东北的父亲大概想我们了,拍来电报,以不容商量的口气命令我们回家。临行前,我们姐弟四人曾去探望了姑姑,告别时,姑姑竟然流下泪来。当时我们真没多想,只是觉得人老了容易伤感,看到我们回家,姑姑也动了思乡之情。谁料,这一次相见,竟成永别,姑姑在我们回乡的稍后病情加重,住进北京的大医院,并被查出是脉管炎。做截肢手术,大姑犹豫再三,不忍心成为残缺之人,让自己余生成为家人累赘,最终没能同意手术,结果病情急剧恶化,引起血液感染导致败血症,年仅58岁便匆匆离世。

其实,除了脉管炎,大姑几乎没得过什么疾病,身体一直是很健康的。据大夫说,这脉管炎也并非先天遗传,而是后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大姑吸烟,而且历史悠久,据说还未成年就已成瘾。这几十年的吸烟史,导致了体内血液中血栓形成,进而堵塞血管,造成下肢坏死。其实,这病要是早预防,早治疗是不会到最后的严重地步的,只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差,人们的医疗知识贫乏,最重要的是大姑只关心他人,对自己关心重视不够,到最后怕截肢残疾给亲人带来拖累,致使病情恶化,诱发了败血症。

有时候,我真觉得上天不公平,为什么要早早夺去像大姑这样好人的性命,而一些品行恶劣之人却能够好好活着,甚至长寿呢?

篇10:《忆》抒情散文

我爱苏州,因为在那一条条小河小巷中,在那不算高的山旁,那是我的青春,那是我的童年。

——题记

苏州,一提到这个名字,很多很多人都会想到“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类的美称。而我从小在苏州长大,却没有小桥流水,绕指尽柔的感觉。在我眼中,苏州如所有平凡的地方一般朴素,一般平淡。

我生在苏州上方山旁的一个小村子,那个地方就是查遍资料也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我仍然记得,那时我问起我们村子的名字时,我的爷爷亲切地对我说“我们这叫顾塔里,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他停顿了一下,抬手指了指旁边上方山上金光闪闪的大佛和大佛不远处的塔。又重新以溺爱的眼神俯下身来,“我们这里的人呢,世世代代都要照顾那座塔。”虽说现在这些幼时的.事都因拆迁而散落风中,不知去处。我也不能再回到曾经的家,看看记忆中本该生机勃勃的小村子。但童年那些不舍得舍去的回忆仍是印在心头,在我每次小憩的时候重新浮现在脑海中。

在我还小的时候,那时每天闲着都比较无聊,村子离似乎近在眼前的城市有些距离,而村中那些小朋友又都比我还小。每天无所事事,怎么办呢?幸好那时自家造的房子里还有个后院,种着些菜,有两个小池塘。平时摘根黄瓜,钓钓龙虾的什么也混的过去。那时候,爷爷偶尔也会跟我讲讲他年轻的时候的故事。他年轻时当过兵,总跟我讲去过这儿,去过那儿。他虽然年纪大了,却总还会微微嘲笑我一番,“你看,你哪儿都没去过。”每当这时我总会说“你最后不还是回苏州了?”这时候,爷爷就会笑笑,抬起头来望望那蓝蓝的天:“毕竟,苏州是我的家啊。”他便重新走到一边,扛起锄头,走回家里。“走了!”我便匆匆跟上他的脚步。

我稍大了一些,就在横塘上幼儿园。如今当我读起“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的时候,有时还会暗叹“我当年怎就没遇到个芳尘呢?”,也许是那时还年幼,对此没有过多感叹吧。也正是在那个年纪,在我对苏州只有一点点了解的时候,我平日最想去的地方是观前街。去观前街干吗?一个字,吃。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山塘街、平江路。我只是记得,在我跟着奶奶去烧香的时候,观前街,有吃的,人多。后来爷爷带我去观前街玄妙观里逛庙会,虽然这一切似乎都很平淡无奇,但在那时的我看来,这便是天一般大的乐趣。至今我仍然记得,逛庙会的那个晚上,爷爷给我买了一杯饮料,我们俩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盯着火上的烤全猪咽口水。那天我的记忆终止在爷爷和我坐在长椅上啃着手中的羊肉串。说起来惭愧,那时的我真确实和爷爷奶奶所说的一样“就知道吃”。

这一切虽已过去,但仍感觉就在眼前一般。没人再去过问那消失的小村子,也没人再去思考,庙会到底是从何时开始销声匿迹的。这一切,都如苏州的一条条小河,被淹没在城市中了。

篇11:曾经,一场美梦抒情散文

提一支素笔,绘几许清愁,描半凉伊人。

--题记

曾记得昔日那般美好,十指相扣,漫步田野;看雪花飞舞,共赏明月。可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年的我永远想不透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现在的我却能够深深地感觉得到那份愁,愁得我紧锁眉头,愁得我泪流满面,愁得我心碎飘零。

曾记得“兵临天下傲古今,晶云展翅翔苍穹”的诗句。毕业季,佳友总不会忘记做几首诗,来诉说离别情肠。怎耐我们的`感情又众人皆晓,同学录上处处写满我们的故事,处处吟颂关于我们的诗句,

处处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我也曾期盼过、等待过、寻觅过。但这过早绽放的花朵,能结出果子吗?老师曾说过:过早绽放的花,只会提前凋零。我将信未信。

曾记得有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女孩亲手为一个男孩带上自己为他买的围脖,男孩感动得紧紧握住了女孩的手。曾记得有一天,男孩送给女孩两盒巧克力,并亲口对女孩说出了那女孩一直想听的三个字,因为那天是5月20日。曾记得……

毕业了,我们都将奔向不同的学校,又要开始新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提前开放的花儿最终的宿命。我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验证了老师的话的正确性,这值得吗?

青春给我无数张脸,我却选择最疼痛的一张去触摸。只能在最后才明白,这只是一个念念不忘的失去的过程。在青春这场梦邂逅过后,我们依然要继续向着朝阳前进。我留给你的是:善良,温柔,体贴。你留给我的却是一个长大的过程。看罢流光飞去,一别情远不见去年人,那些都只将成为“曾经”,未来还需我们自己把握。

篇12:再忆母亲-抒情散文

母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了。多年来,我写了不少怀念她的文章,然时感意犹未尽,总想再写点啥,却又一时无从下笔。

记得母亲去世不久,我老是梦见她。每次就穿那么一件薄素装,不是在田间地头劳作,就是慈祥微笑地向我走来,或者我们母子坐着一同说些什么……如今十年过去了,我几乎每年都能梦见他老人家的身影。母亲在世时,委实说,我这个逆子从未梦见她,可她一去,则年年如此。

人常说,经常梦见已逝的亡人,对生者不吉,尤其与之搭言,更是不吉,好坏暂且不论。佛家讲:人的活动思维只能限定在三维空间,梦境属于四维空间以上,人力就无法知晓。按此说法,母亲已属于来世,她到底为何要经常托梦,是吉是凶?我是不得而知;佛家又讲一刹那,一刹那虽为六十分之一秒,却有九百个念头生灭。如此说来,我的梦境或许是由于刹那间思维所致,也即人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或由于刹那间我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念想,引母亲不安,夜晚便托梦于我,或母亲想用此方式让我知晓她的处境……

最近我又梦见了母亲。我弟兄三人和她在一起,她穿得仍很寒薄,似乎很冷。我给她掏出一百八十元崭新的人民币,她微笑着收下了。我还问了一些情况,她也一一作答。梦醒后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这到底为何?难道是农历十月初一鬼节快到了,她托梦又向我要冥票、寒衣吗?说到寒衣、冥票,她去世十年来,我几乎年年此日给她送啊?难道又是她从未收到?民俗说每年此日送到坟前最真,满路上烧的.先人收不到的,难道真是如此?说起来我倒真是多送在路上了。因离故乡远,且又懒使然,也真是孝心不具啊!母亲活着一年很少回老家一趟,母亲一去,更是从心底里远离了故乡。今年的鬼节,我可得要亲上母亲坟茔烧祭了。

母亲生前最牵挂、最不放心的是我,可能死后常挂念的也是我。长此以往,儿岂能安?

回忆母亲生前的家世,也是很凄凉的。母亲出生在我们本村,排行老大。当年外祖母生下他们弟妹八人,拉扯得不容易。xx年前后,大舅因痢疾脱水而死,时大妗子刚过门,外祖母遂千方百计叫她留下,给二舅续了弦。

农业社后期的xx年,外祖父在一次放羊时突然中风,不久离世,刚到花甲之年。时母亲弟妹剩七人,除母亲、大姨、二舅成家而外,其余三舅、三姨、四舅、四姨均未成家,外祖母家遭此打击变故,母亲的思虑是可想而知的。

改革开放后不久的xx年冬,二舅又因胃癌不治,撒手人寰,留下四个年幼的孩子。时不久大妗子又要改嫁,外祖母又强留叫把孩子拉大,后大妗子带一男孩仍出走别家。

好不容易他们弟兄姊妹几个均各自成家,母亲又为二舅的几个孩子操费了不少心血。其时我正在读高中,寒假回去,母亲就说:“你奶孽障命苦着,年轻轻时,你爷走了,她一个抓养你舅舅、姨姨几个,挖苦得很。现在老了,也不得心闲,又为你大妗子撇下的几个孩子经常操心,哎……”当时我尚不能正确理解母亲的心意,现在想来,母亲的忧思是多么深重啊!

时下外祖母家各事均好,除大姨在本村而外,几个姨姨、舅舅都带全家上新疆发展。母亲逝前两年,外祖母也被接到新疆。20xx年春末母亲逝世后不久,老人感到很心急,提出硬要回老家来,舅、姨们没办法,又将她送回来,由大姨家照看,仍住其老宅。新疆回来后,她又硬要来我家看我母亲,大姨等亲戚们没办法,均瞒哄说母亲去了我处,可外祖母仍不相信,执意要去;愈是强留,愈是要去,最后终于察觉了内情……

那几年亲人们相见一回,外祖母就痛哭一回,我去看她时,她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亲热又难过地说:“我的娃,你妈孽障着,拉扯你们几个苦死了,没享过一天福,好不容易你们成人了,她又走了。哎,我命苦着……”面对老人的哀痛之状,我除了伤心痛哭,还能再说什么呢?我自感罪孽深重啊。

尤其可悲的是,母亲离世十年了,而外祖母却仍健在,今年已八十有七了。去年母亲九年祭期回故乡时,我又看望了她一回。今年春节仍去看望她老人家,仍是精神硬朗,谈吐整齐,耳目清楚,只是每次见面,平添了许多伤感,总使老人难过好一阵。祖孙相见,含泪盈盈,谆谆言语,留连而别。

我每次看她总要祝老祖母健康长寿,争取年年拜望。她却哀叹着说:“你妈年轻轻的走了,把我不死么,越活越攒劲了。暂娃娃不要记了,你妈走了享福去了,把罪孽给我撇下了。”她还说到几个儿女数我母亲最孝顺,这我知道,母亲在世时,不仅孝敬我祖父母,还孝敬外祖母。我每年回家拿点好吃的,她都舍不得吃,总说要给外祖母留下。20xx年春节过完我走时要给母亲一百元,她坚辞不要,并说:“我不用钱,你给上十五元就够了,我要给你外奶做老鞋。”不料,祖母在,她先去,空留其老鞋。

春秋时的皋鱼说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母亲已去十年,有谁能说清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按佛家的六道轮回说,到底于母亲有无如外祖母所言的享福一说?我仍旧不得而知,宁可信其有吧!呜呼哀哉……

篇13:初一抒情散文:纪念曾经150字

莺啼般的婉转,

静谧的夜晚里,唯你独奏;

断断续续的朗读声,

溶于夜景的风景,

独特的时光里,唯你奇迹;

稀稀疏疏的星闪烁,

纪念曾经的童话,

安详的年华里,唯你离去……

篇14:初一抒情散文:忆200字

走在大街上,看着嬉笑的小学生,心头涌上一股某名的惆怅。当火辣辣的太阳逐渐变暗,我们在那个夏天,毕业了。

我们曾经一起哭、一起笑,打闹、拌嘴,负气是常有的事,可是现在,初中了。

我们都有了一个新的环境。

你,她,他,还会记得我吗?

曾经讨厌过的你,曾经的你,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呢?好想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

当心中的思念愈发强烈……

上一篇:性感电臀“摸”出来下一篇:马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