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课题研究

2024-05-05

教师职业倦怠课题研究(精选8篇)

篇1:教师职业倦怠课题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刘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信息

成果名称: 作者(含主要成员):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刘晓明,王丽荣,王文增,秦红芳,孙文影,李冬梅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第一章 职业倦怠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职业倦怠的定义

第二节 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价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五节 职业倦怠的成因

第六节 职业倦怠的后果

第三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二节 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访谈研究

第四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

第三节 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四节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

第五节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六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节 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

第四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层面:心理调控策略

第二节 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策略

第三节 学校层面:校长管理策略

第四节 教育层面: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课题。自从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该课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体在心理层面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形成机制、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间的内在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体现出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并以教师的心理成长为重点注重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表现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创新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着重探索三方面的内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别为:

(1)通过测验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与分布特点,客观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压力源、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等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运用典型相关、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3)通过现场实验法研究压力应对训练等对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

(4)通过相关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辞职意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4.研究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探索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深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缓解对策,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为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将降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会导致教师群体士气低落、人员流失。

篇2:教师职业倦怠课题研究

摘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地区160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数据信息采集,并且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要明显低于普通教师,其中特教教师在婚姻状况、教龄、学历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关键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一、前言

职业倦怠是一种很常见的职业反应,它主要是由职业压力所引起,个体由此表现出身心疲惫的状态。一旦出现职业倦怠,那么将会影响个体的工作质量,比如责任感下降、身体状况不佳,个体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那么将会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特教教师是属于职业倦怠较为明显的一个群体,它是指特教教师不能够适应工作压力而引起身心疲惫的极端反应,其产生的原因与特教教师长期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国外有很多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表现,分别为情绪衰竭、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个人职业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个体常常因此表现出极度疲惫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个体常常表现出对他人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个人职业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估,个体常常表现出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评价过低。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北京地区的五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80份问卷,其中收回175份,回收率为97.22%。为了能够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选,其中160份问卷调查为合格问卷,有效率为88.89%。这160份调查问卷中,其中聋哑学校为74份,所占比例为46.25%,盲校为86份,所占比例为53.75%。按照婚姻状况进行分析,其中已婚数量为91人,所占比例为56.88%,未婚数量为69人,所占比例为43.12%。从教龄方面分析,其中5年以下的数量为39人,5至10年的数量为46人,10至15年的数量为35人,15至20年的数量为31人,20年以上的数量为9人。从性别的角度分析,其中男性数量为20人,女性数量为140人,在特教教师中,女性要远远高于男性。

(二)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科学准确的对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本次研究采用郭文斌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评价。在职业倦怠问卷中从个人职业成就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情绪衰竭3 个维度,共43 个题目,问卷采用5 点计分,1 表示完全不符合,2 表示比较不符合,3 表示界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4 表示比较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3分以上表示存在职业倦怠,得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严重。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0,分半信度系数为0.769,重测信度系数为0.643。量表的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将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工作,计算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情况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采用的是五分计数的方式进行,研究规定,如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因子的评分小于等于2分,那么说明教师不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否则将说明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北京地区160名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地区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情绪衰竭 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 个人职业成就感 职业倦怠总均分

平均值 2.63 1.46 1.81 1.87

根据表1的数值可以进行分析和描述,对于特教教师而言,针对本次研究给出的标准可以得到,此次调查的160名特教教师,他们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的平均得分为2.63,相对于其他两个维度,情绪衰竭的表现最为突出。其次则是个人职业成就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得分最低。相对于一般教师而言,特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他们的学生都具有交流障碍,特教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想要的成就。长此以往,很多特教教师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衰竭就是心理压力无法释放的一种病态表现。综合分析,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显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总结原因。首先,因为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与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像对待正常学生一般,但是在教学深度方面,特教教师不需要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提高教学难度,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对轻松。其次,目前我国教育部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国内各个普通学校,如重点发展九年义务

标准差 0.82 0.61 0.58 0.47

中位数 3 3 3 3 教务以及各种职业教育,而对于特殊学校,教育部没有给出硬性指标,所以特教教师也不需要为学生的成绩而焦虑。最后,对于特许学生而言,很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放低,所以特教教师一般都不会承受来自家长或者社会方面的压力。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特教教师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比较轻松,不会承受像一般学校教师那样的巨大压力,所以总体的倦怠状况并不严重。但是从表1可知,特教教师的情绪衰竭较为明显,这也是一种职业倦怠的先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也会越来越明显。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能够深层次的研究职业倦怠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本次研究将针对性别、婚姻、教龄、学历等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1、性别

表2 职业倦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男性 女性

从表2看出,针对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人群的男性与女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P=0.351,这说明男性与女性特教教师关于职业倦怠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婚姻

表3 职业倦怠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未婚 已婚

从表3看出,针对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人群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P=0.026,由于P值小于0.05,所以未婚和已婚之间关于职业懈怠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未婚教师由于承担的家庭负担小,而且不需要操更多的心,所以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不明显。相比较而言,已婚特教教师除了承担学校工作的压力之外,还需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3、教龄平均值 1.67 1.93

标准差 0.47 0.76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3.28

P值 P=0.026

平均值 1.84 1.88

标准差 0.72 0.81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2.14

P值 P=0.351

表4 职业倦怠与教龄之间的关系

5年以下 5-10年(包含5年)10-15年(包含10年)15-20年(包含15年)20年以上(包含20年)

根据表4可以看出,从事特教教师11年至15年的人群,职业倦怠的平均分为1.95,高于整个人群的职业倦怠平均数,是平均分最高的人群,其次则是15年至20年的人群,他们的职业倦怠平均分为1.89,依然高于整个人群的职业倦怠平均数。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人群,他们的职业倦怠平均分反而相对较低。经过分析可知,对于5年以下的特教教师,他们一般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他们很少为自己的事情而烦恼,而且正处于奋斗期的他们,对于工作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相对于这部分人群,从事特教教师10年至20年的人群,他们反而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人都感觉到身心疲惫,而且长期从事特教职业,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也感觉到枯燥,成就感也开始降低,所以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平均值有所上升,而随着教龄的增长,特教教师的家庭问题也会相对降低,从而让他们又有大量的精力投入工作,而且在工作经验方面,这部分人群更加具有教学技巧,所以很快又能够适应这份工作,以更好的状态回归教师角色,这时候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到了缓解,平均分也有所降低。综合而言,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

4、学历

表5 职业倦怠与学历之间的关系

高中及以下 大专平均值 1.93 1.81

标准差 0.73 0.69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2.38

P值 0.048 1.68

0.35

1.89

0.71

1.95

0.37

平均值 1.43 1.78

标准差 0.63 0.52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1.62

P值 0.042 本科及本科以上

1.72 0.52 3

如表5所示,根据不同学历,特教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情况也不一样,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他们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最为明显,评价得分为1.93分,随着学历的增高,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年龄都比较大,他们都是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教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所以对于特殊学生,他们的认知程度不够。其次,由于沟通交流障碍的情况,很多时候,特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特殊学生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这些特殊学生产生了不好的认知,而且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特教教师也会对学生失去耐心,不仅对学生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对自我成就感也会出现明显的降低。最后,对于学历较低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兼职保育员工作,由于责任重大,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也相对较高,担心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导致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5、专业背景

表6 职业倦怠与专业背景之间的关系

特教专业 非专业短培训 非专业未培训

从专业背景的角度分析,特教专业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低,其次则是非专业段培训的教师,最高的则是非专业未培训的教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可以从从教学技巧方面分析,特教专业的教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教学技巧非常娴熟,所以在与特殊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很少出现交流障碍的问题,而对于未接受培训的教师,他们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长期处于沟通不佳的状态会让他们对学生失去耐心,对自己采取否认的态度,所以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四、总结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相对于普通教师,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水平较低,其中情绪衰竭平均值 1.68 1.86 1.96

标准差 0.47 0.83 0.75

中位数 3 3 3

统计量 T=4.36

P值 0.043 是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最显著表现。除此之外,影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还包括婚姻、教龄、学历以及专业背景。为了防止职业倦怠情况加剧,必须要针对四个因素,对特教教师采取措施,以提高特殊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教学质量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在课程改革中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 他是社会教育理念的载体。只有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但是如今我国教学质量受到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严重影响, 不仅教师身心受到损害, 学生也深受其害。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 所以了解教师情况, 针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因素, 我们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调节到合适的水平来预防和减缓职业倦怠感, 这很有现实意义。

1974年, 临床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应用在心理健康领域, 他和马勒诗Malasch成为这方面研究的开创者。“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 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该概念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 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人群中, 教师就是高发人群之一。这一概念一经提出, 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美国, 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教育中的难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与教育专业的教授巴利·法伯 (Barry A.Farber) , 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2]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们各自从定义、模式、成因、对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 国外研究

1.1 教师职业倦怠定义

将职业倦怠的定义可归为三类: (1) 成因观。Cherniss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 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Freudenberger持相同的观点。 (2) 过程观。Blase和Ricken认为, 在长期的压力下, 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开始产生退缩或不愿投身于工作, 导致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 即形成倦怠。 (3) 症状观。Maslach和Jacson认为, 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 经常要面临一些不确定感, 而且经常将情感投入在当事人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 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对职业倦怠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不同认识。如何界定职业倦怠的被试以及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 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 所以, 他们很容易筋疲力尽, 身心枯竭。研究者对职业倦怠有不同的认识, 因此也给予了职业倦怠不同的定义。实际上职业倦怠的定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因为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在维度、表述简洁性和范围上, 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各不相同, 但职业倦怠拥有几个普遍特征:身体和情绪的耗竭;社会失调行为尤其是对工作对象的疏离;心理损害特别是指向自我的强烈消极情绪;组织无效能感。

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模式

国外有不少学者对教师倦怠模式进行了研究, 费斯特的周期动态模式、司德菲的发展模式、休伯曼的主题模式、[5]法伯Farber的不同类型模式:精疲力竭型、狂热投入型、能力富余型和混合型、布卡什Beaucage的过程模式, 即教师倦怠经历热情、停滞、挫折、冷漠四个阶段、马勒诗Maslach的经验性阶段模式, 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Laolonse的高峰迁跃期、低谷震荡期共变模式等。[6]

另外还有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研究的Friedman的历程模式和Domlan的结构模式。Friedman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 不能突发形成。多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未来抱有很大、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对教学任务充满信心。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 形成心理落差, 产生倦怠感。Friedman认为教师参加工作之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跌落期:新教师无法适应工作前后的落差。第二阶段疲倦、耗竭期:许多教师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对自己产生怀疑, 感觉理想不能实现, 出现了疲惫不堪、情感耗竭的情况。第三阶段调整期:生存, 即教师开始调整和适应。生存对教师来说就是调整期望, 学习教学技能, 改善人际关系, 教师调整一段时间后开始适应学校这种新环境, 而有些教师因调整不利造成离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Dorman认为组织变量和个性变量都能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的预测源是人格解体、自尊和教学效能感;情感耗竭的预测源是工作压力、角色负担过重、班级环境和自尊。人格解体和情感耗竭、角色冲突、自尊、学校环境呈显著相关。

1.3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职业倦怠概念的发展不是理论性的, 是经验性的, 来自于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 对工作倦怠问题有不同理解。 (1) 临床视角:代表是弗鲁登伯格, 提出并定义“职业倦怠”的概念; (2) 奎内思是组织观点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许多人拥有不现实的工作期望导致倦怠和幻想破灭。同时工作的人的付出和收获不一致也会导致倦怠, 这种不一致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面对有限刺激情境时缺少挑战 (如教师多年教同一班或一门学科) ;二是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 (如教师教很多学生) ; (3) 马勒诗和佩斯是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情绪耗竭、性格解体、缺乏个人成就感是倦怠的三个主要特征; (4) 社会历史观点的代表人物萨若森认为倦怠既是个人特征, 又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此观点强调, 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人联系的情境时, 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总结起来主要归纳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指来自全球趋势和政府政策的广大力量。中观指制度和其他中等范围的因素, 如教育制度、组织管理等;微观涉及到人的社会因素, 如人口学统计变量、人格特征等。职业倦怠总是由于两个或更多因素的失调造成的, 而这些因素从正常来讲应该和谐共处, 职业倦怠应是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

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导致家庭不和、人际关系损失, 严重的出现教师体罚学生、危害社会的后果。

2 国内研究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研究者立项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 如东北师大刘晓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等, 也有不少研究者著书或撰写相关文章, 如叶澜 (2001) [8]、杨秀玉 (1999) [9]较早关注教师倦怠研究, 曾玲娟 (2003) 、林丽 (2006) 、马宵梅 (2011) 等作综述研究, 张超 (2003) 、邢强 (2007) 、刘思浚 (2011) 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师倦怠的定义和成因, 并提出对策, 王国香 (2003) 、许渭生 (2010) 对倦怠量表做了改编探究, 赵玉芳 (2004) 、杨小梅 (2012) 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3 教师职业倦怠发展趋势

对国内外教师的倦怠现状进行研究, 发现国外已经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丰富的理论研究, 并形成系统理论研究, 但仍缺乏实践研究。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和评述国外的研究, 同时对不同群体做了浅显的实证研究, 但深度、广度不足且缺乏纵向探讨, 仅注重横向研究, 并重视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缺乏教育学、管理学的研究。尤其对处于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尚不深入。

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会危及到教师的健康状况, 严重的会极大影响外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应该引起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高度重视, 希望通过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R.L.Schwa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A].Hand-book of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

[2]Barry A.Farber.Crisis in Education:Stress and Burnout inthe American Teacher[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Publishers, 1991.

[3]唐贵芳.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7.

[4]Cedoline A.J.Job Burnout in Public Education:Symptoms, Causes, and Survival Skills[M].Columbia University, 1982.

[5]姚桂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J].教学与管理, 2011, 10.

[6]王成义.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11.

[7]黎小艳.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4:教师职业倦怠实践研究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界定;职业倦怠的原因;解决办法;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一、西安市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分析及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笔者采用统计学和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笔者以西安市某中学教师群体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抽样分析和类比研究等方法,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调查学校200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和研究分析。

调查问卷

1.您从事教师工作( )年

2.您从事( )科教学工作

3.您是否后悔选择该科目的教学?

A.是 B.否

4.您觉得平时的工作忙吗?

A.非常忙 B.还可以 C.不忙 D.不一定

5.您觉得假期时间是否充足?

A.是 B.否

6.您对您教授的学科是否熟悉?每年是否需要重新备课?课件用新的还是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您的收入状况是否满意?

A.是 B.否 C.一般

8.除了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以外,您觉得您的收入能够满足您更高需求吗?

A.能 B.不能

9.作为男性/女性,您觉得您是否合适从事中学教师工作?

A.合适 B.不合适

10.您对选择此职业后悔吗?

A.不后悔 B.后悔

11.您时常感受到身体和精神双重疲劳吗?

A.是 B.不会

12.假期时您选择如何度过?

A.在家休息 B.补课、备课 C.外出旅游 D.其他

13.您认为社会对教师这个行业持哪种态度多?

A.肯定 B.否定

14.您以自己为教师感到自豪吗?

A.自豪 B.不自豪

15.您带的班级是

A.尖子班 B.重点班 C.普通班 D.特长班或其他

16.您对您学生的态度

A.非常喜欢 B.没感觉 C.厌恶,没耐心

17.您所教授的学生与您的关系

A.非常好 B.一般 C.没过多接触

18.您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年龄偏( )好,年龄与学生沟通有无关系?

A.大,有 B.大,无 C.小,有 D.小,无

19.您对评选优秀教师的态度?

A.非常积极 B.无关紧要

20.您认为您现在的教学动力是?

A.教学 B.学生 C.学校 D.个人职业发展

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现阶段,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不匹配,一方面,社会对于教师这一特殊行业的期望值过高,而教师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收入和劳动量不成正比,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二,职业原因,基础性学科的中学教师普遍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模糊,很多教师对职业的定位是谋生手段,而教师职业的实质意义远不局限于作为谋生手段存在,而更多地被赋予社会职责和人类灵魂的延续工程,尤其是中学教师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其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学校因素,一方面,重点学校的重点学科教师工作量巨大,收入往往与自己的成绩挂钩,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度呈良好态势,而另一方面,非重点学校的非重点学科的教师生活状态和工作热情度明显较差,学校的地位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情绪,坏的气氛和环境直接导致教师产生情绪倦怠,职业成就感低下,进而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逐渐丧失,常年讲授同样的知识,从而形成了持久的职业倦怠。

第四,学生方面,各个学科所应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品行差异度大。好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学生中影响巨大,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较差,学生不爱听讲,加上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还都不成熟,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没有热情的老师往往在教学中出现急躁心理,导致教学抵触性大,情绪上懈怠,最终导致职业倦怠,与学生的抵触心理成正比,从而互相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教师个人因素,性格及所授学科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教师本身的人格特征形成往往受制于他所教授的科目特点,大多英语老师性格开朗外向,而数理化老师往往性格比较拘谨,其本身形成的性格特征反过来影响其能力素养的提高,如果长时间如此,也会导致一种职业倦怠,即其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情绪有很大关系。

三、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解决办法之我见

首先,从社会层面上说,需要重新整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社会应该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并持合理期望,全社会应该充分地关爱教师,全方位地建立对教师的支持体系并切实采取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其次,从职业角度上来说,一方面需要学校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尊重、关心、支持教师,给教师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培植教师职业发展的优良土壤,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多多开展有利于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活动,养成教师“爱岗敬业,互帮互助”的职业习惯,使教师逐步改变自身职业定位和认识,增加机体荣誉感,职业成就感。

最后,需要教师本身正视其职业倦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不断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把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逐步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不从评优中找成就,要从爱岗中找荣誉,认识自己的职业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认识教师爱学生、爱学校、爱教学,教书育人的社会角色。和社會对教师的认知感和期望值相对应,做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其实,只有教师本身从职业中找到工作的热情,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才能真正摆脱职业倦怠感,以教师职业为荣。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宋振韶.《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1~46.

2:赵玉芳.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2003/01

3: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www.56doc.com〗2008.

篇5: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报告

摘要: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感慨:刚踏入校门的激情满怀不知从哪一天起逐渐消失了,工作的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而学生确实越看越让人生气。无味无聊,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教师的工作特别是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是需要巨大情感支持的职业。通过对特殊教育老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以及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及特殊教育水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正文 :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于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不得已而为之,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会使师生间的情感恶化,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国内国外都有许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但由于条件有限,利用了资料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性别: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教龄: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因为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调查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学历: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工作量: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

任教科目:有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

1、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压力大。教师承受着高社会期望的压力,特殊教育教师也不例外。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教师在无所适从之余无疑会加大工作压力;二是由社会比较产生的不平衡感。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也都使得教师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

2、工作环境因素

学生问题和工作负荷问题。特教学校的学生组成很复杂,有弱智、有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脑瘫等大脑器质性病变的,所以很于管理。学生的特殊性一般的沟通方式很难见效。老师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负荷很大。

3、职业发展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准备不足,缺乏专业自主和专业感以及专业晋升的机会等方面

另外,特教老师的压力影响因素还有,人际交往因素,个人因素等。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方法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

2、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让其获得成就体验。

4、搭建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其获得专业帮助与情感支持

5、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调控能力。

结论: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应引起重视,以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王玲凤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8期(总第110期)

篇6:教师职业倦怠课题研究

采用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对240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情感耗竭程度偏高,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成就感较高;教龄、职称、学位、周课时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显著影响.

作 者:丁俊兰 DING Jun-lan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 刊 名:滨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23(6) 分类号:B8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   职业倦怠  

篇7: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职业倦怠被视为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面对的又是正在成长的个体,还常常超负荷工作,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因此就自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尤其作为农村教师,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长见识,更多地关注、关爱学生,还需要面对新环境下农村家长的要求,农村教师又几乎全权负责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长对教育、教师的期望程度也空前地高涨。然而,农村家长对小学教师的努力更难认可,似乎只有当孩子考试考得好时,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因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感也越来越严重。

“职业倦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指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在紧张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会逐渐产生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另一种是由于工作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得成就感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由此看来,职业倦怠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主要缘自心理的疲乏。而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甚至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会造成直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一些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也表明:许多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现阶段职业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因而,如何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困扰,走出职业倦怠的困惑,是每一个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教师职业倦怠特征:

1.情绪不稳。表现为教师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畏惧、情绪紧张,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遇事不是“三思而后行”,而是简单甚至粗暴,常常有一股无名的怒火涌向心头,容易攻击别人,易猜疑,听见别人背着自己说话,就以为是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甚至整夜不断琢磨事情而不能入睡。

2.态度消极。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或学生,有意减少与别人的联系,比较冷漠,甚至见到别人不理不睬。

3.自我评价低。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老觉得自己天天忙,可是又好像没干过什么重要的事,没有什么贡献似的,有种难以言表的低效感。

4.排斥新鲜事物。表现为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具等不愿接受,坚持用自己的惯性和经验工作,不愿动脑、懒得动脑,不愿接受新事物,总按部就班按“老规 矩”做事。

5.其他症状。身体症状:失眠、焦虑,如后背痛、腰酸等。智力症状:缺乏认知兴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兴趣降低、处理问题简单机械、判断力下降、神经质等,总体智力下降。社会症状:上班就觉得没完没了,害怕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能离开学生就离开学生,对学生没有耐心,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缺乏。行为症状:吸烟、喝酒、购物、花钱、聊天等。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我校教师现状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共有学生1200多人,在职教师97位,老中青教师层次不齐,男教师只有十位左右。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不足教师队伍的30%,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每年几乎有一小批优秀骨干外调,少部分中青年教师调入,教师队伍不断重组,因此,为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探寻教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2011年3月,我们对全校80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其中,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于女教师,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相对比较高,尤其是班主任,因为在管理班级、处理学生问题的等方面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大,平时活动又很多,班主任疲于应付,需要较多的情感支出,加之农村学生、家长、家庭的特殊性,所以职业倦怠水平比较高,而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水平明显高于未婚教师。因为教师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又没有得到领导的关爱和肯定,结果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绪衰竭。

3.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我校部分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教育理想化

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理想人格追求,在人生价值上追求“重义轻利”,但另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一般,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缺乏自信和成就感,教师崇高的职业感破灭。另外,教师职业一直是理想的化身:知识渊博、富有爱心、淡泊名利、温和有耐心……教师将真实世界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教师 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使自己超负荷运转,直至产生职业倦怠。

(2)学生教育问题

学生的教育问题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有着重要的、显著的影响,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最重要的压力源。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复杂,“流动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另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交往能力差、自私、脆弱、敏感。农村家长又疏于管理和沟通,“棍棒教育”仍然严重,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却十分高,这都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农村离异家庭、问题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急剧增多,更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番苦心的长期的校内教育,常常轻易被家庭、社会某一不良现象、不良言行所冲击而粉碎,这是当前最为困扰和冲击教师的现实问题,管理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因素。而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导致情感、个性漫漫泯灭,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长期的条件刺激。

(3)教师的超负荷工作

教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农村教师,一般从早上6:30出门到晚上5:30到家,整整11小时呆在学校(不会少,只会更多),管理学生、备课、批作、撰写论文、自我发展……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许多教师下班后,甚至在假期也得加班加点,难得好好休息,这使教师职业倦怠感日益加重。

(4)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及竞争有关,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学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适应,这就增加了自身的许多压力,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再者,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乃至与领导、与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教师长年累月地重复着简单、乏味、低效的工作,工作的倦怠感就会产生。

(5)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一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无谓地干扰、评价,甚至动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士气降低。

四、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危害 1.对教师自身的冲击

(1)会对教师自身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事实上,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以及抵抗力下降、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2)教师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由于教师在工作中缺少职业幸福感,容易产生兴趣转移,比如热衷于上网聊天、游戏、打麻将等来消磨时间,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更高的要求。

2.对学生的危害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对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易冲动,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会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甚至出现对学生偏心、打骂学生的行为,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十分不利,还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伤害。而且,受教师消极情绪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悲观,从而失去努力的目标。

3.对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会造成学校整体队伍的质量下滑,使师资队伍出现质量危机。而教育质量的下降,势必会造成大量人才的缺失,影响社会人才的培养,无疑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五、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要有效控制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学校层面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当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就解决教师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些适当措施:

(1)教师受尊重、受关爱 要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尊重”二字。教师得到了尊重,其创造的潜能就会得到极致的发挥,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是各有千秋,各具差异的,我们学校也一样。我们的学校领导层具有宽广胸怀,能对教师一视同仁,不另眼相待;学校领导层在执行制度时,更多地关注着教师的人性:尊重教师们的人格,尊重教师们的个性,悦纳教师间的差异。比如学校在每学期开展几次民主生活会,允许教师谈谈憋在心里的问题,对学校、领导层提提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发发牢骚,让教师放下情绪包袱,让教师有幸福感,轻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借助学校校安工程的机遇,学校大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建立学校办公网络,建德育网站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建塑胶运动场,为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使教师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大大地激发了教师内心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教师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逐渐走出职业倦怠。

(2)使教师能轻松、能愉悦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乃压力所致。在管理层面上,我们学校重“质”不重“量”。在常规上去繁取简,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每个教师都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学。在学校重大工作上,重视“公开”二字,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使教师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信任和愉悦,从而激发起教师工作的热情和潜能,提高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学校还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合唱社团、书法社团……让老师即能强身健体,又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生活,不是每天在自己办公室的小天地里封闭自己,为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造平台,又培养出教师广泛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教师们便自然走出了职业倦怠。

(3)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与教育对象的不断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很多教师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层次和水平上,难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怎会不累?因此,我们学校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引导教师们不断地从书中汲取养分,及时反思,积极钻研现实中突出的问题,教师们在书海中徜徉,精神愉悦使教师得心应手地处理教育教学事务,身心快乐。目前,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只有十几名,青年段出现断层,业务水平上,骨干教师因外调频繁而逐渐短缺。为抓好教师自身队伍建设,我们设立了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成立不同学科的研修社,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培养、培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团体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2.自我调节层面 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们各有解决与缓解的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悦纳自己:教师们多渠道地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轻视自己,不自我为难,不夸大自我形象,不目空一切,不自寻烦恼,保持平和心态。

(2)学会交流:倦怠产生心理封闭,封闭常使交往需要受到压抑,越压抑,就越不合群,越孤独。教师通过交流排遣郁闷,拉近关系,融入群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了解,保持现实的态度,产生自我满意感。

(3)积极应对: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在压力面前总是拒绝,这也并不是健康的心理。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我们终生的职业,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只有去适应,去积极面对。

(4)加强修养:要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个人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的“知识经济”,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另外,当面对大量工作时,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进行合理、妥善地分配时间和空间,而不是手忙脚乱甚至束手无策。

(5)疏导情绪: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容易激动、愤怒,常常压抑苦闷,情感减退等,我们在厌恶、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时,要常常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缓解。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或用转移法、幽默法等进行疏导。

篇8: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 我国对职业倦怠基本认同的观点是:职业倦怠是被认为是一种累积的慢性反应, 长期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 是由于在慢性工作压力下而发生的个人消极情绪经历。它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 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 没有工作热情, 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2) 去人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 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 对工作敷衍了事, 个人发展停滞, 行为怪僻, 提出调度申请等。 (3) 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 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 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 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2 中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

2.1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2.1.1 资源保存理论

该理论从需求和平衡的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 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 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Lee和Ashforth的元分析研究表明, 与需求相关的因素是造成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的扩张, 同时, 它也是减缓低成就感的主要因素。

2.1.2 习得性无助理论

该理论由Meicher提出, 他认为当个体在探索阶段一再受挫时, 个体会无所适从, 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 形成无助感,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1.3 匹配——不匹配模型

Leiter和Maslach (2001) 提出匹配——不匹配模型, 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关系, 并不是临床上的紊乱, 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面原因产生职业倦怠, 而是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 越容易产生倦怠。Maslach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个人和组织在以下六个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倦怠: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及价值。

2.2 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国内学者徐富明等研究发现,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 倦怠的测量以及国外理论与研究的分析方面。但对中小学教师, 城市与农村教师的整体情况研究较少。

3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3.1 个体层面

3.1.1 职业定位的模式化

从古至今我国教师一直以言利为耻, 以奉献甚至牺牲为荣。这种舆论导向, 是形成教师消极自我意象的前提, 但它已经内化为教师对自己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心理动力。

3.1.2 心理压力的适应度

每位教师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在现代日益激烈竞争的教育中, 适应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很快地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而另一部分教师在较长时间内都难以适应, 结果便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继而形成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

3.1.3 人格类型的差异性

Leithwood的研究表明, 在人格特质方面, 避免极端竞争、有耐心及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在心理特征方面, 具有内在的制控信念、对其专业生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的教师不容易感到倦怠;在教师的能力信念方面, 具有高度自尊、积极的自我观念、高度专业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

3.2 学校层面

3.2.1 传统的管理模式

现代学校的线性管理的模式思维, 就是简单把教师“动起来”, “忙起来”与教育改革的成功、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对应起来。在这种管理环境下, 教师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 没有自主决定的机会, 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和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少。

3.2.2 单一的评价制度

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 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制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而教师的成绩又与经济利益和职称挂钩, 更加使教师产生焦虑感, 引起职业倦怠。

3.2.3 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

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间的关系构成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使得教师难以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对同事不信任, 对学生没耐心, 内心对工作持抵抗情绪。同时在生活中缺少应有的热情和激情, 或暴躁, 或自我封闭, 最终导致心理的失衡。

3.3 社会层面

3.3.1 社会角色冲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 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的代表者、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 教师一旦不能扮演好社会赋予教师的某一角色时, 就会面临种种冲突与矛盾的情景, 此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3.3.2 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偏低

尽管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 教师行业与如公务员、商人等其他行业相比, 其社会地位明显偏低, 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更是微薄。

3.3.3 社会期望偏高

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崇高、最高尚的职业。社会又赋予太多耀眼的光环, 不允许教师出半点差错。但是,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人, 他们也只是有着独特个性的普通人。而一旦教师达不到社会和自身的要求, 自己内心就会产生怀疑自责。

4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手段

4.1 从教师自身内部干预入手

工作倦怠内部干预策略主要是从个体自身的影响因素出发, 旨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改变个体的归因方式, 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首先加强业务学习, 博览群书, 扩大社交圈子, 发展兴趣爱好。其次, 尝试心理暗示,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最后, 学会体验“过程”的快乐。

4.2 从教师外部环境进行干预

Maslach等人很早就认为教师职业倦怠自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个体现象, 而是一种与工作情境有关的社会现象, 因而必然会受到各种情境因素如工作特征、职业特征和组织特征的影响。

4.2.1 学校层面的调整

提高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 在经济上认可他们的劳动, 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满意度。同时应增加教师的精神支持, 促使教师的工作轻松化、人性化, 将工作的辛苦化做自身兴趣, 避免职业倦怠。

4.2.2 社会层面的政策调整和观念调整

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 而且还要注重各项政策的宣传与落实情况, 使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气氛, 并对教师形象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R.L.Schwa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A].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

上一篇:街道平安创建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浅谈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