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2024-04-07

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共12篇)

篇1: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隋书列传第十五》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高祖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复拜安弟悊为仪同。安叔父梁州刺史璋,与周赵王谋害高祖,诱悊为内应。悊谓安曰:“寝之则不忠,言之则不义,失忠与义,何以立身?”安曰:“丞相父也,其可背乎?”遂阴白之。及赵王等伏诛,将加官赏,安顿首而言曰:“兄弟无汗马之劳,过蒙奖擢。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蒙全首领,为幸实多,岂可将叔父之命以求官赏?”于是俯伏流涕,悲不自胜。高祖乃命有司罪止璋身,高祖亦为安隐其事而不言。

高祖即位,授安内史侍郎。时陈人屯白沙,安谓诸将曰:“水战非北人所长。今陈人依险泊船,必轻我而无备。以夜袭之,贼可破也。”安率众先锋,大破陈师。高祖劳曰:“陈贼之意,自言水战为长,险隘之间,弥谓官军所惮。开府亲将所部,夜动舟师,摧破贼徒,生擒虏众,益官军之气,破贼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进位上大将军,除郢州刺史。安请为内职,高祖重违其意,除左领左右将军,复拜悊开府仪同三司。兄弟俱典禁卫,恩信甚重,其见亲顾如是。仁寿元年,出安为宁州刺史。

高祖尝言及作相时事,因愍安兄弟灭亲奉国,乃下诏曰:“先王立教,以义断恩,割亲爱之情,尽事君之道。往者周历既穷,天命将及,朕登庸惟始,王业初基,实繁奸宄。上大将军李安,其叔璋潜结籓枝,包藏不逞,祸机将发,安与弟悊,深知逆顺,披露丹心,凶谋既彰,罪人斯得。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逾时。但以事涉其亲,犹有疑惑,欲使安等自处有地,朕常为思审,遂致淹年。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于是拜安、悊俱为柱国。安谓亲族曰:“虽家门获全,而叔父遭祸,今奉此诏,悲愧交怀。”因歔欷悲感,不能自胜。先患水病,于是疾甚而卒,时年五十三。谥曰怀。

(《隋书列传第十五》)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寝之则不忠

寝:隐瞒

B.副朕所委

副:相称

C.兄弟俱典禁卫

典:主管

D.其叔璋潜结籓枝

潜:隐藏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高祖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2分)

(2)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3分)

(3)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3分)

9.请简要概括李安被高祖所倚重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7.(3分)D(潜:暗暗地、偷偷地)

8.(9分)

(1)高祖做丞相的时候,把他引荐(介绍)给身边的人,提拔他为方中大夫。(“引”1分;“迁”1分;共2分。)

(2)没想到叔父不明事理,被奸党蛊惑,犯了让全族灭绝的重罪。(“无状”译为“不像样”、“做糊涂事”、“犯下大罪”也可,1分;被动句式1分;“覆”为“覆灭”“灭绝”,1分;共3分。)

(3)现在重新认真(仔细/严格)依照典章,对他们过去的事迹进行追述,应当记载他们过去的功勋,重新表彰赏赐。(“详”“诸”(之于)“弘”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9.忠于朝廷;智勇双全。(每点各2分,共4分。意思正确即可。)

【参考译文】

李安,字玄德,是陇西狄道人。高祖担任丞相时,把他引荐给身边的人,提拔他为方中大夫。又授李安的弟弟李悊为仪同。李安的叔父、梁州刺史李璋,与北周赵王谋害高祖,引诱李悊做内应。李悊对李安说:“瞒着这件事就不忠,把这件事说出来就不义,失去忠和义,又如何立身处世呢?”李安说:“丞相就像是父亲,哪里(难道)可以背叛呢?”于是暗中把这件事告诉了高祖。等到赵王等被杀,高祖将要为李安加官进赏,李安磕着头说:“我们兄弟没有汗马功劳,承蒙您破格地奖掖提拔。没有想到叔父不明事理,被凶党蛊惑,犯了让全族灭绝的大罪。蒙您大恩保全性命,已经非常幸运了,哪里能拿叔父的命来求得官位和奖赏呢?”于是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悲痛万分。高祖于是命令官员只追究李璋个人的罪,高祖也替李安隐瞒这件事而不跟别人说。

高祖登基后,授予李安内史侍郎一职。当时陈人屯兵于白沙,李安对各位将领说:“水战并不是我们北方人的长项。现在陈人依据险要地势停靠战船,一定轻视我们而没有防备。在夜里偷袭敌人,敌军就可以被击败。”李安率领部下作先锋,大破陈师。高祖表彰李安说:“陈军的意图,认为自己水战是长项,且占据了险要的位置,更认为朝廷的军队害怕他们。你亲自率领部下,在夜里调动水军,打败敌人,活捉了许多俘虏,大大增强了官军的士气,吓破了敌军的胆,与我对你的委任相称,我听了之后很高兴。”将李安提拔为上大将军,授予郢州刺史之职。李安请求担任朝廷内职,高祖多次没有答应,后来授予他左领左右将军,又授予李悊开府仪同三司一职。兄弟二人都担任禁卫,非常被皇上恩宠信任,李安被亲近关照到如此程度。仁寿元年,皇上又让李安担任外职,做宁州刺史。

高祖曾经谈到做丞相时发生的.事,因为同情李安兄弟为国大义灭亲,于是下诏说:“先王确立教义,用大义裁断恩德,舍弃亲情,来尽侍奉国君之道。过去周朝已亡,天命将及我朝,我登基之初,帝王大业刚刚开始,犯法作乱的确实不少。上大将军李安,他的叔父李璋暗中勾结他人,包藏阴谋,在危险即将爆发之时,李安与弟弟李悊,深知是非,表露忠心,阴谋暴露后,罪人得到了惩罚。我常常念及他们忠诚的品德,应好好地表彰他们,给予他们赏赐,不应再拖延很久。只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他的亲属,(我)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想让李安等能安定生活,我常常为此深思,最终使这事拖延了多年。现在重新认真依照典章,对他们过去的事迹进行追述,应当记载他们过去的功勋,重新表彰赏赐。”于是授予李安、李悊同为柱国。李安对亲族说:“虽然家门得以保全,但叔父却遭遇不幸,现在皇上下达此诏,内心悲痛悔愧不已。”于是歔欷悲痛感叹不已,不能忍受。李安开始得了水病,因为病情严重而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谥号怀。

篇2: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文言文翻译:

篇3: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

《十五从军征》

汉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字词解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a):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作:当做;

羹(gēng):就是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十五从军征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作品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在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开篇便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两句中表露出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可是乡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而泣。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作品的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篇4: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 体: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端正

C.人有所遗 遗: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 领:兼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5分)

(2) 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5分)

参考答案

4.C(应释为“馈赠 ”)

5.C (①句是说许衡幼年读书时勤思善问,④句是说许衡不屈从权势,⑤句是说皇帝答应了许衡的辞职请求 )

6.D(根据文意,“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的是怀人,亦即许衡的家乡人)

7.(1)(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4分,“止”“强”“凡”“更”各1分,句意1分)

(2)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4分,“王”“所以”“化”“乃”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却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鲁地,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正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教育秦人的办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皇帝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替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篇5: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怨歌行·十五入汉宫 唐朝

李白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怨歌行》译文

十五岁来到汉宫中,正是青春烂漫羞年纪,她微微一笑就会让春天羞美景为之羞愧。君王选美女,她被选中服侍君王羞寝息。柔曼羞夕月下,她娇羞羞俏丽模样让君王不能自持,她羞侍寝更让君王恋恋不舍。可否知道赵飞燕,她夺宠后别羞女绝对她恨意无穷。但青春总是不能永驻羞,绿鬓终会变白,成为霜蓬。在宫廷中,只要一朝不得意,世事都会成空。一旦不得宠,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能用鹔鹴换酒喝,舞衣也是很寒酸羞。那样羞寒苦不堪言表,只能暗自伤悲,偷偷为君王奏琴一曲。肠断弦也绝,心中无限伤悲而不能成音。

《怨歌行》注释

玉色:美女。

金屏:锦帐。

荐枕:侍寝。

卷衣:侍寝羞意思。

赵飞燕:赵飞燕本为长安宫人,后为阳阿公主羞舞女。汉成帝见而幸之,召入内宫,为婕妤,后终为皇后。

鹔鹴(sù shuānɡ)换美酒: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里十分贫困,曾用鹔鹴换美酒喝。鹔鹴,传说中羞神鸟。另一说为“骕骦”,骏马名。

丝桐:指琴。丝为琴弦,桐为琴身。

忡忡:忧虑羞样绝。

《怨歌行》简析

篇6: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及注释

玉颗珊(shān)珊下月轮,殿(diàn)前拾得露华新。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zhì)与人。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创作背景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篇7: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作者:李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则,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宁的意思。

3、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4、既:尽的意思。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翻译: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解读: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注释作品: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经》的注释作品很多。

先秦至六朝:王弼《老子注》

初唐至五代:李荣《道德真经注》唐玄宗《道德真经注》《道德真经疏》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

两宋至元代: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道德真经注》宋徽宗《道德真经注》江徵《道德眞经疏义》章安《宋徽宗道德眞经解义》苏辙《老子解》吴登《道德真经注》其中历代注疏唯唐宋最多总体理论也颇为精深,故不一一列举。

明代: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清代:黄元吉《道德经讲义》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

篇8: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篇9: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

【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

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文言文翻译:

二十五年春季,陈国的女叔来鲁国聘问,这是开始和陈国友好。《春秋》赞美这件事,所以不记载女叔的名字。

夏季六月初一日,发生了日食。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这是不合于常礼的。只有夏历四月的初一,阴气没有发作,如果发生日食,才用玉帛祭祀土地之神,在朝廷之上击鼓。

秋季,有大水,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和城门门神,也不合于常礼。

凡是天灾,祭祀时只能用玉帛而不用牺牲。不是日食、月蚀,不击鼓。

篇10: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也。父广,斥丘令。少贫苦,卖牛衣①以自给。然好学,手约绳,口诵书,博通古今。清身洁己,行无瑕玷。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行。以计吏入洛,调为河南尹丞,迂尚书郎、廷尉正。后历吏部郎,参文帝相国军事,封循阳子。

钟会、邓艾之伐蜀也,有客问 曰:“二将其平蜀乎?” 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笑而不答,竟如其言。突之先见,皆此类也。

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阙,乃著《崇让论》以矫之。泰始初,进爵为伯,累迁少府。

初, 妻卢氏生子跻而卒,华氏将以女妻之。弟智谏日:“华家类贪,必破门户。”辞之不得,竟婚华氏而生子夏。 竞坐夏受赂,免官。顷之为大司农,又以夏罪免。

每还州里,乡人载酒肉以候之。 难逆其意,辄共啖而返其余。或谓曰:“君行高一世,而诸子不能遵。何不旦夕切磋,使知过而自改邪!” 日:“吾之所行,是所闻见,不相祖习,岂复教诲之所得乎!”世以 言为当。

后起为国子祭酒、散骑常侍。九年,迁太保,转太傅。少贫窭,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及位望通显,每崇俭素,不尚华丽。虽处荣宠,居无第宅,所得俸禄,赡恤亲故。虽礼教陵迟,而行己以正。丧妻为庐杖②之制,轻薄者笑之,不以介意。自少及老,笃学不倦。尤精《三传》,辨正《公羊》,以为卫辄不应辞以王父命,祭仲失为臣之节,举此二端以明臣子之体,遂行于世。又撰《春秋条例》二十卷。及薨,时年九十一,谥日元。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牛衣:供牛御寒的披盖物,以乱麻编织而成。②庐杖:庐,建造房舍,古人在父母坟前筑庐居住,为父母守丧。杖,苴杖,古人为父母守丧时所用的竹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约绳,口诵书

约:缠绕。

B.竞如其言

竞:竟然。

C.难逆其意

逆:违背。

D.不累主人

累:烦劳,打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定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3分)

①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行

②破蜀必矣,而皆不还

③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④辄共啖而返其余

⑤虽礼教陵迟,而行己以正

⑥举此二端以明臣子之体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寰年少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但是他勤奋好学,学识贯通古今。洁身自好,品德高尚。郡中和州中的察举和推荐,他都没有去。

B.钟会和邓艾讨伐蜀国,刘蹇断言蜀国必破,但两人都回不来了。事情的结局果然如他所料,世人都叹服他有先见之明。

C.刘塞家乡的人都敬佩他,所以每当刘回家时,大家都准备酒肉等候他。对于教育孩子,刘 有自己见解,大家都认为有道理。

D.因为小时候受了不少苦,所以即使身居高位,刘也十分注重俭省节约,不追求华美。妻子死后,按照为父母守丧的礼制为妻子守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阙,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2)吾之所行,是所闻见,不相祖习,岂复教诲之所得乎!

参考答案

4、B 竟 最终

5、A②说有先见之明 ⑥表明做臣子的礼节

6、B 有先见之明 本文无据,原文只是说 客问其帮

7.(1)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阙,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因为世人过度进取竟争,廉洁谦逊的品德缺损, 于是(刘寔)写了《崇让论》来矫正世风。

第一个“以”是“因为”,1分;第二个“以”是“来”,1分。“阙”通“缺”,1分;“矫”,校正,1分。句义通顺1分。

(2)吾之所行,是所闻见,不相祖习,岂复教诲之所得乎!

我所做的,是我所听到看到的,而不是效法学习的,难道是反复教海就能得到的.吗!

“之”I分;句中“祖”是“效法”,1分;:注意“所”字结构,1分;“岂……乎”表反问语气,1分;句义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寔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无瑕疵可指。郡里举为孝廉,州里举为秀才,都未任实职。后以上计吏身份入洛阳,调为河南尹丞,又迁为尚书郎、廷尉正,又任吏部郎,为晋文帝司马昭相国军事参谋,封为循阳子。

钟会、邓艾伐蜀时,有个门客问刘寔:“二将能平蜀吗?”刘寔回答说:“破蜀是必然的了,只是两人都不得生还。”客问什么原因,刘寔笑而不答,后来果然如刘寔所说。刘寔有先见之明,这只是一个例子。

因世人多趋走钻谋,清廉谦逊之风衰,刘寔著《崇让论》以矫正世风。泰始初年,晋为伯爵,多次升迁至少府。

当初,刘寔妻卢氏生了儿子刘跻就死了,华氏准备把女儿嫁给刘寔。刘寔之弟刘智对刘寔说:“华家的人都贪婪,必会使你家破败。”刘寔辞不掉这门亲事,终于和华氏结婚,生子名刘夏,刘寔终因刘夏受贿赂牵连而被免官。不久又任大司马,又因刘夏犯罪而被免官。

刘寔每次回故乡,故乡人总是带着酒肉去看望他。刘寔难于谢绝盛意,就和乡人一起吃喝,把剩下的酒肉让乡人还带回去。有人对刘寔说:“君廉洁之行高于当世,而您的儿子不遵父道,何不经常切磋教诲,使他们知过自改呢!”刘寔说:“我的所做所为,他们都耳闻目睹,而不能模仿学习,教诲怎能使他们改变呢!”世人以为刘寔这话是对的。

后来又起用为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元康九年,迁为太保,又转为太傅。

刘寔少年贫困,出门往往持杖步行,休息住宿时不麻烦主人,烧水做饭都是自己动手。官位显赫时,仍崇尚俭朴,不爱奢华。虽处于荣盛受宠的地位,居住没有宅第,所得俸禄,都接济亲故。当时虽礼教衰微,而自己仍按礼行事,举止规范,丧妻时行庐墓持杖的丧制,轻薄之人都讥笑他,他也不介意。自少至老,勤学不倦,虽在官职,卷不离手。尤其精通《春秋三传》,曾辨析《公羊传》中卫辄不应辞王父命,祭仲失掉为臣之节,举此二事说明臣子之规范,所著流行于世。

篇11: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两行孤泪欲断肠,那小巷,叶如霜。

阴阳寄语,姻缘无尽嚷。

共度春宵多少事,独空房,忆笙箫。

昨夜数度奈何桥,浅浅笑,拒饮汤。

阴阳两处,只等爱一场。

重病卧榻衣不紧,今无梦,断桥上。

译文:在一个冷风呼啸的深夜下,一个人独自走在幽静的小巷中,两行眼泪竟悄悄的从两眼泛出,似乎永远也流之不尽,内心的心事又怎能用眼泪名状得清楚啊,就连肚中的肠子此时也跟着欲断一般的疼痛难忍了。带着两行眼泪就这么走在那深深的小巷之中,而曾经喧嚣入耳的热闹景象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是这厚厚的树叶了。我此刻静在尘世,而你却远在天堂,你我阴阳两隔,而我对你许多说不完的话,又怎么寄的出去啊,那时你我联姻,那时的许多事,现在每时每刻不停的在我心中荡起。曾时你我度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度过多少日日夜夜,却而如今唯我一人独在空空的`房间回想着我们一起唱过的歌谣。昨晚我几次呼吸几近停止,那时的我来到了奈何桥上,你看见了我,对我浅浅的微笑,只因等我而不肯饮那孟婆汤,我们阴阳两隔,你却只为等我一次而不肯饮那孟婆汤。我如今已重病,已经卧床不起了,以前你给我织的衣裳现在太大了,也已经穿不上了,我料想今天晚上我就不会再有梦了,因为我今晚就要与你相约那奈何桥之上,断掉生离死别之痛苦了。

篇12:孝友第十五·吴兢原文及翻译

翻译

孟子说:“爱民的言说不如爱民的称颂那样深入人心,完善的政治不如完善的教育能够得到人民的喜爱。完善的政治,人民畏惧;完善的`教育,人民喜爱。完善的政治能获得人民的财富,完善的教育则能够得到民心。”

读解

上一篇: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一篇:唐人街探案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