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十五章教案

2022-07-18

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学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也叫课时计划。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物理第十五章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物理第十五章教案

第十五章筛检教案

第十五章

screening

流行病学的原始目的就是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群健康。筛检是在外表健康的,经当地医疗行政当局或单位领导宣传动员而来的大数量的人群中进行的。筛检时所使用的方法对他们应是无害的,而且简单易行,能迅速得到准确结果。近年筛检在疾病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不仅用于发现人群中多种慢性病早期病人,还用来识别可能发生这些疾病的高危个体。

【案例】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曾于1980年在全国有代表性的14个省市30万人口中开展糖尿病调查。调查方法如下:

(一)调查对象

按当时人口构成比例自人群中抽取样本。 (二)筛检方法

⒈初筛 40岁以下者先查尿糖,如阳性,再查餐后2小时血浆糖;40岁以上者同时查尿糖和早(午)餐后2小时血浆糖。凡餐后2小时血浆糖在140mg/dl以上者认为是疑似糖尿病者,需作复查。

⒉复查 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xt,OGTT)。疑似糖尿病者,按试验操作细则口服葡萄糖100g,测服前及服后30’、60’、120’和180’时血糖水平。

此外规定了不同时间OGTT曲线的正常上限值。如疑似糖尿病者的OGTT曲线有三点超出正常上限,可确诊其患糖尿病,而有两点超出者则为糖耐量异常。

由上例可看出查尿糖和餐后2小时血浆糖属于筛检试验,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乃是诊断试验。此例说明了筛检的定义,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以及两者的联系。

【问题的提出】

一、筛检与筛检试验的定义是什么?

筛检(screening)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措施,不是对疾病做出诊断。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筛检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之中。近年来筛检还和提高医疗质量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取得最大的疾病控制效果。 筛检试验将受检人群分为两部分。视结果阴性者为健康,结果阳性者为可疑病人,并建议作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因此筛检可以达到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二级预防)。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就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或者是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

二、筛检的分类有那些? 1.按照筛检对象分

整群筛检(mass screening):指在疾病患病率很高的情况下,对一定范围内人群的全体对象进行普遍筛查,也称普查。

选择性筛检(selective screening):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筛检。

2.按筛检项目分为:单项筛检(single screening):即用一种筛检试验检查某一疾病。多项筛检(multiple screening),即同时使用多项筛检试验方法筛查多个疾病。

三、筛检的目的是什么?

1.早期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以此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早期发现病人可以达到二级预防的目的。

2.发现高危因素的人群,并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实现一级预防。

3.疾病检测

长期的定期的对某种疾病进行筛检,可以早期发现病例,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开展疾

病流行病学监测。

四、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是什么?

1. 评价方法:筛检试验评价就是将待评筛检试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判定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经“金标准”确诊的目标疾病患者和非患者,接受待评筛检试验检测后,可出现四种情况。即“金标准”确诊的患者,可能被筛检试验判为有病或无病,分别称为真阳性(A)和假阴性(C);而“金标准”确诊的非患者,也可能被筛检试验确认为有病或无病,分别称为假阳性(B)和真阴性(D)。将待评筛检试验的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的结果进行同步对比,整理成四格表如下。

表1 筛检试验评价

金标准

筛检试验

患者

非患者

合计

阳性 阴性 合计

2.筛检试验评价的指标

真阳性 A 假阴性 C C1

假阳性 B 真阴性 D C2

R1 R2 N

(1).真实性(validity),亦称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故又称准确性(accuracy)。用于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有:灵敏度与假阴性率、特异度与假阳性率、正确指数、似然比和符合率。

1)灵敏度与假阴性率

灵敏度(sensitivity,SEN),又称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TPR),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用公式表达为:

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FNR),又称漏诊率或第Ⅱ类错误。指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检试验被定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用公式表达为:

灵敏度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用公式表达为:反之亦然。

2).特异度与假阳性率

特异度(specificity,SPE),又称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用公式表达为:

。即灵敏度越高,假阴性率越低,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又称误诊率或第Ⅰ类错误。即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特异度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用公式表达为:反之亦然。

3).正确指数

也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指数范围介于0-1之间。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⒋)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 是反映真实性的一种指标,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该指标全面反映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且非常稳定。似然比的计算只涉及到灵敏度与特异度,不受患病率的影响。因检验结果有阳性与阴性之分,似然比可相应地区分为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和阴性似然比

。即特异度越高,假阳性率越低,(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LR)。阳性似然比越大,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也越高。因此,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

⒌)一致率(agreement/consistency rate) 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与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

(2).可靠性(reliability)

也称信度、精确度或可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某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实际工作中,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⒈)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

由于个体生物周期等生物学变异,使得对于同一调查对象在不同时间获得的临床测量值有所波动。

⒉)观察者

由于测量者之间、以及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时间的技术水平不一,以及认真程度不同、生物学感觉差异、预期偏倚等均可导致重复测量的结果不一致。

⒊)实验室原因

重复测量时,测量仪器和试验方法本身的不稳定,或不同厂家、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试剂盒的纯度、有效成份的含量、试剂的稳定性等均有不同,由此可能引起临床测量误差。

(3).预测值

就是应用筛检的结果来估计受检者患病和不患病可能性的大小。根据筛检的阳性与阴性结果分别称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 是指筛检试验阳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用公式表示为:

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 是指筛检试验阴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用公式表示为:

总的来讲,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此外,预测值还与受检人群目标疾病患病率(P)的高低密切相关。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用以下公式表示:

五、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的方法?

开展一项筛检工作的目的就是将人群中表面健康无症状的可疑患者找出来,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就是说对筛检试验测得的观察值的正常与异常要有个明确的界定,即划分该试验阳性与阴性的标准。或者是说需确定某项指标的正常值,用以区分某人可能“已患”或“未患”某病。

如何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的截断值(cut off point)或临界点,与筛检试验测得病人与非病人的观察值的分布有关。如图2(a)所示,病人与非病人的测量值呈两个独立的分布曲线,无重叠处。如将临界点选在病人中的最小值,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100%。

图2 病人与非病人观察值分布类型

图2(c) 所示病人与非病人的测量值呈一连续分布曲线。同(a)情况一样,如将临界点选在病人中的最小值,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100%。

图2(b)病人与非病人的测量值呈两条相交的分布曲线,两条曲线下有一重叠的区域。这种情况下,无论临界点选在何处,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能同时达到100%。在H和K两点间,当诊断点向右移时,特异度升高,灵敏度降低;反之,当诊断点向左移时,灵敏度增大,特异度降低。因此,在筛检实践中很难达到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的目标。通常采取降低其中的一方,以获得较高的另一方的策略。至于筛检试验阳性结果的临界点选择在何处,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⒈如果疾病的预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且目前又有可靠的治疗方法,则筛检试验阳性结果的临界点可向左移,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尽可能多的发现人群中的可疑病人,但这样会使假阳性增多。

⒉如果疾病的预后不严重,而现有诊疗方法不甚理想,临界点可右移,以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患者鉴别出来,但增加了筛检试验的假阴性。

⒊如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的费用太贵,为了考虑节约经费,可将筛检试验阳性结果的临界点向右移。

⒋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将筛检试验阳性结果的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在方法上人们常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简称ROC曲线)来决定最佳临界点。它是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可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ROC曲线的横轴表示假阳性率(1-特异度),纵轴表示真阳性率(灵敏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代表某项筛检试验的特定阳性标准值相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子。此外, ROC曲线除了直观方法比较外,还可以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来比较几种筛检试验的诊断效率。ROC曲线下的面积越大,越接近1.0,其诊断的真实度越高,越接近0.5,其诊断的真实度越低。

六、筛检效果的评价方法?

(1)、收益

指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未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和治疗。为了提高筛检收益,通常采取下列方法:

⒈选择在高危人群中展开筛检

有些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职业暴露等特征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开展筛检,即选择性筛检,所获得的收益比在一般人群中要高得多。

⒉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试验

一项筛检计划必须能筛出相当数量的病例。如灵敏度低,只能筛出少量病人,不管其他因素怎样,收益依然是低的。

⒊采用联合试验

在实施筛检时,可采用多项筛检试验检查同一对象,以提升筛检的灵敏度或特异度,来增加筛检的收益,这种方式称为联合试验。根据联合的形式,分为串联与并联。串联: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使灵敏度降低。并联:全部筛检试验中,只要有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灵敏度,却降低特异度。

(2)、筛检的生物学效果评价

通过比较筛检与非筛检人群的病死率、死亡率和生存率,对筛检的生物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⒈病死率

可通过比较经筛检的患者死于该病的病死率是否低于未经筛检的患者,来评价筛检效果。 ⒉死亡率

可比较筛查人群与未筛查人群之间死于该病死亡率的差异,达到来评价目的。 ⒊生存率:是评价筛检效果比较好的一项指标。

(3)、筛检的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

可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⒈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是指研究实施筛检计划投入的费用及其获得的生物学效果。通常可估计平均每个病例筛检成本(直接与间接),及在健康改善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临床指标的改善和生存期的延长等),并以此计算成本效果的比率(每延长一年生存期所消耗的成本)。

⒉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是指研究实施筛检计划投入的费用及其获得的经济效益比值。投入费用和经济效益均以货币单位衡量。可用直接和间接投人的成本与直接和间接获得的效益进行比较。

⒊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是指研究实施筛检计划投入的成本与取得的生命质量改善之间的分析评价方法。生命质量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幸福感等健康状况,及有关经济、家庭和工作等社会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以评分法进行定量测量。

七、筛检中的偏倚有那些? ⒈领先时间偏倚(lead time bias) 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表面上延长的生存时间,实际上是筛检导致诊断时间提前所致的偏倚。

2.病程长短偏倚(length bias) 一些恶性程度低的癌症病人常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而恶性程度高的同类癌症病人的临床前期较短,因此前者被筛检到的机会较后者大,而前者的生存期又比后者长,从而产生一种筛检者要比未筛检者生存时间长的假象。

⒊病人自我选择偏倚(volunteer bias) 同所有使用志愿研究一样,筛检参加者与不参加者之间,某些与生活有关的特征可能存在不同。如参加筛检者可能因文化水平、卫生保健知识水平较高,平时比较注重健康问题,对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较为注意,对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也较为警惕,有较好的医疗依从性,这些都会对今后的存活率产生影响,而引起偏倚。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三节功率教学反思

《功率》的教学反思

在上学期的第二轮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我讲了一节课改公开课——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三节《功率》。为了配合学校搞课改的探索,也为了给现在已经尝试课改或者是未来想尝试课改的教师提供一点思路。我苦心冥想了两天,决定借鉴我区课改比较成功的***中学“三育、两放、一评”的教学模式,也搞一个“导学稿”形式的课堂教学探索。但是,又不能把人家搞出来的经验、搞出来的导学稿那里直接用,一方面不一定适合我们学校的现状,一个方面也觉得直接拿来别人的东西来用,也怕别的教室笑话自己没有新意。

于是,我想到要改革创新。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在导学稿、预习、课堂教学应用、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我将导学稿分成了“预习”和“新课”两个部分,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导学案”。预习部分设计了详细的预习任务,并进行了必要的预习方法的指导。新课教学部分对现有的教材结构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并结合教学需要增加了P=Fυ公式的教学和应用的训练,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期待得到好的课堂效果。说实话,在看到自己颇有创新性的将“导学案”制作出来的时候,真的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心中也在案子设想应用成功时候会是怎样的一中发自内心的喜悦。

我知道,我们的学生以前没有尝试过这样的教学方式,面对“导学案”一时间一定会感到手足无措。为此,我在讲课前的两天就将“导学案”发了下去,并对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导学案”结合教材进行知识复习进行了我认为足够充分的指导。在讲课的前一天将“导学案”收上来,认真的判了一遍,并将没有预习好、没有明白如何应用“导学案”的同学逐一的找过来进行了必要的指导。

在新课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不看教材,而且用了足足10分钟对预习题进行了自认为充分的讲解,还给了学生足足15分钟的时间对新课部分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才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我精心设置了具有一定区分度的随堂检测题。还将校长、教学副校长和六个教研组长全部请了过来,每人发了一张“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课堂教学评价表”,让他们每个人都逐项指标的给我的课堂教学打分,并决定将八个人的平均分记为我的课堂教学得分。我还给每个听课的教师都发了一张教学设计和一张“导学案”。还邀请了信息技术教师为这堂课进行了录像。

觉得已经将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充分了,我信心满满的走进了课堂。教学开始之后,我才突然发现现实和预期远远不一样。第一,是我对导学案的操作也是第一次,别说熟练了,就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之下该说什么话都不知道。总感觉不如自己通常的课堂上那么放得开,总感觉用一张无形的网阻挡了自己展翅飞翔的翅膀,强项一点都发挥不出来。第二,学生也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展示和交流。一方面想极力的配合我的教学,为我和班级争光。一方面又不知道什么环节该做什么、说什么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优点、长处也同样发挥不出来。第三,听课老师也是同样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该怎么做。打分的领导和教研组长们拿着“课堂教学评价表”该如何进行操作打分。真是讲的不知道该如何讲,听得不知道该如何听,评的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更别提什么教学效果了。唯一令我欣慰的是随堂检测成绩,30个人都参加了随堂测评,其中还有一道计算题,平均成绩8.67分,达到优秀了。

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经过三天的冥思苦想,我意识到问题

- 23 -

第三篇:兽医药理学教案 第十五章 解 毒 药原稿

第十五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有机磷酸酯类、亚硝酸盐、氰化物、有机氟、重金属与类金属的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的解毒药。 教学基本内容:

有机磷酸酯类、亚硝酸盐、氰化物、有机氟、重金属与类金属的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的解毒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有机磷脂类、亚硝酸盐、氰化物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解毒药。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与思考题: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的解毒药?

2、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的解毒药?

3、氰化物中毒的毒理、解毒原理及常用的解毒药? 概 述

临床上用于解救中毒的药物称为解毒药。 [药物与毒物] 同一种化学物质,在应用合适剂量时,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即药物;但是如果剂量过大、重复给药次数过多或注射速度过快等,往往引起动物中毒,甚至死亡,则成毒物。药物和毒物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其区别在于剂量,毒物在应用适当剂量时,有时可用于治疗疾病。药物和毒物的作用或作用机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除治疗药物应用过量可引起动物中毒外,还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动物中毒。例如有毒植物、土壤中某种元素含量超标等引起的地区性动物中毒;又如牧场和水源受工业或环境污染,农药、杀鼠药施用后导致的残留,发霉、变质、烹调或处理不当的饲料或农副产品,饲料药物添加剂应用不恰当或添加过量等,都是导致动物中毒常见的原因。在集约化养殖场中发生的动物中毒,一般都由人为因素造成,通常是意外事故,很多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无知、疏忽或误用化学药品,或者是对化学药品的贮存或管理不当,因而只要加以注意,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中毒解救的一般原则] 中毒的解救(或中毒病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没有太大的区别。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和预防的惟一基础。包括:①病史(对中毒现场及周围环境的了解,是作出准确诊断的关键);②临床症状观察;③病理学检查;④毒物的化学分析;⑤动物人工发病试验。

对急性中毒病例,应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作紧急处理,采取支持疗法以维持中毒动物的生命。支持疗法一般包括:①预防惊

厥的发生;②维持呼吸机理;③维持体温;④治疗休克;⑤调节电解质及体液平衡;⑥调节心脏功能失调;⑦缓和疼痛。

(2)尽快确定毒物的种类及其来源。

(3)做出暂时的临床诊断,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4)应用解毒药(对因治疗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对中毒动物进行治疗。中毒的治疗包括排除吸收部位(胃肠道和皮肤)的毒物,降低吸收率或肠肝循环的重吸收率,采用特效或非特效解毒剂以阻断毒物的作用以及促进毒物的代谢性灭活和排出。此外,应对毒物引起的其他症状如兴奋、惊厥、脱水、腹泻等予以治疗。为预防感染,可给予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可用安定剂以产生镇静作用及消除应激效应;还可给予多种维生素。在动物康复前,应细心观察,注意根除毒物的来源,防止动物再次接触毒物。

解救中毒(或治疗中毒病)一般采用综合性解毒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根除毒物的来源

为预防与毒物再接触,应将动物与毒物或潜在毒物隔离,例如清除有毒或可疑饲料、呕吐物、废渣及其他毒物。在未弄清中毒原因之前,最好彻底更换饲料、饮水和各种饲养用具,更换厩舍或轮换牧场。如五条件更换厩舍,则须进行彻底清扫。但避免因环境和有关条件的剧烈变化,而发生新的疾病。

(2)排除吸收部位的毒物防止继续被吸收 动物主要通过消化道或皮肤与毒物接触,往往由于持续吸收毒物造成死亡,所以从胃肠道或皮肤表面排除毒物,对解救中毒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止皮肤表面毒物被吸收,可用水彻底冲洗,但不可用油或有机溶剂,因它们可增加皮肤对毒物的吸收。剪毛可使化学物质迅速、完全地从体表排除。

当动物经口摄人毒物不久,大量毒物尚存留在胃内时,由于毒性作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动物呕吐,但仅使胃部分排空,而马属动物和反刍动物不可能通过呕吐使胃排空。毒物被摄人1h后,大部分即进入小肠。对胃肠道内的毒物可采用下述方法排除,并防止继续吸收。 ①诱吐 诱吐对犬、猫和猪有效,应用中枢催吐剂诱吐效果最好,如注射无水吗啡,但不用于猫,因可引起中枢兴奋。内服吐根糖浆对犬催吐有效,但作用产生较慢。适用于猪和犬的内服催吐剂尚有1%硫酸铜溶液、氯化钠等。

毒物摄人4h后,诱吐的意义不大。当动物摄入腐蚀剂或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石油馏出物时不能诱吐;动物失去知觉或处于半昏迷状态、咳嗽反射消失时,引起惊厥的毒物中毒时,均不能诱吐。

②洗胃 对失去知觉或麻醉的动物可进行洗胃。灌洗液可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每次洗胃后将灌洗液抽出。重复数次,直到抽出的灌洗液不含任何颗粒。在最后一次引入的灌洗液中可加吸附剂或盐类泻药,并将其保留于胃肠道中。在洗胃的同时,应进行适度的温水灌肠,以排除消化道中的毒物。

对马属动物和反刍动物,不易通过洗胃将毒物从消化道内排出,洗胃也不安全。建议应用不被吸收的矿物油(如石蜡油)或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③使毒物在胃肠中形成不吸收物 对不能用诱吐或洗胃方法从胃肠道排出的毒物,可采用下述方法防止它们在胃肠道中吸收,这对解救中毒很重要。

使毒物形成不溶解的沉淀、复合物或络合物:有些化学物质能阻止毒物溶解或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如2%一5%硫酸钠可与铅或钡结合形成不溶解的硫酸铅或硫酸钡;3%乳酸钙或10%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与草酸或氟化物等阴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或氟化钙;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并以络合物形式将有毒金属由尿或粪便排出,可用作治疗铅、铜、锰、汞、镉等多种金属中毒以及镭、钇、钚、锆等放射性金属中毒的解毒剂。

④应用吸附剂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效果好,且吸附范围广的吸附剂。实际上,除氰化物外,活性炭能吸附所有的化学物质。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不受毒物酸碱性的影响,能在整个消化道中吸附毒物。有中毒可疑而中毒原因不明时,活性炭是很好的解毒药。活性炭不能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因为活性炭能降低其他药物的作用,而其他药物的存在也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临床上常将活性炭给中毒动物直接内服或加于最后一次洗胃液中,以吸附未洗尽的毒物。

⑤应用泻药 泻药可促进毒物从消化道排出,这对不能呕吐的动物尤为重要。一般应用矿物油或盐类泻药。

(3)已吸收毒物的灭活及排除 已吸收毒物的最理想灭活方法是迅速运用特效解毒药,是本章重点介绍的内容。与毒物相比,特效解毒药的种数还太少,特效解毒药的作用机理,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与毒物结合使形成无活性的物质 如解毒药二巯丙醇与砷的结合。

②促进毒物代谢使转化为无毒物质 如解毒药硫代硫酸钠在体内转硫酶的作用下,可放出硫。进人体内的少量氰化物,在体内硫氰生成酶的作用下,与硫结合转化为无毒的硫化合物,并由肾脏排出体外。

③抑制毒物在体内转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物 如利用乙醇对醇脱氢酶的竞争作用,抑制乙二醇转化为毒性更大的草酸。

④与毒物竞争必要的受体 如维生素K能与香豆素类抗血凝剂竞争形成凝血酶原复合体所需要的受体。

⑤抑制毒物作用的受体 如阿托晶能选择性地阻断M—胆碱能受体,使拟胆碱药不能发挥毒蕈碱样作用。

⑥纠正毒物的毒作用使机体恢复正常机能 如当亚硝酸盐中毒时,动物体内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和运输氧的能力。静脉注射小剂量(1~2mg/kg)美蓝注射液后,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使其携带和运输氧的能力得到恢复。

⑦酶诱导作用 如巴比妥类药物可通过诱导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作用,促进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的代谢,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代谢物。

上面已提到泻药可促进毒物从消化道排出,而利用泌尿系统排除已吸收的毒物是解救中毒最有效的途径。促进肾脏排泄毒物的功能,首先与毒物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有关。只有不与蛋白结合的、较小的分子才能被肾小球滤过。增加游离毒物/结合毒物的比率,并增强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能使更多的毒物通过肾小球进入肾小管。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或渗透性利尿药(如甘露醇)或化学性利尿药(如呋塞米)等可增强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促进利尿。

[解毒药分类] 根据作用特点及疗效,解毒药可分为两类: (1)非特异性解毒药

又称一般解毒药,是指能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和促进其排出的药物。非特异性解毒药对多种毒物或药物中毒均可应用,但由于不具特异性,且效能较低,仅用作解毒的辅助治疗。

(2)特异性解毒药

本类药物可特异性地对抗或阻断毒物或药物的效应,而其本身并不具有与毒物相反的效应。本类药物特异性强,如能及时应用,则解毒效果好,在中毒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主要介绍临床常用的几种特异性解毒药。根据解救毒物的性质,可分为:金属络合剂、胆碱酯酶复活剂、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氰化物解毒剂和其他解毒剂等。

第一节 金属络合剂 理想的络合剂应为水溶性、不离子化、化学性质稳定,并易经肾脏排出体外。一般金属络合剂可供给2个或2个以上的电子基团,这些供给电子的氮、硫和氧原子可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称络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称络合物)或不太稳定的复合物。这些被络合的金属失去或降低毒性后由尿排出。金属络合剂与金属络合的能力取决其稳定常数。当金属络合剂的稳定常数高于机体组织对某种金属的生理性络合常数时,则已与组织结合的金属,可被金属络合剂络合,从而起到解毒作用。金属络合剂的作用不仅对某单一金属,当它与某金属络合的同时,也可络合体内的微量金属元素,并使之排出增加。

动物的类金属(砷、汞等)及重金属(铅等)中毒比较普遍, 目前已对常见的几种金属中毒在毒理和解毒机理方面已进行过研究,可用金属络合剂解救;但对其他金属中毒,或在毒理方面尚未阐明,或尚未找到适宜的特效解毒药,仅能采取预防措施,或及早排除毒物和进行对症治疗。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络合剂,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氨羧络合剂

与金属离子络合成环状络合物,常用的有依地酸钙钠等。

依地酸钙钠

Calcium Disodium Edetate 本品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性状]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无味;潮性强。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药理] (1)药效学 本品能与多种2价和3价重金属离子络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由组织释放到细胞外液,经肾小球滤过后,由尿排出。本品与各种金属的络合能力不同,可用稳定常数(1gK表示)。稳定常数较低的金属络合物较易离解,当遇到稳定常数较高的金属离子时,则可被后者所替代而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使前一种金属离子游离。例如钙(1gK为10.8)可被铅(1gK为18.0)替代。依地酸钙钠—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gK)为:镉16.

5、锰14.0、镍18.

6、钴16.

3、铜18.

8、汞21.

8、2价铁(Fe2+)14.

3、3价铁(Fe3+)25.

1、钠1.7。本品在体内与金属的络合能力不完全与其稳定常数符合,其中以铅为最有效,而与其他金属的络合效果较差,对汞和砷则无效。可能是这2种类金属在体内与巯基(—SH)酶结合更牢固所致。

铅在吸收入血后,大部分由红细胞膜携带(羊血85%~90%,牛血63%~70%),仅有1%游离于血清中。当游离的铅达到一定量时,即对动物产生毒作用。骨组织是铅的贮库,也是机体的固毒器官。但骨的铅容量是有限的,一旦铅在骨组织中饱和,对动物也会产生毒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依地酸钙钠对贮存于骨内的铅有明显的络合作用,而对软组织中的铅,则作用较小。可能因为本品不能进入红细胞膜,故不能络合其中的铅。由于本品具有动员骨铅,并与之络合的作用,而肾脏又不可能迅速排出大量的络合铅,所以超剂量应用本品,不仅对铅中毒的治疗效果不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以大于220mg/kg剂量的本品给健康犊牛连用3日,可使其肾功能受损。临床上有必要采用短程间歇治疗方案,使铅可重新分布至骨组织,而本品能进一步与骨铅铬合,并从肾脏排出。本品也与其他络合剂一样,不能治疗由金属引起的机体细胞损害。

(2)药动学

内服不易吸收。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分布于血液和细胞外液而不能进入细胞内;脑脊液中分布极微。静脉注射后人体的t1/2为20~60min。本品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迅及经尿排出。给人静脉注射后在1h内可经尿排出50%的本品,24h内排出95%,所以本品用于解毒时,肾功能基本正常。

[不良反应] 应用大剂量可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水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病变主要在近曲小管,亦可累及远曲小管和肾小球。用药期间应注意尿液检查,若出现管型、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甚至少尿或肾功能衰竭等,应立即停药,停药后可逐渐康复。对各种肾病患畜和肾毒性金属中毒动物应慎用本品;对少尿、无尿和肾功能不全的动物应禁用。

本品对犬具有严重的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坏死。另可引起抑郁和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补锌可缓解消化道不良反应。犬的致死剂量为12g/kg。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可增加小鼠胚胎畸变率,但增加饲料和饮水中的锌含量,则可预 防之。

[用途] 主要用于解救铅中毒,对无机铅中毒有特效,亦可用于锌、镉、锰、铬、镍、钻、铁和铜中毒,但效果较差;对汞和砷中毒无效。 [注意] (1)肌内注射较疼痛,建议每5mL注射液中加入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以缓解之。静脉注射前,应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o.25%~o.5%后应用。

(2)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低钙性抽搐,宜静脉滴注,羊、猪滴速应低于15rug/min。

(3)本品不宜内服,因可增加存在于胃肠道中铅的吸收量。 (4)不应长期连续使用本品,因排毒率低、副作用大,并可引起锌缺乏症。 (5)治疗铅或其他金属慢性中毒时,应使用间歇治疗方案,即连用4日后应停药3~5一般可用3~5个疗程。

(6)铅中毒治疗时,切勿以依地酸二钠或依地酸代替本品,因它们易与钙络合,尤其当静注速度过快时,能使血中游离钙浓度迅速下降,严重时引起抽搐,甚至停搏,这两种药均不能用作金属解毒剂。

(7)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红蛋白,各种酶及核酸可影响本品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 一次量 马、牛3~6g 猪、羊1~2g 一日2次 连用4日

下面再介绍一些国外实践资料供参考。

关于食品动物铅中毒的治疗方案(以牛为例)如下:以67mg/kg剂量缓慢静注,1日2次,连用2日、停药2日(使铅重新分布至骨组织),作为一个疗程,然后再用药2~3个疗程。一般需10~14日恢复正常。小动物如犬和猫,则以25mg/kg剂量的依地酸钙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1%溶液),作皮下注射,1日4次,连用5日。在用药前,必须认定胃肠道内已不存在铅;每日用药量不能超过2g;如在1个疗程后,中毒症状不消除,尤其血铅含量超过0.10mg/L时,需进行第2个疗程,每个疗程中连续用药不得超过5日。对铅中毒还需进行一些支持疗法,如出现神经症状可用镇静药;便秘可用硫酸镁泻剂(还可使铅沉淀)以及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等。由于本品仅少量通过血脑屏障,故对铅脑病的疗效不高,若与二巯丙醇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和减轻神经症状。治疗幼年小动物铅脑病(伴有脑水肿)应避免给予过多水分,可肌内注射本品,按12.5mg/kg剂量用药,每日2次,同时二巯丙醇按4mg/kg剂量用药,每4~6h一次,两药疗程均为3~5日。同时还应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 [制剂与规格] 依地酸钙钠注射液:5mL:1g

二、巯基络合剂

这类络合剂的共同特点是在碳链上的2个活性琉基与金属亲和力大,能与机体组织中蛋

白质或酶的巯基相互竞争与金属络合,并能络合已被酶结合的金属,使酶重新恢复活性,解

除中毒症状。常用的有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和青霉胺等。

二 巯 丙 醇 Dimercalorol [性状]无色或几乎无色易流动的澄清液体,有强烈的类似蒜的特臭。本晶在甲醇、醇或苯甲酸苄酯中极易溶解,在水中溶解;在脂肪油中不溶,但在苯甲酸苯酯中溶解后,加脂肪油稀释,混合。

[药理] (1)药效学

一分子的本品可结合一个金属原子,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当二个分子的本品与一个金属原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由于复合物在动物体内有一部分可重新逐渐解离为金属和二巯丙醇,后者很快被氧化并失去作用,而游离出的金属仍能引起机体中毒。因此,必须反复给予足够剂量,以保持血液中药物与金属浓度2:1的优势,使游离的金属再度与二巯丙醇结合,直到由尿排出为止。本品为竞争性解毒剂,可预防金属与细胞酶的巯基结合,并可使与金属络合的细胞酶复活而解毒,但应尽力在动物接触金属后1~2h内用药,超过6h则作用减弱。本品对急性金属中毒有效。动物慢性中毒时,本品虽能使尿中金属排泄量增多,但由于被金属抑制过久的含巯基细胞酶的活力已不可能恢复,故疗效不佳。

(2)药动学 内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在30min内血药浓度达峰,维持2h,4h后几乎全部代谢、降解,以中性硫形式经尿迅速排出体外。

[不良反应]二巯丙醇对肝、肾具有损害作用;有收缩小动脉作用,可引起暂时性心动过速、血压上升。过量使用可引起动物呕吐、震颤、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由于药物排出迅速,多数不良反应为时短暂。

[用途]主要用于解救砷中毒,对汞和金中毒也有效。与依地酸钙钠合用,可治疗幼龄

小动物的急性铅脑病。本品对其他金属的促排效果如下:排铅不及依地酸钙钠;排铜不如青

霉胺;对锑和铋无效。本品还能减轻由发泡性砷化物(战争毒气)引起的损害。

[注意] (1)本品为竞争性解毒剂,应及早足量使用。当重金属中毒严重或解救过迟时疗效不佳。

(2)本品仅供肌内注射,由于注射后会引起剧烈疼痛,务必作深部肌内注射。 (3)肝、肾功能不良动物慎用。

(4)碱化尿液可减少复合物重新解离,从而使肾损害减轻。

(5)本品可与镉、硒、铁、铀等金属形成有毒复合物,其毒性作用高于金属本身,故本品应避免与硒或铁盐同时应用。在最后一次使用本品,至少经过24h后才能应用硒、铁制剂。

(6)二巯丙醇对机体其他酶系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应控制剂量。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 一次量 每lkg体重 家畜3mg 犬、猫2.5~5.0mg于砷中毒 l~2日每4~6h一次 第3日开始1日2次 一疗程为7—14日

[制剂与规格] 二巯丙醇注射液(1)lmL:0.1g (2)2mL:0.2g (3) 5mL:0.5g(4)10mL:1g

二巯丙磺钠

Sodium Dimercaptopropane Sulfonate 作用大致与二巯丙醇相同,但毒性较小。除对砷、汞中毒有效外,对铋、铬、锑亦有效。二巯丙磺钠的注射液 静脉或肌内注射 一次量 每lkg体重 马、牛5—8mg 猪、羊7~l0mg 第1~2日每4—6h一次,从第3日开始1日2次。

二巯丙磺钠注射液 5mL;0.5g 10mL:1g

二巯丁二钠

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为我国创制的广谱金属解毒剂。

[性状] 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有类似蒜的特臭。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药理] 排铅作用不亚于依地酸钙钠,能使中毒症迅速缓解;对锑的解毒作用最强;对汞、砷的解毒与二巯丙磺钠相同。本品毒性较低,无蓄积作用。

[用途] 主要用于锑、汞、砷、铅中毒,也可用于铜、锌、镉、钴、镍、银等金属中毒。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 一次量 每lkg体重 家畜20mg 临用前以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5%~10%溶液 慢性中毒时每日一次,5—7日为一疗程;急性中毒时每日4次,连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二巯丁二钠(1)0.5g (2)1g

青 霉 胺 Penicillamine 又名二甲基半胱氨酸,为青霉素分解产物,属单巯基络合剂。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药理与用途]青霉胺能络合铜、铁、汞、铅、砷等,形成稳定和可溶性复合物由尿迅速排出。内服吸收迅速,副作用小,不易破坏,可供轻度重金属中毒或其他络合剂有禁忌时选用。对铜中毒的解毒效果强于二巯丙醇;对铅和汞中毒的解毒作用不及依地酸钙钠和二巯丙磺钠。毒性低于二巯丙醇,无蓄积作用。 [注意] (1)本品可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动物可能对本品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本品应每日连续服用,即使暂时停药数日,在再次用药时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需再从小剂量开始。 (2)对肾脏有刺激性,可出现蛋白尿及肾病综合症,应经常检查尿蛋白。肾病患畜忌用。

(3)长期应用,在症状改善后可间歇给药,并加用维生素B,以预防发生视神经炎。

(4)本品可影响胚胎发育,动物试验发现骨骼畸形和腭裂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 一次量 每lkg体重 家畜5~10mg 一日4次 5—7日为一疗程间歇2日 一般用1~3个疗程 [制剂与规格]青霉胺片0.125g

三、羟肟酸络合剂

羟肟酸基团与铁有络合作用。本类络合剂中常用的有去铁胺,另外从红酵母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羟肟酸络合剂红酵母酸(rhodoforulic acid)的驱铁作用比去铁胺强2倍,但尚未广泛使用。

去 铁 胺 Deferoxamine 曾名去铁敏。由链球菌(Streptomycespilosus)的发酵液中提取的天然产物。 ,

[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

[药理] 与游离或蛋白结合的3价铁(Fe3+)和铝(Al3+)形成稳定无毒的水溶性铁胺和铝胺复合物(在酸性pH条件下结合作用加强),由尿排出。本品能清除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中的铁离子,而对转铁蛋白中的铁离子清除作用不强,更不能清除血红蛋白、肌球蛋白和细胞色素中的铁离子。

本品在胃肠道中吸收甚少,可通过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吸收,并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在血浆和组织中很快被酶代谢,其代谢机制尚未阐明。

[用途] 主要用于急性铁中毒的解毒药。由于本品与其他金属的亲和力小,故不适于其

他金属中毒的解毒。

[注意] (1)注射部位常有疼痛感,并可出现腹泻、腹部不适、 (2)严重肾功能不全动物禁用。心动过速、腿肌震颤等副作用。 (3)长期用药可发生视力和听力减退,停药后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4)动物试验证明,本品可致胎畜骨骼畸形,妊娠动物不宜应用。 (5)每日内服维生素C有增强本品与铁离子的结合作用和铁胺的排泄,但同时也可使组织中铁的毒性增强,尤其可影响心脏的代偿功能。

(6)老龄动物慎用本品,且不宜同时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否则容易导致心脏代偿功能丧失。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 试用一次量 每lkg体重 家畜起始量20mg 维持量10mg每4h一次 注射2次后每4—12h一次 总日量 每lkg体重 不超过120mg 静脉注射剂量同肌内注射 注射速度应保持每1h每lkg体重15mg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去铁胺o.5g

第二节 胆碱酯酶复活剂

胆碱酯酶复活剂分子中的肟(=NOH)与磷原子的亲和力强,能夺取胆碱酯酶(CHE)上带有磷的化学基团,而使受有机磷(OP)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即复活),因而得名。这类药物又称为肟类复能剂。有机磷杀虫剂、农药等进入动物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ACh)的活性,从而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支配的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中毒表现。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由OP烟碱样作用引起的中毒症状治疗效果明显,而阿托品对由OP毒蕈碱样作用引起的中毒症状解除效果较强,因此在解救有机磷化合物中毒时二药常同时并用。常用的胆碱酯酶复活剂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解磷和双复磷。关于阿托品,可参阅有关章节。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波及多器官多系统,即使应用特效解毒药,也很难使毒效应全部消除,而且不同毒效应可引发不同的并发症,如中毒性脑水肿、肺水肿、心肌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需早期防治,否则可由此而致命。在急性胆碱能危象过后,可发生中间综合症、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迟发性呼吸衰竭和肺水肿、迟发性心肌损害等。OP在进入机体后迅速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并与组织蛋白牢固结合,使其发生病理性改变。中间综合征系由OP引起的另一种神经毒性,因其发生于急性胆碱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之间因而得名。人体发生中间综合征的时间常为OP中毒后2~4d,个别为7d。中间综合征多由二甲氧基化合物引起,如氧化乐果、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倍硫磷、久效磷等。中间综合征是在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之前出现的,是以肌无力为突出临床表现的

一组征候群:睁眼或张口困难、咀嚼无力、抬头和吞咽困难、屈颈肌无力等,后因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外周呼吸衰竭而死亡。一旦出现中间综合征,抗胆碱药的治疗效果不佳;ChE复活剂也不能立即阻止其发展。此时治疗的关键为及时切开气管或插管,以有效地建立呼吸通道,为解毒药救治赢得时间。对由二甲氧基类OP所致重度中毒病例,在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需密切注意观察肌力情况和呼吸节律,作好抢救呼吸肌麻痹的准备。ChE复活剂对呼吸肌麻痹具有直接对抗作用,但作用呈渐进性。需肌内注射突击量的氯磷定,qlhX 3;接着q2h×3;q4h持续至24h,然后q4h~6h连用2~3d,作为一个疗程,以后视病情而定。还应加强综合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严格消毒,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据医学文献报道,轻度和重度OP中毒存活的中间综合征患者多于4~18d内恢复。至于动物的中间综合征尚未见报道。

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20世纪60年代已有报道。国内发现可引起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的有机磷化合物有含氟磷酸酯类、三苯基磷酸酯类和酯羟基类,分别包括丙胺氟磷、甲氟磷、对硫磷、内吸磷、三甲苯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等。人和鸡对上述OP特别敏感,猫、犬、牛和绵羊也敏感。迟发性周围神经中毒症状多见于重度中毒患畜,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症状,一般发生于急性中毒症状出现后的8~14d左右。通常先影响感觉神经,逐渐影响运动神经;起初下肢麻木,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并波及上肢;一般下肢较上肢严重。运动障碍较感觉障碍明显。运动异常表现为肌无力、共济失调,逐渐发展为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出现肢体远端肌萎缩。病变两侧对称。此外,尚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中毒性脑病等。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可使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三磷酸腺苷、谷氨酸、地巴唑、加兰他敏等。早期及时治疗恢复较快。如出现运动失调和麻痹,一般经6个月至2年可痊愈。

有机磷中毒有时出现临床中毒症状的反跳,主要表现为血压骤变(突升或突降),再次出现急性胆碱能危象(流涎、多汗、瞳孔复缩小、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血中ChE活性再度下降等)。反跳出现原因一般与ChE复活剂未与阿托品足量联合应用有关,或当ChE活性未恢复到60%以上时,即中断复活剂使用所致。也与以下原因有关:洗胃不彻底;有些OP在经肝脏氧化后毒性增强;经口接毒的OP通过肝—肠循环重吸收;贮存于脂库中的OP不断释人血液;Ach蓄积过多,使ChE半老化;ChE复活剂疗效不佳或输液中增加了合成Ach的原料如大量葡萄糖、ATP、CoA等。防治措施:①当治疗毒性作用持续较长的OP(如氧化乐果、内吸磷、对硫磷等)中毒时,ChE复活剂的使用需持续7~10d;于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仍应严密观察1—2d,而对上述OP中毒时,则应观察3—5d。②迅速重建阿托品化,用量应较反跳前的增加数倍至数十倍,以对抗体内蓄积更多的Ach,但也需防止阿托晶中毒。③加强综合治疗。

一、碘 解 磷 定Pralidoxime Iodide 曾名派姆(PAM),为最早合成的肟类ChE复活剂。

[性状] 黄色颗粒状结晶或晶粉、无臭、味苦、遇光易变质。在水(1:20)或热乙醇冲溶解,水溶液稳定性不如氯解磷定。含肟量为51.9%。

[药理] (1)药效学

本品的季铵基团可趋向与OP结合的、已失去活性的磷酰化ChE的阳离子部位,并以其亲核基团直接与ChE的磷酰化基团结合,然后共同脱离ChE,使得ChE恢复原来状态,重新呈现活性。凡被OP抑制超过36h已“老化”酶的活性,则难以使之恢复,所以应用ChE复活剂治疗有机磷中毒时,早期用药效果较好,而治疗慢性OP中毒则无效。本品对由OP引起的烟碱样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而对毒蕈碱样症状的治疗作用较弱;对解救中枢神经症状的作用不明显。另外肟类化合物尚能直接与血中的OP结合,使成为无毒物质由尿排出。碘解磷定可用于解救多种OP中毒,但其对有机磷的解毒作用有一定选择性。如对内吸磷、对硫磷、特普、乙硫磷中毒的疗效较好;而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甲氟磷、丙胺氟磷和八甲磷等中毒的疗效较差;,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则无效。

对轻度有机磷中毒,可单独应用本品或阿托品以控制中毒症状;中度或重度中毒时,则必须并用阿托品,因本晶对体内已蓄积的ACh无作用。阿托品能迅速有效地解除由ACh引起的强烈的毒蕈碱样作用的中毒症状,特别是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缓解胃肠道痉挛或过度收缩症状和对抗心脏抑制的作用,也能解除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例如阿托品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可解决OP中毒引起的呼吸中枢抑制。由于阿托品能解除OP中毒症状,有助于体内磷酰化ChE的复活,严重中毒时与ChE复活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因此临床上治疗OP中毒时,必须及时、足量地给予阿托品。

(2)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血中很快达到有效浓度。静脉注射数分钟后被抑制的血液ChE活性即开始恢复,15min时已由用药前20%ChE具有活性,恢复到50%~60%,临床中毒症状也有所缓解,血液ChE水平与临床中毒症状基本相符。部分中毒动物在静脉注射30min后血中ChE量开始下降,6h降至接近用药前水平,患畜临床中毒症状在1.5~8h(平均5h)又重现或加重。静脉注射本品在肝脏迅速代谢,4h内由肾脏排出83%,在体内无蓄积作用。维生素B1能延长本品的半衰期。内服后的血浆t1/2为1.7h,2—3h血药浓度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27%以原形由尿排出。

[用途] 用于解救有机磷中毒。 [注意] (1)对碘过敏动物禁用本品。

(2)有机磷内服中毒的动物先以2.5%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由于消化道下部也可吸收OP,本品应用至少维持48—72h,以防延迟吸收的OP加重中毒程度,甚至致死。

(3)用药过程中定时测定血液ChE水平,作为用药监护指标。血液ChE应维持在50%一60%以上。必要时应及时重复应用本品。

(4)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5 )因本品能增强阿托品的作用,与阿托品联合应用时,可适当减少阿托晶剂量

[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 一次量 每1kg体重 家畜15~30mg [制剂与规格]碘解磷定注射液20mL:o.5g

二、其他胆碱酯酶复活剂

1.氯解磷定(Pralidoxime Chloride) 化学结构与碘解磷定相似,仅以Cl-替代I-。本品含肟量为79.5%。曾名氯化派姆(PAM-C1)、氯磷定。在我国生产的肟类ChE复活剂中,以氯解磷定的水溶液性和稳定性为最好,作用较碘解磷定强,作用产生快,毒性较低。注射液为2ml:0.25g和5ml:0.5g,可供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 每1kg体重 家畜15~30mg 2.双复磷(Obidoxime) 含2个肟基团,作用同碘解磷定,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阿托品样作用,故对OP所致烟碱样和毒蕈碱样症状均有效;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消除作用较强;对OP军事毒剂中毒也有疗效。注射液为2mL:0.25g,可供肌内或静脉注射。剂量同氯解磷定。

3.双解磷(Trimedoxime) 含2个肟基团,作用较碘解磷定强且持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有阿托品样作用。粉针剂为0.15g。

第三节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

亚甲蓝为最有效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它具有类似体内还原型辅酶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NADPH.MHb还原酶)的作用,可使亚甲蓝还原为还原型白色亚甲蓝,后者将带Fe3’的高铁血红蛋白(MHb)还原为带Fe2+的正常血红蛋白(Hb)后,其本身则被氧化成亚甲蓝,如此可反复进行。此外,维生素C和葡萄糖也有弱的还原作用,在解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可同时应用。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正常血红蛋白被亚硝酸盐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化学物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而产生的。高铁血红蛋白含Fe3’,常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不能接受氧分子,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组织缺氧、紫绀等中毒症状。临床上常见的亚硝酸盐中毒,多由于动物摄食烂莱而引起的,这种变质菜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将其含有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使Hb氧化成MHb所致。化学物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苯醌、苯肼等,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如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氨苯磺胺、苯佐卡因等药物也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亚 甲 蓝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曾名美蓝(MethyleneBlue)。

[性状] 深绿色、具铜样光泽的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

[药理] 亚甲蓝本身是氧化剂,但根据其在血液中浓度的不同,而对血红蛋白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当低浓度时,体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的氢离子传递给亚甲蓝(MB),使其转变为还原型白色亚甲蓝(MBH2);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Fe3+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带Fe2+的正常血红蛋白,与之同时白色亚甲蓝又被氧化成亚甲蓝,其反应式如下:亚甲蓝的作用类似NADPH.MHb还原酶的作用,可作为中间电子传递体,促进NADPH+H+还原MHb,并使Hb重新恢复携氧的功能,所以临床上使用小剂量(1—2mg/kg)解救高铁血红蛋白症。当使用大剂量(≥5~10mg/kg)时血中形成高浓度的亚甲蓝,NADPH脱氢酶的生成量不能使亚甲蓝全部转变为还原型亚甲蓝,此时血中高浓度的氧化型亚甲蓝则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上述高浓度亚甲蓝的氧化作用,则可用于解救氰化物中毒,其原理与亚硝酸钠相同,但作用不如亚硝酸钠强,临床应用时效果不明显。

药动学 内服不易自胃肠道吸收。在组织中可迅速被还原为还原型亚甲蓝,并部分被代谢。亚甲蓝、还原型亚甲蓝及代谢产物均由尿中缓慢排出;肠道中未吸收部分则由粪便排

出。尿和粪可染成蓝色。

[用途] 低剂量(1—2mg/kg) 用于亚硝酸盐中毒;高剂量(≥5—10mg/kg,最大剂量为20mg/kg)用于氰化物中毒。

[注意] (1)禁忌皮下或肌内注射(可引起组织坏死)。 (2)由于亚甲蓝溶液与多种药物、强碱性溶液、氧化剂、还原剂和碘化物配伍禁忌,因此不得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 一次量 每1kg体重 家畜 解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2mg 解救氰化物中毒5—10mg [制剂与规格] 亚甲蓝注射液(1)2mL:20mg (2)5mL:50mg (3)10mL:100mg

第四节 氰化物解毒剂

氰化物中的氰离子(CN-)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从而阻碍酶的还原,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氧,导致动物中毒。含氰苷的植物如土豆幼芽、高梁玉米的幼苗、南瓜藤、三叶草、亚麻子、苦杏仁、豌豆、苏丹草等是家畜氰化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以牛最敏感,其次是羊、马和猪。在上述植物中,氢氰酸是以游离形式,更多的是以结合形式存在。工业原料和农药中使用的氰化钠、氰化钾的毒性较氢氰酸小,但它们易溶于水,也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机体,产生毒性。氰中毒所致组织缺氧首先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目前一般采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联合解毒。先用3%亚硝酸钠或亚硝酸异戊酯,将带Fe2+的血红蛋白氧化为带Fe3’的高铁血红蛋白。CN-与Fea’结合,并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暂使氰不发生毒性作用。接着用硫代硫酸钠与CN-形成毒性很小的硫氰酸盐,后者由尿排出。亚硝酸异戊酯的解毒机理与亚硝酸钠相同,但作用较弱,兽医临床上主要应用亚硝酸钠解救氰化物中毒。

一、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 [性状] 为无色或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无臭、味微咸、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药理] 本品为氧化剂,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Fe2+)氧化成三价铁(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中的Fe3+与CN-结合力比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为强,可使CN-结合后形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数分钟后又逐渐解离,释放的CN-又重现毒性,此时宜再注射硫代硫酸钠。本品仅能暂时性地延迟氰化物对机体的毒性。本品尚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本品内服后吸收迅速;静脉注射立即起作用。

高铁血红蛋白还能竞争性地结合组织中未与细胞色素氧化酶起反应的CN—。由于亚硝酸钠容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故不宜重复给药。 有报道,由亚硝酸钠形成的亚硝基胺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用途] 用于氰化物中毒。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 一次量 每lkg体重 马、牛2g 羊、猪0.1~0.2g [制剂与规格] 亚硝酸钠注射液10mL:0.3g

二、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 [性状] 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细粒,无臭、味咸。在干燥空气中有风化性,在湿空气中有潮解性。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不溶。水溶液显微弱的碱性反应。

[药理] 在肝内硫氰生成酶的催化下,能与体内游离的或已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CN-结合,使转化为无毒的硫氰酸盐而随尿排出,其化学反应如下:Na2S2O3+CN-→SCN-+Na2SO3 本品不易由消化道吸收;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外液 [用途]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也可用于砷、汞、铅、铋、碘等中毒。 [注意] (1)本品解毒作用产生较慢,应先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再缓慢注射本品,但不能将两种药液混合静注。

(2)对内服中毒动物,还应使用本品的5%溶液洗胃,并于洗胃后保留适量溶液于胃中。

[用法与用量] 静脉、肌内注射 一次量 马、牛5—10g 羊、猪1—3g 犬、猫1—2g [制剂与规格] 硫代硫酸钠注射液(1)10mL:0.5g (2)20mL:1g

第五节 其他解毒剂

乙 酰 胺Acetamide [性状] 白色透明结晶,易潮解。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甘油、氯仿中溶解。

[药理] 本品为有机氟杀虫药和杀鼠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中毒的解毒剂,故又名解氟灵。

动物在服人氟化物后至出现中毒症状的潜伏期为0.5~2h,临床表现形式有3种:马、牛、绵羊、山羊、兔、猴表现心功能衰竭,而不显示中枢神经兴奋症状;犬、豚鼠表现中枢神经兴奋,而无心功能异常;猪、猫、仓鼠则兼有中枢和心脏症状。内服有机氟还可引起急性肠炎。

氟乙酰胺进入机体后,脱胺生成氟乙酸,阻碍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细胞死亡。解毒剂乙酰胺的解毒机理尚不清楚,由于其化学结构与氟乙酰胺相似,可能因为本品在体内与氟乙酰胺争夺酰胺酶,使后者不能转化为氟乙酸,从而消除其对机体的毒性。

[用途] 用于解救有机氟中毒。

[注意] 本晶酸性强,肌内注射时局部疼痛,可配合应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

[用法与用量] 静脉、肌内注射 一次量 每1kg体重 家畜50~lOOmg [制剂与规格] 乙酰胺注射液(1)5mL:0.5g (2)5mL:2.5g (3)lOmL:1g(4)l0mL:5g

第四篇:兽医药理学教案 第十五章 特 效 解 毒 药

第十五章 特 效 解 毒 药

解毒药:临床用于解救中毒的药物

非特异性解毒药: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和促进排出的药物。无专一性,效能低,仅作辅助治疗。如吸附药活性炭、泻药、利尿药等。 特异性解毒药:特异性对抗或阻断毒物的效应。专一性强,解毒效果较好。

一、金属络合剂 依地酸钙钠

[作用]属氨羧络合剂,钙与多种2或3价重金属离子络合成无活性可溶性环状物,由尿排出。与铅络合最好,其他较差,对汞、金和砷无效。

[应用]铅中毒(无机铅特效),此外锌、镉、锰、铜中毒等。 [不良反应] 肾脏毒性,各种肾病和肾毒性金属中毒慎用。 二巯丙醇

[作用]属巯基络合剂,由于有时形成的复合物重新解离为金属,必须反复给予足够剂量。竞争性解毒剂,预防金属与酶的巯基结合。 对急性金属中毒有效(1-2h内),超6h作用减弱。 [应用]砷中毒,对汞和金中毒有效

[不良反应]多数为暂时性的( transient ) 对肝、肾有损害作用;肌注疼痛 过量引起呕吐、震颤、昏迷及死亡

青霉胺

络合铜、铁、汞、铅、砷等,形成稳定可溶性复合物由尿排出。内服,副作用小,供轻度金属中毒和其他络合剂有禁忌时用。影响胚胎发育—骨骼畸形和腭裂(动物试验)

去铁胺

属羟肟酸络合剂,羟肟酸与3价铁或铝形成稳定水溶性复合物排出。 用于急、慢性铁中毒

二、胆碱酯酶(ChE)复活剂

有机磷杀虫剂、农药等有机磷化合物(OP)进入动物体内,与胆碱酯酶(ChE)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支配的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中毒表现。

胆碱酯酶复活剂的肟基(=NOH)与磷原子的亲和力强,夺取磷酰化基团,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由ACh烟碱样作用引起的中毒症状治疗效果明显,而阿托品对由ACh毒蕈碱样作用引起的中毒症状解除效果较强,因此常与阿托品并用解救机磷化合物中毒。

碘解磷定 又名派姆(PAM)

是最早合成的ChE复活剂。本品的季铵基团可趋向与OP结合的、已失去活性的磷酰化ChE的阳离子部位,并以其亲核基团直接与ChE的磷酰化基团结合,然后共同脱离ChE,使得ChE恢复原来状态,重新呈现活性。凡被OP抑制超过36h已“老化”酶的活性,则难以使之恢复,所以应用ChE复活剂治疗有机磷中毒时,早期用药效果较好,而治疗慢性OP中毒则无效。本品对由OP引起的烟碱样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而对毒蕈碱样症状的治疗作用较弱;对解救中枢神经症状的作用不明显。

碘解磷定可用于解救多种OP中毒,但其对有机磷的解毒作用有一定选择性。如对内吸磷、对硫磷、特普、乙硫磷中毒的疗效较好;而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甲氟磷、丙胺氟磷和八甲磷等中毒的疗效较差;,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则无效。 对轻度有机磷中毒,可单独应用本品或阿托品以控制中毒症状;中度或重度中毒时,则必须并用阿托品,因本品对体内已蓄积的ACh无作用。

氯解磷定 水溶液性和稳定性为最好,作用较碘解磷定强,作用产生快,毒性较低。

双 复 磷

含2个肟基团,作用同碘解磷定,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阿托品样作用,故对OP所致烟碱样和毒蕈碱样症状均有效;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消除作用较强;对OP军事毒剂中毒也有疗效。 双 解 磷

含2个肟基团,作用较碘解磷定强且持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有阿托品样作用。

三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

高铁血红蛋白(MHb)血症:正常血红蛋白(Hb)被亚硝酸盐或芳香胺类化学

物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Hb-Fe3+失去运输氧分子的能力,引起组织的缺氧、紫绀。易引起MHb的物质有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苯肼芳香胺类药物:非那西丁、氨苯磺胺、乙酰苯胺等 亚甲蓝(美蓝)

属于氧化剂,低浓度(1-2mg/kg),转变为还原型白色亚甲蓝,后者将H离子传递给MHb-Fe3+,,使还原成Hb-Fe2+,,恢复运输氧的能力;高浓度(5-10mg/kg),氧化型亚甲蓝反而使Hb氧化为MHb。常用于解救氰化物中毒。

四、氰化物解毒剂

氰离子(CN-)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阻碍酶的还原,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缺氧,使动物中毒。 常见毒物:含氰苷植物—土豆幼芽、高粱玉米幼苗、苦杏仁、豌豆、亚麻子等,工业毒物—氰化钠、氰化钾、氰氢酸等。

氰化物对草食动物(牛、羊)毒性大,敏感程度为牛>羊 > 马 > 猪。

亚硝酸钠

作用原理: 属氧化剂,可使Hb-Fe2+ 氧化成 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Fe3+

与CN-结合力比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强,使后者结合的CN-重新释放,恢复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但形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又很快解离出CN- ,重现毒性,需结合硫代硫酸钠治疗。仅能暂时性延迟的CN-毒性。 应用: 静注:15-25mg/kg/次。

不良反应: 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不宜重复给药。 硫代硫酸钠 [作用机理] 在肝内硫氰生成酶(rhodanese)的催化下,与体内游离的和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CN-结合,使转化为无毒的硫氰酸盐(thiocyanate)随尿排出。

硫代硫酸钠亦可用于砷和某些重金属中毒,可能因为硫离子起络合作用。

[应用注意] 解毒较慢,应先静注亚硝酸钠,再缓慢静注硫代硫酸钠,两者不宜混合注射。

五、氟化物解毒剂

乙酰胺

又名解氟灵,为有机氟杀虫剂和杀鼠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解毒剂。 [中毒机理] 氟乙酰胺等在体内生成氟乙酸,氟乙酸代替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形成的氟柠檬酸与柠檬酸竞争三羧酸循环中的顺乌头酸酶,后者被抑制后,三羧酸循环减慢,细胞呼吸降低,脑和心功能受影响最大。

[解毒机理] 。

乙酰胺的结构与氟乙酰胺相似,相互争夺酰胺酶,使氟乙酰胺不能转化为氟乙酸,从而降低氟乙酰胺毒性。 [应用] 解救有机氟中毒。

静注或肌内注射:50-100mg/kg/次

第五篇: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第十五章培训教案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第八次培训:

培训时间及地点:2014年8月15日(坝固中心校)

2014年8月16日(王司中心校)

辅导教师:

容:

第十五章(P268—P310页)

第十五章

常见课堂教学反思技能问题的研究与培训

教学反思与一般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指的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式的加快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的过程,必要是甚至需要老师的合作进行。另外,教学反思不单是教学经验的后期总结,也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

现阶段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还存的问题?

反思的深度不够、反思的内容不全等问题,反思意识也不够强烈,且畏难情绪也较严重。也没有意识到:如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会阻碍教学效果的取得。 现针对教师在反思中常见的技能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第一节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技能问题研究

[常见的问题]:

一、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够

案例1(P292)——在改错是犯错

[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根据经验总结,我们会有一些习惯做法,在具体运用时也往往会按部就班地执行。其实,很多老师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办法不灵验了。可是,却很少有老师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老办法不通了?因为,只有较少的老师意识到:如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会阻碍教学效果的取得。

二、教师对自身反思不够

1、教师自身素养使得反思不够

案例2(P293)——讲了很多遍还不会(内容见书上)

[案例分析]很多老师总认为自己的水平面教学生是绰绰有余的,基本不反思本身的问题,不思考怎样提升自己的水平,只是一味地责怪学生。

大的教育家总有很多理论主张或著作,其实,这都是反思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对自我的批评意识不够,自我的反思深度不够,对自己的改进就不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对不同届、不同等级的班级讲法都一样,这样的教学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自我反思。

2、教法反思的意识和深度不够

案例3(P294)——英语单词如何背(内容见书上) [案例分析]

在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老师认为,怎样学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老师只负责教就可以了。其实,老祖先对这个问题已经反思并进行了很多的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教的过程中一定要勤加思考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至于怎么教好,倒不见得非要摆在第一位。 案例4(P295)——问题怎么提 [案例分析]

虽然现实教学中的确有案例中的问题,可是很显然很多老师的教法反思不对,他把学生能做的事包办了,轻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可控性。

在教学中,先轻视学生的能力,然后 我们以埋怨学生的创造性太差、灵活性不够,但我们在备课

1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中,所提的问题创造性更差,我们的很多一问一答,给学生的空间、选择都太少。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课堂看似热闹,其实对学生正确思维习惯成自然的树立一点帮助都没有。

三、对学生的情况反思不够

1、对学生素质基础反思不够

案例5(295)——认真是一种习惯

[案例分析]

认真是一种习惯或一种素质,要想学生有这样的素质或习惯就必须靠德育来培养。

当我们的决策推行困难时,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学生欠缺什么素质。进一步我们再思考一下,我们应怎样去培养、提高他们的这些素质。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优质土壤,如在课堂上可以强调学生认真对待卷面书写;可以指点学生注意学习检查;可以创设条件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可以在评价中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等等。

2、对学生自己的学法反思不够

案例6(P296)——观察不能就是看 [案例分析]

其实,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知识,能找到规律,能把看到的东西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能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掌握归纳学习法。

同理,在现行的新教材中,图片、资料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图片及资料中寻找答案,这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观察、获得与归纳的过程。如果能这样,我们新教材的图片、资料也就会发挥更大的用处。

第二节 名师课堂教学反思技能示范

一、加强反思意识

案例7(P297)——反思活动的作用 [案例赏析]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反思意识。在每节课后,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况进行反思,反思课堂为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提高了什么能力,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等。通过教后反思的展开、加强和深化,使整个教学工作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螺旋式不断提高和升华,以及教育方法手段、技巧不断创新的过程。

人们常说,思想能想多远,事情就能做多远,所以我们在教学反思中首先要加强反思意识。每一节课、每一次提问、每一次成绩、学生的每一个错误等,我们都要反思,并要能打破常规去反思。

二、加强自身反思

1、反思自己的素质

案例8(P298) [案例赏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执行能力的大小。任何一件事,只要执行者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活动也一样。教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教师的素质关系全局。然而教师的职业习惯是自信,特别是对自己的专业(若以自己的专业都不自信,就无法教学生了),所以我们经常忽略反思自身的素质,常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但我们总分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时,又总认为是学生不行。所以我们在反思时,应多想想名家的看法,多看看名家的做法,找出

2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自己的差距,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2、反思自己的教法

案例9(P299)——现在有效不代表以后有效

某家长带猴子在公园给石膏像涂色。由于孩子太小,对颜料笔的稳定性把握太差,所以在色块在的位置孩子就涂得还可以,但对一些结合部位,他涂得就较差。小孩求家长帮他位被拒绝,家长坚持只在旁边教他用小刀修改。与他们同组的还有一对母女,该女儿也有和那个孩子同样的问题,但是女孩的妈妈帮她涂。涂完角后,男孩的石膏像效果要差很多。男孩怪爸爸没有帮他,很伤心。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应该得到表扬的应该是那个男孩,他的确没有女孩涂得好,但他是独立完成。

[案例赏析] 我们在教学中,很多应该由学生完成的东西,老师代替了、代劳了,在当时也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太大帮助,也没有起到基础教育的作用。在新教材的实施中,建议老师以图片、资料、信息、问题等为载体,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学,不要关心这一知识、这一技能是否快速被学生记住了,而应关注学生能否在体验中学到方法,特别是提出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方法等。教师放手暂时好像没有好的效果,但对学生终身学习是有好处的,是真正地锻炼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法。

3、反思自己的积累

案例10(P300)——写出来才是经验,否则就只是灵感

[案例赏析] 这些精彩、成功之处就是“好”经验。如果课后,我们不能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那么很快就会遗忘。这可是你的劳动智慧,是形成你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东西,丢掉,多遗憾、多可惜啊!但是我们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东西”还只是一个“初坯”,还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成型。如果我们不再对这一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那么,这样的经验对今后的教学实践也许会没有什么太大的指导价值。所以,教师应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使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即教学理论。

三、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反思

1、反思学生的素质

案例11(P301)——素质需要培训 [案例赏析] 我们可以看出 该生的习惯很差,素质一般。但从班主任为他的清洁卫生点评后,该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想办法在这些方面寻求进步,后来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教师在某种知识或决策的推行过程中受到阻力时习惯认为是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习惯太差、学生性格不好,等等。但是没有想想如何改变学生的基础、习惯,只是一味地责怪,结果效果一般甚至不好。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反思如何帮学生提高素质,而不是去怪学生太差。如指导学生某种学法,指导学生制定目标,思考如何让学生行为反复的时间变长,如何让学生把认真当做习惯等。这样我们就会行到学生的响应,取得好的效果。

2、反思学生的学法

案例12(P302)——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案例赏析]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具体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把开发人们潜能的金钥匙,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取得成效的必要

3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条件。教师正确引导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它要求学生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怎样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我们倡导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投入、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理论,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这样才能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3、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13(P303)——需要掌握时机 [案例赏析] 学生的学习是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因此,它必须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中的评价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得以实现,它虽然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评价的正确与否,对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

从目前大量的课堂教学现状看,很多老师不太重视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行为所作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盲目、随意的状态。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贯穿始终的,它伴随着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但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会首先去考虑教学的内容如何落实,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去达到教学目的,却很少有人在备课时思考过,选择怎样的评价方法,运用什么样的评价策略,才能使其产生积极的效应。大量事实证明,老师的一个简单评价有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三、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反思

4、反思评价的效果

案例14(P303)——评价的误区 [案例赏析] 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一般是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的要明确,语言针对性要强,要使评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才能发挥评价的功能。这种形成性评价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鉴定、选拨,它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发展,它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这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张志公先生《语文教学论集》中指出:“尤其是教师,他不仅用说话来进行工作,而且他的口头语言对他教育过的桃李弟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正确运用评价这个手段,发挥积极的功能。

5、反思对学生的态度

案例15(P304)——犯错是学生的权利

[案例赏析] 所以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它恰恰是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的拨发点,老师对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客观地评价,不能全盘否定其中正确的成分,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当让学习中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首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述完整,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误因,一语道破“天机”;其次,要抓住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进行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其中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要灌输了,学生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以后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最后,作出纠正拓展,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以外的东西,对他多元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善待学生的错误,才能使教师不再犯错误,达到培养学生、教学相长的双重功效。

4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6、反思学生的认知过程

案例16——认知过程是教学的前提 [案例赏析] 上面这个过程反映了认知活动的一般规律,即首先要知道活动的内容及目的,然后是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知识解题,最后是得出结果。与这一认知活动相伴随的应该是一系列反思活动。这种活动能力就是以认知活动的监督、调控,检验活动的结果并进行活动的总结反思,它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如果注重反思学生的认知过程,无疑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也好,指导学生也好,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思维过程的反思。即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是否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改正的?(2)解题方法、技能的反思。即解题所使用的方法、技能有没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其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如适当 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问题将会出现何种变化?有什么规律?解决这个问题还可用哪些基本方法等。(3)题目立意的反思。通过完成解题,题目的立意是否达到了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四、时刻反思师生之间的关系

1、教师好为人师

很多老师都觉得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这其中固然有家庭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也还是有我们这些教育者自己的问题在其中。古代教育家孟子曾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名经典之言用来分析研究现在的教育现状,真是恰如其分。因为很多人一旦成为教师,难免会在学生乃至所有人面前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全知全能的角色。以指导者自居,认为自己就是知识的代表与化身,这种想法是危险以可笑的。因为当今世界,知识发展速度惊人,全凭原有那些“老本”是根本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我们的知识总有捉襟见肘的那一天,到那时你还能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敬吗?

2、反思对学生的交流

教学是双边活动,老师再好,素质再高,教法再“牛”,学生不学也是空谈。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事教学工作时,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原因是很简单,他不善于与学生交流。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教程中,应反思自己是否尊敬学生,是否平等对待学生,他对你的话题是否有兴趣等。一句话,你是否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教学成绩的评价中,你会发现,只要学生喜欢哪位老师,相应的学生的那门功课就不会太差,所以要想办法与学生交流。而在教学反思时,很多老师忽视了这方面的反思,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是认识误区。

3、反思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案例17(P307)——热闹不等于有效

[案例赏析] 一是热闹≠有效

在学生热闹的交流中,老师听懂了每个学生的想法,学生呢?事实上,除了几种常规的付钱方法外,其余的付钱方法几乎就是几个优秀生的“专利产品”,他们你争我抢地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而大多数学生却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于是就有对别人的那么多方法“当时好像知道,但过后便忘记了”的情况出现。个别学困生在课堂上根本就是一个看客,连最基本的方法都不理解,更何况其他的方法呢!热闹的交流过程只是表面现象,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交流,这样的交流也谈不上是有效的交流。 二是累积≠建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全部罗列出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这些方法。事实上,学生想出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重复,这种杂乱无章地罗列出来的知识只是量的累积,

5 都匀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培训教案

而不是质建构;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合理建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学生应用知识时对信息的提取。如果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类将各种方法整理沟通,并通过板书表现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肯定能加速实现“量的累积”到“质的建构”的飞跃。 三是正确≠合理。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要求是答案越多越好,于是学生挖空心思去想不同的方法,导致出现了用各种角币支付52元钱的答案。应该说,这些答案是正确的,但仔细想想:这些答案与现实生活贴近吗?合理吗?有没有推广的必要呢?还有,在交流结束后,教师说“在这种么多种付钱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呢?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看似尊重学生的选择却与实际生活不符合。生活中人们的付钱方式不是因为喜欢应用固定的某一种,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所以这个环节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

4、反思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案例18(P309)——距离产生美,美产生魅力 [案例赏析] 学生是否“信其道”与老师能否“满面笑容”地对待学生是不成正比的。老师维持必要的权威,争取最低限度的组织权威很重要。有的老师经常被学生冒犯,除去他不能善待学生这个原因外,很可能是因为没有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造成的。一位政治家这样说:欲受尊重,就要让别人感受到你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这个说法看似有些世故,但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相处未必没有借鉴意义。在现在的一些教育文章中,作者极力推崇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夸大师生“零距离”的作用,似乎只要老师与学生走得近了,就可以把什么时候问题都解决了。我认为相对于师道尊严,这种想法有些矫枉过正了,也是不太现实的,其效果是不会好的。没有距离的师生关系会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说是危险的。认真思考、讨论这个问题也许会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如何与孩子相处,促进教育教学。

距离产生美,美产生魅力,魅力产生尊严,尊严产生力量。

拓展练习:

1. 课堂意外反思;对问题怎么解决的思考,寻找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多作总结,以加强临场应变能力。

2. 教学效果反思:反思教法、学法、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等,总结不同的知识类型的最佳教学方法。

3. 知识积累的反思:反思知识的积累过程阅读状况、交流状况等。

阅读推荐:

《课程教材教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刊社杂志

上一篇:外科医生的辞职信下一篇:物流管理概论教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