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2024-04-23

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精选10篇)

篇1: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遣悲怀①

元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8.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拖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8.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9.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①②③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

8.“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 -9题。(11分)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9.“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篇2: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8.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9.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三

黄山市~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孔子最近有些大热。从孔庙里接受众人膜拜的大成至圣先师,到周润发的飘飘玉立乃至

偶尔露峥嵘;从据说“抢线”上映的电影《孔子》,到尚未播出的电视剧《孔子》、《孔子

春秋》,以及计划春节开讲孔子的百家讲坛……相关各方都宣称,自己是在“还原”孔子的

一生,是在眼睛向内寻找一个民族失落了的文化精魂。甚至,多年前的孔子还被赋予了 组织社会、重建价值、文化复归的重负。

然而,眼下的“孔子热”,却是颇有些古怪。不是孔子本身“热”,而是演孔子的人“热”;

不是孔子的理想情怀“热”,而是孔子的名头轶事“热”;不是孔子代表的传统文化“热”,

而是孔子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热”……换言之,这个当口儿的“孔子热”,就是一阵儿

虚热,骨子里依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娴熟套路。至于一般民众,他们可能十分乐

意修习隔膜的“礼”与“仁”,不过因为习惯于充当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排除“被热”的可

能。他们看《孔子》,可能更在意扮孔子的周润发而不是屡屡不遏于时的孔子。

中国的尊孔,按照儒林人士自己的谎法,大约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的末期,而大盛于今。 二十多年来,从学者的书斋注疏到公开的讲坛说法,从殿堂的祭拜如仪到影视的具象写真,

走下了神坛的孔子,其走向民间的路径倒也大体上脉络清晰。早些时候,可能看到了道德的

滑坡,遂想到“‘克己复礼”;看到了社会的冲突,就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感觉到

理想的邈远,则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为排解……那个时候,人们更愿意以孔子及其

附带的传统资源作为当下社会的某种补益。而到后来,则不免沦落为生意经,成为可以精确

计算的利益争夺。

宣布要“还原”孔子的影视剧,其实并无道德重建以及文化建设的雄心,到头来,很多“还

原”往往成为“戏说”。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戏说”剧都会辩称:圣人也是人,也有七

情六欲。仿佛不如此,圣人就不会走下神坛。究其实,不过是出于票房或者收视率考虑而做

出的演绎而已。其所关注者,只是一个个已经比较热、可能会很热、一定要炒热的话题。这

个话题做完,很快呼啸而去,寻找下一热点。可见,指望通过影视剧的热闹来带动文化的复

归,很难。

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日文化

符号其实很多,庄子、老子等等都是,甚至包括限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

号化了。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类似

“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而且,

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其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

各地诸多文庙大大小小,殿宇前那尊孔子像造型大同小并。为什么我们能够雕塑出形制

大体接近的孔子雕像,却很难真正与这位古代哲人心息相通?遗漏误读在所难免,但如果总

是故意的遗漏、刻意的误读,则永无接近孔子、亲炙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什么时候,我们

能真正迎来传统文化的复归,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虚火上升?

(选自胡印斌《虚火上升的“孔予”》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虚火上升的‘孔子’”的“虚火”的一项是(3分) ( )

A.电影《孔子》抢线上映,热火朝天,被民众热捧,是因为扮演孔子的人是周润发。

B.当下的电影<孔子》、电视剧《孔子>《孔子春秋》等都是以孔子的名头轶事为题材。

C.各地修建了大大小小诸多的文庙,孔予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在庙里接受众人膜拜。

D.人们看到道德的滑坡遂想到“克己复礼”,看到社会的冲突就希望“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

2.对“孔予热”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们希望通过还原孔子的一生,在眼睛内寻找一个民族失落了的文化精魂。

B.孔子被人们赋予了组织社会、重建价值、文化复归的重负,因而有些大热。

C.孔子形象承载了传统文化,“孔予热”能在当代社会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

D.“孔子热”就是一阵“虚热”,骨予里依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娴熟套路。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般民众因为习惯于沉默,是“被热”的,他们十分乐意修习“礼”与“仁”的。

B.人们最初的“尊”孔是以孑L子附带的传统资源作为当下社会的某种补益。

C. “孔子热”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传统文化,但也有可能割裂、扭曲传统文化。

D.“孔子热”是一种故意的遗漏、刻意的误解,并未真正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归。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陈康伯,字长卿,信之弋阳人。康伯幼有学行。宣和三年,中上舍丙科。累迁太学正,

丁内艰。建炎末,为敕令删定官,寻通判衢州,摄郡事。盗发白马原,康伯督州兵济王师进

讨,克之。累迁户部司勋郎中。

康伯与秦桧大学有旧,桧当国,康伯在郎省五年,泊然无求,不偷合。桧死,起知汉州, 将出峡,君对,除吏部侍郎。康伯首请节用宽民,凡州县取民无艺,许监司互察,台谏弹劾。 寻兼礼、户部。乞约岁用,会所入,储什之一二备水旱。奏上,议竞不决。除吏部尚书,宰

臣拟用“权尚书”出命,高宗顾日:“朕且大用,何‘权’为?”

绍兴九年三月,拜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五月,金遣使贺天申节,出墁言,求淮、汉

地。九月,金犯庐州,王权败归,中外震骇,朝臣有遣家豫避者。康伯独具舟迎家入浙,且

下令临安诸城门扃锅率迟常时,人恃以安。敌迫江上,召杨存中至内殿议之,因命就康伯议。 康伯延之入,解衣置酒,上闻之已自宽。翌日,入奏日:“闻有劝陛下幸越趋闽者,审尔,

大事去矣,盍静以待之。”

孝宗即位,命兼枢密使,进封信国公,礼遇殊渥,但呼丞相而不名。康伯自建康扈从回, 即以病祈去位,不允。明年,改元隆兴,请益坚,遂以太保、观文殿大学士、福国公判信州。 上慰劳甚勤,且日:“有宣召,慎勿辞。”宰执即府饯别,百官班送都门外。

二年八月,起判绍兴府,且令赴阙奏事,复辞。未几,召陪郊祀。时北兵再犯淮句,人

情惊骇,皆望康伯复相。上出手札,遣使即家居召之。未出里门,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

章事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亲故谓康伯实病,宜辞,康伯日:“不然,吾大臣也,今国家

危,当舆疾就道,幸上哀而归之尔。”道闻边遽,兼程以进,至阙下,诏子安节、婿文好谦

掖以见,减拜赐坐。间日一会朝,许肩舆至殿门,仍给扶,非大事不署。敌师退,寻以目疾

免朝谒,卧家,旬余一奏事。

乾道元年正月上辛薨,年六十有丸。赋太师,谥文蠹。

选自《宋史。陈康泊陲》)

注:扃(ji 6 ng)关门;铺( jue):上锁。

4.对下列甸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t )

A.累迁太学正,丁内艰 丁:遭遇、碰到。

B.宰臣拟用“权尚书”出命 权:代理、暂代。

C.时:IB兵再犯淮甸,人情惊骇 人情:人之常悄。

D.上出手札,遣使即家居召之 即: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利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敌师退,寻以目疾免朝渴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朕且大用,阿‘权’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因命就康伯议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D.康伯延之入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康伯是信州弋阳人,从小就有学识品行,与秦桧在太学就有交情,秦桧掌握大权的 时候,他从来不去求他,迎合他。

B.陈康伯历仕两朝,德高望重,孝宗皇帝对他礼节待遇十分优厚,封信国公,从来只称 他为丞相而不直呼他的姓名。

c.金兵侵犯庐州,王权失败,国内外震惊,朝中很多大臣遣散家属准备躲避,只有陈康 伯反而准备船只接家属到浙江。

D.陈康伯任吏部恃郎时,请求节约用度,竟待百姓,对于那些向百姓摊派收取没有限度 的州县,允许监司互相监察。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康怕督州兵济王师进讨,克之。3分

(2)乞约岁用,会所入,储什之一二备水早。3分

(3)吾大臣也,今国家危,当舆疾就道,幸上衷而归之尔。4分

篇3: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一从《种树郭橐驼传》中关照“道”

不管是关照自然还是关照社会运行, 从根本上讲, “无为”的状态不仅与人的性灵相通, 与美相通, 更主要的是, 它与宇宙的根本特征:自然是相通的。

当我们在教读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的一篇古文《种树郭橐驼传》时, 更能体会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渗透, 这篇文章是中唐柳宗元以当时的时弊为针砭对象而写的, 到现在来看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此文是用寓言的形式, 由橐驼优于常人的种树成效来追溯缘由, 最后得出“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以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的结论。遵循其本身规律顺之天性既能得物之丰厚回馈, 这是多么形象的“无为之治”, 养树之术其为养人之术, 繁政扰民, 所以应以“治大国, 若烹小鲜”的心态剔除繁政, 肃清吏治, 让百姓安居乐业。有一句话说得好, “君子之于子, 爱之而勿面, 使之而勿貌, 导之以道而勿强”。其实是在说安民最好的方式就是“顺民之天”“致民其性”, 这便是所谓的“导人必因性, 治水必因其势” (《中论》) , 唯有此才算大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 也是生命的智慧。其实到《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道”已渐渐清晰化、具体化, 一切客观事物既有其客观规律, 我们就应该凝神寻找其中的真谛, 从而更好地运用渐渐清晰的“道”, 虽然这可能是“道”中的万分之一, 但足以让我们在某一领域有限度地达到“自由境界”, 这不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吗?

二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关照“道”

庄子认为, 世间一切矛盾的根源皆起于人以自我为中心, 起于人的种种偏执与成见。但只要进入忘我境界, 这些矛盾自然会化解。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 宇宙的运动是长流不息的, 万物自始至终都在无声无息的变化着。人是万物中的一类, 自然也无法逃避地要参与变化, 顺应这种规律, 顺应天理, 该生即生, 该长即长, 该老即老, 该死即死, 这便是最快乐的。基于这种认识庄子强调“内乎之心”, 强调精神境界的“心斋”, 即浑然忘我, 而这种超然感官的“凝神”状态更常出现在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中。

在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另一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这位大文豪在其中通过文与可的画竹心得具体阐释了这一核心理论。刘勰曾经在他的文艺论著《文心雕龙》中提到过“物感心动”一说, 而这篇文章中也有一句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执笔熟视, 乃见其所欲画者, 急起从之, 振笔直遂, 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 稍纵则逝矣。”也属相通的文艺理论观点。其实诗歌和绘画同属于艺术范畴, 之间必有相通性, 都有“道”即规律, 只不过表达形式不同而已。

“物感说”强调物感心动, 外物的感召引起人心的萌动, 所谓“是以诗人感物, 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 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诗人在创作时, 他的心是随着物在“宛转”的, 物动他的心也在动。而同为艺术的文与可在观察“竹之形态”“竹之节叶”的细微差别时, 竹的诸多特点了然于心, 此时外物已跟着人心在徘徊, 随即则达到艺术创作中的最佳境界“乃见其所欲画者, 急起从之, 振笔直遂, 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 这便是艺术创作者们积极追求的“灵感”。类比一下, 就如同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我”动“物”亦动, 这也就是庄子的那篇寓言《庖丁解牛》中所说的“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过程。“物”与“我”已经成为一种互动的关系。在这里, 简单的支配关系已然变成了一个互动的双边关系, 是一个整体。

在这里, 将“人之文”和“物之文”相互交融渗透, 熔铸成一个艺术形象。我们说, 高山和大河自有其非常美丽的光彩, 就是说自然界所有的东西, 上到日月, 下到山川, 大到天地, 小到鱼虫、花草都是有文采的。这些“文”他们始终自言自语地言说自然之道。庄子认为“大美无言”认为“道”不可说, 但苏轼秉承刘勰的文艺理论主张, 认为“道”向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以另一种“文”的形式出现——艺术作品。

至于在言说的过程,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言说变成经典, 就要看言说者的灵魂和精神品格的指向了。因为在人文世界中, “道”体现于“情感”与“精神”中;在艺术创作中, 无论是绘画领域、书法领域亦或是诗歌领域, 都讲求一个“活泛的境界。”而画活一个作品需要神似, 除了要求创作者技艺高超, 能把握万物之文, 即能把握物在形上最突出的特点, 最能体现其物象精神之处的, 避免“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的尴尬外, 还需要用人“文”中的道去理解和修饰万物, 唯有此, 才能将“人之文”与“物之文”完美结合。同为画竹, 同为经典之作, 为何文与可的竹、苏轼的竹、郑板桥的竹气韵形态却千差万别呢?可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人之文”的差别。

作品中, 艺术家与他所描摹的物象合二为一,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竹才能画得曲尽其态, 妙趣横生, 竹子和画家本人的风神都在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刘海粟在《艺术和人格》一文中写道:“艺术就是我们在我生命的表现!是我们人格的表现!艺术家在物象中表现的生命就是艺术, 就是艺术家所表现的美的思想情感。无生命的作品, 虽构成泰山、黄河大规模之图形, 也看不见它的美的存在。而那些纯以功利为计, 而忘却艺术家自我生命的表现, 这种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

我想, 那句“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而予以为有道者”所涉及的“道”, 已包容对画家本人精神品德修养要求的内容了, 如果艺术家本人思想品格卑下, 也不可能做到穷竹之理, 与竹达到真正神交的境地, 也就难得创作出传神的艺术精品来。

道家的“道”, 特别是庄子心中的“道”, 其实实质就是“万物之道”——规律, 这规律中必有人的“心灵之道”, 庄子想要解决的不是社会问题, 而是始终尝试解决人心的问题, 解决相关的艺术生活问题。看来人心之道是艺术家们、哲学家们共同追寻的问题, 我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更多地看到了画家本人的“人心之道”, 看到“真性情”, 看到“赤子之心”, 如同李贽的《童心说》中提到的童心的定义“夫童心者, 真心也。夫童心者, 绝假真纯,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也许这就是艺术精神的常变常新, 亘古流传的根本原因。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知北游》) 唯有能听“万物语言”的人才能登堂入室, 掌握道中的万分之一。为此, 我们需要排除各种繁杂欲望的决心, 唯有此才能找到那种“凝神屏气”的状态, 那种“用志不分”的痴态, 这种纯粹的状态才能让你与“道”无限接近。我们渴望幸福, 道家主张“德”就是“道”, 就是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 即自然能力, 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 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 这个阶段我们就是幸福的。万物皆如此。

篇4: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关键词】诗歌语言;同课异构;情景设置;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十天的“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二十几节课异彩纷呈,让我对各学校一线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叹服不已。其中,来自外国语高中的陈晓翠老师和来自新亚中学的高志军老师对《古代诗歌鉴赏——语言》的同课异构,使我有了较深的感想。

一、情境设置,同样精彩

对于学生来说,古代诗歌已是阳春白雪,再加上抽象的“诗歌语言”,真要让人望而却步了。如果按部就班地由诗歌演变过程过渡到诗歌内容,再引出承载诗歌主旨的语言,虽流畅但又显得普通、枯燥,并且耗时,难免使学生在刚开课时就会呵欠连天;如果要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课堂内容是紧凑集中了,但又显得单调、生硬、无趣。如何上出一堂学生投入、有趣高效的古诗文课,真让人颇费思量啊。两位老师匠心独运,开场精彩,情境设置巧妙。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爱学,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听了陈晓翠老师的公开课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

陈晓翠老师在上课前播放了一首歌曲,并将歌词展示在多媒体投影上。优美的旋律、典雅的歌词使师生们共同沉浸其中。上课后,陈老师请学生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初步印象。除了曲调抒情唯美,歌词大量化用家喻户晓的古典诗词成了学生的共识,这样,整节课的重点“诗歌的语言”就被凸显出来。然后,陈老师揭示谜底,这首歌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曲《海上升明月》。今曲古词,让现代人立即穿越回古代,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设置情境法不露痕迹,巧妙自然。

与陈晓翠老师不同,高志军老师刚一上课便和学生围绕“高三生活苦与乐”这个话题互动起来。高老师平易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具有亲和力的表情和接地气的话题很快就使学生们摆脱了陌生感与束缚感,在一阵阵笑声中畅所欲言,轻松的课堂氛围随即形成。高老师由学生们的“苦”引出了“痛并快乐着”的白岩松的三个爱好之一——“善于调整心态”,并引导学生,心态良好的人生会充满诗意的快乐,然后回溯到古人的诗意人生,由此,高老师水到渠成地串出了整堂课的“苦——乐——诗意——诗歌——语言”这条主线,清晰的脉络、流畅的节奏让人叹服。

二、不同内容,异样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自己的知识、本事倾囊相授,于是,面面俱到依然是新课改课堂的常貌。这些教师是否深思过,当自己对下课铃声置若罔闻一厢情愿地传道授业解惑时,当自己苦口婆心地反复说教时,为什么换来的是学生的怨气和与期望、付出不成正比的成绩。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每个知识点细细讲来都可以讲成专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从知识体系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确定教学重难点,大胆取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使学生的精力用在“刃”上,并借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思考领悟的学习能力。

高志军老师和陈晓翠老师,正好是这两类教师的突出代表。我们都知道,“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专题内涵丰富,而高考考点也遍布了这些内容,要想让学生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全面掌握,绝非易事。高老师整堂课对读诗的步骤、如何炼字、如何炼句、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一一列举,内容不可谓不全,可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内容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给人蝶穿花丛的感觉。由于课时限制,压缩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时间,整堂课几乎变成了“一言堂”。

而陈老师在给出歌曲名字《海上升明月》后,有深意地将“升”改为“生”,让学生自己品评二字的区别;这个练习引出了诗歌语言的一个考点——炼字,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感知了古代诗歌中语言推敲的重要性。然后陈老师紧扣“炼字”,进行了有针对性、系统、全面地复习讲解,帮学生明内容,给学生讲方法,让学生练答法,一节40分钟的课省时高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这一特点。有了“如何炼字”做示范,学生对于其他考点自然也是触类旁通。

一节课是面面俱到,一节课是重点突出,哪节课的学生有实质的收获自然不言而喻。

甘肃省实施新课改已进入了第四年,如何在授课时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水平、理解程度、个性差异,充分、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无疑给了我借鉴和思考。

篇5:野泊对月有感诗歌鉴赏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中秋对月

[宋]黄庚

十分蟾影照人间,一片山河古影寒。

惆怅年年今夜月,人生能得几回看。

1.两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诗的第一、二句都是写景,请赏析各自景物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同: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惆怅、伤感的情感。异:第一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对朋友的思念,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第二首诗抒发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中秋对月》《江楼有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中秋对月》《江楼有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第一首诗:描写了天空清朗,皓月生辉,江水银光闪闪,水天一色的美景,以乐景衬哀情,突出诗人心中难以排解的愁苦。第二首诗:描写了明月当空,照耀大地,月光冷冽清寒的景色,营造凄婉哀伤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情景交融,意境幽美。

对比赏析

《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篇6:野泊对月有感古诗阅读答案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③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④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④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诗歌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D.颈联形象地写出酒化客泪及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2.方回在诗集《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6分)

答案:

1.C(.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2.①忠:诗人为逃避战乱而“野泊”,只身乱离,却还“欲问行朝近消息”,心系朝廷,表现其对国家之忠。

篇7:浅析诗歌鉴赏中的分类鉴赏

一.怀古诗

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 或感慨个人的遭遇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如杜牧《赤壁》) 。

(1) 形式标志:标题中常有古迹, 古人名, 或在其前加“咏”, 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等。

(2) 特征意象:古迹、古代建功立业的人物

(3) 基本主题:a.寄托诗人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志向;b.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多为借古讽 (伤) 今;c.揭露统治者的昏庸,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d.悲叹年华易逝, 壮志未酬。

二.送别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一般有“别”、“赠”、“送”等字眼。

2、特征意象:柳、酒、歌、船 (舟) 、长亭、短亭、灞陵桥、南浦。

3、基本主题: (1) 依依不舍的留恋; (2) 离情别恨的愁绪; (3) 对友人的思念; (4) 从对方落笔, 写友人念己, 实则反映自己孤寂情怀。

三.羁旅行役诗、闺怨诗

古人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飘泊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 他们或写羁旅之思, 或写征人思乡, 或写闺中怀人。内容上或触景生情 (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 或托物传情 (如月、雁、笛、柳) 。

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

2、羁旅诗的基本主题:行旅之人的旅途艰辛、飘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清冷孤寂、思乡思亲。

3、闺怨诗的主题: (1) 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或对战争的厌恶; (2) 表现宫中女子自由被禁锢, 遭人冷落的怨恨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战争, 边塞为主题的诗歌发展到唐代, 由于战争频仍, 士子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 要比科举进身容易的多, 且统治者尚武轻文, 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斗的时代气氛, 雄奇壮丽的边塞诗得到了空前发展, 形成了边塞诗派。

1、形式标志:标题中含塞、征等字, 有的用乐府旧题 (如凉州词、从军行等) 。

2、特征意象:玉门关、阳关、胡人、胡马、羌笛、明月、大漠、胡天等。

3、基本主题: (1) 表现雄奇壮丽的边塞景观; (2) 建功立业, 奋勇杀敌、视死卫国的决心; (3) 山河破碎的痛苦; (4) 久居边关的思乡之愁; (5) 塞外生活的艰辛苦痛; (6) 报国无门的怨愤; (7) 归家无望的哀痛。

五.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 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 发展到唐代, 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张籍、王建。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新洗练。这类诗歌的特点常常是情景交融。

1、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盛景。

2、基本主题: (1) 寄情田园山水, 渴望安静、恬淡以及农家的悠闲与欢乐; (2) 描绘山川美景, 抒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3) 厌弃官场黑暗, 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 (4)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六.咏物言志诗

1、形式标志:往往以“咏梅”“秋菊”“孤桐”等为题, 常用比喻、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寄托某种志趣、精神、品格。

2、特征意象:岁寒三友 (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等。

3、主题内容: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心志或追求, 或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或对人世的评价。

4、分析角度:抓住物与人的相同点, 物我合一的结合点加以赏析。

篇8: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鉴赏类

1.(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2011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名师指津】

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题。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有1套高考卷(湖北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个别是3篇作品的比较鉴赏。

比较类古诗鉴赏题重在“比”。可以比遣词造句,可以比表达技巧,可以比思想感情,可以比观点态度,等等。回答此类试题,重在理解,重在分析,重在感悟。但也要注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在关注表现手法的同时,要学会答题,学会从动态、静态,正面、侧面等多方面去分析,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去欣赏。

例1.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例2. 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应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

参考答案:

1.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 (1)和风细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应试方略】

一、提问方式和答题思路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答题思路: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曲),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注释)。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曲)的差异性。③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解题指导

1.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面,又称为情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2. 语言比较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3.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照应、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当然,要提高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解题能力,单靠以上“方略”远远不够,考生还要在平时多读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关于古诗赏析的文章,多从审美和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辨析考题,以增强阅读和应试的能力。

【误区警示】

1. 只比作者,不比作品,本末倒置。2. 只比内容,不比形式,或者相反。3. 只见差异,不见联系,倚轻倚重。

例如:(2007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关于第一问:第一首写眼前景,第二首写图中景,如果就诗歌内容来看,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会误读成寄寓了历史兴亡之感,以为诗人是发思古之幽情;或者以为是诗人遭逢不幸,仕途受挫,壮志难酬,于是“伤心”不已。诸如此类,望文生义,深陷误区,不能自拔。因此,考生一定要结合注释的提示,看作者生活的时代,才能把目光聚焦到现实中来。

关于第二问:前一首诗用陈述句表达“画不成”的意思,后一首诗用反问句形式,表达“画得成”的意思。于是,考生匆匆作答,以为两位诗人思想感情迥然不同。其实,“画不成”“画得成”在诗歌当中都有依据。前者认为由景生情,悲伤在诗人内心,画家是画不成的;后者认为“画人心逐世人情”,画家能体察世人的心情,用艺术手段,形象地表现国事衰微的情形,所以“伤心”可以描绘得出。但请注意,两位诗人站的角度不同,抒发的情感确实一致的,都是“黍离之悲”。因此,比较鉴赏类题目,一定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看到它们的联系,二者不可偏废。

参考答案: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伤心是画不成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可以画成的。

篇9:不让诗歌鉴赏成为“孤读”

一、设计思路

以动情的反复诵读, 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品悟余光中诗中婉转、哀怨、欲说还休乡愁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而“乡愁”不仅是余光中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朗读上, 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为突破口, 创设情境。

二、教学过程

1. 整体感知。

首先,导入就先声夺人,我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树高万丈,总要叶落归根,因此乡愁成了很多漂泊异乡、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游子们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晋代陶渊明就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唐代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我们学过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及我们从小就非常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此时,学生已调动,齐声背起了《静夜思》,这些都是古人笔下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看看这位现代著名诗人是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乡愁的。接着,我配上音乐《回家》,深情地范读,让学生闭起眼睛用心听,整体感知诗的感情基调和速度、节奏,并带着这种感觉初读课文。

2. 个性化解读。

这一步让学生先自由读,找出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据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乡愁,特别是第三、四小节比一、二节情感上有层进的意思,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我是这样打动学生的:“当你远离你的母亲很久,不能时常照料她,可突然某一天你的母亲却离你而去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无限遗憾,只能对着坟墓诉说,但坟墓却没有回音,回答你的只有说不尽的沉默、沉默,此时你站在母亲的坟墓边,心情如何呢?请齐读第三节诗。”这样就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第一、二节诗的生离与第三节诗的死别不同;而第四节诗我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知道,我国现在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回归祖国,哪里?(学生答台湾)第四节诗中的海峡就是指台湾海峡(此时教师放慢速度,留学生回答空间,并插入余光中的生平介绍),我们看前面三节诗,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是亲情),而这一节已上升到了什么情?(学生回答爱国情),请大家朗读这节诗。这次朗读,学生明显读出了诗歌的情感的变化、节奏的起伏。

3. 积累感悟。

学生读完后,我说余光中不仅这首诗体现了他的浓浓乡愁,还有很多诗也体现了乡愁,这里插入扩展阅读他的《乡愁四韵》、《当我死时》等诗的片断,接着让学生再读全诗。此时,学生已完全理解了《乡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美。接着我又对学生说这首诗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出用了叠词,我说叠词的反复效果,正是表达了作者这种一唱三叹的乡愁,使全诗有音乐的美,有音乐人为诗配上了曲调演唱,让同学听《乡愁》歌,听完后学生更体会到了诗的那种意境,此时再叫学生朗读比赛,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分析马致远的《秋思》,再次理解诗歌的意境、意象及此诗的情感,巩固已学知识。

最后我感慨地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乡愁》,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我想,在座的每一位没有一个不反对台独,没有一个不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请你带着自己的这份希望,进入余光中的《乡愁》,大家配乐齐背《乡愁》。”这时:音乐《回家》响起来,同学齐声背全诗。这样,让学生一悟一读,师生在共创的课堂情景中陶醉,共同品味这种浓浓的乡愁,自然,老师的评价也随着每个朗读情节贯穿整个课堂,

三、教学反思

篇10:抓住诗歌特点鉴赏古代诗歌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语文高考语言

紧扣诗歌特点鉴赏古代诗歌无疑是鉴赏诗歌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就紧扣古代诗歌特点,结合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的有关试题,谈一下鉴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领悟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语言上的最突出特点是简练含蓄、音韵和谐,诗人常常借助凝练深沉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节,传达丰富的情感。鉴赏诗歌时,我们最先接触的是诗歌语言。因此,品读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就至关重要。考生如果能认真玩味诗歌的语言,就可较轻松地完成题目。

请看08年全国卷I: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定,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邻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是从古诗语言“炼字”的角度命题的。考生答出第一小题的“拳”和“退”两个字是不难的。因为古诗炼字的字一般是动词或者是活用的词。但如何分析呢?这就要玩味本联的语言了。通过赏读,将诗人描写的这个画面再现一下,再加上自己深切的感悟,结合诗歌的描写手法就能写出答案。这中间关键是在领悟中玩味,其中心平气和地读全诗是最重要的,而第二问便是鉴赏评价。一般地讲,这种咏怀诗绝对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常常在诗的末尾含蓄地点明作者的观点。因而品读诗的最后两句就可以看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再结合全诗由实到虚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完成好这道题目。

答案(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二、品味形象

生动性、形象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古代诗歌以诸多形象来表情达意,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具体地讲,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同学们如能准确把握这些形象,就打开了诗歌鉴赏的一片新天地。

请看08年宁夏卷: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鉴赏这道题的第一小题时,考生只需将诗中的“野水”“秋风”“(逢)人”“坞”“(寺)钟”等景物形象找出来,结合诗歌演绎一番,最后答一下呈现的气氛也很容易。第二小题是让考生“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这实际上是考查对意境的掌握程度。因是题画诗,展现时自然有创造。而画面不可能展现声音,所以“潺潺”“瑟瑟…闻钟”这些传达声音的词语显然是画面不可能有的,“知村近”也是一种推想,是画意。至于妙处。联系意境让画面内容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就可以了,不过做好结合一

下描写方法,最常见的通常是动静结合等方法。

答案(1)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三、展开想象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写诗要想象,鉴赏诗时也要想象、联想,文学鉴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一定要借助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大胆进行想象。

请看08年福建卷: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道题要求考生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来作答。考生鉴赏时,绝对离不开想象,既要想象诗歌为我们展现的画面,又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再创造。从全诗看,只写了茅斋的小燕子,显然诗人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明白了这些之后,逐句分析全诗最后再总结就可以了,只是鉴赏语言要有诗的韵味。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当然,结合古诗特点鉴赏古诗,要将古代诗歌语言简练含蓄、富于想象、形象鲜明生动等特点结合起来鉴赏,这样,就会准确、快捷地完成试题,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陈可欣作文下一篇:全生命周期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