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

2024-05-05

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精选6篇)

篇1: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统考教综高频考点:教师的文学素养

(一)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免费提供2016福建教师考试公告最新资讯、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资料、福建教招历年真题以及福建教资历年真题等。

如需咨询福建教师考试,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高频考点提要】

1.我国古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杰出代表;2.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文学的主要作品。

【高频考点速记】

一、外国文学(一)古典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学

(1)荷马,古希腊诗人,生活年代约在公元前9和8世纪间,生平不详。他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创作了《伊利亚特》《奥德赛》古代希腊两部伟大的史诗。

(2)柏拉图(约前427一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和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3)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一前456),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在悲剧剧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在剧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戏剧结构程式基本形成,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著有《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的文学名作还有: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伊索的《伊索寓言》等。

(4)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一前385),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的喜剧艺术属于现实主义,但表现手法极其夸张,喜剧的语言来自民间,朴实、自然、诙谐、生动,他的创作对后世的喜剧和小说都产生了影响。

2.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最为著名的是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但丁创作的《神曲》。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神曲》(1307一1321)是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他呕心沥血、历经十四年之久的忧愤之作,是诗人的代表作。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意大利文学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发祥地,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薄伽丘以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为主题,创作了《十日谈》。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

(2)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

莎士比亚是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创作了37部剧本、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语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西班牙文学

16世纪到17世纪是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小说、戏剧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米盖尔•台•塞万提斯(1547一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50多岁开始写作。其著名代表作是《堂吉诃德》。

(4)启蒙文学

18世纪的启蒙文学,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民族文学。①法国启蒙文学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早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卢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文学家,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②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启蒙主义文学进入了高潮,歌德、席勒一起把德国的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不但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A.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时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对当时德国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向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挑战。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它与《荷马史诗》《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

B.约翰-克里斯托弗•席勒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约翰•克里斯托弗•席勒(1759---1805),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

(二)近代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有拜伦、雪莱、雨果、缪塞、大仲马和小仲马、莱蒙托夫、裴多菲等。

①拜伦

拜伦(1788—1824),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通过青年贵族唐璜的种种经历,抨击欧洲反动封建势力。

②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

③雨果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④亚历山大•大仲马

亚历山大•大仲马(1802--1870),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自学成才,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思了大量曲折离奇,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

⑤亚历山大•小仲马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的作品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其代表作《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其他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半上流社会》《阿尔丰斯先生》《福朗西雍》等。

⑥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其主要作品有诗歌《致恰达耶夫》《致西伯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利亚的囚徒》《茨冈人》等。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⑦裴多菲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

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不仅以诗歌作为战斗武器,而且亲身投入革命斗争,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使徒》《自由与爱情》。《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梅里美、福楼拜和司汤达等。①普罗斯佩•梅里美

普罗斯佩•梅里美(1803一1870),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卡门》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②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描写了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爱玛的形象。

③司汤达

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④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为代表。①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时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大卫•科波菲尔》是自传体小说。

②萨克雷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萨克雷(181 1—1683),英国作家。成名作和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以辛辣讽刺的手法,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③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其代表作《简•爱》,描写了一个谦谨、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简•爱的形象,在英国文学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

④爱米莉•勃朗特

爱米莉•勃朗特(1818一1848),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30年便离开了人间。但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1849)——《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号称“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19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

(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人物有: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人。

①果戈里

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1842年发表)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发表的代表作《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衰亡的历史,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2)陀斯妥耶夫斯基

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家。其主要作品《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作者一生创作的总结,突出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罪与罚》标志着作者创作的高峰,为作者赢得了世界声誉。

③契诃夫

契珂夫(1860一1904),他以擅长剧作短篇小说著称。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樱桃园》等。

④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俄国文坛活动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4)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马克.吐温、欧•亨利、斯陀夫人等是其代表作冢。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①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其主要作品有《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②斯陀夫人

斯陀夫人(181 1—1896),美国作家,代表作品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是一部影响美国历史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映了美国蓄奴制度时期的社会生活。小说通过黑奴汤姆的悲惨遭遇控诉了蓄奴制的罪恶。

③欧•亨利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著有300多篇小说。他的作品常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悲欢和“相濡以沫”的友谊,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无耻、尔虞我诈的社会风气。尤其像《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没有完的故事》《黄雀在后》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

(三)现代文学 1.无产阶级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是19世纪后半期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文学现象。欧仁.鲍狄埃和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1)欧仁•鲍狄埃

欧仁•鲍狄埃(1816_1887),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诗人。14岁起开始诗创作,先后创作了《自由万岁》《该拆掉的老房子》《自由吧,巴黎》《铁匠的梦》《起义者》等大量歌颂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诗歌,特别是在巴黎公社失败后,他于1871年6月写下了雄壮宏伟、载入史册的无产阶级诗歌——《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战斗诗歌。

(2)马克西姆•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1892年,高尔基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发表,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1913年,高尔基接受列宁的建议,回到了俄国,先后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在《母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母亲》的创作实践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3)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他是一个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一个以自己残缺的身躯写作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作品,代表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在上个世纪曾影响了许多中国人。

2.现实主义文学(I)苏联文学 ①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俄国诗人,其代表作品《列宁》《放开喉咙歌唱》。②阿•托尔斯泰

阿•托尔斯泰(1883—1945),著名俄国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广泛地描写了在旧世界崩溃和新世界诞生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和俄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血与火的考验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

③法捷耶夫

法捷耶夫(1901--1956),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和《毁灭》等。

④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20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等。

(2)英法文学

英国20世纪前期的主要作家及作品有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等。

法国在20世纪开创了长篇小说新题材,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进一步深化。罗曼•罗兰(1866—1944)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中最成功的作品。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德语国家文学 ①雷马克

雷马克(1898--1970),德国著名作家,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祸害有着惨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写德国人民在两次战争中所经历的厄运。他1929年发表的早期小说《西线无战事》是有世界影响的优秀的反战小说。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②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著称。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4)美国文学

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呈多元局面。①西奥多•德莱塞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真实地描绘美国生活和小资产阶级的迷茫,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欺骗性。其代表作《嘉利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美国的悲剧》等。

②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现代美国著名作家,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现,作品反映了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未来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3.现代主义文学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法国诗人瓦莱里(1871一1945)《海滨墓园》;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1865--1939)《驶向拜占庭》;美国庞德(1885—1972)《地铁车站》等;奥地利现代小说家卡夫卡(1883—1924)《变形记》《城堡》;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和《到灯塔去》;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南方文学”代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4.存在主义文学

20世纪下半期,存在主义文学开始兴起。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和梅勒。

5.“黑色幽默”文学

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黑色幽默”。它是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是~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被认为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代表作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以荒诞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一个充满自私、贪婪、虚伪、欺骗、专横、残忍、淫乱和疯狂的现实生活。

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1927一)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四)其他外国文学名著

1.英国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1667)2.英国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3.英国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4.英国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1813)5.英国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8)和《唐璜》(1823)6.英国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1847)7.爱尔兰伏尼契的小说《牛虻》(1897)8.英国劳伦斯的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9.爱尔兰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1922)10.法国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11.法国左拉小说《萌芽》(1885)12.法国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1922)13.法国加缨的小说《局外人》(1942)14.法国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1952)15.德国海涅的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16.丹麦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选》(1865)17.挪威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1879)18.奥地利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1915)19.德国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1929)20.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1008)21.美国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22.美国惠特曼的诗《草叶集》(1892)23.美国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1909)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24.美国欧•亨利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1910)25.美国艾略特的诗《荒原》(1922)26.美国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27.美国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28.美国米切尔的小说《飘》(1936)29.美国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1939)30.美国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31.美籍俄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1955)32.俄国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1862)33.俄国契诃夫的《契诃夫小说选》(1899)34.苏联肖洛霍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1940)35.苏联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1945)36.苏联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1957)37.捷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福建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篇2: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统考教综高频考点:信息处理能力

(一)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免费提供2016福建教师考试公告最新资讯、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资料、福建教招历年真题以及福建教资历年真题等。

如需咨询福建教师考试,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高频考点提要】

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ord、ExCe1、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2.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

我国信息素养研究者对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1)对信息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2)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这里认为,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对信息有效地检索分析和使用”。(二)中学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素养 1.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2.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3.对经过分析处理后的信息加以运用的能力。

二、信息检索能力

(一)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与文献密切相关,又叫文献检索。

文献类型:

信息检索能力包括:(1)传统信息检索的能力(工具书检索能力);(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的能力(网络检索能力)。

(二)工具书检索信息能力 1.工具书

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2.工具书的种类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1)百科全书:《中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2)年鉴:《中国教育年鉴》《教育统计年答》等;(3)手册:《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学英语教师手册》等;(4)字典、词典(辞典):《教育大辞典》《中学化学教师实用辞典》等;(5)名录:《期刊名录》《中国图书馆名录》等;(7)表谱:《中国文化史年表》《中外历史年表》《达尔文年谱》《孙中山年谱》等;(8)其他类书、政书。3.工具书的结构

一般工具书有序(前言)、凡例、目录、正文、附录和索引。索引最为重要,是查阅词典的工具。

4.工具书排检方法(1)中文工具书排检方法

字顺排检,包括部首法、笔画笔形法、音序法、号码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

(2)外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西文工具书的排检是使用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其他外国文也根据文字特点有一定的排列方法。

5.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1)根据需要确定检索范围(2)熟悉和利用现有的对口工具书

(3)查阅凡例和熟悉排检法,检索出所需资料(4)摘录和复制资料(5)整理资料

一般是分类整理:有笔记式、卡片箱式、袋装式等各种形式。(三)网络检索信息能力 1.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他,超越了纸质文本检索的各种限制,运用各种信息的链接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网络检索工具种类(1)网上搜索引擎(2)网络百科全书(3)网上数据库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①中国期刊网:收录国内中、英文期刊,涉及理工、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政治与法律、文史哲、教育与社科等领域。

②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科技信息为主,集经济、金融、社会、人文信息为一体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③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收录的报刊基本覆盖了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期刊和报纸。

③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涉及马列、社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且有文摘和索引。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出版的数、理、化、天、地、生、农林、医药卫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中英文期刊,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

⑥超星图书馆:是文献数量很大的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阅读资料,其中包括文学、经济、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数十万册电子图书及数百万篇论文。

3.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1)搜索引擎的使用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按专题检索信息:大多搜索引擎在其首页都提供分类范畴表,有的还分好几级类目,这种方式基本上只需要点鼠标操作,只是在最后一级可能需要输入一个关键词来限定一下检索范围,然后逐级浏览,直到找到与自己的需求有关的信息。

②按关键词检索信息:索引式搜索引擎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检索者只需要输入与查询资料相关的词语,即可链接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③按地区检索信息:按www服务器的结构和它们位于世界上的物理位置进行按地区的链接和查询,链接的常常是按国家、地区继而按机构排序的超文本。

(2)数据库的检索步骤 ①明确搜索的目的和需求 ②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③明确关键词范围 ④构造恰当的检索表达式 ⑤检索结果的输出

三、网络信息交流能力(一)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

网络信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樊篱被打破 2.主动与被动、单向与多向交流的统一

福建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福建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福建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3.时空界限不复存在(二)网络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和传统邮政和电话通讯方式一样,但是通过网络传递邮件具有即时性,不需要邮递人员传递,不需要漫长的邮递时间。

(2)BBS:电子公告系统,是一种许多人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没有时问和空间限制的讨论。

(3)腾讯QQ、MSN、ICQ: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打破了人们之间进行即时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

(4)Blog:可以记录下个人的经历、感受、认识等,可以让人们分享相关的信息。(5)微博: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它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三)中学教师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2.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规范性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福建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篇3: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

近日, 福建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传达贯彻9月28日全国整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福建省人社厅副厅长汤昭平在省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直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人事部门负责人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县 (市、区) 公务员局分管领导和有关处 (科) 长, 榕外高校人事部门负责人, 市直有关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等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汤昭平副厅长在会上就贯彻落实专项行动, 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强调四点意见:一要高度重视, 提高思想认识。从加强依法治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高度出发, 充分认识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 把专项行动作为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二要严格政策, 规范招聘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有关政策规定, 严禁以各种名义规避公开招聘的要求调入人员, 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方案制定、资格审核、试题命制、笔试面试组织等重点环节;三要明确责任, 履行管理职责。按照“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权责一致”原则,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人事部门和省直 (中直)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好政策落实、组织实施、管理指导等职责;四要加强督查, 抓好整改落实。指导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并对专项行动开展普遍核查和重点督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下一阶段, 福建省人社厅将根据人社部的统一部署, 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重点查找公开招聘范围、招聘条件设置、招聘工作程序、试题命制及评分、面试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确保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篇4:福建中小学校长将公开招聘等

公开招聘作为中小学校长主要的选拔任用方式,将逐步改变以往单一的校长行政任免制。福建省教育厅与4月21日出台《关于深化我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具有人事聘任权、干部提名权。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管理工作,原则上由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各设区市、县(市、区)应尽快成立教育工委,理顺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取消中小学的行政级别。根据规定,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是: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完全中学(含高级中学)校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校长每届任期原则上为3~5年,可以连任。对校长履职,要建立监督体系和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校长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校长离任,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湖南取消

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

湖南省中小学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一职,并将逐步取消校长行政级别。从2005年开始,湖南省积极推行学校校长聘任制。在中小学引入竞争机制,逐步采取在本系统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同时,全省中小学要成立校长考核委员会。校长考核委员会由校长管理部门领导、有关专家、教师代表组成。校长考核委员会对中小学校长实行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任期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校长奖惩、岗位津贴以及续聘或解聘、任免的主要依据。校长考核委员会集体研究对校长作出考核结论。凡通过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必须解聘或免职;确定为基本称职的,由聘任或任免机关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确定为基本称职的,必须解聘或免职。校长每届任期为3~5年,任期内一般不调离、不交流。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称职的可以连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中小学校长实行岗位管理制度,职务能上能下,待遇随岗位的变化作相应调整;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校长行政级别。

浙江初中校长

巡回报告团启程

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初中校长报告团”于2005年4月5日从杭州启程,开始在全省进行巡回演讲。组织初中校长巡回演讲的目的,是全面加强初中教育管理,提升初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改善初中学生的成长环境。演讲团确定的主题是“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首期分4个组赴全省9个市作为期一周的巡回演讲。为此,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了12位优秀初中校长作为报告团成员。

江苏确定中小学

免费教科书发放办法

2005~2006学年免费教科书发放办法在江苏正式确定。免费教科书将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经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江苏省确定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为2005年秋季和2006年春季两学期免费教科书供应商,并由其在各市县的新华书店负责征订和发行。免费教科书扉页上印注“本书由江苏省政府免费提供”字样。省免费提供的教科书由学校在订购其他学生教科书时一并征订,开学前由当地新华书店一并送到。免费教科书书款由省教育厅统一支付。各地要严格按“一费制”有关规定,选用中小学教科书,不得统一代办教辅材料。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的教科书种类及版本应与所在学校其他学生完全一致。

140名青海“高考移民”

被取消高考资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往往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教育部明文禁止的方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应考,给这些省市的正常招生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青海省也成为近些年“高考移民”流入的重点地区之一,青海省因此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杜绝“高考移民”现象。在近日的高考报名工作中,青海省又查处“高考移民”20名。至此,青海省今年已查处“高考移民”140名。这些“高考移民”已被取消在青海参加高考的资格。

十省市启动中学生版权保护

教育活动

“用我们青春的誓言共同维护正义与良知……”4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发出了这样的倡议。这标志着“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是由中宣部、国家版权局、教育部和团中央共同主办。除北京外,还有上海、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四川、广东和宁夏9个省区市启动了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拒绝盗版,从我做起。据介绍,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读本《版权,我懂》,将陆续向各地部分中学赠送。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组委会还将组织开展“我与版权”主题征文活动。

北京高中招生拟按比例分配

从今年10月起,北京市教委将逐步推广优质高中将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区内所有初中的做法,以减轻因择校而给学生增加的负担。市教委决定,从今年10月起启动初级中学均衡发展建设工程,以有效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区域所有等措施,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从源头上淡化择校。同时,继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初中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要求区县加强规范管理。还将逐步推广部分区县优质高中招生时将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区内所有初中的做法,减轻择校等增负因素的影响。

首届

“全国十佳中学生”揭晓

篇5:福建省教师招聘教综

和2016年一样,闭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结构

2016年大纲包含8个版块。2017年大纲包含教师职业道德8%、教育学45%、教育心理学35%、文化素养4%、时事政治与教育法律法规8%等五个版块。

解析:虽然看似2017年版块减少,但实际上是把2016年的某些版块放到了一起,增减内容在后续会作说明。

三、试题难度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4:3:3

四、题型说明

1.客观题60题。1-20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共50分 2.主观题包含四道大题,共50分 ①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②判断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③论述题:1题,13分 ④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五、大纲详解

2017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用书(高校版)马上出版,但是考试辅导用书也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且考试大纲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所以现将2017年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与2016年考试辅导用书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红色字体表示2017考试大纲增加或改动的内容):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新增加的模块,以前放在德育里面)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第四章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2.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3.教师职业行为需要处理的几种人际关系。附件:《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教育部(教师[2014]1号)

第二部分

教育学

(整个教育学整合了知识点,把以前的大教育学归纳了起来,大的知识点没有变化,里面只是做了细小的删减)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删除: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3.教师与教育学(删,其中教育学的价值放2里面)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内涵

(2)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4)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2)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4)教育具有优化人口的功能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明确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体系

(3)教育目的的功能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全面发展理论、教育目的辩证统一理论)

(2)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3.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理论基础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4.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2)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教育内容

(3)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学生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3)学生的义务

(4)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2.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

(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的职业素养

(4)教师专业发展

3.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

(2)师生关系的构成(3)师生关系的模式

(4)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

2.学制的类型与发展

3.义务教育

4.终身教育

第七章 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 1.课程论基础(1)课程的内涵与类型

(2)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3)课程理论流派(删)2.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内涵

(2)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

(4)课程组织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4.课程设计(删)4.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的内涵

(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3)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4)课程评价方式

(5)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

1.教学概述

2.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4.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个别教学

(3)分组教学 5.教学评价

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7.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

(1)课外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2)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3)课外活动组织与指导

(4)综合实践活动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2)德育的内容

(3)德育的目标(删)

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手段)

(2)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3.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1)德育原则

(2)德育途径

(3)德育方法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1.班级和班级管理

(1)班级及班级管理概述(班级概念、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

(2)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价值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3.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角色

(2)班主任的职责

(3)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4)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班级活动类型

(2)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新大纲中关于教育心理学这部分内容虽然从十一章缩减为六章,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只是在品德心理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心理这两部分增加了较多内容,对其它部分内容则进行了完善和整合。总体上是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内在学科逻辑体系进行编排的,与全国各个省市的教师招聘考试以及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常见内容模式进行了对接。因此,考生只需要在原来复习的基础上,按照新大纲重新梳理知识点,对新增部分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复习即可!

目前2017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用书还未出版,但是考试辅导用书也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且考试大纲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所以现将2017年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部分的主要内容与2016年考试辅导用书的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点进行对比(红色字体表示2017考试大纲增加或改动的内容,每章结尾附该章节变化说明):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

本章变化说明:教师的心理部分新增了教师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期望、教师威信这四个大的考点。教师心理健康原有考点不变,只是补充了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和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两个考点。教师的专业成长部分则是先新增了它的含义,然后把原有教育学部分的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及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两大考点加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中。促进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成长中增加了专家型教师特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两块内容,仅保留以往的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这部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则是从基本途径的角度重新整合了相关考点,将教师成长与发展整合为五个部分。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

一、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教师的智力。2.教师的学科知识。3.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准备。4.教师的其他能力和知识。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责任心。2.教师的自信心。3.教师的宽容心。4.教师的合群心。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明确性。2.多样性。3.启发性。4.参与性。5.任务取向性。6.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

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的含义

(二)教学效能感的分类

1.个人教学效能感。

2.一般教学效能感。

(三)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影响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工作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工作中的情绪)。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四)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某些传统教育观念、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自我概念)。

(五)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

1.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出发。2.从教师自身出发。

三、教师期望

(一)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构成1.人格威信。

2.学识威信。

3.情感威信。

(二)教师威信对学生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三)教师威信的形成与维护

1.教师威信的形成

(1)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2)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

(3)加强老师的仪表、言语、表情、举止、生活作风和习惯的整饰。

(4)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捷径。

(5)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精神动力。

2.教师威信的维护

(1)具有坦荡和求真务实的态度。(2)能够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我。(4)始终做学生的榜样。

五、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2.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认知正常、情绪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2)人际关系和谐。(3)认同教师职业。(4)教育过程中情绪和谐。(5)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2.职业因素。3.个人因素。

(三)教师心理常见问题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1.教师心理常见问题。(1)躯体化。(2)抑郁。(3)偏执。(4)人际敏感。(5)敌意。(6)强迫症状。(7)焦虑。(8)恐怖。(9)职业行为问题。(10)教师职业倦怠。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1)教师的自我调适。(2)学校的管理改革。(3)社会的协调支持。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一)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五阶段论

1.新手水平。2.高级新手水平。3.胜任水平。4.熟练水平。5.专家水平。

(三)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1.入职期。2.稳定期。3.实验和歧变期。4.平静和保守期。5.退出教职期。

三、促进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成长

(一)专家型教师特点

1.学科知识专长。2.教授专长。3.诊断专长。4.课堂管理专长。

(二)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

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

(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2.完善的技能训练。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3.科学的教学反思。4.科学的教育研究。

掌握教育研究的过程,了解教育研究的特点与类型,运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5.有效的校本教研。

了解校本教研的三条重要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新增了认知发展的含义、布鲁纳的认知阶段划分以及重新整合过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这三个考点。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部分新增了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和划分中小学的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这两大考点。新增最多的就是品德部分的内容,从品德心理、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的培养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柯尔伯格和埃里克森的品德发展心理相关考点不变。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含义

1.定义。2.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认知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发生认识论,知识的主动建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图式、认知机能、组织、适应、同化、顺应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行动平衡因素、个体间相互协调的社会因素、教育和文化观念的传递因素)。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2.布鲁纳的认知阶段划分。(1)动作式。(2)映象式。(3)符号式。

3.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的实质、社会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最近发展期。

(2)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学习与发展,教学与发展,语言与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

(二)教学要适应认知发展的水平

(三)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2.情绪和情感的种类。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三)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二、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意志的概念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1.准备阶段:动机斗争、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案。2.执行决定阶段:克服困难。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1.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教育。2.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教育。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

一、品德心理

(一)品德概述

1.品德的定义。2.品德的实质。3.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

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理论观点: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2)道德教育启示。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理论观点:道德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模式。(2)道德教育启示。3.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观。人格的发展5阶段。(2)道德教育启示。

4.艾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

(1)理论观点:人格发展的八阶段,三个伦理发展时期。(2)道德教育启示。

二、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一)心理准备

(二)道德信念的形成

1.教育者的言行一致。2.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

(三)道德意志力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强化。2.榜样。3.实践。

三、品德的培养

(一)通过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1.在道德概念方面。

(1)抽象道理与具体事例相结合。

(2)通过提供榜样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3)正确运用强化手段。(4)教师以身作则。2.在道德评价方面。

(1)加强主体教育,促进自我决策能力的发展。(2)开展有导向的教育,注重方式的多样化。(3)采用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教育途径。

(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1.道德情感的培养

(1)通过教学艺术将儿童的道德观念与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利用艺术作品、文学形象与具体生动的优秀榜样,引起儿童情感的共鸣。(3)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具体情感上升为道德情感。(4)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5)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促进道德情感体验。2.道德行为的塑造

(1)了解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2)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多种方法。(3)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训练措施。(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三)通过锻炼道德意志,塑造良好性格

1.使儿童了解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道德意志的主观愿望。2.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炼道德意志。3.培养儿童抵抗诱惑的能力。

4.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教育措施。

四、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

(一)品德不良的概念

(二)品德不良的成因

1.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结构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2)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2.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1)错误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绪表现。(3)明显的意志薄弱。(4)不良的行为习惯。(5)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三)改变品德不良行为的过程

1.三个阶段:醒悟、转变和自新。2.矫正与教育策略。

(1)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个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2)从自我观察学习人手,培养人的自律行为。

(3)提高道德认识法。

(4)改过迁善法。(5)防范协约法。

第三章 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首先新增了学习风格的概述、定义和构成要素等考点,然后把学习风格的差异扩充了很多,由以往的三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差异,补充为六种认知要素差异,五种情感要素差异和三种意动要素差异。新增了经过整合的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学实践部分考点。在智力概述中补充了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关系的考点,新增了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这一大考点,该考点由智力差异与学习、教学实践构成。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

一、学习风格概述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二)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1.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2.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3.学习风格的社会要素。

二、学习风格差异表现

(一)认知要素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表层认知与深层认知。5.继时加工与同时加工。6.分析与综合。

(二)情感要素差异

1.理性水平的高低。2.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3.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4.内控与外控。

5.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

(三)意动要素差异

1.学习坚持性高低。2.言语表达力的差异。3.冒险与谨慎。

三、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学实践

(一)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差异与教学

1.场独立性者与场依存性者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2.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

(二)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差异与教学

1.内控性与外控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2.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3.学习的高坚持性与低坚持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

第二节 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定义

(二)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关系

(三)智力测验与智力的个别差异

1.智力测量。2.智力的差异表现。(1)量的差异。(2)质的差异。

二、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

(一)智力差异与学习

1.IQ分数与学业成绩。2.智力结构差异与学业成绩。

(二)智力差异与教学实践

1.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措施。(1)改革教学组织。(2)改革教学方法。

2.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1)培育学生的认知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三种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大部分都是以往的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部分新增了负强化思想与惩罚教育和正强化思想与赏识教育两个考点。知识的类型增加了策略性知识概念。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则补充了知识的提取这个考点。在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与条件中新增了影响概念与规则学习的六个条件。学习迁移部分仅补充了学习迁移的作用这个考点。学习策略部分则是新增了学习策略的定义和特征,同时还强调了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和元认知策略与教学这些新增的内容。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概念

1.学习的定义。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

(1)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理论。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程序教学与电脑辅助教学。(2)掌握学习。

(3)负强化思想与惩罚教育。(4)正强化思想与赏识教育。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的理论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2)意义—同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实践。(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4)典型教育模式。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知识观。(2)学习观。(3)教学观。(4)学生观。(5)教师观。(6)教学模式。

第二节 知识的分类与学习

一、知识的分类

(一)知识的定义

(二)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策略性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1.命题。2.命题网络。3.图式。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

1.知识获得。2.知识保持。3.知识的提取。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程序性知识类别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

3.动作技能。(特点,形成过程,影响因素)

(二)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与条件

1.智慧技能的定义。

2.智慧技能的类型:安德森的分类,加涅的分类。3.各种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

(1)辨别技能的学习: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2)概念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概念转变(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条件,概念转变的促进)。

(3)规则学习: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4.影响概念与规则学习的条件。(1)知识结构的特征。(2)认知策略。

(3)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4)变式与比较。(5)正例与反例。(6)知识的系统化。

四、知识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1.定义。2.理论。3.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

(5)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4.学习迁移的作用。

(二)迁移与教学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主动性。2.有效性。3.过程性。4.程序性。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

二、认知策略与教学

(一)精加工策略与教学

1.定义。2.常用策略。

(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

(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6)联系实际。

(二)组织策略与教学

1.组织策略的定义。2.组织策略常用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三)复述策略与教学

1.复述策略的定义。2.复述策略常用的几种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三、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一)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的概念(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2.元认知策略分类。

(1)计划策略。

(2)监视策略。

(3)调节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1.元认知培养的可能性。

2.国外元认知培养的主要方式。

(1)自由放任式。

(2)直接传授式。

(3)元认知获得程序模式。

(4)波利亚的启发式自我提问法。

(5)计算机程序教学模式。

3.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1)途径:不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增强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2)方法: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出声思维法。

四、资源管理策略与教学

(一)资源管理策略 1.概念。2.分类。

(二)资源管理策略的教学 1.时间管理策略与教学。(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与教学。3.努力管理策略与教学。(1)归因于努力。(2)调整心境。(3)自我谈话。(4)坚持不懈。

4.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与教学。(1)寻求教师帮助。(2)伙伴帮助。(3)使用小组学习。(4)获得个别指导。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在问题解决部分主要是新增了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式和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这两大考点。而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则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从环境、个体和教育三方面对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知识整合。

第一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概念的界定

1.问题。2.问题解决。3.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问题解决的通用模式(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2.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式(1)理解并表征阶段。(2)寻求解答阶段。

(3)执行策略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

1.有意义的知觉模式的差异。2.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差异。3.技能执行速度的差异。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差异。5.表征的深度差异。6.自我监控技能的差异。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与表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5.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5.提供多种练习、活学活用的机会。6.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7.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第二节 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

一、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定义

(二)创造力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1.知识与创造。2.智力与创造。3.直觉与创造。4.人格与创造。5.自由与创造。

(二)创造力的培养

1.环境: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2.个体: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主体。(1)动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2)心理素质:培养高创造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3)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4)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3.教育:加强教学的创造性。

(1)运用适合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3)发挥直觉在教学中的作用。

(4)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5)加强教学的艺术性。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大部分与以往相同,仅新增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与意义和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应注意的问题两大考点,其它基本不变。

第一节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3.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2.学习动机能够增强学习努力的程度。3.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1.主要观点。2.评价。

(二)成就动机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三)归因理论

1.主要观点。2.评价。

(四)自我实现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与意义

1.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2.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意义。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2.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3.成熟与年龄特点。4.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5.学生的焦虑程度。

(二)外部因素 l.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2.教师的榜样作用。

三、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对待各种学习动机。2.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作用。3.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3.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4.设置榜样。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有效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1)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2)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5.适当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积极归因训练。第四部分

文化素养

(新增加的模块,国考教师资格证的内容)第一章 历史素养

1.中国历史

2.世界历史

第二章 文学素养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中国文学

3.世界文学

第三章 科学素养

1.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

2.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3.世界科技发展成就

第四章 艺术素养

1.音乐常识

2.美术常识

第五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与时事政治

(法规抽象的理论部分删除)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读

6.《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要内容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10.《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11《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第二章时事政治

篇6: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晨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4.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 5.对()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课堂管理C.学生的学习活动D.教师的心理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___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

8.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9,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0.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许觔了广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1.“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__。()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长时已忆包括_________。()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记忆 D.言语记忆 E.动作记亿 2.下列哪些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E.注意的时间 3.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

A.资源管理策略 B.强化策略 C.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E.元认知策略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A.顺服 B.依从

C.行动 D.认同 E.内化 5.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_________。()A.知识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

C.心智技能学习D.社会生活规范(品德)学习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能_________。()A.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B.进行自我管理 C.投入到学习中去D.安静和驯服

8.个人内差评价的特点是_________。()

A.可以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表示B.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 C.可以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D.可以借用相对评价的方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通常认为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_________两类。2.知识学习的类型有____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3.一般来说,动机具有_________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_ 5.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____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6.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7._________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_________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8.“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和_________。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存教学中需要完成哪几大教学事项? 2.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3.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4.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公益模拟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画重点就是利用选择性的一种做法。

2.D【解析】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和具体化。抽象,是指在思考中抽出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舍弃其他属性。

3.D【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其中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4.A【解析】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成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5.C【解析】略。

6.C【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力。其中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题于中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的就是道德意志。

7.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8.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l)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9.C【解析】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

10.C【解析】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D【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樹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学而时习之”就是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地去温习它。

12.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长时记忆的类型:一类是程序性记忆或技能性记忆,另一类是陈述件记忆或事实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记忆,即知道如何做,这些记忆通过动作来表达;陈述性记,亿又可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2.ACD【解析】注意的品质特征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ACE【解析】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BDE【解析】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5.ABCD【解析】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划分为技能学习、记忆学习、思维学习和态度学习件;樊。闰学者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的学习四类。也有人把它划分为三类,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的学习。

6.ABCD【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

7.ABC【解析】课堂管理的目标:(l)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生学习的投入时间,以使其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2)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管理除了要消除问题行为的干扰以外,还必须注*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特定学习活动的参与规则,这样,才能促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且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3)使学生最终能进行自我管理。由教师管理过渡到学• 生自我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8.BC【解析】略。

三、填空题 1.心智技能 2.符号学习3.激活 4.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50 % 6.强化

7.马克思主义 凯洛夫 8.顺序性 阶段性

9.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10.小组活动 个人活动 灵活性

四、简答题

1.存教学中需要完成以下教学事项:(1)引起学牛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网馈;(8)评定学习成果;(9)加强记忆和学习迁移

2.(1)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2)激励学生的学习;(3)改进教师的教学。3.(1)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4.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五、论述题

1.(1)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幼儿朗诵一级考级内容下一篇:我亲爱的四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