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2024-04-24

党关系调动的范文(通用8篇)

篇1: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一、关于报到证的问题

1、毕业生报到证有何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报到证为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的唯一凭证;是学生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的依据,也是人事部门核定干部身份的及参加工作时间的重要依据;是工作变动、参加社会保险、退休时核定工作年限等的有力证据;是人事档案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是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户口转移以及档案转递的书面依据。其作用为:

(1)证明持证者是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毕业生;(2)就业的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档案和户口关系的迁移;(3)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凭报到证办理有关税费的减免;

(4)待就业毕业生凭报到证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代理手续。(5)接收毕业生的单位凭报到证接收并安排毕业生工作,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户籍、办理工资、保险等手续。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就业报到证分为上下两联,上联为“就业报到证”(粉联),下联为“就业通知书”。“就业报到证”是到单位报到的凭证,“就业通知书”要由接收单位装入人事档案封存,作为核定干部身份的及参加工作时间的重要依据。

2、报到证由哪个部门开具

报到证一般都是由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统一开具的。

3、开具报到证的时间

毕业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4、何时发放报到证

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时,学校发给毕业生报到证。

5、毕业生何时报到

有具体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报到证开具之日起顺延一个月,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报到证上的报到去向为生源省(外省生源)或地市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报到日期一般为两年。具体报到期限以报到证注明的期限为准。

6、报到证就业单位栏的相关问题

(1)就业管理部门以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所签单位为依据签发就业单位。

(2)未落实具体就业单位的,出国的,自主创业的,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民办科研机构等无主管部门和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招聘(包括没有取得入编指数的在京、津、沪、穗等地工作的)的员工,如在人事部门办理了人事代理,则就业单位为该人事部门或人才服务机构。

未签订就业协议书(包括就业手续不全、灵活就业或合同就业)毕业生报到证“就业单位栏”为原籍省或地市人事部门,两年内毕业生可持《报到证》和所签的就业协议按照有关程序重新由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改签(改派)手续。报到证“就业单位栏”为具体就业单位的,原则上不予以调整。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参照后页《

三、关于改派的问题》。

7、报到证、干部身份、工龄、职称相关问题

国家主要按三种身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农民、工人、干部。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报到证是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干部身份的作用:

(1)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除外);(2)单位之间,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比如北京的落户政策基本是人才引进,必要条件之一是要具备干部身份;

(3)职称评定的前提条件;

(4)干部提拔的基本材料,干部提升时,必须具备干部身份;

(5)计算干部工龄的起始点,工龄从拥有干部身份开始计算。(工龄与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有关);

(6)拥有干部身份,可获得相应养老保险金。

二、关于户籍、档案和党组织关系的问题

1、户籍

毕业时应当把户口迁出,具体可迁到就业单位、考取学校或者原籍。户口一般不在学校存放。如有特殊情况最多可在学校存放两年,在学校存放期间为临时户籍,不能办理身份证挂失、临时身份证、补办身份证以及相关户籍证明。如需办理上述手续,须先将户籍迁移到单位或者原籍,在当地办理。为了保证自身需求,建议毕业生将户口迁出,以减少日后的麻烦(如丢失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无法来校办理身份证迁移)。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户籍原则上迁回原籍(不改变城镇户籍身份)。

2、毕业生就业后户籍如何转移

毕业生的档案和户口一般凭报到证或录取通知书进行转移。户口也可凭拟转入地派出所开具的《户口准迁证》办理。需要注意的是:领到《户口迁移证》后,毕业生应仔细核对并妥善保管,不要折皱污损,更不能丢失,有错漏不能自行涂改,否则作废,须及时交回校户籍科进行更改。《户口迁移证》有效期为1个月,必须在有效期内完成户口迁移手续。

3、人事档案

研究生毕业离校时人事档案须迁出,学校不代为存放。落实就业单位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档案迁出到就业单位或考取博士的学校(或单位)。离校时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托管于有档案保管资质的人事档案保管单位(即办理人事代理),如省级人才交流中心或者市级人才交流中心。若在短期内(2至3个月内)能落实就业单位的也可以临时由学生本人妥善保管。档案一旦丢失是无法补办的。档案只能由人事管理部门拆阅,本人不得自行拆开档案袋。

4、党组织关系

毕业生的中共党组织关系在毕业时都要迁出。签署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组织关系直接转移到工作单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父母所在地、生源地等单位的党组织,此类毕业生本人要提早确定党组织关系落实单位,并通过支部报学院党委,便于办理转移手续。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的凭证,学院党委将在毕业生离校前将介绍信发给各位党员。

党员要按照党组织要求参加党员活动。特别是以预备党员身份离校的毕业生党员,迁移到新的党组织后须按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提交思想汇报,预备期满向党组织提交转正申请。

调整就业单位的党员,组织关系直接从党组织关系所在地按党员管理程序转至新的就业单位。

三、关于改派的问题

改派是指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在择业期内,因故需要变更就业报到证所列报到单位的行为。审批和办理毕业生改派手续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按照上级政策要求,严格限制改派,原则上只允许改派一次。对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特殊情况予以改派。毕业时间超过一年不再受理有关改派手续,如再需调整就业单位,按社会从业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办理调动);对尚未落实就业单位、毕业时派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择业期内(二年),可办理改派手续,逾期按社会从业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办理改派手续的程序:

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报到证派回生源所在地的在择业期内签署就业单位的按以下三种 情况办理:

1.签署就业单位为省内市属企(事)业单位的,需毕业生本人持就业协议书、报到证到所在就业单位所属的市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办理改签手续。

2.签署就业单位为省内省直企(事)业单位的,需将就业协议书、报到证交给就业单位,由就业单位人事录用部门去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改签手续。

3.签署就业单位为省外辖区企(事)业单位或就业单位为中直单位的,需将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提交学校,由学校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集中办理改签手续。

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报到证已派遣到该单位)并在毕业一年内需要变更就业单位改签报到证的,持原就业单位解约函、与改派目标就业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书》、原就业报到证和毕业证书到学院申请办理改派手续,学工办派人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集中办理改派手续。

办理省级人才及市级人才代理的按已落实就业单位对待。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

1.已签约但未在学校备案的协议书,可否要求换发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在学校备案),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并承担相应后果。

已签约但未在学校备案的协议,在未与已签订单位解除协议前学校不予换发协议书。2.申请出国(出境)的学生户口和档案办理

毕业生要求办理出国(出境)不参加就业的,由毕业生本人联系本地人才交流中心或者其它地方,办理人才代理,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签约单位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的管理。

3、人事代理的好处

对毕业生而言,保证毕业生不论在何种类型单位(包括私营、三资或民营企业)工作,其合法权益、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和人事服务都得到保障,例如保留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龄连续、婚育管理、出具人事证明、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职称评定、出国政审、党团管理、代办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各种证件年审等等,毕业生可以随时流动,省内改变单位,出省就业办理调动手续。为保证研究生毕业后转正定级、工龄连续计算、职称评定等相关权益。

篇2: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县人社局:

本人XX,女,19XX年XX月出生,工作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XX年XX月被遴选至县XXX挂职学习,三年多时间的挂职锻炼,使我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胜任XXX工作,现请求将工作关系正式调入县XXX。

特此报告。

篇3: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1.1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

党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党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因而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本身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生动表现。因此, 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植于开人民群众。脱离群众, 没有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意味着先进性的丧失。因此,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2 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乃至生死存亡的关键。

自从诞生之日起, 中国共产党就与群众紧密相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巨大支持。相反, 如果党脱离了群众, 就会丧失其先进性, 使我党的事业遭受巨大的挫折, 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有惨痛教训的。

2 党群关系是政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

2.1 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问题。

党群关系在本质上关系到我党的政治方向与政治路线, 而不是单纯的作风问题。党群关系要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江泽民同志认为, 我国的政治问题本质上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 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层面上的问题, 决定着我党的生死存亡。

2.2 理性把握党群关系。

以往的党群关系的把握都是靠党的干部的经验, 在现阶段下, 必须向党群关系理性化把握的方向转变, 这是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在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争取自由解放,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中关系是经历来了血与火的洗礼的, 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在新时期, 经验化的党群关系必须向理性转变。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密切党群联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第二,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广大人们群众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第三, 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新时期, 党群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地位相等的利益代表问题。

这种党群关系要求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树立党与人民群众政治地位平等的地位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 并在执政理论和实践中实现这些观念。

2.3 认识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目的和意义。

从历史以及时代的高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性。党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将党密切联系群众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单纯看作是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观点是错误的。要站在时代的高度, 深刻理解党密切联系群众保持自身先进性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保持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 党群关系是保持政党先进性的普遍要求

3.1 党群关系状况与党的先进性具有一致性。

党群关系状况决定着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也就是说, 如果党群关系密切, 该政党肯定具有先进性;如果党群关系疏远, 该政党一般不具有先进性。同样, 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又直接反映党群关系的亲疏。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往往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表现, 同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一致的。一个政党只有在自己的纲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实践中, 能够体现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时候, 才是能够走在时代前列, 引领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先进政党。这样的政党也必然是能够反映社会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政党。

3.2 党的先进性随着党群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直接决定着政党的先进性。也就是说, 当党群关系向着密切或疏远的方向变化时, 政党的先进性就会得到加强或面临丧失。因此, 一个政党要长期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关系, 长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是十分不容易的, 因而一个政党要长期保持先进性也是不容易的。历史和逻辑都已证明, 一个政党只有与时俱进, 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同样, 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政党, 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总之, 密切党群关系是保持政党先进性的普遍要求。

3.3 政党概念是党群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所谓政党就是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治组织。政党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反映和代表特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 为实现特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所以, 几乎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政党, 甚至一个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也有代表其特殊利益的政党。

任何政党都存在与群众的关系即党群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在阶级社会的现实生活中, 各个阶级的利益和作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任何阶级及其政党, 要实现他们的利益, 都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而且是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当然, 获得这些支持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甚至也包括不正当的方式。因此, 党群关系是任何政党都无法回避的一种基本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 政党概念是党群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4 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进入新世纪, 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随之发生了新的变革。我党执政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都有了新的变化, 党员队伍以及所肩负的使命也都有了新的内容。国际形势复杂而多变, 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这一切造成了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的挑战, 因此, 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强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4.1 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正确观念。

党员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的问题, 并非某些人轻描淡写的单纯的作风问题。党群关系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 在新时期要实现由单纯的经验式的把握向科学理性把握的转变。

4.2 党员干部带头, 发挥表率作用。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要密切联系群众, 这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更是每个普通党员应当肩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每个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党员的表率工作。

4.3 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和不竭动力, 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另一方面, 这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我党9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总结, 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晶。

5 结论

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党同人民群众之间是肝胆想照、融入与共的关系。为此加强党的建设, 搞好党群关系, 就要使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 巩固自己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晶莹.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J].创新, 2007 (2) .

篇4: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一、落实党的人才政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落实党的人才政策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

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党的骨干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多次强调:“要研究人,要发现有才干的工作人员。现在关键就在这里;不然的话,一切命令和决定不过是肮脏的废纸而已。”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期间,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996年,江泽民在纪念党中国共产党成立75年座谈会上指出:“七十五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要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七大更鲜明的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2.调动骨干人才群体的积极性是落实党的人才政策的重点。

根据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人才规划纲要》中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的视角看,履行领导岗位职责的干部也是人才、是骨干,在专业技术岗位与高技能岗位上作出贡献的也是人才、也是骨干。同养,那些敬业爱岗、发挥示范作用的劳模、共产党员更是事业的骨干。在企业里,作为与普通员工相对应的骨干人才群体,是带领普通员工前进的骨干力量。

骨干人才群体是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的制定者和实践者。作为骨干人才群体中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正确把握企业发展战略,依据市场的变化,审时度势,适时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和近期、远期的发展目标,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保证股东有良好的回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所有这些,又都依赖骨干人才群体的有效率、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

骨干人才群体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肯引领者。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为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这种“指挥”和“协调”的活动就是组织和领导的活动。企业发展的實践表明:无论规模大小的企业,都需要有骨干人才群体去带领普通员工为之奋斗。

骨干人才群体是企业联系普通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员工对企业的态度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员工心理有企业,则企业兴;员工与企业三心二意,则企业衰。企业与员工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骨干人才群体来实现的。企业依靠骨干人才群体来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主张,依靠骨干人才群体去组织和发动员工,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领员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没有骨干人才群体在员工中起引领示范作用,或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引导员工,企业与员工的联系就会脱节,企业就无法实现对员工的组织和引领,企业的利益也将无法实现。

二、结合企业实际。落实党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骨干人才群体的引领作用。

1.围绕企业实际,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根据中央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评估企业高层次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现状,谋划企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与目标,以增强经营层人才队伍的力量,围绕企业现状,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符合实际的人才队伍。

2.建立激励机制,发挥骨干人才群体的引领作用。

公平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企业骨干人才群体的积极性。企业骨干人才素质高、技能高、收入高,如果能通过休假政策、研修政策、高校进修政策等,激发骨干人才队伍的带动引领作用,那么骨干人才在企业里体面劳动,愉快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同时,必将会组织、带动和影响一批批“争当骨干、立志成才”的员工进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转化成企业的优势和无形资产。

3.坚持人才政策,选拔优秀骨干人才到关键岗位。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这是中央的要求。就企业党组织而言,主要是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这与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按照国家《人才规划纲要》的要求,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谋划企业人才工作格局,明确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动员和组织本企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2)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古人讲,“大业唯修德”。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对人才的定义也特别强调了“素质较高”这个基本特征。企业人才是企业文明进步的代表和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必须是“德才兼备”。同时,这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劳动者素质的本质要求。

(3)坚持实践第一原则,人才是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其贡献体现在人才的劳动实践过程和劳动成果上;同时人才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因此,对人才的最本质要求是不能脱离实践,这也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

篇5:人事调动套表范文

XXX部:

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从 XXXX 年 XX 月 XX 日起将贵处XX同志调入以下部门:

XX同志调入XX部门,任XX职位;

请通知该同志交清手续,做好相关工作交接和物品移交,并务于 XXXX 年 XX 月 XX日准时报到,综合管理部

XXXX年 XX月 XX日

工作交接清单

填表日期:

注:若交接情况较多,可另附页进行说明

工作调动人员薪资调整表

填表日期:

职工调动通知单

综合管理部年月日

职工调动通知单

篇6: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中学

曾春燕

目录

一、摘要„„„„„„„„„„„„„„„„„„„„„„„2

二、关键词„„„„„„„„„„„„„„„„„„„„„„2

三、引言„„„„„„„„„„„„„„„„„„„„„„„2

四、正文„„„„„„„„„„„„„„„„„„„„„„„3 4.1和谐师生关系概念„„„„„„„„„„„„„„„„„„3 4.2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

4.2.1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4.2.2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4 4.2.3调动学生模仿和接纳教师的积极性……………………………….5 4.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秘诀„„„„„„„„„„„„„„„

6、7

五、结语„„„„„„„„„„„„„„„„„„„„„„„8

六、参考文献„„„„„„„„„„„„„„„„„„„„„8

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摘要 阐明和谐师生关系,给出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并讲明了怎样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谐。和谐无处不在,和谐无比重要。国家昌盛需要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和谐,家庭和睦需要和谐,同样在学校里良好的教学也离不开和谐。它发人深思,使人醒悟,其震憾力决不亚于一场猛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书育人,最终还是通过学生的“育己”来实现的。可见,没有学生积极的自学活动,教师是很难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而这种转化活动,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情景中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条件,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一种“隐性课程”。从各方面来说,师生关系将影响学生对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劲头,影响学生与教师交往的频率。下面我们将从各个方面来讨论和认识和谐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和谐 师生关系 调动 积极性

正文

1.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师生关系客观上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能协调一致,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好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 2.1 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学经验表明,师生感情好,老师赞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情感关系作为一种背景条件会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可包办替代。教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需的。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 3

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课;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教师学习;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他们往往爱屋及乌地喜欢他别的东西(亲其师,信其道)。

2.2有助于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就学生而言,他们通过积极思维可以产生具有个人发展意义或学生群体意义的首创性产品。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满怀好奇地以自己独特的敏锐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创造能力的具备并不是一湖而就的,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适时激励,激发创新意识。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周围新鲜事物的了解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从好奇心理产生出爱好和兴趣,从爱好和兴趣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最后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不断进取,攀登科学事业的高峰,成为对社会有贡献之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的满足,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个性发展,培养思维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存在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利用好学生 4

各自的优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这是一个思维的全过程,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正体现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揭示知识发生、恩维的过程。只有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消除传统体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我们教师去做大量的工作;要达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和领域目标,就必须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好的方面还要继承和发扬,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优势与不足,才能使课程标准得到更好实施。

2.3 有助于学生模仿和接纳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的精神必定会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产生启迪的影响。学生只有信任老师,才会主动模仿和接纳老师。没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就没有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可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其中包括:⑴ 对老师人格的信任;⑵ 对老师学识水平的信任;⑶ 学生自己的安全感;⑷ 学生自己的托付等。当学生认为老师具备了能够充当自己的典范--老师时,学生就有可能毫无顾忌地效仿,将老师的优点、传授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在学生的言行中。否则,有可能产生排斥情绪,把老师的优点,正确的东西否定掉,使教学活动处于不和谐、反斗、消极应付的状态,甚至严重影响教与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对老师信任,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其他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老师人格魅力的感

染,接受知识,学做人的道理,从而把心理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活化、充实、改造自己。人们如果有意识地观察,可以从学生身上看到老师的影子。实践证明,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感情的互动,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沟通,通则畅,就有了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努力的可预期性。师生之间的信任,何尝不是这样?。

学会激励和表扬。学会激励和表扬。每个人都喜欢听到溢美之词,当一个孩子在激励和赞扬中生活时,他会产生自信。信心可以让差生甩掉“差生”的帽子,跨入优生行列。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尝试着给学生们一些表扬和赞美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树立良好形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之一。既要 “德才兼备 ”“严格负责” 又要“ 幽默风趣 ”“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 “自然文明” 又要有 “举止优雅 ”“谈吐高雅 ”等较高素质。

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秘诀

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不要紧,在仔细想想,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没关系,爱动脑就是最棒的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6

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单一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对学生而言,即要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满足自我实现。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出卷考试时,不是想法让学生考不出,而是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能够得着,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师生共同施肥,悉心护理,才会茁壮成长。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朋友,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结语

总之,师生关系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关系,将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与教师交往的频率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条件,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一种“隐性课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一个如此重要的课题,应该让它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以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有信心和耐心将这种理念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篇7:陈会兵工作调动申请[范文]

尊敬的教办室领导:

我叫陈会兵,男,现年28岁,2003年7月毕业于临沧师范普师专业,同年9月份进入勐撒完小代课。2009年参加镇康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被录取后,服从安排到龙塘完小任教至今。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布臵的各项教学任务。特别是上学年,学校安排我承担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改进自己的教法,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年末毕业班全县统测,本班学生的数学平均分75.6分,及格率100%,两项指标全乡排名第一。

我家在勐撒新村,父亲陈光才是一名退休老教师,患骨质增生,身体不好,母亲更是常年卧病在床。我08年结婚,现有一个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妻子平常不但要照顾两位老人,照顾孩子,还要料理家务,到田里忙农活,负担非常重。我因离家太远,除了节假日、周末,平时无法帮助妻子,敬孝道,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的工作精力。

因为我的家庭情况特殊,现向领导提出申请,将我调到离家更近的完小工作。如果能够得以调动,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希望领导能认可我的成绩,考虑我的困难,同意我的申请为盼。

此致

敬礼

篇8:党关系调动的范文

关键词:党治,广东,孙中山,廖仲恺

本论文受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与中国国民党的现代化转型”课题资金支持。

在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 孙中山称赞“俄国完全以党治, 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 提出要以俄国为模范, “以党建国”, “重新组织把党放在国上”。[1]此后, 国民党开始探索创建苏联式党治模式。但是, 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 党治并非一蹴而就。在孙中山时代, 国民党未有效地将党治系统化、制度化。他逝世后, 国民党中央加快推进党治制度化,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以党领政的党治模式基本形成。国民党党治模式的演变对民国政治影响重大, 但尚未有专门的探讨, 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

广东革命政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孙中山主政时期 (1924年11月13日离穗前) ;二、胡汉民代大元帅时期 (1925年7月1日前) ;三、国民政府时期 (1925年7月1日后) 。在不同的时期, 国民党党治模式也具有不同特点。

一、孙中山主政时期的党治

国民党党政关系苏联化的步伐滞后于国民党组织模式的苏联化。“一大”后孙中山没有立即照搬苏联党治模式, 而是借鉴苏联经验, 结合国民党和广东革命政府的特殊情况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 才形成了有其特色的党治模式。其特征是:确立政治委员会对大元帅政府的间接领导;推行公务人员国民党化的政策。

“一大”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作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但国民党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为党务最高主管机关, 没有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中央执委会对广东或全国政治问题做出的决议, 对政府无约束力, 仅提供给国民党总理兼大元帅孙中山参考。如中央执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对广东政治财政统一问题案》决议的执行方式为:“以中央党部名义建议于本党总理”。[2]而且, 从实际运作情况看, 中央执委会例会的讨论事项绝大多数为党务工作, 几乎不涉及政府工作。

政治委员会的设置是国民党以党领政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24年7月11日, 孙中山下令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内组织政治委员会, 自任主席, 以鲍罗廷为高等顾问, 任命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谭平山、伍朝枢、邵元冲为委员。汪精卫解释设立政治委员会的初衷是, “ (中央执委会) 乏政治指导机关, 究未完备。先生遂提出应成立政治委员会, 以辅助先生计划政治之方针”。[3]政治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新明确其职能:“为唯一讨论政治之机关, 至于实行, 则一方面由于政府, 一方面由于中央执行委员会”, 强调“其讨论结果, 将于本会委员有拘束效力”。[4]从这一定位可以看出, 政治委员会的性质近似于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 但与后者不同的是, 政治委员会对政府并无直接指导权和监督权, 只能通过约束身为党政高层的委员来实现对政府的间接领导。

在执行层面, 与苏联各个层级党都对政府行使领导权和监督权的模式不同, 国民党和大元帅政府党政两套系统分别运作, 除政治委员会外的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党部无权监督、干预各级政府行政。为了确保政府能够贯彻国民党的主义和精神, 孙中山下令在政府机构中建立国民党基层党部, 责令各政府机关首长加入国民党, 积极发展党员, 使公务人员国民党化, 由此构成制度建设之外的另一种党治实现方式。

孙中山未效仿苏联实行直接党治, 原因不在孙中山的主观方面。大元帅制和党治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权力是由大元帅掌握还是由党掌握。孙中山并非独裁者, 国民党“一大”时他即主张废除总理制实行委员制, 后来虽保持总理制, 但他仍坚持建立集体领导制度, 政治委员会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 孙中山未能建立直接党治模式, 主要是受客观环境制约。从法理上讲, 大元帅大本营不是政府, 更非国民党政府。按照孙中山的解释, “此机关未与北京破裂以前, 不名为政府, 而但行政府之实权”。[5]大本营在军事方面倚靠讨贼联军, 在财政方面需要港粤商人的支持, 这些支持都源自对孙中山个人而非对国民党的服从。掌握军权财权的联军将领和在革命政府任职的港粤商人都处在国民党核心决策层之外, 若改变党政关系模式, 由党直接领导政府, 则可能会对这些支持者产生负面影响。再者, 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结成反对直系政府的三角同盟, 三方在实际政治活动中互相援引也相互约束, 联俄与实行党治都是敏感问题, 难以获得段、张的认同, 孙中山不可能贸然行事。所以, 在内外因素的制衡之下, 孙中山没有实行苏联式的党治模式。

二、胡汉民代大元帅时期的党治

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至次年国民政府成立前, 胡汉民以代大元帅身份领导广东革命政府。期间, 孙中山病逝引发广东政局震动, 胡汉民无法替代孙中山获各派军政力量拥护, 大元帅政府虽勉强保留, 然权威大减。国民党之前实行的间接领导的党治模式, 关键在于孙中山以党政最高元首双重身份居中维系, 确保政治委员会决议得以执行。孙中山逝世后, 大元帅政府尚且政令不畅, 以党领政更无从实施。国民党中央为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 在中山县和东江地区推行“党治”, 即由党中央委任官员进行地方行政改革, 开创了由党直接领导监督政府的新的党治模式。

孙中山北上后, 广州政治委员会因留粤委员不足而停开, 至次年6月才复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扩大为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各部部长联席会议 (以下简称“中央联席会议”) 讨论党务事宜, 是广州唯一定期召开的国民党中央会议。[6]孙中山逝世后, 中央联席会议扩展职能, 将政治议题纳入讨论范围, 成为广州政治委员会复会前国民党的权力中枢。孙中山北上前廖仲恺受命负责国民党党务工作, 这一时期中央联席会议多由其主持, 党治改革的方案也由其在会议上提出。

设立中山模范县树党治改革的先声。1925年3月21日, 廖仲恺在中央联席会议上提议, 为纪念孙中山, “改香山县为中山县, 由党施行模范政治, 以实现党纲, 训练实际政治人才”, 获得通过。[7]4月20日, 联席会议又通过廖仲恺的提案, 决议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致函广东省政府转饬香山县长于5月5日将行政权移交给新任中山县县长。[8]省长胡汉民随即按中央执委会的要求谕令香山县长如期办理交接。中山县县长人选由国民党中央联席会议决定、省政府委派, 受国民党中央领导, 定期向其汇报施政情况并向省政府通报。虽然由于县长孙科迟迟不愿就职, 中山模范县的建设进展缓慢, 但是它首开由国民党决定政府官员人选的先例, 极具象征意义。

东江地区推行的改革, 进一步完善了党治制度。1925年3月底, 黄埔学生军和粤军收复东江地区, 第一次东征完成。在中央联席会议第76次会议上, 廖仲恺提出“潮梅、海陆丰等处, 财政、民政权概交党代表设政治 (局) 办理, 按月报告中央党部及省署案”, 获得通过。[9]5月初, 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又致函中央执委会, 请求“选派廉明干练之员, 担任此间 (按:潮梅) 民政、财政, 共策进行”。[10]中央联席会议决定在汕头组织东江政治局和行政局, 管辖潮州、梅县、海陆丰所属15县的行政。政治局以委员会形式组织, 由中央联席会议委派许崇智、邵元冲、蒋介石、周恩来等5人组成, 负责计划整理潮梅各属民政、财政事宜。行政局实行行政长制, 由政治局向省政府荐任邵元冲担任行政长, 组织公署, 负责执行政治局的计划, 同时对国民党中央和广东省政府负责。[11]《潮梅各属行政长公署条例草案》规定, 行政长的权限为:执行管区内行政事务, 指挥监督所属各县县长, 管辖水陆警察警备等队, 监督并稽核财政暨一切民政财政事务。[12]在这双重行政架构中, 政治局是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行政局是职能机关, 行政长及潮梅地区各县县长虽然形式上由省长任免, 但由于国民党中央拥有政治局委员任免权及潮梅行政监督权, 党的权力事实上要高于省政府, 因而这相当于在制度上确立了党对地方政府的领导权和监督权。这一制度设计体现了权能分离和党高于政的政治理念。然而, 由于党军和粤军回师广州, 行政局尚未组织完竣就告中止, 所以这一党治制度没有真正运作。

潮梅的党治制度改革不能以一般的地方行政改革视之, 而应将其看成更高层面制度改革的预演。其时广东革命政府面临复杂形势:外有云南唐继尧以大元帅府副元帅自居, 率部进入广西, 兵指广东;内有驻粤滇桂军伺机蠢蠢欲动, 拒绝服从大元帅政府命令。国民党党政高层迫于情势, 一度拟与唐继尧妥协, 由唐入主广东政府, 同时准备将党政重心东移, 把党军与粤军控制下的潮梅地区作为新的革命基地。[13]因此, 潮梅地区当时实际上是被当作准中央政府驻在地和国民党中央直辖地来建设的, 故国民政府的一些组织原则于此可觅端倪。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党治

在平定滇桂军叛乱后, 6月14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组织国民政府。7月1日, 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典礼。与此同时, 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厅也完成改组, 并在数日后相继成立。

国民政府是国民党建立的第一个党政府。在这之前, 孙中山派革命党人先后三次在广东建立的政府均非党政府。1917年建立的护法军政府和1921年建立的非常大总统政府, 是由护法国会选举产生的, 其合法性来源于国会的认可。1923年建立的大元帅大本营, 是由参加讨伐陈炯明军的讨贼联军将领拥护而成。所以, 三次建立的政府虽以孙中山为元首, 但政府不对国民党负责, 国民党组织也不能参与到政权建设中。国民政府则由国民党中央的命令而产生, 其组织法明确规定“受国民党之指导及监督”, [14]故其完全为受国民党领导的党政府。

国民政府的成立, 标志着国民党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党治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第一、确立了政治委员会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最高领导权。

孙中山主政时期, 政治委员会在整个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明确, 其虽定位为国民党中央唯一讨论政治的机关, 但对政府并无直接领导权和监督权。6月14日, 在孙中山逝世后广州召开的首次政治委员会议上, 申明政治委员会是指导国民革命之机构, [15]明确其在党政机关中的最高领导地位。7月8日, 政治委员会进一步强调其在党政方面的最高领导权:“今后党与政府及军事之政策, 未经政治委员会讨论以前, 无论何项机关不能决议, 如有决议, 即认为无效;国民政府委员会议事日程, 须在政治委员会先行讨论, 临时动议如有关重要政策者, 须列入下次会议讨论。该项规定, 同样适用于军事委员会和省政府省务会议”, 并要求“受政治委员会监督之机关, 对于政治委员会所决定之事件, 如有重要文字上之更改, 须提出由政治委员会重新审定, 如属不关重要之文字更改, 可先行修改, 但须报经政治委员会追认”。[16]

第二、在最高领导层实行党政一体化。

国民政府实行委员制, 由委员若干人组织会议, 推举一人为主席, 构成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层。国民政府下设各部, 部长由委员兼任。政治委员会决议“关于政治之方针由政治委员会决定, 以国民政府名义执行之”。[17]为保证政治委员会决议执行畅通, 全部政治委员会委员及部分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兼任国民政府委员, 外交、财政、军事各部部长由政治委员会委员担任, 形成权能分离又议行沟通的行政制度。国民政府某要员在回应舆论的质疑时解释说:“盖以党治国, 则党与政府须切实联合不宜分离”, 国民党中央委员之加入, “一方面负监督之责, 而一方面亦所以求党义易于实行, 俾得随时秉承党训, 严课政府下各机关之执行”。[18]

第三、政治委员会对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厅实施直接领导。

国民政府成立初, 仅管辖广东一省, 广东省政与广州市政对革命政权的稳定至关重要。在政府机构建置中, 从国民政府到省政府到广州市政厅的行政管辖层级是明确的。但在决策层面, 政治委员会打破行政层级的限制, 对二者实施直接领导。省政府组织法明确载明省政府于“中国国民党指导监督之下受国民政府之命令”。[19]省政府与市政厅的人选由政治委员会决定, 省务会议议事日程及重要事项先由政治委员会讨论, 重要政策由其决议。政治委员会牢牢掌握着广东省政与广州市政的关键权力。这种越级领导的行政制度为广州国民政府时期所特有, 反映了在当时广东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国民党核心领导层力求集中权力以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意图。

四、余论

从孙中山主政时期到广州国民政府时期, 国民党党治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总体趋势是参照苏联模式逐渐实现党治制度化、系统化。譬如建立直接党治制度、确立政治委员会在政治体系中的最高领导权等, 均借鉴自苏联党治模式。然而, 不论是广东时期还是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国民党的党治模式与苏联模式都不完全一致。其中, 最主要的差别在地方党政关系方面。苏联从中央到加盟共和国乃至州县等各个层级都建立了党组织监督、领导政府的制度, 而国民党却从未建成类似的制度。

有论者认为从1924年到1927年国民党的党政体制, “中央政府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直接党治’原则, 地方政府实行的是‘间接党治’原则”, 即“虽然地方政府都要受国民党的指导, 但并不意味着同级党部可以直接统治同级政府, 同级党政组织之间是一种间接关系”。[20]论者抓住了国民党地方党政关系的一个方面, 但没有意识到问题存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 虽然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和广州市党部无法监督省市政府, 但政治委员会却越级直接讨论决议省政府和市政厅的重要行政事项。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国民党中央替代省市党部发挥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领导作用。这种替代制度的形成有其原因, 当时政治环境特殊, 国民政府最初仅领导广东一省, 不少国民党中央党政军重要领导人同时兼任广东省和广州市行政职务, 省市党部大部分执行委员的党内地位要低于同级行政领导, 由省市党部监督领导显然同级政府不合适。

广东县级政府党治改革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以至于连行政改革都困难重重。1923年进入广东的东路讨贼联军各部为了控制财政收入, 在各自防区内擅自委派县长或者要求省政府任命其所推荐的人选, 形成惯例。平定滇桂军叛乱之前, 广东各县县长大都为滇军所荐任。国民政府成立前后, 虽免去了一些反动的县长, 但“多数县长就其意识形态和社会地位来说是站在豪绅一边的”。1926年2月在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使团会议上, 鲍罗廷解释了为何不完全撤换旧县长而代之以优秀的、较左的国民党员。现实的原因是国民党没有足够的有行政经验的党员能够胜任县长的职位。但最重要的是, 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豪绅掌握着地方经济, 在当地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任何县长都要与其合作才能巩固统治, 即便换新县长, 国民党的政策仍然难以推行。土地革命是改革地方行政的基础, 但当时国民党中央没有决心进行土地革命, 故迫不得已只能采取维持现状的办法。[21]行政改革尚且无法完成, 党治改革就更提不上议事日程了。

上一篇:小班健康活动:小鸡找朋友下一篇:走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