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

2024-05-18

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精选6篇)

篇1: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

北京佐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Joesun Investment Consulting(BJ)Ltd.电话 Tel:(8610)58694001/2/3 传真Fax:(8610)58699811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11号楼3101室,邮编:100022

Unit 3101, Tower 11, Jianwai SOHO, No.39 Dongsanhuan Zhonglu,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出境办理工作签证——所有外籍人员

外国人L或F签证转工作签证程序

就业许可——邀请函——外国人出境——外国人入境——就业证——工作签证

申办就业许可需提交如下文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三资企业还需提交企业成立批准证书复印

件);

(2)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详细说明聘用原因、职务、用人单位盖章);

(3)聘用意向书(聘用副总以上职位,须同时提供企业董事会决议);

(4)外国人的中文简历和任职资格证明(学历证书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复印件)及护照复印件(需大学学历及二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5)医疗机构近期出具的外国人的健康状况证明复印件;(需二寸照片4张,最多3 个工作日出结果)

(6)填写外国人就业申请表(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贴表上。(7)委托书(8)护照复印件(9)批准证书

以上工作需10个工作日,不包括体检时间

内资公司聘用外籍人员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无主管部门的,可直接向市劳动保障局申请,并携带单位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申办就业邀请函需提交如下文件

北京佐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Joesun Investment Consulting(BJ)Ltd.电话 Tel:(8610)58694001/2/3 传真Fax:(8610)58699811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11号楼3101室,邮编:100022

Unit 3101, Tower 11, Jianwai SOHO, No.39 Dongsanhuan Zhonglu,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1、就业许可复印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外商来访报告表 以上工作需2个工作日

申办就业证需提交如下文件

(1)外国人就业许可证(正本);

(2)经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或确认的外国人健康证明;

(3)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与被聘用外国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有效护照正本及复印件;

(5)外国人就业登记表一份(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2张。

以上工作需5个工作日

申办居留许可需提交如下文件1、2、3、4、5、6、7、公司介绍信(说明原因,说明申请何种签证)就业许可(代表处不需要)、就业证原件、复印件 体检证明原件、复印件(居留证在有效期内不需要)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彩照二寸2张

住宿证明原件、复印件

护照、居留证原件、复印件

8、携行儿童除需以上相关文件外,另需:公司公函、出生证明 以上工作需5个工作日

北京佐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Joesun Investment Consulting(BJ)Ltd.电话 Tel:(8610)58694001/2/3 传真Fax:(8610)58699811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11号楼3101室,邮编:100022

Unit 3101, Tower 11, Jianwai SOHO, No.39 Dongsanhuan Zhonglu,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2

注:以上报价全部含有发票

外国人体检

地点:和平里医院旁边,外国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电话:64274239 体检费:人民币650元

对于体检的要求,请致电外国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咨询。

篇2: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

第一步

办理外国人近期的体检证明(检验检疫局),并去取这些资料(体检证明)。

各区的检验检疫地址:

第二部

办理就业许可证(10DAY)

资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三资企业还需提交企业成立批准证书复

印件)、公司章程、合资合同(合资、合作企业)的复印件;

(2)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详细说明聘用原因、职务、用人单位盖章);

(3)聘用意向书(聘用副总以上职位,须同时提供企业董事会决议);

(4)外国人的中文简历和任职资格证明(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原件和

复印件)1及护照复印件(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二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5)医疗机构近期出具的外国人的健康状况证明复印件;

(6)填写外国人就业申请表(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贴

表上。

注:内资公司聘用外籍人员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无主管部门的,可直接向市劳动保

障局申请,并携带单位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同时网上办理:来华邀请函(5DAY)

(1)登陆首都之窗 进入网上办事—办事服务—出境入境

(2)北京市商务委—办事大厅—办事窗口---11号(核发来华邀请函)

领取来华邀请函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2)护照复印件

(3)领取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来华保证书(单位盖章和法人签名)

第三部

办理就业证(5DAY)

资料:(1)外国人就业许可证(正本);

(2)经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或确认的外国人健康证明;

(3)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与被聘用外国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有效护照正本及复印件;

(5)外国人就业登记表一份(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2张。

3、申办就业证延期需提交如下材料:

申办就业证延期应在就业证有效期满前30天内办理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有效护照(正本);

(3)《外国人就业证》正本;

(4)就业延期申请表(在聘用单位全称处盖章)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

(5)介绍信

(6)办理几个人的延期申请,就需要几套材料,没人一份。在办理法人的就业许可时不要此项,而且法人的就业许可和就业证可以同时办理。

申办就业证延期需3个工作日;如就业证的附页用完,须带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

第四部

办理就业签证(5DAY)

资料:1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批准证书及复印件本人护照及住宿登记(复印件)出入境体检证明加盖单位公章的申请表一张2寸蓝底或白底照片就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第一、第二、第三页)第一次办理时本人必须到场

企业中的外籍工作人员及其随行家属申请居留许可须知(Z签证)

一.申请居留许可的对象:

在京国有、私营、三资企业中任职受聘的外籍工作人员及其随行家属(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

二.申请居留许可的材料:

1、有效护照和签证;

2、在京住宿地派出所或旅店业开具的《临时住宿登记表》;

3、准确填写《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申请表》并加盖在京受聘单位的公章,贴一张白色或浅蓝色背景近期2寸正面免冠照片;

4、交验公司本经年检的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批准证书

5、交验国家外国专家局或外国专家局授权单位签发的《外国专家证》或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发的《外国人就业证》;

6、年满18周岁以上首次申请居留许可的外国人,提交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健康证明》;

7、随行家属单独申请时,须提交受聘人员的护照、居留许可和在京受聘单位公函以及上述材料;

8、配偶还须提供结婚证明;

9、父母、子女还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10、持“L”(旅游探亲)、“F”(访问)签证入境的三资企业中的外籍投资者、企业法人代表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外籍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外籍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申请居留许可,还需交验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明》。注:以上证明均须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加盖翻译公司公章的中文翻译件;三资企业需先在出入境管理总队外管大队办理备案登记,再申请居留许可;中国户口未注销或还具有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员,应先办理注销户口或退籍手续后,凭相关证明申请居留许可。首次申请居留许可人员须本人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三.申请居留许可的时限:

企业法人代表、投资者及其随行家属可申请有效期2年的居留许可;其他外籍工作人员及其随行家属可申请有效期1年以内的居留许可。

签证延期资料红字标示

另需准备:A、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B、单位为代办人出的介绍信

C、单位给就业者家属出的接待公函

篇3: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

第一条为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 维护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秩序, 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 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 核发。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下级饲料管理部门承担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工作。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 负责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的技术评审工作。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设立饲料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的技术评审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生产许可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农业部和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权限核实、处理。

第二章生产许可证核发

第六条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应当符合饲料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 (二) 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 (三) 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设施和质量管理制度; (四) 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环境; (五) 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 (六) 农业部制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申请人应当向生产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并提交农业部规定的申请材料。

申请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书面审查和现场审核, 并将相关资料和审查、审核意见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收到资料和审查、审核意见后, 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并将决定抄送省级饲料管理部门。

申请设立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书面审查;审查合格的, 组织进行现场审核, 并根据审核结果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生产许可证式样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申请人凭生产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九条取得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应当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核发产品批准文号。

第十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一) 委托产品在双方生产许可范围内;委托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 双方还应当取得委托产品的产品批准文号;

(二) 签订委托合同, 依法明确双方在委托产品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受托方应当按照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及产品标准组织生产, 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委托方和受托方对委托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委托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 还应当标明受托方取得的生产该产品的批准文号。

第十一条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继续生产的, 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续展申请, 并提交农业部规定的材料。

第三章生产许可证变更和补发

第十二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按照企业设立程序重新办理生产许可证:

(一) 增加、更换生产线的; (二) 增加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的; (三) 生产场所迁址的; (四) 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在15日内向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 由发证机关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变更后的生产许可证证号、有效期不变:

(一) 企业名称变更; (二) 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 (三) 企业注册地址或注册地址名称变更; (四) 生产地址名称变更。

第十四条生产许可证遗失或损毁的, 应当在15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由发证机关补发生产许可证。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 企业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报告发证机关。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并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档案, 记录日常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第十七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2月底前填写备案表, 将上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报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4月底前将企业备案情况汇总上报农业部。

第十八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发证机关注销生产许可证:

(一) 生产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依法被吊销的; (二)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按规定续展的; (三) 企业停产一年以上或依法终止的; (四) 企业申请注销的; (五) 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罚则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生产许可的, 饲料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 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生产许可。

第二十一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证的, 由发证机关撤销生产许可证, 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生产许可;以欺骗方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 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处罚:

(一) 超出许可范围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二)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 未依法续展继续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第二十三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采购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未查验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的, 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处罚。

第二十四条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所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复合预混合饲料, 是指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 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和 (或) 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其中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基本营养需求, 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和 (或) 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其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需求, 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维生素与载体和 (或) 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其中维生素含量应当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需求, 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01%且不高于10%。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1999年12月9日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发布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2006年11月24日发布的《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同时废止。

篇4: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探讨

关键词:电梯制造许可;型式试验;电梯整机;覆盖原则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3-0083-02

按照我国相关法规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是保证制造单位生产的电梯产品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前提。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和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的要求电梯安装施工单位应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规定的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提供制造资料和安装资料、使用单位部分资料审查,资料审查符合后方可以施工。在提供的制造资料中前两项分别是电梯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这表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也在从源头入手防止非法电梯产品进入市场,从源头保障电梯使用安全。但在实践监督检验中发现还有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的关系和覆盖原则理解不透。笔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发表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电梯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之间的关系

根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规则》)第二条规定 电梯取得制造许可方可正式销售。 制造许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产品型式试验;制造单位许可。

作为电梯整机制造,除特殊类型电梯和各种类型的进口电梯许可方式为型式试验。其它各类型电梯的许可方式都是制造单位许可。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制造单位许可。《制造许可规则》规定制造许可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制造许可方式为产品型式试验的,制造许可的程序为:申请、受理、型式试验、备案、公告。完成规定程序中的备案后,申请单位即可正式销售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方式为制造单位许可的,制造许可的程序为:申请、受理、型式试验、制造条件评审、审查发证、公告。制造单位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后,即可正式制造、销售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

通过以上程序和《制造许可规则》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取得制造许可的单位,通过取证产品的型式试验和制造条件评审说明其具有了制造许可类型、型式、参数覆盖下的电梯的能力。是对申请单位质量管理、软硬件条件、制造能力的一种认可。型式试验是对取证产品批量生产前对其机构配置安全性能与国家规范符合性的确认。制造许可需要由取证产品的型式试验来实践考量制造单位软硬件水平。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的取证产品也需要由通过制造许可的制造单位来保障其今后量化生产的质量。也就是说制造单位许可决定了申请单位是否有能力生产制造电梯,其范围由申请单位制造的最大样机和制造最大样机的制造条件来界定。型式试验决定了有制造能力的申请单位具体能生产什么部件配置和参数设置的电梯,其类型、型式、主参数应在制造许可范围覆盖下,部件配置和其他参数变更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应重新进行变更项目的型式试验。如果产品类型、型式、主参数变更超出原制造许可范围,应进行制造单位基本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并进行变更项目型式试验。考虑到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造装备等因素的变化,制造许可证有效期是4年,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只要未出现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或其主要参数在规定方向上发生变更,并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未提出型式试验要求,可长期有效。

2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覆盖原则

比较《制造许可规则》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报批稿)(以下简称《型式试验规则》)我们发现。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覆盖原则不同。制造许可证明文件是以类型、型式、主参数覆盖,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是以类型、型式、部件配置、参数覆盖。其中两者的参数覆盖原则也不同,以曳引式客梯为例,按照制造许可目录是以额定速度向下覆盖,而型式试验是以额定速度、额定载重量两个参数覆盖。型式试验覆盖更细致具体。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针对的对象不同,要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对象是制造单位,其表达的是制造单位的综合能力。型式试验的对象是取证产品,表达的是定型产品的综合性能。取证产品在部件配置和非主参数变化,并不影响对制造单位综合能力的判定,而只会影响变化后产品的综合性能。所以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覆盖原则没有这两项。通过前述的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制造许可范围覆盖下的经型式试验合格的电梯是可以批量生产的。所以审查某一单位的电梯产品是否符合制造范围,应首先确定其类型、型式、主参数是否符合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覆盖范围,再确定其部件配置、其他参数是否符合型式试验合格证的覆盖范围。单纯的以狭义“型号”作为覆盖原则是错误的,为鼓励制造单位提高工艺水平,采用先进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产品的型号编制也不宜固定。制造单位因辅助工艺的调整、非主要部件的结构变更等原因变更产品型号,只要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或其主要参数未在规定方向上发生变更,则产品仍在型式试验合格证覆盖范围内。

型式相同的电梯或类型相同、型式不同的电梯,如果《型式试验规则》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未发生变更、主要参数符合覆盖原则,存在区别的电梯部件(如玻璃门或玻璃轿壁)经型式试验合格,且其部件配置的合理性已经型式试验机构确认,型式试验机构认为样机的型式试验结果对其具有覆盖性,型式试验机构可在其出具的《型式试验合格证》覆盖范围中予以明确。

以上对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关系和覆盖原则的探讨,是结合现有法规是实际工作发表的个人认识和理解。其中参考的《制造许可规则》是2003年发布的试行稿,《型式试验规则》是报批稿,相信待两个规则正式稿出台后对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的解释将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稿)[S].

[2]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报批稿)[S].

作者简介:尹传仁(1978-),男,山东人,大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特种设备安全。

(责任编辑:赵秀娟)

篇5: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须知

一、外国人应当向直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局)没有出入境管理专门机构的地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

一、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须回答有关询问并提供下列材料:(一)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因公普通、普通护照等证件:

(二)填写《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申请表》交一张近期二 寸半身下面免冠照片:(三)与申请签证、居留许可有关的证明材料。

二、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须由本人向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申请L签证,探亲者可以由在华亲属代办,(二)申请F签证,可以由接待单位代办

(三)申请居留许可,首次必须本人申请

三、申请L签证

1、申请个人签证,须提供接待单位公,无接待单位的须提供能保证在华生活费用,每天按100美元计算。

2、探亲者探望中国内地居民,还须提供亲属本地常信户籍证明及居民身份证件,探望常住外国人须提供亲属的护照居留许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原件及复印件

3、来华看病或其它无私人事物,须提供相关证明。

四、对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文化交流的,应须提供本地接待单位公,原件及复印件。

五、申请居留许可

1、持Z签证者须提供《外国人就业证》或者《外国专家证》或者《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副本》《机构代码证》就业者单位公原件及复印件。

2、持X签证者须提供就读院校学习期限公,02表

3、上述人员的随行家属须提供任职就业单位公,配偶还须提供婚姻证明;父母子女还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已满18岁的外国人,还须提供健康证明书。

六、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受理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外国人可以得到相应的签证或居留许可。

七、对利用我国单方面提供免办签证政策者来华者,入境后不得向公安机关提出任何签证或者居留许可。

八、因丢失护照者领取新护照者,还须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护照报失证明或者外国人驻华使馆、领馆照会。

篇6: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

公安部 公境[2004]3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国人签证和居留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受理、审批、制作和签发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的机关是直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局)以及设有出入境管理专门机构的地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

省、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局)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受理、审批、制作和签发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

【第三条】 外国人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延期、加签、变更(以下统称签证、居留许可申请)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受理与审批

【第四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申请,应当询问有关情况并要求申请人提供下列材料:

(一)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包括外交、公务(官员、特别)、因公普通、普通护照等证件;

(二)填写《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申请表》,交一张近期二寸半身正面免冠照片;

(三)与签证、居留许可申请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五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只受理经本人提出的签证、居留许可申请,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签证:探亲者可以由其在华亲属代办;团体旅游者可以由接待旅行社代办;看病者可以由亲属或者接待单位代办;

(二)F签证:可以由接待单位代办;

(三)居留许可:可以由工作单位或者就读院校代办,但受理外国人的首次居留许可申请,必须面见本人。

【第六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和审批签证、居留许可申请,应当认真核对不准入境人员名单,核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方可签发相应的签证或者居留许可。

签证、居留许可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外国人所持国际旅行证件的有效期。

【第七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审批同意的签证、居留许可申请,应当在受理后的5个工作日以内签发。

【第八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我国单方面允许免办签证来华者,无不可抗力原因,不得受理其任何签证、居留许可申请。

【第九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外国人应当发给L签证。

【第十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旅游者申请L签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申请个人签证,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无接待单位的,须提供能够保证在华生活费用的经济证明(现钞、旅行支票、汇票单据、现金卡等,每天按100美元计算)。

可以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最多签发两次。

(二)申请团体签证,原则上不予受理。对有不可抗力原因的,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签发相应有效期限的零次团体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三)申请团体签证分离,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

可以为分离人员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签证。

(四)丢失团体签证申请补发,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和本次入境的团体签证复印件。

可以签发与原签证停留期限相同的零次团体签证。

【第十一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探亲者申请L签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具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的外籍配偶、父母及未满18周岁子女申请签证,外籍配偶须提供婚姻证明;外籍父母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外籍子女须提供出生证明或者亲属关系证明。探望华侨和港澳台居民须提供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6个月以上的常住证明。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1.探望中国内地居民,还须提供亲属本地常住户籍证明或者实际居住地的相关证明及居民身份证;

2.探望华侨,还须提供亲属的中国护照及国外定居证明;

3.探望港澳居民,还须提供亲属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者《港澳同胞回乡证》;

4.探望台湾居民,还须提供亲属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5.探望在中国具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还须提供亲属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二)外国留学生的外籍配偶、未满18周岁子女,未满18周岁的外国留学生的父母或者境外监护人申请签证,须提供留学生就读院校公函及留学生护照或者居留许可。外籍配偶还须提供婚姻证明;外籍子女还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监护人还须提供留学生父母的委托书。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三)年满60周岁在境外无直系亲属,投靠境内直系亲属的外国人申请签证,须提供被投靠中国公民的常住户籍证明或者外国人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经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以及投靠人境外无直系亲属关系证明、经公证的投靠人经济来源证明或者被投靠人经济担保证明、经公证的投靠人或者被投靠人的房屋租赁或者产权证明。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四)年满60周岁在华购置房产的外籍华人及其配偶和未满18周岁子女申请签证,须提供房产证明、经济来源证明(汇票、存折、现金卡等)或者经国内公证机关公证的经济担保书或者经济自保书。外籍配偶还须提供婚姻证明;外籍子女还须提供出生证明或者亲属关系证明。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五)外籍华人、华侨在中国寄养的未满18周岁的外籍子女申请签证,须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人的出生证明,外籍父母的护照复印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人的,还须提供在境外定居证明复印件;

2.申请人父母的委托书,委托书须注明委托抚养或者监护人、寄养年限等内容;

3.抚养人或者监护人的身份证明和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面保证。书面保证须注明接受被寄养儿童父母委托,承担抚养与监护责任,保证被寄养者按期离境等内容;

4.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六)其他探亲者须提供下列材料:

1.探望中国内地居民,须提供亲属的本地常住户籍证明或者实际居住地的相关证明及居民身份证;

2.探望华侨,须提供亲属的中国护照及国外定居证明;

3.探望港澳居民,须提供亲属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者《港澳同胞回乡证》;

4.探望台湾居民,须提供亲属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5.探望常住外国人,须提供亲属的居留许可或者《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6.探望华侨和港澳台居民还须提供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6个月以上的常住证明。境外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须经我国驻外使馆或者领馆认证。

对第(一)至第(五)项人员可以签发有效期6个月或者1年的零次、一次、二次或者多次签证,签发次数不限。

对第(二)项人员,签证有效期不得超过留学生的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的有效期限。

对第(六)项人员可以签发有效期6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最多签发两次。

【第十二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其他人员申请L签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来华看病人员,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二)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人员,须提供相关证明。

可以签发有效期3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第十三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的人员应当发给F签证。

(一)申请F签证须提供本地接待单位公函。

可以签发有效期6个月以内零次、一次、二次签证以及6个月或者1年多次签证,签发次数不限,但自入境之日起每次在华停留期连续累计最长不得超过1年。

(二)申请团体签证分离,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

可以为分离人员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

【第十四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应当发给J-2签证。

申请J-2签证须提供外交部新闻司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公函。

可以签发有效期1年以内的零次、一次、二次和6个月或者1年多次签证,签发次数不限,但自入境之日起每次在华停留期连续累计最长不得超过1年。

【第十五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经中国过境的外国人应当发给G签证。

申请G签证,须提供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效签证及机(车、船)票。

可以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第十六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应当发给C签证。

申请C签证,须提供民航或者交通等部门的公函。

可以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或者一次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第十七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受理持特区旅游签证进入内地的签证申请。对有紧急事务(工程抢修、索赔、签合同、探望危急病人、奔丧)的须提供相关材料。

可以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L或者F零次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第十八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可以为下列人员签发居留许可:

(一)持驻外使馆、领馆和香港、澳门公署签发的Z、X、J-1签证的外国人;

(二)根据互免签证协议免办签证来华,需超过协议规定的免签停留期的外国人,但不包括各国驻华使馆或者领馆、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的随任子女、父母、岳父母、同居者、经外交部礼宾司同意的非直系亲属以及执行联合国援华项目或者根据两国间协议来华长期工作的联合国官员、政府公务员及其随任眷属以及其他因公来华人员;

(三)持L、F、J-2签证入境,持有相关材料申请居留许可的外国人。

【第十九条】 持Z、X、J-1签证入境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持Z签证者须提供《外国人就业证》或者《外国专家证》或者《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海上石油作业工作准证》或者文化部、文化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批准演出的批件及工作单位公函;

(二)持X签证者须提供就读院校注明学习期限的公函和《录取通知书》;

(三)持J-1签证者须提供记者证。

持Z、J-1签证者的随行家属须提供任职或者就业单位公函;配偶还须提供婚姻证明;父母和子女还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第二十条】 根据互免签证协议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申请居留许可,应当参照本规范第十九条的规定办理。对其中未持普通护照因在华学习申请居留许可,应当要求其换持普通护照后再申请居留许可。

【第二十一条】 持L、F签证入境因任职或者就业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外国企业驻华常驻机构的首席代表、代表须提供《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外国(地区)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和《外国人就业证》或者《外国专家证》;

(二)三资企业外方投资人、法人代表以及国有、三资和私营企业聘请的外籍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须提供企业的批准证明、营业执照副本和《外国人就业证》或者《外国专家证》;

(三)来华从事营业性文艺演出的人员需提供文化部、文化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批准演出的批件。

上述人员的随行家属须提供任职或者就业单位公函;配偶还须提供婚姻证明;父母和子女还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第二十二条】 持L、F签证入境因学习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就读院校的《录取通知书》、JW201表或者JW202表和注明学习期限的公函。

【第二十三条】 持J-2签证入境作为常驻记者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外交部新闻司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公函。

【第二十四条】 已满18周岁的外国人自入境之日起首次申请1年以上有效期居留许可,还须提供健康证明。

负责对外国人进行健康检查、复查、对健康证明书确认的卫生医疗部门,是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没有卫生检疫部门的,是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共同指定的县以上卫生医疗部门。

对境外公立医院以及经公证的私立医院签发的健康证明书无法确认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当地指定的卫生医疗部门出具的确认证明。

【第二十五条】 居留许可的有效期分为以下几类:

(一)来华任职或者就业人员,对其中的投资者和企业的法人代表及其随行家属可以签发2年,对其他人员签发1年;

(二)来华常住记者及其随行家属签发1年;

(三)来华学习,可以签发与其在华学习期限相同的居留许可。就读院校公函注明的学习期限与《录取通知书》注明的学习期限不一致时,以就读院校最终答复意见为准。

【第二十六条】 居留许可持有人的居留事由、护照号码、偕行人等情况发生变化的,须在10日以内向居留许可签发机关申请新的居留许可。

【第二十七条】 居留许可持有人的住址、就读院校、任职或者就业单位等情况发生变化的,须在10日以内向居留许可签发机关申请变更。

对由一城市迁往另一城市的,由迁出地或者迁入地出入境管理部门在计算机系统内将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修改。

【第二十八条】 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指下列人员:

(一)省(部)级国家机关邀(聘)请的高级顾问以及执行中央或者地方与外国签署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协议、人才交流项目的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员;

(二)对国家及社会等有重大或者突出贡献的人员以及执行政府间无偿援助协议的人员;

(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聘用的学术、科研带头人以及有关单位聘用的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或者享受同等待遇的学术、科研骨干;

(四)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职务或者享受同等待遇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专业技术人员;

(五)在西部地区或者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资100万美元以上,在其他地区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的人员以及符合上述条件的外国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派遣来中国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六)国际重要科学奖项的外国籍华人获得者和其他杰出、重要外国籍华人;

(七)第(一)项至第(六)项人员的配偶和不满18周岁的子女。

【第二十九条】 高层次人才申请F签证须提供一类授权单位公函等有关证明文件;投资者申请F签证须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有关证明文件。

可以签发有效期2年以上、5年以内的多次入境有效签证,签发次数不限。

【第三十条】 高层次人才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一类被授权单位公函以及《外国专家证》或者《外国人就业证》等证明文件;投资者申请居留许可须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有关证明文件。

可以签发2年以上、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签发次数不限。

【第三十一条】 持新护照人员申请签证或者居留许可,除按照申请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的规定提供相应材料外,还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因丢失护照领取新护照者,还须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护照报失证明或者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照会;

(二)因护照即将到期或者签证页用完等情况领取新护照者,还须提供本次入境时所持护照;

(三)在中国境内出生的单独持有护照的外籍婴儿,须提供外籍婴儿的出生证明及父母双方的护照复印件。

可以根据本章有关规定签发相应的签证或者居留许可。

【第三十二条】 旅游团或者访问团成员丢失护照的,可凭公安机关出具的护照报失证明或者所属国驻华使馆或者领馆照会以及接待单位公函随团出境,不再签发签证。不随团出境的,按照申请团体签证分离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7个国家公民(不包括华人)申请签证、居留许可,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不受理旅游者签证申请和团体签证分离申请,有不可抗力原因的须提供接待单位公函。

(二)探亲人员申请签证,须提供亲属的本地常住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和国内公证机关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可以签发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零次签证,最多签发一次。

中国公民的外籍配偶,须提供本地常住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和婚姻证明,可以签发有效期3个月以内的零次签证,签发次数不限。

留学生家属,须提供留学生就读院校公函和留学生护照复印件或者居留许可复印件,可以签发有效期3个月以内零次签证,签发次数不限,但自入境之日起每次在华停留期连续累计最长不得超过留学生的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的有效期。

(三)申请F签证,须提供一、二类授权单位公函。必须面见申请人并询问有关情况,情况属实的,可以按照本规范第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办理。

(四)持Z、X、J-1签证入境申请居留许可,必须面见申请人并询问有关情况,与相关单位和院校核实情况后,方可按本规范第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办理。对持其他种类签证申请居留许可一律不得受理。

【第三十四条】 另纸签证和居留许可发给下列人员:

(一)持有另纸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的人员;

(二)护照签证页用完又领不到新护照的人员;

(三)因其他特殊情况,签证机关认为有必要签发的人员。

第三章 制作与签发

【第三十五条】 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采用贴纸形式,计算机打印,手工粘贴。

【第三十六条】 制作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在原签证和居留许可上加盖“注销”章,重新签发签证和居留许可。

签发团体签证,贴在团体名单表第一页的背面。办理团体签证分离,在旅游团名单中的分离人员姓名上加盖“注销”章和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编号国徽章。

【第三十七条】 制作贴纸签证、居留许可后,将存根撕下粘贴在《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申请表》的右上方。

【第三十八条】 贴纸签证、居留许可“签发地”一栏填写签证机关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盟)名称,如“山东”、“济南”。

【第三十九条】 “备注”栏和“居留事由”栏采取选项打印方式,主要填写以下内容:

(一)偕行人:填写实际偕行人数。适用下列情况:

1.在中国新出生的外籍婴儿,与父或者母共同持用一本护照;

2.入境时偕行儿童,出境时申请减少偕行儿童,被减少的儿童必须持有单独护照申请签证或者居留许可,否则不予受理。

(二)另纸签证:填写“另纸签证”。

(三)对外国人采取缩短停留期限、取消居留资格、遣送出境、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在有效的签证或者居留证可上加盖“注销”章,重新签发签证,并在签证备注栏注明:

1.缩短停留期限,填写“缩短停留期限,在 年 月 日前出境”;

2.取消居留资格,填写“取消居留资格,在 年 月 日前出境”;

3.公安部批准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填写“限期出境,在 年 月 日前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在 年 月 日前出境”;

4、遣送出境,填写“遣送出境,在 年 月 日前出境”;

5.对上述四类人员所作签证的“种类”、“次数”和“有效期”打印“*”,对签证或者居留许可过期处罚完毕后允其自行离境的外国人,所作签证的“种类”、“次数”和“有效期”打印“*”,备注栏填写“准予10日内出境”。上述四类人员签证备注栏的具体期限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填写。

对缩短停留期限和取消居留资格以及签证或者居留许可过期处罚完毕后允其自行离境的外国人,出入境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其任何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申请,对此类人员超出签证期限继续停留的,处罚后应当遣送出境。

(四)限定口岸出境,填写“限从()口岸出境”。

(五)居留许可“居留事由”从以下7类选项中选择填写:

1.任职;

2.就业;

3.学习;

4.记者;

5.任职者家属;

6.就业者家属;

7.记者家属。

第四章 附则

【第四十条】 签发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零次团体签证费,按照一次团体签证费收取。对等收费标准中未列入的项目费用按照非对等收费标准中列入的项目费用收取。

居留许可有效期在1年(不含1年)以内的,收费100元人民币,有效期在1年以上的,收费200元人民币。

【第四十一条】 本规范所称“以上”、“以内”,皆包含本数,但有特别注明的除外。

【第四十二条】 本规范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范自2004年4月1日起执行,2000年2月18日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签证工作规范》同时废止。以往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另有专门协议的按照专门协议办理。

上一篇:10kv开闭所管理制度下一篇:学校戒尺使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