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2024-05-02

无线城市运营规划(精选6篇)

篇1: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广西无线城市旅游频道合作运营项目2013年规划

一、推出广西版手机导游客户端,强化本土用户使用感知

2012年引入的手机导游客户端的受众面为全国用户,提供的景点导游服务也囊括了全国景点。根据广西无线城市旅游频道的本土化频道定位调整策略,2013年将重点打造广西版手机导游客户端的,以广西本土市民为核心目标客户,致力于提升广西本土市民的使用感知。

“手机导游客户端”适用客户“景点实地旅游时”的场景,主要为客户提供广西区内景点随身智能导游服务,强化“赏景点听故事”的旅游新体验。

二、原有栏目全新包装,推出“在家去旅游”栏目 “在家去旅游”栏目主要针对想提前了解目标出游景点信息,或爱好旅游但无钱无闲成行的区内客户群,强化“足不出户,在线游全国”的实地旅游替代性感知。

该栏目由旅游频道原“热门语音导游”栏目优化而来,对其功能定位进行全新包装。它将整合合作商的全国语音导游产品,按照热门旅游城市或者热门景点进行划分,形成“去上海”“去桂林”“去峨眉山”等主题热点,让客户在线体验各大景点。

三、做好旅游频道服务能力引入工作

做好旅游频道门票、酒店等功能板块的服务能力引入工作。在去年已搭建好旅游频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如完善信息源等后续服务的引入工作,进一步优化旅游频道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求合作商家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协助进行旅游频道的运营推广工作。

篇2: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12月12日,“2010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物联网人才建设专题研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隆重开幕。会上浙大-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以“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运营”为题做了相关演讲。

杨冰之教授指出,当前城市面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巨大的挑战,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好坏直接关乎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现在需要我们高 度关注和研究。他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3.0,基于数字城市(网络城市)之上,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能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城市的 智能化程度,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热点。

杨冰之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国智慧城市的主要规划内容,认为我国智慧城市规划需解决关键问题有 四点:智慧城市如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如何立足当前实际情况,决城市重大问题;怎么突破单纯的技术主导路线,实施整体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战略愿 景设计以及如何与其他规划无缝衔接配套的问题。他从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智能化公共服务 体系等规划的五个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的行动策略。

篇3: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以及人们对信息通信服务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 在市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下, 未来通信领域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 传统宽带固定接入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家庭和办公室等固定环境内使用宽带业务;另一方面, 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和低速数据业务, 希望能使用更高数据速率的业务。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固定宽带接入服务和移动服务在技术和业务上呈现融合的趋势。由运营商主导的无线城市将完成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这两项任务。

二、无线城市概述

2.1无线城市定义

根据国际无线通信协会 (WCA) 的定义, 无线城市是指市政当局或者私人企业投资, 通常基于Wi-Fi、Mesh、Wi Max的技术体系, 并以其宽带能力为市民、企业、外来访客和旅游者、政府机构服务的城市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城市服务的对象不只个人, 企业、政府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服务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本文认为无线城市是基于云计算的技术, 融合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三屏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综合应用。它包括无线覆盖和无线应用两个层面。无线覆盖是指为市民提供2G/3G/4G/WLAN网络服务;无线应用是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得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和城市信息化应用。

2.2无线城市发展历程

Wi Fi、Mesh组网、3G/4G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无线城市的兴起及发展, 根据这些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无线城市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1年, 这一阶段是无线城市的兴起, 得益于Wi Fi热点的建设, 一些新兴运营商开始意识到为laptop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于是他们开始大量在一些热点地区用Wi Fi AP进行覆盖。

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03年, 这是第一次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 绝大多数Wi Fi热点主要由传统电信运营商与WISP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建设, 他们依托强大的融资能力迅速扩大Wi Fi热点数量, 并将这种新兴业务与现有固定及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捆绑在一起提供给用户, Wi Fi的使用便利性使得整个市场对这项业务的预期空前高涨。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2004年, 这一时期虽然Wi Fi业务被普遍认为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 但世界范围内电信运营商及WISP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 Wi Fi热点建设速度放缓。但同时非赢利性的Wi Fi热点、Wi Fi云以及Mesh技术的兴起使得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扩大覆盖范围并大大降低成本。

第四阶段为2004年至今, 对于于信息化要求较高的一些城市在这一时期由政府的牵头, 开始宣布将利用Wi Fi及23G/4G技术建立无线城市。自此以后, 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无线城市概念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市场对它的预期和投资开始复苏。

2.3国内无线城市发展概况

中国在无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起步较晚, 从时间上看, 2002年已开始应用;从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看, 初期主要应用在城市的一些热点区域并逐渐拓展到一些特殊行业。目前我国无线城市运营提供的服务是以政府政务及公共服务应用为主, 如城市管理、无线政务、公共安全监控、应急联动等服务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应用, 同时针对企业行业的应用正在不断完善, 如视频会议、媒体广告服务、远程医疗、无线监控、无线VPN等。针对公众的无线城市应用也在不断推出, 如移动视频通讯、远程控制、手机电视、互动游戏等。目前我国无线城市模式有以下4种。

(1) “北京模式”

北京的无线城市以基础通信网络即TD-SCDMA+Wi Fi网络建设模式, 与政府合作的移动城市综合业务平台、北京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北京移动政务平台为基础应用平台, 服务提供面向城市信息化的若干重点领域。

(2) “台北模式”

采取“政府与营运商共建共赢”的模式, 政府并未出资, 而是通过竞标运营权间接干预, 承建企业不收用户的网络使用费, 由第三方付费并捆绑相关服务。

(3) “上海嘉定模式”

嘉定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政企共建、企业运营、服务社会、带动产业”模式。网络由承建商建设, 政府承诺建成后购买部分资产并授予承建商独家运营权利。

(4) “厦门模式”

由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领头并引入运营服务商开启了“政府+运营商+运营服务商”的创新模式。围绕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领域, 以“服务民生, 助力企业, 提升政府效能”为主线, 进一步提高市民使用“无线城市”的普及率。

2.4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建设的意义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信息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在大众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 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应当通过不断挖掘城市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来增加自身的集团市场信息化收入。无线城市建设的推出, 正好为运营商拓展信息化项目, 增加信息化收入, 保有集团市场用户提供了难得机遇。其意义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1、服务公众:

无线城市能使用户实现随时随地上网, 增加了便利性, 提高了公众的信息获取效率, 并且通过全省无线城市统一平台可满足公众对政府、民生及行业类信息的随时随地的查询。

2、拓展集团市场:

首先运营商无线城市的收益主要在于无线网络应用和服务中的夹缝市场和潜力市场, 其价值难以估量。各项无线网络服务功能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值潜力。其次围绕无线网络的各类应用服务的种类繁多, 将会给相关信息服务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此基础上, 运营商可以借助自身网络优势, 针对不同的行业拓展响应信息化应用。最后通过自身网络的完善, 借助无线城市平台, 带动大众用户的数据流量, 提高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收入。

三、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方案规划

3.1全面实现WLAN热点覆盖

电信运营商应当按照无线城市发展要求, 将WLAN作为无线城市业务的主要承载技术, 对数据流量高或网络压力大的区域优先进行WLAN覆盖。引导政府将WLAN定位为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WLAN网络规划建议依据四个原则进行选点覆盖。

提升公益形象

为增强在政府、社会的公益形象, 强化“无线城市”品牌感知, 同时为无线政务提供网络环境, 建议在县级以上政府机关、重要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公共图书馆、医院等场所进行覆盖。

分流上网流量

为实现数据网络有效分流, 提高客户手机上网使用感知, 为无线城市门户应用提供网络环境, 建议在公共交通人群聚集点、休闲场所、写字楼和聚类客户区域进行覆盖, 特别是建议高校校园采用室内室外全覆盖策略。

覆盖集团客户

为发展无线城市无线产业应用, 同时兼顾捆绑现有重要集团单位, 建议在合作开展无线产业应用的集团客户单位办公区和生产区进行热点覆盖。

以业务需要为依据

根据无线城市规划的业务建设要求, 选择在商铺、小区及交通要道等进行选点覆盖, 以满足业务发展要求。

3.2建立服务一致的多展现形式门户

无线城市门户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成为无线城市的核心。统一的无线城市门户将成为无线互联网中心, 作为无线城市的唯一接入门户, 运营商应当将此平台定位为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聚合平台, 为政府、企业、个人等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向政府、各行业及客户开放。电信运营商建立的无线城市门户平台是应当是集WAP、WEB、客户端、widget以及热线电话服务一致的统一门户, 作为无线城市与客户接触最为直观和便捷的服务窗口。无线互联网应用都在无线城市门户进行统一接入, 本地信息及本地应用作为无线城市门户的内容加入充实。在无线城市门户平台的建设上, 政府作为主导方, 负责无线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将政府信息资源纳入无线城市平台。

3.3搭建无线城市统一运营平台

电信运营商应当负责搭建、管理和运营全市无线城市总体平台, 在提供基础网络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接入和管理各类业务和应用, 最终形成对众多松散业务和应用平台的统一管理、对外统一形象包装和营销推广。该平台突出应用导向, 以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为切入点, 以电子政务为基础、以数字民生为龙头、以信息兴业为主体、以网络文化为特色, 打造无线城市综合门户, 构建一个“应用统一运行、资源按需分配、能力快速集成”的面向民生、政府及产业的无线城市应用支撑平台。

3.4打造无线城市精品业务

精品业务是无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建议精品业务应当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

无线政务

无线政务是指紧紧围绕政务、产业、民生等方面, 以政务信息化工程为抓手, 逐步构建社会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应用, 将电子政务应用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 降低政府和企业经营成本, 同时着眼于便利百姓生活, 在医疗卫生、交通、旅游、环保等民生领域实现移动互联网普遍服务。

无线民生

无线民生充分利用运营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 推动政府和相关行业开放城市公共信息资源, 提升民生便民信息服务能力, 打造第五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该业务把最新的产品及技术应用到民生中, 为公众提供位置服务、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音乐及游戏等在内的服务, 为用户创造最便捷的无线城市生活, 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无线行业

无线行业针对政府、物流、医疗、旅游、保险、工商、社保、交通等行业, 提供数字物流、数字医院、旅游通、无线投保、社保通、畅行通等行业信息服务应用, 提升行业的无线应用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无线城市所提供的无处不在的网络, 实现对教育、交通、医疗、电力、制造、旅游业、金融行业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规模覆盖。

3.5无线城市应用推广模式

电信运营商应当与政府做好沟通, 由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 从政策层面倡导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负责协调相关单位给予无线城域网建设过程中, 架设基站、敷设传输线路的方便, 同时引导相关企业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与运营商合作, 共同推动无线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运营商自身, 首先要做好基础网络的覆盖, 其次利用政府加快建设无线城市的背景, 营造无线城市信息化应用的使用氛围, 大力宣传无线城市在便民、惠民、兴业方面的好处, 推动个人客户和集团客户主动寻求使用相关业务, 最后发挥各大运营商客户经理的营销优势, 以及内部首代负责制的拓展优势, 主动加大一些重点收入领域的行业信息化拓展。

四、对电信运营商保障实施策略建议

4.1组织保障

无线城市建设的组织需要理顺各个流程之间的接口关系, 把握关键控制点, 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转接, 消除流程断点, 必须建立具备“以客户为中心”、协同、融合、灵活等特征的运营支撑体系。无线城市的建设是个系统化的工程, 也是一个需要闭环的管理过程。从客户需求发现, 到需求确认, 到方案制定, 到积极执行, 到完美结束以及售后服务是一个系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凝聚着客户经理、产品经理、营销策划、网络技术支撑、实施小组、SI团队、售后服务、财务经理、计费中心等各个工作层面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 紧密结合, 每个环节的工作固然重要, 但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更重要, 这些环节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到整个业务流程。

4.2人员保障

电信运营商主导下的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首先需要的是运营商内部人员保障, 但由于全业务的专业性与人员素质不匹配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大量增加人员来解决, 因此引入销售代理SA (Sales Agent) 是必然的选择。销售代理SA是集团业务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商应当从酬金政策、规范流程、管理岗位、渠道招募四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SA队伍的建设, 建立销售酬金激励政策以及市场推广、培训和服务等激励措施;建立酬金结算、准入受理、考核、风险管理等规范及流程;设置渠道管理岗位, 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 保障对SA的服务和管理;进行渠道商摸底, 发布渠道招募信息, 开展SA引入工作, 增强信息化产品营销推广能力。

4.3技术保障

在无线城市运营中, 运营商应当利用SI的研发集成能力和客户关系资源, 提高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力。笔者建议实行SI资源扶持计划, 包括建立孵化中心, 承担解决方案和应用孵化、培训认证和SI技术支持;共享SI资源, 建立各省共享的SI资源库, 实施合作资源引入及规范制订的对口帮扶;优化合作机制, 优化合作接入和管理规范流程、系统支撑手段、SI激励资源分配机制;启动创新大赛, 组织开展行业应用创新大赛, 挖掘和培育创新应用、吸纳合作者;搭建合作联盟, 与主流IT厂商建立合作联盟, 在技术、客户资源、合作伙伴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也要加强对SI的管理, 这样才能确保SI在信息化项目服务中的保质保量。

摘要: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迎合了公众对无线宽带服务的需求, 同时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线城市概念以及发展概况等, 提出运营商主导下无线城市的方案规划, 并给出相关实施建议。

篇4:带宽需求:无线运营商面临两难

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无线技术的发展也十分成功。在高效节能的微处理器的发展驱动下,移动设备不但使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共享文字、声音和图像,而且还让人们进入到了娱乐的世界。随着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电信公司将面临挑战,即如何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对数据流量的需求。

电信行业正在源源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更新基础设施以应对流量的不断增加,购买新的无线电频谱牌照,使用新一代宽带技术如WiMax和LTE(见“如何满足迅猛增长的带宽需求”,第83页)以便更好地利用运行商已有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为消费者服务。

无线运营商希望不断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大胃口。然而经验表明,除非加以限制,否则人们的欲望只会不断扩张,消耗新的带宽,使运营商们又回到困境中(见“让无线网络像有线网络一样”,第84页)。在美国,这个问题已经迫使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公司——iPhone在美国的唯一无线运营商,停止为新用户提供不受限的数据计划。有人认为,确保消耗大量带宽的用户不会挤掉那些只想打个普通电话的用户的唯一办法,就是引进阶梯定价,根据流量的不同收取费用,这样那些想看高清视频的用户就需要多付一些钱。但是,如果政府制定的法规认同无线网络的中立性原则,这种阶梯收费就可能遭到否决(见“无线网是否应该中立?”,第87页),并且未来十年内移动网络的模样不仅会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还会受到更多国家立法的约束。——斯蒂芬·卡斯

篇5: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点击2750次

大家下午好!我做了三十年的零售商业,实际上一直在做招商跟经营管理,近12年以来,我进入商业地产咨询策划领域,这个题目很大,半小时没办法把它讲清楚,我就某一个点,更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两点,第一个,我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跟后期营运的密切相关性。第二个介绍一下,特别是国外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这种建筑设计的优秀案例,因为这几年,有幸每年都出去考察,特别是前两年跟上海电视台参观了中南海很好的项目,让大家看一下。

我的第一个问题,综合体项目的后期营运成功与否从建筑体的设计开始就“种”下了“因子”。

第二个问题,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建筑设计要超前,经营定位要现实,要逐步提升,这才能为后期的成功营运打下基础。现在很多大项目都是在城市的新城,在一片生地当中来建。除了规模之外,我们要很注重规划建筑设计,因为差异化的竞争首先是从建筑体开始的,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可能会说根据开发商的意愿。还要符合政府规划,前几年我就讲了,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最大推手是中国政府,因为城市综合体当中涉及到很多商业项目,我们现在的商业是大概念商业,除了零售商业之外,还有酒店、写字楼,包括服务式公寓等等。这些大商业东西,能够带来城市形象的提升,所以往往政府批地以后,催着我们开发商赶快划归,如果这个项目设计不好的话,政府那里通不过,因为我们会认为综合体项目,需要通过政府的报归,所以我们要符合政府的规划。第三种说法,我们拿到地块以后,往往地

块有很多限制指标,有建筑面积、总面积、容积率、建设密度等等,如果不符合这个地块条件的话,我们设想很多东西个,它是达不到的,所以这是又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要符合市场的接受度。这大概是在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中会遇到的问题。

以哪个为主呢?我认为这四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不能偏某一点,下面我就用一些案例来证明我的观点。

我认为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依据有两点,第一个是准确的市场定位;第二个是正确的开发流程。一个商业项目拿到手的话,找代理公司,做市场定位,这个定位会涉及到十个方面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不一一解说,比较快的带大家过一下。我的第一个观点,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定性决定开发量。我们做任何东西,这个地方都已经有了,我们自己算一下大概做三个,你看看怎么样。原来我跟他说,南方商务区在“十一五”定性当中定性为社区商业,我跟他谈的第一点,项目首先要定性,你是属于什么样性质的商业项目,在什么性质商圈里面。第二个,我认为地块的指标决定项目的产品组合。我们做商业,不可能层高做的很高,在国外,在美国,一般的购物中心,大概地面做到三层;做商业层次知道,上一个层面,消费者是减半的;另外还有密度问题,由于日照问题,给的密度只有30%,按照万达经验,他的商业密度要达到50%。这个案例是我们给他做了测算以后,建议把建筑密度指数提高。第三个观点是商业项目的开发模式决定了商业项目的产品配制。商业项目产品组合跟开发模式密切相关,如果说开发没世不考虑,就是直接按照地块指标来做的话,最后出来的方案是不温和开发商的要求的,这个项目,从项目功能,从零售购物中心商业,变化到街区式的休闲商业,这种街区式休闲商业可以用产权模式开发它,这就是产品组合定位跟建筑行贷做多栋单体高层和花园式配套商业。第四个观点,商业项目建筑规划使地块利用价值最大化。这是沿着主干道的地块,项目给我们开发的是这里,红颜色的地方,它的产权也是属于这家公司的,但是它已经租出去了,我们认

为商业临街面比较好的话,建议他做方案三,把这块一起归拢进来做。

还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客群定位跟竞争格局,都决定了商业的建筑形态设计跟风格,看一下价值最高的,他适合做什么产品,我们在为这个项目服务的时候就拿出了这样一个方案,摆出他适合做什么,拿着这个数据做国际化的招标。最后一轮我是作为评选专家,他的老总问我,陈老师,你说怎么办,这四套模式我该怎么做。所有模式结合在一起,因为他还有30万方的酒店跟办公,他的项目带城市高架路旁边,一定要考虑到写字楼跟酒店,而这四套方案出来,这条方案动线做的很好,但是把一个五星级酒店住在后面,后面是多层建筑,旁边是菜场,我想看显然是不行的。最后这四套方案一套都没取,找了上海的现代设计公司,当时我们给他提出,如果把酒店、办公做到商场里面,这是最终的一个定稿,也就是开发商付一点竞标费,真正国内跟国际竞标费达到一倍多,今天讲到综合体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后期营运,我讲的第一个观点,你从建筑设计开始就种下了因子,所以建筑设计因子跟后期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违背上述讲的这些商业发展规律,我们盲目的、自行开发商业综合体会是什么后果:?我讲一下成都熊猫城的问题。他的建筑非常气派,招商的品牌也有一些潮流品牌,以及完善的配套,但是他为什么会不好?首先第一个是定位错了,高端的定位和区委是完全不吻合的;另外物业组合不合理,作为城市综合体产品,产品功能越全越好,但是他们的产品非常单调,就是购物中心。第三个是建筑设计缺陷,中国人比较讲究风水,这是他的正门,正门横梁这么大,一楼进去被两部自动电梯全部挡住,台阶有楼梯。以后你们做建筑设计的话,商场绝对不能设置台阶,因为我是使用过物业的人,有台阶和没台阶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个设计上的缺陷还有一个问题,一楼东西被践踏,他把一楼做家居,开业半年,里面已经全部撤走了、空荡荡。这个设计上又一个动线,垂直的设计不完善。再来看他这组设计上的缺陷,就是平面

动线的混乱,做购物中心,动线应该是简单的,如果动线是复杂的多动线,它一定死线,因为多动线出现的死角很多、视觉障碍很多。再有一个就是功能缺失。

城市综合体的成功营运,一定要把开发流程做正确,国外是定位前置,招商后行;国内是先招商,再定位。开发商的模式确定了,还有市场需求论证好了,再来做规划建筑设计。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国外看到的商业建筑,这是日本的银座,几年之前我在台湾看到过,但是中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师不具备国际视野,所以他不敢设计;你要他具备国际视野的话,就要走出国内。这是建筑外观,新加坡的;这是泰国的展览馆商场,外观非常时尚;这是新加坡的,这都是靠灯光的颜色打出来的,非常漂亮,现在国内游一部分,但是没有这样大量的。我说的一部分就是苏州的圆融时代广场,亚洲最大的天幕,光是框架结构,就花了3.2亿。

第二个观点,城市综合体的城市功能融合。这是国外,包括香港,航站楼进入商场,我自己亲自去体验过,就是如何方便,我要离开香港之前,在国际中心最后一站购物,很放心的把行李托掉,登机牌早就拿好了,乘机场快线直接到达机场,非常快捷,完全突破了零售商业的功能。另外城市道路进入商场,环球100就是从这个楼梯上去的,办公室在这个地方,这是香港国际中心,他的办公楼就做在国际中心的一楼。现在说购物公园,国外真正做到了购物公园,马来西亚国家科技馆,做到了阳光广场里面。这是新加坡的购物中心,把艺术馆做在四楼,图书馆也做在四楼。这是日本维纳斯城堡门口的,这是体育设施进入商场,这是溜冰场进入商场。这是水幕电影进入商场,这是儿童娱乐进入商场;这是香港新城市商场,你想如果你居住在这里,有小孩的话,看到这个地方这么热闹,肯定吵着家长,要到这个地方来玩。这个在屋顶给儿童营造游泳池。

第三个观点,商业建筑体的景观设计。在酒店屋顶做了游泳池,非常有风情,这也是香港,包括新加坡,比较习惯在屋顶上,或者几层楼高的顶上做一个游泳池;这是把人造沙滩变成酒店,这是他的大堂,地面地毯铺的就像沙滩一样,我看到这个项目惊呆了;我看到设计师把人造沙滩做成了下面是商场,九层的地方是游泳池。泰国、马来西亚都是小国,为什么做出来的东西超过我们,我们还没有。我们应该学人家把公园景观放到商场,这不是做建筑设计结构能够做出来的,它是另外一个设计门类,叫商业警官设计公司来设计,如果有这么好的景观末在单体的商业建筑体里面,当你有这种环境出来,我可以保证消费者会被你吸引。

最后一个商场人性化细节。我在美国商场里面,看到很多人都是残疾人,残疾里有这样的电动车,卖鞋的地方有沙发以,有量鞋器。这是人坐下来的地区,旁边放一个垃圾筒。泰国中央商场里面甚至配备VIP贵宾休息室,有电脑、按摩仪、休息的地方。这是马来西亚阳光广场商店,书店里甚至设置了残疾人点滴,非常人性化,这是日本的自行车停车位。日本的洗手间里面全部都配化装台。像新加坡的洗手间,我进去以后,我说我们五星级酒店洗手间,装璜、设计品位档次都不如他。这是放手纸的地方;我们放手纸往往是放在墙上位置,而不是旁边;这是包的挂钩,非常人性化,一切以人为本,人怎么使用方便他怎么设计。这是香港APM香港,全部为年轻人设计的座椅。我拍的是美国,全球最大的开放式休闲中心的休闲座椅。这是地面空调。

篇6:无线城市运营规划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无线宽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我国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数据应用业务取得飞速发展,而且在这两种技术的前提下,新型的数据业务也在市场的大环境刺激下不断地萌芽,新型的事物正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多样化的网络传播方式也加速了这一事物的传播范围,促使其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移动通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那么要想更好地实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顺利运营,制定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以及推进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2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宽带无线通信指的是利用光带的接入和分布网络,以及3G和4G技术,以具有非对称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对全速移动用户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像服务,最终达到给用户提供三维图像等高质量的服务和传输通信的方式。除了用于实现光带多媒体的通信之外,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用途,比如定位定时服务、数据采集的过程,以及远程控制等诸多数字化的综合性功能。通常来说,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点,通信速度快,从第一代的模拟式移动通讯发展到现在的第四代先进的通信系统,每一代都具有跨越式的进步和创新,从最开始的仅仅能够提供语音服务到现在的传播速率可以达到10MB/S到20MB/S,这种速度就目前的.手机传播速率而言,是远远不可能达到的[1]。第二点就是网络频谱宽,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带宽将超过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预计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并且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还有就是通信更加灵活,智能化程度更高,具备更丰富的应用。因此,总的来说,宽带无线通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基于无线移动通信上的创新和进步,移动技术正朝着宽带化的方向发展。宽带无线通信业务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属于宽带业务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与固网宽带相互补充同时相互竞争。

3我国目前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3.1尚未完全普及宽带上网,无法进一步推动宽带移动通信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宽带的发展虽然正在非常迅猛地普及,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的发展起始速度较慢,宽带业务的群众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年纪较大的家长甚至还不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新技术,主要上网群众多偏向于年轻化,总体的人民群众上网意识还不够,不能充分应用这种新技术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对宽带上网的依赖程度达不到要求,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除此之外,从发达国家的移动3G4G等运营的经验来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及术,宽带无线通信作为宽带技术的一种延伸的产物,仍然需要群众的一段时间来适应和磨合,这一系列的原因都给无线通信的运营带来了阻碍,给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延长了时间[2]。

3.2各地区宽带发展不均衡

上一篇: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5分钟下一篇:律师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九(2013版)提请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