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2024-05-18

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精选4篇)

篇1: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萍乡市卫生学校教务处处长等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和规范市卫校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切实加强科级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组织部印发的《萍乡市市直机关及事业单位科级职位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试行)》(萍组发[2013]2号)的规定,结合市卫校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使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全校干部、教职员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科级干部队伍。

二、竞争职位

竞争上岗在市卫校内部实施。竞争的职位:教务处处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和监察室主任。

三、基本条件和资格

1、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工作实绩突出;具有拟任职务所需要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共事。

2、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

(1)应符合所竞争职位的身份要求,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科级干部笔试,且成绩合格有效的市卫校在编在职干部(含聘用干部)。

(2)应为现任正科级职务(含保留正科级待遇)或任副科级职务(含保留副科级待遇)2年以上人员。具有中级职称3年以上的可竞争

正科级职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学位且试用期满者可不受任职资历限制。

(3)在近两年年度考核中定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中定为称职或合格以上等次(工作未满三年者年度考核应均为称职或合格以上等次)。

(4)竞岗年龄要求在50周岁以下(高级职称可适当放宽),竞争教务处处长职位应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其他职位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竞争监察室主任职位应为中共党员。

(5)身体健康。

四、程序和方法

1、公布职位。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

2、公开报名。在规定的期限内,由符合竞争上岗条件的人员个人向市卫校党委书面报名,原则上每人限报1个职位,如职位报名人数较多,可在报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按一定的比例,在符合报名资格的人员中民主推荐产生竞争者。如仅有1人报名的职位,则取消该职位的竞争上岗,允许报名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3、资格审查。校党委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再由市卫生局党委审定,并形成书面审查报名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后予以张贴公示。报名人员资格审查须贯穿竞争上岗全过程。

4、演讲答辩。在市卫校举行演讲答辩会,竞岗者在会上进行演讲答辩,演讲内容应包括自己的工作经历、德才情况和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然后就有关问题进行答辩。成立演讲答辩评分小组,人员由卫生局领导、市卫校领导、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人社局等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评分小组对竞争者的演讲、答辩分别计分,演讲答辩按百分制量化计分,其中演讲30分,答辩70分,当场宣布分数,该成绩占竞争上岗总成绩的比例为40%。

5、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在演讲答辩会之后进行。民主测评结果当场计票并公布。参加投票人员为市卫校全体在岗职工,要求参加民主

测评的与参加演讲答辩会的人员相同。民主测评以无记名填表投票的方式进行,参加民主测评人员根据竞争者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和演讲答辩情况,对竞争者的岗位匹配度进行档次评定。岗位匹配度分“好、较好、一般”三个档次,计分权重分别为1、0.6、0.3。民主测评成绩按百分制量化计分,其计算方法为:(好票数×1+较好票数×0.6+一般票数×0.3)/有效票数×100=民主测评成绩。民主测评中评为“好”档次的人数不能多于竞争上岗职位数,参评人员必须对每位竞争者进行档次评定。民主测评成绩应及时公布,该成绩占竞争上岗总成绩的比例为30%。

民主测评结果作为确定干部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得不到多数人拥护的不能选拔任用。

6、组织考察。将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笔试成绩、演讲答辩成绩以及民主测评结果按3:4:3的比例,折成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笔试成绩30分,演讲答辩成绩40分,民主测评30分)。并按考察对象人数多于拟任职位人数的原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3名考察对象),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差额确定考察对象。由局党委组成考察组进行考察,并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考察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是德和绩,考察采取个别谈话的方法,个别谈话的范围包括: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考察对象所在处室全体人员、教职工代表。考察结束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7、决定任命。局党委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拟任职人选,研究决定前充分听取竞争上岗的总成绩排名情况和组织考察情况汇报。实行差额竞争的,原则上按照《萍乡市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投票表决暂行办法》要求,通过票决形成干部任职意见。参加票决人员为局党委成员和其他班子成员。票决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差额表决。差额表决职位的人选以应到会人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拟任职人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审批后任命。如票决后拟任职人选与总成绩排名不一

致,由党委说明理由,并在干部任职备案时附书面说明材料。竞争上岗的正科级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局党委考核合格后,正式任命。任职时间从局党委决定试用之日算起。

竞争结果有效运用时间为一年,一年内如有职位空缺,可在已参加竞争并列为考察对象但未上岗任职人员中,以民主测评的形式产生考察对象(民主测评成绩过低者不能列为考察对象),并按上级规定的有关程序决定任职人选。

五、组织领导

这次竞争上岗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进行,成立竞争上岗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党委负责组织实施,市卫校党委配合。

六、有关要求

1、纪律要求。在竞争上岗工作中,严明干部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组织部印发的《萍乡市市直机关及事业单位科级职位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试行)》(萍组发[2013]2号),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与上述规定、文件精神不相一致的行为,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对竞争上岗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件》等有关法律和规定严肃处理。

2、在竞争上岗工作中,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校干部、教职员工正确认识竞争上岗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竞争上岗的人员,要放手使用,加强教育和管理;对竞争上岗中发现的德才素质较好、因职教限制等原因未能上岗的人员,将作为后备人选加以培养。

中共萍乡市卫生学校委员会2013年12月12日

篇2: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1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是大中专院校教学管理应用软件。它在教学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完善和发展,是提高教务管理效能的需要。

该系统的主心骨是学籍管理和计划管理这两个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数据源从它们中取得,例如,课表管理系统、教材管理系统由计划管理系统中取得人才培养方案的详尽数据,由此进行排调课、教材征订等工作;成绩管理系统、新生报到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毕业生管理系统由学籍管理系统和课表管理系统取得学生基础信息和课程信息,由此进行成绩录入、维护及考试安排等工作;而考试管理系统则又依赖于课表管理系统和成绩管理系统,由此生成课程成绩的各类考试安排(如期中、期末、补考、重修等)。

该系统环环相扣,功能齐全,数据公开、透明,而用户管理权限的分配更是明确了教务环节上的不同管理员的职责,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教务员、系秘、辅导员均能通过本系统实现管理或者信息共享。

2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由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计划管理模块、课表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工作量计算模块、教务信息查询模块、教务秘书管理模块、毕业生管理模块、教材管理模块等十几个模块组成,下面的模型设计以成绩管理功能模块为例:

2.1 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2.1.1 成绩管理主要功能

1)成绩输入:各院系教务秘书根据教学任务可按照班级方式、按照教师方式直接输入成绩;也可接收由教师上报的EXCL格式的成绩文件。根据考试管理系统生成的补考、重修名单及交费登记信息输入补考、重修成绩。对于国家性考试,也可将成绩统一导入;

2)成绩维护:可以按照班级、按照个人进行学生成绩添加、修改、删除;

3)成绩查询打印:各类丰富的报表设计,打印学生、课程、班级成绩表等;

4)选择单班或多个班级进行成绩分析,统计出各分数段学生人数、生成统计曲线等;

5)统计学期或学年不及格数据,打印不及格名单;

6)学籍审核:设定毕业条件,自动生成生成审核结论、不毕业原因;……

2.1.2 成绩管理流程

2.1.3 成绩管理部分源代码说明

系统可以设置根据学生交费情况,是否允许查询、打印成绩。在日常教学中,会出现学生恶意欠费、未经请假擅自离校等多种情况,因教学需要,设置了未注册学生不予以查询成绩的功能,该功能由学生查询代码和检查学生注册函数两组代码完成,学生查询成绩时调用检查学生注册函数。

2.2 其他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完成其他子功能模块的设计,以下作功能的简要介绍:

1)用户管理系统:最高权限管理员根据功能需求分配各模块管理员,如系部秘书、教学秘书、教学任务维护人员等不同身份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并对相应数据维护及修改负责;

2)系统管理系统:维护基础类数据,例如:系部、班级、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教师口令、学生口令等,通过系统管理子系统,可以设置一些主字段信息,一般由较高身份管理员控制本系统;

3)学籍管理系统:将管理身份分配给学籍管理员,由本系统导入学生的基本信息,日常学生的学籍异动及时通过该系统处理标注,实时更新学生人数,对学生进行缴费注册,可实现缴费后获得查询成绩查询权限等;

4)教学计划管理系统:教务管理员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系统识别的格式库导入本系统,生成可由课程管理系统和成绩管理系统兼容的教学计划,用于课程编排和成绩录入。通过统一管理,完成教学进程表的制定,生成教学日历;

5)考试管理系统:系统由理论考试、其他类型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管理等模块组成。可以自动或者手工排定各类考试课程,进行缓考、后续、免修、补修课程的登记工作;

6)教材管理系统:教材管理系统有基本数据维护、教材选用、教材出入库管理、统计结算等功能,可从教学计划管理系统中读入数据,完成全院的教材管理工作。教材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系统将教材管理系统与教务系统中班级学生信息、教学任务信息结合起来,完成教材选用,教材结算、选修课教材的准确征订发放等工作;

7)课表管理系统:课表管理主要功能将管理身份分配给教学运行管理员,完成教学计划的读入,课程的手动及自动编排,排课后的自查,临时借用教室,生成班级课表、教学课表、全院课表、教室课表等,完成公共选修课的设置及网上报名等。该子系统完成整学期的教学运行;

8)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本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同行的评价,督导对教师的评价,使教师得以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该子系统完成评价指标的生成,学生需评价课程的生成,评价分值的计算,教师得分排名等;

9)教务查询系统:该系统去掉约束界面,无需密码直接进入,为方便以见,安装给系部领导、辅导员等用户,使其拥有批量查询学生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教学计划等功能,从而克服WEB界面的约束限制。

其他子系统功能不再赘述。

3 数据库设计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网络系统,采用的C/S(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和B/S(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该系统前台采用VFP6.0开发,数据维护界面简单干净,后台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保证日常教务管理大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安全性。,多年来汲取了省内外众多高校的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完善了本系统。C/S模式完成日常教学运行、教务管理,B/S模式完成网页的查询、学生评价、选课以及通知公告发布等功能。经过实践证明,其使用便捷,性能良好。由此分为两大块,客户端部分和浏览器部分:

3.1 客户端部分

系统管理等十几个子系统的功能均通过客户端来实现。界面操作干净、简单,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可以由教务处条线统一管理,也可以将权限下放至系部形成两级管理。两级管理管理模式,充分调动院系级教务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职能,通过管理平台上传或者下载各类管理数据,保证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准确、高效地完成日常教务工作。它将多个系统结合捆绑在一起,如,班级信息、课表信息、学生信息、选课信息、教材信息、考生名单信息等,都可以在子系统中互相读取,如补考和重修名单的生成,减少了成绩管理的盲目性和随便性,教材征订由名单而定,减少了增退教材的工作量。

3.2 浏览器部分

1)选课报名:学生通过WEB方式,根据课表管理系统生成的专业选修和全校的公共选修课程信息(包括选修条件和选修人数)进行选课;根据自己的成绩进行补考和重修的报名;根据系统的设定进行CET、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

2)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学生通过网页查询成绩,课表情况、教学计划、教务文件、教务通知、期末考试和补考日程、维护学生个人信息等(实现不注册学生不能查询成绩)。

3)学生选课报名系统:学生通过网页进行选课、重修、CET四六级报名;

4)学生评价系统:通过网页,学生可以对任课教师的上课质量、教学方式、课程难易度等进行评价,并给出学生的建议和改进办法;

5)教师成绩输入系统:教师可上网进行成绩输入,并由管理员进行成绩接收入库。

教务系统信息量庞大,成绩、学籍等方方面面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高压线,数据不容有失,为了确保本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上分两层考虑:

1)构架两台教务服务器,用于外访问的WEB服务器和用于数据存储的SQL服务器,一旦服务器遭到攻击,通常是WEB端会被黑客攻击,备份的SQL端可保无虞;

2)教务管理系统各子系统身份的识别,符合身份特征的用户名和密码经验证后才能进入相应的后台管理系统,一般将各用户分为以下几个权限:

(1)超级管理员、管理员(这两个用户用于系统管理登录),超级管理员不仅有数据修改、录入权,还有其他管理员的使用设置、删除权;管理员的权根由超级管理员提供,可以对自己控制辖区的记录进行修改、增删和查询统计等;

(2)教师用户、学生用户(这两个用户用于WEB页面登录,口令由后台统一生成,可自行更改),教师用户通过WEB界面进入系统,对学生成绩进行维护,不受IP限制访问。学生用户可以自行成绩查询、课表查询、计划查询、考试报名及教师评价等操作;

(3)教务管理通知公告(该用户WEB页面登录)。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从模块功能、模块流程、源代码、运行界面四个方面完成了成绩管理模块、教学质量评价模块、课表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由专职教务人员研发,经过反复的数据测试和更新改进,充分结合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需要,在使用中沟通,在沟通中使用,并不间断的完善其功能,逐步成熟起来的一套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和教学科目的不断增长,各类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教学管理改革举措得到不断的实践,这使得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套优秀的教务管理软件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具有苏州信息学院教学管理特色,并从高职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成长与完善。

关键词:教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参考文献

[1]黄伟文.高职院校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2]吴新华.高校学生学业预警系统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

[3]杨波.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思考[C].第四届世界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

篇3: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教务管理;模式;模式选择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管理工作,它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龙头和核心。

一、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分类

通过研究独立学院不同类型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正在深入进行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我们对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进行了以下两种分类说明。

(一)根据教务管理工作与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等学校的联系来分

从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完全托管或半托管式的教务管理模式。完全托管或半托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出现在独立学院成立之初,教务管理工作多半完全或大部分交由举办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代理。其表现为教务管理过程和各个环节均由举办高校相关部门代理,独立学院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教务管理人员,也就是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教务管理。

2.相对独立的教务管理模式。独立学院的规模得到了扩大并日趋稳定,这个阶段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与举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指导、配合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拥有专门独立的教务管理部门,部门下有较为齐全的科室分工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教务管理工作还必须接受举办高校的监督和指导,同时在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必须与举办高校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

3.完全独立的教务管理模式。完全独立的教务管理模式即是独立学院发展到成熟阶段,能独立承担起所有教务管理功能的教务管理模式。此时的独立学院生源稳定,分工明确,这种教务管理模式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一般无二。

(二)根据管理层级来分

通过管理层级来对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进行分类。主要有如下三种模式:

1.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务管理集中在学校一级,教务管理部门需要独立承担起整个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常常是疲于应付、顾此失彼、效率低下,这种教务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独立学院。

2.“校——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校——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中,校级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是教务部,其职责是制定符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协调下属院系的教务管理工作,制定评价、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进而分析、决策,以实施对全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宏观掌控。此模式中教务部更多地承担着规划、决策的功能,这种教务管理模式省去了中间环节,调动了二级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管理人员有时间从事教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了教务管理质量以及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

3.“校——院——系”三级教务管理模式。“校——院——系”三级教务管理模式中,校级主要负责制定教务管理工作的方针、规划以及各类教务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负责本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总体来讲,三级教务管理模式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弊端,因此只适用于部分规模较大的综合多科性大学。

二、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篇4: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1 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

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即《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2008年教育部令第26号即《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对独立学院的设立和运作进一步规范。由此可见, 教育部8号文件及26号令都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就是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机制的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主要是指高校优秀的无形资产和社会优秀的民营资本 (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

1.1 办学资金的多元化

独立学院创办的背景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因此, 独立学院应积极寻求多种办学经费筹措路径, 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1) 知名的民营企业。

与知名民营企业结合, 吸收优良的民营资本, 将高校无形资产和知名民营企业有形资本有机结合。

(2) 教育投资公司。

我国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 流动资本万亿以上, 组建教育投资公司, 吸引哪怕只有1%的资本投入独立学院, 那将是上百亿的投资。

(3) 教育基金会。

教育基金会是社会捐赠的主要途径, 是社会教育资金的能源库。独立学院通过建立教育基金的方式, 争取更多的教育资金持续投入到高等教育中来。

(4)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独立学院筹集资金最迅捷的方式, 可以通过母体学校担保等形式进行贷款。

1.2 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

首先, 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明确规定:“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 (艺术类院校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为了保证今后发展需要, 应预留发展用地, 校园规划占地面积不少于300亩。”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条件在独立学院教育资源优化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独立学院应在教育部2008年26号令的指导下, 完成资产过户。其次, 充分利用举办学校的校名、教学经验、管理资源等无形资产, 这是独立学院创办和发展的主要优势。举办学校一般情况下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 拥有知名品牌、丰富底蕴和其他优秀的无形资产。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举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专业建设成果、课堂教学经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管理经验等, 其中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首先就包括教务管理经验。在高校的各类管理中教务管理始终是中枢, 母体学校优秀的教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为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带来很大的帮助。

2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特点

2.1 独有的发展经历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全托管、半托管、相对独立和独立教务管理阶段。

(1) 全托管的教务管理阶段。

独立学院成立初期, 没有专门的教务管理部门和人员, 其教务管理完全由母体学校教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2) 半托管的教务管理阶段。

在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分离过渡期, 独立学院已经有自己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可以完成部分教务管理。不过, 一般情况独立学院只配备1名管理人员, 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能只等同于母体学校的二级学院。

(3) 相对独立和独立的教务管理。

随着2008年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 独立学院必须在5年内完成各项规范工作。由此可见, 成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务管理部门, 构建适合独立学院自身需要的教务管理模式, 配备专门的教务管理人员, 是这个时期独立学院在教务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对于过渡期的独立学院来说, 首先是采用相对独立的教务管理, 依托母体学校相对独立地行使独立学院教务管理职能。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 再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教务管理模式和机制, 实行独立的教务管理。

2.2 母体学校基础上的管理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无论是人员、模式、经验等均源于母体学校, 是在母体学校教务管理基础上进行的管理。

(1) 管理模式源于母体学校。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从形式和管理实质上源于母体学校, 在基本管理核心的基础上, 共享母体学校的管理模式。

(2) 管理人员来自于母体学校。

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 其教务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于母体学校, 是母体学校教务管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比较独立, 但是在人员配备、培训等方面仍然依赖于母体学校。

(3) 管理经验传承于母体学校。

母体学校在教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 独立学院对这些管理经验的传承, 使得独立学院起点高、发展快, 是独立学院优于一般民办院校最突出的地方。

3 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

在以上对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和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特点陈述的基础上, 可以得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应该是:以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为核心, 质量监控、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和招生工作等为补充的新型的、符合独立学院特色和发展需要的教务管理模式。

3.1 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是核心

首先, 课程管理是中心。作为一所高校, 课程管理是教务管理的中心, 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最基础性工作。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管理、课程任务的安排与落实, 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等均属于课程管理范畴。其次, 学籍管理是前提。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前提是学籍管理, 没有对学生学籍的管理, 那么课程管理就无法落实, 就是一纸空文。学籍管理主要包括新生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成绩管理和毕业生资格审核等。第三, 考务管理是检验。考务管理是对课程管理最终效果的检验, 是课程管理的延伸, 是课程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是构成教务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教务管理的核心部分。

3.2 质量监控、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和招生工作等是重要补充

教材管理、招生工作和科研及教学研究管理等是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有力补充。对于一般高校而言, 招生工作是一块独立的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招生工作必须依靠校本部的力量来完成招生的一系列工作。因为, 无论从机构设置, 还是人员配备, 都不可能像校本部一样完整。无论怎么运作, 招生管理始终是教务管理的开始。只有招生工作完成了, 才进行包括学籍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监控以及考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教材管理实质上是课程管理的一部分, 但是为了体现教材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单独拿出来进行操作。由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有限, 以及校本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教材购买渠道和教材建设经验, 所以独立学院的教材管理建议不单独进行, 而是依托校本部。课程教学要搞教学研究, 因此教学研究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建设后, 其运行还需要多方面的保证。比如优秀的教务管理人员, 完善的教务管理制度, 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等等。只有各方面配套措施安排妥当, 才能保证教务管理运行良好, 才能使教务管理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才能实现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教学管理是独立学院的核心管理,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中枢。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 就是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办学机制的创新。根据独立学院教育资源优化的办学宗旨, 分析引出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特点, 然后根据教务管理的特点和教育资源优化的宗旨, 构建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办宗旨,教务管理,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巨钦.办学机制创新与教育资源优化——回归创办独立学院的根本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2) .

[2]喻夜兰, 许春英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

[3]李景宝, 葛瑶.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 2009, (7) .

上一篇:校庆志愿者服务事迹下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