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2024-05-16

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共12篇)

篇1: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药品零差率自查报告

区物价所:

按照《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精神和《安徽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要求,中心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中心所有药品实施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并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比例范围,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从未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和非目录药品以外的药品。从实施之日起,中心存留的其他药品在过渡期内使用及销售完毕,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过渡期后没有再使用任何其他药品。

2、中心每月汇总实际使用的药物数量和发生金额,并于当月上报区卫生局会计核算中心。

经认真自查,我中心所有药品均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特此报告

2011年3月25

篇2: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及药品统一 采购工作制度

卫生院各科室、二门诊、各村卫生所: 为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更大幅度地让利于群众,我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及药品统一采购,执行销售价格不得高于政府指导价格的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工作目标

1、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从制度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

2、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提高群众受益水平,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3、规范用药行为,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保障群众用 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4、建立科学的政府补偿制度,转变“以药养医”运行机制,明确村卫生室服务职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二、实施内容

1、按照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药品品种。所有村卫生室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卫生院负责对村卫生室药品使用的指导和监管,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2、实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统一采购制度。

1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卫生院一体化办公室通过省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禁村卫生室通过其它渠道采购药品。

2一体化办公室每月两次汇总村卫生室用药需求,村卫生室定期向一体化办公室报送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然后由一体化办公室汇总统一上报区卫生局药采办,卫生院按实际购进价格,向村卫生室配发基本药物,不得向村卫生室收取其他附加费用。

3.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1村卫生室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的中标药品,并按中标价实行零差率销售,不得经营非基本药物。

2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的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卫生院非基本药物使用率,不超过药品销售额的5%。

3村卫生室要做好药品验收、销售记录,并建立进销专帐。各村卫生室严禁私自采购和使用非基本药物,若发生私自采购和使用非基本药物,卫生院将全部没收并处以药品价格五倍的罚款。卫生院严格药库、药房药品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好药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

4、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加大管理和查处力度,杜绝违规行为发生。一体化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购销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农合报销等多项工作的有机衔接。对自行购药、超范围使用药品、不执行基本药物统一销售价格的卫生室,一经发现,要坚决取缔其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资格和新农合定点资格;对弄虚作假挤占、套取、贪污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补助资金的,要依法从严从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甘州区安阳乡卫生院

篇3: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近年来, 国家为了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积极探求新的改革措施。在药品方面相关部门提出了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该制度是政府为满足人们重点卫生保健的需要, 合理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而推行的国家药物政策 (NMP) [2]。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事业[3], 是治理医药秩序混乱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治理商业贿赂、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0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在新医改文件的精神指导下, 总结全国各地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显得非常必要。在此, 对南京市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探讨, 找出影响此项措施功效的因素, 并对其提出完善意见。

1 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的主要做法

南京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并结合实际, 紧紧围绕实现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目标, 进行了系列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尝试, 其中包括药房托管、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改革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在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探索中, 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 积极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改革, 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稳妥推进, 2007年4月启动了社区卫生机构的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基本药物零差率的改革试点, 2008年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推广到该市所有区 (县) 。

1.1 研制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药品目录

2008年市采购中心在江苏省《社区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目录》 (共包含39类药品, 其中西药22类388种、中成药152种) 的基础上,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药品目录》, 其中城区350种, 农村180种。

将排列图的思想引入到对该目录的分析, 本文仅对该目录的西药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整理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药品目录》得出药品分布情况, 见表1。深入分析该目录, 总结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⑴药品以疗效确切和价格合理的品种为主。⑵满足市民的用药需求。2007年《市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指出当前危害该市市民健康的三大疾病, 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疚病、呼吸系统疾病。表1显示治疗这些疾病的零差率药品均属于A类因素药物, 满足了疾病的临床用药需求。⑶体现了地域特点。寄生虫病是该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4], 该市将氯喹、甲苯咪唑等抗寄生虫病的特效药物纳入零差率药品目录。

1.2 零差率药品实行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

零差率药品是指政府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提供给患者使用, 没有利润加成的药品。社区卫生机构药品采购供应工作实行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市、区两级负责制, 成立市、区级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遴选药品集中采购的代理机构, 并委托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向全社会发布政府集中采购公告。遴选出的代理机构对投标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核, 资质审核过关的药品生产企业在代理机构的报价系统同时报价, 经专家评审, 确定成交品种, 报经工作委员会审核批准后, 由采购中心网站公布采购的《品种目录》。市、区两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市、区级配送企业的遴选, 由遴选出的配送企业为社区卫生机构统一配送药物。

1.3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模式

在区卫生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统筹负责本辖区的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区财政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专户, 机构的医疗、药品等收入全部上缴区财政专户, 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工作人员的待遇由政府予以保障,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收入损失由政府予以补贴, 市、区 (县) 两级财政分担。零差率药品补助方法按其销售金额给予一定比例补助, 这个标准根据政府财政能力及同期物价水平作必要的调整。

1.4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卫生、财政、物价、劳保、税务、农业、商务、药监等政府部门应齐抓共管[5], 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 尽职尽力, 协同配合。市卫生局作为改革的牵头部门, 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市委宣传部广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运行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 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 为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 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的主要成效

与改革前相比, 社区卫生机构基本用药零差率销售价格比改革前零售价格平均降低39%, 直接减轻了群众药费负担。社区卫生机构人均门诊费用和平均处方值与改革前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和21%。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 社区居民看病吃药费用明显降低, 让百姓得到了真正实惠。据统计, 2008年市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比2007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 增加部分的56.6%用于对零差率药品的补贴。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 使得社区卫生机构提高了卫生服务能力, 改善了就诊环境。2008年该市卫生年鉴数据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总体服务满意度高达97.78%。

3 社区卫生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对零差率药品的补助没有及时到位

社区卫生机构销售零差率药品减少的收益, 由政府财政予以补助, 若政府补偿不能及时到位将会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此次研究收集了该市2008年1-10月间社区卫生服务零差率药品的销售及财政补助情况。全市社区卫生服务零差率药品财政补助到位率为82.3%, 该市11区2县中, 有7个区 (县) 的财政补助没有及时到位, 平均到位率仅为56.4%, 其中有两个区的财政补助到位率仅1/3左右, 详见表2, 其余的6个区 (县) 财政均足额补助, 但出现财政补助到位率高, 而零差率药品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较低的现象, 如H区的财政补助到位率高达160%, 但该区零差率药品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仅为2.84%。此外, 通过测算发现政府给予零差率药品的实际补助加成率全市平均为24.5%, 各区 (县) 政府补助加成率水平不一, 其中最高的达到81.7%, 最低的为10.2%。

3.2 零差率药品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低

社区卫生机构零差率药品销售数量越多、金额越大, 政府给予的补助就会越多, 群众百姓就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项措施就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表2显示, 全市社区卫生机构零差率药品收入占全部药品收入比例仅为13.04%, 远低于北京市 (60%以上) [6]的水平。区 (县) 间社区卫生机构零差率药品使用参差不齐, 有2个区的比例较高, 达25%左右, 有6个区的比例低于10%, 最低的仅有2.84%。这些提示, 社区卫生机构零差率药品的供求亟待提高, 否则会大大降低这项措施的惠民功效。

3.3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然较大

2008年全市13个区 (县) 社区卫生机构的收入机构中, 财政拨款占总收入之比的平均水平为14.74%, 最高达到23.52%, 最低的为4.29%, 其中10%以上的有10个区 (县) , 有3个区低于10%。药品收入占总收入之比的全市平均水平为52.89%, 最高达到61.89%, 最低的也有42.12%, 其中有1个区达到60%以上, 在50%~60%之间的有7个区 (县) , 在40%~50%之间的有5个区 (县) 。这些结果提示, 该市社区卫生机构虽然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药费负担, 但药费仍然是群众就医的主要经济负担, 以药补医的情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3.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营仍旧依赖于药品收支

2008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收支结余2.9亿, 最多的区 (县) 达7000多万元, 最少的区 (县) 为764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盈余为6000万左右, 其中盈余最多的达到2400万, 但有3个区出现了亏损, 亏损最多的为870万。药品收支结余用于补贴医疗服务等亏损达2.3亿, 可见没有药品结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很难生存。这提示, 应调整收入结构, 扭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营仍旧依赖于药品的现象。

4 政策建议

4.1 政府的公共财政补偿应及时足额到位

社区卫生机构的药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和基本药品“零差率”对回归社区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具有深远的意义。依据社区卫生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取消加成的药品补偿途径主要应是政府公共财政。通过测算, 该市13个区 (县) 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基本用药零差率2008年药品收入损失大约在3500万元左右, 扣除社区卫生机构自身让利群众700万元, 财政补偿需要2800万元。全市财政收入近三年来更是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2008年达742.4亿元, 政府有能力承担零差率药品的补助。建议建立科学、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 充分考虑各区 (县) 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水平,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 在城市新增卫生投入中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 适当提高对零差率药品的补助水平, 有效地促进零差率药品在社区卫生机构的使用。

4.2 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 规范医生用药行为

相关部门应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实行收支分类改革[7], 不断调整机构的收入和支出结构, 逐步切断药品收入的直接刺激作用, 逐步弱化药品收益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 使医生的待遇与药品经济利益无关, 从而达到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扭转机构趋利倾向, 有效地促进零差率药品的使用, 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和药事服务。

4.3 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医生使用零差率药品

2008年该市社区卫生机构零差率药品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仅仅达到13.04%。建议市卫生局应制订社区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政策及措施, 明确其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将药物销售收入占业务总收入之比、基本药物零差率收入占全部药品收入之比、基本药物零差率品种占全部药品品种之比、医生使用“零差率”药品的情况等列入考核内容, 作为政府给予社区卫生机构财政补助以及社区卫生机构对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考核的主要指标, 做到奖罚分明。

4.4 逐步加大零差率药品品种, 最终实现全部使用

2008年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药品城区350种, 农村180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中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即最终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部零差率销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指出, 不迟于2009年12月, 每个省 (区、市) 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建议该市社区卫生机构应在财政有力保障的基础之上逐步加大零差率药品品种, 最终实现全部使用的目标。

4.5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有的市民片面地理解基本药物就是在贫穷国家使用的价格低廉、疗效较差的二等药, 对基本药物制度能够有效的减轻他们的就医用药负担的认识不足, 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医的积极性不高。建议相关部门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 如印制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册、包含基本药物信息及合理应用内容的宣传单等向公众发放, 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对基本药物的信赖度。特别是要充分鼓励医务人员开展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 增强群众安全用药意识, 树立正确用药、合理用药、经济用药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黄羽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进程[J].中国药业, 2007;16 (24) :12.

[2]左小平, 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 2008;19 (14) :1041.

[3]周杰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工作, 推进国家药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J].中国药事, 2005;19 (3) :133.

[4]曹汉钧, 等.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8;6 (4) :201.

[5]李方林.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以提高药物可获得性[J].中国药业, 2006;15 (11) :3.

[6]赵青, 等.社区医院新增16种零差率药品[N].北京日报, 2008-12-4.

篇4: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垫江县澄溪镇卫生院 编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澄溪镇卫生院督导检查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

本网讯(黎颖)12月22日,由澄溪镇卫生院分管院长余怀平带队,组织3名公共卫生人员,对全镇11个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本次督导检查重点在各村卫生室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情况。

在检查前期,卫生院院长谢国祥专门组织召开督导检查工作会议,组织检查组人员认真学习了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和垫江县卫生局《关于印发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检查纪律,严禁弄虚作假,并要求检查组在各村检查现场针对存在的问题抽出整改建议、被检查人现场签字确认。

督导组询问了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情况,向村卫生室了解实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上网查看实施价格情况。各村卫生室都很重视这项工作,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完成了通知要求,各村卫生室都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

督导组组长余怀平对村卫生室的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几个村卫生室的具体实际,指出下一阶段工作目标。我要求,各村卫生室必须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群众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取得村社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本次督导检查,进一步查找出全镇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医改工作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发:各科室、村卫生室 报:镇政府、县卫生局

篇5: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为加强我院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我院组织医务、药剂等相关人员对我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如下:

一、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1、基本药物配备情况

自2010年10月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目前我院备有国家基本药物334种,为总数的50.7%,其中口服剂型102种,注射剂型232种。

2、基本药物采购情况

我院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都是通过四川省药械采购平台采购,并优先 采购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产品中的最低价中标产 品。2013年1-10月份基本药物采购品规数比例为60.42%,基本药物采购比例为49.8%,,基本药物采购得分10.5分。

3、实施基本药物情况

我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价格和医疗保险给付都是按现行药品价格 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我院制定了《成都市西区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优先使用具体措施及监督考评机制》、《医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成都市西区医院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成都市西区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优先使用和合理使用制度》。

通过多种手段促使医师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本院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为 52.7%。

4、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我院制定了院内基本药物相关制度和基本药物遴选相关规定,并定期 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大力宣传,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基本药物缺乏

大部分因为供货单位配不及时或缺货,采购网上平台上国家和省确定 的基本药物采购目录上有货,但点击后却没有,且配送不及时,造成 临床断药,给患者带来不便。例如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甲巯咪唑片、缩宫素注射液和阿托品注射液(0.5mg)的缺货,给临床带来不便。部分药品的缺货与卫生管理部门联系,其要求医疗机构向上级投诉,说明基本药物的购进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2、相关指标未达标

配备基本药物品种率为50.7%,基本达到要求;基本药物销售额率 为 52.7%,基本达到要求。

3、部分群众对基本药物种类不满意

由于部分基本药物缺货或种类不全,医生用药习惯和老百姓用药偏 好,造成目录实施困难,部分患者来就医购药时,对基本药物的种类 不满意,认为基本药物的种类太少,不能满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 诊疗要求。

三、整改计划

1、采购国家基本药物时,提早联系供货单位是否有货,及时付款,防止因供货单位配送时缺货或配送不及时而导致缺货。

2、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对其中规定 许可药物加强采购,增加品种,以满足临床供应。

3、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相关制度,鼓励和督促医师优先基本药物。对 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使用基本药物率偏低的医师及时

通报,必要时按基本药物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另外,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和意义,让老百 姓人人知晓,切实得到实惠。

篇6:基本药物生产工艺和处方自查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公司从2011年元月到2011年3月底对每个基本药物品种逐一进行了生产工艺和处方自查。

我公司基本药物各品种规格共计17个,(详列药物品种),其中在产的是藿香正气水,复方丹参片为计划生产品种。

在产的基本药物藿香正气水的生产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注册生产工艺和处方进行,原注册生产工艺和处方至今未做变更。基本药物生产过程中,也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对照GMP的要求,从人员管理、厂房设施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小问题及时自纠,未出现相应大问题。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回顾性验证,验证结果合格,证明原注册工艺规程能够生产出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基本药物。在生产工艺和处方未变更的情况下,对本企业使用的原辅料进行清理,对供应商(资质证照、质量保证、信誉、供应能力等)进行审计清理,对购入原辅料检验报告及审核放行报告进行清理,对出入库和生产投料的称量及监控情况进行清理,均为合格。所以我们的基本药物生产设备未做改动,原辅材料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供应商也未做变动。

在基本药物整个生产流程中,既保证严遵工艺规程,又猛抓质量安全,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加强药源管理,创新售后管理,构筑防御更广阔的质量保证城墙。我们坚信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严格执行企业SOP,狠抓现场管理,贯彻规范生产、清洁生产的理念。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对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物料、设备、文件进行细致认真地审查,并积极发表改进意见和措施。与此同时,根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车间制定了一系列奖罚制度,使员工切实关注质量,进一步消除质量隐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和倡导诚信经营的当下,作为制药企业,我们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比的敬业精神,创建并执行更完善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虽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会为质量“零缺陷”的目标而努力。

篇7: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关键词:药品费用,基本药物,零差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持续增长,从1985~2009年增长了60.6倍,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2倍,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因而带来的“看病贵”的问题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成为政府着力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高额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据了主要部分,因此,控制药品费用的合理增长一直是我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重建基本药物制度,其中“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作为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全国开始推广,本文对该政策实施2年多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1 药品费用控制现状

我国目前医疗费用构成中,药品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据卫生部2010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次均药费占医药费的51.3%[2],而发达国家药品费用占卫生费用的比例为10%~20%[3]。因此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近期工作目标。

1.1 国外药品费用控制措施

国外为控制药品费用的持续增长也做了很多研究,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从总体上看,可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来综合控制,单一的政策手段往往难以奏效。这些措施包括(1)对制药企业的控制:包括对制药公司的直接价格控制、利润控制,对批发商的管理政策;(2)对医师的政策:包括医师的预算控制、鼓励使用普通药等;(3)对患者的政策:包括确定药品报销范围和费用共付等政策[4,5,6,7]。

1.2 我国药品费用控制措施

我国在药品费用控制方面也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制订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采用费用共担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但对药品费用的控制作用不明显[8,9]。

2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

我国早在1982年就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有关部门已经先后两次系统地遴选基本药物,迄今为止共颁布了6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然而基本药物制度一直以来停留在制订目录层面。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等9部委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公布,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药物品种,以及一些中药饮片。

所谓药品“零差率”是指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各省市新增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药品进价多少钱,患者就支付多少钱。政府将这部分差价损失补贴给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用经济手段引导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到基本医疗机构就诊,缓解综合医院的就诊压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1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实施现状

在国家正式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之前,部分省市已经进行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探索。北京市从2006年12月25日起,在其所辖18个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推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实行零差率药物目录由北京市卫生局制订,共包括17个类别,312个品种,923个品规。2007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统一实施药物“零差率”政策,“零差率”药物由该区卫生局制订,包括498个品规。上海市自2008年12月28日起,其所辖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其基本药品目录包括166种。2009年,宁夏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继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零差率”药物品种。2009年4月1日,天津市开始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天津市制订的基本药物目录共包括537种基本药品。2009年8月自国家正式分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工作。

2.2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实施效果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医疗收费、药品收入。由于政府财政补助有限,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偏低,因此药品收入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之时,必须有相应的政府财政补助足额按时到位,才能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由于各地不同情况,“零差率”政策实施效果也有所不同。

2.2.1“零差率”药品使用情况

广西南宁市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且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10]。宁夏银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的药物“零差率”政策下,药物收入中98%为零差率药物收入[11]。北京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中,社区医疗机构采购零差率药品的品规数达到总品规数的80%左右[12]。北京刘亚军等[13]研究显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8年次均“零差率”药品费用占次均医疗费用的比例由39.3%增至47.8%。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零差率”政策后,“零差率”药品使用并未增加,使用金额构成比为17.54%[14]。

2.2.2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广西南宁市[10]、宁夏银川[11]等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试点显示,实施前后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由51.48%、68%下降到42.57%和63%。另外北京[15]、上海[16]两地实施零差率政策的显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加成收入降低。但不少地区并未显示出这样的变化,夏林兵等[17]进行的全国36个重点联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现状调查显示,实施药品“零差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药品收入占门诊总收入的比例高于未实施“零差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以上。对于我们最为关注的药品“零差率”政策是否能降低患者单次处方药品费用上,仅见厉李等[18,19]对北京市和成都市的药品“零差率”政策短期效果评估显示,“零差率”政策使单次处方药品费用分别下降25%、41.7%。

2.2.3 对药品“零差率”政策的认知程度及就医行为的影响

刘温文等[20]、白德华等[21]分别调查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对“零差率”政策的知晓程度显示,城区慢病患者对政策知晓程度为82.2%,农村地区略低为64.9%。在对就医行为方面的影响,刘温文等[20]研究显示,“零差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就医满意度,改变了居民就诊意愿及就诊流向,吸引部分患者更换使用“零差率”药品等,但比例均偏低。白德华等[21]研究显示,“零差率”政策对慢病患者有一定影响,如提高了规律服药比例、更加遵医嘱等。但广西郎颖等[11]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社区只能配备基本药物,因此导致慢病患者向二三级医院流动。天津许恒周等[22]研究显示,居民对药品“零差率”政策了解程度比较低,知晓程度为46%,且对该政策了解的居民中因担心药品质量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而不选择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2.3 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3.1 药品“零差率”药品目录问题

对于“零差率”药品的目录,各地情况不一。有的省市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准,有的省市则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增减。另外部分地区出现零差率药物与当地医保用药目录不同步现象,即一部分“零差率”药物不是医保报销范围的药物。总的来说,目录中药品种类偏少,尚未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见疾病的治疗需要,如某些慢性病管理所扩充的药品不在目录中,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慢性病患者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外应适当增加常见的、价廉的、适用于农村的药品。因此制订科学的目录是该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各地应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情况,采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的方法保证目录药品的合理性。

2.3.2 药品“零差率”政策的配套政策问题

由于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药品收入减少,而导致总收入的降低,因此,必须有相应配套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财政补偿。各地在财政补偿政策上,略有不同。北京市实施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药品等全部收入全额上缴,全部支出包括工作人员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予以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个别区县仍将收入多少作为支出依据,社区医疗机构的收入仍然依靠药品收入,基层医疗机构则通过减少“零差率”药品的使用增加“非零差率”药品使用来保证收入水平。另外一些省市的补偿政策是以药品数量作为补偿的依据,由财政部门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量给予15%~20%的利润补偿。由于按照用药量补偿,因此一些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多开药,增加药品费用总额,获得更多的补贴,与政策实施的初衷相背离。另外,如果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可能无力全部足额支付差价补贴,则可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因此,在实行药品“零差率”的同时,应建立综合补偿模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偿,除政府财政补贴外,医疗保险可适度分担一部分,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既保证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又减轻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

2.3.3“零差率”药品断货现象较为普遍

“零差率”药品断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药品生产环节、药品流通环节、药品管理环节等,主要原因有:“零差率”药品往往供货需求量大,中标厂商生产能力相对有限,导致不能连续供应;回款期较长,批发商未及时给生产企业结账,致使生产企业不再给批发商供货;招标中过分压低常用普药价格,导致生产企业或配送企业的利润空间过低而弃标;实行药品统一配送,可导致权利寻租、内部交易等问题,从而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各地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零差率”药品供应企业的利润或扩大定点药物生产范围,合理安排“零差率”政策实施进程,另一方面在“零差率”药物配送中引入竞争机制,多管齐下,解决“零差率”药品的断货问题。

3 结语

篇8: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施情况自查报告

为巩固完善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客观分析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做好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确保广大群众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院从2009年4月27日起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现将2013年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基本药物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我院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2、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物情况 我院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物,无私自购药情况。

3、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情况 我院基本药物统一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订单发送、周转金及时汇缴、货款统一支付。药品的采购和配送渠道逐步趋于统一,药品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特别是切断药品购销领域利益链后,根据疾病诊治需要“按需配药”,滥用抗生素、激素和大输液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大处方的现象基本上得到控制。

4、基本药物价格情况 我院基本药物全部按照相关加成率进行加成后销售,无乱加价现象存在,定期对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价格进行公示,老百姓用药普遍得到实惠。

5、运行新机制建设情况 完善运行新机制建设,人员编制、财政补偿、医保及新农合支付、绩效考核等配套政策落实良好。

6、宣传培训情况 2013年8月10日根据卫生局要求,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和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并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2012年版的要求的通知》,加强卫生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对政策和制度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合理用药情况的管理,群众对基本药物制度已基本知晓,满意程度良好。

二、目前我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我院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制度配备基本药物,医院药品采购目录药品484中,其中基本药物配置品种252中,占52%,2013年1月1日—8月31日一共销售药品零售金额9,836,709.84元,其中基本药物销售零售金额4,065,596.86元,占41.33%。

三、存在问题及原分因析

1、部分基本药物缺货 大部分是因为中标价格低厂家不配送或配送不及时造成临床断药,给群众带来不便。

2、医生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我院对全体医生进行了宣传发动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培训,但仍有个别医生因为种种原因,对实行基本药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政策和制度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给我院基本药物的全面推行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3、部分群众对基本药物的种类不满意 由于有部分基本药物缺货或者种类不全,医生用药习惯和老百姓用药偏好,造成目录落实困难,部分患者来就医购药时,对基本药物的种类不满意,认为基本药物的种类太少,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三、整改计划

1、在采购基本药物时,早做计划,加强沟通,防止因厂家配送时缺货或配送不及时而导致基本药物缺货。

2、进一步对医生进行宣传动员,促进广大群众养成正确的用药习惯,改变滥用抗生素,随意大输液,服药不遵医嘱等坏习惯,切实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齐全的基本药品。加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知识培训,加强员工对政策和制度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加强对基本药物的采购,防止出现缺货,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物,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xxx人民医院

篇9: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自查自纠报告

6月20号卫生局关于卫生院基本药物省网采购工作会议之后,按照卫生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立即召开相关工作人员会议进行认真排查、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我院规范有序的开展基本药物省网采购工作。下面将我院基本药物省网采购工作中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1.首先成立了基本药物省网采购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 ***

***

2.采购计划上报,在初期由于不能完全适应每月6次采购计划上报模式,我院出现每月多次采购的现象,随着采购工作的开展,我院的上报计划工作也将逐渐规范,药品采购工作人员在接收到药品企业配送的药品后及时签收。在完成基本药物采购交易后,我院积极配合卫生局结算中心,认真核算基本药物采购数额并及时上缴贷款。

3.规范采购渠道:由于个别配送企业到货不及时等原因,药库工作人员对个别药品私自更改配送单位,重复选择导致违规行为,造成订单分散、配送混乱。

4.我院基本药物省网采购领导小组,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排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程监督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工作的每个环节,保证药品采购透明、公开、安全。

5.药库主任:***

联系电话:***

篇10: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根据XX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检查要求,我院对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及临床合理用药进行自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意见、措施落实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1、专项处方点评中:尚未对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检查;

2、处方点评结果应用与持续改进中:对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和超常处方进行点评和干预,采取“诫勉谈话”无持续进行;

3、尚未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专项处方点评制度,对尚未列入检查的项目通过制度修订加以落实;同时做好用药检查培训;

2、对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诫勉谈话”常态化,同时做好相关谈话记录,并与医师医德考评相挂钩;

3、逐步建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

篇11: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关键词:药品,零差率,社区卫生服务,农村,糖尿病

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等9部委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用经济手段引导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到基本医疗机构就诊,缓解综合医院的就诊压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是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的城市之一,于2006年12月25日,在18个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2008年12月15日,该政策在北京市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零差率药品扩大到328品种(1 024个品规)。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以来,其间,厉李等[1]对北京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零差率”政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药品“零差率”政策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单次处方的药品费用下降25.70%。据北京市2011年卫生工作会议报告,北京市城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7%,而郊区居民为8.4%[2],农村地区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已经与城市趋同,并且已经成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主要就诊人群,另外大多数患者的医药费用支付方式为新农合,门诊药费报销比例较低,因此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应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和房山区为研究现场,对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以来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北京市平原地区和半山区农村分别选择大兴区和房山区作为样本区,在每个区抽取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3~4月由药房工作人员与课题组调查人员共同查阅北京市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实施前(2006年5~6月)与“零差率”政策实施后(2010年5~6月)的糖尿病患者的处方,房山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政策前糖尿病患者处方140份,有效134份,政策实施后糖尿病患者处方200份,有效199份;大兴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政策后糖尿病患者处方200份,有效195份。排除标准为虽为糖尿病患者,但本次因其他原因就诊开药且没有开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处方。

1.2 调查内容

疾病种类、就诊时间、就诊地点、所开药品名称及剂量、药品数量、“零差率”药品数量、处方费用金额等。

1.3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研究以及专家咨询,建立了本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lg(cost)=β0+β1year+β2district+β3numdrug+β4zerodrug+β5othdis+μ

上式中“lg(cost)”为患者次均处方费用的对数,“β0”为截距,β1至β5为各自变量的系数,“year”为处方的年份,“district”不同区县收支两条线实施情况,“numdrug”为次均处方药品数量,“zerodrug”为处方中“零差率”药品数量,“othdis”为本次就诊中除研究病种外是否因患有其他疾病而开药,“μ”为随机扰动项。

1.4 统计学方法

用EPI data 3.0录入数据,设置数据录入时的逻辑检错,数据录入完成后,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处方调查中药品数量、药品金额等,数值变量资料的描述用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的描述用构成比。计量经济学分析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定量估计出药品零差率政策对于降低农村糖尿病患者药品费用影响的多少。

2 结果

2.1 次均处方药品个数和“零差率”药品个数

药品“零差率”政策前房山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处方中药品数量平均为2.33个,药品“零差率”政策后,糖尿病患者处方中药品数量平均为1.68个,“零差率”药品个数平均为1.26个。药品“零差率”政策后大兴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处方中药品数量平均为3.65个,“零差率”药品个数平均为2.47个。

2.2 次均处方药品费用变化情况

药品“零差率”政策前房山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次均处方费用中位数为160.00元,政策实施后次均处方费用中位数为58.19元。药品“零差率”政策后大兴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次均处方费用为178.84元。

2.3 处方中除糖尿病外患有其他疾病开药情况

慢性病患者如果在一次就诊过程中除因研究病种就诊外,还同时伴随有其他疾病,并且因这些疾病而开药,必然增加次均处方费用,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患者除因患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而开药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2。

2.4 药品“零差率”政策对糖尿病患者药品费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如前所述,建立药品“零差率”政策对药品费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标准为概率≤0.05,移出概率为≥0.1),将各自变量依次带入模型中进行回归,共有3个自变量最后进入模型,分别是:numdrug(处方中药品数量)、district(不同区县收支两条线实施情况)、year(“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模型拟合情况见表3、4,为模型的回归系数检验结果,各系数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这些系数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

对于我们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否适合,还需进行残差分析。残差即模型中μ值,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称为随机扰动项,是指将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因素集进行有效分解,无数非显著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并引入模型。在基于随机抽样的截面数据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这个的随机扰动项满足Gauss假设和服从正态分布,是模型成立的重要组成部分[3]。表3给出了残差的统计值(Durbin-Watson值),该统计量的取值在0~4,如果残差间相互独立,则取值在2附近[4],本研究中该值为1.218,比较接近2,可见残差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较好,药品“零差率”政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使糖尿病患者单次处方的药品费用下降31.8%,同时笔者也发现很好地执行收支两条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使糖尿病患者单次处方的药品费用下降29.5%。

3 讨论

本研究以糖尿病患者在政策实施前后门诊处方费用为研究对象,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显示药品“零差率”政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使糖尿病患者单次处方的药品费用下降31.8%,由于北京市药品“零差率”目录中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与治疗高血压药物相比,一方面品规不齐,另一方面价格也较贵[5],本次课题前期研究成果也显示出农村慢性病患者对“零差率”药物中糖尿病类药物不太满意[6],因此模型分析显示药品“零差率”政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药品费用影响相对较低。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目录中有关糖尿病的药物应尽快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增加有关品规,满足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需求。

同时笔者也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使糖尿病患者单次处方的药品费用下降29.5%,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医疗收费、药品收入。由于政府财政补助有限,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偏低,因此药品收入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之时,必须有相应的政府财政补助足额按时到位,才能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北京市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同时,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切实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公益性质,对市、区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医疗、药品等全部收入全额上缴区县政专户,全部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证。但是不同区县财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也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课题前期研究结果显示[5],北京市有些郊区县收支两条线政策基本限于上交多少,返还多少,由于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对于一些农村的乡卫生院而言意味着收入降低,因此导致使用“零差率”药品的积极性降低,最终使患者难以受益。刘亚军等[7]调查显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均零差率药品费用占次均医疗费用的百分比,城区为52.95%,郊区为44.04%,城区“零差率”药品使用情况好于郊区县,其重要原因应在于机构本身的生存压力。从本次调查中,笔者也发现,收支两条线执行得好的区县,糖尿病患者次均处方药品个数、药品费用均明显低于收支两条线执行得不好的区县。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作为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初始阶段,主要通过降低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引导居民使用基本药物,减轻居民医药费用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由于实行药物“零差率”,基层卫生机构和医生都没有执行政策的经济动力,如果财政补助不能长期、足额到位,可能会导致基层卫生机构利用其掌握着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信息不对称、贴近居民等优势,诱导居民利用非基本药品,从而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北京市目前的基于各区县财政的收支两条线政策必须真正落实,尤其是个别郊区县应严格执行全部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证的财政管理措施,同时北京市财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各区县收支两条线落实情况予以监督。

最后由于门诊处方保存的时限性特点,在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选择上采用了典型抽样,因此导致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厉李,刘国恩,陈瑶,等.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4):41-43.

[2]李亚红.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北京人健康指标已达发达国家水平[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shizheng/2011-04/14/content_12322519_3.htm.2011-04-14.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27.

[4]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75.

[5]黄业姣.北京地区18所高校医院2007-2008年口服降糖药采购数据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20):1534-1536.

[6]白德华,徐俊杰,郑淑美,等.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135-137.

篇12:基本药物零差率自查报告

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安排,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丘北县在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我县重点围绕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五个一”要求加强药品价格监管、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推行情况,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化改革的建议和对策,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从总体情况看,我县实现了规范医疗单位药品价格行为,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让人民群众明显感到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带来的实惠,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基本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县基本药物制度的贯彻落实,按照全县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要求,成立丘北县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

组长:李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赵敏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周春县卫生局局长

成员:陈绍辉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张超县卫生局副局长

林红琼县财政局副局长

杨丽梅县监察局副局长

苗长生县人事局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庆县商务局副局长

师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张学贵县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张超副局长担任。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加强领导,督促落实,互通信息;各部门应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体系建设

为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县于2010年11月1日制定出台了《丘北县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推进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和药品目录网上集中采购,严格执行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加强用药监管,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使百姓就医更实惠、更安全,从根本上打破了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以药养医”生存机制,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1年,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实施药品网上平台采购2605个品规,采购金额2865.79万元,配送金额达2584.51万元,配送率90.18%。其中:基本药物1867个品规,采购金额1370.19万元,配送金额1233.83万元,配送率达90.05%,基本药物的使用率

47.74%;非基本药物738个品规,采购金额1495.60万元,配送金额1350.68万元,配送率90.31%,非基本药品使用率52.26%。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个,100%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覆盖人口47.74万,覆盖率达100%;落实政府补助10%乡镇卫生院2011年1~6月份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差价金额50.4万元。

三、基层医疗机构库存药品清理情况

在对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库存盘点核实,组织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配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即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发放一本基本药物价格实用手册、派遣一名物价监督员、设臵一块价费公示牌、建立一本价格台帐、配备一名经过县级物价部门统一培训的内部物价员)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规范药品价格行为等方面,物价、卫生、财政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基本药物价格公示情况

为整顿和规范全县药品和医疗市场价格秩序,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利润”销售的落实,切实维护群众利益,8月8日以来,我县对13个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药物制度及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采取重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利润”销售价格;国家定价药品、指导价药品加价率政策的执行;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执行情况;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与收费情况;药房是否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医疗单位是否按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标准收费,有无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分解项目、组合项目收费的情况。在检查中没有发现违价销售药品的行为,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医院存在超标准收取检验费。二是药房明码标价未注明生产厂家,有的未填写规格等内容不齐全,不规范行为。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县及时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限期整改。物价部门要针对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具体问题要求其限期进行整改,坚决执行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二是加强督查。要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督查,随时了解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及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反弹。三是逐步规范。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公示和明码标价工作,规范台账管理,确保基本药物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执行。

五、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扩大政策知晓率

全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后,县委、政府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县卫生局也召开了医疗机构负

责人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医务人员知晓率达100%。全县各医疗机构100%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公示。并利用媒体、布标和宣传栏,向群众及时宣传基本药物制度。

六、困难和问题

(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经实践证明,存在一定的缺陷。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共307种,剔除某些特殊病人用药外,常用药只有200多种,且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缺乏习惯的常用药品。一些以前有效、价廉的常用药品都没有列入目录中,妇科用药只有妇科十味片、益母草膏,没有一种妇科外洗用药,而群众用药习惯一时又难以改变,从而导致一些群众不满。二是医生临床药中,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使临床医生实际可用的药品受限,对一些常见疾病无药可开,给临床带来了医疗安全隐患。三是药物品种减少,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患者不得不选择二级以上医院诊治,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大幅减少,运行困难。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按照改革政策规定,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其购销差价实行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适当补助。而我县经济能力有限,是“保运

转”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资金压力很大。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无利润,如财政补助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势必造成基层医疗机构运行艰难,导致改革的夭折。

(三)部分基本药物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七、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存在的缺陷,建议:

1.修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在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扩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3.在财力保障困难的情况下,建议省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实际,并与新农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报销药品相衔接,出台非目录药品目录,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用药需求。

(二)针对县级财政对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出现的保障困难问题,建议中央、省、州财政增加投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上一篇:推荐唯美毕业祝词40句下一篇:卫计系统精准扶贫政策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