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扁鹊治病》

2024-04-25

课本剧《扁鹊治病》(精选8篇)

篇1:课本剧《扁鹊治病》

第一幕

扁鹊: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呀一直一直搞推销。今天去见蔡国的国王,我一定要他把我的药全买了。

宫女1:哇,神医扁鹊呢!众宫女:哇,真是神医扁鹊。

宫女1:请问我的头发有头皮屑,该怎么办呢?

扁鹊:没关系,请用“亮光光”药水,相信我,保证你头屑不见了,头发都没有。(宫女乙夺过洗发水跑下场)

第二幕

(蔡桓公故意咳嗽引起众人注意,众人散开,鹊环顾四周,寻找声源)

大王:看什么看,那个被寡人伟岸的身姿所迷住的,说你是不是垂涎我的美色。鹊:啊!小人参见大王。

(端详大王,一本正经地,作揖道)

大王啊,您皮肤上有点小病,不治将加深。蔡桓公:(吃惊)此话怎讲???

扁鹊:您看,您脸上有很多小红疙瘩。你看我,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都没有。人家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啦。

蔡桓公:几个小红疙瘩算什么——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 病——过几天自己会好的。

话外音:就这样,蔡桓公整天忙着他的国家大事。过了好些日子,扁鹊又去见蔡桓公。

第三幕 扁鹊:

(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大王的病情 我总挂心间

侍从乙:大王,扁鹊求见。

蔡桓公:怎么又是他呀?(不在乎)让他进来. 扁鹊:(闻)啊,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大王:哼(没有理踩他)

第四幕

话外音:十来天之后,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让我再看一看您的病情.来,你的手给我,感觉怎么样? 蔡桓公:有人在摸我,呦,又有人在摸我 扁鹊:现在呢?

蔡桓公:没人摸我了。扁鹊:

(唱)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大王的病情可真难办.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岂有此理,敢诅咒本王。扁鹊:大王。。。

第五幕

话外音:又是许多时日过去了,扁鹊和蔡桓公在街上相遇,扁鹊却掉头跑了 蔡桓公: 真奇怪,扁鹊这是怎么了。侍卫,去问问原因。侍从1:是

第六幕

侍从1: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

扁鹊: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救,我也无能为力了。扁鹊:我还是赶紧逃吧,秦国是个好去处

第七幕

话外音:就这样,大王始终没有听扁鹊的劝告,终于熬不住了。等他想要扁鹊给自己治病,已经太晚了。蔡桓公:(大叫)我浑身无力、头痛难忍。快找扁鹊来。侍从1:大喊)大王大王!扁鹊,不见了。蔡桓公:啊,早知今日,何必不当初(桓公头垂下)

侍从2:大王,你不要死呀!让我们拍下来再死,好吗?

侍从1:大王驾崩了。

侍从2:大王遗命——讳疾忌医丧性命,有错不改误终生。

篇2:课本剧《扁鹊治病》

在春秋战国时期,蔡国有一位善良的名医,叫扁鹊,他医术高明,能治许多怪病。第一场 第一次拜见蔡桓公(蔡桓公、大臣、宫女、侍卫迅速而庄严地进场,坐定。)【场景】一日,蔡国国君蔡桓公的夫人生病了,扁鹊便进宫为她医治。此时蔡桓公正在宫殿内与大臣们商谈国事。扁鹊恰巧经过宫门口,发觉蔡桓公神色稍有不对,心里一琢磨,便知晓了蔡桓公已生病,若不趁早医治,恐怕危险。于是,扁鹊赶紧求见大王。侍卫:来者何人?

扁鹊:在下扁鹊,正来给夫人治病,远远观望,发现大王染了小病,希望求见,并帮助医治。侍卫(上下打量了一下):啊,是名医扁鹊,我立即去禀报。侍卫(弯腰,声音响亮):报„„大王,名医扁鹊求见。蔡桓公(稍有疑惑):哦,名医扁鹊!他,不是来给夫人治病的么,怎来求见寡人了。先传进来吧~ 侍卫:是!(面向大王)退出后面向扁鹊:神医请进。扁鹊(低头,快步进来):在下扁鹊,参见大王。(单膝跪下)蔡桓公(声音洪亮);平身!扁鹊:大王您有病!蔡桓公(微怒):你才有病呢!

扁鹊: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哼,胡说,寡人身体好好的,你怎可咒我有病,退下!扁鹊(无奈):那微臣先告退。(慢慢的往后推出去).蔡桓公:这些做大夫的,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才显得自己的高明,怎么连神医都这样。众大臣:大王英明。

侍卫已:大王您还是让扁鹊看看吧,毕竟他是个名医啊!蔡桓公:不看,不看!大臣甲:大王请息怒。臣下为大王准备了一席舞蹈,大王请欣赏。献歌舞~~(出场献舞)(蔡桓公和众大臣注意欣赏歌舞时候的神情)

第二场 扁鹊第二次拜见蔡桓公

【场景】过了十来天后,扁鹊在家一直不放心蔡桓公的病。又来拜见。侍卫:报!启禀大王扁鹊求见。蔡桓公:宣 侍卫:扁鹊觐见

扁鹊:在下扁鹊,参见大王。(单膝跪下)蔡桓公;平身!

扁鹊: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蔡桓公:(面对舞女,击掌叫好)好!跳得好!(面对众大臣,握拳作举杯状)寡人敬众爱卿一杯,喝!(稍顿一顿后)寡人突然觉得有些疲累了(按额头,身体染病的征兆),摆驾回寝宫!

侍卫:起驾回宫~~(蔡桓公、宫女、侍卫退场;众大臣起身恭送,舞女作揖恭送,大王退下后舞女也退下)

第三场 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公

【场景】 又过了十日后,众大臣正在宫内商量、处理朝政(批阅、传阅奏折、虚拟对话模样)。

扁鹊突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原来他实在是担心大王的疾病,再次冒死求见来了。扁鹊(从舞台后方进,面朝观众拜见大臣):有劳通报大王,扁鹊有要事求见。大臣甲:扁鹊,你真是胆大妄为,怎么还敢来,难道不怕大王杀了你吗?

大臣乙:是呀,大王已经十分恼怒你了,我劝你还是早早回去,免得自寻死路。

扁鹊:各位大臣,按照在下的推算,这几日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了。再不医治就要来不及了啊!到时候,恐将危及江山社稷呀。

大臣丙(发怒,指着扁鹊):大胆扁鹊!大王此时正在郊外狩猎,身体好得很呢!你一小小庸医,竟然几次三番诅咒大王龙体,到底居心何在?!

大臣丁(怒视扁鹊):扁鹊,你这江湖术士,若再妖言惑众,休怪大王手下不留情!还不快快滚蛋!!

扁鹊(惊愕,少许慌张,焦急,无奈):哎„„那„„那在下告退。

(大臣带着自己的凳子,迅速退场到蔡桓公那儿,列队)

第四场 扁鹊第四次拜见蔡桓公

摇椅迅速上场;蔡桓公、大臣、侍卫、宫女齐列队上场)【场景 御花园】又过了五日,扁鹊从宫里行医出来,在御花园里瞧见了正在游园的蔡桓公一行人。可奇怪的是,这一次,扁鹊并没有上前求见,而是悄悄退到了假山后面。

扁鹊(面向观众 悲戚遗憾的神情):唉,我现在再求见大王已经没有用处啦!大王这病,刚开始发作于皮肤时用热水敷烫就能治好;后来发展到皮肉,用针灸可以治好;即使病情发展到肠胃,服几剂汤药也能康复;而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发病也就在这几日了。我已是束手无策、回天乏力啦。唉,大王呐~(说完,神色凝重退场)就在此时,蔡桓公突然头痛欲裂,突然昏倒。众人:大王,大王!您怎么了? 大臣甲:快,快扶大王坐下。(宫女扶大王在摇椅上坐下,众人围拢)蔡桓公有气无力地说:寡人头痛得厉害!快„„快把扁鹊找来。侍卫:是,大王!我这就去请神医!(迅疾往舞台一侧跑动,喊“神医!神医!” 后回转到大王这里,手势禀告大臣甲)

大臣甲:大王,神医说,说大王已病入膏肓,他已无回天之力了!蔡桓公:唉,扁鹊果真是个神医啊!我不听他的话,现在后悔也晚了。众人:(大喊)大王大王!...... 蔡桓公:(断断续续)快!拟旨,昭告天下:讳疾忌医丧性命!有错不改悔终生!

(蔡桓公头垂下,死去,身体僵硬)大臣甲:大王驾崩了!(众人哭喊声)大臣乙:大王遗命——

篇3:《扁鹊治病》课堂实录及评析

“教什么”

我们在思考“教什么”时, 可以从文体特点、文本特色、年段要求出发取舍文本的教学内容。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课文。综观整组教材,这是最后一篇寓言类课文。因此,学会读寓言,是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让学生学会读寓言。首先,课始,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提取寓言类文体的基本特点:故事生动,道理深刻。接下来,整堂课就围绕讲故事、明道理两个部分展开教学。最后,在课末,通过自由选择《中国寓言故事》中的相关故事,再一次训练用简洁语言表述所悟得道理的方法。至此,读故事、明道理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便于学生以后再读寓言故事时能学以致用。

其次,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口语交际目标”的要求有: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而《扁鹊治病》所在的第8单元,单元要求是“练习复述,并搜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课文所处地位,教学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借助“工作表”讲故事。教学,也在原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互相转换中展开,以便学生习得讲故事的方法,并能在学习之后轻松将故事讲生动。

“怎样教”

“怎样教”就是要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术”的问题。教师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有效练习为载体, 促进教学方法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本课中,用一张看似普通的工作表串起整节课教学, 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有效性, 同时使各教学环节更富向心力。工作表在不同环节有不同作用:

首先,借助工作表提炼课文关键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初读课文后,学生要开始讲故事。怎样讲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提炼扁鹊四见蔡桓公的共同点,摘录关键词,学提炼,学概括,这就为后面讲述故事环节做了铺垫。

其次,借助工作表巧妙地帮助学生 从不同角 度理解寓意。

读懂课文内容后,要从故事中悟得道理。怎样“悟”呢?学生再一次借助表格中的“时间、扁鹊、病情、蔡桓公”四栏内容,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去获得阅读体会。这为接下来学生悟得立体、丰富的寓言道理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对同一个文本可以 有不同的 解读 ,从而形成其多元化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合作讲述《父子骑驴》寓言故事。)

一、复习“提”特点

师:(板书:寓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讲述的《父子骑驴》是则寓言。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寓言还有哪些?

生:《揠苗助长》。

生:《守株待兔》。

生:《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师:这些寓言都有什么共同点呀?

生:故事都很精彩。

生:故事都短小精悍。

生:这些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是呀,寓言一般都讲述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生动道理深刻)

二、初读学概括

师:今天我们新学一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后,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生快速读课文)

师:谁先来说说?

生:课文写了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他皮肤有病,蔡桓公不听。第二、第三次,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要给他治病,可蔡桓公还是不听。最后蔡桓公快病死了,扁鹊跑了。

师:你能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概括,这个方法很好。如果能将三次拜见的内容合在一起,语言就会更简洁。

生:课文写了扁鹊三次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却都被他拒绝了。第四次,扁鹊不肯医治,跑到秦国去了,蔡桓公病死了。

师:简洁清楚!不过要提醒一下,扁鹊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文中称他是一位———

生:名医。

师:要知道带上“名”字的都很厉害。比如像《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被称为四大———

生:名著。

师:像耐克、李宁等运动品牌被称为———

生:名牌。

师:像能给人深思、给人启发、能一代代传下去的话语,我们称之为———

生:名言。

师:而扁鹊是一位———

生:名医。

师:所以在概括时,“名医”一词可不能漏掉。说到这里,大家了解名医扁鹊吗?(出示扁鹊资料:扁鹊,原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后来,古人统称名医为扁鹊。本文所指的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他所创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在中医中沿用至今。生快速浏览资料。)

三、填“表”学摘录

师:刚才我们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名医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不过作为故事,只是这样讲似乎不过瘾。文章的描写显然要生动得多。接下来,我们能否将故事具体生动地讲出来呢?

生:能。

师:要具体生动地讲故事,得讲究方法。扁鹊四见蔡桓公,文章写到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四见蔡桓公都写了哪些内容。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这四次都讲到了扁鹊说的话,也就是蔡桓公的“病情”。(师课件出示表格,并在表格第一列中输入“病情”一词。)

生:这四次还讲到了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

(师在第二列中输入“蔡桓公”)

生:还讲到了扁鹊去拜见蔡桓公都是相隔“十来天”。

师:这“十来天”也就是相隔的时间。(在第三列中输入“时间”)

生:还讲到了扁鹊怎么样。

(师在第四列中输入“扁鹊”)

师:对,这四栏内容就像四条线串起了整个故事。我们根据课文的描写调换一下顺序。(出示重新调整顺序后的表格)

师:同学们再看看,如果让我们摘录文中的关键词来填写表格,你觉得这四栏内容哪一栏最难填?

生:我觉得“病情”这栏最难填。

师:那好,我们先来看看“病情”这栏。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第一次的病情是“皮肤上有点小病,会向体内发展”。

师:再精练些。

生:皮肤,向体内发展。

(师在“病情”栏下第一行输入“皮肤、向体内发展”)

师:这位同学摘录的词语精练又确切。后面几次又可以摘录哪些词语呢?

生:第二次可以摘录“皮肉,还会加深”。

生:第三次可以摘录“肠胃、更加严重”。

生:第四次可以摘录“骨髓、无药可救”。

(根据学生回答,师在表格中相机输入相关词语。)

师:这些词简洁、明了地描述了蔡桓公当时的病情。像这样,剩下的三栏又可以摘录哪些词呢?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生默读课文后摘录词语并填写表格。填完后,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所填表格,集体点评,然后修改、补充。)

四、看“表”悟寓意

师:经过大家的补充,表格的内容正确、完整了。我们再仔细看看填写的每一栏内容 , 你又有什 么新的发 现 ?(出示完成后的表格)

生:我从“时间”和“病情”这两栏中发现病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加深。

师:你从这两栏中发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有问题要及早解决,这样就不会酿成大错。

生:我从“蔡桓公”这栏中发现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最后落得自食其果的下场。

师:你能从他的举动中读懂他的性格,真会思考。

生:我从扁鹊的一次次拜见中发现他是个医德高尚的人。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扁鹊给蔡桓公看病,被一次次拒绝,却仍一次次要求去看病。他完全可以不去理蔡桓公 ,他这样做 是出于医生 的责任心 ,是一位真 正的名医。

师:你能从扁鹊的“一次次拜见”中读出他的医德高尚,还能联系上下文读懂“名医”一词,真会学习。

五、借“表”讲故事

师:看来这份表格的作用还真不小,帮助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份表格,尽量不看书,将故事内容生动具体地讲出来。先自己练一练吧。

(生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练习讲述故事)

师: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次来讲,力求讲具体,讲生动。谁先来讲第一次拜见?

(生借助表格兴致勃勃地讲故事,师相机评价。)

师:你能借用表格中的内容,完全脱离课本把故事讲出来,厉害!

(一生再讲)

师:你加上的“疑惑”这个词,形象地表达出蔡桓公当时的不理解,这个词加得妙!

(另一生再讲)

师:你加上扁鹊看病前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见蔡桓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医德高尚。这一加,故事更精彩了!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精彩。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讲述过程中,自己还添加了一些内容,使故事更吸引人了。

六、迁移学运用

师:(指板书“故事生动

道理深刻”) 故事,同学们已经讲得很生动。那么我们又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当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你说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他说得对还是错,你都得想一想是否有道理。否则在将来某个时候,或许就会后悔莫及了!

师:把道理说得简洁些,就会更容易让人记住。

生: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会自食其果。

师:这一次说得简洁而且明了,这样的启发更有价值。

生:生病时不要怕看医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要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与帮助,否则会后悔。

师:刚才大家都是从蔡桓公身上获得了启发,还能从其他角度获得启发吗?

生: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问题。

生: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过程的,如果能及早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

师:读寓言,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这是很重要的本领。来,选择一句,用简洁的语言将它记录在练习纸上。

(生记录)

师:其实像《扁鹊治病》这样的寓言还有很多,《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就收集了一些。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想看有个小要求:看完后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你所悟得的道理。

(师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部分篇目标题:《楚王好细腰》《疑邻盗斧》《荆人过河》《东施效 颦》《曾子杀猪》《富翁借牛》。)

师:你想先看哪则寓言?

生:《曾子杀猪》。

(师出示《曾子杀猪》,生快速默读。)

生: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说出的话都要努力做到。

生:做人要言而有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师:还想看什么?

生:《东施效颦》。

(师出示《东施效颦》,生快速默读。)

生:如果自己没有真本事就不要随意模仿他人的言行,否则会自取其辱的。

师:还想看什么?

生:《富翁借牛》。

(师出示《富翁借牛》,生快速默读。)

生: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的。

师:同学们,想读更多的寓言,了解更多精彩的故事,读懂更多深刻的道理,那么下课后,请打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吧。

【教学评析】

教学中,想要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过程,课堂练习便是一个有效途径。文本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可以根据其特点设计出不同形式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效度。练什么,怎样练,练习的效果如何体现,王老师的《扁鹊治病》一课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

首先是“练”有所指

这里的“所指”就是练习目标的指向要明确。通过学习,结合本篇课文独有的特点,形成新的语文能力,尽量要实现一课一得。课始,王老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提炼寓言的特点:讲故事,明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了要用“讲故事”“明道理”的方法来学习寓言。像这样指向明确的练习,学生学得清晰,学得有效。

其次是“练”要得趣

所谓“得趣”,就是不能将语文课上得支离破碎,变成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而是要将语言习得和内容学习,通过练习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练习趣味盎然。

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表格的运用是较为常见的练习方式。在王老师的课中,就将一个小表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试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第一次呈现表格,让学生提取课文内容时,学生可能不以为意;第二次呈现,让学生在竖看表格中发现寓言的多种寓意时,学生会大吃一惊;第三次呈现,借助表格试讲故事时,学生拿着自己的学习成果来讲故事,就会信心十足,兴致勃勃。我们甚至可以猜想,会有很多 学生期待 教师第四次 利用表格 来完成新 的学习任务。这样的练习得法又得趣!

最后是“练”有所用

在一堂课中,“拓展练习”作为结束部分,它的有效性更值得关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呈现不同的形式。“引发期待式”,主要是通过拓展练习,引发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回顾再现式”,主要通过相应的拓展练习,将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碎片式的、孤立的、松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这对学生自主构建系统知识有很大帮助。“迁移运用式”,学生通过有效的拓展练习,将通过本课学习后习得的方法得以运用,所掌握的能力得以展示。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迁移运用式”的拓展练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篇4:《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故事讲述了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人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做到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了解扁鹊

1 播放故事《银针救太子》,提问: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指导书写“扁鹊”。

2 介绍扁鹊:扁鹊的真实姓名是秦越人,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走到哪里,就为那里的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喜讯。人们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3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扁鹊医术高明的故事导人新课,意在让学生了解扁鹊这个人,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同桌检查读书情况。

3 指名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正音,纠正停顿错误的地方。

4 回答问题。“《扁鹊治病》的故事主要在讲什么?”

5 扁鹊给谁治病?(板书:蔡桓公。指导学生书写“蔡”。)

6 师: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在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学习课文的难度。

三、自读自悟,品析人物

1 理解“名医”。

(1)出示:“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2)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请读课文,用“一”画出相关语句。

(3)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4)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5)小结: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6)出示: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7)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8)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要求:反复读这段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①解释“敷烫”。②病情发展经过:皮肤——皮肉——肠胃——骨髓③扁鹊的治疗方法:敷烫——扎针——汤药——等死,能够治——可以治——还能治——无能为力。

(9)归纳小结:扁鹊对蔡桓公病情的判断很准确,治疗的方法也随着蔡桓公病情由简单逐渐变得复杂。由此可见,扁鹊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课文开篇用的是“名医”。

2 朗读感受神医的语言。扁鹊几次劝蔡桓公治病?每次是怎么劝的呢?找到扁鹊说的话读一读。出示:

第一次:“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第二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第三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要求:仔细读这三句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作为一个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着急、担心)

(3)读出三次劝说,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的情感。

(4)虽然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不愿接受治疗,但是扁鹊一次又一次劝说,从不放弃,从这里你发现扁鹊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板书:医德高尚)

(5)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病死了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蔡桓公?

3 汇报交流。

(1)抓住蔡桓公的语言和神态,体会蔡桓公的轻视、高傲、不听劝告、自以为是。

(2)指名读、齐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4 小结: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差,就如同他的病情一样,一次比一次严重,他根本就不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医治。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叫——讳疾忌医。(读“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学生说成语的意思:不敢说自己有病,不肯医治。)

[设计意图]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让学生围绕“名医”展开讨论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同时,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就应该立足文本,文本虽然没有写蔡桓公说话的表情、动作、神态,但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就可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深读探究,领悟寓意

1 蔡桓公是不是今天发病,第二天就病死了呢?那他的病情是怎样恶化的呢?请留心一下课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出示:有一天

皮肤上

过了十来天

皮肉之间

十来天后

肠胃里

又过了十几天 深入骨髓

五六天之后

浑身疼痛

不久

病死了

(2)(板书“渐”)如果蔡桓公要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他应该怎么做?

(3)小结:当事物出现细微的毛病时就开始预防,(板书“防”)可以杜绝这种毛病渐渐变得严重,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呢?(板书:防微杜渐)

2 当蔡桓公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扁鹊却走了,病人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3 在生活中,面对细微的错误、缺点、坏习惯,我们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揭示课文寓意。)

4 总结: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可为什么很快就病死了?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设计意图]课堂练笔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学生在写作中会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内,既突破了教学难点,融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为一体,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篇5:扁鹊治病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生字“拜见、理睬、肠胃、汤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并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

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寓言故事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学习重难点:

了解感悟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学习过程:

导入:出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图片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齐读课题,介绍扁鹊。在介绍扁鹊是“名医”这个词来突破。

师:扁鹊既然是名医,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是死了?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请学习小组读课文,检测预习情况。(一些生字词的读法是否正确)学生评价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

师:通过刚刚小组同学读课文,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想考考大家(把书本合上)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名医()拜见(),几次指出他的病在()、()之间,劝他赶快治疗。但蔡桓公不予(),原本可以通过()、()、()治愈的病却深入骨髓,无药可医。

师:看来同学们确实掌握得不错,老师相信接下来的问题同学们都能准确地回答,有没有信心?

生:有!

出示小组合作探究一:

文中几次提到扁鹊见蔡桓公的?他是怎么说和做的?面对扁鹊,蔡桓公有什么表现呢?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小组汇报 生:文中四次提到扁鹊见蔡桓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师:回答得怎么样?(有没有小组需要补充?)

生:好。

师:老师相信下一个问题同学们能够答得更好。扁鹊四次见蔡桓公,他是怎么说和做的呢?

小组汇报 生:第一次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抓住关键词,二人小组交流一下。我们该怎么读? 生:从“看”字我可以感受到扁鹊的医术十分高明。只通过看就能知道蔡桓公有病。从“恐怕”这个词语可以感受到扁鹊为蔡桓公表示很担忧。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透彻,让我们带着担忧的情感来读一读扁鹊的话。面对扁鹊的善意提醒,蔡桓公是如何回应的?

生: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又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从蔡桓公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毫不在意,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师:好,让我们带着自以为是,不相信,毫不在意的情感一起来读一读蔡桓公的话。师: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那扁鹊是不是就没再去了呢?

生:不是。

师:第二次去,扁鹊说了些什么?

生: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蔡桓公是怎么回应的?

生: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师:这次蔡桓公话都不说话了,直接无视扁鹊的话。但是这是不是使得扁鹊再没有出现在蔡桓公面前呢?

生:不是。

师:那么扁鹊第三次去和蔡桓公说了什么呢?

生: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第三次去,扁鹊对蔡桓公说的还是他的病,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扁鹊非常关心蔡桓公,扁鹊医德高尚。

师:这回蔡桓公说什么了吗?他是如何回应的?

生: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师:第二次是很不高兴,这次呢?

生:非常不高兴。

师:面对蔡桓公的非常不高兴,扁鹊是不是没再去了?

生:不是。

师:第四次扁鹊再去拜见蔡桓公,是怎么做的?

生: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师:蔡桓公是怎么回应的?

生: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

师:同学们,扁鹊前三次去拜见蔡桓公都说了话,为什么这次老远看见蔡桓公就走了呢?蔡桓公觉得奇怪,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蔡桓公的病已经救不了了,所以就走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的病已经救不了了呢?

生:扁鹊说:“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做一回扁鹊,写一次病历卡,你的病人就是蔡桓公

师:同学们完成的都很好。请同学们看到你你们填写得病历卡,想想下面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二:

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 小组汇报 生1:没有听扁鹊的话未能及时去医治。。

生2:。。。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如果蔡桓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对这个微小的毛病的引起重视(板书:微),进行及时的防治(板书:防)就能杜绝病情的渐渐变化(板书:杜渐)。从蔡桓公三番五次的不听扁鹊劝告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并且讳疾忌医的人。

进入“说一说”环节 师:同学们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呢?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以后,他又会主些什么?请二人小组内设计一段对话。

篇6:《扁鹊治病》教案

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好基本功”。《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师: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课件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后来,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

出示: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问:“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

纪昌是怎样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呢?

2、学习“飞卫教”的句子:

⑴ 飞卫是怎样教纪昌学射的?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⑵ 读句子:

飞卫教纪昌学射,先练什么?(眼力)

练眼力的要求是什么?(一是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3、学习“纪昌学”的句子:

⑴ 纪昌是怎样听从飞卫的教导学习的呢 ?找出相关的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⑵ 学生仔细读句子:

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理解:

(躺、睁大、注视、站、聚精会神、盯等词体会纪昌学射认真、刻苦)

师板书:盯梭子 盯虱子

⑶ 纪昌练眼力的结果怎样?

(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板书:针刺不眨眼 虱大像车轮

四、总结课文,体会寓意

1、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纪昌学射刻苦、有毅力;二是飞卫教学有方法,经验丰富)

板书:练眼力 百发百中

2、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

板书:练好基本功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盯梭子 针刺不眨眼

练眼力 百发百中 练好基本功

篇7:《扁鹊治病》教案实录

一、解读课题,书写

师:认识这个人吗?板书:扁鹊

会读吗?

生:齐读

师:会写吗?

生:全班闭上眼睛书空“扁鹊”两字

师:扁鹊是谁?

生:扁鹊是位名医。

师板书:名医

生:扁鹊是四大神医之首

师:板书,四大神医之首

你是怎么知道?有哪四大名医?

生:我是去中医馆看到的,那里有四个牌匾。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师:紫微,我要拜你为师呀,这个我还不知道呢,谢谢你。

(本想借此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多从身边事物去学习,但是忘记了多提后面一句。)

师:你觉得怎么样的医生才配上“神医”、“名医”?

生:

师:这叫

生:医术高明

师:板书。还有吗?

生:品德高尚

师:板书“医德高尚”

生:助人为乐

师:这也属于——医德高尚

生:对病人负责

这也属于——医德高尚

师:说扁鹊是名师,神医,相信吗?

生:(有说相信,有说不相信)

师:证据在课文里,打开课文。

二、学习课文:梳理课文的故事梗概

师:扁鹊给谁治病?

生:蔡桓公

师:蔡桓公是谁?

生:一个小国的大王

(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诸侯国)

师:自由读课文,读完后要补充完句子:“扁鹊给蔡桓公治病,可是……结果……”

生:自由读课文(大概五分钟)

师:读完书的同学可以静静思考这个问题,把语言组织一下。

生:扁鹊给蔡桓公治病,但是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结果病死了。

师:板书:不理睬,指导书写“睬”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说法?

生:说得比较具体

师:蔡桓公一开始怎么样对待扁鹊?

生:齐读片断

师:糟糕,你们都没有做到蔡桓公,蔡桓公怎么对身边的人评论扁鹊的?

指名再读这个片断。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

生:不听劝告

生:不屑

生:不屑一顾

生:冷漠无情(?)

师:人家扁鹊,说到底都是名医呀,蔡桓公却对他的话不屑一顾,瞧不起他,你们觉得扁鹊配不配名医这个称号?读书,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句子。

生:我觉得扁鹊是个名医,蔡桓公对他不屑,但是,他没有放弃,还是去劝告蔡桓公。

师:板书“又来”“再一次”如果一个医生心里有病人的话,他会不会放弃?这可以看出他的——

生:医德高尚

师:医生看病有四个步骤——望闻问切,现在,扁鹊只用了——

生:望

师:他只用了一招,就能把病人的病看透了,这说明了他——

生:医术高明

师:扁鹊看病,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再读书。

(这个问题问得不恰当,但是后面学生却回答了老师想让学生了解的内容)

生:扁鹊给蔡桓公看了三次病,第一次……一次比一次加深,

师:板书:皮肤

皮肉

肠胃

到了最后,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病入膏肓

师:你认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是罪有应得吗?

生:是,因为……

三、学习课文:深探寓言故事的主旨

师:你们认为蔡桓公死于什么?

生:不听劝告

师:继续读书,看看还有没有更深入的理由?

生:怀疑名师

生:固执性格

生:自以为是

师:你从哪里看出蔡桓公自以为是?

生:“我什么病也没有……”

师:为什么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

生:可能曾经有人给蔡桓公治病时骗过他,所以他不相信了。

生:高高在上

生:面子

生:狭隘思想

师:从哪里看来他狭隘的思想?

生:读课文片断

生:性格多疑

师:原来一个结果的背后有那么那么多的原因。

我们再来回头看看。

如果一开头蔡桓公乖乖地听扁鹊的`话,会怎么样?

生:读课文

师:当毛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重视它,这叫做——

生:防患于未然

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词语?

生:防微杜渐

师: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我,我就会越来越猖狂,从皮肤一直往里面钻,但如果蔡桓公像一个寓言故事一样——

生:亡羊补牢

师:那样子,蔡桓公可能还能做几十年的大王。

?? 可是,他没有亡羊补牢。

师:我们可以知道,当有小病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于轻心。有多少机会可以救他的命呀,可是,他都放弃了,所以——回天无力了。

四、总结:聪明的人懂得从别人的教训中得到启发,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走那天弯路。寓言故事,就是教会你做人的很多道理。我们今天从蔡桓公身上吸取多少教训呀——回顾板书。

篇8:课本剧《扁鹊治病》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故事大意, 能读写9个生字。

2.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运用文本语言, 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文本语言, 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 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 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认一个字。 (课件出示:言) 这个字念———

生 (齐) :言。

师:能在“言”前面加一个字, 组成一个词吗?

(生自由应答)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猜一些和“言”有关的谜语, 好不好?

生 (齐) :好!

师:第一个:说出来必须做到的话叫———

生1:诺言。

师:名人说的话叫———

生2:名言。

师:骗人的话叫———

生3:谎言。

师: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叫———

生4:谣言。

师:包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叫———

生5:寓言。

师: (课件出示:寓言) 用故事来说明道理, 是寓言的一个特点。

二、写, 梳理文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出自战国时代《韩非子·喻老》中的寓言, 题目叫———

生 (齐读) :扁鹊治病。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认真读一遍课文, 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差不多都读完了, 有没有不会读的词语?

(生纷纷摇头)

师:语言浅显是寓言故事的另一个特点。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对照课文在练习纸上把故事的梗概补充完整。

(生默读填写, 师巡视并指导“肠”“胃”的书写。)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 (投影) 和他差不多的请举手。这么多同学对了, 请给自己打个五角星, 有错误的同学赶紧订正一下。 (将“骨髓”标红) 这个词很容易读错, 请你读读。

(指名一生读, 该生读错。指名另一生范读。再请第一名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 然后带领全班齐读。)

师:哎, 我倒要问问, 你们是从课文哪里找到这些信息的呢?

生1:我是从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找到的。

师:一个自然段接一个自然段地找, 这样就不会遗漏了, 很仔细的方法。有没有快一点的办法?

生2:我是从课文第五自然段里找到的。

(师课件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而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很聪明的一个办法, 奖励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几个加点的词语。

(生喜笑颜开带领全班齐读, 师相机纠正“即使”的声调。)

三、读, 体会寓意

师:同学们, 请你们读读这段话, 想想如果我要请几个同学合作来朗读, 根据你的理解, 你们建议我请几个, 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起初沉默, 然后纷纷自己朗读。)

1.在合作朗读中理清病情的变化。

师:谁来给点建议?

(沉默几秒钟后, 学生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生1:请两个人来读。

师:两个人怎么读呢?

生1:一个人读前面, 一个人读“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1:前面这个病还可以医治, 让一个人读;后面医生无能为力了, 所以让另一个人来读。

师:哦, 那前面都能用什么方法来治呢?

生1:热水敷烫, 扎针, 服几剂汤药。

师:治疗起来越来越困难, 到最后都无能为力了, 说明蔡桓公的病———

生 (自由应答) :越来越严重。

师:这个建议听上去有点道理, 你请个同学和你合作读读吧。

(生1环顾四周, 挑选一生与其合作朗读。)

师:有没有别的建议?

生2:可以四个人来读。

师:和他一样, 也打算请四个人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这么多, 先来听听他的理由, 是不是和你一样?

生2:皮肤病请一个人来读, 皮肉之间请一个人来读, 肠胃里请一个人来读, 深入骨髓请一个人来读。

师:你是从病的部位考虑的, 打算请四个人的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3:这里有三个分号。

师:你关注了标点, 根据分号来合作就清清楚楚了。

生4:热水敷烫一个人, 扎针一个人, 服几剂汤药一个人, 最后一句再请一个人。

师:哦, 你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来分的。

师:虽然这几个同学的理由不一样, 但有一点他们都读出来了, 就是蔡桓公的那点小病, 后来变得———

生5:越来越严重。

师:这个建议说得有理有据, 就按你们说的分四个人来读吧。

(生2、生3、生4、生5合作朗读)

师:还有谁想说?

(一生犹豫后, 缓缓举手。)

生6:我建议请三个人读。第一个人读第一句, 第二个人读第二句, 第三个人读第三句, 最后一句三个人一起读。

师:这个建议很新颖, 为什么最后一句要一起读呢?

生6:因为最后已经无法医治了。

(生自发鼓掌)

师:好, 就按你说的来读, 你挑选两个人和你一起读吧。

(生6挑选两名同学与之合作朗读)

2.在对比朗读中领悟用词的巧妙。

师:你们一字一句读得非常认真, 但越来越严重的感觉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 问题出在哪儿呢?就是这几个词。 (课件标红“就能够”“可以”“也还能”“再也”)

师:同学们, 不要小看这些词语, 它们能表达出一种微妙的感觉。不信, 我们来对比着读读, 老师读左边, 你们读右边。 (课件出示)

(师生对比读)

师:老师改的和课文里的有什么微妙的不同?

生1:老师改的好像这个病没什么变化。

生2:老师改的感觉蔡桓公的病马上就能治好。

生3:老师改的都是“就能够”, 读起来不通。

师:你的意思是读起来太单调了, 是吧?就是这些细微变化的词语, 把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也来合作读一读。

(师生声情并茂地合作朗读)

师:你听, 这些细微变化的词语, 就像一声声无言的警钟, 它们在告诫我们什么、提醒我们什么呢?

生1:病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及时去看。

生2:小病不看会变成大病的。

……

(师板书:及时防治。)

3.在变式朗读中运用语言来明理。

师: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 会怎么样呢, 谁能看着这个练习说一说?

生: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就会到皮肉之间, 要是不治就会到肠胃里, 要是不治就会到骨髓, 要是不治就会浑身疼痛, 不久就会病死。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要是不治”后面他用了个什么词儿?

生:就会到哪里。

师:对呀, 用的都是“就会”, 扁鹊可不是这样的, 看看扁鹊都是用了哪些细微变化的词提醒蔡桓公病情会逐渐加重的。

(生默读课文, 圈画。)

生1:第一次扁鹊说“恐怕会”。

生2:然后他说“还会”。

生3:“会更加”。

师: (课件出示:恐怕, 还, 更加) 让我们用上这些词再来体会一下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

生1:恐怕会发展到皮肉之间。

师:过了十来天, 发展到皮肉之间, 要是不治———

生2:还会发展到肠胃里。

师:十来天后, 发展到肠胃里, 要是不治———

生3:会更加严重。

师:又过了十几天, 深入骨髓之后, 就———

生4:就会浑身疼痛。

生5:就会病死。

生6:医生就再也无能为力了。

四、说, 再悟寓意

师:本可以治好的小病, 最后却变成了悲剧, 是谁造成了这一悲剧?

生 (自由应答) :蔡桓公。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因为他不听扁鹊的劝告, 没有及时医治。

师:课文中是如何写蔡桓公一次又一次不听劝告的呢?请拿起笔,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生默读圈画, 交流反馈)

师:怎么才能读出他一次次不听劝告呢?我们来合作读读。有一天, 扁鹊拜见蔡桓公, 告诉他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可是蔡桓公———

(生1读)

师:蔡桓公信吗?是半信半疑还是完全不信?你再来读读。

(生1有感觉地朗读)

师:有点蔡桓公的感觉了。扁鹊走后, 他还对左右说———

(生2感情朗读)

师:“总喜欢”被你这么一读, 显得蔡桓公多么自以为是啊!过了十来天, 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病已发展到皮肉之间了, 要不治还会加深。谁接下去读?

(生3较平淡地读)

师:这时的蔡桓公已经不再是不相信了, 谁再来读?

(生4有感情地朗读)

师:十来天后, 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告诉他病已发展到肠胃里, 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可蔡桓公———

(生5读)

师:读着读着, 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蔡桓公的内心。如果, 此时此刻, 你们就是那个不听劝告的蔡桓公, 你是怎么一次又一次不听扁鹊的劝告, 直至最后无药可救的呢? (板书:不听劝告) 看着屏幕上的练习简单地说一说, 最好能够用上一个或几个细微变化的词语。

(生自由练说, 师巡视指导。)

师:在说的时候, 这些细微变化的词语能不能用进去呢?再试着说说。

(生再次自由练说, 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蔡桓公”来说说?

(指名一生说)

师:基本上把前因后果讲明白了, 掌声送给她。老师发现她又过了十几天”这个部分讲得特别好, 你们听出来她是怎么讲的吗?

生:她说:“又过了十几天, 扁鹊告诉我病已经深入骨髓, 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师:是呀, 很简洁但又很清楚。谁也想来说一说?

(另一生说, 众生听完后笑。)

师:他讲得很不错啊, 你们笑什么?

生:他后面说:“五六天后, 我浑身疼痛, 派人去请扁鹊, 可扁鹊已经跑到秦国去了。不久, 我病死了。”他都病死了怎么还会说话?

师 (笑) :对呀, 后面该怎么讲呢?

生:五六天后, 我浑身疼痛, 派人去请扁鹊, 可扁鹊已经跑到秦国去了。我想我不久就将病死了, 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扁鹊的话呀!

师:前面这位同学能够用上细微变化的词, 第二个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小的改动, 给他们掌声!

五、思, 延展寓意

师:同学们, 你们看过的故事中有没有像蔡桓公那样的人?

生1:《我要的是葫芦》里面的人。

生2:《亡羊补牢》里的那个人。

师:《亡羊补牢》里的那个人开始就像蔡桓公一样, 对吧?

生3:《小虫和大船》这个故事里的船主就像蔡桓公一样。

师:像种葫芦的人、船主, 他们又没有生病, 怎么会和蔡桓公有相似的地方呢?

生1:他们都不愿听别人的劝告。

生2:他们都像蔡桓公一样, 有了小错误不及时改正。

生3:小的错误不改正就会变成大的错误。

……

师:有了问题, 这些人都是不听劝告, 没有及时防治。今后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 出现了问题或错误, 千万不要像他们一样。在下课之前, 老师再送给你们两个成语, 一个是防微杜渐, 一个是讳疾忌医。 (板书: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下课!

【板书设计】

【点评】

在本课的教学实录中, 有三个教学设计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1.活动板块设计。基于语文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以“写, 梳理文脉”“读, 体会寓意”“说, 再悟寓意”“思, 延展寓意”四个学生言语实践活动板块展开本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在动笔写、合作读、对比读、有侧重复述和转换人称复述等言语实践中得意、明言、悟理、用法。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对课文的整体观照, 而且通过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自主学习设计。学习是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构建的过程。本课在重点段的教学时采用了“自主建构”设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运用。第一步, 围绕“想想如果我要请几个同学合作来朗读, 根据你的理解, 你们建议我请几个, 理由又是什么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学生会依据得病的部位、治疗的方法、分号等不同方面提出自己个性化的建议, 在阐述理由、生生合作朗读中学生就会厘清蔡桓公的病一日不如一日的发展轨迹。第二步, 通过课文中的语句和教师改动后的语句的比较, 探究发现“就能够”“可以”“也还能”“再也”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变化, 并通过师生合作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体会“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第三步, 组织学生反向思考:要是每个阶段都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有怎样的结果?在思考的同时, 引导学生浏览全文, 圈出细微变化的词语并运用进行口头表达, 在表达中深化对“防微杜渐”的理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课本剧《扁鹊治病》】相关文章:

课本剧小结04-25

课本剧主持词04-08

英语课本剧总结05-04

课本剧 主持词05-07

课本剧的创作05-14

语文课本剧管理论文04-18

课本剧课题论文题目05-04

校园课本剧台词范文06-19

语文课本剧剧本范文06-20

张骞出使西域课本剧09-06

上一篇:硚口区红旗村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教育教学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黄气球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