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

2022-04-18

课本剧表演一般都是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改编成比较完整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通常会是课文的尾页故事、recycle1\recycle2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师给定大主题后,由学生全权自主创编的剧本。因为是比较长篇幅的课本剧,因此时间间隔较长,通常采用课外排练、专课表演的形式开展。由于课本剧涉及到的知识点综合性很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 篇1:

课本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Going home”课堂表演动机

“Going home”这篇文章选自于《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十单元,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Pete Hamill的作品。“Going home”曾在十多年前被拍摄成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绢》,轰动一时,感动了许许多多人。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围绕着在从纽约开往佛罗里达的汽车上一群青年人遇到一位举止怪异男子的故事,分两条线索交互进行:一是这位男子沉默寡言,衣着不整引起这群年轻人的种种猜测;二是随着他和女孩子的交谈,他非同寻常的经历和目前的处境逐渐展露。文章在平淡的叙述中不断引发读者的悬念,在没有卿卿我我之中细腻地表现爱情的忠贞。最后的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恐怕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效果,也正是这篇小说最吸引广大师生的地方。

这堂课是第三课时,即复习操练课。在前两堂课我们已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基本的疏通,分析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知识点,以及文章的结构。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背景及内容已有了基本的了解。由于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感性,所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本堂课的情境表演做好了准备。

英语课堂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模式的如下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因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是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情境及语言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向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交际功能。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尝试性地开展了这次“Going home”课堂表演活动,首先由教师具体分析剧本结构,解剖剧中人物,然后由学生排演剧本,以期达到改进课本剧教学的目的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Going home”课堂表演的组织

在分析完“Going home”这篇文章后,将全班56人分成6个小组,以9人为一组(有两组是10个人)分别扮演3个男孩和3个女孩以及Vingo,其他两人积极参与剧本的编写及负责道具,表演顺序由抽签决定。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①准确把握剧中人物身份、性格进行表演,切忌背诵课文;②恰当使用布景和道具;③邀请5位英语教师做评委,评出两个优胜组。

隔一天的英语课上按顺序在教室前部表演,共费时90分钟,并评出两个优胜组。

三、从表演实录分析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6个小组的相继表演,各具特色,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激情和创新精神。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有限,再加上对该剧的时代背景与外国人的生活习惯缺乏深入的了解,尚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1)Vingo喝咖啡这个场景。准确地说Vingo喝的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喝咖啡不能像喝闷酒那样一饮而尽,应该是慢慢地品那种苦涩的味道。

(2)最后一个场景中Vingo和他的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这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这种场合可以拥抱,但可能由于男女学生间有隔阂,故把拥抱改成了握手。

(3)Vingo掏出全家福照片这个场景,有的组表演时,主人公Vingo显得很羞涩、腼腆,这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一般情况下西方人向别人介绍家人或朋友时,一般都是略带喜悦和自豪的,以示他们的友善与真诚。

(4)舞台语言与表演动作需要夸张,可是有的学生放不开,声音很小,表演的动作不到位。另外学生普遍对场景变换、舞台表演很陌生,所以有时进场、退场比较凌乱。因此,今后如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值得研究。实践表明,课本剧表演是教学中的好方法。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课本剧教学要致力于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同时,排演课本剧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学生通过排演剧本,体会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感受不同时代的气息,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逐渐培养起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所以,课本剧表演应该加以提倡。

参考文献:

[1] 郭志坚.外语教学中角色游戏[J].国外外语教学,1990(2).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域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

[3]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冯静.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李春雷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 篇2:

借助课本剧表演,促进英语知识的巩固

课本剧表演一般都是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改编成比较完整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通常会是课文的尾页故事、recycle1\recycle2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师给定大主题后,由学生全权自主创编的剧本。因为是比较长篇幅的课本剧,因此时间间隔较长,通常采用课外排练、专课表演的形式开展。由于课本剧涉及到的知识点综合性很高。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语言已大大超出一个单元甚至一册书所能提供的。这时候,片段知识远远不够,学生需要根据表演主题,运用到相关的所有语言,这便是整体知识。主题式课本剧表演,能令学生的整体知识得到巩固,并在表演过程中获得升华。

一、在表演情境中发现问题

在主题式课本剧表演中,一般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实践学习、主题学习和总结学习的阶段。实践学习是设定表演主题、制定排练计划的学习阶段。主题学习是按照各自的主题进行探索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利用课本、英语阅读资料、英语简易故事书及英特网搜寻语言信息和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准备活动,在组内安排好导演、实践、场位、道具等等。总结学习是整体式课本剧表演学习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它是面向全体,进行完整表演,接受评价的学习阶段。初期表演者可能会发现,各学习阶段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为了进程,学生便需要寻找出影响表演的关键,这便促使学生在表演中发现问题。

在主题式课本剧表演中,问题存在于方方面面。简单的如:这个单词怎么读?某一句话用英文怎么说?复杂点的如:这段对话通顺吗?情节发展是否太荒谬?再细致点的如:谁手拿一件衬衫作为道具?用左手还是右手?放下的位置和姿势,边上的人又如何配合?等等。

由于一旦到了总结学习阶段,势必要将组内的所有准备充足化,继而将“成品”展示出来。因此,在发现问题后,合作者会试探着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主题式表演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会在发现问题后会主动寻找所需解决方法,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演绎,根据需要这一内在动机而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关键问题、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表演情境中获取知识

主题式表演为学生从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供机会。现实所限,学校教育的内容已经形成了超越现实生活的文化的与科学的知识体系,所以学习的目标也变得更为抽象化,且逐渐趋向于一般性知识的获取,结果使英语语言知识和产生它的生活实际情境相脱离。而主题式表演则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自觉地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机会。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综合学习英语的过程则重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知识点和人的环境、活动直接具体地“相连接”,真正实现语言的交际应用功能。在主题式课本剧表演中,突出整体情境状态,使学生在模拟真实或真实化情境中自觉使用语言,而不是学说语言。引导学生以顺利表演为终极目标,内化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要求,通过学生自控,增加相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

如:利用区英语艺术节的平台,集合不同学段学生,组织排演“音乐之声”的舞台剧。“The sound of music”本身的故事情节中就有七个年岁各异的孩子穿插始终。因此,将不同年级符合人设的孩子集中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排练、表演时,不同年龄的孩子便需要彼此交流、互相配合,由于年龄的差异,所学的知识肯定也有不同。这时,歌曲或台词中如果有哪一个学生没有学过的话,比他高一学段的同学便可以教他。而当表演时,某项内容年幼者难以达成时,高学段的学生往往会快乐地帮助,甚至主动地承担。整个排练与表演,几乎不用老师插手。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他们扩展了自己的知识信息,丰富了语言涵量。对于高学段学生而言,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感知了英语语言,并且在表演中创造地使用了这一工具。

三、在表演情境中運用知识

主题式课本剧表演可以促使学生能动地将在各个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技能等相互关联起来,继而展现。由于校园课程安排的特点,从各个学科中学来的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七零八落地呈现非构造化状态,这种知识结构不利于从事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是孤立的、封闭的,只会在单一学科中考虑问题和解释事项。并且在某一学科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根本不想活用于其他学科。可是,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又被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化知识结构和更高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故有必要改善学科学习的封闭性这一缺限,实现不同学科内容相关联以及学习经验综合化的目标。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生活经验的教学资源至关重要。课本剧进课堂,就是要把学生对周围、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引入课堂,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内容选择一定要遵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强烈情感体验的情景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学生在各类课本剧表演的创作、排演和最后演出中,都要经历学生和老师的相互交流。学生组成分工合作的小组,在整个过程中相互合作、讨论、分工、评价,有利于他们相互沟通和协调,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图画的,可以搞布景和装饰;会乐器的,可以伴奏配乐;会电脑的,可以制作表演背景;善于写作的,负责文本的编写和改编;手工好的,可以负责道具的制作,通过这种相互配合协调,增强了学生良好的人际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了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统筹安排管理的能力,处理排演中琐碎的时间、事务安排等。

作者:钱小月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 篇3:

浅谈中年级英语教学中课本剧表演策略

英语学科有其特殊性,我们“学英语”就是在“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关键在于“用语言”。课本剧表演就是以英语课文内容为素材,以表演为形式展开的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是一种任务型的研究性学习,是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的具体表现。开展英语课本剧活动既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有效的英语实践活动。为此,我申请了这样的一个课题,意在探索小学中年级阶段课本剧的策划教学。

据调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涉及了20多个话题,如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健康、文娱欣赏等;包括了约40个语言功能,如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打电话、就餐、购物和问路等。

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可以改编成英语课本剧。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尽量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将课文改编成有情景,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日常生活、贴近时代要求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英语课本剧。

一、课本剧表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行”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出现在小学生面前,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过去的偏见,认为某个学生其他功课不行,英语也一定不行,所以有时会忽略一些所谓的“差生”。教学小学牛津版教材3A clours 之前,我特意把英语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学生们显得非常高兴。上课时,我运用各种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并运用游戏进行巩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跃跃欲试,就连那几个所谓的“差生”都举手了。我想,这些单词是第一次教,时间又很紧,他们可能还不行,下一节如果他们还举手就叫他们回答。下课后,有一位学生追过来问我:“Miss Liu,你为什么上课不点我回答问题呀?”我一愣,问:“你真的会吗?”他说:“真的。”我感到十分内疚,便说:“对不起,下次老师一定叫你好吗?”“好的!”听了我的话,这个学生一蹦一跳高兴地走了。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自己真的忽略了一些学生。后来,我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有说英语的机会。渐渐地,学生喜欢和我说心里话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

二、精心选材,确定话题

首先,好的英语课本剧需要好的剧本,其内容须受观众的欢迎,比较活泼、新颖、积极向上,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基础,结合学段教学要求,精心选取课本剧的话题。因此,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而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看病、购物、旅游等。

再次,教师还可以选择故事情节曲折、便于展开想象的内容。比如《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中的第一个部分Comicstrip,都是可爱的小狗Eddie和电子狗Hobo之间的一段简洁的对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对于选定的话题,教师应和学生一道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型。在课文学习完成后,再和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文表现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提出课堂表演中语言运用的注意事项。

三、单元重组,创编课本剧

我们教师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教师和学生只需根据课本剧的内容准备相关的餐具、饮料、食品、钱币,或一张课桌和一块台布就能表演这个课本剧了。改编后的英语课本剧可以应用到酒吧、饭店生活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的操作会得心应手,教学任务也能得到很好地完成。同时学生进入情景、进入角色,表演投入很快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在玩和演当中学会了很多课内、课外知识。

案例:欣赏小表演“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扮演小老鼠和扮演雄狮的表演者,其情感和感受就不相同 。前者卑微却充满自信,后者强大但同时也充满骄傲。儿童剧的表演,要求角色对情境作出自然的反应。因此,在这种变化着的情感的支配下,语言的运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语言反过来又影响着思维,因为语言可以“凝结”时间,使思想在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检验,并且通过一般性的常见语言结构的使用获得反映。学生们可以通过听英语故事、看老师的示范表演、读英语课文、欣赏CD上经典的英语儿童剧等,从中吸取经典语言和表演灵感。

总之,英语课本剧能使学生易于操作、易于表演,学生在实践中能获得成功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几年的大量实践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让课本剧走进英语课堂,通过课本剧表演既能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又可以通过表演发现学生的亮点,增强其自信心,也能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团结。此外,让课本剧走进英语课堂,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也是欣赏和创造戏剧美的过程。

(责编 张亚莎)

作者:李利利

上一篇:大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