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2024-04-30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精选6篇)

篇1: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布依族的大年节

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送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对子,不仅大门上贴,连侧门、窗户都要贴上“六畜兴旺”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签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布依族的三月三

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笼府志》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

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故当地人又称是日为“仙歌节”或“地蚕会”。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布依族的四月八

传说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目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大家赠礼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查白歌节

黔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民间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相传,布依族的查郎和白妹相爱,财主抢走了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悲愤交加,在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放火烧毁了财主大院。并跳在烈火中殉情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恋人,把查郎受害的地方定名为“查白”,把自妹殉情的日子定为“歌节”。多少年来,每当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查白歌节”时,布依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查自地方举行盛大歌会。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传绕的民族节日。因这个节日过得比较隆重,所以有的地区称为“过小年”。布依族普遍过“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对节日来源传说不同。传说在人类早期,布依族始祖“盘古”会种水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互相爱慕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后盘古六月初六去世,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确保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家杀猪宰羊供奉盘古,世代相传形成了民族节日。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池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

贵州省惠水县流传着“六月六”传说,在很久以前,董郎地方,有一个名叫阿尔的长工,因家境贫寒,年过三十还未娶妻。阿水勤劳朴实。又喜好唱歌,在对歌中,他与一位姑娘相互爱慕。这对情人在歌中传情,歌中相爱,永结终身。所以直到现在,这地区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每逢农历六月六,便身着盛装到这里对歌。安龙地区还传说,兴义县有个姓刘的大土豪勾结龙广的地主屠杀抢掠布依族人民,人民起来反抗,经过英勇斗争,终于在农历六月初六击败了敌人,为了纪念人民的胜利,便定这天为重大纪念日。毛杉树节

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的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别,互相祝愿。关于“毛杉树节”有一传说故事,南盘江边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一叫杉郎的后生,邻寨有一姑娘叫村妹,两人在劳动中相识,在劳动中相爱。正当他们要成亲之际,山上的魔狼抢走了树妹。杉郎大战魔狼,终于救出了树妹。但是魔狼变成了许许多多的“蚂炸”(蝗虫)来糟踏庄稼。树妹为保护庄稼,一连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虫随着歌声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场天”离开人间。第三天杉郎也因悲伤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树妹的坟上长出了杉树。当地的人们称这些树为“毛杉树”。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

篇2: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做好一切的准备。除夕前不仅要杀猪、手工制作糯米粑、还要备好各种蔬菜、肉类,备美食,比如“酿米酒”就是每家每户必要准备的美食,这酒是用大米,苞谷和高粱酿成的。虽说与普通白酒看起来别无二般,但是酒里却包含着布依族人民勤勤恳恳劳动的情感和亲手酿出来的酒的亲切感。与工厂里的机器所加工酿造出来的酒天差地别。接着是“酸汤豆腐”,新鲜的酸汤豆腐可是年夜饭上的一道热门菜,味道不仅幽香可口,可以是酸的,辣的,贤的,跟随着个人的口味而决定。虽说是新鲜的,但是大多数的豆腐都是由盐腌制而做出来的;虽说是在除夕上菜,但磨豆腐的一工序却要用几十天才能够完成;不仅可以腌制也可以跟着腊肉一起用烟熏,也便成为一个“干豆腐”的菜端上年夜饭的`桌上。

以上主要两道菜做完了,转眼也便到了腊月中下旬,布依族的大人们更忙,不仅要开始采购或手工制作其他的小食。还必须把衣服全都洗净了,晒干了。因为这可是关乎到来年的粮食庄稼是否富足,风调雨顺。

除夕与之前忙碌的景象截然不同,家家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人们摆着各家芳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人们围在一起聊天,和米酒,吃美食,看着电视机播放的春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和欢喜。小孩们在除夕夜穿上自己干净的名族服饰,跟着朋友们东逛逛,西逛逛。

到了正月初一,布依族的女人们会争着抢着去河边打水,谁是第一个打到水的,谁这一年就会顺顺利利如流水。布依族人民会带着小孩去到家外,拜访亲戚或朋友,对歌,丢花包,玩龙灯,踩高跷等。这一天,小孩们可谓是最快活轻松的一天,大人们都不敢拒绝小孩们的要求,生怕小孩哭泣违反了禁忌。所以也不斤斤计较一些小事。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全寨的人聚在一起庆祝,二是以酒、肉、水祭拜逝者,这也就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春节圆满结束。

篇3: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1 布依族铜鼓藤甲舞的起源

公元225年 (建兴三年) 春, 南蛮首领孟获虽六次败于诸葛亮, 但仍心有不服, 请来乌戈国藤甲军前来助阵, 藤甲军首战告捷, 即对蜀军大进追杀, 蜀军且战且逃, 连败十五阵, 连弃七个营寨。最后诸葛亮不得不自损阳寿, 以火攻之, 方才击退, 成就了“七擒七纵孟获”的佳话。藤甲军大败蜀军的秘诀在于士兵身着藤甲战服不仅刀砍不进, 箭射不透, 而且较为轻便。因此, 三国时代的藤甲军实际上就是一支极为精锐的两栖作战部队, 铜鼓藤甲舞的发源则是作为增强士兵的体能, 团队士气演化出来的体育锻炼方式。

相传乌戈国后裔就是长久生活在安顺市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古老的布依族村民, 铜鼓藤甲舞自古以来就是对乌戈国历史的记忆。铜鼓历史源远流长, 《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 汉牂牁郡地……疾病无医药, 但击铜鼓、沙锣以祭祀鬼神。”布依族将铜鼓视为祖先的传家宝、宗族的团结灯, 敬若神灵, 十分敬重。每到大年三十夜, 家族长辈欢聚一堂, 准备公鸡、猪头、自酿米酒等物品祭祀铜鼓后, 击打铜鼓, 欢庆重大节日。《乾隆贵州通志》有“仲家岁时击铜鼓为欢”之记载。击鼓有五层含义:一是欢庆丰收;二是恭祝大年;三是谨记祖德;四是祛除邪恶;五是畅怀心胸。布依语中的“布掉高”即为藤甲, 就是藤子做的衣服。其材料是一种10~20 m长青藤, 此藤有柔软、韧性强、不易折断的特点, 通过晒、编、浸桐油等工艺制作而成, 连接处用牛筋或麻丝缠绕, 即可灵活穿着打斗。

布依族的重大节日即每年正月和六月六, 歪寨村民先祭拜藤甲祖神并叙述有关藤甲的历史。表演时, 人们身穿藤甲, 手持盾、矛、弓箭、刀、枪等器械, 用铜鼓伴奏, 舞蹈分为十二段, 一般由8人不超过16人组成, 男女均可参加。铜鼓藤甲舞的完整表演, 一般从正月初六一直跳到正月十四。早期的藤甲舞主要以表现战争为主, 从藤甲舞反映的内容划分大致有3个阶段。除藤甲胄以外, 手持当时盛行的各种兵械, 双方兵戎相见, 采用统一规范的步伐和动作。藤甲武士分成两军, 鼓声指挥着各自队伍, 鼓点由轻重缓急、单声、连声等方式规定了作战信息, 分别表现进退、包围、突围, 以砍下对方首级 (头顶上缨络) 多少决定胜负。双方以自身武功拼斗, 时间为10~20 min一场, 中途休息10 min, 随即进入下一场, 决斗难分胜负时, 需打上五六场才见分晓。

2 铜鼓藤甲舞体育文化特征及功能分析

2 . 1 铜鼓藤甲舞体育文化特征

2.1.1 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民族性特征

在贵州少数民族迁徙进入贵州的历史原因中, 军事活动的需要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铜鼓藤甲舞的前身正是利用在歪寨村特有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藤条, 制作出的藤衣, 随着士兵出征, 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受到布依族先民的喜爱得以传承, 它植根于布依族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中, 又作用于这个生存环境, 充分体现着布依族人民生活的特点。安顺市地处黔之腹, 滇之喉,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加之山石众多, 地理环境复杂, 布依族人民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 一方面养成了勇敢、勤劳、顽强的民族性格和奋斗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迫使他们团结互助, 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 铜鼓藤甲舞不仅凝聚丰富的民族文化、形式, 而且将民族状态、精神也集中表现在舞蹈结构中, 形成颇具特点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2.1.2 传统性

铜鼓藤甲舞在其核心表演中仍是沿用铜鼓伴奏, 在音乐方面地方特色浓郁、步伐古朴, 对阵双方以夺下对手帽子的红缨多少为胜, 模拟战争气息浓的特点, 以增强其趣味性, 其之所以能保持原始状态, 主要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有直接关系。首先, 铜鼓藤甲舞流行区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 全境为山谷地带, 交通不便利, 其次, 由于自然与社会的原因, 长期以来, 歪寨经济文化落后, 与外界沟通甚少, 未受现代文化传播的影响, 使得铜鼓藤甲舞保持其原始而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 表明铜鼓藤甲舞体育文化具有原始性特征。

2.1.3 表演性和观赏性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得到长久流传和传承的重要特点即是表演性与娱乐性、观赏性、艺术性, 三者相互影响分不开。铜鼓藤甲舞主要在重大的节日、喜庆、祭祀等场面中出现, 表演和观赏就成为它的特点。首先是阵容强大的方阵, 坚不可摧的藤甲, 气势恢弘的铜鼓声, 其次在对阵较量中, 双方踩踏统一的步点, 呼喊一致的口号, 手持器械大步向前, 最后实战中决出胜负, 得到拥护者的掌声, 整个表演内容丰富且饱满。铜鼓藤甲舞正是以它独特的形式组成了气势宏大、刚劲有力场面, 给观赏者强烈的震撼, 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2.1.4 群体性

铜鼓与藤甲舞是一个集体参与的活动, 男女老少皆可参加, 是布依民族特有传统体育舞蹈, 不仅承载者丰富的布依族历史和文化, 也蕴含着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健体强身, 维持自己民族的强壮与生存, 更体现出布依民族对人的速度、力量、耐力和身体技能的更高追求, 凝聚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2 . 2 铜鼓藤甲舞的历史功能

2.2.1 健身功能

铜鼓藤甲舞起源于古代军事体育, 因此, 发展体能, 增强体质, 强健体魄是其首要功能, 通过漫长的社会生产、劳动实践, 培养布依族人民自觉自愿锻炼的习性, 并在生产生活之余, 得到体力与精神的锻炼和调节。

2.2.2 娱乐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其文化衍变的内在因素较重, 环境闭塞, 与外界接触少, 在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缓慢发展。铜鼓藤甲舞在这原生态的环境中, 从军事训练逐步过渡成为布依族人民文化娱乐活动, 以满足他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在重要的节庆日, 铜鼓藤甲舞作为祭祀表演项目, 以藤甲兵出征、战斗、凯旋等作为表演内容, 配以铜鼓鼓点, 表演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表情、整齐划一的动作, 再现古老乌戈国的历史, 这样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浓郁民族特色的项目, 在当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喜爱和重视。

2.2.3 团结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 加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定。20世纪50年代之前, 铜鼓藤甲舞是当地布依族人民节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本民族兴旺、繁荣、幸福的象征, 同时, 增强了本民族的凝聚力, 作为桥梁和纽带, 使周边的少数民族欢聚在一起, 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 抢救与保护

铜鼓藤甲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 对本民族军事上的训练和防御功能是不可忽略的,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世纪50年代铜鼓藤甲舞的发源地安顺市歪寨村家家户户都还在制作藤甲胄, 大型的祭祀节庆日还有隆重的铜鼓藤甲舞表演, 而在60年代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清”运动使得此项民族传统体育从此失传。至21世纪开始, 部分民族学者和专家对铜鼓、藤甲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通过各个角度如:科研、新闻媒体、网络等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而对铜鼓藤甲舞的认识和挖掘还处于空白阶段, 急需抢救和保护。

3 . 1 发展当地经济, 恢复歪寨布依族铜鼓藤甲舞的表演, 并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介入是建立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因此, 这项措施需要得到当地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保障方面的大力支持, 通过宣传平台的搭建, 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日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恢复表演, 实地实物看到演出效果及文化内涵, 吸引企业开展保护性的投资和开发, 扩大影响力, 同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支助资金, 对于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争取保护资金来源。

3 . 2 建议贵州省民委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特别是濒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立信息资源库

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科技手段, 全面而有效地存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料, 并制定文化抢救方案和保护体系。选择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其所在区域做文化、社会、经济进行可行性发展, 逐步推广, 以形成科学且有指导意义的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体系和民族发展模式。

3 . 3 通过国情教育路径, 进入学生课堂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国民教育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因此, 通过宣传资料整理筛选后作为教学或讲座的背景, 也可作为选修课程、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月宣传内容等等在学生中广泛宣传, 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演练,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 结语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文化为现代化服务, 为民族振兴服务,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 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繁衍生息, 并顽强地从远古一直走到近现代的古老民族, 在严酷的自然环境过程中, 布依民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个性品质, 藤甲被誉为古战争史的活化石, 而铜鼓藤甲舞不仅反映出布依民族长期的社会发展历程, 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社会习俗, 是历史留给当今世界的宝贵财富, 应得到保护和传承。

摘要: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 因此, 保护濒危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 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文以布依族铜鼓藤甲舞为例, 对其现状、基本特征和功能进行阐述, 并就抢救与保护措施提出可行性论述。

关键词:铜鼓藤甲舞,民族传统体育,布依族,贵州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2]付晓东.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学术交流, 2008 (4) :186-189.

[3]夏晟.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 2011.

[4]刘丽娜.对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9 (2) :116, 148-149.

[5]朱依然.非物质为华遗产视域下民间体育的活态传承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2) :105-109.

[6]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

[7]冯胜刚.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4 (4) :117-121.

[8]林艺.近十年布依族研究综述[J].民族艺术研究, 2003 (4) :37-42.

篇4:布依族节日文化的心理探析

关键词: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72—02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加上散居在四川、云南、广西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布依族的节日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特定条件密不可分,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在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中,集民族风俗、民族歌舞、民间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凝聚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礼仪信仰,是布依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此,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探索其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分析其民族心理的共同特征。

一、布依族节日文化概述

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属于农耕民族。从古至今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有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进而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起源于庆贺活动。

1.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布依族普遍信仰多神,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常常有祭祀仪式相随,他们相信只要有神灵佑护,就能保证正常的季节序列,植物丰收以及远离病情。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六月六”。农历“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据清朝乾隆年间《南龙志·地理志》记载:“……每岁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 [1]这天是布依族人民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每到这天各村寨都要买猪、牛宰杀供祭,还要群集歌唱玩乐,进行摔跤比赛。每年一到“三月三”人们便要以“扫寨赶鬼”、“祭神”、“躲虫”等形式来祈求山神封死各种害虫,保佑寨子安宁、五谷丰登。此外,“六月六”也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 [1] 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这天都要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并教育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先祖们百折不挠、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

2.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布依族人民常为了纪念一些民族英雄而举行很多社交游乐活动,这些活动相传成习,约定俗成,并且逐渐发展为一种节日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镇举行的查白歌节就是为了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赛歌,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广西、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都前来参加査白歌节,随着不断的演变现在成为了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节日。另外,毛杉树节则是来源于纪念传说中为布依民族安居乐业而牺牲的杉郎和树妹,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各地青年男女都各自相互邀约地赶来此地对歌找朋友。

3.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布依族的大年节、四月八等都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其中大年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过去,布依族有些地区是在11月有的是在12月。近百年来,逐渐演变为和汉族一样以正月为首,后也统称为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地的布依族人们都要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玩龙灯、耍狮子、跳地戏、演布依族戏、唱花灯、踩高跷、打陀螺、对歌等内容,其中,传统的娱乐方式是击铜鼓和舞龙。有不少布依族村寨,从正月初一到月底天天都按专门的铜鼓调打击铜鼓娱乐,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全寨人聚会庆祝,进行保管铜鼓的交接仪式[2]。每年春节都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参与者众多,意在祈求神龙保佑来年丰收,五谷丰登。

二、布依族节日文化的心理探索

由于布依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历史上种种遭遇的不同,使得他们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这一外在表现形式的探讨,分析布依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对该民族有更深刻的了解。

1.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群体内的向心力或合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它是伴随着民族自身特征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长而得以加强的,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民族认同感和群体性这两个方面 [3]。在他们的节日文化中,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人们通过共同的节日习俗,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标准,并使之世代相传。另外,在布依族《古歌》中记载,在原始社会早期,布依族先民过着原始群居的生活,由于当时人民征服自然的力量薄弱,其食物种类和来源极其有限,不得不过着“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的生活,再加上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和毒蛇猛兽的袭击,人们不得不联合成群,一起活动 [4]。在布依族节日“三月三”这天,人们都要停止劳动,以寨为单位,全寨中年纪最高的老人,以及一些青年都集中到寨子的“祖”祠堂,打扫清洁卫生,并由寨老主持祭祖仪式,安排一年的生产生活,总结一年来寨内各户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这些节日都具有群体性,而正是这种群体性的推动和促进,才使布依族能够团结在一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展至今。

2.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布依族信仰的是本民族的传统宗教,一种是自然崇拜,先民们将一些自然现象拟人化,变成超自然的神力来崇拜,对自然生活环境中的一些自然物,如奇山、怪石、大树等都视为神灵,加以崇拜,祈求大自然不降临灾难。因此,人们把饥饱、冷暖、病痛、欢乐、恐惧、希望等等都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便产生了土地神、山神、水神、龙神、树神等多神崇拜的仪式活动,直到现在布依族的各种不同的节日中,都会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平安。还有一种是图腾崇拜,最主要的是对龙的崇拜。至今,布依族地区还保留着龙图腾崇拜的遗俗,每逢节日都要祭龙王,还要舞龙、耍龙,举行各种接龙及放龙仪式。另外,在节日期间,人们还常常穿戴各种银饰和布依族传统服饰,在这些银饰上有各种龙的图案,布依族妇女的衣裙、头帕等物上也常能见到龙的图案,这也是布依族龙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

3.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布依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自古以来居住地环境恶劣,来自自然的和族群之间的争斗无不威胁着他们的生存,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就在一次次与外族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形成。布依族人民历朝历代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所有这些农民起义都打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势力。在近代史上还有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正是布依族人民一次次顽强的抵抗和抗争,才使得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代繁衍生息。比如在贵州安龙一带的布依族,他们的六月六节日就是为纪念在清代时当地人民一次反封建抗暴斗争的胜利,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在这些传统的节日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封闭保守、过分依赖的性格。布依族的居住地环境复杂,山高谷深,交通运输条件较差,人们的交往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长期以来,布依族人民都是在不断迁徙不断与外族抗争中度过的,因此,一方面,他们对外来文化有着本能的抗拒与排斥,另一方面即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展,布依族与外族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他们的这种接触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进行的,原有的封闭保守的心理仍然存在。此外,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远古的布依族先民对周围的客观世界一无所知,对神秘的自然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特征,既不认识也不能驾驭,更无法控制和摆脱自然灾害,所以在众多的节日文化中,很少有与外族交流互动提高自身生产生活方面的活动,表现更多的是祈求神灵的祭祀活动,这种封闭保守,过分依赖自然神灵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发展节日文化,整体提高民族心理素质

在布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活动内容多是宣讲伦理道德,讲祖辈创业的艰辛,介绍和传颂本民族历史的英雄人物等。通过节日文化的传承,使后代人从小养成尊老爱幼,注重美德,崇拜英雄,热爱自己民族等优秀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到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如妖魔鬼怪的封建迷信,对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的过分膜拜等。如果不去除节日文化中的糟粕,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以及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本民族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布依族的民族教育事业,充分挖掘其优良成分并使之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整体提高民族心理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促进节日活动多元化,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节日文化交流,科学提高生产技能,促进布依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也使得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稳定。

总之,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不同地区的布依族同胞在节日的庆贺方式、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对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布依族整体的文化状况,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布依族的心理特点,将优秀之处继续传承和发扬,使人们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韦启光,石朝江.布依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15.

[3]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M].兰州:民族出版社,2006:266.

篇5:布依族节日文化内涵

民族节日是民族习俗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不同的人们共同体在生存繁衍中继承和流传下来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

布依族民族节日文化是指布依族所创造的在特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特质的复合体,包括布依族的实物、信仰心理、价值观念、民族性格、思维方式、风尚习俗、伦理道德艺术等。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文化,综合反映了布依族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交往和共同心理,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的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教育面广。例如安龙县的“赶毛杉树节”,纪念在剪除恶人乃支的战斗中不幸阵亡的三名汉族将领。传说后人在三位将军的坟前栽了三棵杉树,仅几个月就成长为几人合抱的大树。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三”或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附近几县和广西等地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成群结队,穿着盛装,弹着月琴,互相对歌玩乐,表示纪念。“赶干洞”和“赶查白”是纪念传说中的两对情人与封建礼教和地方恶势力作斗争,后人对他们的坚贞和勇敢表示崇敬和怀念。其他一些节日虽然带有祭祀禳灾祁福的内容,但主题都在订立乡规民约,保护生产和村寨平安,并预祝丰收等。其精神实质是让人们重视生产,严防偷盗,抵御外侮,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中华各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布依族的民族节日和各种集会,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中就有80多次,而且因为居住地域不同和自然环境有别,这些节日的名称、内容、时间也不一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即使是较为统一的重大节日,如“年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各地的过法也各具特色。

总之,布依族的节日内容,体现出布依族人民的精神和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源泉,也是构建布依族地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三、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

布依族节日的起源与农耕、祭祀密切关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布依族传统节日最初是先民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祈求人畜兴旺,渴求平安吉祥。节日有利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现在,布依族的节日除了满足生存、安全、教育、娱乐等需求外,还有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重社会功能。

(一)增强布依族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文化身份

布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布依族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注重亲情、爱情、人伦关系,尊重自然。在布依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布依族凝聚力不可或缺的载体。“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构成该民族的所有群体和个人对该民族的集体认同,而这种认同不是靠外在力量强迫维持的,而是通过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民族文化特质的集体记忆”。[ 1 ]社会学观点认为,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这叫文化的整合功能。

布依族同胞通过共同的节日礼俗,培养、强化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体系,并世代沿袭,节日加强布依族内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一方水土养育—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种文化。在民族与文化的关系上,从民族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民族是靠文化来维系、维持的人们共同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2 ] P75因此,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主要是通过该民族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布依族节日文化本身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节日文化是布依族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

(二)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历史上布依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布依族民族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节日风俗,口传心授达到心领神会并世代相传。节日成为布依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布依族节日礼俗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布依族的传统习俗中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东西很多。其中,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和诚实信用、尊老爱幼的习俗最值得推崇。在布依族的节日活动中,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团结互助的义务,对客人都很热情。过节期间,无论是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客人,凡是来到布依村寨,都受到布依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家里人以客人的到来感到体面和光彩。如果是春节期间,主人会先用甜酒煮“耳块粑”招待客人,若是夏季就先用糯米甜酒招待客人,然后才用鸡、鸭、腊肉、野兽肉、香菇、木耳、酸笋、辣椒等做出丰盛的佳肴作为正餐招待客人。吃饭时生怕客人客气吃不饱,主人还要劝饭。

在布依族地区,青年与长辈、客人说话时,口气谦和。提到自己时不讲“我”字,而是说自己的小名(奶名)或用“伊”(小人之意)、“偎”(奴人之意);小辈称长辈不直接称名字,而是称“亚公”、“亚奶”、“爷爷”、“姆”;长辈称小辈也不直接呼其名,而是称“卜某”(第一个孩子奶名的父亲)、“乜某”(第一个孩子奶名的母亲)。布依族认为,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是不礼貌的,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长辈和客人进家,全家人都要主动让座;与长辈和客人吃饭时,要让长辈和客人坐上方,自己坐下方;路途中遇见老人和客人时,要主动招呼对方,并让对方先走;青年遇见孤寡老人和妇女小孩过河,要立即上前帮助挑东西,拉手抚肩渡过;骑马路过村寨或碰上老人、客人,要立即下鞍牵马,点头致意,俗称“下马礼”。

继承和发扬光大布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发展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和创新民族精神文化,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人刚出生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在人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演变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文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即人的社会化。社会化被看作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文化塑造民族的人格,使他逐渐

社会化。布依族节日在传承民文化的同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布依族节日有利培育布依族特殊的民族精神。

(三)推动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

布依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在经济上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冲垮自给自足的经济,节日的内容逐渐丰富了,增加了物资交流等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提高,各地的民族节日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下,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各地区都以民族节日活动为载体,大力扩展旅游业,发展特色经济。最近十多年,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为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所重视,纷纷以“节日搭台,经济唱戏”为契机,快速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成为当地发展经济、宣传民族经济、文化的平台,为促进地区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布依族人民依山傍水居住,分布区域辽阔。布依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突出,民族工艺产品、土特产品、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有待开发。由于历史原因,布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亟待引进外资帮助发展。而文化不仅发挥着保持民族传统的作用,还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节日经济已经初见端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在,布依族节日活动这一载体正好派上用场。当然,布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能单靠开展节日活动,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与配合,然而它毕竟是目前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因此,必须抓紧抓好。布依族的节日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只要加强引导、积极宣传、丰富内容,使古老的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命力,就能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做出成绩。

(四)构建和谐的布依族社会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存在和谐理念的价值取向。和谐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内心三个层面的和谐。布依族节日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布依族一年之中盛大的节日很多是在收割之后或农闲时期进行的。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和生产的节律而确定的。如“三月三”,人们开始劳动,开始到山上、地里去从事种植业,所以这时祭祀山神、社神,祈求山神,地神赋予人们更多的食物,祈求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进行。“六月六”生产告一段落,庄稼种下去了。各种植物长起来了,崇拜山神,社神是祈求它保护庄稼丰收,不受灾害。布依族过年以前是十月或十一月,这时一年生产结束了,所以崇拜的内容很多,也很隆重。人们有时间制作香肠、腊肉、血豆腐、核把、酒等多种食品,祭祀祖先、山神、社神等。另一方面粮食收进家了,这是各种自然力给予人们的恩赐,是因为各种神灵的保护而获得丰收的,所以,要先祭祀各种神灵,一来对这些神灵表示感谢,二来祈求它们保佑来年的生产顺利,不受影响,人丁兴旺。这些节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当然,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还体现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

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高度重视群体的和谐与统一。布依族民间盛行祖先崇拜,每年“三月三”、“过年”祭祀祖先,有时以集体形式进行的。强调群体协调的精神,对于布依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对于增强布依族社会群体的稳定性,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的布依族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重大作用。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积极因素和社会功能给予支持,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一些有碍进步的东西,也需作必要的改造。只有这样,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民族节日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政治功能。

参考文献:

篇6:试析布依族舞蹈的特征

人类发明创造了舞蹈, 用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感情来表现社会生活, 通过人体的形态和神态传情达意、抒发情感。以人体姿态动作为媒介是舞蹈的显著特征, 也是舞蹈的基本属性。1

既然人类是舞蹈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必然在舞蹈中积淀着人类行为的演进和发展的痕迹。从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这个视角来探讨舞蹈的本质与规律, 不难发现舞蹈与民俗文化水浮交融的密切关系。2任何一种舞蹈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化现象, 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一种人体动态民俗文化现象, 民间舞蹈是民俗事象中最生动最形象的组成部分。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 男耕女织是几千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布依族不但勤劳勇敢, 而且能歌善舞。概括而言, 布依族的民间舞蹈具有如下特点。

一、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

千百年来, 布依族的生产方式可以用“男耕女织”来概括。所以, 布依族有相当多的舞蹈反映这一生产主题。如织布舞、舂碓舞、刷把舞、响篙舞等。

织布舞:长期以来, 布依族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布依族家庭中男女老少穿的衣服、用的床单、头上戴的格子帕、脚上穿的鞋子, 几乎都是自种自收、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布依族女妇一向有很强的织布技能, 是织织和刺绣的能手, 她们能够在构造简单的织布机上编织出各种图案、各种花纹的土布和织锦。织布舞就是布依族女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劳作中创造出来的, 反映了布依族千百年来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 体现了布依族女性的勤劳智慧。布依族织布舞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惠水、罗甸一带。织布舞动作轻巧, 边舞边唱, 并伴随着种绵、收棉、纺纱、织布这些动作。整个舞蹈呈现布依姑娘从开荒到织成布匹的生产过程, 表现了布依族女性辛勤劳作的形象。

舂碓舞:布依语音为“凉嗄”, 流传于罗甸县茂井镇风景村一带, 属当地布依族传统舞蹈, 是勤劳的布依族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舞蹈通常是在秋收后的“吃新节”前后或重要节庆日演出, 一般以三人为一小组, 三或四个小组又组成一个大组同时表演, 无乐器伴奏, 靠演出道具竹棒等敲击之声与舞者“啊哩”的呼喊之声形成节奏。

刷把舞:也称“丰收舞”, 真正体现了布依族的农耕生活。刷把舞源于布依族人民在丰收时节, 为了不浪费通过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 做到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都归仓, 布依族人民都会用刷把将烧箕缝隙间的粮食刷干净。刷把、簸箕和烧箕是布依族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板凳舞:来源于布依族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 布依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服装、携带小板凳跳板凳舞来庆祝节日或休闲娱乐。跳舞的时候, 以打板凳的声响作为舞蹈的节奏, 把农家生产上的插秧、施肥、锄草、收割、打米等动作, 通过原生态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女性体现自己的娇姿和手巧, 男性则体现自己的健壮和勤劳。3

二、鲜明的布依族民俗特色

在布依族众多的舞蹈中, 体现民族习俗的舞蹈主要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刺锤舞等。这里撷其要者作简单介绍。

花包舞:又称糠包舞, 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欢的一种活动。主要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的布依族地区。花包舞多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期间进行, 参加人数不限。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从古到今, 代代相传, 既热闹, 青年男女还可以借此机会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跳舞时, 男女各在对面约10来米远处站成两排, 手上各拿一个花包, 互相抛掷。青年田男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互掷花包, 表达爱慕之情, 气氛非常热烈。

铜鼓刷把舞:铜鼓刷把舞原来是祭祖的一种形式, 后来才演变为一种舞蹈。这一舞蹈主要流行于黔南自治州的独山县和荔波县的布依族地区, 因表演时以击铜鼓作为指挥和伴奏, 演员手持刷把, 翩翩起舞, 故称为“铜鼓刷把舞”。参加演出的均为青年男女, 人数一般为一二十个。每人手持刷把, 伴随着铜鼓的节奏, 热情欢快地随着鼓点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形式的舞姿。

刺锤舞:这是一种带有原始舞蹈遗 (下接第238页) 风的、一种群体性的布依族“武舞”, 具有粗犷、骠悍的特点。主要流行于黔南独山县墨寨乡和荔波县凤阳乡一带, 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舞蹈是当地布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艺术, 代代相传。

三、强烈的仪式性

举凡民俗事象, 必定伴有仪式行为, 参加这些仪式的有个人、家族、社会, 乃至整个民族。这些仪式的内容涵盖宗教祭祀仪式、岁时节日仪式、人生仪礼等。在诸多的仪式式活动中, 都伴随有群众性民间舞蹈、仪式行为的宗旨、内涵及特定环境、氛围、程式, 几乎都是通过民间舞蹈来体现的。4布依族也不例外。布依族的仪式性舞蹈主要有铙钹舞、转场舞、唢呐铜鼓舞等。

铙钹舞:即绕棺舞, 流传罗甸县布依族地区, 此舞来源于老人死后, 孝家要“砍牛”超度。砍牛这天, 要在砍牛场举行绕牛仪式, 后来演变成绕棺舞。表演时, 道长身穿法衣, 头戴道冠。其他道士分别敲锣打鼓, 边舞边唱咒语或孝歌。孝子穿孝衣, 戴孝帕随行, 循环往复绕棺。

转场舞:转场舞是布依族的一项重要舞蹈, 历史悠久。体现了布依族的生产生活及民风民俗。主要流行于黔西南的册亨县和六盘水的盘县特区, 来源于祭祀活动。

香花舞 ; 布依语称“转状令”。流传于惠水县宁旺、岗度、甲烈、本底、关山乡、长顺县的摆所、营盘乡、紫云县、盘县、荔波县、龙里县等布依族地区。

“唢呐铜鼓舞”:这是由布依族先民所创所传的舞蹈, 铜鼓舞亦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远在古代, 铜鼓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礼器, 亦是权力的象征。唢呐和铜鼓在布依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逢婚丧与年节时, 都要击铜鼓为歌舞。布依族人民对铜鼓极为珍视, 把它奉为祖先的传家宝、团结灯, 敬若神灵, 年年施祭, 岁岁施拜。每逢除夕, 合族家长汇聚一堂, 共商送接铜鼓的大事。确定之后, 将铜鼓在原保管的这家挂起来, 酒肉奉祭, 尽情击奏, 欢闹十多天。到正月十五举行祭祀, 用公鸡、猪头、米酒等物来祭铜鼓, 念祝词、咒语后, 合族欢宴一餐, 即将铜鼓转送到另一家。这家又将铜鼓挂起来, 击到正月末, 过了年这天收藏起来。跳“唢呐铜鼓舞”时, 年轻的布依族男女分别手持竹制的各种响器, 在唢呐和铜鼓的伴奏下边击边舞。女子的舞姿轻柔优美, 男子的舞步则刚劲有力。唢呐铜鼓舞表现了布依族人民欢庆佳节、祈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摘要: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绝大部分居住在贵州, 目前有约300万人口。布依族村寨一般都依山傍水, 人们热情好客, 能歌善舞,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 产生了许多健康有益的习俗。这些习俗或用歌来记述, 或通过古朴典雅的舞蹈来表达。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 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 也有出于祭祀、纪念, 或表达爱情等因素,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民间舞蹈。

关键词:布依族,舞蹈,民族特色,习俗

注释

1纪兰慰:《舞蹈民俗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年第2期。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

3来源于布依文化网站资料。

4纪兰慰, 《舞蹈民俗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年第2期。

上一篇:会议营销演讲稿下一篇:1辩陈述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