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2024-05-04

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精选8篇)

篇1: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

一、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普及,农村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化水平日渐提升,基层电子政务建设加速向乡镇延伸。各地、各部门面向“三农”实际,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做法和典型,信息化在开拓农村生产经营活动、转移剩余劳动力、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的迫切要求。农业农村改革开放不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农业农村长期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和新的动力;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行动

(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

实施农村宽带普及工程。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行政村通电话,逐步覆盖自然村。组织实施“宽带下乡”工程,鼓励宽带运营企业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推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将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从电话普及扩大到互联网宽带接入,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将互联网宽带接入列入家电下乡范围,对农民使用宽带网络服务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推进农村三网融合试点和农村信息化示范。鼓励探索一种网络承载多种业务、一种终端承接多类服务的新模式,促进业务与内容的融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立足农村通信基础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点)等现有的条件和业务,组织开展三网融合试点。

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普及工程。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技、商务等现有基础,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按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提出的“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要求,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规范建设,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城乡结合部、粮食主产主销区、特色农业区、乡村旅游区以及落后偏远地区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点。到

2012年,100%的行政村建成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其中符合“五个一”标准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比例达到30%。

(二)信息资源整合集成计划

建设国家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委托具有优势条件的机构,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协调和集成,按照逻辑统一、分布有序、服务到位的要求,建设国家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形成分类完整、动态更新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分工协作机制。到2012年,国家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建设专业性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突出各地区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在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适当发展分布式专业性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与国家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实现逻辑连接。按照农业生产的区位特点,重点建立粮食类、瓜果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实现对重点农业产品产业链全程管理和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带动产业实现良种化、机械化、精准化和专业化。到2012年,主要农业门类和农产品品种的专业化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重点建设省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以省级统一管理的网络、软硬件设施、应用系统为基础,集成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省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

(三)基层电子政务进村计划

推动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鼓励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丰富乡村电子政务应用,推动电子政务与基层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的紧密结合。依托市县电子政务平台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把惠民政策和实施执行的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加强良种、种苗、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行政管理信息公开及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通信技术,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增强农民参政议政能力,促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大力支持农村党建工作信息化,推进农村党建网站建设,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素质提高。到2012年,75%以上的乡镇、40%以上的行政村能够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公开和政民互动服务。

完善农村社会事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资源相对有保障的地区,优先探索建立面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系统,在地方病、病原谱集中的地区开展试点,建立农民数字健康档案。加强面向农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的力度。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丰富和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覆盖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减灾救灾、社会赈济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大力支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鼓励电信厂商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到2012年,县、乡(镇)、村疾控、防疫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成,75%以上乡镇卫生院、30%以上的村医疗服务站、防疫站能够接入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系统。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系统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比例提高到30%。

(四)现代农业信息科技计划

完善农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以金农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测、质量监管、产品追溯、信息服务等系统,完善产权交易和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

等领域的业务系统建设和信息服务。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和完善形式多样的专家智能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粮食主产区的植被物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重大自然灾害防范预警和植物病虫害监测等业务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物联网的应用。到2012年,粮食主产区能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获取农业专家的指导服务;农产品期货、现货市场行情服务基本覆盖到县,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显著作用。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新典型和新模式。积极发展优质、精准、高效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水平。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灾害预警等技术。在干旱缺水的农村地区,深化物联网应用,普及推广滴灌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相结合,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到2012年,建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五)电子商务拓展计划

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工程。围绕重点农产品,扶植建立一批跨区域、专业化的特色网站和交易网络,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持流通渠道的信息化改造,发展现代物流,支撑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需求,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建立重点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农产品物流信息查询、智能配送、货物跟踪等物流信息服务,形成与国内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到2012年,选择300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开展试点,建立重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引导特色农产品交易与电子商务融合,培育一批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实施农村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工程。整合各地休闲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全国统一的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挖掘全国农村旅游资源,整合全国休闲农业产业链,建设休闲农业资源数据库,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向游客展示全国优秀农村旅游目的地、优秀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产品等休闲农业旅游信息。到2012年,在农村地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区和文明遗产遗址保护区以及现代农业基地全面开通网络预约和票务管理系统。

(六)新型农民培训计划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结合“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工程计划的推进,通过培训教室、综合信息服务站、信息大篷车、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资源,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内容的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信息能力提升工程。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开发和建设农村信息化培训教材和课件,形成专通用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条件组织实施一系列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对各级领导干部、信息技术骨干和专兼职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广大农民的信息化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信息能力。

四、主要政策措施

篇2: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1月16日,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最根本的是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为此,会议提出要在全省大力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即着力打造三个国家级示范区,壮大和提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五大支撑,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村长期繁荣,农民持续增收。

打造三大国家级示范区

“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级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个国家级示范区。

甘肃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小麦亩产量在100公斤左右徘徊,人均占有粮食少,年际间波动大,严重影响着甘肃国民经济发展。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说,甘肃要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想发展旱作农业,必须解决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有科技创新和突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广大农技人员相继探索创新出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黑膜马铃薯技术、地膜小麦技术,构成了旱作农业体系。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评价说,在旱作农业技术的支撑下,甘肃粮食产量一年一大步,实现了“九连增”,突破了1100万吨大关,创造了甘肃粮食生产的辉煌篇章,也实现了在干旱贫困地区粮食持续大幅度增产的成功探索。

“365”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在陇东陇中旱作农业区,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大力提升粮食综合保障能力,着力建设马铃薯、玉米、中药材、特色林果等产业基地。如今,农业部已认定在甘肃省建立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并要求把示范区建设成为旱作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为带动全国旱作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有调查显示,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约1068万亩,农业用水量占当地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大部分农田以大水漫灌为主。玉米、小麦两大类粮食作物亩均用水量分别为640立方米、560立方米,高于全国492立方米的用水量。

另一方面,河西生态危机频现,唯有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出路。2010年初,省政府出台了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三年规划,提出通过3年努力,力争达到“累计示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节水10亿方、增收5亿元”的目标。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站长崔增团介绍说,至目前,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368万亩,共节水14亿立方米,增效12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365”行动计划提出,打造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在我省河西和沿黄等主要灌溉农业区,加快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力争“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到1000万亩;稳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和龙头企业节水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365”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打造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我省甘南等草原牧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建设生态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壮大提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

“365”行动计划提出,要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以优质林果为主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关乎到我省农民的钱袋子。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远远落后于全国。2012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5元,比上年增长15%,圆满完成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到2012年达到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的任务。2012年年底,省政府又出台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到201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即从3909.4元增加到80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武文斌说,要保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就必须在六大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365”行动计划提出要壮大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壮大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加快牛羊大县建设,力争草食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将其尽快打造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二是壮大设施蔬菜。尽快将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北地区反季节蔬菜供应中心。三是壮大优质林果。力争使苹果产量跻身全国前两位,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林果生产和供应基地。

另一方面,要提升三大特色产业。一是提升马铃薯产业,加快建设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加大一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力争把我省建成马铃薯种业大省和产业强省。二是提升中药材产业,加强旱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标准化生产,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一流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储运交易中心。三是提升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产业,力争把河西走廊打造为全国重要的杂交玉米、特色瓜菜制种产业基地和酿酒原料产业带。

强化五大支撑

要实现“365”行动计划提出的打造三个国家级示范区,壮大和提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就要依靠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保护这五大体系来支撑。

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整乡整县整建制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力争把我省一半的耕地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设施装备投入力度,把设施农业打造成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等科技创新推广,为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达公路等级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村组道路特别是机耕道建设,解决田间机械作业难、农产品外运难、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加快构建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防灾减灾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农村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多元化、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分散农户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转变;培育引进和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化水平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利润。

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培养农村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户和各类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就业培训,把他们培养成能够从事二、三产业的产业工人,推动就地就近和异地转移就业。

篇3: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12316金农热线云服务

发挥12316云平台作用, 以云的方式覆盖所有的市县, 以远端坐席的方式延伸至每一个乡镇, 激活乡镇农技服务机构, 构建横向服务各个单位、纵向连接各个层级的平台体系。建立与农民的紧密联系, 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掌握农业生产的实时状况, 开展有效、有针对性的服务, 使12316工具化, 使热线成为机构服务农民的手段。

农业大数据

注重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 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业大数据体系。起步重点考虑决策数据化, 提高现代农业指挥与管理的科学水平;服务数据化, 建立完备的数据体系, 提供个性化服务;经营数据化, 包括农产品和投入品追溯、农民信用机制建立、电子商务和订单生产等都要建立在数据基础上。

村级公共服务

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整合各类政府和社会资源, 做好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未来, 益农信息社将覆盖辽宁省1.1万个行政村, 并通过运营主体利益连接, 形成服务农村的一个巨大的入口, 创新性地打造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亲近农民的层级,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接地气”、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监管

监管平台是互联网与农业部门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典范, 通过网络化、数据化的方式将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数据公开、透明,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三品一标”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实现质量安全追溯, 确保农产品食用放心, 农业投入品施用规范。

“致富通”移动服务平台

精心打造“致富通”App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将传统的信息发布、技术培训、政策指导、数据采集、咨询互动、视频传输等服务的80%转移到手机端, 为广大农民提供多元化市场化服务、随时随地随身服务和定向定位定量的指导。

物联网应用

试点示范农业物联网技术成果, 在农业各领域、农业生产各环节探索应用模式, 建立开放式应用平台, 整合专家资源和数据资源, 提供统一的专业化服务。重点尝试环境感知技术, 通过传感器建立农作物环境因子变化监测系统, 依托数据连接自动控制, 提高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一方面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逐步实现订单生产, 另一方面解决农业投入品直销问题, 从源头实现监管和规范。根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 辽宁农业电子商务采取平台化发展的模式, 聚合全省资源, 坚持顶层设计, 实行企业化运营, 对接第三方平台, 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预警指挥

整合农业系统内现有电子政务资源、视频会议系统资源、数据中心资源, 借助党政外网、运营商光纤网络和4G网络, 构建全省农业预警指挥平台, 提高农业科学决策水平。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等技术, 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具体服务。

篇4: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方案》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强化应用、引领发展的推进策略,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提出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在生产方面,重点突出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经营方面,重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管理方面,重点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支撑决策,着力点在互联网技术运用,全面提升政务信息能力和水平;在服务方面,重点强调以互联网运用推进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在农业农村方面,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重点任务有效完成,《方案》提出了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工程、农业信息经济综合示范区6项重大工程。

篇5: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农业生产“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大考验。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改革促提升,抓创新促转型,抓创业促增收,抓法治促和谐,加快推进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近年来云州“三农”发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龙头,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总体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对照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市“三农”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活力不断释放,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面临新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完善“三农”发展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系列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今年有望实现全面小康。但相对于八、九十年代时期,云州干部群众奋勇争先意识、改革创新精神反而有所减退,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意识有所抬头。在新常态背景下,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许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股份流转和退出问题,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问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问题,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特别是征地补偿、海域补偿、环境补偿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运用改革办法进行破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此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一些长期积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小产权房”问题、“外来种田户”入社待遇问题等,并引发了不少信访问题。

(二)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有待提高。“十二五”以来,云州以农业“两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业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但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较高,但土地集约化利用率不高。2014年,我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4.9%,规模经营率达到66.3%。虽然跟苏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如苏州市目前90%以上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9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但是以云州这样的地形特征,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经营相当不错,提高空间也不大了。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总数达到3297家,但平均经营面积只有158亩,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不足;散户经营还是主要形式,户均经营面积仅3.1亩,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影响力带动力有限。2014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6家,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年产值(销售额)上亿元的95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品牌也不多。三是农业生态环境堪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从云州农业生产条件来看,部分区域水源污染、排放超标问题依旧存在,污染农业灌溉用水;大气二氧化硫及有害颗粒物等浓度依旧较高,近年来酸雨率一直在9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为ph值在4.5以下的重酸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部分海域水质已不适合海水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监测体系、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监管队伍尚待加强。

(三)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度增大。“十二五”以来,云州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化率达到70%,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2分。但由于多种原因,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新村建设融资难度增大。长期以来,村镇建设实行以乡镇为主、县市统筹的管理体制,地方财政实力较强的乡镇,能够提供配套资金,可以争取到项目;而经济实力较弱的乡镇,无力资金配套就无法补助,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百千工程”实施过程中,示范村可以得到许多财政资金支持,而未列入示范村的则很难得到资金投入,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农村缺少长效资金投入保障,农房“两改”举步维艰。二是城乡生态治理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农村环境整治难度增大。目前,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5%,乡村人居环境局部改善。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城乡建设管理重叠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位的现象并存,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大管网”建设滞后于农村“小管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6年实现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90%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四)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快速增收势头难以为继。2014年云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3元,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高速增收,是今后几年“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这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政策资金扶持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收缩之势,包括企业税收和土地财政收缩,这必将影响政策性农业农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二是非农就业增收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城镇就业率可能下滑,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同时,新常态下“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并将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主要模式,企业普通用工将进一步减少,农民工资性增收渠道有收窄之势。三是农民创业增收难以持续。由于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经营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还有一个过程,农民创业增收难度较大。

(五)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机制尚需探索。近些年来,我市探索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村级组织“小微权力”36条等经验做法,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基础较好。但是按照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一是村级组织权力运行尚待规范。主要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村监会的职责权限还不够明晰,相互之间权力制衡机制还需强化。另外,有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涣散,村合作社经济薄弱,民间组织空缺比较普遍,社团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农村基层治理法规制度尚待完善。今后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而相对滞后的法规难以为改革保驾护航,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如何进行换届选举,合并、破产、清算、注销等法规制度还需及时跟进。三是农民法治意识尚待提高。从目前农村社会矛盾、农民非法上访、农村群体性事件等现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农民法治意识不够强,部分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新常态下加快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新常态将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四个全面”布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和生态优先等政策机遇,都将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挑战。根据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云州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总的目标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四化”同步、协调推进,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创业就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体制市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宽裕化、治理法治化,继续保持云州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争取达到长三角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战略重点

1、抓改革促提升。坚持改革引领,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重点抓好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美丽和谐、城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2、抓创新促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农业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抓创业促增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民创业培训和服务机制,大力培育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抓法治促和谐。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治村,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对策措施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突破股份合作制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对完全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股份公司化改造或清算终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对未能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健全现代治理结构,探索集体所有制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登记。结合国家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不动产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外,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建立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的不动产登记体系。对农村宅基地上的违章建筑,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区分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有序稳妥地开展确权登记工作,不能简单地不予登记或予以拆除。三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市本级、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覆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与农村其他资产所有权的全方位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同时,建立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体系和征信体系,推进跨县(市)区的网上农村产权交易。

2、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一是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在土地经营规模方面,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经济林种植、水稻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领域,形成一批上千亩规模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在企业经营规模方面,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突破现有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垂直整合和兼并,争取向大型化、集团化、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突破单一经营模式。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突破主业限制,向相关行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畅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乡村旅游度假、健身养老、网络销售等合作渠道,推动农业生产与金融服务、港口物流、批发市场的互联互通,将农业生产融入中高端服务业之中。三是转化兼业经营模式。加快农用地确权登记进度,并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鼓励普通农户流转农用地,促进农业从分散向集中经营转变,农民从兼业向职业化转变,破解传统农业中农民与土地的纽带关系。同时,推动村经济合作社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型。

3、突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一是突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根据中央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多年来探索的实践经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跨乡镇(街道)置换、跨乡镇(街道)入股等操作方式,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突破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步,抓紧制定云州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还可以通过行政村合并、建立镇村联合股份合作社等方式,扩大村集体的传统地域范围,使农村宅基地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合理的价格有偿退出或转让,保障农民权益。三是突破新村建设传统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土地出让、楼房出售等资金平衡模式难以持续。为此,在新一轮新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将农村住房改建的重点放在城镇规划建成区之内;其他地区的新村建设则以规划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民自建房为主体,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一是发展信息化农业。加大现代信息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建设,推进云州特色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化销售,建立云州公共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安全信息回溯系统。二是发展科研型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科研分离模式,推进种业强市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研型农业,争取在种子产业、智能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三是发展循环型农业。结合“五水共治”,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治理,采用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手段,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云州农业向生态、高效、低碳方向发展。

5、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农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探索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如世界银行的低息贷款或无偿赠款)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贷款财政贴息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控股、并购重组、BT、BOT、PPP等方式参与农村农业项目建设。二是创新农业农村金融产品。扩大“多权一房”抵押融资范围,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促进更多农业农村资源、资产转化为资本。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体系,复制推广“村民集团授信”、“道德银行”等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在农村推广债券、基金、黄金、人民币理财业务。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保险)互助社,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点建网,发展农村电子银行业务,促进“微银行”在农村的全覆盖。

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带动农民创业增收。一是建立职业农民标准。参考台湾、上海等地农民职业化的经验,分类制订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服务人员等本地农民的职业化标准,包括技能标准、经营规模、学历、资历等。职业化农民经营土地、海域及相应农业企业,政府应给予金融、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主渠道。

二是加强职业农民培养。对从事农业为主的中青年兼业农民,通过农业技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网络销售等培训,引导他们成为职业化农民。加大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现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开设涉农专业,采取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建立职业农民协会。参照工会建制,依托供销社网络,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职业农民协会。职业农民协会运作模式可以为企业化运作的中介机构,主要功能是为职业农民提供交流平台,为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物资供应和金融服务。

篇6: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现将我市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行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x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了“百日行动”工作专班,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联合作战、信息共享、案件移交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会商研究,确保行动效果。

二、全面开展宣传工作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向养殖场(养殖小区)、猪定点屠宰企业、畜禽屠宰场、动物贩运户、公共交通承运人广泛发放专项行动告知书,共计发放xxxx余份。

同时,借助非洲猪瘟防控“大清洗、大消毒、大培训”工作之际,邀请了x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前来授课,讲述动监执法案例,提高相对人的法制意识,培训相对人xxx余人次,达到警示教育目的。

三、强化相对人信息备案

充分依托“x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加大全市动物规模养殖场、动物养殖小区、畜禽运销户等相关行政相对人的备案,确保信息可查可溯。目前共计备案养殖场(户)xxxx家,规模场xxx家,贩运户xx家,为做好监管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

四、严格生猪调运监管

x市农业农村局、x市交通运输局联合x市境内高速公路收费站做好动物卫生检查。具体机制包括:一是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在查证验物时要严格做到“两查”:查证(查验有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且在有效期内;是否电子出证;省外调入的是否盖有x省动物及产品指定通道申报点查验章),查车(查验车牌号是否与检疫证明上所载明的车牌号一致,随车是否携带《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表》)。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执法。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通过查证验物发现运输的畜禽及其产品未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其他问题的,立即通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处理,并禁止运输畜禽车辆进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尽快到达现场依法查处。

我市现有x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面落实上述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成彭高速x收费站为例。成彭高速x收费站发现运输畜禽无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无指定入川通道验章的,立即联系x市动监机构处理。行动期间,共计排查生猪运输车辆xxx余车次,排查生猪x.x万头,共计立案查处动监案件x件(未经指定通道入川),有效保障了运输环节动物卫生安全。

五、下一步

接下来,x市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巩固联系机制,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篇7: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

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背景,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篇8: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行动

《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 提出到2018年, 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 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 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 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 在生产方面, 重点突出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经营方面, 重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管理方面, 重点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支撑决策, 着力点在互联网技术运用, 全面提升政务信息能力和水平;在服务方面, 重点强调以互联网运用推进涉农信息综合服务, 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在农业农村方面,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网络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重点任务有效完成, 《方案》提出了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工程和农业信息经济综合示范区6项重大工程。

下一步, 农业部将联合有关部门, 着力改善政策环境, 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及时研究解决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锐评:“互联网+”这个概念, 自从官方提出后, 就一直火热。然而, 最近半年来, 无论是“互联网+”, 还是各行各业的创业、融资者们, 都有点预冷的意思, 似乎2015年那股“人人创业、处处烧钱”的热情, 今年一下冷却下来了不少, 很多创业者都表示, 如今“热钱少了, 融资难了”。

究其原因, 互联网不过是一个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在笔者看来, 创造价值的仍然是实体经济, 是千千万万个手握缝纫机、方向盘的产业工人和农机手们, 而非炒概念、玩钱的金融、互联网大佬。淘宝这个“互联网+”的发起者, 依靠的也是成千上万家淘宝店主实打实的销售行为, 更深层地则是成千上万家企业的生产行为。

上一篇:向陋习宣战作文500字下一篇:对监狱特警队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