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2024-04-24

从孤独中挑战自我(精选8篇)

篇1: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作文 从孤独中走了出来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自从从郫县搬到了成都后我就一直没有知心的朋友。我在心里不止一次怨恨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来成都!在郫县多好,有多少小朋友和我玩!可是现在的我就像一只笼中的鸟儿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孩子的天性――玩。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有多少次在学习中听到小孩子的嘻哈声,打闹声,我也想起了在郫县时那样的我是多么快乐。我曾有多次想过我是一个聋子,听不到他们的打闹声,这样我就不会在这时都静静的哭泣,可这也只是一个假设,永远永远也不会实现。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不止一次在睡觉时流淌着眼泪,也不止一次在梦中嚎啕大哭……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从沃尔玛超市回到家,我又听到了小朋友的`欢笑声,虽然我已经长大了,可永远也会想到――玩。我一直看着他们是多么的快乐,这时我眼睛润润的,可是我不想让家人看到,所以我仰望天空,希望它能收回去。爸爸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他用留言条的方式去鼓励我,妈妈也不止一次的和我交谈让我不要怕去面对,让我勇敢的去和小朋友交流,最终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这个时候我终于不能自己的把心中的痛苦给哭了出来。

我这个孤独的孩子终于从孤独的世界走了出来!我这个孤独的鸟儿终于从笼中飞了出来,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飞翔!

五年级:??O筱??

篇2: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一路有你,挑战前行——挑战中的自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此时此刻,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言。人们常称赞老师是园丁,是蜡烛,是一个照亮学生人生道路的人。而我有幸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开启了自己的数学教学生涯。在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之路上:既有艰辛,也有成就感。在为人师的路上,我在挑战中前行,我在XX的同事们帮助下进步,在一起奋斗中成长。

去年九月,我有幸成为了xx这个团结协作、和睦上进的大家庭的一员。来到xx学校,我承担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工作量真的有点略超我到校上班前内心的估量。但是我暗暗激励自己:既然接受了校领导的工作安排,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虽然每天都有批改不完的作业、辅导不尽的学生,但是感受到学生们勤奋上进,踏实求知的态度,他们一点一滴地跟着我的教学而产生进步时,便觉得自己能为学生巩固其所学而做的事情,再苦再累都值得。

一个学期后,我又面对一个新的挑战:X班的班主任因为休产假暂时告别了岗位。这学期我将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开学前我鼓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从任课老师到班主任,是一个飞跃。我从一个单纯沉浸于数学教学的人,开始逐渐接触到了班级管理这门学问。“班务如何运行,班内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怎么和家长沟通?”这些问题都向 1 教学工作总结演讲稿

我铺面而来,开始时令我手足无措。于是,我向思源这个大家庭中拥有丰富的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求教,在互联网的各种渠道学习成为称职的班主任的技巧方法。

在X班班主任的初期,学生因为突然换掉熟悉的班主任,对我不像原来的班主任一样认同和敬畏。班里的纪律、清洁卫生工作开始有所下滑,也时不时有学生来我这里控诉。但每次批评教育完犯错的孩子,第二天他又能给我整出点小意外。面对种种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我更加坚定地去向身边人学习请教,在XX老师的帮助下,在学校领导XX关怀下,我不断地和学生沟通交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步步地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做到班级管理学生人人有责,人人有事做。在由此,慢慢地班级管理工作又步入正轨,恢复到当初的井然有序,干净卫生的状态。

学期中,XX区的新一轮数学竞教活动开始了。作为一个新人,我开始对这新的挑战有点担忧,但是在教学组组长X老师、X老师等人的鼓励和帮助之下,XX学校数学组针对我那堂课进行多次讨论、磨课,这一次我挑战了自己,并获得了竞教活动区一等奖。在颁奖的那一刻,回顾在XX学校任教这一年来的酸甜苦辣,真的是感慨万千。当了一年数学老师加班主任,现在的我成为了一个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耕耘者,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班级管理也是愈来愈熟悉、熟练。在XX这个家庭中的一路挑战,一起奋斗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在这个家庭中鼓励我、慷慨无私给予我班主任经验的老师们,还有两个班里的孩子。在这一年,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构筑属于我们的班,2 教学工作总结演讲稿

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中的美好烙印。最后,感谢领导、感谢同事们、感谢孩子们,没有你们我就不会战胜挑战,成就今天的我。

篇3: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文本中反复出现了“孩子”的意象,它含有能确立不稳定性的素材,这些不稳定性是后续大部分叙述的源泉,在情感的变化上提供人物行为的内在原因。“孩子”是希望的象征,也是纯洁的意喻、美好的寄托。从魏连殳在与“我”对话中表达出的对孩子的一往情深,缓慢的变化,以及从中交织的“我”矛盾的态度中,浮现了有着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形象。在“我”与魏连殳的初次见面中,他的表情始终是冷冷的,就算是面对真诚关心他的“我”,也只是“套话一说完”,“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但在此时出现的几个孩子却形成了魏连殳表情的变化,使他刹时生气起来,“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魏连殳对待大人是有距离感的,是难以融入的,对方被看作了不可理解自己的“他者”,但孩子却似乎成为了能知他的心、解他的意的对象,所以他用本真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甚至在送口琴这件事上都可以看出他对孩子慷慨的热情,这可能是他把孩子看成了是和自己同一类的人,那么对于这世界他也是存有希望的,因为希望有时既可以是存在于他人的,又可以是自己所给予对方的。对他人的希望,源于又最终复返到对自我的希望。

接下来讲到了另一次见面时“我”和魏连殳的对话。这次谈话是魏连殳主动提起的,因为“我”表现出了对他过份关心孩子的不耐烦,而他似乎很重视我的态度,期望我会理解他,因此便说:“孩子总是好,他们全是天真……”这句话并没有说完,便被“我”一句带判断性的话打断了:“那也不尽然。”这就把对孩子的评价的叙事权利转移到“我”的话上,并且还是一句“随便”说出的话,这就使“我”的话更具肯定性。而魏连殳对此的辩驳是孩子天生是天真的,只是后来由环境所造就的坏,而这环境就是大人们罪恶的世界。“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点。”这句话正呼应首次见面魏连殳对孩子热情的原因,因为孩子正是他心中唯一的希望,从“我以为中国的……”可以看出,希望正是中国的,也是魏连殳的。所以当“我”说孩子也是有坏根苗的,因为不会有无端的花果时,他变得突然间气忿,现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来”,以至于三个月不和“我”来往。从文本的细节看出端倪:“我”看起来是个降服于现实的悲观论者,以至于对孩子失望,而魏连殳与“我”相反,对孩子信任,是一个相信孩子的乐观主义者。

在第三节中,“我”再次来到魏连殳家拜访,所见到的是“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器具和书籍是所剩无几了,也不见了忧郁慷慨的青年和怀才不遇的奇士,甚至竟也不见了孩子,这是魏连殳日益窘迫的处境造成的,也可以看出他从对外在的希望退却到内心的孤独。当面对魏连殳因孩子们不吃他的花生米而有的失落情绪时,我诚心地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得人间太坏了……”而他只是“冷冷的笑了一笑”,并说出了他把访问他的人看作来寻找谈资的,这时“我”又安慰他:“人们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和魏连殳的人生观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前后突转:“我”变得对“光明”有了向往,而魏连殳却是看得灰暗了,甚至在后来对曾那么珍爱的孩子也表现出愤恨和蔑视:“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

随着叙事进程的发展,“我”与魏连殳之间会发生何种关系,以致会出现那种可以互为置换的价值取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潜在的关联性呢?在其后“我”得知魏连殳已“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即对生活采取了表面上看似求生而实确是投降的悲观选择时,“我”虽是心里“总有些不舒服,而同时可又夹杂些快意和高兴”,就算是魏连殳的面貌已经“逐渐模糊”,但却“似乎和我日加密切起来,往往无端感到一种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极轻微的震颤”。尽管二人的人生取向有了区别,但彼此是有亲和关系的。文本的缝隙最终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我”和魏连殳正是同一个个体的两个互为斗争的内心自我———一个是对人生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对生活是不宁息的抗争;另一个是落入消极无为的悲观主义深渊,持一种无奈地忍受的妥协姿态。但虽然两个自我总是争斗的,但却也是共处的。在魏连殳有关祖母的那段暗示性的谈话后,“我”走出门,看到“圆月已经升在中天了,是极静的夜”,如果环境很多时候是心境的折射,那么这句话所描绘的静谧氛围可能就指出了彼此也可以是共处的,起码是会暂时营造出平和的表象的,“升在中天”是否也透露两种自我的冲突或最终的结局还是可能出现的呢?在之后的一节便讲述了魏连殳对生活的屈从,直到第六节魏连殳的死去,这里再次出现了“孩子”,这是他的远房侄子并非出自真心的哭泣。这或许成为了对“我”与魏连殳之间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后定论———叙述者在内心里已再次认同了孩子可能有的罪恶性。但同时,也安排了最后走向悲观人生论调的魏连殳以死亡的结局,就算是“在不妥贴的衣冠中”似乎是带着留恋地离去。这也许就意蕴着两种自我对立的结果:尽管失望是存在的,比如说孩子,妥协可以是具有强烈诱惑力的,但抗争和希望仍旧是不息不绝的,就算最终的胜利需借由死亡痛苦的蜕变,同时必须是怒喊出“愤怒和悲哀”,经由艰辛的奋力才能得以挣脱,但只要克服这个历程,或许就能获得单一自我所带来的平和,就算是最后的“孤独者”,但心地也就能“轻松”而“坦然”,正像太空中,“浓云已经散去”,唯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

可以说,随着叙事进程的发展,在情节的前后,不一致的文本间隙内既透露出了抗争与妥协这个互为对立的自我内心的矛盾斗争,又展示了其二者最后的胜负。但冲突的结局或许并非是文本让读者最为关注的,其中所刻画的人物具有的多维心理空间可能正是营建文本厚度的更为重要的方面。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是单一的思维和情感存在,都会经历动摇不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考验。有人能顺利经受这些考验,从而继续追求通常是为人们所给予肯定性的光明前路,但另一些也许在半途中就堕入了永不复返的黑渊。但即使是失败,也不能说完全是怯弱的,任何努力的奋争和抗拒都是应当被肯定的,就像是屈服了的勇者也不能否认其曾有的勇气。或许这也是人性化的一面,因为命运很多时候是偶然而残忍的。当然这是需要被评价的地方。文本中“我”和魏连殳与抗争和妥协两方面的关联等,可以使读者深化对人物行为和人物复杂关系的理解,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参与重新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寻常的机会。

摘要:本文通过《孤独者》中“我”和魏连殳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前后不一致并可交互置换的态度, 试图论述两人实为同一个体的两个互为对立冲突的内心自我形象, 并探讨两种自我的最后胜负结局, 以此为表现人物拥有的丰厚心灵世界与叙事方式对此的安排提供一个可能有的展示, 并指出了读者对于参与文本与重构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孤独者》,交互置换,对立冲突,内心自我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关键词:唐·德里罗 自我与他者 本性回归

唐·德里罗,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后现代派小说家之一。1936年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意大利天主教移民家庭。大学时期主修神学、哲学和历史,探究虚构抽象的体系、教条、信念如何操纵人的思想与行为,并驱使他们走向极端。他的作品《白噪音》《天秤星座》《人体艺术家》《地下世界》《大都会》等都是享誉国际的代表作。自1997年创作长达八百多页的巨著《地下世界》获得极大成功以来,历经多年沉淀,唐·德里罗于2001年推出第十三部小说《人体艺术家》,小说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华盛顿邮报》称:“虽然这部小说只有《白噪音》或《地下世界》的一小半长度,但意境却比两者相加起来更为深远。字里行间交替着恐惧和怜悯、诙谐和渴望,所有这一切注定了《人体艺术家》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

一、解读文本

小说表面上讲述的似乎是一个悲伤而又略带惊悚的“鬼故事”:一对年龄相差悬殊的新婚夫妇选择在远离都市的海边度过为期六个月的蜜月期,那是一栋陈旧、发霉的老式木屋,是传说中所有鬼魂出现的理想场所。故事抛开两人过往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件而选择了一个极为平常但却意义非凡的早晨作为开篇,身为人体艺术表演家的妻子劳伦和过气的电影导演丈夫雷像往常一样吃着早餐,偶尔三言两句地说着似乎毫无重点的话,雷的胃口不错但却显得木然、走心,仿佛对什么东西失去信心,劳伦对此并未过多担心。早餐过后,雷便驱车去了第一任妻子伊莎贝尔·卡洛斯家并悄悄开枪自杀。雷死之后,备受身心折磨的妻子劳伦开始看见真正的“鬼魂”(雷死之前,它的存在还是一种未知),“鬼魂”乍看起来犹如婴儿,矮小、脆弱,由于它的在场不断传递着关于雷的信息——他的声音、记忆、交谈附带的手势等。劳伦开始陷入某种臆想症而不自知,在和“鬼魂”来回不断的冲撞缠绵间,她开始崩溃并重新投入到对身体的极限运动中,由此思考发生在他们三人之间的过去与未来、生存与死亡谜题,最后,她终于重拾迷失本性,回归自我,与此同时,“鬼魂”也意外消失。

这样粗读起来,唐·德里罗的这篇交织着爱与心碎的小说就完全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吸引观者眼球的悬疑惊悚片,只有画面感而毫无字词的张力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相信读过德里罗任何一部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的作品,像《地下世界》《白噪音》《天秤星座》《坠落的人》等,多以反映美国当代历史、政治、文化危机为主,关注的都是美国大众媒体、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思想、心理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体艺术家》虽然是德里罗抛开宏观历史而专注于普通人物的生活日常、内心体验,但也决不会落于俗套。因此,在对这部小说不断抽丝剥茧之后,德里罗深藏文本但欲言又止的思想开始变得立体。事实上,和奥尼尔毛猿式悲哀、卡夫卡大甲虫式痛苦、贝克特等待戈多式焦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式荒凉异曲同工,唐·德里罗在此关注的是套在全人类身上的枷锁,是美国后现代社会精英分子的孤独、痛苦与彷徨,同时也是所有人挥之不去的魔障。

二、孤独与回归

仿佛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某种形而上的问题,德里罗在这部小说中抛却以往在作品中大量安插人物的写作风格,而仅仅安排三个重要人物以其精神世界作为叙事焦点:过气的电影导演也是文中开枪自杀的丈夫雷,搞人体表演艺术的妻子劳伦及“一个幻觉般的佯缪”塔特尔。

雷虽然只在小说中活了一个章节,但却弥漫在全篇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曾经风光的过气电影导演和剧作家,雷的一生充满坎坷:父亲死于内战,幼时便和母亲分开,年轻时为了讨生活干过各种苦力,即使后来执导过几部影片并获得一定褒奖,也并未保他事业一帆风顺。他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和劳伦的第三次婚姻尚处蜜月期便决然选择死亡,对此,第一任妻子伊莎贝拉说道:“这事情迟早要发生的。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多年来他都想这么干。这就是他的本性。”“这个人恨他自己”,那么,雷究竟为什么开枪自杀?这个问题对所有读者来说都是个无头悬案。但无可否认,在选择死亡之前,他已是一个孤独的游魂,他“空漠的”笑容、“木然的”举动、心不在焉的各种表征都暗示了其灵魂的抽离,他的痛苦已经逼近生命极限,一如他执导的电影镜头下表现的“那些脱离乡土的人们,他在边缘之地的诗意中发现了精神的刀锋,在那种地方,极端的情形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物不得不逼近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因此,死亡于他,便是一种回归家园的精神之旅。

劳伦在小说中是一个颇具个性的人体艺术家,自幼丧母,大学时代便喜好讨论哲学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辍学去西班牙参加了一个街头表演团体,多年后,不顾年龄、生活方式的巨大悬殊,毅然嫁给现任丈夫雷。小说开篇便描绘了这对新婚夫妇一段极为普通的早餐时光,不同于新婚燕尔常见的亲热温馨,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物主代词冷漠界定物的归属权,如“他的咖啡”“她的气象节目”“他的杯子”“他们共同使用那台电脑,不过在她心里那是属于她的”,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看似轻松地聊着,但却常常触到雷区以致交谈不得不随时变换主题,其间劳伦多次努力示好以培养夫妻间本该有的亲昵与默契,但雷的反应让她觉得自己过于猥琐与饥渴。雷自杀之后,劳伦并未回归喧嚷的物质社会,而是寡居木屋,独自沉浸在对亡夫的离去中无法释怀。她开始花费大量时间观看一段直播视频,视频中并无任何人物出场而只是无休止地播放着芬兰科特卡的某个双车道,车道上来来去去的车辆在大片的空白时间中穿插而过,这使得她开始思考时间、思考绝对静寂中衍生出的神秘与未知,真实世界在她眼中从此变成一个“重叠互搭”的多维空间。这个时候,塔特尔出现了,它的出现刚好印证了劳伦对时空稳定性的怀疑。塔特尔作为一个如鬼魅般的幻觉,不断以雷的声音、姿态、说过的话语随意刺激她的神经,而在短暂的惊惧之后,她渐渐习惯在它身体里感受雷的存在以及久违的性刺激。这期间,劳伦是情感与理智激烈挣扎的矛盾体,感情上她无法狠心甩开雷的幻影塔特尔,但每当她开始静下心来思考种种奥秘不得其解时便开始练习人体艺术,将自己的身体、四肢拉向极限,在血液的快速流动中回归现实,体味真实世界中雷的死亡带给她的痛感与无力。她在无法排遣的孤独中,既是劳拉,又是雷、塔特尔,既是“自我”,又是“他者”,到最后,这一人物形象消弭了性别,因此,当她由几近精神分裂渐渐回归自我时,她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发也使其表演艺术突破人体极限。

作为这部小说中一个极具争议的形象,塔特尔的出现无疑是对现实世界的一大讽刺,它既非人又非魅,而是作为一种超验存在打通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沟通屏障。它制造幻象,带来怀疑、不安、恐惧,具有蛊惑人心的神秘力量。塔特尔初次出现是在劳伦家的一个小卧室,它像个孩子般满脸泪痕来到这个世界,好像无所不知但又表现得一无所知,是“一个只想待在别人声音里的疯子”,他模仿劳伦模仿雷就是没有自己真正的个性,而在劳伦甚至包括所有读者都坚信它只是一个来自未知世界的精神分裂者、一个幻觉甚至一个鬼魅时,它开口说话了:“存在于此,此即我。我与此刻同在,此刻我就要离开。椅、桌、墙、厅,一切都为此刻而存在,就在此时此刻。存在即我。从此处到彼处。从我走开、离去这一刻,一切都走了。我将从此时此刻告别此时此刻。”它对劳伦说的这些看似吟唱般的呓语使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开始重新思考它存在的真相。此前,塔特尔是一个孤独的拟象,活在别人的声音姿态里毫无自我可言,而现在,它成了一个超越过去未来、时间空间的“时空旅行者”,它能准确描述过去未来发生的事情,“他的未来好像与当下同步进行”,也能随时穿梭于不同空间。它在劳伦的生活中开始扮演一个向导甚至伴侣的角色,它把劳伦导入某种无人之境,使其在无休止的人体练习中抛却常规,相信存在的无限可能。当劳伦终于看清现实并成功表演了一场“我们没有排练过我们是谁的时候的我们”人体秀之后,塔特尔也彻底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塔特尔并非常人所言的鬼魂,反而更接近上帝,上帝穿梭于这帮孤独、心碎的人群中,指引他们绝处逢生。

三、写作特色

被《纽约书评》称为“美国臆想派大巫师”的唐·德里罗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自己并不是一个爱臆想的人,在我的人物中,臆想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宗教敬畏在发生作用。它是一种古老事物,是灵魂里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残留的东西。”在《人体艺术家》这部小说中,德里罗不仅频繁运用各种跳跃、交叉、想象、拼贴的蒙太奇手法,而且探索出一种新的臆想式意识流,后者既通过大量内心独白专注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又加入某种超自然幻象,两种手法交叉使用使得小说呈现一种碎片化、臆想性特征。例如雷自杀之后,作者在小说第二章以精细的意识流手法描绘了劳伦的精神状态:“所有的东西都是缓慢的、模糊不清的,都在渐行渐远,所有的情状都只围绕着‘似乎这个词。所有的汽车,似乎都零零落落地流逝了……随后,这种气氛消失了。噪声、拥堵和雾障又回来了,你在此滑入了自己的生命触感,感受着胸口痛楚的沉重。”“最有意思的是空白时间。那段时间掏空了她的意识,使她感受到别处的死寂,领略着这世上某个地方的神秘之处,那儿被抹去了一切,除了一条抵达和撤离之路。”当劳伦不断陷入这种玄学思考时,她的臆想症也渐入端倪,现实世界的一切在她眼中开始成为幻象:立在窗前饲食架上的鸟儿,她分不清那是鸦还是鹰、雀甚或什么都没有;开车驶过街道的时候,她把两块涂了颜色的木板看成一个懒散的男人,她甚至由此看到了男人的儿子穿的色彩鲜艳的校服……很多次,她以为从自己的眼角里看见了什么,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从这个角度上说,塔特尔本人及其出现之后发生的一切,或许都是劳伦的臆想,因为在她痛苦的精神世界里,塔特尔的存在是必然的,它代表时间、代表上帝和自己对话,以此脱离对死亡的恐惧。

《人体艺术家》这部小说表面上有着紧凑的时间主线,从夫妻两人的早餐时光到丈夫雷的自杀接着塔特尔出现,一切似乎都遵循时间顺序,但细细读来,文本的时间线索又是不确定的。作者开篇在叙述那段重要的早餐时光之前,还有一段细致的景物描写:“时间似乎消逝了。世界恰在这一瞬间凝固了,你停下来,瞥见一只蜘蛛嵌在蛛网上。在暴雨后阳光格外明亮的这一天,你才真正认清了自己。在这种时刻,即使一片最不起眼的落叶,也会让你有所醒悟。蜘蛛仍然黏在蛛网上,蛛网在风中摇曳。”这段话中的“你”指的是谁?“暴雨之后,你才真正认清了自己”又是什么意思?只有在熟读全文之后才知道,其实作者在有意打乱时间,文章最后一章末尾写道:“她走进房间,走到窗前。她打开了窗子。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马上就明白了。她要让大海的气息吹拂自己的面孔,让时间在体内流动起来,告诉自己她曾经是谁。”读到这里人们不禁恍然大悟,整篇小说其实是一种圆形的时间叙述,当劳伦历经风雨终于脱胎换骨之后,她在最后一章打开窗户,近观蛛网、远视大海认清了现实的自己。“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回归自我之后曾经的一切也就如过电影般历历在目,因此,整篇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一部个人回忆录,过去的经历一旦忆起便如汹涌大海,乱了时间没了次序,“未来就成了现在”,只能一片一片拼凑,这也是这部小说极度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正如学者但汉松所言:“仓促翻阅是阅读德里罗的大忌。你最好躺在地上读德里罗的小说,因为那是最接近寂灭的人类姿态。”的确,唐·德里罗不是一个适合噪音的作家,也不是一个读一遍就可以理解的作家。《人体艺术家》这部小说虽然并不是其巅峰之作,没有探讨他拿手的美国历史文化的大话题,但却在探索当代美国人民的内在精神世界与创伤记忆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德里罗后期作品打开了另一个视野。

参考文献:

[1] [美]唐·德里罗.人体艺术家[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2] [美]唐·德里罗.白噪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 [美]唐·德里罗.天秤星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作 者:潘丽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篇5: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想汇报XX字

尊敬的党组织:

人总是在不断的挑战中超越自我。

很多的时候我都不愿意在人们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没有一种好的表达方式与人交流,因而时常选择沉默。一次次的沉默也变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生活,从来都不会平淡。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己害怕、没有勇气面对的事。在三月这个春雨纷飞与阳光灿烂交错的日子,我的心情也是如此。首先是面对团推优的答辩,对于没有很好表达能力的我,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难题,起初我认为自己会紧张,会连演讲稿都无法读完,但当天在谈及自己观点的时候发现自己心态还是挺平和的。虽然表达得并不理想,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抱着尝试的心里报名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比较幸运的是进了复赛,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比赛的我心里无比忐忑,由于搭档比较有经验,在我们有共同空闲时间时,我们一遍遍的练习着,在她的指导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复赛也有着不错的成绩,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也面对过一些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

也许没有这一次次的尝试,我永远会作为一个旁观者,永远站在原地观望,永远相信着自己没有能力。大学的四年也许我可以学习成绩很好,但这样我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不能称作是完美的、有价值的大学生活。在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我们不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不能永远有着任何事都与我无关的心态。迟早有一天我们要走上社会,面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让我们从新来过。

永远不要惧怕困难,它是生活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只有在一次次接受挑战中我们才能认识自己,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己。

篇6: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情非常强烈。而小说中除了两个主角之外,还写了很多其他人,他们的父母,明着暗着爱着他们的人,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难以沟通造成的各种横亘其间的深渊把他们与爱丽丝和马蒂亚分开了,最接近的状态也只是“坐在深渊的边上,双腿悬空摇摆”。这非常无奈,但又不能不默认,这种深渊并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更像是大家都没在正确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主题上,孤独,困境,迷惑,突围,成长,是小说表达的核心。作者在人物的描写上文笔细腻,对于细节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刻画人物心理上所辖的功夫不容小觑。作者在小说情节的描写上非常具有戏剧性,给读者一种更为纠结的煎熬。这些文字就像熬药一样被一点点回忆起来,直至最后将所有的水分都蒸干了才作罢。这个过程虽然纠结,确实迷人的,它虽然挑战着读者阅读的耐性,让我们在精神上饱受折磨,可是它饱满的情绪,丰富的精神气质,却又让人深深沉醉。

在某种意义上,《孤独的质数》又是一部关于自我的小说,一部叙写个体之沉沦的心灵史,小说不再试图拥抱那些强烈的、激越的生命体验,转而寻找那些细碎的、平凡的生命的真实。或许真是因为孤独体验之绝对私密性,作者才会选择使用一种介入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方式来创作。小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内窥和手术刀观察并剖析着他笔下的人物,他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失,描摹他们的异于常人的一举一动的背后所承载的痛苦,并给他们一个妥帖的而合理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作者关于质数的隐喻,完全可以扩大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之中。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砌筑心灵那间房子的过程,直至它终于被严丝合缝的封闭了起来。

《质数的孤独》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写了这部小说,他当时非常孤独。不久前,在来中国的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你觉得爱丽丝和马蒂亚可以在一起吗?”他回答:“那要重新再写一遍小说。在小说出版之后,我认识了一个人,而这个人给我带来了爱情,使我产生了新的感受。”爱情,可能不是解决孤独的唯一方法,甚至像爱丽丝和马蒂亚那样,怀着深爱,也还是两个相隔的质数。但等待或许有用,让你留恋这世界的人和事也许真的会出现吧。

金融1251 王羽煊

篇7: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1 荒谬世界中的痛苦人生

作家契诃夫同时还是一个思想家, 他的思想里具有一种超时代的现代精神, 俄罗斯特殊的社会形态使他在西方智者之前首先感受到人的存在危机。“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是萨特言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强调了世界的无理性, 突出了人命运的不确定性。契诃夫描述了一个城市集体无意识荒诞存在的悲剧, 随着小说情节渐渐展开, 人物形象渐渐丰满。《第六病室》情节简单, 人物不多, 地点固定, 但是在这个城里生活着的人们都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无聊而烦闷地过着“暗淡而毫无意义的生活” (契诃夫2000:460) 。

主人公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作为这群人中的一员, 也像没有心的人一样, 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消极地守着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在这个没有秩序的、不合理的世界里人们无法借助感觉经验或理性思维去认识它, 于是在它面前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物质对人性扼杀和扭曲使伊万·德米特里奇·格罗莫夫对现实充满了恐惧, 使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对生活感到苦闷、厌烦而绝望。

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觉得自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偶然存在, “从虚无中活到世上来”的存在, 是“被偶然的条件促成的” (契诃夫2000:475) 。这种观念恰恰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思想的最佳诠释。萨特说:“除非一个人是为了满足某种期待而专程来到这个世界, 否则他生来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萨特1988:118) 。在他与病人格罗莫夫的对话以及大段的心理独白中, 我们可以判断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生与死都带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自己毫无意义的生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死亡的来临而化作虚无。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所无法承受的, 于是希望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来淡化不可预知的死亡与偶然的降生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2 相异的他者与孤独的自我

《第六病室》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是契诃夫比较成熟的作品, 小说中的拉京医生及病人格罗莫夫的遭遇高度契合了萨特所谓“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论断。对于“他人即地狱”, 萨特这样解释——“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 被败坏了, 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其实, 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 他人是我们身上最重要的因素。” (萨特2007:9) 。

病人伊万·德米特里奇·格罗莫夫出身贵族家庭, 做过法院的民事执行吏和十二品文官, 但是他总是疑虑重重、老是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他人即地狱”最淋漓尽致的表现无疑当数他进入精神病院之前的行为塑造及心理描写上。格罗莫夫偶然与带着脚镣的犯人擦肩而过之后便开始提心吊胆, 然而同时“事实和常识使他想想所有这些恐惧都是荒唐, 都是心理作用”, 在两种状态下游走、徘徊的格罗莫夫苦不堪言、痛苦不堪, 总觉得“在他的背后, 全世界的暴力合成一团, 正在追他” (契诃夫2000:463-464) 。格罗莫夫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注定要落入精神地狱之中。

“存在先于本质”的论断是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存在”主要是指人非理性的心理本能, 即人面对现实世界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了极大危机之后所引发的孤独、厌烦、绝望、恐惧等等非理性情绪体验。在《第六病室》中, 无论拉京医生还是病人格罗莫夫都与人群保持着距离, 是孤独的个体, 孤独才是他们最本真的人生状态。小说的开篇就突兀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类似于监狱房屋的病室, 这是一个特殊的空间, 周围充斥着惨陋、肮脏、病菌、暴力。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的遭遇宣告了第六病室则是一个装着被压抑的真理的盒子, 这是一个思想的“世外桃源”, 所有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们而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的人都被关在这里。外力作用下空间上的隔离加强了他们他们内心对他人的排斥, 强化了他们心中的孤独, 恶化了他们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宣告了他们想融入他人世界、摒除隔阂与孤独的努力与行为的失败。

3 存在主义视角下契诃夫的死亡观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将死亡视为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 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构成之一。海德格尔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向死的的存在, 生存便意味着必然走向死亡, 在主观体验的时间上, 每一刻都蕴含着死亡的可能性 (颜翔林2008:113) 。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医生对生死的理解契合了海德格尔的理论。无论是拉京医生独自一人时的思考还是与他人探讨生活时的辩论, 必然来临的死亡是他言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认识到“死亡是每个人正常的、注定的结局” (契诃夫2000:470) , “不管将来有多么壮丽的黎明照亮您的生活, 您到头来还是会躺进棺材, 钉上钉子, 扔进墓穴里” (契诃夫2000:483) 。

弗洛伊德关于“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 这个冲动是向着自我而迸发的。生命的极限是死亡, 但是面对这人类无法逃避的生命原则, 拉京医生却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绝望之中。在《第六病室》中, 死亡作为一种人类无法突破的生存格局, 令拉京极度彷徨而痛苦, 不可预计时间的死亡更加令他抓狂。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和伊万·德米特里奇·格罗莫夫都认识到了人类必将走向死亡, 正是基于这一点读者才可以将医生与病人格罗莫夫从芸芸众生出分离出来, 正是关于死亡的思考使得被拘于病室中的格罗莫夫以及被误认为发了疯的拉京医生的孤独感受得到了加强。等到屋子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不由得赞叹屋里只有自己“这是多么的痛快啊”, 感觉到“没有孤独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因为只有孤独才能使他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更加透彻地思考虚无的死亡。

结束语

作为契诃夫的经典小说, 《第六病室》自问世以来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经久不息的好评, 它以洞察人生世相的智者风范、超时代的思想内涵而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通过描述拉京医生与病人格罗莫夫的遭遇, 表现了当时俄罗斯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整部小说突破了狭隘的民族范围的限制与时代的苑囿, 在对荒谬世界中人类生存困境及孤独感受的阐释中, 形象地展现了不属于那个人文主义时代的西方存在主义理念。

参考文献

[1]萨特.1988词语 (潘培庆译) [M].北京:三联书店.

[2]萨特.2008存在与虚无 (陈宣良等译) [M].北京:三联书店.

[3]萨特.2007他人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 (关德群等译)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契诃夫.2000契诃夫小说选 (下) (汝龙译)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8:从孤独中挑战自我

互联网时代,我们常常聊到一个人的格局,尤其是对于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的人来说,产品的成功其实很大意义和产品人的逼格正相关。和娱乐圈的“演而优则唱、声而优则演”一样,当他打开一扇窗户的时候就注定联通了世界。从Foxmail到今天的微信,张小龙的成功从来都不偶然,走出孤独的他将去向何方?

在微信商业价值爆发的今天,张小龙选择走出孤独。他走到了商业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

人人都爱张小龙。作为微信的缔造者,他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微信最新的估值是640亿美元)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后者,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这名皮肤黝黑、爱打高尔夫球,开着一辆奥迪轿车的中年男子,在多数时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张小龙也在这17年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

多年前被以1200万元人民币卖掉的Foxmail与其说是他产品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商业上的失败——相比这点金钱,更值得惋惜的是他错过的巨大商业机会。这就是张小龙1.0,关键词是产品和技术。在微信初期,他将工具上升为平台,将服务用户的简单需求变成引导他们的喜怒哀乐,完成了第二次升级。

现在张小龙正处在自己2.0到3.0版本的当口,只有完成商业的第三级跳,他才能真正主宰自己和微信的命运。

孤独的艺术家

孤独是所有艺术家的天性和宿命,他们只擅长通过作品来与世界和用户沟通。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他看到这名在业界已是小有名气的程序员正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破办公室内,周遭烟雾缭绕。看到周鸿祎之后,张小龙掐灭了手上的烟,面无表情地向他走来。

张小龙所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了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而当年周鸿祎还仅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一名副主任。之后他偶尔到广州时会和张小龙一起买盗版碟。

周鸿祎告诉《财经》记者,他们被小贩引导着走过七拐八拐的街巷,最后到达一个小黑屋里,屋内全是港台电影影碟。当时已经在广州生活了五年的张小龙,不会讲粤语也不会砍价,一直被当“水鱼”宰。周鸿祎喜欢看动作片,张小龙什么都看,但他总是会忘记他看过什么买过什么,下一次再买碟时你会发现他买的还和上次一样。

当年的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外在开朗,内心保守。周鸿祎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做出了微信呢?”周鸿祎很疑惑。

Foxmail如日中天时,腾讯不过10万用户,多数人认为邮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块领域。而正当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寻找风投向商业进军时,张小龙经常独自一人在深夜看用户来信,他手不离开键盘,一直按着下箭头,看着一封封信从眼前流过,每封信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秒。在张小龙眼里,Foxmail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包袱,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催促他往前跑,而庞大的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或社会地位上的好处。

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消息宣布后的夜晚,他写下了一封充满伤感情绪的信,他在信中将 Foxmail比喻为他精心雕塑的艺术品。“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出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艺术家张小龙一直是孤独的创作者,过去他走得很顺,直到这条宽阔的赛道中出现了障碍物——商业和盈利。傲游、千千静听、超级兔子等无数共享软件都被撞飞了,张小龙则侥幸进入了另一条跑道。当年他刚过31岁,但很多人认为他的个人传奇似乎就此终结。

那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22.54美元,当天暴涨354%,人们看到了资本和商业的力量。张小龙则带着博大给他的收购款,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怎么说呢,这个人,太单纯。”周鸿祎说。这名在商界以狡黠善战而著称的企业家,这样评价比他还大一岁的张小龙。

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2005年,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张小龙在腾讯接手了QQ邮箱,并带领着QQ邮箱超越网易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但这只是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产品能力而已。

在很多时代,有力量的都是商人,多数艺术家都无法摆脱被商人供养而无法自主的命运。Foxmail给张小龙带来的是巨大的声望,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张小龙身边一直围绕着商人,他和商人做朋友,甚至想去微软学习如何进行商业运作,但最终没有在商业上迈出一步。最后,他身边的大多兼具产品与商业天分的朋友都成功了,雷军、周鸿祎、马化腾,甚至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

有人评价,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产品之神

“这TM是个奇迹!” 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这样评价今日微信的成功。

曾鸣是微信13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说当时包括张小龙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样,更何况这些成员中还有一半是毫无经验的实习生。他们最初的目标是又快又稳定——这和张小龙当年做Foxmail的思路如出一辙,是一种单纯的做工具的思路。

nlc202309041420

如果张小龙的产品观只是停留于此,那么他做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一款还不错的聊天工具。

曾鸣说,外人很难想象,微信从来没有面临过外部竞争,一直都是内部竞争。洪波向《财经》记者回忆起微信初期见张小龙,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学习和超越QQ,即使大家都认为当时微信最大的对手是米聊。

张小龙的状态并不自信,因为那个阶段他几乎见谁都在重复这个问题。洪波问他,微信和开放什么关系?他回答说,没关系。洪波又问,和内部有冲突怎么办?张小龙说,没想过。

每个人都喜欢张小龙,他看起来单纯而又质朴,专注而又令人难以琢磨。但多数人对他也感到有些不自在,因为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对于产品的偏执超乎想象。2010年前后,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微信产品,但是他们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的利益关系,压力之下这些项目都被暂缓了,张小龙则继续不管不顾地向前推进。

商人或职业经理人往往会选择做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艺术家只愿意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不知道妥协。这种坚持让微信赢得了用户,既而在三位王子的储君争夺战中取得了胜利,而赢得腾讯的内部胜利从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已经赢得了移动互联网的胜利。

曾鸣描述起张小龙思考时的样子。深夜,大家在讨论公众号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做成淘宝一样的网店。张小龙否定了,他说“这个不对”——这是他的口头禅。接着他点燃了一根烟,一分钟两分钟不说话,最后他说,我们应该用标准化的接口把所有的企业、物品都连接到微信里——这就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由来。

曾鸣说,这个想法太牛了,以至于在场所有人都只愿意用一种略带平淡的口吻来回应说,“不错,这个方向挺好。”

曾鸣说,张小龙没有方法论,也从来没有理性地说出过1234来。他提出一个观点,当时你会觉得也许这是对的,但是后来每次都被证实,这真是对的。一位腾讯内部员工说,2012年张小龙提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

QQ邮箱时期的张小龙作决定之前会先质疑自己,这个事这样做是不是有点问题。“而现在他每作一个决定,所有的气场都在告诉你——没错,就这么做,这东西肯定是成了。”曾鸣说,这种自信不是因为张小龙职位和声望的上升,而是因为他所思考的东西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正如巨大的财富会改变一个人,巨大的用户量也可以让一名产品经理发生变化。Foxmail时代,用户曾是张小龙最大的包袱,他不敢向他们收费,为了逃避用户,他甚至想跑去美国。而通过微信,从“摇一摇”开始,他开始尝试主宰用户,制定规则,让用户在他的规则之下喜怒哀乐。

他的产品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整个社会和一整个世界,一个可以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

一名多次见过张小龙的记者评论说,他更愿意活在自己能掌控的世界中,而对于无力去掌控的东西没兴趣。现在他可以掌控的东西越多,也就变得愈发的强大和自信。他穿着短裤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确保团队开发出的每一行代码和每一个产品细节都灌注了他的情感。虽然他还是会在私下和饭桌上讲各种黄色段子,但是在某些方面,他正变得更加沉默。

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8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根本不给人提问和打断他的机会。里面谈到哲学和艺术,谈到性和暴力,对人性的理解,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次年1月,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

演讲片段在网上被无数人传阅,并成为移动互联网上跟雷军语录一样重量的产品圣经。至此,张小龙或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自己“产品教父”之路。

在微信内部,员工视其为精神领袖。Kink是微信的设计总监,他告诉《财经》记者,自己所有的理念和评价标准都来自于和张小龙共事的过程。虽然张小龙从不说他的标准是什么,但他会告诉你他对事情的看法和评价,告诉你应该坚持做什么才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他们则需要感受到这个标准,并将标准转头传达给他们的员工。

张小龙用一种没有管理方法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团队。他们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最骄傲的一群人,他们价值观相同,拥有一整套张小龙式的思维方式——要简单、低调永远只关注事情本身;他们认为自己从来不在方向上犯错误,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他们自称对其它巨头一无所知,对腾讯也是一只半解;而他们所做的事情毋庸置疑,就是在改变世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百度的鼎盛时期。

所有做产品的人都会说要追求极致,为什么做到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回答。“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小龙啊。”曾鸣笑。

当微信在2014年7月升级为独立的事业群,从几十人迅速扩充到1000人之后,张小龙和微信高层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打造一个纯血的微信团队。

曾鸣说,张小龙看到一个很蠢的方案时,他会盯着自己说,“Lake,你应该多读点书啊。”当曾鸣看到一个很蠢的方案时,他会问他的下属,“你确定你这个流程会让你很爽吗?你不会把自己搞糊涂吗?”

他们甚至用“优雅”一词来形容正在做的事情。“要优雅地做产品——不复杂、冗余,不会消耗更多的资源。”Kink说,微信和其他团队不一样,微信是彬彬有礼的、理性的、中立的,功能上和产品特性上是如此,对内对外沟通的态度也是如此。偶尔,他们会希望用另一种隐秘而闷骚的方式赋予整个产品以态度和情绪。

很多人都记得微信3.0版本中的开机画面——黑色背景下,红色的霓虹灯拼成了迈克· 杰克逊的剪影。为什么不用传统的黑白色?因为要表达内心激情和热血的状态。Kink说,这种感觉他们找了很久。直到一天晚上,张小龙扔给他一把奥迪TT的钥匙,说,“你们去我车里,我已经找到这个感觉了。”当时车库很暗,车发动起来,音乐响起,视野中是整片的黑暗,只有车的信息窗和车灯所照射之处,发出一片红色的光晕。“你不在跑车里听MJ,你不在高速上开120、130迈,你是感受不到那个状态的。” Kink说。

nlc202309041420

“这就是屌丝设计师第一次开跑车的心情。”曾鸣在一旁补充。

连接一切,包括商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技术和产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变现渠道也变得无比畅通,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胁迫着向前走。艺术家们可以选择让商人站在背后,替自己掌控产品的命运,也可以选择让自己学会像商人一样思考。

现任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将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吴毅曾是财付通的助理总经理,他描述,三年前第一次见张小龙,张就在思考如何用支付联系微信和商业。“他并不排斥完美的合作,比如QQ音乐、QQ邮箱、支付。”

微信早期,张小龙负责产品,而如何接入第三方商户,如何拓展线上到线下等商业化规则,由腾讯电商副总裁戴志康负责,就连支付也是交予财付通团队来做。

还记得Foxmail的故事吗?张小龙曾经失去了他的艺术品,所以他对于危险异常敏感。2012年底Pingwest创始人骆轶航撰文说,微信商业化过慢的症结在于张与戴之间的内部分歧。

在此之后发生的戴志康离职,微信支付从财付通剥离并入微信,以及今年7月微信事业群的独立等一系列事件,你或许可以看作张小龙已有了选择——既然微信商业化不可避免,那就由微信团队自己来主导商业化。这同时也意味着以马化腾、刘炽平为代表的腾讯高层作出了选择,他们选择将商业化交给张小龙,并赋予他全权。

对内把握商业化的控制权。对外,他试图建立一整套新的体系来处理好艺术和商业的关系。举例说,腾讯内部曾有120个项目在排队接入微信,而微信的要求是先跑一个半月的数据,然后按照数据筛选。

“微信把开通什么功能,接入什么合作对象这些商业行为纳入到了产品的一部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产品是商业的一部分。”一位腾讯内部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你可以将之理解为商业化的价值观,以及艺术家的方法论。

曾鸣说,他们的原则是在不增加微信的复杂度下,让商业化从产品的创新中产生,而不是被商业割裂为利益的集合体。

即便到了今天,微信的商业策略也被认为是相对保守的。一名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评价,张小龙对待商业化正在经历一个从逃避到试探到主导再到适应的过程,他从不把话说满,做不到的他肯定不说,做得到的他也不见得说。

微信的商业化承载了整个腾讯转型的大理想。从目前来看,它被分为了三大步——增值服务、电商和O2O。现在它只完成了第一步,而公众号则可以让微信同时实现后两步。曾鸣说,未来微信会开放更多的入口,也会提供所有商家所期待的流量入口。

评论家们曾经以为微信只是导流的工具,而现在微信借助公众号,将腾讯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和线下商业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线上+线下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将诞生电商、O2O、健康等各种小生态。微信和 QQ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如实体经济对阵虚拟经济,而后者只是前者的7%不到。

过去张小龙习惯站在商人后面,而现在他到了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同时做产品和商业的引领者。但商业的利益重大而复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想象,张小龙还会选择继续沉默。

张小龙的大学室友曾回忆说,他们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宿舍外的池塘钓虾,如今他处理复杂事件的方式还是一样——一个人打高尔夫球,只是排遣烦恼的方式越来越高级。

一位接近张小龙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如今身为腾讯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每周要去深圳参加例会,他总是以“起不来”为借口不去,马化腾说,“以后让我的秘书叫你起来。”后来张小龙又说“路上太堵,怕赶不上”。于是马化腾每星期都派车来接张小龙,直到他再也找不出任何借口。张小龙就这样有些不情愿地,半推半就地走出了他的世界。

上一篇:长翅膀的花朵散文下一篇:建筑合同纠纷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