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2024-04-29

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精选14篇)

篇1: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陈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发生。正值汛期,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在这里开展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既是对我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全面检验,也是对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现“保民生、保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应急演练是我们应急方案与实践结合的根本途径,是检验我们制定的应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确保地质灾害突发应急求援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本次演练,主要模拟从地质灾害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共分“事故发生,先期处置”、“接警出警,启动应急预案”、“部门联动,快速集结”“分析研判,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密切配合,抢险救援”“汇报处置情况,演练结束”6 个演练流程,等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突发预警;巡查监测;险情上报、应急响应、应急调查、启动预案;紧急会商、现场救援、人员安置。全乡各村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地山洪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应急救援工作作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从值班、监测、巡查和预警预报等方面加强督促指导,毫不松懈地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此次演练,各单及其人员位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每个环节都衔接紧密:险情报告有条不紊,应急反应快速到位,人员撤离井然有序,救灾安置及时合理,符合地质灾害突发应急程序。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真实的模拟了险情应急的全 过程,完成了各项演练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演练。

通过应急演练,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范、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提高各各村单位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祝贺本次演练活动圆满成功,愿前来参加现场观摩 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二○一五年三月十二日

篇2: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开展第一师二团山洪防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工作精心准备,密切配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团党委对演练队伍和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表示亲切慰问,对师水利局、师建管局的大力支持和东华软件股件有限公司精心施工表示衷心感谢!

此次演练是以突出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依据,本着“贴近实战、周密组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是增强应急意识,检验应急预案,锻炼应急队伍,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平安奉节的重要体现。本次应急演练是一次规模较大的综合实战演练,是各部门、各单位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综合指挥、协同作战和现场处置能力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一次检验。

进一步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次演练活动中,各参演单位人员做到了“听从指挥、协同作战、密切配合”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反应迅速、处置果断、保障有力”的预期效果。但必须认识到,这毕竟是模拟演练,与实际突发事件还有区别,实际中的困难和不可预见因素难以预测。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足,不可预见因素考虑的更全面,工作方案想得更细、更实、更具体,做到“有备无患”。

提高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一刻也不能放松。借此机会,我提三点要求。一是要建立一个协同作战的联动机制。要按照“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完善指挥协调、信息处理、工作联动、综合保障及舆论引导的综合应急处置管理机制。二是要打造一支反映迅速的救援队伍。各部门要把救援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统筹全团救援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改善应急救援装备,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各相关部门也要强化岗位练兵,确保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救援队伍。三是要构建一套预防为主的预警体系。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隐患排查,加强信息互通与预警,特别是已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高度警惕,加强监测预警,把事前防范作为重点突破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对本次协助参演演练的派出所、治安大队、水管所、医院、防疫站、农业公司机关、第二作业站的全体参演单位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奋勇争先,做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谢谢大家。

篇3: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甲醇又名:木醇, 木酒精。分子式C-H4-O。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分子量3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12.22℃, 自燃点463.89℃, 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36.5% (体积比) 。

甲醇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 误服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 饮入量大造成死亡。

甲醇事故灾害因其易燃、易爆等性质, 造成应急救援较为复杂, 其救援涉及到甲醇泄漏的封堵、回收、用电设备及线路的处理、灭火、救援、人员疏散、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多个环节。因此, 为了应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 尤其是把甲醇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单位, 熟悉甲醇泄漏事故处置程序, 对甲醇泄漏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详细论证、修改、完善, 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演练, 使各级人员有效地熟知自己的职能, 一旦在甲醇泄漏事故发生时, 有效地进行相关处置方案。

二、甲醇事故灾害预案演练的准备

1、制定完善的演练预案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的要求,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甲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制定现场应急预案时要:1) 要根据其危险特性等安全技术信息, 熟悉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和抢救方法;2) 对甲醇储罐及甲醇使用的生产操作单元可能发生甲醇泄漏的最大泄漏量, 现场作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信息, 如人员疏散通道、附近消防设施等十分清楚;3) 要根据甲醇泄漏量及泄漏部位的不同, 启用不同的响应级别。4) 做好甲醇事故善后工作, 通知环保、安监部门, 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2、成立应急救援机构明并明确相应岗位人员职责

成立权威指挥机构和职责明确救援组织是进行应急处置的保证。当发生甲醇大量泄漏时, 最重要的是明确在现场的当班值班长 (带班长) 为现场应急救援临时第一负责人, 由其对率领骨干员工对泄漏的部位进行封堵, 同时详细向上级领导报告现场甲醇泄漏量、泄漏部位, 以便上级能在第一时间启用应急预案响应级别, 在上级领导到现场并介绍现场情况后移交指挥权, 并协助总指挥对现场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3、

应急预案的培训

4、内部要求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达到熟练处理突发事故的水平, 对所有涉及的人员进行甲醇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

内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涉及的甲醇的危害形式和防护措施、泄漏量及泄漏部位分别采取的不同措施、相应事故的级别和相应预案的响应级别、各救援部门的职责、救援工、器具的使用和防护措施的应用、人员疏散与救援、现场保护和清理等。

5、外部要求

为使周围的单位和居民能配合演练的进行, 应在演练前向周边单位作出说明, 对周围居民进行宣传和安抚, 以避免甲醇事故演练给周边单位和居民工作与生活造成不便, 在必要时可请求消防、安监、公安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6、

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7、演练基本内容设定及要求

甲醇事故演练应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换, 如泄漏、燃烧、爆炸等。这样便于员工多方面掌握不同层次的事故处理与疏散、自救等程序, 做到一次演练, 多种收获。

事故应急救步骤设定不能过于格式化。在预案演练设定时, 无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 否则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 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规律和现场人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易束缚手脚, 失去实际意义。

演练的效果必须真实, 演练现场一定要模拟到位, 如在发生泄漏时首先对泄漏现场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处理, 另外, 在进行堵漏及清理泄漏现场的甲醇时, 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 防止因电火花引燃甲醇气体。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一定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尤其注意的是, 在甲醇泄漏演练中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是防爆型。

8、演练的组织与协调

预案演练应在统一的组织指挥协调下进行。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 各相关部门把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任务上, 既要强调各自为战, 又要强调协调一致。

9、演练后现场的清理

在对设定的事故预案演练完毕后, 演练人员应对演练现场进行清理, 对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清点, 防止演练用固、液体对环境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在确认现场已恢复正常并与相关人员现场交接后, 人员再行撤离。

三、演练的讲评和总结

讲评和总结可邀请专业消防人士或安监人员进行, 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协调、演练、消防设施的使用等进行讲评和总结, 找出预案的缺陷。

四、预案的修正

在事故应急演练评价和总结以后, 要根据评价、总结的意见, 对事故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成为新的事故应急预案。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讨论, 再好的预案也只有在实战模拟演练及现场实战应用, 才能发现新问题, 才能更好地将事故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摘要:根据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的应急预案演练的准备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关键词: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参考文献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2]李湖生, 姜传胜, 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5) :13-18

[3]成松柏, 陈国华.石化装置泄漏易发性预测方法应用研究[J].灾害学.2008, 23 (2) :106—111.

[4]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l (5) :56-582005, l (5) :56.58

篇4: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保胜在应急中心挂牌仪式上指出,应急中心成立后应履行好三项职能:一是指导盟市、旗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二是开展地质灾害现场应急调查技术指导和相关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趋势预测;三是协助编制全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起草相关技术工作规程和要求,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处置等技术培训工作,特别要扎实开展全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摄影/张 煜

二氧化碳捕集储藏拟在内蒙古试点

记者/晓 冬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召开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储藏”项目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国际与科技合作司司长姜建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澳大利亚天大集团董事长方文权出席会议就“二氧化碳捕集与储藏”项目的开展达成共识,拟定在内蒙古试点。

国土资源部国际与科技合作司司长姜建军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实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储藏”项目意义重大,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部、局、天大集团三方要紧密协作,做好组织保障,有效推进项目的实施开展。

据悉,为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行和实施,经部、局、天大集团三方协商,会议决定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地调局为项目实施单位。

篇5: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一、易发地点

根据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地点主要包括: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庄、集市等人员集中地(重点是和办事处),人工开挖的高陡边坡的坡脚和自然土质斜坡附近的居民居住区,矿山开采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它在汛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列出本地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地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危害严重、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到位。

二、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我市主汛期是5月至10月,这段时间暴雨、持续降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月30日。

三、监测、预防责任人

㈠各乡镇(办)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办)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在主汛期增加监测巡查频次,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报。

㈡危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河堤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㈢危及学校、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灾主体单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㈣其他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建设责任单位负责监测。

四、防控措施

20xx年至20xx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并采取以下防治管理措施,力争把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㈠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㈡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气象等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要督促、配合建设、交通、铁路、水利、教育、旅游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2、市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3、市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并在隐患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建立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做好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4、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

5、市教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各中小学校区(舍)的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中小学校区(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每年汛前、汛中,对中小学校区(舍)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要加强巡查与监测,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和应急措施。

6、市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病险水库(坝塘)的巡查、监测、预报,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

7、市气象部门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将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

㈢排查隐患,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汛前、汛中、汛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防灾预案,落实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连同防灾避险明白卡,一并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其宣传计划,扎实细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篇6: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上得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荆门市东宝区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我镇 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镇委、镇人民政府向莅临本次应急演练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参加本次演练的各位父老乡亲、同志们表示诚挚地慰问!

栗溪镇地处荆门城北山区,国土面积373.5平方公里,辖25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人,是全省第一养羊大镇,全市较大的林业乡镇和食用菌种植乡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预防地质灾害,责任重如泰山。

近年来,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牢固树立“居安思危、防范未然”的忧患意识,紧密结合地质环境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行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人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延伸到村(居)委会,落实到隐患点,落实到受威胁的村民,明确了村(居)监测员、预警员的职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网络。

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是有效控制事故蔓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国土资源局、区政府把这次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放在栗溪镇举办,既充分体现了市国土资源局和区政府对我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肯定和信任,同时也是对我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一次很好的检阅,对于提高我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各位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扎实做好这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希望参加演练的各位同志,认真对待,认真演练,真正做到“平时多流汗,难时少流血”。

我坚信,通过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举办,我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预祝本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篇7:乡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设定20xx年x月x日x时x分,我市发生x级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时启动《防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局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组织实施。

2、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x月x日x时x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9:00时:突感地面震动,教学楼摇晃,预测地震发生,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达撤离命令。

2、9:01时:学校吹响紧急撤离哨音,指挥部各成员分别把守各楼道口,按原定路线组织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办公楼。

3、9:04时:人员撤离到楼院空旷处,各单位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4、9:06时:根据汇总情况,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进行救援。

5、9:0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安全情况进行统计。

6、9:1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迅速报告。

7、9:20时: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篇8: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在中国大陆地区,随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紧急避险逐渐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应对工作中,成为面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威胁的人员躲避灾害的必要行动和必备能力。依据司法概念,该行为的本质是社会连带责任的需求,体现了国家、公共、公民利益的一致性[1]。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避险方式有超前避让和应急避险两种方式。前者较后者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但是,需要在地质灾害风险专业调查区划的基础上,有规划地推进实施。由于对突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尚难以准确预测[3],且大规模的避灾搬迁多受限于土地资源、财力和个体意愿等条件,为此,在 “以防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阶段,应急避险仍是较为有效的选择。近年来,极端降雨、地震等自然引发因素不断增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多发,成灾模式更为复杂; 而且,随着快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人员呈高流动性,承灾设施也不断变化[4],由于目前尚缺乏地质灾害动态风险调查与管理的经验,重视应急避险尤为必要。

据统计,近十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共成功应急避险地质灾害1万起,约50万人幸免于难( 表1) 。例如,2010年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一起泥石流事件中,5148人成功避险; 2013年云南镇雄县头屯村发生滑坡,1200人成功避险; 2014年四川省丹巴县二卡子沟爆发泥石流,1500人成功避险等。已有成功案例均显示出,避险行动具有群专结合特点,受到地形、地质、地理和经济条件等灾害地质条件和应急工况影响,也与避险人员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教育背景和应急经验等相关。为此,开展应急避险问题探讨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文献分析表明,已有突发事件应急避险研究多集中于疏散和避险能力等方面[5]。例如,针对火灾或交通等重大事故灾难,在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设计、应急避险交通规划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5,6,7,8]; 在应对地震、洪灾等区域性灾害 方面,有较为系 统的应急 避险能力 研究[9,10]; 在煤矿井下避险系统实操层面,应急避险准备系统较为完善[11]。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的专项研究较少,已有报道多为个案介绍,也未查阅到避险规划、避险场所选址和避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12]。本文拟在避险理论分析和避险行为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情景 - 应对”理论[13], 探索构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避险模式与避险准备系统。

1理论基础与调查研究

1.1理论分析

1) 应急管理阶段。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阶段的划分是界定避险响应过程、指导避险准备规划的基础技术依据。根据突发地质灾害的生命周期与分期应对的特点[14],可将应急避险管理分为监测、响应和恢复3个阶段( 表2) 。在监测阶段,通过对地质灾害风险的调查识别,进行避险准备与动态优化,并因地因时制宜建立避险启动决策判据; 在响应阶段,依据灾害地质体风险的演进动态及其后果, 实施具体的避险行动与临机权变决策; 在恢复阶段, 侧重于对避险状态结束的判定,以及避险前状态重置与优化。

2) 有限传播时间。滑坡、崩塌或泥石流,均是在重力作用主导下的地质体变形破坏与运移过程, 其传播速度是有限的。通过对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变形破坏演化及运移速度的判断,充分利用灾害地质体有限传播和超前预警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避险研判,是应急避险的基本原理。

3) 预警响应一体化。预警响应一体化是减少避险时机延误的关键技术保障,包括基于动态风险的多级 预警模型 和基于覆 盖程度的 预警信号 设计[3,4,14]。

注: 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 2001 ~ 2014 年度《国土资源公报》《全国地质环境公报》和《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标注: * 属于前后延展过程。

1.2调查研究

1) 问卷调查[15]。在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的哀牢山地区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采集了181个避险个体特征与共性需求样本数据。 统计结果显示: 在避险认知方面,性别和年龄等生理特征对避险成效影响显著。例如,男性比女性较好, 25 ~ 45岁年龄段的要比其他年龄段的避险能力较强,表明妇女、老人和儿童为避险弱势群体。同时, 调查又显示出这一群体对以家庭为避险单元的成效影响较大,说明该群体有待进一步挖掘的特殊减灾功能; 在避险能力方面,75% 的调查对象可在30分钟内完成撤离准备,但普遍缺乏对预警信号的准确解读; 在共性需求方面,集中于政府发出的预警告知、固定安置场所的设置和在避险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等。

2) 案例统计。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85个典型应急避险案例分析,整理出已有避险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3所示。灾情险情群测群防信息和避险主体对持续降雨量及当下降雨强度的经验性认识,是自主避险决策的主要依据; 超过半数的案例超前预警时间大于3小时,疏散撤离时间在2小时以内,显示目前预警精度尚低、避险成本还有可降低空间; 避险安置以投亲靠友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因为灾害演化后果有别,避险结束的时间差异较大; 相应残余风险的不同,避险结束后的居住状态恢复采用返回原住址、就地或异地重建等不同方式。

3) 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2010年8月13日凌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暴雨引发群发性泥石流,3000多人成功避险。避险过程: 汶川地震震后排查判定为泥石流高易发区→部分搬迁避让,实施群专结合监测预警→8月12日16∶33,政府发布降雨风险预警,进行避险警示→18∶00开始下雨,23∶40会商研判雨情为数十年未见到的情况、且有加大趋势,发出强制避险指令→ 23∶ 40启动强制避险转移,集中临时安置 →8月13日1∶00,多条沟同时爆发泥石流→集中过渡安置→ 异地重建。

案例二,2014年8月9日凌晨,四川省丹巴县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651人成功应急避险。避险过程: 前期查明二卡子沟为泥石流高易发性沟谷→不设群测群防监测与预警网络→8月8日16∶00,发布强降雨预报,警示进行自我避险准备 →8月9日1∶58,监测员依据沟内断流、岸坡塌滑等现象,研判泥石流即将爆发,采取敲锣、燃放烟花、拉响手摇报警器等方式发出应急避险信号→按既定路线疏散撤离→02∶ 08,1521名受威胁群众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 →02 ∶ 13爆发特大泥石流 → 恢复重建中。

2应急避险模式与准备规划

2.1应急避险模式

依据应急管理各阶段的灾害与避险情景与演化的时间、空间和强度3个维度特性( 表4) ,确定出各阶段的避险目标能力设定为受威胁人员能够避险自救。以自救为导向进行避险响应模式设计。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在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针对案例典型避险情景推演,自上而下逐层细化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基本避险事件的树状结构,构建避险情景演化的逻辑因果关系,寻找避险过程中的隐患节点作为模式设计的核心,将关键节点按照避险情景演化进程串联起来构成图1所示的避险模式。

1) 监测。监测是发出避险预警的前置条件,监测网覆盖程度和预警判据准确性是关键点。主要避险任务包括对避险客体( 地质灾害风险) 的动态评估,避险主体进行自我避险和有组织避险的预判,进行避险准备规划,并跟踪风险演进状态,实施动态预警。

2) 响应。避险响应决策取决于对预警信号或避险需求情景的告知。包括应急预警信号接收、认定或当下避险情景的判定,以及避险预案的执行。 根据灾害地质演化、风险演进及其分区差异和个体承灾能力的不同,无论是自主决策或者组织决策做出后,尽可能降低避险准备时间。

3) 恢复。避险恢复是以避险行动有效性评估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灾害风险消除情况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研判是否结束避险状态,进入恢复阶段。为积累避险经验,尚需根据超前预警、有效撤离、灾害地质体运移、人为延迟和行动速率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总结评估。

2.2应急避险准备

根据全面应急准备的理念[16,17],从山地社区或行政村避险能力建设需求出发,依据上述避险模式, 建立分阶段避险准备系统( 表5) 。

2.2.1监测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1) 规划准备。通过区域地质灾害隐患专业调查评价与危险区划定,确定具有避险需求的人员,制定搬迁避让规划并付诸实施; 对无法超前避让的群众,预先设定应急避险场所,寻找撤离路径,进行避险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文化建设等。其中,避险物质既包括雨具、交通、通讯等通用物质,在高山峡谷区、 大江大河段等特殊地区也应因地制宜考虑修建应急避险码头等专用设施。

2) 预警准备。依托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完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重大隐患等监测系统,共享降雨、洪水、地震等信息; 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分级预警 - 响应判据,明确避险准备、自主避险和强制避险等预警信号,提高信号覆盖程度。

2.2.2响应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1) 预案准备。根据自下而上的就近响应、先期处置和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体系,分政府预案、社区预案和家庭方案,建立自上而下避险预案体系。其中,政府避险预案宜作为地质灾害专项预案的独立章节,衔接预防预警,注重分级避险责任、行动规划、 行动保障与援助机制; 社区预案针对隐患点,逐点明确避险范围、安置场所及具体撤离路径; 家庭避险方案实则为广而告之的方式进行避险技能培养。

2) 演练准备。避险演练是落实避险预案执行力的具体措施,也是检验和优化避险预案的方法。 社区演练主要为避险实战能力; 乡镇、县级政府演练则为以避险协调与保障为主的桌面推演。

3) 援助准备。受监测网覆盖程度和降雨预报精度限制,许多短时局地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激增,往往难以及时给出专业的预警信息,为此,需要自主感知与决策。为解决个体避险能力的差异,应进行自救互救技能宣传教育,并设置避险引导、制定弱势帮扶措施。灾害地质体失稳破坏属于小概率事件,人们的侥幸心理极易造成在避险疏散决策上的迟缓现象[18],需要进行特定情境下的强制性避险义务宣传。

2.2.3恢复准备阶段避险准备子系统

制定避险成效评估办法。针对返回原住址、原址重建和异地重建等不同的恢复重置情景,进行重建用地储备、重建政策准备和救助资金准备。

3结论与讨论

篇9: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关键词: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部,素有“山城”之称,由于重庆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突发地质灾害比较多,尤其以山地灾害、洪涝等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对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是降低突发地质灾害威胁、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我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重庆突发地质灾害的概括

重庆位于川中褶皱带,川东褶皱带和川东南褶皱带以及渝东北大巴山地弧形褶皱断裂带等四大构造单元地带,重庆地层出露较为齐全,主要以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松散岩石土体为主,地貌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因此受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重庆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现象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从一百多起到三千多起不等,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重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较为多发,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造成重庆突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诱发因素。自然诱发因素包括:雨水、气温、地震以及地表水变化等。滑坡产生主要是雨水渗入到坡体造成的,由于雨水进入到岩石裂缝中,导致土壤岩体软化进而造成坡体出现下滑;二是人为诱发因素。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在不断地向环境索取,例如人类无节制的开采矿源,导致山体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价、建立预报预警与监测体系以及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将突发地质灾害危害性降到最低,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突然发生性,因此通过对重庆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分析发现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突发地质灾害与防治预案体系有待完善

建立完善的预案是提高社会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有利手段,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个层次的预案机制,但是应急预案对于具体的实施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突发地质灾害预案之前的关联性比较少。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表现在地质灾害,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地质监测部门、气象部门以及民政等部门联动,但是当灾害发生后常由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灾情及相关应急预案具体制定灾害应急方案与应急程序时,容易降低应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甚至由于一种灾害与另一种灾害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救援方案要求。

(二)预警监测和应急管理系统技术还不先进

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将信息共享,因此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加强预警监测和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但是我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中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例如突发地质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仍然以传统的电话等通讯工具为主,而缺乏具有高精密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属于联动工作体系,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虽然现在已经实现联动,但是联动的层次还不够,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导致部门在联动排查地质灾害时存在相互推脱的现象;二是应急管理部门职能存在冲突问题。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需要依赖于不同部门的职能配合,并且不同的部门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灾害监测管理体系,这样就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最终影响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工作效率的发挥;三是灾后重建监督机制不完善。

三、完善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发生时间上的随机性、地域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构建监测预警预报是对应突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因此要建立“一早三广”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做到灾害早发现、部门广联动、预警广覆盖、群众广参与。具体就是:一是要建立全社会的灾情速报点,以此提高社会对突发地质灾害发生信息的第一时间掌握,提高政府的应对能力,从而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二是建立以气象为依托的灾害监测网。由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会有气象反映,因此要注重气象因素;三是加强灾害信息汇总、综合分析与共享。

(二)提高突发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技术

一是应急技术平台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GIS、GPS 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形成满足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需要的应用技术系统;二是应急装备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需求,分轻重缓急配置必要应急装备,建成基本满足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

(三)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

保障经费来源、加大经费投入是确保我市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保障。各地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应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保障标准。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联动,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以此降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许瑞山.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07).

[2]胥良,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3(06).

篇10: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 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 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36户174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处室的领导。

(2)省民政厅、卫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

(3)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关人员。

(4)全省10个市国土资源局的主管局长、科长和地环站站长。

(5)*市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领导及市辖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06年4月20日上午9:002、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2006年4月下旬)。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联合召集,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镇和坡底村村委干部及生产队长等参加(会议时间暂定4月16日上午9时在**县**镇政府会堂召开)。

&n

bsp;会议内容:

(1)市国土资源局及县人民政府领导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演练工作分工:

A、指挥长(**县县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主要负责:a、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1、副指挥长(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主要负责:a、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协调各部门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B2、副指挥长(**县县委副书记田一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主要负责: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

c、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4)六个应急工作组演练职责:

A、综合联络组: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组长,成员由县武装部、政府办公室、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地质专家及**镇政府负责人组成。任务为: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B、交通治安管理组:由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公安局、交通局、县交警大队、武警中队、**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C、应急抢险组:由**县武装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县武装部、县教育局、**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织部队、民兵预备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

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镇医院、**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镇政府及相关的**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4月16日上午10:00—12:00:**县**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

(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a、布置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

2、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1)上午9:00时全体演练单位及观摩贵宾集中**县**小禾村委会

待命。

9:10,接**镇政府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小禾村黄土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cm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要求市、县国土局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9:15,县国土局领导:

a、向县人民政府汇报;

b、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c、市、县国土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全站仪监测点。

9:25:县国土局领导接应急小分队报告:“**小禾村滑坡活动性增强,后缘裂缝程度达到300米,宽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缝之间出现多处落水洞,直径最大达0.8米,裂缝两侧发生明显垂直位移,前缘局部已渗出浑水,据测定裂缝以3厘米/小时左右速度发展,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市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9:30:县国土局领导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建议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县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汇报,经市长同意,“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县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县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小禾村村委会集中待命。”

10:00:指挥部设在**小禾村村委会,坡底村村委会为集合地点,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原地待命。

10:10:县国土局副局长同志向指挥部介绍该滑坡地质灾害有关情况。

县气象局副局长报告天气情况。

县国土局汇报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10:20: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组,在坡底村南北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镇—坡底村的县乡公路、坡底村南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音响设备放警报信息或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3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10:30:撤离开始。

11:00:撤离完毕。

11:0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多日,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11:1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1:15:省厅、市县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1:40: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市领导讲,省国土资源厅领导讲话。

12:00:宣布演练结束。

&nbs

篇11: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根据上级关于《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校教育环境的安全稳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一、成立了以XX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XX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本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案演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副校长XX任办公室主任,XX、XX同志负责具体开展相关工作。

二、排查主要内容

1、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校食堂。

2、安全通道。

3、学校围墙。

4、学校地下排水管道。

5、防雷电设施。

6、学校周边山体。

7、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

我校进一步加强领导,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监测,严加防范,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变化情况。通过全覆盖的安全排查,强化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认真制定防地质灾害安全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校教育环境安全稳定。

三、活动开展

1、全面排查我校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其他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及时整治。

2、制定我校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结合我校每年学生安全疏散演练制度,高一新生入学安全疏散演练,每周一全校升旗仪式时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安全疏散,认真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

篇12:地质灾害演练讲话稿

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县政府带领相关单位、部门在安坪镇举行麻柳坡滑坡突出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对进一步提高全县地质灾害救援快速反映能力,决策应对能力,以及灾害威胁群众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援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普及救援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是增强应急意识,检验应急预案,锻炼应急队伍,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平安奉节的重要体现。本次应急演练是一次规模较大的综合实战演练,是各部门、各单位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综合指挥、协同作战和现场处置能力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一次检验。

这次演练,各单位各部门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开展有序,协调配合,各尽其责,整个演练预警及时,巡查到位,撤离有序,处置果断,指挥科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本次演练取得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参加演练的部门、单位和全体同志表示真诚的慰问。

同志们,防范于未然是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长抓不懈是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这个演练为契机,居安思危,更加积极应对,切实查险补漏,狠抓演练落实,共同为建设平安奉节而奋斗。

篇13: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1 重庆地貌情景分析与应急措施概述

1.1 重庆地貌因素是引起灾害的主因之一

重庆坐落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以“山城”之称远近闻名, 自然环境奇异特殊, 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但同时也是许多自然灾害的导火索, 山地、洪涝等现象时常发生, 引起较大的危害, 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提前预防地质灾害, 减少灾害发生时带来的不利影响, 才能大大降低伤亡度和经济损失, 免受威胁, 同时加强应急管理也是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水平的一大重要举措。

重庆地理位置特殊, 位于我国四大构造单元带川中、川东、川东南、渝东北大巴山地弧形之间, 因此地表层面土体暴露面积较大, 地貌以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松散岩石为主, 又因为地处我国西南部, 因此多以山丘、丘陵较为普遍, 这也就导致平原面积极少, 重庆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和地质双方因素的影响, 导致这各地区是自然灾害时常发生的场所。据有关数据显示, 每年重庆因为地质引发的自然灾害数量多达100至3000多起, 平均两到三天甚至每天都在有自然灾害发生。根据文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每年重庆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大型灾害, 给人们的安全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1.2 引起地质灾害的其他相关因素

除却地质本身因素以外, 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第一点:自然因素。大自然气候变化不定, 降雨量、温差、地震、地下水量变化等都可以从侧面引起地质灾害。每到降雨季节, 由于雨水渗入坡体地表, 渗入到岩石裂缝中, 就会导致土质松软, 从而引发滑坡灾害。第二点:人为因素。人们由于经济的需求不断扩大探索领域, 随着活动范围的加大也就必然破坏自然环境, 索求无度的后果就是给自身带来了危害。近年来人类过度开发矿产现象屡见不鲜, 这也是引发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之一。

2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价、建立预报预警与监测体系以及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突然发生性, 因此通过对重庆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分析发现其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突发地质灾害与防治预案体系有待完善

建立完善的预案是提高社会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有利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个层次的预案机制, 但是应急预案对于具体的实施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 突发地质灾害预案之前的关联性比较少。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表现在地质灾害, 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需要地质监测部门、气象部门以及民政等部门联动, 但是当灾害发生后常由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灾情及相关应急预案具体制定灾害应急方案与应急程序时, 容易降低应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甚至由于一种灾害与另一种灾害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救援方案要求。

2.2 预警监测和应急管理系统技术还不先进

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将信息共享, 因此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加强预警监测和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 但是我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中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 例如突发地质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仍然以传统的电话等通讯工具为主, 而缺乏具有高精密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等。

2.3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属于联动工作体系, 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 虽然现在已经实现联动, 但是联动的层次还不够,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 导致部门在联动排查地质灾害时存在相互推脱的现象;二是应急管理部门职能存在冲突问题。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需要依赖于不同部门的职能配合;三是灾后重建监督机制不完善。

3 完善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的对策

3.1 构建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发生时间上的随机性、地域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速度快的特点, 因此要建立“一早三广”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做到灾害早发现、部门广联动、预警广覆盖、群众广参与。具体就是:一是要建立全社会的灾情速报点, 以此提高社会对突发地质灾害发生信息的第一时间掌握, 提高政府的应对能力, 从而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二是建立以气象为依托的灾害监测网。由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会有气象反映, 因此要注重气象因素;三是加强灾害信息汇总、综合分析与共享。

3.2 提高突发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技术

一是应急技术平台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GIS、GPS等高新技术手段, 构建一个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 形成满足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需要的应用技术系统;二是应急装备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需求, 分轻重缓急配置必要应急装备, 建成基本满足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

3.3 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

保障经费来源、加大经费投入是确保我市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保障。各地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应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 并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鼓励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保障标准。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联动, 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 以此降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许瑞山.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7) .

[2]胥良,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 2013 (6) .

篇14: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

我读过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为生存而阅读,在阅读中生存。受这句话的启发,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应急疏散演练中学会生存。

本周是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在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来临之际,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近日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应急疏散演练大型活动。本次活动将邀请县消防大队有关同志进行现场指导,县电视台进行录像报道。

下面,我就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通过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知识、逃生知识,掌握应急避险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质。

3.通过应急疏散演练,熟悉我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在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突发灾害来临时,能够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非突发事件伤害。

二、应急疏散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1.举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让演练活动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2.各班在学校组织演练之前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相关应急疏散知识,学习有关逃生方法及要求,掌握一定的逃生技巧,并进行适当的练习,熟悉演练步骤及逃生疏散路线。

3.同学们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

4.撤离过程中,要做到迅速、镇静、有序,严禁同学们喧哗、打闹、拥挤、推搡。各岗位或区域安全责任人要控制好撤离的速度,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或行为,杜绝楼道堵塞,严防踩踏事件发生。

三、在面临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时如何应急避险的问题

1.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人不能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生命的稻草握在了自己手里,必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己去主动地拯救自己。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2.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心理上极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广播电视等媒介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谣言以及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3.在突发灾害时,大家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有时突发灾害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险成功。

老师们、同学们,演练活动就是生存教育。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积极参与,共同行动。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龙洞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稿】相关文章:

游腾龙洞作文04-08

龙洞社区双拥发言材料04-24

龙洞河的诗歌05-03

写金华双龙洞作文04-19

孽龙洞之旅作文600字05-03

双龙洞作文300字05-12

金华的双龙洞的介绍08-15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08-16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09-30

游双龙洞作文400字04-13

上一篇:跨学科教学好处多下一篇:牙的酸甜苦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