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管理规定

2024-05-12

环保设备管理规定(共8篇)

篇1:环保设备管理规定

XX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2006年2月 20日制定)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总则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前期管理 基础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 使用、维护和修理 改造与更新 经济管理 教育与培养 奖励与惩罚

附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加强设备管理,结合本工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是本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坚持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相结合,预防为主.使用、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四条企业各级领导要重视设备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五条设备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企业各级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六条本企业生产用设备统一由工程部管理。其工作内容包括对设备规划、造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第二章工程部的职责

第九条工程部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l)对全厂生产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有关规定;实现设备管理的下述指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85%以上;主要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无重大设备事故。

(2)协调好生产和维修的关系,搞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修理工作,组织好维修备件的生产和供应。生产中不允许拚设备。

(3)要根据上级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目标,负责制定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根据企业长远或经营的方针、目标,提出对本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要求和考

核指标;布置检查设备维修、更新改造等管理工作,协调横向关系;掌握及正确使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设备修理费用。组织审定设备大修理和更新改造计划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拟定费用预算;负责组织对职工进行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教育及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维修竞赛活动,抓典型.总结推广先讲经验;对重大设备事故的处理作出决定。

第三章前期管理

第十条工程部门必须负责或参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自制设备、新建项目和零星购置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包括调研、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特别是对关键设备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设备的后期管理打基础。

工程部要参与基建、改(扩)建工程公用设施(风、水、汽、电等)的设计审查和施工验收。

第十一条对相关设备,工程部必须参与设备的选型调查和考察。在与设备供应商的谈判中.由工程部门负责提出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以及维修备品配件、润滑油品、维修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和维修所需的技术资料等要求。

第十一条工程部门要广泛收集设备科技发展及市场信息和有关设备使用的意见,为做好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同时.要将新设备使用初期在质量、效率、运行中存在问题、故障情况及改善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特别是关键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做好有关工作。

第四章基础管理

第十三条工程部门在办完设备验收手续移交生产时,必须按照规定逐台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帐.建立设备档案,要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即做到帐帐相符,帐、物、卡相符。

第十五条工程部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对加工产品质量的影响,结合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备停机对生产的损失,购置原值的大小等,将设备划分为重点预防维修设备(简称重点设备)、一般预防维修设备和事后维修设备,不同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方式。

第十六条设备封存。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设备停用半年及以上应进行封存,并按规定办理封存手续;封存要有明显的标志。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蚀、防潮措,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

对于因工艺调整、产品转产或其他原因闲置2年以上不用的设备,工程部应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同时报请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设备的调拨和移装。设备实行有偿调拨,调出设备应按分级处理胁要求进行审批;调出设备应随带原有辅机、附件及技术文件。企业内车间之间设备的移装,应由工程部门统一办理手续。

第十八条设备的报废。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宜修复、改装,对安全生产有影响,对环境严重污染或属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可以办理报废。凡需报废的设备,应由企业领导、工程部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工人组成鉴定小组.根据使用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复查、分析、论证定性,提出鉴定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九条设备故障与事故。设备或零部件失去原有精度性能,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等,造成停产或经济损失者为设备故障。设备故障造成停产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者为设备事故。

一般事故:修复费用一般设备在500元~l万元者;关键设备在100D元~3万元者;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10~30分钟者.为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l万元以上者,关键设备达3万元以上者;或因设备事故而使全厂电

力供应中断30分钟以上者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修复费用达5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厂停产2天以上、车间停产1周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大或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限一个月内将处据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自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林罚.触犯法律者要以法制裁。

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

对修复费用低于500元或全厂供电中断10分钟以下的设备故障,也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第二十一条动力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一般动力设备、管道和线路安装、改装,须经企业工程部门审定,由企业主管领导审批。对于压力容器、变配电等重要设备的安装、改装、修理和更新报废,须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各种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统一的表格、工作定额和动力管线竣工图纸。加强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和档案管理,特别是动力管线竣工图纸的管理。设备技术档案、图纸资料应存放于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资料室中。

第二十三条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修信息的积累、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各种原始凭证、图表齐全,数据正确。工程部门规定的统计报表,应有专人负责统计,做到填写整齐、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第二十四条企业要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设备管理维修数据应用微机处理,以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技术状态管理

第二十五条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正常运转。主要生产设备应按照设备磨损变异的规律,进行定期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普查,统计、分析和考核设备完好率,便于及时和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为编制维修计划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十六条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修理工人排除.并填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工程部门应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发生地原因。

第二十七条重点设备要实行点检(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制度,掌握设备技术状态.逐步采用先进的监测和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监测维修,及早发现异常.做好预防措施。对压力容器和变配电等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

第六章使用、维护和修理

第二十九条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第三十条操作工人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四项要求”、“五项纪律”(见附录)。

第三十一条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生产

线,必须实行机长制,由机长负责。

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单班制设备应有运行记录。

第三十二条操作工人要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超负荷、超规范、拼设备。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上级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井可越级上告。对违章指挥者应追究责任。

第三十二条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日常维护(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定期保养)制度。

第三十四条企业要根据生产特点和设备条件,采用预防维修方式。对于流水线、流程设备、全年无法停机的,应利用一切生产空隙安排好定期维修和检修,并认真安排好大修计划。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可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第三十五条维修工作要实行区域维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管辖范围,进行设备巡回检查、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做好记录;对工程部门下达的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设备可利用率、检修计划、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计划完成情况作好记录统计,作为考核依据;对重点设备关键部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作好记录。

第三十六条企业要设置润滑站,车间要设润滑点,配备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专职润滑工(本企业设备润滑工作由维修工和操作工完成),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润滑设施;建立和健全润滑管理制度。对设备润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并开展根据油质状态监测换油的科学方法。第三十七条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

1、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1)维护保养:是指人们为保持设备正常工作以及消除隐患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保护工作。按工作量大小和维护广度、深度:

①日常保养:重点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状况。由操作人员进行。

②一级保养:普遍地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局部调整。操作人员在专业维修人员指导下进行。③二级保养:对设备局部解体和检查,进行内部清洗、润滑。恢复和更换易损件。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协助下进行。

④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进行彻底检查和调整,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检查鉴定。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配合下定期进行。

(2)设备的检查: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性能、零件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以求及时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能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维护措施,做好修理前的各种准备,以提高设备修理工作的质量,缩短修理时间。日常检查定期检查

2、设备修理:设备修理是对设备的磨损或损坏所进行的补偿或修复。其实质是补偿设备的物质磨损。

(1)设备修理的类型

①小修:对设备进行的局部修理。拆卸部分零部件。设备的小修理是按定期维修规定的内容或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通过检查、调整、紧定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②中修:对设备部分解体,工作量较大。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功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修理。修理时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以恢设备精度、性能。③大修:全面的修理,对设备全部拆卸分解,彻底修理。设备的大修理是计划修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在大修时.要对被修设备进行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件,同时修理、修整电气部分以及外表翻新,从而全面消除设备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工程部要制订年、季、月、周修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主要生产设备大修理计划由厂长批准,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设备修理计划必须纳入企业工程部门生产计划下达考核。

要编制检查作业计划,包括修前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

第三十九条企业工程部门要组织好维修用备品配件的供应和保管工作,编制备件储备定额,建立备件储备卡;要积极处理积压.加快资金周转,保证经济合理储备。

第四十条设备大修后的质量验收,以质量管理部门的专职设备检验员为主,会同设备动力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维修工人和操作工人共同参加。承修部门应对承修设备的质量负责,在保修期三个月内,企业要考核大修理质量返修率指标。大修后的质量要求;恢复规定工作能力,达到原出厂或生产工艺标准。配齐安全装置和必要的附件,修理技术文件按要求及时归档。

第四十一条要加强设备修理费用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其监督检查。

第七章改造与更新

第四十二条设备改造与更新工作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要根据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状况制订设备改造与更新计划。它是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动力部门负责制订计划,组织实施。

第四十三条设备改造与更新方案的审批。一般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由企业设备动力部门提出方案,报工厂厂长批准。凡纳入新建或技改项目中的重大设备改造与更新,应组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报厂长批准后执行.设备动力部门应积极组织实施。

第四十四条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以更新;

(l)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个了产品质量;

(2)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果很差;

(3)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不经济;

(4)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义不经济;

(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第四十六条设备更新工作应在工厂厂长的领导下,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应举行以设备动力部门为主,计划,生产,技术工艺、财务、质量、使用部门参加的论证会,研究更新方案. 经工厂厂长批准后.由设备动力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十七条对被更换(淘汰)的旧设备,应组织技术鉴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报废的压力容器及国家规定的淘汰设备,不准转售其他单位使用。

第八章经济管理

第四十八条购置新设备或设备进行重大改造,要在厂长领导下。设备动力部门胁同有关部门按照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进行经济管理,对设备全过程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讲求经济效益。

第四十九条要合理使用设备维修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企业财会部门应会同设备动力部门对车间经费中的设备维护和检修费用下达分配指标,由设备动力部门控制使用,并对费用进行监督管理,力求经济合理。

第五十条企业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要进行考核,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力求用较少的设备投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九章教育与培养

第五十一条要把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纳入企业的培训规划,把设备管理维修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列入企业职工教育的内容,并在时间、物资、资金上给予保证。分期分批培训在职职工,并将学习成绩列为竞赛评比和晋级条件之一。

第五十二条结合工作需要,由设备动力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有计划地选送热爱设备工作、成绩优良的干部、工人参加厂外有关的各种专业培训班,接受设备管理维修方面的正规专业教育,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十章奖励与惩罚

第五十三条企业应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设备管理创优活动。经评定为各级设备管理优秀单

位后,企业应对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资鼓励。

第五十四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厂内设备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奖活动,发表成果,树立标兵,表彰奖励先进,以推动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并给予奖励。

第五十五条维修工作要求知识面广,技术复杂,从事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人员待遇和奖励不低于相应工作条件的生产人员;在管理、维修和技术革新中有重大贡献的项目,应纳入科技成果奖进行评奖。第五十六条对设备维护不好的车间、班组及个人,应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经济惩罚。

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责任事故者,对失职造成设备严重失修、技术状况劣化的单位和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录:

一、“三好”、“四会”的解释。

(l)管好、用好、维修好。

(2)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二、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解释。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

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三、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解释。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白,线路、管道安全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等处无油垢、无碰伤,各部分不漏水、不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篇2:环保设备管理规定

为保障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设备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设备、动力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各项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另有规定。

3、职责

3.1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做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2安全主任负责监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落实情况,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有关保养记录等。

4、设备的保养范围及安全管理要求

4.1纳入定期保养的设备包括:生产用的较大及大型设备、动力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4.2凡纳入定期保养范围的设备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由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4.3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时必须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日常保养及记录负责人。

4.4设备技术性能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无法维修或淘汰的设备,车间主管要及时报告总经理批准报废。

4.5危险设备(推台锯、剪板机、折弯机等)要张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关键部位的`防护还要有防误动作措施。各类危险设备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来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常检查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4.6根据劳动保护需求为危险设备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有效。

4.7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隐患。

5、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5.1设备日常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负责。

(2)保养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

(3)保养的项目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擦拭和清洁、保持润滑、对防护性能检查及加固。

(4)设备的日常保养完成后必须要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并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换新的记录表,同时将上一个月的记录表交安全主任存档。

5.2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尽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时报告车间主管,禁止设备带病运行,以免产生危险。

(2)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维修设备时要关闭设备电源,悬挂警示标识,维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关闭电源或开机检修时必须有人监护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修人员要负责做好维修记录。

6、特种设备的管理

6.1本公司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6.2由安全主任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建立,及时申报检验;由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员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3要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一)当新购买特种设备时要收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及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申报检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检、迎检工作。登记及检测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6.6本公司的压力容器由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检验,对压力表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档。

6.7本公司的电梯由专门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每月保养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检验,当

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本公司电工及其他人员不得私自维修,否则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8本公司的叉车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驾驶证的员工驾驶。

篇3:环保设备管理规定

一、行业机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2009年9月, 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了首次全国烟草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 这是烟草行业重组后召开的第一次设备管理专题会议, 也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行业设备管理职能后的第一次专题会议。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 面对生产点多、装备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良的不利局面, 应审时度势, 加快发展, 不断保持技术装备水平与行业同步, 提升竞争力。坚持以“设备完好, 持续改进, 提高效能, 保障运行”的行业设备管理目标为指引, 在确保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保持完好状态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成本控制的经验, 应用新技术, 研究新工艺, 适应新需求, 科学统筹规划设备资源, 努力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和效益。因此, 要求设备管理工作者要迅速更新设备管理理念,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和技术进步工作,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

二、公司一体化多点管控模式给设备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河南省卷烟工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应围绕公司经济运行这一中心工作, 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为基点, 努力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促进设备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合理运行, 提高整体效率, 充分发挥设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实现品牌多点生产同质化的要求, 从而不断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各生产点不断创新设备管理的新模式, 适应新需要, 统一各生产点的制丝工艺技术, 加快卷包设备的更新置换, 并持续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动态, 及时做好现有设备升级改造, 不断提升设备对工艺和质量的保障能力, 确保设备高质、高效运转。积极开展设备效能竞赛和技术创新, 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实现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按照“智能化生产, 数字化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建立起完整、详实的企业运营数据库, 实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三、实施设备综合管理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 安阳卷烟厂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从坚持做好设备的基础保养和维护工作入手, 形成了制丝车间的设备点检和设备区域承包制, 动力车间的巡检加委外专业保养模式, 以及卷包车间的例保“分段保养法”及设备轮保等模式, 使设备长期保持了完好、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 为企业标志品牌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积极探索“设备健康管理”新理念, 把事后维修的设备缺陷管理及预防维修的设备过剩管理, 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核心的“设备健康”管理转变。探索建立科学的设备检、维、修体系, 不断增加设备维修的手段, 对重点设备采取轮保、项修、大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 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研究。实施“设备健康管理”, 依据设备健康档案对设备进行一生跟踪管理, 使设备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粗放管理迈向精细化管理, 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 为实现设备综合管理奠定基础。通过积极开展TPM管理及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找到主要设备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实现卷烟设备管理上水平。

四、实施设备综合管理应掌握的基本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 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 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物质运行形态, 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 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管理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实施设备综合管理可以充分体现设备管理的“一生原则”、“全员原则”和“价值原则”。通过开展全员生产维修TPM新模式, 借助设备管理专用软件进一步细化、量化设备管理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技术人员激励机制, 从而实现设备综合管理的真正目的。

1.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 需要建立一支精干的设备专业管理队伍。要通过优化组合、量化考核、年度考核等建立具有竞争压力的人员动态考核体系, 真正形成副厂长主管、设备部门主抓、车间设备主任具体负责、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段和班组成为主体的设备管理网络。同时积极推行TPM (全员生产维修) 新模式, 使全体员工都投身到设备管理工作中来, 形成生产靠设备、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统一理念。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充分发挥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同时深入开展“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 活动, 使操作人员做到“四懂” (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和“三会” (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各级生产现场人员关注、熟悉、了解设备, 不断固化设备现场的标准化作业, 通过开展“6源” (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缺陷源、浪费源、危险源) 深度治理活动, 不断打造优良整洁的现场设备环境, 达到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

2.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 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 而对经济效益不很重视。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 就可以克服重技术轻经济的做法, 改变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 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通过设备管理专用软件量化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 实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准确结合, 进而达到“设备保工艺, 工艺保质量, 运行低消耗, 生产高效率”的设备管理最终目标。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 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 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运用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 在选购设备时就不会只重视采购成本而忽略使用成本。

3. 设备综合管理与技术培训工作相结合

篇4:浅析高校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设备管理;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及管理制度的含义

设备管理主要研究对象是设备,以设备生产经营目标为依

据,追求设备生产综合效率为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保养与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的管理。设备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形态: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物资运动型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设备资本运动形态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设备管理统筹这两方面的管理,使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科学统筹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

1.设备管理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是每个企业单位的设备管理宗旨,而设备管理的真正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设备管理是企业单位进行生产和研究的物质基础,它保证了设备生产的稳步提高、新产品研发的质量、降低了设备生产和研发的成本。完善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使设备相关的费用(能源消耗、维修、税金等)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减低,提高企业的效益。

(2)搞好设备管理能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大部分企业单位中,设备占固定总资产的70%以上,只有搞好设备管理才能管住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值。

(3)购置或者开发先进设备,必须建立在企业单位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在购置或引进设备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技术论证,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设备管理部门不仅要负责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更需要发挥设备投资的最大效益。

2.高校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由于设备可流动性强、种类繁多、易损坏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设备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高校设备管理存在报废频繁、设备“私有化”、设备重复购买、维护维修不及时等现象严重,总结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使用率低下

许多设备在采购计划论证时缺乏科学论证,有的只为一时所需甚至盲目采购而毫无利用率可言。许多高校的一些学院为了争投资、争设备,大量采购设备而不去使用,造成大量设备的长期闲置。有些大型仪器的购买只为某个老师教授的科研课题,一旦课题结题造成设备的荒废。

(2)设备共享率低

由于高校各个学院间的相对独立,学院采购的设备使用权限仅限制在学院内部,不能够进行全校间的共享,存在重复采购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相对于的设备开放渠道,许多贵重设备有专人管理,变成“私人化”设备,一般很少能开放共享。

(3)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高校内部员工存在流动性,新的设备管理员不愿意主动学习,设备日常维护不能及时高效,设备损坏率提高。

二、采取的措施

1.由设备处统一组织定期设备使用率检查,建立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每台设备设定专门的责任人,规定设备责任人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定期向设备处上报,方便设备使用率检查。设备处建立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每年进行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率的评分评比,通过校园网公布评比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奖罚制度。

2.在高校中建立中心机房,管理权在学校,各个学院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在教务处统一排课,做到资源共享。建立多个实验大楼,建立一套相应的对内开放、对外收费的体系,将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率大大提高。

3.高校各个院系选择设备管理员时,首先要求具有爱岗敬业、公正无私、高度责任心和强烈事业心,这样能保证设备管理维护公正及时。其次,设备管理员需要进行业务培训,是管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包括各个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使用注意点、适用范围等。

高校设备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方式、提高设备管理员的素质及能力,才能使高校教育研究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勇.高校设备管理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工学院)

篇5:环保设备管理制度

(2)库管兼保卫按照《第八类工区内发生的车辆事故应急预案》处理有关车辆的紧急事项。

(3)进场车辆管理:

①进入厂区的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和停放,安全员和库管兼保卫拥有交通管制权限。

②石料运输车辆做好防尘工作。

③重油和沥青运输车辆在装卸中严格注意防火,雷雨天气注意防雷击,在装卸过程中准备灭火器材(灭火器、泡沫灭火剂装置等)预防火灾的发生。

(4)出场车辆管理:

①车辆按照规划好的路线离厂,厂区内严禁高速超车。

②过磅后的沥青砼运输车按照顺序稳妥地离厂,防止车辆倾覆和交通事故。

③在进出厂车辆繁忙时须由安全员或库管兼保卫指挥交通,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5)停放车辆管理:

①原则上不允许外来车辆停留厂区。

②在指定的位置停放车辆,不得在油料存储区和石料堆栈设置停车场。

③将停放车辆置于厂区的监控系统之下。

(6)移动设备及车辆的消防管理:

①移动设备包括装载机、料斗、集料带、出料口等。

②车辆包括进场卸货车辆、沥青砼出场车辆、各类工程车、生活用车、来访车辆等。

③所有移动设备和车辆必须配备便携式灭火器,进入厂区的移动设备和车辆必须在在监控设施的监控之下。

④厂区布置的灭火装置须满足方便、效率的原则,实际操作中应该本着网络化、时限性原则配置灭火装备,做到能第一时间扑灭火灾。

⑤库管兼保卫每周回顾安全管理及消防的实施情况,对不足之处提出书面报告到安全员处,同时向厂部负责人汇报安全和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安全员将所有安全及消防隐患单独整理成书面报告,每周定时向技术安全部和厂部负责人汇报,并附上安全员自己的整改意见。对于安全器材和消防设备的采购则由安全员上报,由技术安全部批准,再由采购部负责实施采购。

篇6:浅析高校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主要研究对象是设备,以设备生产经营目标为依

据,追求设备生产综合效率为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保养与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的管理。设备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形态: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物资运动型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设备资本运动形态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设备管理统筹这两方面的管理,使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科学统筹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

1.设备管理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是每个企业单位的设备管理宗旨,而设备管理的真正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设备管理是企业单位进行生产和研究的物质基础,它保证了设备生产的稳步提高、新产品研发的质量、降低了设备生产和研发的成本。完善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使设备相关的费用(能源消耗、维修、税金等)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减低,提高企业的效益。

(2)搞好设备管理能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大部分企业单位中,设备占固定总资产的70%以上,只有搞好设备管理才能管住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值。

(3)购置或者开发先进设备,必须建立在企业单位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在购置或引进设备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技术论证,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设备管理部门不仅要负责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更需要发挥设备投资的最大效益。

2.高校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由于设备可流动性强、种类繁多、易损坏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设备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高校设备管理存在报废频繁、设备“私有化”、设备重复购买、维护维修不及时等现象严重,总结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使用率低下

许多设备在采购计划论证时缺乏科学论证,有的只为一时所需甚至盲目采购而毫无利用率可言。许多高校的一些学院为了争投资、争设备,大量采购设备而不去使用,造成大量设备的长期闲置。有些大型仪器的购买只为某个老师教授的科研课题,一旦课题结题造成设备的荒废。

(2)设备共享率低

由于高校各个学院间的相对独立,学院采购的设备使用权限仅限制在学院内部,不能够进行全校间的共享,存在重复采购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相对于的设备开放渠道,许多贵重设备有专人管理,变成“私人化”设备,一般很少能开放共享。

(3)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高校内部员工存在流动性,新的设备管理员不愿意主动学习,设备日常维护不能及时高效,设备损坏率提高。

二、采取的措施

1.由设备处统一组织定期设备使用率检查,建立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每台设备设定专门的责任人,规定设备责任人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定期向设备处上报,方便设备使用率检查。设备处建立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每年进行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率的`评分评比,通过校园网公布评比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奖罚制度。

2.在高校中建立中心机房,管理权在学校,各个学院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在教务处统一排课,做到资源共享。建立多个实验大楼,建立一套相应的对内开放、对外收费的体系,将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率大大提高。

3.高校各个院系选择设备管理员时,首先要求具有爱岗敬业、公正无私、高度责任心和强烈事业心,这样能保证设备管理维护公正及时。其次,设备管理员需要进行业务培训,是管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包括各个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使用注意点、适用范围等。

高校设备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方式、提高设备管理员的素质及能力,才能使高校教育研究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勇。高校设备管理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05)。

篇7:设备管理规定

1.目的

通过对全厂生产设备的有效地综合管理、使用和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产品生产要求。2.范围

2.1本制度规定设备管理职责,以及对这些设备的申购、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移交、使用、保养、维修、封存启用、报废更新等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设备的管制。2.2 适应本厂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机电设备、动力设备、电气设备及备件等均依据本办法实施管制。3.职责

3.1设备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单位,负责设备的申购、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报废更新管理。3.2设备部负责工厂生产相关设备技术资料、设备档案、设备台帐、备品备件、检修保养工具的管理。包括备品备件、检修保养工具的申购、保管和发放。

3.3设备部负责工厂生产设备的革新改造、设备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3.4各部门及使用单位负责相关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4.设备资产管理

4.1凡价值在2000元以上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生产设备,均列入公司生产设备管理,统一由设备部管控。自制的设备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一年以上者,也应列入生产设备管理。凡价值在1000元以下的设备,属低值易耗品,应由使用部门建帐管理和维护。

4.2设备部对所属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要逐台编号,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卡》及《生产设备总览表》。

5.设备的申购、安装调试、验收 5.1设备的申购

5.1.1推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需增加的设备设施,开发部负责提出申请,扩大生产需增加的设备设施,生产部负责提出申请,扩大检测能力需增加的设备设施,质管部负责提出申请,更新换代所需的设备设施,由各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增加或更换设备设施必须填写《设备设施申请单》,明确设备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要求、采购期限等,送相关部门审批后,由采购部实施采购。5.1.2可自制生产设备,生产部直接填写《材料采购申请单》,明确物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及采购期限等,送相关部门审批后,交采购部购料后自制。

5.1.3采购按《物资采购审批规定》审批,由采购部负责实施。

5.1.4所采购设备入厂时, 其设备原始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明、维修保养资料等)必须交由设备部保存。

5.2设备的安装调试

5.2.1开箱清点。采购的设备在运抵工厂后,设备部与供货商、采购单位、使用单位一同对设备进行开箱。依据合同,就设备的型号规格、材质、结构、数量、附件、随机工具、技术资料等,进行清点确认,验收合格方可入库。如果开箱清点有差异,采购部门需与供应商进行查询追索。

5.2.2设备安装调试。设备开箱清点无误后,设备部在供货商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下,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同时,供货商工程技术人员对工厂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期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货商沟通联系,及时解决问题,直到试产成功。当合同规定由供应商负责安装调试时,设备部应协助并参预调试。5.3设备验收

5.3.1设备验收程序:设备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与试运行,对照申购要求逐项核实,并填写《设备设施验收单》,详细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性能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资料、生产厂家及安装时间等,并由参与验收人员和试机人员签名确认。重要设备(如厂房、大型、精密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备等)必要时可请总经理与相关副总经理参与。

5.3.2验收不合格的设施,执行合同的相应规定,合同无相应规定者,验收部门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在《设备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后双方签名确认。

5.3.3验收合格的设备应按类别统一进行编号,编写《生产设备总览表》,并保管好设施资料。对重要的生产设备还应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卡》。6.设备的使用

6.1 新上岗、转岗、调入的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等基本常识。

6.2各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和维护,并对其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负直接责任(含《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卡》、铭牌等设备基础资料完整性)。

6.3所有操作工人必须熟读所操作设备的《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卡》,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搞好设备基本维护工作。6.4设备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6.4.1操作员先学习设备性能、结构、操作规程,才能上岗使用设备。

6.4.2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润滑、保养完好。6.4.3严格贯彻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禁止撞击、拍打、乱拉乱接、随意拆装等不文明的操作行为。6.4.4操作者应负责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他人使用。

6.4.5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件部位,懂得拆装注意事项及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做一般的调整及简单故障的排除,配合维修人员修理设备及排除故障。

6.6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日常使用监督,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每天至少应巡视一遍,并作好异常情况记录,填写《巡检记录表》。对不正确使用设备的,发出整改通知并监督其整改。7.设备的维护保养

7.1设备的保养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一、二级保养。

7.2设备的日常维护:班前班后由操作人员,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个部位和加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润滑、安全,班中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日常维护责任应落实到人,且责任人名字要求体现在设备上或相应的设备设施摆放处所。

7.3设备的一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和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一级保养原则上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7.4设备的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对设备部分解体检查维修,更换修复磨损零件,润滑系统清洗换油,电气系统检查修理,使设备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设备部每年在生产淡季时作出设备二级保养工作计划,以保证设备有效运行。7.5保养完后按规定填写《设备保养纪录》。

7.6每年末设备部应对生产设备的状况评定一次,并作好状态标识。8.设备的维修

8.1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 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设备的各种开关, 同时报告班长,由班长填写《设施维修联络单》交设备部安排维修。设备部自身无法修理的生产设施,应在《设施维修联络单》上签名确认后交采购部联系外修。如属重要生产设备故障,班长还必须通知生产部主管。8.2当收到《设备维修联络单》时,设备部应依据维修情况的轻重缓急着手安排进行维修。8.3维修前的准备

8.3.1熟悉设备使用说明,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的结构与性能。8.3.2查看设备档案,了解设备安装、故障历史修理情况。

8.3.3维修须准备好防护用品,并检查工具、仪表状态是否可靠和精准。8.3.4检修设施需停电时,维修人员应事先通知涉及停电范围内的所有部门。8.4维修中安全 8.4.1检修设备时,应在设备上和相应的电闸开关上挂上红色的“设备检修”和“严禁合闸”字样的标示警告牌,并严禁带电操作。

8.4.2设备有安全标示或涂有安全色的部位,维修人员必须注意;红色禁止、黄色警告、蓝色遵守。8.4.3危险区内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8.4.4维修中或检修后,需要开动设备时,必须通知操作者及相关人员,以免发生设备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8.5维修后检测 8.5.1外观检查。

8.5.2更换零配件的确定。8.5.3电气部分检查。8.5.4安全环保装置的检查。8.5.5设备试运行状况检查。

8.6维修验收合格后,维修人员如实填写《设备维修联络单》、《设备检修记录表》。

8.7公司外人员来公司检修生产设备时,设备部应派维修人员在旁协助,对需更换的零配件负责到仓库领取(包括自己维修的情况),仓库无库存时应及时填写《材料采购申请单》,送上级主管审批后交采购部采购。9.设备的封存、启用。

9.1对闲置或连续停用四个月以上完好的生产设备,所属车间要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经部门主管同意后,方可封存。

9.2使用部门对封存设备应做到断电、断气、断酸等,将设备保养好,涂上防锈油料,套上胶膜,挂上封存牌。设备封存期间,不准任意拆卸设备及零部件。

9.3使用部门要求将封存设备启用时,应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部门主管同意后,方能启封投产。

10.设备的报废、更新、改造

10.1凡列入设备管理资产的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规定填写《设备、设施报废申请单》申请报废。

10.1.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且不能改装利用或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者。

10.1.2设备损耗严重,大修后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者。

10.1.3腐蚀过甚,绝缘老化,磁性失效,性能低劣且无修复价值者或易发生危险者。10.1.4因事故或其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耗无修复价值者。

10.2报废程序:如属重要设备,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如属一般设备,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低值易耗的工装、夹具、用具等,由使用部门负责填写《设备、设施报废申请单》,报生产部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

10.3对批准报废的设施,责任部门应在相应的总览表上注明,并及时交付仓库废品库;暂时无法交付的生产设备,应挂上黑色的报废标示牌。每年末,仓库对报废的设备填写《报废设备清单》,交技术部签署处理意见与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处理。

10.4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是为提高公司装备素质,符合产品生产要求,减轻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符合以下要求的可申请设备改造更新:

10.4.1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10.4.2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不经济。

10.4.3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且不经济。

10.5设备如需更新改造的,需求单位可填写《设备维修联络单》至设备部,由设备部处理。11.设备安全事故管理

11.1设备安全事故的界定:因工作失误、失职、违章操作等,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坏、故障或性能效率下降,影响工厂生产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都称为设备安全事故。11.2设备安全事故处理

11.2.1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切断该设备所有动力源,包括关闭电源、关闭气管、水管、酸管阀门等,同时通知主管人员及设备部。如有人员伤亡或火灾,应及时进行现场救护。

11.2.2事态平息后,组织设备部及生产管理人员,对事故原因、经过进行了解、取证,对设备损坏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再按正常维修程序对设备进行修复。

11.2.3查明原因后, 对责任进行区分,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同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具体将根据事故性质和损失经济价值大小按公司规定给予赔偿和一次性处罚。

11.3发生设备安全事故隐瞒不报的,一旦发现,将对当事人、部门负责人从重进行处罚。

12.设备备件管理

12.1设备备品备件的范围:包括设备随机专用备件,常用易损零件,标准件,通用器件,设备使用的润滑油、膏等,用于生产设备的备份器材、油料。

12.2设备部负责设备配件备品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贮存保管、发放出库,委外加工图纸设计、验收等工作。

12.3建立《常用设备易损零部件库存量表》,详细记录备件的名称、数量、规格、入库数量、出库数 量、结存数量。

12.4设备备件原则上尽量减小库存数,常用易损零件库存量不应超过一个月耗用量,非常用备件尽量不作库存。13.相关文件和记录

《生产设备总览表》

《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卡》

《设备设施申请单》

《设备设施验收单》

《巡检记录表》

《设备保养纪录》

篇8:环保设备管理规定

关键词:设备维护,过程控制,自动化

日照钢铁2150热轧带钢厂的机械设备是由中国一重公司大包供货, 轧线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供货并负责联合调试。轧线的自动化控制分为四个控制级别:分别是L3生产管理级、L2过程控制级、L1自动化控制级、L0传动控制级。生产模式为自动轧制, 操作人员人工干预。现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以及现场传感器组成, 控制器的数量以及现场传感器的数量多并且种类繁多, 这些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能否正常运行是制约生产的主要条件。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人的维护, 而有章可循的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运行的必要前提。

1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组成

全线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包括:人机接口画面、过程控制计算机、TDC控制器、PLC控制器、远程控制站、现场检测元件、现场执行元件、电气传动装置以及现场驱动电机。

2 电气自动化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多年的轧钢自动化设备维护经验总结出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有两大方面:1) 新建轧线的软件逻辑以及设备保护限幅值不完善, 经常性的出现故障停机 (此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优化攻关) ;2) 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导致部分设备处于失修或失控状态。

如图所示为新建轧线上述两种故障所占比例和磨合期之后上述两种故障所占比例图:

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管理漏洞会造成一系列的设备事故, 是产生故障停机的主要原因, 也是令设备管理者最为头痛的管理问题之一。设备管理漏洞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设备档案以及设备维护四大标准与现场设备存在部分出处, 部分数据不详实, 不能保证所有设备都得到及时有序的保养和更换;2) 对于自然环境细微的改变对设备的影响没有形成更为具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使得部分设备出现受潮或锈蚀问题;3) 技术创新及攻关改造制度不灵活, 使部分设备处于维持现状的工作状态, 不利于设备的最优化运行。

3 电气自动化设备过程控制的几个主要的方面

3.1 完善设备档案及四大标准

主要从完善隐蔽部位的设备清单、设备维护更换档案、设备性能参数档案、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档案、电气点巡检标准、电气点巡检路线、电气设备维修标准、电气维修作业标准以及给油脂标准着手进行过程控制。

3.2 细化设备运行环境管理规定

主要从细化电气室温湿度管理制度以及电气设备防锈蚀管理制度入手, 将环境对设备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3.3 完善设备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攻关制度, 使技改创新制度更加灵活实用

激励各层次员工关注设备积极创新, 对于不同的设备攻关项目制定不同的攻关奖惩制度, 促使员工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技改攻关事业中去, 攻克技术难题, 最大限度的体现职工以及设备的价值。

4 设备过程控制成果

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在日照钢铁2150热轧带钢厂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使得设备管理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故障率大幅度降低,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从技术难题攻关及技改创新方面着手分解一部分主要的技术成果。

1) 降低故障率,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技术成果:增加上下阶梯垫位置值缓存区技术创新。

故障现象:在精轧机上上下阶梯垫的厚度值是计算轧机辊缝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正常轧制时阶梯垫位移传感器故障会造成阶梯垫的位置错误最终导致辊缝值计算错误, 产生废次品。

故障根源:最终导致辊缝计算错误的原因是位移传感器故障;结合设备机械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程序软件存在的不足, 上阶梯垫安装在轧机牌坊和HGC液压缸之间, 下阶梯垫安装在下支撑辊下面, 正常轧制时上下阶梯垫都受到强大的外力固定作用根本无法移动, 即使在正常轧制时检测阶梯垫位移值的位移传感器所反馈的值为错误值也不能使之有效, 需要滤除, 不应该用于辊缝值计算, 此问题属于程序逻辑设计存在缺陷。

攻关措施:a.从加强维护着手提高传感器运行的稳定性;b.增加上下阶梯垫位置值的数据缓存区, 在换辊结束瞬间将上下阶梯垫的实际位置值存入缓存区内, 之后所有需要用到阶梯垫数值的程序都从缓存区内取数值进行运算, 避免了由于传感器瞬间故障而造成的辊缝错误甚至废钢事故的发生。

2) 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成果:增加精轧紧急改规格功能, 提高产品成材率。2150热轧带钢项目原始设计没有紧急改规格功能, 中间卷 (板) 在热卷箱区域摆荡时间过久温度降低后进行轧制时通常会出现整块带钢厚度不合的问题, 严重的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攻关小组研究对策, 最终通过两个方面的攻关完成了这项技术改造:a.增加L2手动请求设定画面及程序, 实现了在中间卷 (板) 摆荡时间过长时操作工可以手动重新对轧制成品规格进行修改的功能, L2依据采集的实时数据以及请求的规格重新计算设定数据并执行下发。b.在增加此功能之前测厚仪不接收同一板坯号的第二次数据设定, 经过重新修改仪表触发逻辑程序实现了第二次接收的功能;这两个新增功能共同促成了紧急该规格功能的实现, 使得产品成材率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5 结语

综上所述, 设备过程控制作为热轧带钢厂的一套关键性的设备管理思路, 在维护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礼崇, 郜祥, 王焱, 李兴.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 2012.

上一篇:国家高压电工国家题库下一篇:莱西县直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