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情实感的周记

2024-05-03

有真情实感的周记(精选4篇)

篇1:有真情实感的周记

小事见真情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却包含着长辈们对我们无私的爱。

我有一位好朋友,每天我和他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但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在一起做作业,我无意中发现了他的手工作品,我便顺手拿了过来仔细端详着,画面上有一只老虎,那黄色的毛,栩栩如生。我正看得兴起他来了大概有点害羞,便伸手去拿他的作品,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手还紧紧的拿着作品,只听“啪”一声画被扯破了,我对他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他生气的说:“这作品是我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你竟然把它弄坏了!哼”说完,他一所抓起书包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看着他走的身影,说不出话来,我决定我再也不理他了。

从此,我们俩上学谁也不理谁了,回家时也不一起做作业了。

不久,学校举行运动会,到了我的项目,可我带错了运动鞋,可我一想,他的鞋和我的鞋差不了好多,向他借吧,但是我又把他的作品弄坏了,不好意思先开口,这时,他走过来了,主动和我换鞋,我们又成了一双好朋友。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小事,但在小事中间可以看见别人对我的们的关心,所以我们也要帮助别人。

篇2:有真情实感的周记

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 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还学生以真诚, 还作文以真实, 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情有趣的作文,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作文之“源”,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一、坚持“做人与作文统一”的原则

一次作文评讲课上, 我让一位女生当堂读自己的作文时, 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位女生读着读着, 竟泣不成声, 泪流满面。原来她这篇写母爱的作文, 是她刚刚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在里面!这一现象恰恰表明, 好的作文首先要求作者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字里行间浸透着你的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你的心中要有“情”, 要有感恩之心。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 学会做有真善美的情感的人, 同时让学生在做人活动中学会作文, 从而实现做人与作文共同提高的目标。

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内心真善美的情感, 需要老师平日教学进行点滴渗透。在讲《上枢密韩太尉书》一课时, 我适时地教育学生, 苏辙的“养气说”对我们今天写作文仍然有重要意义。让学生记住:孟子的文章之所以达到“宽厚宏博”的境界, 是因为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讲冰心的《小桔灯》一文时, 我曾问学生:“你们知道冰心的作品为什么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呢?”在学生回答后, 我给学生明确:是因为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 她是一位心灵美的人, 她心中有“爱”, 她的作品总是体现了“三爱”的主题, 即“爱祖国、爱儿童、爱自然”, 再加上清新细腻的语言, 使得她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女作家!学生们从中明白了作文的“真谛”。

二、要写好作文, 就要做个爱读书的人

博览群书, 采众之所长。通过阅读学生认知生活。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 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 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 从而拨动沉睡的心弦, 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 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凡是伟大的作家, 首先是个伟大的读者。美文传于口中, 馨香留于心里, 日子久了, 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 在读书中积累, 更要在读书中学习名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又从作品中来表现真实鲜活的生活的道理。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我让学生明白, 本文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朱自清真实地再现了他与父亲相处时的一段故事!

三、走进生活, 获取写作之源

俗话说:“言为心声, 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 关注生活, 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人、事、物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能力, 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 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 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平时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到生活中去积累材料, 去寻找作文的“下锅之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们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好素材, 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只要留意, 便会发现精彩纷呈的“风景”:在学校里, 有许多令人难忘的镜头:语文课上, 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数学课上, 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举例;实验课上, 那神秘莫测的瞬间;体育课上, 那生龙活虎的身影;课间与伙伴们玩耍、嬉戏……

家庭是学生们温馨的港湾。在家庭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有情有趣的事情!如果引导学生们观察亲人细小的动作、表情及简单的话语, 于细微处见真情, 用心去体验那种浓浓的亲情, 就一定能从中发现许多有情有趣的生活片断, 积累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如把这些写成了作文, 字里行间自然会充满情和趣。

所以, 生活中, 只要留意, 便有精彩!体验生活, 品味人生, 留住美丽, 用心为文, 作文的世界必会无比广阔, 焕然一新!

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善于联想和想象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到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种现象都不轻易放过, 都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联想, 都能想出点意思来, 悟出点哲理来, 品出点情味来, 那么就不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如:看到蜡烛成灰烬犹如看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塘中荷花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看到山中的修竹犹如看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花开花落犹如看到时光的飞逝。这就是通过联想得到的人生感悟。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到:春夏秋冬, 走过四季都是情;天地之间, 人生百味皆成文。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 如果恰当地引导学生明白“先做人, 后作文”的道理, 做到用我手写我心, 用我心抒我情, 注意从书中汲取作文真实的力量, 尤其是从生活找到作文的源头, 在作文中善思、善联想,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 那么我们的作文素材就会取之不尽, 写出来的作文就犹如潺潺溪水, 更加有味道, 更加个性化, 才会生生不息。

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真善美的情感。从读书中学习名家, 汲取生活营养, 并用作品表现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下锅之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进行思考、想象和联想, 悟出点哲理, 品出点情味来。

篇3:告别灰色周记 书写真情作文

首先要解决的是灰色周记问题。

1.多和学生谈心,尤其是在讲解课文时,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培养他们乐观的精神。 如看到他们的周记中有因为学习的辛苦而牢骚满腹时,我会给他们讲他们的师哥师姐怎么学习的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师哥师姐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将来;讲课时,每节课我都会找一些积极刻苦的人的事例或者鼓励性的名言故事等讲给他们听……

2.教给学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我把书中描写秋雨的例子打了出来:“是谁在胆怯的敲打着紧闭的窗扉?啊!原来是你——久违了的秋雨滴。你这软心肠的小姑娘,又在为谁无声的哭泣?…… ”换一种角度:“秋雨无声无息,从朦胧的空中,从轻轻的风中,飘然而降,倒像一位温存的少女,笑着向你走来,带给你清凉,带给你舒适……”

正如一本书中所说:换一种眼光看,也就心平气和了。当然,这不仅为了一时的心平气和,这个转变的过程,实际是立场的转变,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3.让每个同学开设一个专栏,专写“美好的人和事”。如我先给他们的专栏起名为《心中的美丽》,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学生们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小事注意不到,即使老师说了但是不关系自己的事大多是漠不关心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他们周围的生活。

我先以活动为突破口打开学生思路。如:在上次参观完北京植物园后,我在全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谁发现你身边值得表扬的同学了?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启发到:是谁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拣起扔到了垃圾桶里?有几个同学说出了拣纸的这位同学的名字。是谁跑到很远去叫还没有归队的同学?是谁拾到了十块钱交公了?是谁上车时相互礼让?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也找出了值得表扬的同学。我还没有就此停住,我让他们从自己站队开始回忆,还有没有值得表扬的人。一会儿,学生又说了许多值得表扬的人:有同学、有老师、有司机、有工作人员、还有收废瓶的老人等等,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了。还要启发学生平时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闪光点”,这更需要学生留心观察。如早上上学来,看到码车的同学汗如雨下你感动了吗?进门同学的一声问候你感到温暖了吗?上楼时有一张废纸被一个同学顺手拣起带走你写进周记了吗?……

经过了这样的引导和启发,用个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同学的笔下已经告别了灰色,又出现了七彩阳光。

其次,要解决真周记变成好作文的问题。

我主要是通过三节课完成任务的:第一节课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周记带到学校,回顾这几年的喜怒哀乐,同时找出最感动自己的十篇周记,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和同学分享。第二节课,把学生挑选出的后由我筛选修改成的作文及没修改的周记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并总结出几种方法,比如:牛同学的周记《忆奶奶》(一、二),是写他的奶奶去世那天和第二天他的悲痛心情的周记,改成优秀作文《追忆被我忽略的温情》,同学们听了都为其真情所感动。杜同学的周记《读<三国>,战失败》是写他最爱读的《三国》给他以勇气和动力,让他战胜失败的,写成优秀作文《读〈三国〉,品忽略》,学生看到这几篇文章后都很兴奋,都在积极地总结方法,不一会儿,方法就总结出来了:

篇4:有真情实感的周记

苏洵出身寒微, 青年时代喜好游荡, 二十七岁时发愤读书, 三字经上有:“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说的就是他。

苏洵有子女六人, 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 “唯轼与辙, 仅存不亡” (《祭亡妻文》) 。1046年 (庆历六年) , 苦读10年的苏洵 (当时37岁) 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 可结果还是落榜了, 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他返回家乡, 写下了这篇寄寓深情厚望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 苏辙8岁。

《名二子说》全文只有两小节, 仅八十余字, 内容如下:

“轮、辐、盖、轸, 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 去轼, 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 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者, 辙不与焉。虽然, 车仆马毙, 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 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 吾知免矣。”

文章的第一节, 解释“轼”名。

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 (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 , 就像各有职分, 不可或缺, 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 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 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 “去轼, 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 隐含了的深意是:轼并非真没有用处, 轼突出的特点是露在外面, 这也如苏轼的性格, 锋芒毕露, 豪放不羁。苏洵非常了解这一点, 因此他说“轼乎, 吾慎汝之不外饰也。”意思是:“苏轼呀, 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由苏轼屡遭贬斥, 险遭杀身的坎坷一生来看, 父亲对儿子的人生预测是相当准确的。在这一声深切的担心与忧虑中, 又融进了一个父亲多少爱的情谊。

文章的第二节, 是解释“辙”名。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者, 辙不与焉。虽然, 车仆马毙, 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 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 吾知免矣。”苏辙, 比苏轼小3岁。“辙”是车轮碾过的轨迹, 更是车外之物。“天下之车莫不有辙, 而言车之功者, 辙不与焉。”意思是:“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 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车辙的份。虽然, 车仆马毙, 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 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 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 吾知免矣。”

苏辙一生冲和淡泊, 深沉不露, 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 但终能免祸, 加上他平时尽力王事, 关键时仍被朝廷念及, 并一路向前, 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要职, 直至晚年得以悠闲安度。

可见两人自幼就有鲜明的性格差异。

嘉佑二年, 苏轼、苏辙兄弟俩双双考中进士, 主考官欧阳修读了苏轼的文章后惊喜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 快哉!老夫当避此人, 放出一夹地。”足见其文已崭露头, 后兄弟俩又同中制科, 果然为北宋文坛增光添色。

然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性格与命运也是不无关联的。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 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正如父亲苏洵所言, 苏轼性格“不外饰”, 论事激烈, 不为世容, 几次入朝, 又几次因“私以论事, 为当轴所恨”而外任 (《宋史·苏轼传》) , 还差点被杀。而苏辙个性沉稳内敛, 不像乃兄那样奔放, 才力不如苏轼。但苏辙遇事能自持, 不依附重臣, 所以能自立而免祸。

熟知儿子性情才术的苏洵, 将希望融注平时的教育, 教导他们“士生于世。洽气养心, 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 不为苟生;不幸不用, 犹当以其所知, 著之翰墨, 使之有闻?” (《历代论》) , 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正因为如此, 作者苏洵对儿子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二子命名的深意, 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上一篇:那难忘的相识瞬间初一作文下一篇:墨玉县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