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2024-05-17

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篇1: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检验士知识点总结

1.将区带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分技术称为免疫电泳;

2.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最有价值的是3P试验(3P试验对继发性纤溶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所以目前建议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代替之);

3.原始细胞CD41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属于FAB分类的AML-M7;

4.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

5.甲醛常用于作尿液有形成分保存的防腐剂;

6.口服抗凝药PT延长,血友病APTT延长;

7.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中用到的酶有: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8.磷钨酸—镁试剂可选择性地沉淀VLDL和LDL;

9.肠杆菌的主要性状包括:发酵葡萄糖、还原硝酸盐、需氧或兼性厌氧、触酶阳性;

10.可用作B群链球菌鉴定试验是:CAMP试验和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和L2在形态学上的鉴别主要依据有:细胞大小、胞浆量、胞核形态、核仁;

12.骨髓原始细胞POX染色可呈阴性反应的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玻璃电极;

14.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使人致病的脑膜炎奈瑟主要是A,B,C和Y群,我国流行的以A群为主,欧美流行的主要是B、C群;

16.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伤寒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阳性率阳性率高;

17.伯氏疏螺旋体是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

18.回归热螺旋体以虱为传播媒介,引起流行性回归热;

19.赫姆硫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引起地方性回归热;

20.宋内志贺菌迟缓分解乳糖,血清型属于D群,仅有一个血清型,其菌落常出现光滑型菌落,同时伴有扁平、较大、粗糙型菌落;

21.破伤风芽胞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对人的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22.流脑的病原菌是脑膜炎奈瑟氏菌,对干燥、寒冷、热等极为敏感;

23.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支原体。

篇2: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1、PLT减少,MPV增高,提示:(B)此题有争议

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反应性增生、骨髓肿瘤细胞浸润、慢性白血病

2、诊断ITP的关键是(B)

PLT计数、寿命缩短、巨核增多、回缩不良、出血

3、典型再障,网织红百分比常低于(A)此题见于临检,血液学上没有典型AA之说,只说急性AA,网织红小于1%

0.5%、1%、2%、3%、4%、5%

4、与AML-M7相符的是(E)

PAS+、MPO—、电镜PPO+、CD41+、POX+

5、冷球蛋白定性两支试管温度(4)(37)

6、APTT激活剂(白陶土)

7、传单突出血象:淋巴细胞增多,伴异淋出现

注:传单是指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而不是单核细胞

8、引起PT假性缩短的(C)这个书上有

HCT大于55%、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口服避孕药、标本富含血小板、样本采集不顺利

9、TF作用:(A)促凝,其实就是因子Ⅲ

10、t-PA作用(B)促纤溶

11、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细砂状,分布均匀,核仁2-5个,小而清晰,胞质天蓝色(D)原粒

12、胞体圆形,边缘有瘤状突起,核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1-2个,胞质量少,呈油墨蓝色。(E)原红

13、APTT内源性凝血;

14、PT延长缺哪些凝血因子?因子Ⅱ、Ⅴ、Ⅶ、Ⅹ;

15、与强制性脊柱炎最有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是?HLA-B27;

16、血管性血友病缺乏()vWF

生化

1、餐后标本对(C)影响大。

胆固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甘油三酯、cTnT、LD2、酶速率法测AST,37℃参考值(40U/L)

3、血清白蛋白的参考值是()35-?g/

4、ALT AST,测定在()340nm5、心肌梗死疾病时()升高 LD16、AMY催化底物是()对硝基酚

7、血钙降低可见于()维生素D缺乏

8、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的是()内生肌酐清除率

9、血清淀粉酶于发病后()活性开始升高。(2-12小时)

10、分析题:有一小孩7岁,淀粉酶升高,脂肪酶不高,发热,淋巴结肿大。升高的淀粉酶为S型,问最可能是患()急性腮腺炎

11、新生儿甲减的筛查用()TSH12、最可能胰岛素抵抗是II型糖尿病。

13、心肌标志物半寿命最短的是 肌红蛋白;

14、骨骼肌损伤诊断的酶是ALP;

15、病理情况使血尿淀粉酶升高的脏器除胰还有?唾液腺;

16、肾小管对糖重吸收主要部位?近曲小管;

17、促进骨溶解的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

18、脂蛋白密度最高的是高密度脂蛋白α-脂蛋白。

19、过量胰岛素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20、最可能胰岛素抵抗是II型糖尿病。

21、一个酶有多个作用底物,其天然底物的Km应最小;

22、TSH增高是?原发性甲减;

23、病理情况使血尿淀粉酶升高的脏器除胰还有?唾液腺;

24、ALP活性测定所用的吸光度405nm25、肾小管对糖重吸收主要部位?近曲小管;

26、促进骨溶解的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

27、LD5存在骨骼肌和肝脏中,骨骼肌和肝脏损伤会导致LD5>LD

4免疫

1、福氏佐剂成分:石蜡油、去垢剂羊毛脂和灭活的分枝杆菌(卡介苗);

2、TNF的检测常用方法是ELISA法;

3、RIA测定的步骤有()答案是3个

4、常用的荧光是FITC5、检测艾滋病的确证试验是()免疫印记法 检测HIV抗体

6、检测艾滋病的初筛试验是()ELISA法 检测HIV抗体

7、急淋的基因改变,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8、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相关计算参数:有B。、F/B+F、F/B。、B/B。A选项没见过,应该是选A9、生物素-亲和素系统:ABC复合物是什么

10、免疫层析试验的原理

11、HLA分子生物学分型法:SBT是对扩增后的HLA基因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12、流式细胞仪:入射光束与液柱垂直

13、流式细胞仪的荧光标记物中:APC的激发光不是488nm14、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源包括花粉等

15、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检测抗平滑肌抗体的基质片

16、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重症肌无力的标志性自身抗体

17、抗SSB抗体和抗SSA抗体的相关疾病:干燥综合征

18、本周蛋白:即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

19、原发性B细胞缺病

微生物

1.菌群失调:内源性感染

2.菌群失调:病例题,大量生物制剂,产期荚膜梭菌

3.天花:免疫开始

4.牛乳消毒:巴氏

5.高压监测: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6.B型题:R质粒,COL质粒,VI质粒

7.S-R变异

8.光学显微镜:μm

9.人眼:mm

10.电子显微镜:nm

11.病毒:nm

12.巧克力平板:脑膜炎奈瑟菌

13.七叶甘水解:D链

14.H2S:

15.尿素分解

16.杆菌肽:A链/化脓

17.CAMP:B链/无乳

18.SPA的特点

19.MRSA中文:耐甲氧西林

20.病例,猩红热,A链/化脓

21.新生儿肺炎:B链

22.链球菌药敏不加?

23.不治病:阴沟肠杆菌

24.霍乱:碱性蛋白胨

25.气单胞菌属于弧菌

26.病例:厌氧细菌

27.破伤风梭菌:芽孢在菌体顶端,圆形

28.Nagler:产气荚膜梭菌

29.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外毒素

30.食物中毒:肉毒梭菌

31.大量抗生素:艰难梭菌

32.白喉棒状杆菌:吕氏培养基

33.结合分枝杆菌致病:脂质

34.麻风杆菌:不能人工培养

35.铜绿:无芽孢,无荚膜,G-

36.铜绿:在血平板有透明溶血环

37.铜绿:烧伤后常有

38.氧化酶阳性的细菌,选项忘了

39.立克次体:细胞培养

40.解脲脲原体:荷包蛋样

41.钩端螺旋体:K氏培养基

42.梅毒螺旋体:Fontana染色

43.流感病毒:节段间易发生基因重组

44.轮状病毒:肠道病毒

45.乙肝病毒:垂直传染

46.二相真菌:组织胞浆菌

47.隐球菌:血流到脑

48.血液要先增菌再培养

49.敏感S的定义

50.蛔虫:胆道蛔虫症

51.鞭虫: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盖塞

52.日本血吸虫:ELISA

53.棘球蚴:游牧民族

54.滴虫感染:滋养体

55.弓形虫考2次:猫,流产

56.中国主要疟疾:间日,恶性疟

57.毛囊炎:蠕形螨

其他

1.诊断效率

2.真性率

3.标本质量问题

58、人工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的病原体?解脲脲原体。

59、梅毒螺旋体做好染色方法?镀银染色法;

60、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培养基是柯氏培养基;霍乱弧菌增菌用 碱性蛋白胨水。

61、引起食物中毒的厌氧菌主要有两种类型: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

62、S-R变异是()菌落由光滑型变粗糙型

63、抗酸染色正确的是()染成红色是阳性,染成兰色是阴性

64、硫化氢试验阴性的是 肠杆菌科

6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于 大面积烧伤

66、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因子:没有内毒素和外毒素

67.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生化反应特点:液化明胶,DNA酶阳性,水解七叶苷

68、氧化酶阴性的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

69、缺陷病毒:丁肝。小RNA病毒:甲肝。HBV:DNA病毒

篇3: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为了将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教学时做了尝试,课前两三天布置了下面一道实习作业:

同学们,本学期学校再次重申了“讲文明语,做文明人”,但是对照要求,我校还有不少同学的语言并不文明,请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近两天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个调查(调查方法自定,但要随机),并将全组调查的数据制作成一个2×2列联表(可参照课本),并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讲不文明语与男女同学性别是否有关?

之所以选择布置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作业,一方面实践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方便,再就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虽然相关教材上由现成的数据表可用,但学生没有体验,分析统计起来缺少感受),三是能根据数据的处理做出一些较为简单的统计判断,激发兴趣,为《独立性检验》的教学做准备.

上课的前一天10个小组的作业交了上来,每个小组调查的对象都在50人左右(平均每个同学调查了10个左右),并都给出了判断结果(有5组判断讲过不文明语的男生多,有1组判断讲过不文明语的女生多,其余4个组认为讲过不文明语的男女生比例差不多,因而与性别无关.虽然都是根据男女生人数或百分比来简单判断的,但可以理解).

课上实物投影展示了其中3份在课上进行了探究:

调查1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讲过不文明语言的同学在“讲”后面打“√”,否则打“×”.有2个组这样做,见2×2列联表1.

男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由于男生和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大致相当,所以判定讲过不文明语的同学与性别无关.

调查2采用同学间的非正式交谈、随机问答的形式,记住男女性别与结果,再累计.有8个组这样做,见表2所示.

男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由于男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比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高出近21个百分点,所以讲过不文明语与男女生性别有关.

教师指出:从直观上看,上述结论给我们的印象是“男生与女生讲过不文明语言存在差异”,事实果真如此吗?能有多大的把握认为“讲过不文明语与男女同学性别有关”呢?

下面对统计量

结合调查表2(将数据一般化)作一简要的介绍(这是独立性检验教学的重难点),将其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直接告诉学生.

假设H0:讲过不文明语与男女生性别无关.根据列联表2中的数据可以求得

查对临界值表,应该没有充分的证据否定统计假设H0,因此没有把握认为讲不文明语与男女生性别有关.

通过这两个数据表的分析,整个课堂议论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争执的现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案例,教师虽不是主体,但应作为一位交流意见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当学生的讨论发生偏离或者产生严重分歧和争论时,应及时因势利导.

调查3投影表3.

提出假设H0:讲过不文明语言与男女性别无关.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

根据临界值表,则有90%的把握认为讲过不文明语言与男女生的性别有关.

而这一组的一个同学更是肯定地报出了此调查中男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而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比例为.

我趁机说道:为什么调查2与3中男女生讲过不文明语的百分比那么的相近,而观测值χ2却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结论呢?

全班的同学突然沉默了下来.

我又将调查2与3的数据合起来制成2×2列联表4(投影).

讲过不文明语的男生占:;讲过不文明语的女生占:.

单从百分比上看,讲过不文明语这一现象是与男女生性别有关的.但再计算观测值

对照临界值表,发现有97.5%的把握认为讲过不文明语这一现象是与男女性别有关的.

这时有一同学插话道:统计的对象越多,统计的结论相对就越准确.

接着我将全班同学调查的总数据制成了2×2列联表5展示给大家.

从直观上来看,在男生中有的同学讲过不文明语,在女生中有的同学讲过不文明语,在讲过不文明语上男女生存在差异.

又统计假设H0:讲过不文明语言与男女生性别无关.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

所以有99.5%的把握认为讲过不文明语言与男女生性别有关.这时全班同学几乎一致认为:讲过不文明语与男女同学性别有关;且统计量越大,得到的预测越有把握.

为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我们还让学生总结通过这次实习作业及这节课有什么感受?

生1:我们的方法(注:调查1)欠妥,虽然也是随机的晚上回宿舍对住宿生的问卷调查,但被问卷调查的同学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自己的行为.

生2:各组调查结果有差异,除了统计中的人为因素等方法外,应该与调查中同学对什么是文明语言这一标准理解有关.

生3:由于调查的都是身边较熟悉的同学,随机性可能弱一些.

生4:统计量越大,犯错的可能性会越小,我们全班10个小组的资源共享制成的统计总表推断的结论应该是可靠的.

就在我肯定这些同学的总结,并询问除了数学知识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收获时,有一个数学学得不是很好但很活跃的学生站起来说道: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数据,刚才我算了一下,我校有44%的同学讲过不文明语,这些现象有损“百年邮中”的形象.我们应该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不讲脏话,讲文明语,做文明人.

他的话讲完,教室里先是一阵沉默,然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满意地结束了这一节课.

篇4:独立性检验解题初探

一、要点点拨

1.分类变量的不同取值仅表示个体所属的类别,它们的取值一定是离散的,如性别变量,只取男、女两个值.有时也可以把分类变量的不同取值用数字来表示,但这时的数字除了表示类别以外没有其他含义.

2. 列联表一般为两个以上的分类变量的汇总统计表,教材中仅限于两个分类变量的列联表,并且每个分类变量只取两个值,这样的列联表称为[2×2]的列联表.

3. 在列联表中,[ad-bc]越小,说明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越弱.

4. 借助列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可以粗略判断出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但不能仅仅凭列联表的数据和图形下结论,至于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就需要利用[K2]来确定.

5.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1)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程度确定临界值[k0];

(2)利用公式,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3)如果[k≥k0],就可以有[(1-P(K2≥k0))×100%]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否则就说没有[(1-P(K2≥k0))×100%]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

二、误区警示

1.[K2]是用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随机变量,只适用于两个分类变量的情况,并非在任何问题中都可以用来检验变量相关还是无关.

2.[K2]的值越大,只能说明我们有更大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却不能判断相关性的大小.

三、题型荟萃

1. 借助[ad-bc]粗略估计

例1 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两个分类变量关系最强的是( )

答案 A

点评 对于列联表的三维柱形图,应分别考虑两个对角线上柱体高度的乘积,这两个乘积越悬殊,两个分类变量的相关性就越强.

例2 在二维条形图中,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式子的值相差越大,要推断的论述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的是( )

A. [aa+b与dc+d] B. [ca+b与ac+d]

C. [aa+b与cc+d] D. [aa+b与cb+c]

答案 C

点评 [aa+b与cc+d]的值相差越大,[ad-bc]就越大,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就越强,要推断的论述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利用[K2]精确判断

例3 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修该课的一些学生情况,以判断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具体数据如下表:

例4 为了比较注射A,B两种药物后产生的皮肤疱疹的面积,选200只家兔做试验. 将这200只家兔随机地分成两组,每组100只,其中一组注射药物A,另一组注射药物B.表1和表2分别是注射药物A和B后的试验结果.(疱疹面积单位:mm2)

表1 注射药物A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数分布表

完成下面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与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

答案

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与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

[【练习】]

1. 调查者询问了72名男女大学生在购买食品时是否看营养说明,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看营养说明&不看营养说明&男大学生&28&8&女大学生&16&2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大学生的性别与看不看说明之间 关系.(有或没有)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②独立性检验就是选取一个假设条件([H0])下的小概率事件,若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了,这是与实际推断相抵触的“不合理”现象,则作出拒绝[H0]的推断 ③独立性检验一定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3. 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人秃顶,则[k=] .

4. 有甲、乙两个班进行数学考试,按学生考试及格与不及格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列联表. 根据表中数据,你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及格或不及格与班级有关?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画出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

(3)检验性别是否与休闲方式有关,并指出可靠性有多大.

【参考答案

1. 有 2. A 3. 16.373

4. 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

[k=n(ad-bc)2(a+b)(c+d)(a+c)(b+d)=90×(10×38-7×35)245×45×17×73≈0.6527<2.706.]

所以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及格或不及格与班级有关”.

5. (1)2×2的列联表:

(3)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由表中数据得

[k=124×(43×33-27×21)270×54×64×60≈6.201>5.024.]

篇5: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分类变量的概念,了解列联表和等高条形图的特点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独立性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根据K2的观测值得大小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的可信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性检验基本思想的初步应用,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量,如果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观察下面两组变量,分析在取不同的值时表示的个体有何差异? 【板演/PPT】

问题1:

(1)体重、身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性别、国籍、宗教信仰、是否吸烟、是否患病 【师】引导学生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后回答

【生】1中每个变量取不同“值”时,表示不同个体,2中变量每取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不同的类别 【板演/PPT】

变量:分类变量、定量变量

【师】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分类变量,如何判断连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板演/PPT】

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关心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

例如,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性别是否对于喜欢数学课程有影响?等等 【师】我们在研究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运用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进行回归分析,那么对于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分析呢?

本节课就是要学习独立性检验思想在分析分类变量之间关系中的应用。【板演/PPT】

引例1.为调查吸烟是否对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得到如下结果:

那么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估计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病的可能性差异?

二、新知介绍

[1]结合具体实例,引入列联表概念 【板演/PPT】

类似于上面的表格,我们称分类变量的汇总统计表为列联表,一般我们只研究两个分类变量只取两个值,这样的列联表称作2×2列联表.【师】由上述表格能否得出患病与吸烟有关?把握有多大? 【生】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1.利用频率分布表判断;

由患肺癌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中的频率差异可粗略估计吸烟对患肺癌有影响;2.利用统计图直观判断

(1)通过三维柱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

由图中能清晰看出各个频数的相对大小, 由患肺癌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中的相对频数差异可粗略估计吸烟对患肺癌有影响;(2)通过二维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 作出患肺癌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中的的频率条形图

由图中可看出,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 可估计吸烟对患肺癌有影响.【师】教师引导:上面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形,得到的直观印象是吸烟和患肺癌有关,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并且能够以多大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能否用统计学观点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生】积极思考 【板书/PPT】

为研究的一般性,在列联表中用字母代替数字

【师】若假设吸烟与患肺癌两个变量没有关系,则应得到什么结论? 【生】在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约等于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即 a/a+b≈c/c+d

a(c+d)≈ c(a+b)

ad-bc ≈ 0 【师】若计算ad –bc的结果,由此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 【生】︱ad –bc︱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ad–bc︱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师】为使不同的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可构造一个随机变量

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

若假设成立,k2应该很小;若,k2很大,说明假设不成立,即两变量有关系.利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问题中的k2的观测值为

同学们肯定会提出同一问题:那么这个值是不是很大?怎样才算很大? 【板书/PPT】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统计学家估算出如下的概率:

现在的观测值56.632远大于6.635,即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1,是小概率事件,也就是假设不合理的程度约为99%,因此可以下结论: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这就是两个分类变量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表述为:当很大时,就认为两个变量有关系;否则就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两个变量有关系。

【师】以上就是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同学们能否总结什么是独立性检验? 【生】学生思考、交流、总结 【板书/PPT】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要确认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首先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成立,在该假设下用我们构造的随机变量K2应该很小,如果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K2的观测值很大,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假设不合理,根据随机变量K2的含义,可以通过P(K2≥6.635)≈0.01来评价假设不合理的程度,由实际计算出K2>6.635,说明假设不合理的程度约为99%,即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为99%.[2] 新知应用

【师】为了深刻的理解独立性检验思想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来看下列一个问题

【板书/PPT】

例2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人秃顶。分别利用图形和独立性检验方法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你所得的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有效?

【师】 能否根据引例中的检验方式进行相关分析 【生】学生交流分析过程 【板书/PPT】

解: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列出二联表

相应的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

比较来说,秃顶的病人中患心脏病的比例大一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

【师】 根据数据有多大把握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 【生】在假设的前提下,99%的把握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3] 拓展迁移

【师】下面我们看这样具体实例 【板书/PPT】

跟踪训练 为了探究吸烟习惯与患慢性气管炎是否有关,调查了339名50岁以上的人,获数据如下:,所以有

吸烟习惯与患慢性气管炎是否相关?试用独立性检验的思想说明理由. 【生】结合例题进行计算,体会独立性检验思想 【学生表达/PPT】

解:根据列联表的数据得到K2的观测值: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习惯与患慢性气管炎有关”.(1)利用随机变量K2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步骤: ①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度α确定临界值k0; ②根据给出数据计算得出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③如果k≥k0,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认为两变量有关系;否则,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

(2)独立性检验能精确判断可靠程度,而等高条形图的优点是直观,但只可以粗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一般在通过图表判断后还需要用独立性检验来确认.

【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生】交流总结,组织语言 【学生表达/PPT】

在实际应用中,要在获取样本数据之前通过下表确定临界值:

[4]随堂练习【师】下面针对本节课所学,做几道练习题 【板书/PPT】

答:C

答:D

课堂小结 1.列联表与等高条形图

列联表由两个分类变量之间频率大小差异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关系,而利用等高条形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而推断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关联关系.

2.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先假设“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成立,计算随机变量K2的值,如果K2值很大,说明假设不合理.K2越大,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篇6: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总结

《独立性检验》教学设计说明

大同一中董凯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独立性检验》为新课标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虽然本节是新增内容,理论比较复杂,教学时间也不

长(1-2课时),但由于它贴近实际生活,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地位不可小视.在近几年各省新课标高考试题中,本节内容

屡屡出现,而且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该内容是前面学生在《数学3》(必修)中的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并与本册课本前面提到的事件的独立性一节关系紧密,此外还涉及到与《数学2-2》(选修)中讲到的“反证法”类似的思想.本小节的知识内容如右图。“独立性检验”是在考察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教材上首先提到了分类变量的概念,并给出了考察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相关的一种简单的思路,即借助等高条形图的方法,随后引出相对更精确地解决办法——独立性检验。

独立性检验的思想,建立在统计思想、假设检验思想(小概

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等基础之上,通常按照如下步骤对数据进行处理:明确问题→确定犯错误概率的上界及K的临界值k0→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列联表→计算统计量K的观测值k→比较观测值k与临界值k0并给出结论.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有:

1.理解分类变量(也称属性变量或定性变量)的含义,体会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2.通过对典型案例(吸烟和患肺癌有关吗?)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及应用。

3.鼓励学生体验用多种方法(等高条形图法与独立性检验法)解决同一问题,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4.让学生对统计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如统计可能犯错误,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数据样本容量小或样本采集不合理,也可能是理论上的漏洞,如在一次实验中,我们假设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这一点本身就值得质疑).其中第2条是重点目标,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教学要求之一.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数学水平的分析,在本节新学内容时,有以下几点是初学者不易理解或掌握的:

1.K的结构比较奇怪,来的也比较突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

.22

2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要首先利用好前面对“比例”或者两个分类变量“独立”的分析。借助两件事独立的定义以及样本容量较大时可以用频率近似表示概率,可以得到

aaaaaa,考虑到近似造成的误差,未必恰好为0,但不会太大,nabacnabac

aaa



nabac

于是这个值的平方占概率乘积的比例

abac

应该较小。由于

四B对事件的独立具有等价性,故加和之后A,B;A,A,aaabbb

nabacnbabd

aabbabacbabd

ccc



ncacd

cc

cacd

ddd

ndbdc

dd

dbdc

应该很

n(adbc)2

小,而将此式化简之后 即得K的表达式(这个推导过程是我借

(ab)(ac)(db)(dc)

鉴人教B版教材相应章节知识内容获悉的).另,由此可知K越小说明两件事越“独立”,因此当它小于临界值时有利于说明二者独立,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有利于说明二者相关.2.如何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这个问题需要和反证法做一个对比,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表格(印在学案上)以对二者的基本思想作比较并加以区别。表格内容如下:

由于教材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做讲解,因此结题思路显得有点散。然而细心提炼则不难

总结出步骤,具体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①提出原假设H0:两个分类变量独立(无关),备择假设H1:两个分类变量有关,并假设H0成立;②确定允许犯错误的概率的上界,找到临界值k0;③在H0下,计算K的观测值k;④若kk0,此时小概率事件发生,我们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所以假设H0出错,从而接受H1;若kk0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拒绝H0,也就没办法接受H1了.其中②③两个步骤属平级关系,可以调换次序.4.为什么在最后表达结论的时候要出现“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XX的前提下”这样的词.这也是初学者较难理解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独立性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小小的漏洞,就是假设“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而事实上,小概率事件是可能发生的(用反证法,如果始终不发生,就是不可能事件了),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漏洞,导致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太大,我们就把犯错误的最大概率等同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至于小概率事件所对应的临界值,则属于大学的研究范畴,在此不必做过多解释.四、教学特点与预期效果分析

1.教学特点

① 用学案辅助教学

由于本节内容较散,理论部分较难,故需教师精心设计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② “问题串”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最初定夺本节课教学模式时比较为难,一方面,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提高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然而另一方面,本节内容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涉及到很多大学数学的内容,凭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难以完成自主探究.因此,在理论部分,还得需要教师讲,教师的“讲授”成为了无奈的选择.不过好在《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这部分深奥的理论,只要体会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操作步骤.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教学模式是“‘问题串’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模式.在“问题串”的指引下,学生研究出解决问题所需要收集的数据,并自行研究课本上给出的解题过程,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然后再由教师讲解操作规程背后的理论依据.③ 游戏式导入

本节课采用“有奖竞猜”的游戏方式作为课堂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奖品为本节课的录像光盘,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④ 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 在《课程标准》理念下,“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地位空前提高,教材中引入、例题甚至是课后习题的编写,都有大量生活的影子.而本节课《独立性检验》正是一个贴近生活的数学范畴,它可以解决两件扑朔迷离事情之间到底有关还是无关的问题.因此本课从引入(吸烟与患肺癌)到例题(秃顶与心脏病)到练习(经常上网与考试及格)再到课后作业题,全部都有着实际生活的影子.2.预期效果分析

篇7:高中英语语法独立主格结构知识点

“逻辑主语+being+其他”是独立主格结构中的“逻辑主语+动词-ing形式”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结构中,being往往可以被省去,这种省去being的结构,称之为无动词“独立主格结构”。

(一)逻辑主语+名词

Ten students entered for the competition, the youngest a boy of 12.

十个学生报名参加了这次竞赛,年纪最小的是个12岁的男孩。

(the youngest和a boy of 12之间省去了being)

【注意】独立主格结构中的being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一般不能省略,一是在“There being +名词”结构中,二是在逻辑主语是代词的情况下。

There being no bus, we had to walk home.

由于没有公共汽车,我们只好走回家。

It being Sunday, all the offices are closed.

因为是星期日,所有办公室都关门。

(二)逻辑主语+形容词

He turned to me, his eyes sleepy.

他睡眼惺忪地转向我。

(his eyes和sleepy之间省去了being)

= He turned to me, and his eyes were sleepy.

He stood there, his mouth wide open.

他站在那里,嘴张得大大的。

(his mouth和wide open之间省去了being)

= He stood there, and his mouth was wide open.

(三)逻辑主语+副词

School over, we all went home.

放学了,我们都回家了。

(school和over之间省去了being)

= School was over, and we all went home.

He sat at his desk, his shoes off.

他坐在课桌旁,没穿鞋子。

(his shoes和off之间省去了being)

= He sat at his desk and his shoes were off.

(四)逻辑主语+介词短语

He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his back towards us.

他站在黑板面前,背对着我们。

= He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and his back was towards us.

The new teacher came in, a smile on her face.

新老师面带微笑走了进来。

= The new teacher came in and she had a smile on her face.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a rule in his hand.

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把直尺。

= The teacher came in and a ruler was in his hand.

【提示】在“逻辑主语+介词短语”构成的独立主格结构里,如果名词用单数,可以不用冠词,同时介词短语里的限定词也可省略。

The music teacher stood at the door, violin in hand.

音乐老师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提琴。

篇8:检验检疫知识

进口商品检验

凡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必须向卸货口岸或到达站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进口商品登记;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发货人,应在规定地点和期限向检验检验机构报验。规定进口商品应检验未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进出口商品检验包括品质检验、安全卫生、数量鉴定、重量鉴定等。

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

国家对涉及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的重要进口商品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并公布《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目录》。列入目录的商品须获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被批准在商品上使用《安全标志》后,方能进入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现已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共47类191种。

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

对国家允许作为原料进口的废物,实施装运前检验制度,防止境外有害废物向我国转运。收货人与发货人签订的废物原料进口贸易合同中,必须订明所进口的废物原料须符合中国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要求,并约定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或国家局认可的检验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运。列入此制度目录内的商品有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木制品、废纺织品等5类。

出口商品质量许可

国家对重要出口商品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单独或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发放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的工作,未获得质量许可证书的商品不准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已对机械、电子、轻工、机电、玩具、医疗器械、煤炭等76类商品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国内生产企业或其代理人均可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质量许可证书。

动植物检疫

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实施动植物检疫的有: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规定或者贸易合同约定应当实施检疫的其他货物、物品。

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动物尸体;土壤。

对进境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实行进境检疫许可制度,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在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之前办妥检疫审批手续。货物到达口岸后,应立即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的,予以放行,检疫不合格或需进一步检疫监管的货物,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的检疫和监管处理。

对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或其他检疫物,检验检疫机构对其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施检疫监管。出境前,申请人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的,出证放行;检疫不合格的,不准出境。

运输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过境(含转动的),应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要求运输动物过境的,必须事先申办《动物过境许可证》。携带、邮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进境时,属于国家公布的《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简?quot;名录“)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属于”名录"之外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

对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现场检疫。装载动物出境的运输工具,装载前应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消毒处理。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应符合国家有关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规定。对装运供应香港、澳门地区的动物的回空车辆,实施整车防疫消毒。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进口食品(包括饮料、酒类、糖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及设备必须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须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接受卫生监督检验。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按食品危险性等级分类进行管理。依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监督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

一切出口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习惯加入药物的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凡在中国境内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禽畜屠宰及贮存的企业都必须首先取得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然后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注册、登记。经检验检疫机构审查合格的,分别核发注册证书或登记证。未取得注册证书或登记证的,一律不得加工、生产或贮存出口食品;对需要向国外申请注册、认可的,须取得有关进口国批准或认可的,也不得向该国出口食品。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

对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必须申请检验检疫机构或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性能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用于盛装出口商品。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衽危包出口质量许可制度,生产单位须向检验检疫机构登记,申请办理出口质量许可证。危险货物包装容器须经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后,方能生产和使用。

卫生检疫与处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统一负责对出入境的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卫生检查。入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须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出境的,须在最后离开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检验检疫机构对未染有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实施卫生处理的交通工具,签发入境或者出境检疫证。

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境、出境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有权要求出入境人员填写健康申明卡、出示预防接种证书、健康证书或其他有关证件。对患有鼠疫、霍乱、黄热病的出入境人员,应实施隔离留验。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开放性肺结核的外国人应阻止入境。对患有监测传染病的出入境人员,视情况分别采取留验、发给就诊方便卡等措施。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国境口岸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包括:监督和指导对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防除;检查和检验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施;都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可对卫生状况不良和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因素采取必要措施。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发现的患有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的入境人员实施隔离、留验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对来自疫区、被传染病污染、发现传染病媒介的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进行消毒、除鼠、除虫等卫生处理。

外商投资财产鉴定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凭财产关系人或代理人及经济利益有关各方的申请或司法、仲裁、验资等机构的指定或委托,办理外商投资财产鉴定包括价值鉴定,损失鉴定,品种、质量、数量鉴定等。

货物装载和残损鉴定

用船舶或集装箱装运粮油食品、冷冻品等易腐食品出口的,应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船舶和集装箱,经检验符合装运技术条件并发给证书后,方准装运。

对外贸易关系人及仲裁、司法等机构,对海运进口商品可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检视、载损鉴定、监视卸载、海损鉴定、验残等残损鉴定工作。

实验室认可

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权的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统一负责实验室的认可工作。提出申请的实验室经评审组评审证明符合认可委员会规定的认可条件,即可在进出口商品检验领域内获得认可委员会的认可。经认可或注册的实验室有资格承担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

一般原产地证与普惠制产地证签证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签发一般原产地证的官方机构,同时也是我国政府授权签发普惠制产地证的唯一机构。我国出口受惠商品出口到下述28个给惠国时,可以享受减免进口关税的优惠待遇:法国、英国、爱尔兰、德国、丹麦、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瑞士、挪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出口单位可向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普惠制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

质量体系认证认可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全国与进出口有关的质量认证认可工作。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权成立的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负责从事中国进出口领域认证机构认可工作和相应的认证评审员注册工作。提出申请的认证机构经评审证明符合认可委员会规定的认可条件,即可在进出口质量体系认证领域获得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与外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检验检疫部门承担WTO/TBT协议和SPS协议咨询点业务;承担UN、APEC、ASEM等国际组织在标准与一致化和检验检疫领域的联络点工作;负责对外签订政府部门间的检验检疫合作协议、认证认可合作协议、检验检疫协议执行议定书等,并组织实施。

涉外检验检疫、鉴定、认证机构审核认可和监督

对于拟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认证公司,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其资格信誉、技术力量、装备设施及业务范围进行审查。合格后出具《外商投资检验公司资格审定意见书》,然后交由外经贸部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外商投资检验公司资格证书》,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一篇:汉语里的副词下一篇:猴年拜年吉祥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