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024-05-17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6篇)

篇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

方法/步骤

会计主体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具体工作目标不同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基本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帐型会计”。

工作依据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

方法及程序不同

管理会计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而财务会计核算时往往只需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

信息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时间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不同:管理会计大多以没有统一格式、不固定报告日期和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为其信息载体;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属性不同:管理会计在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此外还可以根据部分单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选择的、不强求计算精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满足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原则和要求。

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尚不健全;财务会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相对成熟,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

观念取向不同

管理会计注重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财务会计往往不大重视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职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篇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工会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本制度已规定的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不得减并、自行增设,不得擅自更改科目名称,不需要的科目可以不用。

二、各省级工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设未规定的明细科目,或将相应权限授权给所属下级工会。

三、工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四、工会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工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序号 科目编码 名 称 一级科目 明细科目

一、资产类 1 101 库存现金 2 102 银行存款 1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2 财政应返还额度 11201 财政直接支付 11202 财政授权支付 5 121 借出款 131 应收上级经费 13101 应收上级补助 13102 应收上级转拨经费 13103 应收建会筹备金 7 132 应收下级经费 8 135 其他应收款 9 141 库存物品 10 151 投 资 11 161 在建工程 12 162 固定资产

二、负债类 201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14 202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15 203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16 211 借入款 17 221 应付上级经费 18 222 应付下级经费 22201 应付下级补助 22202 应付下级转拨经费 22203 应付建会筹备金 19 225 其他应付款 20 231 代管经费

三、净资产类 21 301 固定基金 302 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23 311 投资基金 24 321 专用基金 32101 增收留成基金 32102 财务专用基金 32103 权益保障金 25 322 后备金 26 331 结余

四、收入类 401 会费收入 28 402 拨缴经费收入 29 403 上级补助收入 40301 回拨补助 40302 专项补助 40303 超收补助 40304 帮扶补助 40305 送温暖补助 40306 救灾补助 40307 其他补助 404 政府补助收入 31 405 行政补助收入 32 406 事业收入 33 407 投资收益 34 408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501 职工活动支出 50101 职工教育费 50102 文体活动费 50103 宣传活动费 50104 其他活动支出 36 502 维权支出

50201 劳动关系协调费 50202 劳动保护费 50203 法律援助费 50204 困难职工帮扶费 50205 送温暖费 50206 其他维权支出 37 503 业务支出 50301 培训费 50302 会议费 50303 外事费 50304 专项业务费 50305 其他业务支出 38 504 行政支出 50401 工资福利支出 50402 商品和服务支出 50403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50404 其他行政支出 39 505 资本性支出 50501 房屋建筑物购建 50502 办公设备购置 50503 专用设备购置 50504 交通工具购置 50505 大型修缮 50506 信息网络购建 50507 其他资本性支出 40 506 补助下级支出 50601 回拨补助 50602 专项补助 50603 超收补助 50604 帮扶补助 50605 送温暖补助 50606 救灾补助 50607 其他补助 41 507 事业支出 42 508 其他支出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产类科目

第101号科目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的库存现金。

二、各级工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

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从银行提取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借记本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行政支出”等有关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三)因其他业务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五、有外币现金的工会,按照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记账,并设立辅助账登记外币现金的币种、外币金额、即期汇率、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及来源简要说明等。

六、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一)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等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的部分,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七、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

第102号科目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二、工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科目下设置经费集中户等明细科目。设置经费集中户的工会,应当先在经费集中户中归集工会经费,再按规定将属于本级工会的经费转入本级工会基本户,属于上级或下级工会的经费上缴上级工会或转拨下级工会。

三、工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正确地办理银行存款收支结算。

四、银行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将现金存入银行,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从银行提取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取得工会经费,借记本科目,贷记“拨缴经费收入”、“应付上级经费”、“应付下级经费”科目。

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取得相关收入,借记本科目,贷记“上级补助收入”、“政府补助收入”、“行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投资收益”等科目。

(三)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各项支出,借记“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行政支出”、“资本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五、各级工会应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实际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第111号科目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一、本科目核算在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工会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的、尚未动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政府补助收入”科目。实际发生支出时,借记“维权支出”、“行政支出”、“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年度终了,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工会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政府补助收入”科目。下年初,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相关恢复额度的账务处理,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如果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

第112号科目 财政应返还额度

一、本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会年终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

二、本科目应设置两个明细科目:11201 财政直接支付、11202 财政授权支付,进行明细核算。

三、财政应返还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的账务处理 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财政直接支付),贷记“政府补助收入”科目。

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维权支出”、“行政支出”、“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财政直接支付)。

(二)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的账务处理 年度终了,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注销额度,具体账务处理参见“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年度年初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恢复额度,具体账务处理参见“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

第121号科目 借出款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因开展工作或发展工运事业的需要而出借给其他工会或工会所属单位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按借款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借出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借出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收回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逾期三年以上、因借款单位原因尚未收回的借出款,报经批准认定确实无法收回,或者报经批准认定不再要求借款单位还款的,转入相关支出科目,借记“补助下级支出”、“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各级工会应对借出款严格控制,健全手续,及时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收回的借出款项。

第131号科目 应收上级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应收未收的上级工会应拨付(或转拨)工会经费、建会筹备金和补助。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3101 应收上级补助:核算上级工会应拨付给本级工会的回拨、专项和超收等补助收入。13102 应收上级转拨经费:核算上级工会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的形式收缴工会经费的,收缴的金额中应划转给本级工会的部分。

13103 应收建会筹备金:核算上级工会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的形式收缴建会筹备金的,收缴的金额中应划转给本级工会的部分。

三、应收上级经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根据上级工会回拨、专项和超收等补助通知中的相关金额,借记本科目(应收上级补助),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相关明细科目。

收到上级工会拨来的回拨、专项和超收等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收上级补助)。

(二)根据上级工会经费转拨通知中的相关金额,借记本科目(应收上级转拨经费),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下级转拨经费”科目。

收到上级工会转拨的工会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收上级转拨经费)。

(三)根据上级工会有关建会筹备金转拨通知中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应收建会筹备金),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等科目。

收到上级工会转拨的建会筹备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收建会筹备金)。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应收未收的上级经费、建会筹备金和补助。

第132号科目 应收下级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按规定应收下级工会的上缴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应收经费、应收建会筹备金等明细科目。

三、应收下级经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根据下级工会经费收缴报告表中的相关金额,借记本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

(二)收到下级工会的上缴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年末应收未收的下级工会上缴经费。

第135号科目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除应收上下级经费以外的其他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应按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其他应收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其他应收及暂付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按收回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列入支出的金额,借记有关支出科目,按结算总额,贷记本科目。

(二)逾期三年以上、因债务人原因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报经批准认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作为呆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核销的呆账,应保留备查账簿中登记。已核销呆账重新收回的,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四、各级工会应对其他应收及暂付款项严格控制,健全手续,及时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及暂付款项。

第141号科目 库存物品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取得的将在日常活动中耗用的材料、物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等。

二、本科目应按库存物品的类别、品名设置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逐笔核算。

三、库存物品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购入物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领用物品时,借记“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行政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库存物品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及时处理。

(一)发生盘盈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二)盘亏的库存物品,按照账面余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报废、毁损的库存物品,按照库存物品账面余额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后的金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按库存物品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照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等,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使用的库存物品的实际价值。

第151号科目 投 资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会的相关规定,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二、本科目可按投资类别、投资单位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投资时:

1.购入国债等债券,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

2.以货币资金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

3.以固定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等,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4.以库存物品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按库存物品的评估价等,借记本科目,按库存物品账面价值,贷记“库存物品”科目,按评估价等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库存物品的账面价值,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

(二)实际收到利息、股利等投资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投资收回时,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本科目的账面价值,贷记本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借记“投资基金”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四)投资出现损失,报经批准认定确实无法收回的,借记“投资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已经核销的投资呆账,保留备查账簿,对投资失误者要追查责任。

已经核销的投资呆账,重新收回的,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收回实物的,需重新进行评估,按公允价值入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持有投资的金额。

第161号科目 在建工程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进行在建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二、本科目可按具体工程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在建工程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预付工程款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资本性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工程完工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完工的各项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

第162号科目 固定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

二、工会应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类别、品名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购入、有偿调入固定资产,借记“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发生基建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资本性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三)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四)以固定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等,借记“投资”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出售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取得的收入扣减相关支出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四、固定资产每年必须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报废或毁损的,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报经批准认定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将有关情况在会计报表说明中加以披露。

(一)盘盈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二)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按清理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净收入(或净支出),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五、工会可以设置专门的辅助账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原值、购入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应计提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二、负债类科目

第201号科目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一、本科目核算向本单位职工发放的工资或离退休费。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等明细科目。

三、应付工资(离退休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实际发放工资(离退休费)时,借记“行政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一般无余额。

第202号科目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一、本科目核算向本单位职工发放的各类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等明细科目。

三、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实际发放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时,借记“行政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一般无余额。

第203号科目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向本单位职工发放除“20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和“20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以外的其他个人收入。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等明细科目。

三、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实际发放其他个人收入时,借记“行政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一般无余额。

第211号科目 借入款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借入的款项。

二、借入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借入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归还借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偿还的借入款项。

第221号科目 应付上级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按规定应上缴的工会经费及建会筹备金。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应上缴经费、应上缴建会筹备金等明细科目。

第221号科目应付上级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按规定应上缴的工会经费及建会筹备金。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应上缴经费、应上缴建会筹备金等明细科目。

三、应付上级经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应上缴经费的处理

收到工会经费,按下级工会经费收缴报告表中的相关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下级经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下级转拨经费”科目。

实际上缴工会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应上缴建会筹备金的处理

收到建会筹备金,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

实际上缴上级工会的经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应缴上级但尚未上缴的经费。

第222号科目应付下级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应付下级工会的各项补助以及应转拨下级工会的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22201应付下级补助:核算工会应拨付给下级工会的回拨、专项和超收等各项补助。

22202应付下级转拨经费:核算工会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的形式收缴工会经费的,收缴的金额中应划转给下级工会作为下级工会拨缴经费收入的部分。

22203应付建会筹备金:核算工会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的形式收缴建会筹备金的,收缴的金额中应划转给下级工会作为下级工会拨缴经费收入的部分 和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

三、应付下级经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本级工会年末清算对下级工会的补助时,根据补助通知中的相关金额,借记“补助下级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付下级补助)。

次年,实际拨付补助时,借记本科目(应付下级补助),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方式收缴工会经费的:

1.本级工会通过税务部门代收、财政部门划拨的工会经费,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应付下级转拨经费)。

实际转拨下级工会经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本级工会收到上级工会通过财政部门划拨、税务部门代收的工会经费,按上级工会经费转拨通知中的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上级经费——应收上级转拨经费”、“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应付下级转拨经费)。

实际转拨下级工会的经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方式收取建会筹备金的:

1.本级工会通过税务部门代收、财政部门划拨的建会筹备金,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应付建会筹备金)。

2.本级工会收到上级工会通过财政部门划拨、税务部门代收的建会筹备金,按上级工会有关建会筹备金转拨通知中的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上级经费——应收建会筹备金”、“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应付建会筹备金)。

3.对于需要返还基层单位工会的建会筹备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对于不需返还基层单位的建会筹备金,借记本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拨缴经费收入”科目,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应拨付下级但尚未拨付的经费。

第225号科目其他应付款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除应付上下级经费之外的其他应付及暂存款项。

二、本科目应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其他应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其他应付及暂存款项,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付的其他应付及暂存款项。

第231号科目代管经费

一、本科目核算党团组织及单位行政委托工会代管的、有指定用途的、不属于工会收入的经费,如代管的党费、团费、职工互助金等。

二、本科目应按拨入代管经费的项目或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收到代管的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使用的代管经费。

三、净资产类科目

第301号科目固定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购入、调入、建造、盘盈、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以及拆除、盘亏、毁损、捐出固定资产等原因减少的固定基金。

二、固定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固定基金增加:

1.购入、有偿调入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发生基建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资本性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3.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4.盘盈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固定基金减少:

1.有偿调出、出售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取得的收入扣减相关支出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2.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清理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净收入(或净支出),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3.以固定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等,借记“投资”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4.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拥有的固定基金总值。

第302号科目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在建工程完工前累计占用的资金。

二、本科目可按具体工程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预付工程款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资本性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工程完工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完工的各项在建工程发生的累计实际支出。

第311号科目投资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对外投资占用的基金。

二、投资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投资基金增加

1.购入国债等债券,借记“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2.以货币资金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借记“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3.以库存物品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对外投出库存物品,按库存物品的评估价等,借记“投资”科目,按库存物品账面价值,贷记“库存物品”科目,按评估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同时,按库存物品的账面价值,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4.以固定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按固定资产的评估价等,借记“投资”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投资基金减少

1.投资出现损失,经确认无法收回的部分,按照工会呆账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核销,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科目。

已经核销的投资呆账,保留备查账簿,对投资失误者要追查责任。已经核销的投资呆账,重新收回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收回实物的,按公允价值入账。

2.投资收回时,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本科目的账面价值,贷记“投资”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本科目的贷方余额,核算工会尚未收回的投资款项。

第321号科目专用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根据国家和全国总工会有关规定,依法提取和使用的有专门用途的基金。

二、本科目应按专用基金种类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32101 增收留成基金:核算提取的增收留成基金。

32102 财务专用基金:核算提取的财务专用基金。

32103 权益保障金:核算提取的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

三、专用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提取增收留成基金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增收留成基金)。实际支出时,借记本科目(增收留成基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提取财务专用基金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财务专用基金)。实际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财务专用基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县级以上工会提取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时,借记“维权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权益保障金)。

接受社会募集、捐款增加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权益保障金)。

实际发放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时,借记本科目(权益保障金),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专用基金的数额。

第322号科目后备金

一、本科目核算县级以上工会按规定依法提取的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储备金。

二、后备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提取后备金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动用后备金时,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尚未动用的后备金数额。

第331号科目结余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二、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对外投资时,借记“投资”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基金”科目。收回投资时,按照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末结账时,将各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会费收入”、“拨缴经费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补助收入”、“行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将各支出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行政支出”、“资本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等科目。

(三)提取后备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后备金”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工会历年滚存的结余。

四、收入类科目

第401号科目会费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会员依照规定向工会组织缴纳的会费。

二、会费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会费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2号科目拨缴经费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基层单位行政拨缴、下级工会按规定上缴及上级工会按规定转拨的工会经费中归属于本级工会的经费及建会筹备金。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拨缴经费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工会经费的处理

1.采用自主收缴工会经费的:

收到工会经费,按下级工会经费收缴报告表中的相关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下级经费”、“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

2.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方式收取工会经费的:

(1)本级工会通过税务部门代收、财政部门划拨的工会经费,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下级转拨经费”科目。

(2)本级工会收到上级工会转拨通过财政部门划拨、税务部门代收的工会经费,按上级工会经费转拨通知中的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上级经费——应收上级转拨经费”、“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属于下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下级转拨经费”科目。

(二)建会筹备金的处理

1.采用自主收缴方式收取建会筹备金的:

本级工会收到建会筹备金,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

2.采用税务代收、财政划拨方式收取建会筹备金的:

(1)本级工会通过税务部门代收、财政部门划拨的建会筹备金,按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按规定应转拨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

(2)本级工会收到上级工会转拨通过财政部门划拨、税务部门代收的建会筹备金,按上级工会有关建会筹备金转拨通知中的金额或实际收到的总金额,借记“应收上级经费——应收建会筹备金”、“银行存款”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属于下级工会或需返还给筹建单位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

3.(1)筹建单位在期限内建立工会,本级工会返还建会筹备金的,按实际返还的金额,借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筹建单位到期未建立工会,本级工会不需返还的建会筹备金,借记“应付下级经费——应付建会筹备金”科目,按规定属于本级工会的部分,贷记本科目,按规定应上缴上级工会的部分,贷记“应付上级经费”科目。

4.筹建单位按期建立工会,所建工会收到返还的建会筹备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3号科目上级补助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本级工会收到的上级工会补助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40301回拨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按有关规定拨付的回拨补助。

40302专项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拨付的指定专门用途的项目补助。

40303超收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按有关超收增缴经费管理规定,拨付的超收补助。

40304帮扶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拨付的帮扶困难职工的补助。

40305送温暖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拨付的用于开展向困难职工和家庭送温暖活动的补助。

40306救灾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拨付的用于慰问在自然灾害中经济财产遭受损失、生活遇到困难的职工和家庭的补助。

40307其他补助:核算上级工会拨付的除上述明细科目所述内容以外的其他补助。

三、上级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按银行收款单或上级工会的补助通知书,借记“银行存款”、“应收上级经费——应收上级补助”科目,贷记本科目相关明细科目。

(二)年末清算时,存在上级应付未付补助款项的,借记“应收上级经费——应收上级补助”科目,贷记本科目相关明细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四、本科目的余额要与上级工会的补助下级支出科目金额核对一致。

五、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4号科目政府补助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工会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工会的补助款项。包括工会收到财政拨付的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和生活补贴、帮扶资金、送温暖经费、疗养事业补助、劳模补助、基建、维修及大型活动补助等。

二、工会可以根据需要在本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政府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

1.收到财政直接支付的政府补助,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入账,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2.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的政府补助,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收到财政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5号科目行政补助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取得的所在单位行政方面按照《工会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工会的补助款项。包括工会收到行政拨付的劳动竞赛经费、工会开展活动的费用补助等。不包括行政方面按规定向工会拨缴的工会经费。

二、行政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收到行政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6号科目事业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独立核算的工会附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收入。

二、本科目应按缴款项目或缴款单位名称设明细账。

三、事业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收到相关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7号科目投资收益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对外投资发生的损益。

二、投资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收到投资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投资收回时,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本科目的账面价值,贷记“投资”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借记“投资基金”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408号科目其他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接受捐赠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

二、其他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其他收入时

1.取得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接受捐赠,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盘盈的库存物品,借记“库存物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有偿调出、出售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取得的收入扣减相关支出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收入,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支出,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四、支出类科目

第501号科目职工活动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为会员及其他职工开展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发生的支出。基层工会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的费用,列入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101职工教育费:核算工会开展职工教育活动的各项支出。

50102文体活动费:核算工会开展职工业余文体活动的各项支出。

50103宣传活动费:核算工会开展职工宣传活动方面的各项支出。

50104其他活动支出:核算基层工会支付的会员特殊困难补助的费用以及工会开展其他活动的各项支出。

三、职工活动费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职工活动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2号科目维权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201劳动关系协调费:核算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争议中发生的支出。

50202劳动保护费:核算工会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发生的支出。

50203法律援助费:核算工会向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发生的支出。

50204困难职工帮扶费:核算工会对困难职工帮扶发生的支出。

50205送温暖费:核算工会向职工送温暖发生的支出。

50206其他维权支出:核算以上各项维权活动之外的维权支出,如参与立法费等。

三、维权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维权、帮扶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县级以上工会提取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专用基金——权益保障金”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3号科目业务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301培训费:核算工会干部、积极分子培训等支出。

50302会议费:核算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经审会以及工会专业工作会议的各项支出。

50303外事费:核算工会开展外事活动方面的费用。

50304专项业务费:核算工会开展工会组织建设、考核表彰、建家活动、大型专题调研、经审专用经费等专项业务发生的支出。

50305其他业务支出:不属于以上业务开支的其他费用。

三、业务支出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业务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4号科目行政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为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发生的各项日常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401工资福利支出:核算工会开支的专职工作人员和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等。

50402商品和服务支出:核算工会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燃料费、保险费、修理费、其他交通费)、差旅费(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维修(护)费、租赁费、招待费(餐费、其他招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等。

5040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核算工会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

50404其他行政支出:核算不能划分到上述经济科目的其他支出。

三、行政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支出人员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等科目;同时,借记“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二)支出公用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5号科目资本性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从事建设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大型修缮和信息网络购建而发生的实际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501房屋建筑物购建:核算工会用于购买、自行建造办公用房、仓库、食堂等建筑物(含附属设施,如电梯、通讯线路、电缆、水气管道等)的支出。

50502办公设备购置:核算工会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

50503专用设备购置:核算工会购置具有专门用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各类专用设备的支出。

50504交通工具购置:核算工会用于购置各类交通工具的支出(含车辆购置税)。

50505大型修缮:核算工会各类设备、建筑物等的大型修缮支出。

50506信息网络购建:核算工会用于信息网络方面的支出。如计算机硬件、软件购置、开发、应用支出等。购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不在此科目核算。

50507其他资本性支出:核算工会其他上述科目中未包括的资本性支出。

三、资本性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购置房屋建筑物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二)自行建造房屋建筑物、大型修缮等,发生基建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三)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6号科目补助下级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为解决下级工会经费不足或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下级工会的各类补助款项。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50601回拨补助:核算工会按有关规定给下级工会的回拨经费补助。

50602专项补助:核算工会对下级工会指定项目的补助。

50603超收补助:核算工会按有关超收增缴的规定对下级工会的超收补助。

50604帮扶补助:核算工会按有关规定对下级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补助。

50605送温暖补助:核算工会拨付下级工会用于开展送温暖活动的补助。

50606救灾补助:核算工会拨付下级工会用于慰问在自然灾害中经济财产遭受损失、生活遇到困难的职工和家庭的补助。

50607其他补助:核算工会拨付下级工会的除上述明细科目所述内容以外的其他补助。

三、补助下级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补助下级支出时,借记本科目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7号科目事业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工会对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补助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应按单位或部门设置明细账。

三、事业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相关支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508号科目其他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各级工会以上支出项目以外的各项支出。如资产盘亏、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捐赠支出以及按规定计提有关专用基金等。

二、其他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发生其他支出时

1.盘亏的库存物品,按照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物品”科目。

报废、毁损的库存物品,按照库存物品账面余额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后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库存物品账面余额,贷记“库存物品”科目,按照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等,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2.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清理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清理净收入(或净支出),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本科目。

3.对外捐赠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4.提取增收留成基金、财务专用基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专用基金——增收留成基金、财务专用基金”科目。

(二)期末结转时,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篇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融合的设想

(一)服务对象方面的联系。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服务,同时也对内服务。财务会计提供的关于资金、成本等方面的资料,对企业管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在分析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可以制定规划,加强控制和做出科学的决策,以进一步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财务会计只是对外服务,只能说是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服务。管理会计侧重于对内服务,同时它也对外服务。管理会计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及时地提供有用信息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在其决策中也需要了解一些管理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这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来说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主要资料来源方面的联系。管理会计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得多种形式的资料,包括会计核算资料,统计核算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但最基本、最重要的还是会计核算资料。尽管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但它并不像财务会计那样也要取得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也要按规定记录、整理、汇总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这方面的工作依旧由财务会计完成。

(三)职能目标方面的联系。一般说来,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事后的反映监督,目的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和控制,双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职能作用。然而,它们的职能目标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都是为企业的有关方面提供参谋、咨询服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设想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都是一种管理活动,这是两者融合的理论前提;其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象的同一性是融合的客观基础;最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目标的一致性是融合的主要原因。为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有效融合。其设想如下:

(一)基础数据的采集是有效融合的保证。对财务会计来讲,基础数据的采集实质上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模型运算实质上就是编制会计分录,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都可以看作是模型运算的结果。对管理会计而言,基础数据的采集就是管理会计循环中的原始信息挑选过程;模型运算就是计算、对比和差异分析过程,并产生相应的报告。尽管有差别,可是两者的循环起点均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合并原始信息源的方法达到兼容。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细化及财务资料格式的全新设计是前提基础。设计会计凭证,并使之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用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会计凭证是原始信息采集、挑选、分类工具,是所有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信息来源,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联系、融合的媒介。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因此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凭证记录形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统计信息代码或类别栏,以求在基础上为管理及会计工作做好准备,避免以后在运用中的重复筛选。二是增加备用信息栏,以记录管理会计所需的非货币信息。根据需要,笔者建议设置会计账簿及管理会计两套账簿格式。其数据来源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根据会计要求设置并由凭证生成。管理会计账簿则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设计相应的格式,根据会计凭证中的统计代码类别生成。会计报表与管理会计报表则根据各自相应的账簿生成。财务会计方面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账簿的格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管理会计方面主要是建立管理会计标准及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方法

根据系统控制论的原理,我们可以打破现有的会计组织结构,使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成为会计系统的组成要素,把资金运动变为名符其实的会计对象,将两者进行改造后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会计系统。

(一)重新构建会计组织结构。会计组织结构是指会计核算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计要素是相对稳定的,但相同的会计要素根据客观需要可以进行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将有不同的结构,会计要素之间将有不同的联系和不同的相互作用。按照控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组织结构由施控主体、传递线路、受控客体三元素组成。假设我们按控制系统结构对会计要素进行组织,形成新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系统将会有控制系统的性质与功能。

(二)会计组织结构的施控主体。企业或单位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它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环境的要求提出目标。这些目标是以企业的生产目标、销售目标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而计算出来的。因此,会计目标也是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管理会计为我们提供了对环境的预测,根据预测进行决策、提出目标、按目标进行预算的一整套理论。根据这一套理论,可建立会计系统的施控主体,即预决策组成为会计控制系统的施控主体。

(三)会计组织结构的传递线路。资金下拨与产出收回,必然发生经济业务,会计部门必须进行业务处理,也就必须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登记,将控制指令通过业务处理。根据会计理论,对资金控制指令也能设置会计科目。因为,会计对象在我国的一般提法是资金运动,资金周转也是资金运动的形式,这样就将控制指令与会计对象统一起来了。既然会计对象可以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日常核算,那么控制指令也能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日常核算。为登记控制指令设置的账户成为控制指令的传递线路。

篇4:解析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

[关键词]会计;审计;财务核算

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展开企业会计审计和财务核算工作至关重要,除了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提升外部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的基本理论解析

会计审计是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用一种特定的模式,对经济交易、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管,从而提供一种经济信息参与决策的管理活动。总体来说就是会计审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资料以参与决策从而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且能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渠道。会计财务核算主要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核算的工作,是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合理的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准确及时的编制会计报表,对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内审独立性没有得到保证

在部分企业,会计审计形同虚设,其独立性根本得不到保证,如果审计工作无法在人员以及业务工作中保持自主和权威,就无法规避审计中的风险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监督就是空话。当前,会计审计的独立性不能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部门不独立。部分单位将审计部门合并到财务部门,而审计工作也有财务工作人员兼职,或者是领导兼任。于是审计工作就无法客观公正的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和评价。

(2)经济不独立。企业内审人员工资、福利受单位负责人控制,当二者利益冲突,内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可能对企业不正当行为采取默许态度,于是内审作用将会降低。

2.会计审计管理体制缺乏合理性

会计审计法律不充分、不健全,会计审计仅根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另外部分企业内审人员由领导指定,容易出现任人唯亲,于是就很难选用真正有用之才。最后就是审计工作当前主要停留在“查错防弊”,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于是很难客观、针对性、苗头性的解决问题,无法运用最新的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3.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业务技能偏低,或者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不能较好的胜任会计审计的工作;第二是专职人员较少,兼职较多,这样缺乏系统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学习,使得现代审计手段的掌握更加缺乏;最后就是审计人员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而影响,职业道德素质低下,降低了审计人员的权威和形象。

三、解决会计审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切实保证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会计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后动,在开展工作中也要有独立性,这样才能保证其客观性,在设置审计部门要保证两个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包括机构的独立,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经费都要独立;二是权威性原则。内审工作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就要保证其在单位的地位和层次,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发挥就越充分,组织地位越高就为内审人员卓有成效的履行其职责提供了条件,最后就是审计机构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2.建立健全会计审计管理和监督机制

会计审计作为企业的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管理。例如:完善会计审计工作制度,确保会计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权限,同时授予审计部门必要的处理和处罚权,为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权利保障、法律保障和措施保障。对会计监督不力的审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4.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发展快慢,审计水平的高度和审计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是审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习和培训。为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注重“专家型”和“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以要审计人员从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岗位资格培训、后续教育培训,鼓励且倡导其参加国际注册审计师考试,扩大审计人员拥有CIA资格的比例数。

(2)不断扩大审计队伍,在进行人员选拔时起点要高,将那些懂经营管理、企业运作流程、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财经、审计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充实进内审队伍。

四、会计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核算还存着许多弊端和漏洞,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会计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会计财务核算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财务核算流程和规范,这成为制约我国会计财务核算稳步发展的绊脚石。加之多数企业对会计财务核算重视不够,管控力度不大,工作人员就较为松散,于是企业的工作情况就没有制度可依,毫无秩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2.會计财务核算工作不规范

会计财务核算工作流程粗糙,原始凭证少写或者不写,这样大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人为因素而缺失,致使了工作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就是原始凭证存在虚假乱编的行为,败坏了整个共走良好风气;还有就是原始凭证不规范,实际金额和项目的发生内容存在较大偏差,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会计信息数据不准确。最后就是会计账簿子在书写格式上存在许多错误,使得在财务核算时看着账面模糊不清楚。

3.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在部分企业中,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较差,抵挡不住诱惑,为了一己私利,弄虚作假,想尽一切办法从中获取利益,这样就碰触了法律的底线,败坏了社会风气。

4.财务报告体系落后

多数企业的会计财务核算过程只注重核算的内容和明细,单纯的反映了款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是否正确,并没有对财务进行科学的评价;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满足各种需求,财务报告体系也要不断升级,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资料参考,让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科学合理有效,符合新形势下发展的各种需求。

5.固定资产的意识管理观念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财务核算过程中,大多数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不够重视,没有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生产力和使用率,致使资源浪费,引起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消耗。所以如果不加强管理,根本就无法固定资产的流失情况。

五、解决财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完善會计核算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层要意识到管理制度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能督促会计人员的日常规范,让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变得井然有序;除此之外要加强单位内各部门的沟通,使得部门之间无阻碍,出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其次每个单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在具体的实践中,控制事情的发展,对于表现优秀或者突出贡献的人奖励,对于违规操作会计财务核算人员,严重进行纪律处分或接受法律制裁。

2.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能有效的提高会计核算的最终质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要仔细认真,原始单据不弄虚作假,账簿书写规范,整洁有序,从而保障整个会计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作为监管部门要不定时对财会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将财务相关情况公开透明,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会计审计和核算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标准。

3.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素养

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素养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对现有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价值核心观,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4.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我国相关财务部门要改变企业财务报告体系陈旧落后的现状,与时俱进,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使之更加完善,进而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各种需要。

5.加强资产管理

为了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就要力争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合理化、科学化,树立新型的科学管理工作模式并落实到实处,尽量避免给国家固定资产造成流失。

六、结语

我国会计审计和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管理人员和相关监督部门相互配合并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科学有效管理模式,来提高整个行业的会计审计和核算质量从而为企业提供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书明.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2]王喜玲.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07期.

[3]徐洋博.分析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5期.

[4]李建伟.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会计师,2013年05期.

[5]李维刚,吴晓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年11期.

篇5: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参考资料:/=%3A%2F%2%2%2F070717%2F16575237.html/070717/16575237.html/A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

3、相关性原则

4、及时性原则

5、谨慎性原则

篇6: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融合(一)在信息输入方面的融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以现代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作为基本依据,来进行会计信息的归集、计量、记录、运用的过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核算的对象都是现代企业、未来的资金运动,二者在核算内容上也存在着诸多的重叠与交叉,但是其原始的信息来源都是一致的。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活动在信息归集上的具体操作是独立进行?还是结合在一起进行?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也会对此持不同的意见与观点。实践表明,将财务会计的数据作为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将大大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现代企业在新形势下,在设计本单位的会计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与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真正选择出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的设计。

(二)在控制过程中实现的融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共同发挥着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职能。因此,二者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实现的融合主要是通过在现代企业中运用不同的管理会计工作来进行的。目前,在企业的全部流程中,战略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经济增加值会计、成本管理、投资决策等始终贯穿其中,这些都是针对现代企业某一具体方面的管理会计的活动。其实,在这些环节中都离不开财务会计工作。可见,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身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一种过程性的融合方式,管理会计在其中起着控制的作用,财务会计在其中起着反映的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往复不断的循环,为现代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战略的落实提供保障。

(三)成果表达方面的融合一直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就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产生了一种误解,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但是,在实际中,企业对外提供和对内提供的会计报告的内容在很多方面是存在交叉的。近年来,我国现代企业的对外报告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报表中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已经成为改变我国财务报告中的一个发展趋势。例如:我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董事会报告、企业人员情况、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情况等,这些披露的信息从本质上来看,均属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型信息。如今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同过去的财务报告相提并论了。可见,在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对外的报告要求的变化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使得会计信息提供者、使用者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跨级信息之间的界限显得日益模糊,二者之间的信息交叉更是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对外与对内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理论观

正确的会计观是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本前提。首先,是对会计的认识,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仅停留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这一层面,管理会计的职能未能得到全面的反应,因此,必须在企业的管理层中树立新的会计观念,认识到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力助手。其次,对会计人员的认识,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直充当的角色就是记账员,很多人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写写算算,而企业领导者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仅停留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核算上。这种片面的对会计人员的认识,使得会计人员知识面窄、特别是缺少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因此,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就必须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例如:可以通过人才市场为企业引进高素质会计人员,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挖掘,进行多种方式的培养,不断提高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理论素质、实践经验、职业道德。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一定要循序渐进

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很多企业还尚未达成共识,很多人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二者融合后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对二者融合的共识,正确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对二者的特征、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在对其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的财务会计基础上实现平稳的整合与完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由于其产生较晚,还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会计体系。因此,这就要求各企业从会计的体制、组织机构的建设、会计数据信息的处理、会计人才的建设、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二者融合的整体效果。

(三)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会计准则基础上的,很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并使会计核算、对外信息的披露都实现了有章可循。但是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设还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还尚不完善,因此,各企业必须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建立、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断明确管理会计人员的权限与职能,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选择适合的方法与模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可行的决策方案。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来实现二者的数据共享。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填制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的过程实现的。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则是通过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对各种财务数据进行选择的过程,其数据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技术统计手段、模型运算等最终得出的报告或决策方案。可见,二者数据的采集是有区别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上一篇:社会实践活动的主持稿下一篇:初中语文经典文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