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2024-05-04

是坚持用马列主义(通用6篇)

篇1: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1.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解释和阐明法律现象(包括宪法现象)还是在改革和观念更新的口号下去兜售和推崇资产阶级和其它非马克思主义的法律学说,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基本原则问题。

法是如何起源的?法的本质是什么?这似乎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有的学者在今年早些时候撰文宣称:“法高于法律法规,是法律法规必须遵循的规则。事物之所以美好,生命之所以演化,人性中之所以有其善良的一面,均出于自然而受其一定法则的支配,从而形成和谐与平衡,并出现造形的完美。”于是,古老的自然法观点又被堂而皇之地搬上了中国法学论坛。

关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就指出过,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和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才是法的本质。法不能脱离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由人们去凭空杜撰,从这一角度讲,法有客观性。但,法毕竟又是人制定的,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产物。对于同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由于制定法律的人们所属的阶级不同、立场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法律。从这一方面讲,法又有主观性。至于谈到“法则”,如果指事物本身有一种独立的法则或规则的存在,那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反映和描述事物的这一规律,从而制定出反映本阶级意志、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法律来。但我们通常讲的法或法律,绝不是这种“法则”,两者虽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当然,在人们制定法律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规则或叫立法规则,可以去遵循,但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任何情况下,不能把人为的法律与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等同起来。

有的学者曾正确地说过,美国宪法就是从一个难以驾驭的国家那难熬的实际需要中“逼出来的”“妥协篓子”。它不是在学究式的讨论中产生的,而是在讨论中充满冲突和协调,既进行思想上的交锋,也有幕后交易,一面是崇高的理想主义,同时而搞阴险狡诈的勾当,总之。宪法是在政治纠葛中产生的。显然,作为法律的美国宪法同一切资本主义宪法一样,决不是遵循什么另外高于法律法规的“法则”制定的,而是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反映和体现,是为了形成资本主义的 “和谐与平衡”,追求的自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造型的“完美”。

有学者认为,从实质而不是从形式上看,宪法总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一种“约定”,是当事人必须平等地遵守的、是政府治者与被治者的一种“契约关系”。这无疑是自然法学派在关于国家和法的起源问题上的社会契约论。

对于这种学说,连资产阶级学者也早就提出过批评,认为这是个毫无根据的假设,这不是人的自然状态,在一切可以想象的状态中,这种状态最违背人的天性、最不容于人的感情、最相悖于人的需要,并断言说,人的自然状态是社会和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产生、阶级利益对立的出现,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组成的国家来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推行的行为规范,是为了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固然,法律被统治阶级作为一种控制社会的手段,在制定时,要想方设法使被统治阶级就范,考虑压迫和剥削的限度,当然也照顾到其同盟者的利益和注意其内部关系。但无论怎么说,在对立阶级之间法律不是一种双方的“约定”,也不是一种平等遵守的“契约”。而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体现,是一方依仗国家暴力强加于另一方的。美国一个州的参议员说得明白,在美国“如果你干脆让那些有权势的人为所欲为,你就不会进

监狱,就不会陷入困境”。“那些享有特权的人总是有办法通过一项法律,使他们的任何要求合法化。他们总是有办法可以从别人手中夺走财产或权利而不会进监狱”。

在法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发展。离开发展讲坚持,就陷入僵化,马克思主义就失去生命力;但离开坚持讲发展,就迷失方向,就再也不成其马克思主义了。具体来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方面不能再“以阶级计争为纲”;并不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也不认为还会产生一个资产阶级或其他剥削阶级;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在社会上,仍然有反革命分子、敌特分子、刑事犯罪分子和其他坏分子,还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新剥削分子,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国际上的阶级斗争也必然反映到国内来。在工作重心转移的情况下,将法仅称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有其片面性,但也还不能否认它依然是阶级斗争工具的一方面。

今天,如果否认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法的起源和存在的一个关键原因,否认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宣扬法是抽象的、超阶级的“约定”、“契约”,就是有意无意地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法律观。

2.资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统治的二百多年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无疑,其中有的属于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文明,包括对于资产阶级的宪法原理,是美化吹捧、全盘肯定、一切照搬呢?还是实事求是地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我们的经验,去吸取其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呢?这是需要我们明确的另一个原则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理论问题大抵没有中外之分”,并主张要拿外国宪法学者的理论来“补充和修正毛泽东们所无法了解的宪法原理”。我认为,理论问题虽不能分东方西方,但当今世界却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界。中国人民并非无法了解资产阶级宪法原理,而是借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思想武器,能透过资产阶级宪法原理的虚假现象,揭示、批判其掩盖的阶级本质。有的学者在说明宪法的来源时,引用某位外国宪法学者的话,即“现代宪法的出现是由于人们需要一次重新开始”,并以此来补充和修正我们所无法了解的宪法原理,说什么“立宪政府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政府权力不能无限,有权不能就有一切,权力必须受限制,而宪法便是授予和限制权力的根本法”。并讲这就是现代宪法的由来。

将宪法说成是由于人们需要一次重新开始,是授权、限权、控权法,这非但没有揭示、反而掩盖了宪法的本质。资产阶级宪法首先是要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列宁曾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社会主义宪法,“记载了无产阶级群众反对国内和全世界剥削者的斗争经验和组织经验。”③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就是把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如果仅抽象地谈论授权、限权和控权,并未指出是哪个阶级、是谁对谁授权、限权和控权,也没有指明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显然,并没有道出宪法的实质。

我国有的学者一再强调的资产阶级宪法原理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对公认的资产阶级宪法的五个基本原则试加以分析。

第一,私有制原则。我国有的学者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没有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并断言“生产力下降,贫穷落后成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言外之意是清楚的。我认为,这是无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剥削现象存在的根源,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现在虽然在经济领域里尤其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甚至大量犯罪现象,这决不是公有制本身造成的,相反,正是公有制遭到破坏的结果。今天,我国在根本上和整体上讲是消灭了剥削现象,人民之所以相信和拥护我们的党和政府,其关键也就在这里。广大人民群众最害怕和担心的正是恢复和助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为“以前所有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共和的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一个私有制上”。④贫穷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事实上,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富裕的,而实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贫穷的。况且那些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家的,不是众所周知的吗?即便如今,它们国中贫富悬殊,矛盾重重,不也是事实吗?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靠掠夺别国资源和劳动力致富,也不能靠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去积累,它只能靠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靠本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振兴,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美国的《独立宣言》宣称“政府的正当权力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法国《人权宣言》宣布“整个国家主权的本源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林肯总统并提出“民有、民治、民享”为内容的人民主权原则。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美国政治学家梅里亚姆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在谈到美国制宪时说,资产阶级“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维护法律和秩序,人类权利的保证在他们只是次要的”,“他们赞成强有力和有效能的政府,是否人民当政倒还在其次”。⑤在美国,谁有钱,谁就有权,是美元的统治。对“主权在民”要进行阶级分析,这里所说的“民”决不是广大劳动人民,而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

第三,分权与制衡原则也是资产阶级一再强调的一个宪法原则。《人权宣言》第16条称,“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我国有的学者也认为,没有分权,没有对权力的限制,从实质而不从形式上看,也就没有宪政可言。

篇2: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2006年要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检察机关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检察人员作为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政治方向,端正执法思想,既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正确履行各项检察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基层检察院人员多,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与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是这次开展教育的重点。基层院如何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队伍建设推动业务工作,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有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平安和谐宾县建设?笔者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达到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建设平安和谐宾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检察工作中,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执法公正、一心为民;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和他们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努力赢得理解和支持;要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观念,认真履行好法定职责,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要做到清正廉洁,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力,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不徇私,不枉法。

3、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更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就是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做到秉公执法,在执法活动中出于公心,态度公允,摒除邪恶,弘扬正气;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证据关、法律关,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实现公平和正义;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公开,增强透明度,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

4、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检察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全县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5、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

二、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辩证地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更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忽略其进步性,容易导致固步自封;忽略其具体性,则容易导致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丧失基本的政治立场。一些人对西方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有的甚至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还有一些干警受“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依法治国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中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现实国情,剔除其糟粕,消除其不良影响。作为基层检察院,更要从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干警思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抵制、勇于驳斥错误的思想言论,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取得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的关系

任何法律都具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功能。检察机关一方面通过强化监督、公正执法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得以实现,也就是使办案的法律效果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处理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检察工作社会效果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表现集中,社会关系极不稳定,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就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案件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并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当事双方的矛盾是否有效地得以消解,是否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仍存在问题,或者说单纯局限在办一案上,影响不大,社会和群众认可程度不高。因此,要跳出案件研究案件,自觉从整体上全面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不仅从检察职业的角度去认识、办理案件,还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观察判断问题;不仅要加大力度,从重从快,还要轻轻重重,宽严相济;不仅要善于从“案件之中”来研究案件,而且还要善于从“案件之外”和“案件之上”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问题,在办结案件的同时,有效消解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决不能就案办案、单纯办案。

第三,处理好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只有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和法治理念,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本色,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检察队伍健康深入发展。为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做到“三个结合”,强化“六种意识”。“三个结合”即: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强化“六种意识” 即:强化道德意识,树立公德心;强化大局意识,树立爱党心;强化群众意识,树立爱民心;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爱检心;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公正心;强化廉洁意识,培养廉耻心。具体到每个检察干警,通过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必然体现在其公正执法、依法办案和一心为民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其加强学习和岗位锻炼的素质提高中,整个队伍的面貌就会有大的改观。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篇3: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探索的结果,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各族人民接力奋斗,探索并坚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准备。新中国的建立使受压迫人民翻身得解放,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烂摊子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在初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为后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讲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设计了“三步走”战略、制定了党在现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发展、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沿着这条道路一路走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不断跨越。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续开拓。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形势下,对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安排和部署,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已经取得瞩目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而且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党的十八大精神,最根本的实质也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成的,是需要代代中国人努力来完成的,在新时期,必须要把这个课题做下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和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结合我国实际,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已经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战略布局。

2.2“四个全面”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发展目标和路径

“四个全面”是一个包含一个奋斗目标和三个重大举措的重大战略布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总方略和根本遵循。

(1)一个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 年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届时我国的经济水平要不断提升,要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康社会”是由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为中国规划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明确了“三步走”战略;20 世纪末在第二步“小康”目标基本实现时,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要求全党要把当前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了集中表述,这是顺应人民群众意愿、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全面”,是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到2020 年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的发展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三大举措: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2013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个规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并且也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作出了规定,真正为我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不断改革,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够全面深化改革,则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清障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则可以使得我国的民族复兴事业目标得到实现,并且能够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我们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依法治国,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全面依法治国是以法治来治理社会,它表明我们要走的是法治的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供法治保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改革和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依法进行。如今,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的决胜阶段,同时,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需要妥善处理。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当代中国继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为我们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政治保证。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高度重视从严治党的政党,2014 年10 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严”不仅体现在指导原则上、制度规定上,更要体现在制度执行上的“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真正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2.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处在最好的历史时期,同时又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2020 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在这样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治国理政的思路、布局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总纲领,是新形势下中国道路的具体模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了具体道路,在新时期,只有做好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才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各项决策进行统筹,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的工作进行谋划,从而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工作能够更近一层,能够更加深入,形成更加和谐的社会局面,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经过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更加清晰的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观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明确了奋斗目标,也明确了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10-09.

[3]张德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指南.人民日报,2015-03-06:4.

篇4: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本。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才能有力地引导和有效地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才能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1]34。本文从前提、基础、思想保证等三个方面,论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

一、前提: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基本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导向性、先进性、核心性内容,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贯穿于和主导着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和性质,其它基本内容都是其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科学共识和美好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具体运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民族文化和时代脉搏的辉煌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较高层次的目标性内容,是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路以及国家、民族美好未来的价值认同,属于社会主导的理想信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是为了把全体社会成员汇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倡导时代精神是为了形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化为具体行动的精神动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构建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品德高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中间层次的动力性内容,是对实现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的价值认同,属于社会倡导的精神风貌层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于其他基本内容中,是联结其他基本内容的纽带。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中国化、大众化,才能保持永恒的活力和魅力,也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借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时代精神,才能形成和巩固,才能发挥其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之功效;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借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倡导时代精神,才能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发挥其价值标准和价值评价功能。因此,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低层次的规范性内容,是对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认同,属于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规则层面。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准则层面的要求,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然在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时代主题和思想烙印,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途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力量;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上述四方面内容,既相互区别,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层次分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基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理论特征决定的,也是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具有先进性、包容性的理论特征。它立足于中国现实,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汲取了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成果。它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四方面内容相互融通而构成的一个具有极大包容性的价值结构体系。它集中代表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了我国各阶层、各群体的共同愿望,最大限度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多样化诉求,最具广泛性、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它在宣扬和展示自身的价值内容、价值标准的同时,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其他非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各种社会思潮来说,它既具有批判功能,更具有汲取、整合和引领功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对不同的群体发生着不同的影响。对于这些社会思潮,我们必须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应区分“主潮”和“次潮”,也应区分“进步潮”、“落后潮”和“中间潮”。对于“进步潮”特别是其“主潮”,我们应充分肯定,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其发展,并用之引领其他思潮;对于“中间潮”,只要无害,我们就应以宽广的胸怀,允许其存在,采取协调的办法,对之进行温和地渐进式地引领,促使其向“进步潮”转化;对于“落后潮”特别是其“主潮”,我们则要与之作坚决的斗争,遏制其滋长蔓延。可见,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适用性和强大包容性,用之充分挖掘和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也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引领力,使之真正成为联结各群体、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和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伟大旗帜。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决不是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而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为前提,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引领力为主旨的。

三、保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心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了历史运动规律,科学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特别是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规律。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现象中“拨开迷雾见真章”。其次是由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才能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才能防止“私有化”和“两极分化”。再次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选择、历史结论的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并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此,邓小平说:“如果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3]最后是国内外形势的迫切要求。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国内看,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现实境遇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如果不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会占领思想领域的阵地,同我们争夺群众,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源于它深深根植于实践中反复接受检验,不断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止一次地指出,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48。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12此外,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1]34,鼓励他们苦学、真懂、深信、敢用和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支持他们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宣扬马克思主义;必须从现实生活、群众实践、社会实际出发,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1]34,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及时回答社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当代青年所提出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新问题;必须勇于面对国内经济形势多样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新形势,敢于迎接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结合新实际,总结新经验,采用新办法,升华新理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4;必须坚决抵制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在现代化的幌子下鼓吹“西化论”,坚持反对一切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的“西化论”;坚决抵制儒化马克思主义,儒化中国共产党,儒化社会主义等种种“食古不化”的“复古论”;坚决抵制披着“社会主义”外衣,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竭力模糊混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限和本质区别,企图用欺骗的手段来达到肆意歪曲、修正乃至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之目的的“民社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63.

篇5:怎样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长航局2010年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上,我聆听了省委党校教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若干重大问题》这两堂课,观看了《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等三部辅导录像。有幸再次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领会教授们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对比分析、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回顾反思,我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集大成,它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所要把握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和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个别论断。马克思主义最高层次的基本原理就是三条:第一条,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质;第二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三条,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从诞生到现在160多年来,始终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篇6:是坚持用马列主义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这在《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中得到深刻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三权分立”制度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理论根据,以财产私人所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两党制、多党制为制度支柱,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和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三权分立”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工和利益分配,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制衡和权力分工。这种制度并不能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因为参与制衡的每一方都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不是人民的代表,甚至不是多数人的代表,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广泛代表性。在我国,由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集团,因而也就没有“三权分立”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因此中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家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公民和人大代表的自由,又有公民和人大代表的责任,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具有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避免了“三权分立”制度议行脱节、分而不立、互相掣肘的种种弊端。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它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将人民组织到国家政权之中,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具实质性、广泛性、代表性、合理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最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在近代史上,我国曾几次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但这些都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最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是最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本上说,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最好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最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正确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两个方面,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吸纳到政权中来,真正实现民主,以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都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国家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hnd大综合1gu1答案下一篇:女汉子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