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

2024-05-02

木洞山歌(精选4篇)

篇1: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

巴渝山歌

木洞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凡在春播的插秧时节和金秋水稻的收割季节,人们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广阔的田野上,即可听见那此起彼伏的一首首高亢、粗犷、清脆、婉转、悠扬的巴渝山歌。这一曲曲山歌,好似一泓清又纯的泉水,浸透着人们的心田,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千古传承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楚宗王作的《对楚王问》中,就载有以木洞山歌为主体的“巴人歌谣”。木洞镇,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岸边,历史上是水陆商贸集散地,人杰地灵,孙中山辛亥革命大元帅府秘书长杨沧白先生、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都出生于此。木洞山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巴渝文化的熏陶下,经过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不断创造、积累和提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巴渝山歌文化,同时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山歌手。

在解放前旧社会,木洞山歌只能在田里山间、坡上地头,农民于劳动中或工余后唱唱而已,以解除劳动的疲乏和抒发劳动者的心情,作为一种自娱自乐、自寻乐趣的一种形式,断然不能登大雅之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木洞山歌的发掘、继承和发展,把它作为巴渝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山歌手也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厚爱。

丰富多彩

木洞山歌源远流长,随着劳动人民在生产、农事活动中,以歌声伴随着农事劳动和生活,有被称为庄稼歌或庄稼人的歌的禾籁(包括高腔禾籁,平腔禾籁,矮腔禾籁,花禾籁等);有把生活中的正常现象颠倒演唱,逗乐取笑的神歌;有用对歌形式演唱的盘歌;有在劳动过程中统一节奏,协调动作,鼓舞情绪的劳动号子(包括船工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作坊号子、农事号子等);有在民间礼俗和祀典仪式中演唱的民俗歌(包括节气歌、婚嫁歌、丧事歌、修房歌、寿礼歌、香火歌、酒歌等);还有各种小调以及伴随玩龙灯、舞狮子、打莲箫、划彩船、赛龙舟等边舞边唱的舞歌等。

这些种类的山歌中,还包括若干小类。如船歌号子(主要是川江号子)就分为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上水号子包括撑篙号子、板桡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又分为出纤号子、平路号子、上滩号子、近滩号子、鸡啄米号子和收纤号子等;下水号子包括起船号子、板桡号子;二流橹号子,平水号子、快二流橹号子、幺二三交接号子、见滩号子、冲滩号子、下滩号子、抓抓号子等。又如婚嫁歌就包括定亲时唱的拒媒歌、陪奁歌、开脸歌、上梳歌、坐堂歌等。迎亲时唱的梳妆歌、上轿歌、起轿歌、报路歌、车马歌、讨封歌等;成亲时唱的喊礼歌、揭盖头歌、交杯酒歌、贺喜歌、谢客歌、说席歌、祝酒歌等;入洞房前唱的铺床歌、安家俱歌和入洞房后唱的闹房歌、莲箫歌、送客歌、道别歌等。

过去,木洞人民除在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中演唱山歌外,还举办一些传统聚会,如薅秧歌会、婚嫁歌会、丧葬歌会、闹春歌会、打谷歌会、榨菜歌会、螃蟹歌会、摸鱼歌会、牧牛歌会、童子歌会等。

蓬勃发展

经过巴南区文化部门搜集整理的木洞山歌的曲歌和歌谣己有上千首,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薅秧季节唱的“打薅歌”;秋收季节唱的“打谷赛歌”;打渔人家唱的“摸鱼歌会”、“螃蟹歌会”;放牛牧童唱的“坡上赛歌”;婚礼上唱的“闹房歌会” 等等。这些山歌具有明显的巴渝特色和浓郁淳朴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广大农村群众在劳动、生活、爱情中的勤劳、智慧、喜悦、风趣和幽默。在唱法上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自一人引吭高歌的;有一人领唱多人合唱的;有大伙儿一起齐唱的;还有歌手用食指夹在舌头上发出呜呜的哨声,与另一位歌手的山歌声相合,十分悦耳。这些山歌,犹如一曲曲田园交响乐,音乐性很强,有的每七字句唱到第二节时,一般在第四字处便将声音骤然提高达数分钟之久,随后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后才拖起尾音,余音袅袅。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木洞山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它从歌词和形式上,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各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歌词上既保留了原有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的词句,又增加了农村移风易俗、学习知识、运用科学、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等新内容。在山歌形式上,也由以前的一般对歌,盘歌,发展到现在的联唱、重唱和山歌剧等,赛歌也由过去的个人赛、擂台赛发展到对抗赛、集体赛等多种形式。

木洞人对表达自己生活又易学易记的木洞山歌,情有独钟,世代相传,山歌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这个靠近长江边的丘陵镇中,开口就能唱山歌的农民不计其数,一个人能唱出十多首的也比比皆是,其中能唱出上百首山歌的农民歌手就有十多人。重庆市己将木洞镇命名为“山歌之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和民风民俗的演进,木洞人民演唱山歌的活动和形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如船工号子、作坊号子、薅秧歌等已经或正式在逐步消失,而一些新型的节日赛歌会(如春节赛歌会、国庆赛歌会等)以及山歌擂台赛,中小学山歌赛等则日益盛行,木洞山歌演唱也逐步从田间院坝走上社会主义文艺舞台。

珍视瑰宝

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多种样式。有数以千计的曲目,民间歌手颇多。1991年重庆市命名的第一批40名民间歌手,木洞就占37名,其中能唱500首以上的4名一级歌手全在木洞。木洞还编写了三十余万字的《木洞山歌》专著,2005年12月公开出版。1990年,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木洞山歌又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2:木洞山歌

我校图书室有学生阅览室1间,面积平方米,教师阅览室1间,面积平方米,藏书室4间,面积平方米。

学校共计图书23056本(均衡统计),管理平台20644本,录入惠尔区域化图书馆管理系统13986本,总价值16万1千元,学校报刊书籍共计种,每周星期一至周四下午2点到4点对学生进行开放借书,我们采取的是学生借阅和班级借阅结合的方式,学生阅览室每周一到周四下午3点25到4点25对学生进行开放。

篇3:木洞山歌

1 基本概况

木洞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北部, 长江南岸之滨, 距离重庆港陆路68公里, 水路34公里。该镇地处城市东部重要发展区, 是建设“主城第三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镇幅员面积104.3平方公里, 镇区依水而建, 生态环境优良, 受地形限制, 镇区用地较为集约。

木洞镇在未来发展有两个关键点, 均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产业, 重庆市麻柳沿江开发区产业生活配套服务区规划于木洞镇,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二是旅游, 木洞镇正着手打造两个旅游岛——桃花岛、中坝岛, 涵盖国际金融、生态旅游、游艇基地、湿地公园、星级酒店等高端功能。规划期末, 城镇人口将达到25万人, 成为重庆市主要工业加工区。

2011年7月29日,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专家组对木洞镇进行了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测评。经过现状镇区镇域踏勘、召开政府座谈、资料数据收集整理等现场工作, 木洞镇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城镇自身规划建设管理、节能减排、居民生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2011年9月, 木洞镇成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之一, 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城镇。

2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及特色

木洞镇将按照“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 以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为目标, 开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示范工作。在具体示范工作中, 将立足自身特点, 突出地方特色, 具体做到“三个结合”。

2城镇体系规划

3皇明太阳能效果图

4太阳能应用

第一, 与城镇规划相结合。一是将绿色低碳理念引入规划, 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突出绿色低碳内容的建设, 将新能源应用比例、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比例、污水处理率、公共绿地和绿化覆盖率等指标作为约束性条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二是编制绿色生态专项规划。根据镇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特点, 科学制定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全面指导绿色低碳示范镇的建设, 增强试点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将低碳生态指标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 把规划指标落到实处。如对于桃花岛和中坝岛开发, 要求2个项目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绿色建筑比例到达100%, 并将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

第二, 与三峡库区环境治理相结合。木洞镇有长江岸线10余公里, 位于库区消落带范围内。木洞镇将结合国家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示范, 加强库岸生态综合整治, 加快城镇配套污水管网建设, 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以减缓消落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建设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绿色镇。

第三, 与城乡一体发展相结合。重庆市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十二五”期间, 巴南区确定了“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长极、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围绕上述定位和目标, 木洞镇低碳生态建设项目分为五大类29项, 涉及总投资约为8.68亿元 (见表1) 。

2.1 可再生能源应用

根据本地可再生能源应用资源条件分析, 确定本地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内容为太阳能浴室热水系统、江水源热泵系统、农民新村太阳能热水和农村沼气联户集中供应。

太阳能浴室热水系统:应用项目5个, 集热器应用面积764m2以上, 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960KWp。

新村太阳能热水:应用建筑面积20万m2, 集热器面积1600m2;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2560KWp。

江水源热泵系统:建设2个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应站, 应用建筑面积达55万m2。

农村沼气联户集中供应:采取“一村一站, 联户供应”的模式, 为1500户农户提供卫生清洁的生活用能。

2.2 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

2.2.1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加大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力度, 对政府办公楼、教育科研建筑、商贸街周边的建筑等实施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改造。到2014年, 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0万平米。

2.2.2 绿色建筑推广

大力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桃花岛和中坝岛开发项目实现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 自2012年开始以桃花岛和中坝岛为试点, 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力度, 绿色房地产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4年末, 新建绿色建筑面积42万m2。

2.3 城市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建设

根据《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镇域规划》, 《巴南区木洞镇统筹城乡试点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木洞镇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等, 确定“绿色小城镇试点示范”2012~2014污水管网建设专项目标如下。

2.3.1 污水处理

(1) 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 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m³/d。项目选址在土地垴村文昌宫。使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

(2) 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推广氧化塘等小型实用污水处理系统, 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站4座, 处理规模达到600m³/d, 使村庄污水排放达标率90%以上。

2.3.2 污水管网

(1) 延伸镇区污水管网覆盖区域, 对新建片区及部分未达区域敷设污水管网, 规划敷设管网长度9000米以上, 配套污水处理厂一并建设。

(2) 对部分采用氧化塘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的村落, 集中敷设污水收集管网, 至2014年总管网敷设长度1000米以上。

2.4 环境污染防治

2.4.1 环境保护

(1)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 2014年累计新增林地2000亩以上, 使木洞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0%,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m2/人以上,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60%以上, 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以上。

(2) 通过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 使五布河木洞段的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 库区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水体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发挥休闲旅游景观效应;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重庆市地面水水域功能类别划分》规定的标准。

5给水排水规划图

2.4.2 环境综合整治

(1) 推广生态农业, 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增加有机肥用量, 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 化肥施用量降至400公斤/公顷以下, 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大于90%,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综合利用率大于90%, 畜禽养殖污水排放达标率大于75%, 散养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2) 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完善镇域环境基础设施。至2014年, 镇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使垃圾分类收集在镇区全覆盖, 建设集中垃圾清运转运站2处, 修建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1处。建立完成“社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2.4.3 工业污染防治

(1)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管理, 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 对尚不能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治理。加大对镇域内的青山酒厂、大地化工厂和瑞平化工厂等企业的污水治理, 要求企业上污水处理设施, 使全部生产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对于重点排污企业, 加强水质监测, 有条件的逐步实施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2012年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

(2)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新建企业的噪声源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 必须满足厂界噪声标准。从声源控制上, 尽量选用无噪声的生产工艺、选用新材料、选用低噪声和低辐射设计结构、提高部件设计制造和装配质量。在噪声传播途径上, 采用消声、隔振和减震措施, 增设吸声、隔声等措施。工厂与居民区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噪声隔离区, 设置绿化带降噪、防噪。

(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对于煤渣、废砖、建筑垃圾等一般性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对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实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处置和管理制度。

2.5 环境监管能力

开展环境监管治理站建设工作, 行成专门的环境监管小组, 在全镇设立多处环境监测管理站点, 及时巡视和发现镇区内存在的环境问题, 并着时开展应对治理工作。

2.6 商贸流通服务业

进一步按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规划与改造要求, 新建改造农家店30家。

新建一座2万m2以上城镇商贸中心, 集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于一体。

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 包括桃花岛、中坝岛、长坪山和五布河一带。

3 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重点项目建设效益

篇4:木洞山歌

【关键词】 龙岩山歌;客家山歌;畲族山歌;蒲亨强“核腔”理论;音乐基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龙岩山歌是客家民歌、畲族民歌与河洛(1)文明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受其复杂语言的限制,它一直局限于龙岩本地小范围内流传,不为人们所熟悉。2006年,龙岩山歌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和民众逐渐开始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如,龙岩人大网站上在《新罗区人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一文中就直接提出:决定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列入2011年的重点监督议题;当地的许多音乐工作者也尝试通过新的创作技法,来复兴龙岩山歌的风采。2015年6月,福建省龙岩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年72岁的郭金香女士,走进中国音乐学院原生民歌课堂,为民族音乐最高学府的学子们讲解和传授了龙岩山歌。期间,郭金香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访谈,并应邀录制了宝贵的龙岩山歌音响资料。

作为一个闽籍学子,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龙岩山歌,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它、研究它,从而促进龙岩民众对本土山歌的自信和自觉地传承,一直是笔者的心愿。但笔者发现,目前关于龙岩山歌的理论资料、学术论文确实太少。笔者认为,在新时代下,龙岩山歌要想健康地、长远地传承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理论资料做支撑;而弄清龙岩山歌的音乐基因是处理对其传承与发展关系的核心问题。基于这样的动机,结合自己的音乐学专业知识,笔者试图以蒲亨强的“核腔理论”为指导,通过自己对龙岩山歌的了解以及所收集的资料,对龙岩山歌的音乐特点以及音乐背后更深层次的基因做简要的分析。

一、蒲亨强的“核腔”理论

在《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一文中,蒲亨强教授认为:“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在音乐结构上都存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结构,这种基础结构是每首具体作品中音乐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曲调群体中重复率最高的歌腔。”“它在一首民歌中,通常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典型的核心歌腔,这个核心歌腔在当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是当地民歌的基本腔调”,也就是说“核腔”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某个地域、民族内的音乐结构的本质特点。[1]

“核腔”与西方的“动机”既相似,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机”必须有一个富有特征的节奏形态;而“核腔”则是一组音组,它与节奏形态没有必然关系。同时,西方的“动机”往往是存在于单个的乐曲中;而民歌中的“核腔”则是存在于该地区、该民族的大部分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再生功能。用蒲亨强教授的话就是:“核腔在民歌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它有极强的再生功能,具体表现为形态的古老性、稳定性、派生性和通用性四大功能。这些特性使核腔成为民歌音乐的基础结构,并由此显示出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1]

二、龙岩山歌的“核腔”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一)龙岩山歌简述

龙岩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故又称为“闽西”,这里既是我国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河洛文化区(也就是闽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歌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龙岩山歌,从广义上说,是指在龙岩管辖范围内的,经由当地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筛选、流传的山歌,它根据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山歌和客家山歌两大类,也可以合称为“闽西山歌”;从狭义上来说,是专指以龙岩新罗区为中心,并传播至各地的属于闽南支系文化的山歌,它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流行于龙岩新罗区各乡镇和漳平部分地区,根据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城关山歌、新罗区适中山歌、新罗区大池山歌、新罗区白沙山歌、漳平山歌等等。在龙岩当地民众口中的山歌,一般指的正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本文论述的就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

(二)龙岩山歌的两种核腔音调和文化内涵

根据笔者现所收集的龙岩山歌的谱例来看,龙岩山歌的“核腔”音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a-do-re旋律音组,另一种是以角徴mi-sol为基础的角调式,两者在风格上泾渭分明。

1.客家山歌影响下的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a-do-re旋律音组

在龙岩山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羽商为基础的la-do-re旋律。2015年6月由福建省龙岩山歌传承人郭金香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原生民歌课堂上教授的8首龙岩山歌中,就有6首属于这种类型。

如在《太阳出来红打红》这首作品(谱例1),只有la-do-re三个音,其中la-re是基础之基础,do在两者之间起连接、过渡的作用。郭金香老师演唱的另一首龙岩山歌《反对旧礼教》同样也只有la-do-re三个音。

那么,这种核心音调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翻阅1978年由福建省龙岩县文化局和福建省龙岩县山歌团共同编写的《闽西山歌》[2]一书,我们发现其收集有10首原版山歌,其中有8首属于客家山歌,外加这次郭金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8首客家山歌,共16首。而在16首客家山歌中,有14首频繁使用了la-do-re旋律音型。其中,有1首客家山歌《新打梭镖》(谱例2)更是仅仅采用la、re两音构成全曲。也就是说,这一旋律特征并非龙岩山歌所特有,而是大多数闽西山歌都共同具有的特点。

学界普遍认为,客家山歌以6-1-2-3为基础的羽调式和以so-la-do-re为基础的徴调式,用音简练,正如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以及前文所提到的客家山歌《新打梭镖》,它们都是只采用了la、re两个音。如果说,龙岩地区的客家山歌的这一特点是受到龙岩山歌的影响而形成的,那么江西的客家山歌和广东的客家山歌同样存在这一特点,又该如何解释呢?由此,笔者认为,龙岩山歌的这一特点,是龙岩地区的人们在与客家族群长期杂居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受客家山歌影响而形成的。

nlc202309081006

2.畲族音乐影响的以mi-sol音组为基础的角调式

汉族民歌极少有大量使用角调式的,正如黄源络曾经在《南曲角调式》一文中所提到的:“正在以五声为主的民族音乐中,根据五度相生,‘角’的上方‘变宫’不在五声正音之列,因此‘角调式’缺少上属音支撑,完全依靠下属‘羽’,就会使调式下倾,成为‘羽’的附庸调式。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包括许多民歌和戏曲)‘角调式’因为它不健全,很少单独存在。”[3]然而,在龙岩山歌中却存在大量的角调式曲调(谱例3),毫不夸张地说,以角调式为主的龙岩山歌调是百姓运用最广泛的曲调,其普及程度可以称得上“人人皆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当地人只会唱一首龙岩山歌的话,必定是这种以mi-sol为基础的角调式龙岩山歌调。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大量地使用角调式?郭金香老师解释说,这与龙岩山歌剧在龙岩地区的盛行有关,山歌剧里的龙岩山歌调是家喻户晓的唱段:

龙岩山歌剧是新中国之后出现的龙岩地方性剧种,其中借鉴了汉剧、越剧、黄梅戏等诸多剧种的精华,而龙岩山歌调却是龙岩山歌剧所特有的曲调。那么,龙岩山歌调又是如何而来呢?为什么会是独具特色的角调式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龙岩山歌的资料,其中有一篇名为《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的论文给予笔者很大的启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罗俊毅提到:他在这一地区收集到的所有畲族山歌全部都是角调式的,而在其他畲族聚居地收集到的山歌则具有多种调式并存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景宁畲族较晚迁入景宁地区,只能居住在条件恶劣的半山腰,交通非常不便,不仅与汉人甚少来往,就是与其他畲族聚居地的民众也几乎是从不来往,从而使其习俗和文化都保存得相对完整,在音乐方面则体现为仅使用本民族原生的角调式。[4]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判断,角调式应该是畲族民歌最早使用的音乐调式。

既然角调式是畲族民歌的常用调式,那么就不难理解龙岩山歌为什么如此频繁地使用角调式了。因为,畲族是龙岩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并且他们比这一地区的汉人更早生活在这里。关于这一点,在郭启熹著的《闽西族群发展史》的第六章《畲族先民与畲族在闽西的形成》一文中有所记载:“六朝至唐代以前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住民仍被称为‘蛮’、‘蛮獠’……,当地原住民山越、山都木客,以及早先潜入中原的河老、客家的避难流亡先民,不过势力最大、在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雷、钟、蓝等姓氏的畲族先民。”[5]而畲族历来是有歌唱传统的,在长期的交融中,他们影响龙岩山歌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情理中的。早在2013年对郭启熹老先生的采访中,他就反复向提及此事,遗憾的是,由于音乐研究并非他所擅长,他并未对此进行专项研究。所幸在《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一文中,作者非常用心地记录了几首畲族民歌的曲调,其中一首《高皇歌》(谱例4)与龙岩山歌调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另一首畲族民歌《劝婆歌》(谱例5)与龙岩山歌调也同样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通过将以上两首畲族民歌与前面所列的龙岩山歌《正月初一好日子》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是调式还是音的组织形式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龙岩山歌的角调式最初应该就是在受到畲族民歌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根据离散文化的共性来看,这一原生旋律文化的源头——“畲族民歌”(除了景宁畲族以外)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它在离散的龙岩民歌中,却得以非常好地保存下来。

(三)明确龙岩山歌“核腔”结构与其文化内涵的意义

龙岩历来是山歌之乡,龙岩山歌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受其复杂的语言限制,它一直只局限于在龙岩本地小范围内的流传,未能得到大范围内的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这使得龙岩当地的人民及学者对本土的山歌具有很矛盾的态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时代大背景下,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意识到龙岩山歌对于龙岩人民、龙岩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将独具特色的龙岩山歌这一艺术形式很好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觉得自己的山歌太土气、太简短、太单调而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上不了台面。因此,很多当地音乐人一直在尝试用新的作曲技法创作出新时代下的龙岩山歌。有的认为,龙岩山歌之所以不能像“信天游”那样传播全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语言问题,所以他们极力主张新时代下的龙岩山歌应该用普通话演唱;有的主张,龙岩山歌四句一乐段,太过短小、单调,因此尝试创作像西方艺术歌曲那样的单二、单三等具有完整曲式结构的作品;有的提出,本土的音乐人水平有限,极力主张到省里、甚至是到北京、上海聘请知名作曲家创作……总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满腔热情的背后,他们正在忽略一个绝对不能被忽略的关键点——什么才是真正的龙岩山歌?龙岩山歌最具特征的元素是什么?哪些方面可以创新?哪些方面又需要绝对保留?

所以,笔者认为,明确龙岩山歌的“核腔”音调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直接服务于新时代下那些致力于发扬龙岩山歌的本土学者的理论构建和音乐人的新民歌创作。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面正确的旗帜,使其避免本着“保护、发展”的初衷,做着“破坏、扭曲”的事的悲剧性结果。事实上,龙岩山歌也只是一个个案,目前国内存在着许多像龙岩山歌这样的地方性音乐品种,它们既富有文化价值,同时又由于受语言、流传的范围等原因的限制,较少受到研究和关注,以至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去了本文化原有的艺术特点,失去了其最宝贵的人文价值。因此,跳出本文化的小天地,站在更高、更大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事项,也是解决地方民间音乐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

注释:

(1)河洛的发音是“Hokloh”,又称为学佬、鹤老和福佬,源于中原地区。河洛人,是从中原迁徙至福建省和广东的潮汕地区的移民后裔,其语言归属闽南语系,属于闽南文化区的范畴。

参考文献:

[1]蒲亨强.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87(2).

[2]龙岩县文化局.闽西山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3]黄源络.南曲角调式[J].中国音乐,1983(2).

[4]罗俊毅.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J].中国音乐,2012(2). [5]郭启熹.闽西族群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1职业教育心理学下一篇:风险防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