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现代诗

2024-05-08

经典的现代诗(共14篇)

篇1:经典的现代诗

顾城的经典现代诗集锦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结束】

一瞬间——

崩坍停止了,

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头颅。

戴孝的帆船,

缓缓走过,

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绿树,

被痛苦扭弯了身躯,

在把勇士哭抚

砍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进浓雾,

一切已经结束

【再见】

你默默地转向一边

面向夜晚

夜的深处

是密密的灯盏

它们总在一起

我们总要再见

再见

为了再见

【星月的来由☆烟囱】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烟囱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篇2:经典的现代诗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篇3:论李白山水诗的现代意义

(一) 李白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问题全球瞩目的今天, 细读李白的山水诗,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山水诗不但艺术成就颇高, 而且在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崇尚、天人合一的情怀时, 也使其不朽诗篇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代意义。

所谓“生态意识”, 按照美国生态哲学家莱奥波尔德等人的具体界定就是:

第一, 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鱼虫鸟兽和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 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 在这个大地有机体中, 每个生物占据着各自的生态位, 各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第三, 除了满足生计的需要外, 人类没有权力缩减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1]

在李白的山水诗中, 我们可以读出他把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种精妙语言, 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展现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显示了人与自然山水的密切关系。李白的山水诗中折射出的生态意识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 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李白山水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他将自然山水赋予生命情感, 将生命情感投向自然山水, 把生命主体推向体验的高峰, 描绘出一幅幅或柔和优美、或崇高壮美的山水画面。按照前文对生态意识的界定,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本身就包含了生态的意识。

第二, 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篇都表现了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将自然的力量看得高于人类的活动的态度。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美学家的意识中, “决定一个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 主要不是人的因素, 而是超越于人之上的自然因素。自然不仅赋予天地万物以鲜活的生命力, 而且使我们人类充满勃勃生机, 使艺术家充满创造的活力, 并因此使艺术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2]樊美筠的这段话虽然旨在论述古代艺术家关于美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但用于研究李白的自然审美观却同样奏效。的确, 李白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庐山的“屏风九叠云锦张”, 黄河的“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都使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跃然纸上, 表现了自然生命力的不可超越性和对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第三, 人与自然同在的“合一”情怀。在李白的观念里, 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在《日出入行》中说, 太阳的运行,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 安得与之久徘徊草木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 浩然与溟同科”。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 “兴歇皆自然”, 无须感恩, 不必抱怨, 因为都是由元气构成, 同属大自然, 同归大自然。李白的一些山水诗表达了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的愿望, 他的名篇《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句, 《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句等, 都是观念上把大自然与自我混同一体, 视万物为同类, 山水形象成为诗人的知心友人。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他内在的精神情感, 与他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山水诗中所传达的, 无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崇尚敬畏之情, 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都与前文界定的生态意识的三个方面不谋而合。在李白看来, 世俗之外的大自然浩淼无穷, 他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冥合、生命与宇宙的合一, 这是自然与人格、自然与心灵的神秘契合。李白的山水诗发人深醒:人生是短暂的而宇宙是无穷的, 宇宙的浩大、永恒与人的渺小、短暂的对比激励着人们去寻求一种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永恒。自然, “生态”的概念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但西方人眼中的生态, 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观。生态的概念传到东方, 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比如中国, 它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使人们难以将自然与人、文化割裂开来思考问题, 自然成了经历几千年文明熏染的自然, 自然与人、文化也就融为一体。我们今天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依然能读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永恒, 给我们以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启迪。

(二) 李白山水诗中的旅游审美价值

在山水景观的审美中, 人们十分注重山水自然美中体现的人文品格, 往往对于和历史人物有密切联系的山水景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中国有重古的传统, 珍惜民族的历史, 重视历史古迹和先贤遗迹, 白居易的“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是很好的写照。不但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景点成为旅游热点, 即使是自然风景, 只要有古代文人的题咏也会使自然风物更具魅力, 使旅游者更加向往。旅游是一种个人行为, 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文化活动。从旅游文化的角度, 旅游者被分为娱乐型旅游者、探索型旅游者、经历型旅游者、体验型旅游者和存在型旅游者。[3]其中娱乐型旅游者和体验型旅游者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这个人群有很强烈的寻求放松的愿望, 但是不像其它冒险型等一样寻求刺激, 他们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 选择的目的地多是一些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并且有较高观赏体验价值的地方在放松的同时也注重自我对于旅游地生活品质和文化特性的感知, 获取特殊的生活经历。旅游地的人文精神对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具吸引力。比如旅游者到庐山会想起有李白, 游三清山会了解到葛洪的相关情况等等。

李白善于抓住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 描绘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大自然的形象美一般来说, 有“雄、壮、险、奇、秀、幽、奥、旷”等审美特征。李白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如他笔下的泰山:“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 目尽长空闲。” (《游泰山》其三) 对黄河的描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黄河西来绝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 他笔下的长江是:“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 读李白的山水诗, 往往给人心灵以极大冲击, 能感觉到那些雄山奇峰、大江巨河所呈现的壮阔美、冲突美和崇高美。李白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质融入山水诗的创作, 他笔下的祖国山河不仅张扬着山水的自然天成之美, 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品格。他的山水诗流传至今, 便使自然山水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今天的读者追踪着诗人当年的游迹, 亲身领略诗人作品中充满艺术魅力的高山大川, 体验诗人当年的经历和思想情感, 将比单纯的登临、欣赏自然景观, 更能获得美的享受。从这个角度看, 李白山水诗的社会价值之一, 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审美价值。李白诗中的山水形象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这样, 李白的山水诗应用到当代旅游中, 便实现了社会审美价值、自然审美价值、人文审美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品味他的诗歌, 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活动将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同时, 也将启发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 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综上所述, 李白一生徜徉于山水之间, 热爱自然山水, 他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 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 融铸情辞。今天我们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又惊喜地发现其中的生态意识、旅游审美价值等现代意义还有很大的研究与开掘空间。这样的发现不仅可以完善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 而且可以启发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 还能启发旅游者的人文审美意识。总之, 李白的山水诗魅力无穷, 历久弥新。

摘要:李白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余首, 其中山水诗约一百三十首, 在其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李白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 不仅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他的山水诗还具有关注生态的超前意识和注重古迹的人文品格, 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3页。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4页。

篇4: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

诗的第二节,“东风”、“柳絮”、“春帷”等意象,多见于古典诗词。李白诗《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商隐诗《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思妇幽怨、分别销魂之意。苏轼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词意“幽怨缠绵,直是言情”(沈谦《填词杂说》),寓伤感于飘逸,表达了无限幽怨。正是由于运用了“东风”、“柳絮”、“春帷”等具有古典意象的词语,诗中自然地散发出深沉浓厚的哀伤幽怨之情。思妇心扉紧掩,寂寞孤独,如同枯木;春来不发,好像死水,波澜不兴,而寂寞的背后仍是深深的思念和无期的等待。如此,才引发出第三节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思妇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有一天,她忽然听到清脆的达达马蹄声由远而近,那必是自己思念的人骑马归来,她的心被达达的马蹄激活了,怀着满腔的惊喜,打开久久紧掩的窗扉,迎接归人到家,可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过客,从窗前走过,这和“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何其相似!《错误》确是一首精致典雅充满哀怨的诗歌。

我们说《错误》是一首优秀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它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更在于它的现代手法的运用,彰显了现代诗歌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从叙述视角这个角度来剖析《错误》的现代性。

现代叙述学在分析小说时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作家并不直接在作品中站出来叙事,而是通过叙述者来叙事。古代诗歌中,闺怨诗多为代言体,诗人与诗的叙述者清晰明显。如唐沈如筠的《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诗人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客观地叙述。有的诗人把自己设想为思妇,直接以思妇的口吻叙述,如唐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而《错误》中的叙述者,与此又不尽相同,这个叙述者就是“我”,在诗中充当了两个角色,或者说叙述时采用了两种视角:受限制的视角和全知视角。《错误》诗第一句“我打江南走过”采用的是受限制的视角,第二句和第二节诗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节采用的又是受限制的视角。为了理解方便,我们不妨把原诗改动如下:

过客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思妇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思妇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过客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过客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诗采用的是全知视角,一切尽在诗人的视线之中,可是诗的韵味便荡然无存了。诗中“我”的身份开始并没有明确,我们读完第二节诗时,也会善意地犯一个“美丽的错误”,这样诗便充满了张力,读者产生阅读期待心理,结果却又超乎读者的意料,获得一种意外的美感。接受美学认为,阅读过程中,读者会产生一种期待视野,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契合,读者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满足感,但若是一味契合,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当作品合理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就会产生一种新奇感,阅读兴趣会更浓厚,可以更深刻地获得美的享受。因此《错误》一诗在人称运用和叙述视角上确实独特高妙。

评论此诗,有人认为这个“错误”是“我”主动造成的,有人认为是“你”主动造成的,从诗的内容上看,不管是谁主动造成的,这错误还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吗?那必是一个残忍的错误。如果清楚了叙述视角,明白了叙述视角的转换,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无奈的事实,正如徐志摩《偶然》中所写的那样:“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并非是故意而为的错误,错误才是美丽的,诗意显得更加凄美淳厚。

布鲁克斯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一文中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如果我们认为《错误》这首诗以闺怨意境为隐喻,指代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那么,诗人这位“过客”没有走进古典,皈依古典,而是继续前行,诗人走向了哪里?诗人走进了诗歌的现代,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追求和创造。《错误》这首诗隐含了诗人对古典和现代的态度。这样理解,不知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接近文本的解读。

附: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篇5:春天的经典现代诗摘抄

可以昂首挺胸

把自己扛出去与春天晒一晒

总害怕,久了

身体也长出芽

阳光早从东方启程,草木

也发了芽,少许还开了花

疯狂的姿态

总想给目光增添更多的色彩

平水如镜,春心多情

镜中,更是海涵

无数纷纷扰扰的流光溢彩

鸟空动翼,划过镜影的一层青纱

在虚实间博击

又掉落了几片飘飞的`羽毛

现在眼晴老了,四处见花

但我绝不当盲人摸像

忽然,远风送来一阵阵清香

这一次,我确信

篇6:经典励志现代诗

1、《为自己鼓励》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不经意得到的,

总会轻易的失去,

人生需要持久的努力,

成就积累于点点滴滴。

为自己鼓励,

寂寞难耐时,

让宁静慰籍心灵。

困难重重时,

用信念滋养勇气。

为自己鼓励,

把每一次犹豫作为选择的时机,

将每一回停滞变成力量的积蓄。

为自己鼓励,

在失败的记录中写下挑战,

在痛苦的创伤上铭刻坚毅。

让我们用无怨无悔的心去追求胜利!

2、《青春》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洁无瑕。

青春是无色的。像风变幻无穷,像雾绚丽迷人。

放纵它,遗憾终生;驾驭它,乘风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

让我们真诚地把握住它,让青春之花绽放四季。

3、经典励志现代诗

无悔

人生只售单程票

每个岔口的选择没绝对的坏与好

关键是把后面的路走好

无怨

揣着明白装糊涂很难

别抱怨被生活欺骗

生活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放眼

错过与过错就在一念间

错过别耿耿于怀 有过错别郁郁寡欢

精力无需浪费在昨天

信步

别人有别人的事

走自己的路 做自己的事

即使有人亏了你 人生不会亏你

4、《总有你鼓励》

离别的夜空白

梦和爱已经关闭

很多世事难料

找寻理想境界总是彷徨无边

在意外收获时

才知道还有你在鼓励我

时光如流水

在空白的夜晚

想不到能和你重遇上

互相诉说的时候

才知道你的经历和我的经历

出奇地相同

原来你我曾在情感的路上跌倒

还在创业的摸索中迷惘不堪

说着这些年的过往

我们都忍不住哭泣

在重重困难之后

我们各自找到安慰

就算热情的爱总是枉费心机

就算成功之路遥遥无期

我们还是好朋友

遇上你的友情瞬间美丽

让我们笑看人生吧

让我们欢唱一首歌告别昨日

所有的恨愁和彷徨

都化作烟消云散

用心感受无尽的暖流回归吧

也许这一生总有很多事情超出预计

但是我相信总会得到你的安慰

还有你真诚的鼓励

5、《鼓励鼓励》

你不必太在意

失败只是一次机遇

遇到了

就预示着要上演传奇

只要你热情洋溢

只要你坚强不屈

鼓励鼓励

受了伤不要哭泣

跌倒了你就爬起

在每一个过程中

你都会

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请你相信

我的祝福就是

你的花季

年轻没有失败

只要你竭尽全力

只要你全心全意

你就会与成功相会

你就会活出

与众不同的美丽

微笑吧

让春风再度唱起

我们熟悉的旋律

阳光灿烂

花香鸟语

6、《鼓励自己》

我们都要

学会鼓励自己

历经风风雨雨

走到了今天

多不容易

忍受了孤单

忍受了冷寂

我们的生命

热情洋溢

鼓励自己

面对现实

微笑着继续

什么艰难困苦

不要放在眼里

时间流逝

一切不会变成过去

高高兴兴()

就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所以说

今天就是唯一的经历

一分一秒

篇7:经典爱情现代诗

1、《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8.《沙扬挪拉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2、《左岸》

如果你是活的想真心爱一次,

千万不要站在原地不动,而要走出去。

那个命中注定属于你的人是没有的,

只是你偶尔这么想,给自己一个偷懒的借口。

一见钟情的故事并没有骗人,

只是那点种子还须日日更新方能不死。

不要说累啊累啊,你想放弃了,

你不是追求激情、追求划过夜空的闪亮吗?

那么,即使成为繁星点点中的一颗也要付出一生。

所谓爱情,它原本来自欲望,

只因保持欲望的美丽比什么都难,

我们才选择了克制!

因此绝不要相信什么“精神恋爱”可以拯救世界,

那套说法有利于社会却无益于心灵。

危机四伏的夜晚,爱情受到了挑战,

可要不是四面楚歌它何以变得弥足珍贵?

不要感叹世风日下、抱怨生不逢时,

哪一个时代不是人情冷暖、爱恨交加?

如果你是女人,

请在你做好女儿和母亲的义务外,

留出一点空间给自己。

不论你的名字叫莹莹还是亮亮,

总是辛苦世界的繁忙中一点光鲜和明媚。

如果你是男人,

不要把世界扛在你的肩头。

请相信你的女人,

她除了身体之外没有哪里比你弱小。

所以,不管你叫左岸还是右岸,

都不要做那梦想的船只停靠的彼岸。

爱情,并不是宗教的避难所,

恋人,也并不是教会里的神甫和信徒。

如果你幻想躺在它的床上寻求一份安慰,

那么悲剧的帷幔就会悄悄把你笼罩!

起来吧,带上你的剑!

背叛和出卖正把它磨砺得雪亮!

出发吧,相爱的人,

不要妄想道德和公正会给你们施舍!

你要去的地方比战场还要惨烈,

你要经历的事情比斗争更为残酷。

不要害怕伤痕累累、不要害怕倒下,

因为你的内心充满了爱,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恋爱,恋爱,恋爱……

3、《等待我的真爱》

认识一个女孩

她不喜欢表白

这下有点坏菜

我想把她采摘

担心我会失败

又怕她会不在

来回几度徘徊

最终决定离开

欲和时间比赛

我会一直等待

直到你的到来

哪怕十年数载

等待我的真爱

4、《爱你》

在最寂寞的时候,

想起了你,

唯恐梦里,

丢失了自己。

无论天上人间,

今生不再有你,

情愿化一轮明月,

照在月亮湖畔。

就让这颗心儿,

飘落在彩云之南,

在我们相约的地方,

慢慢老去。

5、《似乎爱情》

似乎爱情

是一个小秘密

那样被爱着的人藏着

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甜蜜

似乎爱情

是那么的若即若离

相互彼此牵挂

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

似乎爱情

平淡得不可思议

我关心你

你关心我

彼此有一种默契

似乎爱情

是一首写不完的情诗

那样有韵律有诗情

让我无法终止那种爱的梦

6、《爱情错过》

一次次爱情从我身边错过

我不知如何是好

每一次的微笑

都可以征服我

可是我还是那么的无动于衷

这不是你的错

而是我没有勇气的结果

因为爱情需要追逐

而我却无功而返

不是我胆小怕事()

只因我不忍心去伤害你

不是我不爱你

而是我不愿打碎那个美丽的梦

你如鲜花般的灿烂

我不忍心去摘

我愿那美丽的错过

篇8: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诗阅读题

【考题】

例1 (2009江苏徐州)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 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2) 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例2 (2009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 细细品味一下, “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 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 诗人到康桥去“寻梦”, 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 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例1取材于名著《繁星·春水》, 运用教材而跳出教材, 考查学生深度阅读名著的效果和迁移能力。参考答案: (1) 冰心 (谢婉莹) (2) 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 努力提高自己, 才能迎来辉煌的成功。

例2考查的也是课内经典诗歌, 围绕诗歌的知识点———语言、情感来设题, 难度适当。参考答案: (1) “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 前者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 这样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 凸显“我”离别时的惆怅之情。 (2) 诗人去寻梦, 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 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是他康桥之梦诗意的再现, 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 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与梦幻, 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爱。

【启示】

诗歌被排斥于中考试题之外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公平:一是对诗歌这一文体本身不公平, 二是对擅长诗歌的同学不公平。2009年出现在部分地区中考试卷中的现代诗阅读, 让诗歌教学和爱好诗歌的同学看到了一线曙光。

事实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以人教版语文教材来看, 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17课23首, 占全套教材课文比例的1/10, 九年级上下册则各独立安排了一个诗歌单元。诗歌被郑重其事地纳入了阅读教学的范围, 中考必须顺应这一要求。2009年出现在我们江苏部分考卷中的几道现代诗歌考题, 正说明“淡化现代诗歌”的问题已经引起命题者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并力图扭转。

篇9:现代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读诗如读文”

《走,我们去植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一首意境优美的现代诗,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师:这首诗写得真美,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首诗是号召我们去植树,哪些词语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生: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

生: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读出欢快的语气。(生读)

(评析: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这位教师是重视朗读的,但她将现代诗教学与一般课文教学等同起来了,完全没有顾及现代诗凝练而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诗歌的特点,这就是教学中常见的“读诗如读文”误区。)

【对策】要走出误区,我们还得从区别现代诗与一般课文开始,可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停顿和节奏,逐步学习表达诗歌的节奏美及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观察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后一段是分行写,一句一行)那读法还和刚才一样吗?你觉得该怎样读,请你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为什么吗?(让学生充分发挥,引导读出换行的停顿)

再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注意了诗句换行的停顿还不够,诗歌的朗读最讲究技巧了,老师这里画出了两处停顿,你觉得该怎么读出来呢?……其实每个人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那接下来的段落该怎么读呢?请根据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试试,马上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感知了现代诗行文的特点,又尝试揣摩了诗歌的语言美,可谓真读诗。

【误区二】“重分析,轻赏析”

要讲清这个误区,首先得讲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一体,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美,现代诗也一样。如《走,我们去植树》第二自然段,意境就十分优美。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学这一段的。

出示:荒滩,沟渠,

山坡,公路……

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随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师: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生答)

师:对,是少先队员。这种方法叫指代。(板书:指代)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说一说?

(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能抓住重点,看似无可厚非,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诗歌的特点再来思考教学的过程,你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分析性讲解,哪还有一丝意境的优美?简直与诗歌教学的氛围格格不入,这就是“重分析”带来的后果。)

【对策】 诗歌教学的侧重点在“赏”,要教出诗歌的画面、诗歌的情感(即意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思考,体会诸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艺术境界。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怎么教的,领略一下赏析带来的好处。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一小节,说说通过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读后)我看到了荒滩、沟渠、山坡、公路。

师:就这么点?注意读读标点。

生:还有好多好多地方,因为这儿用的是省略号。

生:我还看到了红领巾。

师:啊?

生:这儿的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因为少先队员都挂着红领巾。

师:说得真好,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到处都是红领巾在飘扬,真美啊!少先队员在这里干什么呢?谁读出来了?

生:(思考)……植树。

师:很好,那“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仅仅是说同学们在植树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漫山遍野都是小树在成长。

生:阳光下,少先队员在小树边玩耍。

生:少先队员和小树一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

师:多美啊,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就是在赞美这些画卷,谁来读出这些感受?

【误区三】“传授知识重于情感体验”

在教学现代诗《长城和运河》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长城东起哪,西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再请同学们找一找运河北起哪,南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看,这就是长城和运河的样子。课文中还运用了两个比喻句,谁把它们找出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你看,长城和运河多么雄伟!它们有多长呢?(师出示长度资料)要知道,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老百姓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一筐土一筐土地挑才修筑成功的。

生:(吃惊状)啊……

(评析:知识的传授确实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这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传授长城和运河知识的主阵地了。尽管学生学到了许多,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诗歌的特性从何体现?恐怕学生失去更多的是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兴趣。)

【对策】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特点决定了现代诗的教学也需要激情,也需要陶醉,不能过于理性化。享受美、愉悦要成为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情感设计教学,把情感体验提到课堂教学应有的高度。以下是另一位教师的教学。

师:在祖国的蓝天上,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是什么呢?请大家画下来读一读。

师:黑板上有两个圈,一个是山海关,一个是嘉峪关,你能把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吗?(生画)

师:你为什么画得弯弯曲曲呢?

生:因为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因为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

师:是啊,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几千里,让我们看一看穿行在大地上的长城。(出示系列图,加上优美的伴奏乐)

师:欣赏了如此壮观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生:我想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是多么辛劳。

……

师:说得真好!正像同学们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全世界人民都想着能爬一爬中国的长城,见证一下奇迹。(出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生:对祖先的敬佩。

生:骄傲。

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一小节读好。

篇10:现代诗情诗经典

而放弃了自已

心疼你思念阮

而在深夜里哭泣

希望我能在你身边

为你擦乾泪湿的眼

孤单是我给你的伤害

让我吻一吻你的脸

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也让我彻底的哭泣

我用什么来说爱你

只怕我让你更伤心

喜欢你在乎的表情

尤其是吃醋的样子

你会说爱我很久很久

那时最温柔的事

喜欢坐摩哆的时候

轻轻靠在你的背后

让风吹乱你的秀发

拂去我所有哀愁

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也让我彻底的哭泣

我用什么来说爱你

只怕我让你更伤心

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也让我彻底的哭泣

我用什么来说爱你

只怕我让你更伤心

篇11:现代诗经典励志名句

2、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已经启程。 一一一 席慕容<青春>

3、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一一一 席慕蓉<印记>

4、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一一一 郑愁予<错误>

5、“与其在悬涯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

6、爱情是湿的,革命是干的,一湿你就干,一干它就干。 一一一 尹丽川<中式rap>

7、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一一一 俞心焦<墓志铭>

8、只一泡尿功夫,黄河已经流远。 一一一 伊沙<车过黄河>

9、跟他们谈谈爱情谈谈生命也顺便谈谈死亡。 一一一 黑大春<圆明园酒鬼>

10、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一一一 沙扬娜拉! 一一一 徐志摩<沙扬娜拉>

1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一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2、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一一一 食指<相信未来>

13、对于远方的人们,我们是远方。 一一一 西川<眺望>

14、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一一一 多多<在英格兰>

15、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 一一一 周云蓬<不会说话的爱情>

1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一一一 郑愁予<赋别>

1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一一 卞之琳<断章>

18、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一一一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19、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一一一 韩瀚<重量>

20、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惫的头。 一一一 舒婷<中秋夜>

21、你不来与我同居。 一一一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

2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一一一 北岛<回答>

23、即使你穿上天的衣裳,我也要解开那些星星的钮扣。 一一一 芒克<心事>

24、“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一一一 <川江号子>蔡其矫

25、上路的那天,他已经老了,否则他不去追太阳。 一一一 江河<太阳和他的反光>

2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一一 顾城<一代人>

27、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一一一 翟永明<独白>

篇12:春天,为你写诗经典现代诗

一场小雨过后

窗外,春意已盎然

桃花粉红的面容,多情地

绽放着笑靥

妩媚中藏着妖冶

柳丝在无限的春光中

舞动水袖 低吟浅唱

阳光下

一对对飞翔的蒲公英,轻轻

粘在一起悄悄地

说着情话,惹得我

频频回眸

燕子在三月的五线谱上

忘情嬉戏,把春天

荡成秋千

阳光在嫩绿的草尖上

舒缓,舞蹈

一只风筝在花与树间

跌跌撞撞

蜜蜂在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地歌唱

甜蜜的新生活

我的春天,和着春苗

也在开始出土

我的思念,已被迟来的春天烧灼得

热血沸腾

于是,我像个怀春的少女

徜徉在粉红色的梦里,偷偷地

暗藏自己的.心事

很少写诗的我

收集了所有与春天有关的词语

化作一首温润沁香的诗

悄悄地邮寄在你的

梦里

让你夜晚不再忧伤

寂寞 孤独

我幻想自己是一片花瓣,静静地

飘落在你的肩上

我能清晰感受你的呼吸

一起一伏

听你与风儿的对话

你笑靥如花的脸上,酿成了

一壶美酒,深深地

让我沉醉

这一刻,我多快乐

在你的明媚春晖中

任由我多情的目光

绽放为香

轻轻地缠绕在你身边

久久不散

久久不散

……

★ 怎么写诗

★ 失眠写诗

★ 我为你写诗诗歌

★ 日志范文

★ 古人写诗雅趣介绍

★ 青蛙写诗说课稿板书设计

★ 为你写诗经典现代诗歌

★ 寒假写诗叙事作文

★ 青蛙写诗的作文

篇13:现代诗教学的当下管窥与对策探寻

关键词:现代诗,特性与解读,教学现状,校本教材

一、对现代诗“个”性的认识及对其解读的可操作性探索

1. 现代诗的“分行建构”。

从形式上看现代诗不同于散文的一个特征是分行建构, 其用意是将诗由“歌”、“诵”转向“看”, 即由“听觉艺术”转向“视觉艺术”。与古诗不同的是现代诗在格律上的要求并不严苛, 没有固定的格律押韵之规程。很多现代诗如果不分行建构就和散文相差甚微, 它通过分行建构赋予现代诗所在诗行的简短诗句以更多意义, 继而达到意义在视觉进而在形象和思想上的膨胀, 以实现其创作上的意图。其实, “形式就是感性的整体性, 由于它赋予对象以形式并使之存在, 因而可以说, 形式既是意义, 又是本质。”现代诗通过分行建构的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使其自身得以区别于其他文体乃至诗体, 进而确立了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认识和把握现代诗的这种特性将对现代诗教学大有裨益。

2. 现代诗的“间离效果”。

“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 使我们如此熟悉的东西‘陌生化’, ‘创造性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此来营造崭新的情境。诗人通过对我们熟悉的日常画面的重新排列组合, 也通过这种对生活先解构再结构的方式达到对既往的超越和升华。回顾20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轨迹,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九叶诗派的诗、朦胧诗派的诗, 还是以海子为代表的“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的诗,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采用“间离效果”, 即用别样的视角观察挖掘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悉常事物和情理。诗人在创作现代诗时故意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 以达到“新与奇”的效果。因此,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 要注意将诗人有意使之陌生化的东西还原为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难解的充满象征性的现代诗意象。

3. 对现代诗的解读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现代诗首先是作为诗而存在的, 诗作为一种文体有其解读之通法, 古诗的一些基本解读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过来解读现代诗, 如作者、作品背景的介绍, 语言的分析等。众所周知, 文学有两个必要构成因子:一是情感;一是想象。现代诗也不例外, 然则现代诗有其所处时代的原因, 现代诗在继承诗歌的基本要素的同时兼具“现代主义”甚或“后现代主义”的很多特质。因此, 解读现代诗时, 在抓住诗歌的基本解读方法的同时, 还要重视从其“现代性”和其“个”性考虑进行解读。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 诗唯有自己解释, 否则它就不能解”, 但是现代的很多持结构主义观点的学者都认为文本在作者完成后便具有自足性, 摆脱了作者的控制。所以, 如上所述, 我们把解读诗歌的基本程式作为基础, 但是要想真正深入的解读诗歌, 我们还要抓住其现代性——间离效果和“个”性——分行建构的特点。

二、中学语文现代诗教学现状

1. 学生对现代诗“学”的现状。

为了解中学生对现代诗的态度, 我们在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和甘肃省陇西县的中学进行了走访调研, 初步统计了在三地六所中学回收的调查问卷, 其结果显示学生对现代诗的态度如下表: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 对于现代诗, 大多数学生的态度都是介于“喜欢”和“不喜欢”之间的“一般”, 换言之, 即对现代诗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很低。并且较之城镇中学的学生, 农村中学的学生对现代诗感兴趣的比例更低。可以说, 现代诗在学生心中的尴尬地位, 对于现代诗的教学起着或隐或现的负作用。而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主体对现代诗有一种负情绪, 对于真正地发挥现代诗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预期可能要费一番周折。

但在走访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二律背反”的现象, 即与学生喜爱现代诗的人较少的情况相反, 学生自己尝试创作或模仿诗人写现代诗的人较多, 很多学生都向我们反映自己曾有过仿写或创作现代诗的尝试。此外, 一些学生对于现代诗的喜爱确实让人欣慰, 其中沈阳的一所中学甚至有学生自己创办了刊物, 我们在读了学生的作品后, 发现他们有着很深厚的现代诗素养。其实, 如果这种做法得以推广, 中学生对于现代诗的态度就会有很大改观, 也可以让现代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2. 教师对现代诗“教”的现状。

在与几所中学教师的座谈后, 我们发现, 很多教师对于现代诗并没有特别地感受或关注。在现代诗的教学过程中, 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教参等资料的指导囿于遵循过深, 少了一分现代诗该有的现代性。此外, 现代诗的特性没有引起多数教师的足够重视, 很多教师在讲解现代诗的时候, 还是像讲解古诗那样按部就班地走模式化之路,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代诗的独特魅力, 也多了一些“误读”的风险。

当然, 一些教师对于现代诗教学有很多独到且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其中, 沈阳市某中学的姚老师由于特别喜欢现代诗, 在他指导和引领下, 该班级、该年级乃至该校的各年级都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文学刊物, 其中有一板块即为现代诗专栏。我们在与姚老师的交谈中得知, 学生在中学阶段喜好阅读乃至创作现代诗并没有带来老师先前的隐忧——语文成绩下滑, 反而有所提高, 尤其是作文成绩有较大提高。对于其中的原因, 据这位老师介绍, 是得益于学生在练习创作现代诗的时候对生活中的细节、小事物多了观察, 有利于“写小”, 发现司空见惯里的陌生, 也多了哲理化的思考, 有利于“写深”。在“写小”和“写深”的过程中, 为学生作文的提高积累了新素材, 也挖掘了更深的对生活的思考, 破解了以往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和缺乏真情实感的难题。

3. 教材中现代诗“量”与“质”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较之从前不难发现人教版语文教材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以初中教材为例, 所选现代诗数目由原来的7首增至现在的23首, 可以说课本中现代诗的数目实现了真正的扩容, 并且所选篇目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国内的不再局限于四五十年代的诗歌, 国外的有很多有代表性的现代诗作得以入围, 也正可以说明这一现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编者正在重新审视现代诗在语文教学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与地位, 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重新定位的回应,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学语文现代诗在教材中的地位, 改变了其以往的尴尬位置, 更解答了教师以往对于现代诗是教与不教的“鸡肋式”的两难抉择。同时, 也提醒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现代诗的教学和为如何应对这一“新变”做出应有的应对, 对于学生来说也要更加重视提升现代诗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虽然中学语文教材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做出了自己的变化, 在现代诗的选编数目上做出了相应的增加。然而, 翻开中学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 在现代诗选编进入教材数目扩编的情况下, 其甄选角度和标准也有待重新审视, 其中, 中学语文现代诗的选编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思想大于艺术的标准仍未有真的改观, 以往的重“诗教”轻“诗美”和强调“文以载道”的传统难以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人文精神培养之目标。除此之外, 现今的多数教材都没有切实考量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成熟度这一实际情况, 选编适合中学生的现代诗作品, 因而很难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也阻碍了现代诗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

三、应对中学语文现代诗教学现状的初步策略探寻

1. 让学生直面现代诗, 培养其对现代诗的兴趣。

我们上面的走访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对诗有一种回避, 他们中很多人不敢与现代诗面对面, 不敢也不愿去接触现代诗。其实我们知道青少年是诗歌的年龄, 然而他们对于诗歌本应该有的热情却被今天生活的快节奏消解了。如杜衡所言, “在年轻的时候谁都是诗人, 那时候我们差不多把诗当作另一种人生, “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世俗的人生”。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年轻的时候谁都不愿是诗人”的情况, 我们的任务其实已然明了, 那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现代诗的热情和兴趣, 让他们乐于去接触现代诗, 甚至去创作现代诗, 在现代诗中发现乐趣。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发现现代诗的奥妙, 进而去思考和运用它。

2. 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与研究。

教材是针对使用的整体而不是为部分学生编写的, 那么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适应性差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套教材的容量是不够的, 层次是较低的;而对于另一些学生它可能是容量较大的, 层次较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校本教材研究者和建设者加强其针对性, 弥补现行教材存在的对于本校而言适应性差的问题,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现代诗教学而言, 也可以弥补现行教材出现的现代诗“量”与“质”的不足。对于同一套教材, 城镇中学的学生和乡村中学的学生对于其适应性差异是明显的。为此,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校, 都应该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以提高其对本校学生群体的适应性。在编写语文校本教材时, 对于现代诗而言, 甄选标准在学校自己的手中, 就可以克服通行教材时的很多问题, 如针对性不强、适应性差等。

参考文献

[1]王剑.现代诗分行建构的理据与功能[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眦, 2007, 26 (7) :89-90.

[2]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28.

[3]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5 (5) :72.

[4]痖弦.中国新诗研究[M].台北:台北洪范书店, 1982:55

篇14:艾青诗论话语形态的现代品格

关键词:艾青 诗论 话语形态 现代品格

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特指关于艾青所特有的《诗论》话语方式和话语行为的显现。艾青用诗人的笔触写下了充满诗性色彩的《诗论》。与传统的诗论诗话相比,艾青的诗论是不同的,有特色的,即具有现代品格。突出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论境界的追求等方面。因此,艾青诗论的话语形态与传统的诗论诗话有明显的区别。

语言文字的运用往往又和理论境界的追求是交织在一起的,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其实就是追求一种较高的理论境界,同样,追求理论境界也必然要求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否则就达不到那种较高的理论境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个字,境界便若人间天上之分,不是身在其中的人只怕难以体会个中甘苦。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说:把‘几’字改为‘一’字,才是早梅。齐己对着郑便下拜。某人做《御沟》诗:此波涵地泽,无处濯尘缨。拿给皎然看,皎然说:‘波’字用得不好。某人愤怒的离去。皎然暗中写一‘中’字在手心,专门等待他回来。过了一会儿,这个人狂奔而来,说,我已经把‘波’字改为‘中’字了。皎然把手伸出来给他看,两人相视大笑。”[1]《随园诗话》在古代诗话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在随园,袁枚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表现出诗话很大的随意性的那种特点。这一点,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非常相似。可以说,中国传统诗论是在锤炼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注重的是对诗学理论的含蓄的理论境界的追求。而与此相比,艾青的《诗论》的话语形态便有所区别了。

艾青《诗论》是艾青在进行诗歌创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对诗的一些理解,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对诗与生活,诗与时代等所作出的深刻思考。比起以前诗话那种随意记录其言行来说,艾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了更充分的准备。而且艾青的《诗论》关于那种评论性的话语已经很少了。他更多的是注意对诗歌的看法,更多的关注诗歌理论,甚至是自己写作经验的总结和陈述。如:“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以及“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全般的知识的综合。”[2]前者对诗作出了一个界定,这个在古代的诗话当中是几乎见不到的。后者论述了诗和诗人的关系。当然,后面艾青还论述了诗的精神、诗歌美学、诗的语言、形象等。相比古代的那种评说性的诗话来说,艾青的《诗论》才称得上是真正感悟性的诗话。

当然,艾青的《诗论》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谈诗,艾青也谈到了该怎样写诗:“我所要求的再简单不过了:好的原稿纸;揉皱过的原稿纸对于我是最不利的。我爱在白的感觉上,编织由于富有形象的句子组成的诗的花圈。一只普通的钢笔(我从来没有用过派克钢笔),但我最讨厌钢笔漏水,钢笔一漏水了,诗的情绪就像墨水一样凝聚在纸面上了。墨笔也是我喜欢用的,但用墨笔的时候,情绪的抒发没有用钢笔的时候舒爽。我常在清晨写诗,常在黎明的时候写诗。”[3]这样,艾青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写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写作习惯。是对个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尽管他是艾青个人的,但对人们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艾青正是凭着自己对生活。对写作的感悟而凝结起来的语言文字,成就了诗论。除此之外,因为艾青所处的时代不一样,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逐渐替代了文言文的应用。由于艾青的诗论是由白话文写成的,所以,和古代文言诗话有显著的区别。白话文比起文言文来说,更加注重语言的逻辑思维,通过大量连接词的运用,白话文的逻辑性比原来没有或很少连接词的文言文的逻辑性加强了许多。较之以前的文言文,白话文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通俗易懂,才失去了往日语言文字中那种言意隽永的特点,包容性也要更弱一些。但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更清楚明了,逻辑层次更分明。体系性更强一些,比如艾青的诗论里面涉及到诗论、诗人论、诗的散文美、诗与宣传、诗与时代等内容,具有相对完善的诗学体系。因此,现代诗论特别是艾青的感悟式的诗论,相比古代的诗话有更强的逻辑性。具有明显的现代品格。

注 释

[1]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2.

[2]艾青.诗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4.

[3]艾青.诗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07.

上一篇:家乡的春节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齐齐哈尔中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