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2024-05-14

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通用6篇)

篇1: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温陈街道办事处齐庄村村委会:齐玉顺

申请人齐瑞志与被申请人齐庄村委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赔偿纠纷一案,本机关依法已予受理。现定于2016年 7月20日上午9时在温陈街道办事处会议室举行听证会,你应当携带有关身份证件、证据材料准时出席。委托代理人参加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本次听证会有主持人:齐庄听证会参加人员名单 主持人:侯保军

听证员:刘延峰、曹学科、于海涛、朱富亮、薛光、谢遵建、张宝常

特此通知。

温陈街道办事处

2016年7月7日

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温陈街道办事处齐庄村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徐洪林

申请人齐瑞志与被申请人齐庄村委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赔偿纠纷一案,本机关依法已予受理。现定于2015年 8月31日上午9时在温陈街道办事处大会议室举行听证会,你应当携带有关身份证件、证据材料准时出席。委托代理人参加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本次听证会有主持人:赵维坡 听证员:刘延峰、曹学科、于海涛、张吉勇、于富国、赵洪海、谢遵建、张宝常、石慎勇

特此通知。

温陈街道办事处

2015年8月13日

篇2: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第一部分

一、公布听证事由 根据《山东省信访事项听证办法》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现在开始对信访人张辉昌、李学华、张昆仑等营子村村民上访反映村支书周瑞瑜贿选,利用集体土地盖楼中饱私囊,非法将村里土地房屋划归其弟弟周瑞华,营子村生活用水不能饮用等问题举行听证会。《信访事项听证通知书》已经于2012年9月11日送达潍城区西关街办营子村信访人张辉昌、李学华、张昆仑等人。信访人张辉昌、李学华、张昆仑等人已经阅知并在回执签字同意参加听证。

二、介绍参加听证会人员以及听证员 下面我宣读主持人、记录人、工作人名单:本次听证会由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长王建勇同志主持,区信访事项复查办公室的同志担任记录员。

本次听证有听证员共x位。区人大代表王忠东同志、区政协委员马永生同志、区纪委委员崔久美同志、区委组织部宫世伟同志、区法制局许岩同志、区委群工办曲长源同志、区民政局丁闪星同志、人民调解委员会马志坚同志、律师王卫国同志。

三、询问信访人是否申请听证员回避。现在询问信访人,是否申请听证员回避。

四、宣布纪律

现在宣读听证会纪律:

1、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发言或提问;

2、发言要简明扼要,语言要文明得当,禁止侮辱和恶意攻击他人,发言中如有与本信访事项无关的话或发言时间过长,听证主持人有权提示或责令中止;

3、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信访事项承办人不得擅自中途退场,信访人及其代理人未经允许中途退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4、不得有大声喧哗、哄闹等有碍听证秩序的行为;

5、不得携带与听证会无关的物品及录音录像等设备。我宣布听证会开始!第二部分

一、信访人陈述信访事项并提供相关证据。

1、现在由信访人就信访事项陈述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听信访人说,并控制信访人陈述内容在材料涉及范围之内)

2、现在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处理信访事项的证据和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的依据以及处理意见

(听承办人说)

第三部分

一、总结争议焦点 下面我总结一下信访人的信访请求: 2 信访人张辉昌等人不断上访反映以下5个问题:

(1)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周瑞瑜在1994-1995年期间,利用给与

村委合伙开发的名义,用集体的60亩粮田盖了50户二层小楼,卖房款全部归个人所有;

(2)2003年周瑞瑜利用自己承包的20亩地盖了18户二层小楼,卖房款全部归个人所有;

(3)周瑞瑜不择手段与前任支部书记非法将村里的10亩地,20间房屋的一处工业场所,打白条归在周瑞瑜弟弟周瑞华的名下;

(4)营子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周瑞瑜在2011年选举中,给每个党

员2000元拉选票进行贿选;(5)营子村村民生活用水不能饮用。

二、提交证据。现在根据本会总结的争议焦点问题提交证据。

第四部分

一、听证员发问 下面由听证员就不清楚的问题向当事人发问。

(听证员提问)

二、最后陈述 下面由信访人作最后陈述。下面由信访事项承办单位作最后陈述。

三、听证员发表意见

请听证员就信访案件的某一事实、证据发表意见。

第五部分

一、宣布休会 现在休会,请当事双方回避。

二、合议

请听证员合议形成合议意见。(听证员合议并形成合议意见)下面请听证员就形成的合议意见进行投票表决,在表决票上表明同意或不同意合议意见。请工作人员发下表决票。(工作人员发票,听证员填票)请工作人员收回所有表决票,请一名听证员、一名工作人员、一名旁听人员共同计票。(计票结束)本次表决结果,全票支持所形成的合议意见,将以此合议意见作为本次听证结论。

三、听证会继续进行 我宣布听证会继续进行,工作人员请当事双方返回会场。

下面请听证员代表宣读听证结论。(听证员代表宣读听证结论)下面我宣布本次听证会到此结束,请当事双方核对听证笔录并签字,领取听证结论。我们将会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本次听证会调查、辩论情况和听证结论按程序报有关领导审批。4篇二:信访事项听证程序流程图 信访事项听证程序流程图 篇三:信访听证会程序

信访听证会程序

第一条 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并核对信访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

(二)听证主持人公布听证事由及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并询问信访人及相关人员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听证主持人向听证参与人及旁听人员宣布听证权利义务及听证会纪律;

(四)信访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进行信访事项陈述并提供相关证据;

(五)原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处理信访问题的事实、证据和使用政策法规的依据及处理建议;

(六)信访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七)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就有争议的事实、依据、处理建议进行答辩;

(八)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作最后陈述;

(九)原信访事项承办人作最后陈述;

(十)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及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暂时退场。听证主持人组织听证员就听证事实和证据,以及使用政策、法规等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发表听证意见,经评议、合议后形成听证结论;

(十一)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及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入场。由听证员代表按照合议后形成的结论发表意见,最后由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论并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条(听证主持人告知)信访人有如下听证权利和义务:

(一)有权申请与信访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回避,即信访人认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上述人员进行回避:

1、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是信访事项的当事人或信访事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近亲属;

2、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与信访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

3、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与信访事项的有关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信访听证会公正进行的;

信访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听证会开始前提出;回避事由在听证会开始后知道的,也可以在听证结论作出前提出。回避由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做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有关听证会的工作;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对信访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四十八小时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做出决定;

(二)有权对信访事项涉及的事实、依据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三)有权对信访事项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四)如实陈述信访事项的事实并回答听证主持人、听证员的提问;

(五)遵守听证会场纪律。

第三条 听证参加人及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准鼓掌、喧哗、吵闹;不得有其他妨害听证活动的行为;

(二)旁听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听证区;

(三)听证参加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退出听证会,信访人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中途退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四)任何人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五)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听证会上进行录音、录像、照相;

(六)当事人发言时,应当坚持摆事实、讲道理,注意文明礼貌,不准攻击、辱骂他人;

(七)不准吸烟,嚼槟榔、口香糖,保持室内卫生;

(八)关闭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

(九)违反上述纪律的,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责令其退场。对被责令退场的信访人视为撤销听证资格。

第四条 听证结论为本级处理终结意见,并由举行听证部门或单位将听证结论在15日内送达信访人。

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做出中止听证的决定: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场或证据需要重新鉴定、勘验的;

(二)信访人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参加听证的;

(三)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的。

第六条 听证完毕应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有信访人及委托代理人、原承办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等人签名。拒绝签名的,笔录中应予以载明。听证资料(包括听证笔录、录音、照片、录像、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及信访人提供的有关证据)由举行听证的部门或单

位立卷归档。

第七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负责提交听证报告,交单位负责人审定,并报上级相关部门备案。

第八条 听证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由;

(二)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单位、住址等);

(三)听证时间、地点;

(四)听证的简要经过;

(五)事实处理意见和建议;

(六)听证结论;

(七)其他有关事项。

第九条 信访人对听证结论不服,又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而再次信访申诉的,本级和上级机关及信访工作机构不再受理。篇四:信访听证会 破解

信访听证会 破解“钉子案”

如何有效解决错综复杂的疑难信访案件?如何解决老信访户“锲而不舍”的重访、缠纺问题?如何让信访双方走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以理服人?这些都是当前基层信访工作最棘手的问题。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通过试行信访听证会制度,借助听证这一形式,给当事人搭建一个辩理析法、澄清事实、明辨是非的平台;同时,使各级领导及群众详细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掌握信访事件发展动态,通过平等对话,多方参与,把问题摆在明处,把观点亮在桌面,以法为纲,以理动情,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找到当事人上访的症结,赢得当事人的认可,最终实现真正的息诉罢访。

一、信访听证会的主要做法

(一)听证范围

1.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信访案件; 2.经多次处理未果,信访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老信访问题; 3.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件; 4.信访调查结果向反映人反馈后,反映人不满意继续上访的; 5.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的。

(二)听证的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在举行听证会前,由旗信访局进行协调、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在这一阶段,调查人员首先要掌握信访问题的第一手事实证据材料;其次要查询了解有关

政策、法律、法规,为裁定信访事项准备依据;再次要明确听证会的组成人员,一般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包案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有关负责人、当事人及其家属、有关知情人等。2.听证辩论阶段。这是听证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程序共分6个部分:(1)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要求当事人在听证会上服从主持人的安排,提出问题、陈述观点要有理有据,不能胡搅蛮缠,辩论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律为准绳,要尊重人格,不能出现谩骂污辱等过激言行。(2)由调查人员将信访问题的发生、发展及有关部门的处理过程作详细介绍。(3)由信访人或其代理人进行陈述,对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进行答辩。(4)听证评议委员会成员发表看法和意见。(5)双方当事人作最后陈述。(6)听证评议委员会进行合议并宣布最后处理意见。对于不能当场决定的问题,由听证评议委员会进一步限时调查取证,讨论研究后作出决定,再给予答复。3.跟踪督办阶段。对听证会作出的决定由有关职能部门专人落实,信访部门进行督办,及时反馈。对听证处理意见仍不满意的,要继续做好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帮助解开其思想疙瘩,稳定其思想情绪,从而最大限度遏制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及集体上访。

二、信访听证会的意义和成效

提高了信访工作处理效率。信访听证会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为解决矛盾提供了一个平台。听证会采用了类似法庭审理案件的处理程序,当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相互辩论,搞清了是非曲直,从

而为解决矛盾、实现息诉罢访找到突破口。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听证会期间组成评议委员会,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信访问题,发挥了部门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了处理纠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成了大信访格局,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听证会的采用,有效地了解决了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气无处出、有理无处摆的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尊重了信访人的知情权和发言权,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也提供了一个宣传政策法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高了信访干部素质。推行信访听证会,要求信访干部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知识、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信访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

规范了信访行为。信访听证会将问题置于大庭广众之下,程序严谨、气势威严、听众众多,处理公开、公平、公正,改变了部份信访人胡搅蛮缠的现象和他们的无理要求,规范了他们的信访行为,推进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当前我国信访制度正在进行重大变革,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通过召开信访听证会,可以充分地依靠和发动群众,既可以减少信访部门的压力,也可以让民众的合法权益更有尊严、有效率地得到保障,又可防止个别人员在合理诉求达到满足后通过向上访、非访达到过高要求。它既是对民意的尊重,又体现了一种务实精

神,有利于在群众中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群众参与的评价体系平台。

当然,笔者认为举行信访听证也需注意几方面问题:

一是信访听证会应主要针对有些信访事项按照政策规定已经解决,但没有达到信访人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组织听证会,可以让社会各界来观察评价谁是谁非,从而得到合理的听证结果。

二是信访听证会应把制度建设作为前提,确保信访听证程序完整、有据可依,切实做到程序合法、过程合法、反馈及时。

三是信访听证会组织者应为第三方。一般信访听证会都是由接访部门发出邀请,并由其主持,但是从目前看这种方式难以让上访者信服。因此,今后应当成立具有一定权威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和强化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保障信访案件的公平、公正解决,让双方满意。篇五:信访听证会程序

信访听证会程序

第一条 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并核对信访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

(二)听证主持人公布听证事由及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并询问信访人及相关人员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听证主持人向听证参与人及旁听人员宣布听证权利义务及听证会纪律;

(四)信访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进行信访事项陈述并提供相关证据;

(五)原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处理信访问题的事实、证据和使用政策法规的依据及处理建议;

(六)信访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七)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就有争议的事实、依据、处理建议进行答辩;

(八)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作最后陈述;

(九)原信访事项承办人作最后陈述;

(十)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及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暂时退场。听证主持人组织听证员就听证事实和证据,以及使用政策、法规等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发表听证意见,经评议、合议后形成听证结论;

(十一)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及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入场。由听证员代表按照合议后形成的结论发表意见,最后由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论并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条(听证主持人告知)信访人有如下听证权利和义务:

(一)有权申请与信访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回避,即信访人认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上述人员进行回避:

1、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是信访事项的当事人或信访事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近亲属;

2、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与信访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

3、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与信访事项的有关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信访听证会公正进行的;

信访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听证会开始前提出;回避事由在听证会开始后知道的,也可以在听证结论作出前提出。回避由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做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有关听证会的工作;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对信访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四十八小时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做出决定;

(二)有权对信访事项涉及的事实、依据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三)有权对信访事项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四)如实陈述信访事项的事实并回答听证主持人、听证员的提问;

(五)遵守听证会场纪律。

第三条 听证参加人及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准鼓掌、喧哗、吵闹;不得有其他妨害听证活动的行为;

(二)旁听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听证区;

(三)听证参加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退出听证会,信访人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中途退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四)任何人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五)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听证会上进行录音、录像、照相;

(六)当事人发言时,应当坚持摆事实、讲道理,注意文明礼貌,不准攻击、辱骂他人;

(七)不准吸烟,嚼槟榔、口香糖,保持室内卫生;

(八)关闭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

(九)违反上述纪律的,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责令其退场。对被责令退场的信访人视为撤销听证资格。

第四条 听证结论为本级处理终结意见,并由举行听证部门或单位将听证结论在15日内送达信访人。

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做出中止听证的决定: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场或证据需要重新鉴定、勘验的;

(二)信访人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参加听证的;

(三)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的。

第六条 听证完毕应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有信访人及委托代理人、原承办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等人签名。拒绝签名的,笔录中应予以载明。听证资料(包括听证笔录、录音、照片、录像、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及信访人提供的有关证据)由举行听证的部门或单位立卷归档。

第七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负责提交听证报告,交单位负责人审定,并报上级相关部门备案。

第八条 听证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由;

(二)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员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单位、住址等):

(三)听证时间、听证地点:

(四)听证的简要经过:

(五)事实和处理意见建议:

(六)听证的结论:

(七)其他有关事项:

篇3:信访听证会听证通知书

听证始于司法领域, 是一种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而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司法权运作模式, 同时也是利害关系人的一项程序性权利。而后, 伴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 听证制度就被引入到行政领域, 由此形成了行政听证制度。所以, 行政听证制度其实就是在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前, 就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 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 由行政相对人陈述理由和提供证据, 进行质证和辩驳的程序性法律制度。

西方有关行政听证的思想源远流长, 其法理基础可以追溯到英国法的自然公正原则, 美国法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德国等国家的法治理论和依法行政原理。

第一, 英国法的自然公正原则。自然公正原则源于自然法, 最初适用于司法领域, 后来被引入到行政领域。关于自然公正原则的内容, 王名扬曾对此做过很好的归纳, 认为这一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 任何个人或团体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2) 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时如果有可能使他人受到不利影响的话, 必须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其中, 第二方面内容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听证制度。因此自然公正原则可谓是行政听证制度最早的法理基础。

第二, 美国法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美国1791年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 任何人都“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强迫作为对自己不利的证人, 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 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这里“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是一种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如果说实体性正当法律程序要求的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要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则要求在实施法律时, 不管法律本身是否具有正当性, 实施者都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正当程序和方式, 这里面就包括让当事人了解诉讼过程、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这种正当法律程序的规定, 就暗含了当事人要具有听证的权利。美国人莫特写道:“正当程序给许多‘自然权利和正义’的原则提供了保障。”[2]可见,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正是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之一。

第三, 德国等国家的依法行政原理。“德国《基本法》上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听证制度, 但是作为一般的具有宪法根据的法律原则, 很久以前就得到了承认。”[3]可见, 虽然大陆法系的德国对行政程序没有过多的强调, 但是在他们的法治理论中已经暗含了行政听证的思想。法国也有着类似的情况, “法国行政法上的防卫权原则和对质程序, 基本上浓缩了行政听证制度的全部内容”[4]。这就构成了后来的行政听证制度的又一法理基础。

二、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发展状况及功用分析

(一)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状况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行政听证的法理基础, 公法学界还是有些争议的, 但是至于行政听证的思想, 一般都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刑事诉讼领域重要的思想, 早在西周时, 就有“两造俱备”、“听狱之两辞”、“五听”等记载, 可以说是最早的听证思想。但是, 笔者认为, 这种听证思想毕竟和现在的听证制度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它主要是皇权统治之下官吏断案的一种方式, 反映的并不是民主的思想和要求。现在意义上的行政听证制度主要是从西方引入进来的。

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首开先河, 在第五章第三节中专门规定了听证程序, 标志着中国行政听证程序的确立。之后, 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决策领域;200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将行政听证制度引入行政立法领域;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听证制度引入环境影响评价;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开始在行政许可领域进行行政听证;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也对行政听证作了相关规定。可见关于行政听证, 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成就。那么行政听证制度到底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有什么法律和政治方面的意义呢?

(二) 中国发展行政听证制度的功用分析

1. 行政听证有利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

行政听证是行政相对人的一项程序性权利, 当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遭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时, 当事人能够通过行事这种权利, 进行抗辩, 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正如美国宪法修正案起草人麦迪逊所言, “正当法律程序是防止立法或行政部门僭越专擅、侵害民权的金城堡垒, 而法院则是维护其功能的卫士”[5]。实行行政听证制度, 一方面可以在行政行为之前为其设定好方式和步骤, 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可以在侵权发生之后为受害人争取到维权的依据和途径。这种程序正义在当下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转型时期的阵痛和负担, 往往会加剧政府和民众的矛盾, 发展行政听证制度可以减轻由于实体方面的非正义可能给相对人造成的伤害, 缓和矛盾, 保持社会稳定。而且, 行政听证制度设立本身体现的就是行政相对人尊严的维护。它将行政相对人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 而不是传统的行政权单向地强制性地发号施令, 也是命令行政逐渐转为合意行政的体现。

2. 行政听证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

行政听证是行政权运作的一项程序性要求, 对那些可能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处理和处分, 以及涉及到众多相对人的利益的行政行为进行听证, 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运作。“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法制建设中, ‘强制执行’已经成为不能轻易质疑的‘政治正确’”[6]。行政权的行使充满了肆意和强制。但是法治国家之下, 再桀骜不驯的行政权力, 也不能游离于责任和法律之外。行政听证对于行政权力的规范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一是提高行政权运行的可预见性, 通过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时空要素进行安排, 使其具有可预见性。“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 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他自己的个人事务。”[7]从而避免因为行政权行使的随意性;二是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从此之后, 罩着行政权的不再是一个黑匣子了, 而是透明的玻璃箱。不管是行政权的越位、缺位还是错位都一目了然。“公正的听证程序有如达摩克利斯剑, 时刻防范行政机关的专横恣意, 有利于促使其依法行政和公平行使权力”[8]。对于行政权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来说, 推行行政听证制度以期对行政权进行约束和规范还是让人有些期待的喜悦。

3. 行政听证有利于提高公共事务管理的质量

“政治和公民权利, 特别是那些与保障公开的讨论、辩论、批评以及持有不同意见有关的权利, 对于产生知情的、反映民意的政策选择过程, 具有中心意义。”[9]行政听证体现的就是行政相对人的这种权利, 它对于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质量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行政听证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这里又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 行政听证制度下, 利害相关人都参与进来, 表达意见, 有助于汇集众人智慧, 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第二, 通过公开、公正地协商与辩驳, 最后达成的行政决策会更加符合民意, 而符合民意本身就是公共事务管理高质量的体现。再次, 行政听证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可接受性。在行政听证的过程中, 行政相对人不再是行政权运作的旁观者, 他们不仅能够参与到行政决定的过程中, 而且有机会平等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么, 这种经过符合公意的程序产生出来的公共政策或是行政决定, 也就更容易为行政相对人接受。

4. 行政听证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 加强政治沟通

对于民主思想的信仰者来说, 行政听证是个迷人的角力场。在这里, 所有利害相关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没有身份、级别的限制, 可以质证、可以辩驳, 专家的调查取证和普通民众的意见表达都可以畅行, 官方的决策将不再“官方化”。那些原本感觉国家大事远在天边的人, 开始忙碌着为城市规划建设调查取证。也许并不是受到民主的感召, 只是纯粹维护自身的权益, 或者以客观的立场就事论事, 总之, 他们都在无意中践行着民主的理念。托克维尔认为, 发展地方范围内的公众参与正是培养民主素质的最好场所。我们一直在探寻民主建设的路径, 却又常常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宏大的制度架构极有可能因为学理上的争辩或是操作上的意想不到而导致搁浅, 反倒是底层次、小范围的实践更能开出民主的花朵。行政听证在扩大公民参与加强政治沟通上就有着显著的成效。

三、中国行政听证的问题剖析及完善之策

(一) 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问题

1. 从具体行政行为扩展到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它应当包括两大类即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规定的制定行为。目前中国只规定在行政法规制定时举行行政听证, 在行政决定和行政规定的制定方面, 缺少行政听证的程序性要求, 这是法治建设的一大缺陷。因为抽象行政行为造成的影响是普遍性的, 如果对影响范围如此广泛的行政行为不进行程序上的限制的话, 依法行政就很难落到实处了。一些欧美国家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听证进行了规定。“如美国将法规或其主要内容向公众通告是一种法定程序的规定, 未经这一过程而制定的法规, 将因程序上的严重缺陷而不能生效。”[10]

2. 适用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法》第32条、第33条规定了相对人对行政处罚有异议的, 行政关可以不举行听证, 其中第32条的内容就是:“对限制人身自由有异议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不举行听证。”这一规定无疑是默认, 行政机关作出的所有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都是不可抗辩的。这是典型的命令行政思维模式, 根本上违背了行政机关应该担当的职责和道义。笔者认为人身自由权是个人最重要的一项权利, 如果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话, 其他的权利一概免谈。所以, 在某些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上应该考虑适用行政听证。

(二) 行政听证代表人问题

1. 制定统一的合理的行政听证代表人产生办法

目前中国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听证代表人产生办法, 一些听证代表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当上了行政听证代表人。一般来说, 行政听证组织部门主要是通过行政分配或是指令协调等方式, 将听证代表人名额分到相关部门或地区, 再由这些部门或地区选派人员参加。这样就导致行政听证代表人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的利益相关人, 而且多数产生于政府、事业单位, 代表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 要通过立法方式制定统一的代表人产生办法, 使得选出的听证代表人既能基本包含直接利益的各方, 同时也科学合理的兼顾相关专家代表, 确保行政听证的效果和质量。

2. 规范和保障行政听证代表人的权利行使

中国很多的听证会陷入形式化、走过场的境地, 没有效果又劳民伤财, 浪费大量财政资源。比如一些价格听证会, 基本上是“逢听必涨”。这主要是因为行政听证代表人没有有效发挥自身的职能所致。很多代表人在听证会上没有足够的发言时间、没有充足的信息资料、没有相应的独立行使权利的保障机制, 虽然参与了听证会, 但是对听证结果只能徒叹奈何。所以, 必须从制度和操作层面构建起保障机制, 让代表人手中的听证权利充分行使。尤其是以下几项权利, 必须予以保障。一是发言权, 要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调查权, 能够进行就行政听证需要的相关调查;三是追踪结果权, 听证会不能是听完就完了, 也不能是说完就完了, 一定要让代表人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从权利义务角度来看, 行政听证是行政机关宪法上的义务;同时也是行政相对人宪法上的权利。要想让政府负担起这个义务, 就必须首先规范和保障行政听证代表人的权利。

(三) 行政听证组织机构和主持人问题

1. 设立专职的行政听证机构

目前, 中国的行政听证主要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行组织听证。这是基于两个考虑: (1) 该行政机关信息充分可以提高听证的效率; (2) 不必另外设置一套听证机构, 节约成本。可是这两个考虑本身是存在问题的:1) 听证效率的取得很有可能是以牺牲公正为代价的。行政机关自行组织听证, 往往很难持守超然立场, 结果导致不能够取信于民, 以至很多人认为行政听证不过是行政机关设计的一种走过场。笔者认为, 行政听证参与者之所以没有置身其中的感觉, 机构不独立难辞其咎。尽管按照听证原则的要求, 行政听证的组织机构会采取内部的职能分立制度, 但是期望通过这种有限的独立性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在行政相对人看来总是缺少说服力的;2) 不单独设置听证机构未必就能够节约成本, 现行模式下, 行政机构对听证费用大包大揽, 其结果未必比独立机构、独立核算更加节约。所以, 从长远来看, 设立专门的听证机构将能取得更大的政治和经济收益。

2. 听证主持人专业化

目前关于行政听证主持人, 规定的很粗疏, 只是慑于回避制度的要求, 规定主持人为非案件的调查人员或是非利害相关人, 一般都是由行政机关指定产生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以下问题: (1) 主持人素质参差不齐; (2) 主持人的客观性、独立性难以保证。听证主持人的角色类似于司法审判中的法官, 其专业性和客观性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听证的效果。“如果审讯官或行政机关受到法律偏见的影响, 那么行政裁决则是无效的。”[11]所以, 需要对行政听证主持人进行规范, 建立系统的制度。可以考虑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听证主持人队伍, 并对主持人的执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进行规范。

如果说止于文本的法律不过是政府对人民的空头支票, 那么没有程序的实体法也不过是没有轮子的大车。在21世纪行政民主化建设的大潮中, 我们要走在前沿, 就必须在行政程序法律完善上下工夫。而作为行政程序核心的行政听证制度, 自然应该成为行政法学人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应该成为公民民主实践的重要场所。

摘要:听证始于司法领域, 是一种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而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司法权运作模式, 同时也是利害关系人的一项程序性权利。伴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 听证制度就被引入到行政领域, 由此形成了行政听证制度。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状况, 中国建立和完善行政听证制度是具有很重要的法律和政治方面的意义的。从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听证代表人、组织机构和主持人三个主要问题入手, 剖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行政听证,程序正义,行政听证代表人

参考文献

[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152.

[2][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判例与解释[M].黎建飞,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45.

[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467.

[4]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154-155

[5]荆知仁.美国宪法与宪政[M].台北:三民书局, 1984:78.

[6]章剑生.行政听证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6.

[7][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 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3.

[8]刘勉义.行政听证程序价值内涵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 1998, (1) .

[9][美]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颐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54.

[10]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360.

篇4:失败的听证会

一场火爆的手机漫游费大争论,终于在一声声叹息中落下帷幕。而5亿多手机用户的殷切期待,最终成为镜花水月。

这场关于手机漫游费的价格听证会,吊足了手机用户和新闻媒体的胃口,实际过程却像一出导演好的剧目,不能不让人失望:在利益集团的支配下,“民意”在信息不对称的封闭中遭到孤立和遗弃。听证会全程操控痕迹过于明显,某些专家代表偷换概念、临阵变卦,明显倾向运营商,听证会成了闭门会。

这场与公平透明相距甚远的听证会,表面上是手机用户与运营商在较劲,而从更深层意义上看,它恰恰凸显出中国电信改革所面临的垄断机制的顽疾。

第一章大失所望

有关手机漫游费的调整方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漫长“调研”和这次的听证,终于浮出水面。

2月13日,信产部、发改委(以下简称“两部委”)公布了国内手机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最终方案,主叫上限标准每分钟0.6元,被叫每分钟0.4元,占用国内长途线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这一方案将于3月1日起执行。两部委要求各电信运营商在不高于上限标准的前提下自主制定资费方案,高于上述标准的,须按上述标准降低。

然而,消费者对“最终方案”并不领情。新华网的调查显示,93.55%的网民不认同这个漫游费修改版本,认为在漫游费成本接近零的情况下,直接取消才是最合理的解决之道。实际上,漫游费就像高速公路费一样,收费是有期限的,当收回了投资成本时,就应停止收费。而今,移动运营商每年几百亿元的利润赚得盆满钵满,其投入成本早已收回,应该取消漫游费。

更让人诟病的是,这次听证会的所有程序都像是事先设计好的,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消费者代表,而是电信运营商,他们操控了一切走向。在听证会的幌子下,民意始终“漫游”在公共决策之外。

最新消息显示,即便是这样一个让消费者感到委屈和不满的方案,执行起来也还是艰难: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时间太紧,系统难以按时改造完成。上海移动和上海联通也表示,对漫游费的降低,运营商正在积极准备,但最终实施时间会拖后。参与漫游费上限方案制定的电信专家阚凯力则明确指出,运营商能在5月1日实现下调规定就很不容易了。

一方面,手机用户对漫游费怨声载道;另一方面,运营商对漫游费这块肥肉死不松口。这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电信业业务模式单一,亟需改革的严峻现实。

精心谋划

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是如何产生的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刚刚起步,全国手机用户不到一千万,而且东部地区无论在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和资费竞争上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当时就提出了收取国内手机漫游通话费。

2005年,为了防止运营商制定过高的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相关部门提出了采取最高上限管理的政策,也就是规定允许最高收取的价格,鼓励运营商通过竞争降低收费,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

漫游费至今已经收取长达24年时间,业界普遍认为:漫游通信网络架设成本早已收回。面对社会取消漫游费越来越高的呼声,两部委终于在2008年春节作出让步,答应降低漫游费。

2月13日,两部委相关领导表示,综合考虑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决定以“方案二”为基础,按照降幅基本不变的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1月11日,发改委就公布了手机国内漫游费的两套调整方案。“方案一”是在现有的漫游费基础上,减去0.20元/分钟,每分钟实际收费为1.30元(预付费业务)或1.10元;“方案二”则建议将异地打电话统一为0.70元/分钟,接电话0.30元/分钟。

两部委在后来的公告中称,现有方案较“方案二”更为优惠——据移动运营商统计,由于话务结构不同,在漫游状态下,用户做主叫的比例高于做被叫的比例。因此,主叫0.60元、被叫0.40元的方案,降幅要略大于主叫0.70元、被叫0.30元的方案。

然而,一位参与听证的专家则认为,现有方案不如“方案二”优惠,因为主叫是用户可以主动控制的,一旦发现话费高,可以少打或不打,而被叫者的控制会更难一些。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电信观察家刘兴亮,他认为“六四方案”与“七三方案”相比,是一种变相涨价。

其实,两套方案都明显偏向运营商。供用户的两个选择,就像叫用户选择剁拇指和剁食指,随便剁哪一个,都会受伤。

而最终方案对运营商来说,则无关痛痒。0.6元的漫游费上限,与大众的期待仍有很大的距离。新华网随后的在线调查显示,93.55%的人认为应彻底取消漫游费,仅6.18%的人选择应降低。中消协专家邱宝昌告诉记者,由于漫游费成本始终未公布,而且很难区分电信网络空间、地域概念,所谓的漫游、长话等都是人为划分出来的,还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

在广东,目前的漫游费已经大大低于这个水平,广东神州行用户在外地拨打长途电话,在前面加拨12593,只需0.39元/分钟。广东移动方面表示,此次调整对公司影响不大。但新方案对竞争不充分的北京等地区还是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另外,《IT时代周刊》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新方案”和“最终方案”都放在年末和年初,显然是有意为之。两部委选择这样的“特殊时间”来公布方案,意在避免在社会上引发巨大的争论。2月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公众忙于过年,这个时候决定漫游费下调,可以减少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度。而待2月13日正式公布最终方案时,人们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且时值春节假期,大家忙于走亲访友,无暇顾及这一消息。业内人士猜测,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谋划。

掩耳盗铃

漫游费资费方案的出台,显示出两部委的良苦用心。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理解消费者希望进一步降低漫游费的心情,从个别电信企业的盈利水平看,也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但由于几大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状况极不平衡,进一步降低资费受到了一定制约。”

这番话的背景是,由于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中国联通担心,国内漫游费下调,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同样,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也担心,降低漫游费,会进一步加快移动电话替代固话的步伐。2007年,移动电话用户前11个月增幅为18.5%,总用户为5.39亿户。而固定电话用户则继续呈总体下降趋势,为3.69亿户,同比下降0.3%。

仔细推究,发现这次听证会与“掩耳盗铃”的故事极其相似。

从表面看,电信资费调整,是为了兼顾消费者利益和电信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揭开庐山真面目后,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持垄断暴利。

其实,大幅下调或取消漫游费,对运营

商来说不见得是坏事,长期来看,反而会刺激消费者延长通话时间,避免通信设施资源浪费,使移动网络达到满负荷运营。以中国联通为例,截至2007年9月30日,CDMA用户总数仅为4011万,而C网的容量可达1亿户以上,这样大面积的网路闲置,其罪魁祸首就是电话资费太高,广大消费者用不起,包括漫游费。

一消费者代表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平均每年有1/3的时间在外地,手机费中,漫游费占很大比重。另外,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也表示,由于心疼手机漫游费,外出时一般选择关机,或者只把手机当作发短信的工具。

另一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张严方就持上述观点,她认为漫游费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中国电信业的畸型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病态的垄断机制造成的,电信市场缺乏充分有效的竞争,使得它们安于现状,坐享月租费、座机费、漫游费等垄断暴利,而不去努力寻求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方面的解决之道。

在消费者看来,漫游费的问题已经损害了他们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此种情形下,再固守漫游费,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源于《易经》,现常指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之目的。此次听证会上,有人就用上了这一招。

1月3日,电信专家阚凯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提出了“建立漫游费”的概念。他说,要取消“漫游费”的说法是个误解,实际要取消的是0.2元/分钟的“建立漫游费”。他认为,“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在漫游状态下的收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漫游状态建立费,在漫游当地的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漫游状态建立费为每分钟2毛钱,这个费用由于完全没有定价依据,因此两套方案都把它取消了。”

不过,细心的人士发现,阚凯力的表述,与信产部的定义完全相悖。根据信产部的定义,漫游时是不考虑本地通话费的,异地产生的通话费,就是基本漫游费加长途通话费。 不知这是不是阚凯力的独创,之前从未听闻这一概念,包括大部分业内人士在内,都直呼“看不懂”。万方咨询研究总监付亮表示,从来没听说过“建立漫游费”这个概念,从去年5月到现在,只看到漫游费成本为零的报道。针对手机漫游费的一些新的说辞,中同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认为要警惕相关部门偷换概念。

人们清楚地记得,阚凯力此前曾公开表示,“手机漫游的全过程,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其成本几乎为零。”但如今,他竟然由强烈要求取消漫游费的专家,摇身一变成为支持维系漫游

第二章封闭的听证会

公众对此次听证会代表的资格获取、听证方案的信息披露,都要求公开透明,使听证结果能接受民意的检验。如果能按一整套获得民众广泛认可的程序逐步推进,民意就能够传达到位,听证结果就不会偏离民意方向。

恰恰相反,这次听证会始末,人们无法看到这样一个合理规范的步骤和章程,其结果是民众权益成了利益集团的牺牲品。

缺乏透明

整个听证会过程缺乏阳光操作,也是备受公众诟病的地方。

在这次听证会中,社会舆论工具——“媒体”受到了极大限制,仅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两家媒体被允许入场旁听,其他媒体和社会人士都被发改委以“因受会场条件限制,无法安排旁听会议”为由拒之门外。

所谓听证会,本来就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有“听”有“证”,而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显然,两家媒体,不足以全而、全方位地展现这样一个5亿多人关注的听证会。

另外,本刊记者得知,参与听证的5名消费者代表,对这次提供的听证材料都很不满意,也不赞成两套调整方案。消费者代表黎香友收到足足一箱材料,在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后,竟然发现与听证会基本上没有多少关联。

据黎香友透露,在他收到的听证材料中,包括6本移动运营商的年报,介绍了运营商在国外投资的一些情况,然而却没有任何关于漫游费成本、下调方案制定依据的相关说明。

不知是不是主办方刻意遗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特别是听证会代表,他们更应该有权知晓漫游费的成本构成。

而在很多人看来,这次听证会代表构成,既不合理也缺乏科学依据,在总共18名代表中,只有5名是消费者代表,而中国的手机用户有5.39亿人,代表的比例还不够亿分之一。再看看运营商代表,联通、移动、电信、网通跟铁通这5家运营商就获得了5个席位,消费者代表对运营商是1:1。

代表的遴选应是一个公正而严肃的过程,这18名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能不能代表民意?相关部委并未给出满意的答复。尽管5名消费者代表大部分支持取消漫游费,并对两套方案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专家学者的选拔,就更要慎重,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很容易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教授表示:听证会代表的遴选标准关乎代表的具体资格条件,至少应当考虑到代表的广泛性(结构布局)、代表性(民意基础)、专业性(代表能力)和独立性(立场取向)四项内容。目前,我国采用的自上而下的遴选方式必然使其公正性大打折扣。

而听证会现场的诸多规定也不合情理,一位代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显得颇有怨言:“规定每人发言时间只有5分钟,超时将被叫停,如此短的时间里,代表们根本无法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而且,听证会也未设讨论环节,以给不同意见辩论和交锋的机会。

拒民意于门外

法律专家郝劲松曾有过多次“公益诉讼”,包括起诉铁道部《春运通知》违反法定程序等著名案例。这次他主动申请参加或旁听手机漫游费价格听证会,却遭到发改委的拒绝。

事件回放到1月3日,郝劲松得知发改委将在1月中下旬召开手机漫游费听汪会,而自己也是手机用户,经常在外地出差,是高额手机漫游费的受害者,认为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便奋笔疾书申请当听证会代表,或者参加旁听。

第二天,他便完成了“听证会代表申请书”和“听证会旁听申请书”,用两份特快专递分别寄给发改委价格司和邮电运输价格处。在两份申请书中,郝劲松除了要求当听证会代表或被允许旁听外,还希望发改委对只安排5名消费者代表作出解释,并提供遴选这5名消费者代表的法律依据。

1月16日,郝劲松收到了发改委价格司的回复,犹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发改委的答复称,“本次听证会代表由消费者代表、经营者代表、专家学者代表、有关部门代表组成,将按《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产生,本次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已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同时由于受会场条件限制,无法安排您旁听会议。”

如果真如发改委所说的受会场条件限

制,那也可以理解。郝劲松不满地表示,“事实上,听证会的会场足可容纳200余人,而实际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及其他人员却不足50人,关于受会场条件限制的说法,明显与事实不符。”

如此刻意安排,让人强烈感受到整个听证会是一个封闭式的听证会,公众有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在会场,一出电梯门,就有保安严密把守,可谓戒备森严。这种封闭式的信息管理,很难让外界知道,这个会场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漫游费难取消之谜

漫游费成本是此次听证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次的两个方案中都看不到漫游费的成本构成。这让人疑惑,没有成本核算作为基础,代表们如何对手机漫游收费发表意见?就像你去买水果,店主不告诉你水果的重量,就直接叫你付款一样。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什么就是什么。而漫游费成本则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听证会怎能服众?

所谓听证会,“听”与“证”其实是信息的双向构成,是交互式的。如果运营商不向消费者披露成本,这样的听证会势必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磨蹭策略”的背后

取消手机漫游费,几乎是绝大多数专家和全体消费者的共识,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一合理要求却无法实现。

这次听证会回避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手机漫游费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如果没有确凿的同内漫游成本,漫游费设定上限的依据又是什么?消费者代表张严方指出,在听证会提供的材料中没有看到成本构成,也没有找到漫游成本的计算方式。

听证会消费者代表江宪认为,即便这次漫游费并不能下调多少,电信部门也应该公布漫游费成本,因为消费者有知情权。以前每分钟0.6至0.8元的国内漫游费收了多年,相关主管部门和运营商也得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此前,包括人大代表、电信专家在内都认为,手机漫游费的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这就相当于发送电子邮件的成本。200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陶仪声、李林楷、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均表示,手机漫游费成本几乎为零,应尽快取消。同年8月28日,中消协联合中国法学会召开推动电信资费改革论坛,会上数十名专家“炮轰”现有电信资费制度,其中,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实行同网同价,成了讨论的焦点和大家的共识。

不过,面对大众和媒体的追问,信产部一直躲躲闪闪,有关人员一边拒不公开手机漫游费成本,一边却声称漫游费成本绝对不可能为零。甚至说什么“漫游费的确定既要考虑成本,又要考虑使用价值和需求关系,单项电信业务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很难计算。我国曾经请美国专家计算过专业互联结算成本,结果非常不理想”。

公布漫游费成本为什么难?说穿了是运营商不愿意放弃这一丰厚的利润。法律专家郝劲松指出,其实,到开听证会那天,代表们还是拿到了一个漫游费成本,每分钟0.048元,也就是不到5分钱。郝劲松认为,这样一个低成本和漫游一分钟1.2元这种高昂的收费相比,是24倍的暴利!

《IT时代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一,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手机漫游费的成本几乎为零,一部手机一年的漫游费成本才一分钱;第二,从国际惯例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不收漫游费,中国也没有收漫游费的特别理由;第三,从历史看,十几年前设立漫游费的基础已不存在;第四,从净利润看,电信行业不应该通过搜刮消费者取得世界第一的利润率,中移动一天赚2个亿,来得太容易了!

取消手机漫游费的最大障碍,是作为垄断行业的电信利益集团要“捍卫”其既得利益。但面对日益高涨的取消呼声和舆论压力,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手机漫游费成本几乎为零的事实,于是便采取“磨蹭策略”。这个策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把公众提出的取消漫游费改为降低漫游费;第二,尽量把降低漫游费的时间往后拖延,尽量减少降低漫游费的幅度,多拖一年算一年。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说:“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尚无时间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电信运营商的“磨蹭策略”能否顺利实施,最终取决于政府主管部门。然而遗憾的是,恰恰是政府对电信行业暴利的维护,使得其“磨蹭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这次漫游费调整的过程看,其实正是一个“磨蹭策略”的样本。

电信专家项立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漫游费的成本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曾经对西方多个国家的电信企业作过考察,认为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精算出具体成本,会计师只能利用一些技术参数来测算或者估算出一个上限数字。我国曾经请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计算网间成本,发现根本不可行。

而据信产部透露,电信运营商曾花费800万元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参照国际规范计算相关成本,发现最终结果十分复杂。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观点显然存在漏洞。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例,它们都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的财报都是公开的,若没有成本,那么其利润又如何核算出来?业界猜测,漫游费的成本太低了,运营商可能不敢公布成本,若曝光具体成本,就会招致众怒。

在手机漫游费大幅降低或是直接取消的大趋势下,关键在于政府要从部门利益的纠葛中彻底抽身,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削减电信垄断企业暴利的角度,积极推动手机资费尽快降到合理水平。

电信改革是根本

如果说漫游费有成本,那么,为何在欧盟早就取消了国内漫游费,难道欧盟各国的运营商都在赔本赚吆喝?

美国则更有说服力。由于得益于政府的严格监管和为防止垄断所做的努力,在美国,没有任何一家移动运营商能够控制市场。相反,由于竞争日益激烈,运营商们为争抢顾客,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费用。在这种形势下,取消手机国内漫游收费正成为一种趋势。

美国第二大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去年11月就出台了多种新的资费方案供顾客选择,都不存在漫游费,而且在境内使用手机,也不收长途费。

此外,Verizon Wireless还提供了其他优惠措施,企业内部手机用户之间除固定的月使用费外,任何时段通话均免费;所有手机用户在工作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以及周末通话全部免费。

目前,T-Mobile美国公司电取消了国内漫游费。AT&T在收购南方贝尔后,2007年也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只收取一定的月费,所有AT&T用户,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互拨,均不收费。

在国外,数据业务所占营收额比例越来越大,通过降低话音资费,刺激用户多使用数据业务,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而中国移动在管理滞后的前提下,利润依然在2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电信业绝无仅有的赢利“奇迹”。因为,在国外,电信业的利润通常在1%左右。目前,除中国移动外,全世界没有一家电信运营商的利润率能超过10%。

中国移动的高利润率,很大程度上依仗政府授予的寡头垄断地位。其不肯取消漫游费,最主要的原因是漫游费收入占据了总利润相当大的比例。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06年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税后利润率为22.38%。而电信全行业的税后利润率为19.76%。

一电信分析师告诉《IT时代周刊》,国内电信业处于垄断阶段,企业效率低下,管理滞后,央企的弊端暴露无遗。它们不是靠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和服务出效益,而是通过坐收月租、漫游费,维持垄断暴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在企业垄断市场,即“市场失灵”时,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出手干预。

我国《电信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同时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电信业的发展和电信用户的承受能力等因素。”也就是说,漫游费的定价必须以成本为基础,如果运营商违背了这些规则和法律,行政执法部门就应及时干预。

2007年7月底,欧盟对未执行欧盟手机漫游费上限政策的运营商给予曝光。据悉,当时未贯彻新政策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及比利时等多国运营商受到了欧盟的批评,并被勒令强制执行。其实,最初,像沃达丰、T-Mobile、02这样的移动巨头也强烈反对降低出境漫游费,但在政府和欧盟的施压下,不得不作出让步。

篇5:试行信访听证会的做法

一、信访听证会的主要做法

(一)听证范围

1、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信访案件;

2、经多次处理未果,信访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老信访户;

3、涉及几个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件;

4、信访调查结果向反映人反馈后,反映人不满意继续上访的;

5、镇信访办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意见前,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的;

6、信访人对镇信访办作出的信访处理意见或复查意见不服,要求举行听证的。

(二)听证的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在举行听证会前,由镇信访办进行协调、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在这一阶段,信访工作人员首先要掌握信访问题的第一手事实证据材料;其次要查询了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裁定信访事项准备依据;再次要明确听证会的组成人员,一般是镇领导、联村干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属、有关证人等。

2、听证辩论阶段。这是听证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关节。程序共分6个部分:①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要求当事人在听证会上服从主持人的安排,提出问题、陈述观点要有理有据,不能胡搅蛮缠,辩论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律为准绳,要尊重人格,不能出现谩骂污辱等过激言行。②由信访工人员将信访问题的发生、发展及有关部门的处理过程作详细介绍。③由上访人或其代理人进行陈述,对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进行答辩。④评议委员会成员进行发表看法和意见。⑤双方当事人作最后陈述。⑥评议委员会进行合议并宣布最后处理意见。对于少数听证会上不能当场决定的问题,由评议委员会进一步调查取证,讨论研究后作出决定,再给予答复。

3、跟踪督办阶段。对听证会作出的决定由有关职能部门专人落实,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督办,抓好反馈。同时,继续做好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帮助解开其思想疙瘩,稳定其思想情绪,从而最大限度解决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及集体上访。

二、听证会案例 案例一:后洋村村民潘德云反映村支部书记潘满兴违法违纪。4月13日夜6:30,后洋村办公室召开了村三委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上访户潘德云及其妻子、女婿参加的信访问题听证会。镇纪委领导和有关镇干部列席了会议。会上,潘德云首先陈述了他对潘满兴“违法乱批土地、贪污集体土地征用款等3个方面8个问题”的反映。随后,潘满兴和村有关干部及有关事项的经办人分别对8个反映问题逐一进行了答复和解释,讲明了~,沟通了思想。这次听证会还了村书记一个清白,给了广大群众一个明白。案例二:~年11月15日,井栏村村民郑科反映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林遥森利用职权伪造土地沿革,为其儿子林大成办的宁海胜利船舶修造厂骗取土地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答复之后,上访人仍不满意。为此我们和县国土资源局再次调查取证,召开听证会,对双方人员进行多次协调,基本达成一致意见。9月22日该村两委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决定维持村两委会与胜利船厂于1994年3月28日签订的合同,对于胜利船厂超出合同条款规定的多占土地,按实际面积予以补缴费用。10月4日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听证会,通过了村两委会的决定。之后,镇村干部又对有关人员和村民进行了解,厂方业主、信访检举人及多数村民均能接受上述会议意见,该村社会秩序也重归稳定。

三、信访听证会的意义和成效

1、提高了信访工作处理效率。信访听证会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为解决矛盾提供了一个平台。听证会采用了类似法庭审理案件的处理程序,当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相互辩论,搞清了是非曲直,从而为解决矛盾、息诉罢访找到突破口。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听证会期间组成评议委员会,协同办公,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信访问题,实行了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群众监督和~监督,避免了相互推诿的现象,增强了处理纠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成了大信访格局,提高了办事效率。

2、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听证会的采用,有效地了解决了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气无处出、有理无处摆的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尊重了信访人的知情权和发言权,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也为责任部门提供了一个宣传政策法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提高了信访干部素质。推行信访听证会,要求信访干部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知识、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信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篇6:信访听证制度

为了有效监督各行政机关依法、公开、及时地处理信访事项,增强办理信访工作的透明度,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攸县信访事项听证制度》。

本制度所称听证,是指在处理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时,以公开听证的形式,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秩序。

一、举行听证应遵循的原则

1、依法依规、公开公正;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3、谁主管、谁负责;

4、证据确认,有错必纠;

5、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二、听证受理

听证由有权处理该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上一组成职能部门受理实施。

听证受理形式:1、本级受理听证;2、上级主管部门受理听证;3、上级委托下级受理听证;4、有关部门联合受理听证;5、其他形式受理听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举行听证:

1、信访事项做出处理之前,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的;

2、信访人对原办理机关已做出处理决定或对复查机关做出的复查处理意见不服,要求举行听证的;

3、原办理机关或复查机关经多次复查,认定原信访事项处理意见适用政策、法律法规得当,信访人仍坚持上访,需要举行听证的;

4、对于可能出现越级访或集体访,需要以听证形式化解的信访事项;

5、上级机关或者复核机关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

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再举行信访听证。

信访人要求听证,应当在受理机关同意后,7日内提交书面听证申请。逾期不提交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受理机关应当在接到信访书面申请60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时间、地点通知信访人。

在举行听证前,信访人撤回听证申请,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信访人未按时参加听证,并且事先未说明理由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应当记录在案。

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及其他不宜公开的信访事项,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三、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

听证主持人由受理机关或相应职能部门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并指定专作制作听证笔录、录音和录像。

听证主持人在听证活动中,行政下列权利:

1、决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2、决定听证的延期、中止、终结;

3、通知听证参加人;

4、询问听证参加人;

5、接收有关证据;

6、维持听证秩序;

7、本规则赋予的其他权利。

听证参加人包括信访事项承办人、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听证员及其他与事项有关人员。

信访事项承办人有包括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承办人、做出原复查决定的承办人及正在进行调查或复查的承办人。

信访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前,提高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及代理权限。

集体访应根据《信访条例》规定选派代表参加听证。

听证员由举行听证的受理机关,根据信访事项的具体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新闻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若其他社会人士参加,且一般不少于5人。

信访人听证权利和义务:

1、有权申请与信访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回避;

2、有权对信访事项涉及的事实、依据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3、有权对信访事项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4、如实陈述信访事项的事实并回答听证主持人的提问;

5、遵守听证会场纪律。

信访人不承担听证费用。

四、听证秩序

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公布听证事由及主持人、记录人员、参加听证人员姓名、职务、身份,并询问信访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听证主持人宣布以下会场纪律:

1、听证参加人未经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发言和提问;

2、未经听证主持准许,听证参加人员不得录音、拍照或录像;

3、听证参加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退常信访人路途退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4、听证参加人发言不得使用人身攻击或侮辱性语言;

5、听证参加人或旁听人员不得大场喧哗、起哄或有其它妨碍听证秩序的行为。

听证按下列秩序进行:

1、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进行人访事项陈述并提供相关证据;

2、原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处理信访问题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政策法规的依据以及处理建议;

3、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4、原信访事项姑办人就有争议的事实、依据、处理建议进行答辩;

5、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作最后陈述;

6、原信访事项承办人作最后陈述;

7、原信访事项承办及信访人暂退常听证主持人组织听证员就听证事实和证据,以及适用政策、法规等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发表听证意见,经评议、合议后形成听证结论;

8、原信访事项承办人及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入常由听证员代表按照合议后形成的结论发表意见,最后由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论并宣布听证结束。

听证结论为本级处理终结意见,并由举行听证的部门或单位将听证结论在15日内送达信访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做出中止听证决定;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场或证据需要重新鉴定、勘验的;

2、信访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继续参加听证的;

3、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

听证完毕应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有人访人或委托代理人、原承办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代表、记录员等人签名。拒绝签名的,笔录中应予载明。听证资料(包括听证笔录、录音、照片、录像、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及信访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收举行听证的部门或单位立卷归档。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负责提交听证报告,交单位负责人审定,并报上级相关部门备案。

听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听证事由;

2、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简要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单位、住址、文化程度等);

3、听证时间、地点;

4、听证的简要经过;

5、事实及处理意见和建议;

6、听证结论;

7、其他有关事项。

信访人对听证结论不服,又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而再次信访的,本级和上级机关及信访工作机构不再受理。

上一篇:清洁工并不卑微作文下一篇:社区矫正工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