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能手事迹材料

2024-04-18

女能手事迹材料(通用9篇)

篇1:女能手事迹材料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今年42岁,***镇***村支部副书记兼妇联主任,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妇女干部,先进个人和致富女能手。

**是个泼辣的女子,刚结婚那会由于家里穷,她就从熟人那里赊了几头小猪养者,短短几年间她靠快速养猪法,带动本村的妇女姐妹走上致富路,使她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

近几年,由于养猪事业不景气,妇女靠养猪效益不好,看到这一情况,**着急了,她又开始寻找别的致富门路,经过多方打听,听说乐亭、唐海、丰南等地养狐狸等皮毛动物效益很好,便萌生了试试看的想法。搞狐狸养殖是个特殊养殖业,要想干好,必须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和资金,当她把这个想法第一告诉丈夫的时候,丈夫狠狠地批评了她,你一个小女子不琢磨如何当好贤妻良母,净往风口浪尖上爬。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坚决反对。真是万事开头难,头还没开呢,就困难重重,第一个剪辫子的人是勇者。压力越大,越坚定了她的信心,别人敢做的事情她也敢做,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也能做到。**决定从丈夫下手,做通丈夫的工作再对周边的亲人个个攻破。**先是费尽了周折勉强拉丈夫陪同她到乐亭、唐海、丰南等地进行考察,丰南有一名妇女养了70只种狐,年收入10万元以上。通过实地考察,丈夫有点动摇了,**乘机说服丈夫,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

回来后,在丈夫的大力支持小,**投资12000元钱,从唐海引进种狐30只,还从村里协调闲置旧厂房做养殖场,从此以后她便早出晚归观察狐狸的生活习性,不分昼夜的精心饲养,整天与狐狸为伍,那段时间她熬红了(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眼睛,熬黑了眼圈,但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整整一个月,她就瘦了10斤,丈夫心疼地直埋怨她,可是**却哈哈一笑, 我这是即搞养殖业,又减肥,一举两得呀!功夫不负有心人,头一年几只母狐产仔08只,当年她们就收入3万多元。

小获成功后,更加增强了**的信心,她决定把养殖经验传授给同村的姐妹们,让大家共同致富,2003年底,她挑出51只仔狐,以每只低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卖给本村7户姐妹,又从外地给另外几户买来仔狐,到2003年底,她村就有13户养起了狐狸,存栏达300只,平时,由她负责指导,养殖户用的鱼粉、药品、狐狸品种由她统一采购。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养殖事业,**又引进浮冬貂、水貂等其它珍稀毛皮动物。在她的带动下,2003年有77户姐妹从事狐狸养殖业,存栏总量达800多只,被镇政府列为特种养殖小区,创年收入13万多元。2004年又发展新户达30多户。**现在又有新的目标,争取把全村都发展成养殖户,让村子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村。

篇2:女能手事迹材料

分享

创新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30岁的是区街道村人,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年创产值达30余万元,为农民开阔出一条致富路。

看到农村的妇女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也赚到几个钱,吃穿不舍,生活拮据。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她,一心想闯出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一个偶然机会,她和村里的一位妇女到一家加工厂打工,打工期间,她发觉所干的工种是一赚钱的门路,她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已干。于是她辞去工作,回到家苦口婆心说服丈夫及父母帮助筹措资金,在家中给别人代加工薯片,起早贪黑半年下来净赚5000元。这在当时收入并不富裕的农村来讲很不简单,一个农村妇女半年赚这么多钱,乡亲们都夸她有心计、能干。可谁知她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扩大规模。她要租赁村里一个大院,成立一个加工厂。原来发现给别人代加工,不但利润低,而且加工时间短,受天气影响大,原料产地又不在本村,小打小闹没有竞争力,所以决定自己成立加工厂。,是一个奋斗之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她租赁了一处荒废的大院。夏日炎炎,院内杂草丛生,残墙断壁,她顶着烈日和家人拨草平地,同建筑队筛砂搬砖,劳累过度,曾一度虚脱,几次晕倒,历时三个月,硬是靠借贷来的六万元,修建起一处较标准的薯网片加工厂,开始了她艰难的创业之旅。

阳光灿烂,秋风习习,看着薯片象金叶一样金光灿烂,的心里惬意极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国际市场风云突变,价格大幅下滑,加之天公又不作美,阴雨连绵,致使薯片全部起了黑色的网印,成了废品干,仅此一项,损失高达万余元,并且因价格下滑每天还有二百余元的损失。突如其来的打击,蒙了,各种议论铺天盖地,压的她喘不过气来,不少人对她说:快停产、转产吧,干薯片加工业利润薄,制约因素多,特别天气、市场又是不可控因素,实在太难了,风险也太大了。到底该怎么办,深思起来。

痛定思痛,她认为做生意应该贵中看贱,贱中看贵,市场是波动起伏向前发展的,只要练好“内功”注重质量,会有好市场的。她又说服丈夫及家人外出取经,她让丈夫上胶南加工厂学习先进的加工技术,通过别人介绍自己三上青岛,最后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朝日食品有限公司的肖经理,答应让的加工厂成为一个

免费

分享

创新

基地,并以基地为点,四周延伸带动一个面,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价格实行最低保户价,并签订回收合同。这样一来,吃了定心丸。依靠科技,通过节能技术降低煤耗,用快速红薯糖化法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的奋斗,销售成本干60吨,产值20余万元,一年还清了家中的全部借款。

加工薯片能致富,给村里人闯出一条致富的门路,仅加工厂解决劳动力达50余人,人均增收近3000元,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向前进。这时发现,虽然加工厂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经济问题。于是,她就组织带动本村及周围村中的妇女在家搞加工业,原料由统一供应,产品统一回收,无偿提供技术。此招一出,顿时反应热烈。三庄镇台庄村民杨茂琴家庭贫困,听到这一好消息后,便找到向她陈述自己的困难,乐于助人的听了之后爽快的答应了她。

也许老天爷为了考验一下的承诺是否真实,杨茂琴加工薯片不到一个月,就发现薯片色泽发红、发暗,出成率低,并且有黑心,急的杨茂琴一家抓耳挠腮,紧急向求援,二话没说,急忙打车去了杨茂琴家。经过现场考察,分析原因,最后确定:

一、蒸煮红薯后期火太猛,导致糖份大量流失,致使薯片色泽发红、发暗;

二、蒸煮火候太小,是造成黑心的原因。现场讲解了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手把手的教这位憨厚的农村妇女。这一年,虚心好学的杨茂琴收入达7000余元,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又发展了5位加工户,帮助她周围的乡亲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由她发展的加工户已覆盖3个乡,8个村,26户,其中10户已跨入小康水平,还有16户已摆脱贫困。使薯片加工业在山区快速发展起来。

成功,使受到了众人称赞;热心,使得到乡亲们的拥戴。一位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的切身体会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只要有一番脚踏实地的闯劲,依靠科学技术,在农村也一样能大有所为。如今,信心更大了,她说:干,就得干出个样来,争取三年之内,在现有基础上规模扩大,利润翻番,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走向富裕的大道。

篇3:大关县:养猪致富女能手王世美

今年32岁的王世美,只有小学文化,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她用丈夫打工挣来的钱作垫本资金养猪。第一年,养了20头,经过精心的饲养,赚了3000多元;第二年增加到50头,又养殖了300只乌骨鸡,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当年就出栏肥猪40头,纯收入达2万元,养殖获得初步成功。

为了扩大 规模养殖 , 2 0 1年,她投资2万余元新修简易畜圈16间300多平方米,养殖能繁母猪7头、生猪100余头、乌骨鸡150只,去年出栏肥猪90头,出售乌骨鸡1200只,总收入达20万元左右。2015年年初,王世美又向寿山信用社贷了2万元的贷款,用于购买猪种和仔猪扩大养殖规模。为支持她的养殖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帮助解决了2万元贷款的利息贴息。

记者在3月2日到家采访时,她正从吉利镇买来一批2~3斤的小鸡饲养,准备饲养一段时间后出售。

今年,王世美计划养殖生猪240头,出栏肥猪200头;养殖能繁母猪15个、乌骨鸡1000只,计划年收入达35万元。目前,王世美的养猪场已是一个小有规模的养猪场,养殖生猪存栏72头,出栏58头,年初卖掉肥猪14头,收入2万余元。

王世美养 猪一直坚 持自繁自育,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原则,并克服养殖中的各种困难。2012年,由于防疫措施未到位,加之猪价下跌,造成仔猪死亡15头,经济损失近1万元,她为此心疼了好长时间。经过这次教训后,她更加注重对科学养猪技术的学习,还经常邀请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上门现场指导。她虚心学习,认真请教,掌握了不同生育期生猪的饲养技术,通过生猪饲养方法和防疫的学习,王世美不但学会了自己打防疫,还节约饲养成本,获得了较丰厚的经济效益。

据寿山镇柑子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龙昌林介绍,王世美在养殖上是柑子村最优秀的。希望她以后在规模上扩大,继续带动柑子全村妇女发家致富,改变柑子的贫困面貌。

王世美发展养猪致富不忘众乡亲,先后帮助和带动本村10余名妇女走上了养猪致富道路,并在技术、资金、销售、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她们每户靠养猪增收1万元左右。王世美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女能手,并带动周围的妇女姐妹共同致富,成为妇女致富的领头雁。

篇4:女能手事迹材料

辛凤娟采用传统方法种稻多年,产量一直不高,收入也没有明显增加。经过反复摸索和实验,她认识到,想增产增收,必须选择优质品种,科学种田。想发家致富,必须进行大面积种植。为了提高水稻种植面积,200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向银行贷款,承包了300亩稻田。

镇赉是十年九旱的地方,大面积地种植水稻,村民都说她“犯傻”,得赔个“底朝天”.可辛凤娟不信邪,关键是要找到适宜生长的品种。为了选准优质水稻品种,她多次参加乡、村组织的水稻培训班,又去镇赉几家大型种子商店咨询,并在网上查看,最后在水稻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选定了适合白城地区生长的高产优良稻种。有了稻种,还要进行机械化种植。买种子的同时,辛凤娟顺便买了手扶式水稻插秧机。这是嘎什根村第一台手扶式水稻插秧机。当年,辛凤娟在全村第一个采用机械化插秧,既加快了插秧速度,又避免了水稻缓苗,提高了成活率。同时,辛凤娟还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对承包的土地进行了测土配方,根据土质进行科学施肥。在田间管理上,辛凤娟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七八月间,雨水多,气温低,是稻瘟病多发期,她根据苗情长势,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式,有效控制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付出终有回报,1年下来,辛凤娟纯收入10多万元,水稻单产提高了20%.这下,周围的村民服气了。

2007年,镇赉县开展百万亩水田的开发战略,这更坚定了辛凤娟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当年,她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同时,投入近20万元买了收割机、拖拉机,完全实现了种植机械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辛凤娟的水稻年产量达到300吨以上,每年纯收入都超过20多万元。

辛凤娟种植水稻成功了,但她富裕不忘众乡亲。她鼓励动员周围的姐妹要抓住百万亩水田开发的有利契机,通过种植水稻发家致富。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需要的姐妹,两年累积借给贫困户生产资金5万余元,使30多户贫困妇女依靠种植水稻走上了富裕道路。

篇5:养猪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51岁的xx村村民xx是村里出名的致富女能手,xx从1998年开始在村里养猪,每年饲养十头左右的猪,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采取了粗放的传统饲养管理方法,生猪生长缓慢,市场销售价格低,往往是辛苦一整年,挣不了几个钱。

xx认识到养猪一定要掌握养殖技术知识,此后,她开始搜集有关生猪高效饲养的新技术,有空就要去村里观看远程教育,学习上面的先进养猪知识,村里的农家书屋也成了她学习的好去处,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帮助下通过电脑学习养猪知识和技术。平时更是会准时参加村部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而且还通过借阅光盘等更进一步了解《生猪养殖技术》《生猪疾病预防》等基础理论,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她一边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最新的养猪知识,一边在家里改变传统的养猪方法。通过学习到的技术她扩大养猪场的面积,将原有土种猪逐步换成良种猪,搞起了示范养殖。当她在养殖过程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她就到远程教育网上查阅资料,看不懂时就请县里的技术员来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xx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养殖模式,对猪生长中各阶段所需的营养和元素有了详细了解,并能按照猪生长的不同时期注射不同的疫苗,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同时又尽可能节省成本,减少开支。“要养好猪,防治猪瘟是关键。除每年的春秋两季,打防疫针外,夏、冬时的防疫针,我都亲自动手,从不马虎。每天早晨,我都坚持把猪粪撮好,用水把猪场冲得干干净净。夏天,我要给猪冲3个澡。最操劳的是每当猪下崽的时候,我和妻子就在猪场内整天整夜的守护,就是冬天也不例外。”xx说,每天喂猪3顿,自己还没有吃一餐;给猪洗了3个澡,自己一天还没有洗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的养猪摸索和实践,xx不仅掌握了养猪的科学管理技术和防病灭病知识,也使家庭养猪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逐渐增加,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到现在,xx的养猪场已经从开始的两头猪发展到了现在的两百头猪,年出栏猪能达到xx头,一年利润xx万,俨然成了村里最大的养猪专业户。

xx饲养生猪成功后,她还利用自己家里现有的影音设备,组织养户殖观看光碟、交流经验等,义务地给养殖户们担当起技术指导员,村里的其她的养猪户纷纷向她取经,她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与经验一一传授给她们,并到养猪户的猪棚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从猪苗购买、饲料喂养、病害防治到成猪销售,她总是很热情地提供免费服务。遇到经济困难或一时手头紧的养猪户,她都是自己垫资帮她们买饲料、猪药。她和村里其她的养殖户一起认真研究养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就到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一起学习。她常说:“我能发展致富是远程教育培训了我,是村两委帮助了我,我应当回报于村里,回报于广大养殖户”。在学习中她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前来咨询的养殖户她总是耐心地讲并满足她们要求。在她的感染下,村里很多群众都积极主动到村远程教育室学习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发展种养致富项目,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依托科技致富的热潮。

篇6:女能手事迹材料

她叫**,是2008年受到**省妇联表彰的“双学双比”竞赛女能手,如今坐拥有**两大公

司,有近亿元资产的企业女能人。

穿越艰辛隧道,追寻梦想实现

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的**别无选择。17岁那年她就外出谋生。经过艰辛努力,终于成为县城一家蜂业公司的销售员。万事开头难,从未接触过世面的农家女,见陌生人说一句话也脸红。这做买卖到处闯荡的事,真是万不得已呀。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那份倔强,**咬咬牙,终于挺过来了。一年后,她终于有了每个月100多元的收入。经过两年多的炼胆,她竟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而这时,她与蔡官乡三兴村青年吉平海的爱情也有了结果。

婚后,**看到村庄上不少人搞矽钢片生产发了财,很是眼馋,也萌生了在这个行业大胆闯一闯的念头。信念一旦产生,立马付诸行动。1988年**毅然向所在单位递交辞呈,下海经商。

自断后路,唯有一搏。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她向亲友七借八凑了1000元做盘缠,毅然走上外出 淘金的第一步。

她对矽钢片行业一无所知。第一次出远门,她将捡来的一只矽钢片珍藏在身边作样品,一路奔波,走淮阴,下徐州,漫无目的地转悠,一连四五天,一无所获。又马不停蹄地转道山东省城济南。到济南七天时间她没有吃一顿饭,而是买两毛钱一斤的苹果充饥;她不住旅社,而是一到晚上就挤进城市的火车中,城里郊外到处游荡,为的是节省一点开支,也为了尽快找到要找寻的地方。后来每当提到这段经历,她就心中泛酸,她甚至怕提“苹果”这个字眼儿。她说,这一生也不想再吃苹果了。这一趟出差,也算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身上仅剩回程路费的时候,偶然闯进一家配电机械制造公司,公司老总是一位白发老者,据说是一位德高望众的企业家。听说**一名农村姑娘来谈业务,这位老者破例见了**,且对她充满了同情。他寻问**要什么型号的货,知不知道当前矽钢片的行情。严桂弟急得直摇头,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那个捡来的样品,告诉对方就要这种货。那位老企业家被眼前这位村姑的憨厚、纯真逗乐了,同意按市场价销售5吨矽钢片料给她。**乐得一蹋老高,多天来的疲惫、抑郁一扫而光。这趟业务让**只赚了800块钱。然而她还是挺开心,必定是赚了,且这家关系从此也建立起来了。随着局面的打开,当年**还清了所欠的债务。初尝创业的甜头,她一发而不可收。1992年,她悄然挂起“蔡官利达电器厂”的牌子,一个人既当厂长又当供销员,跑回的材料让村里几个无收入的中老年妇女帮着干。望着辛苦经营起来的企业,**有了一种宽慰感,自己终于当上老板了,当初的追求已经变为现实。回顾历程,**形象地比喻自己已经穿越过了艰辛隧道,寻找到岁月梦想。

激荡商海大潮,成就美丽自我 她没有满足,甚至没有感到任何欢乐。毕竟离愿望的距离还很遥远。追求,永无止境。她在作更大的冲刺——

然而,事业的航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1993年,那场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悄然而至,**的企业小船跟着触礁倾覆。由于身怀六甲,一段时间她疏于掌握行情,以高价购进的一大批原料,生产出成品后却卖不到原材料的价格。货款无法回笼,银行追着讨债,不得已忍痛出血大甩卖,可这时的市场却拚命像吃饱的胖子——打着饱嗝,到口的食物,就是无兴趣再吃。几年的心血顷刻打了水漂。**忍泪含悲,暂时放下这份心事。一年多时间,她尽力让烦恼与苦闷在刚刚出生的女儿的啼哭与嬉笑声中消融。可是,重燃心中那份梦想的愿望却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应竭尽全力;作为一个开拓者,应无所畏惧。”这样的信念支撑**重新起跑,再蹈商海。1995年,当那场金融风暴的余威稍一消减,**就将嗷嗷待哺的女儿托付给家人,毅然重出“江湖”。凭着几年来经营的人脉,她四处出击,很快闯过风口浪尖,企业重现生机与活力。

1995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是**重新起步实现跳跃的时期。2003年,她成立姜堰市华翔电器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原有企业的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她只身来到邻近的梁徐镇,征用30多亩土地,投资2000多万元又建立了一处标准厂房,包括豪华办公楼在内近万平米的新厂区,挂牌成立了第二家实华公司——姜堰市鹏远电器有限公司。目前,**两家企业仅固定资产就达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达亿元的规模。企业从加工销售电力机械零配件到与全国数家知名企业配套生产电力成套设备,产品行销全国。成为行业的俏俏者。

篇7: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

——河街村 焦喜先

今年50岁的焦喜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党的富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全村公认的致富能手,她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无不饱含着创业中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通过她的努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自己生活好了,却忘不了一部分村民还处在贫困之中,一心只想帮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

一、致富路上不忘众乡亲,扶贫济困共同富。

焦喜先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兄弟姐妹众多,家庭不富裕。穷则思变,踏入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贷款开了一个纸袋厂,一年下来,收入还很可观,两三年后,在外面经常出差的她看到汽配行业的形势很好,就转行开起了汽配厂,通过几年的努力,经济效益还不错,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在创业的路上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焦喜先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她总是毫不保留的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每当邻里生活上有困难时,她都主动上前帮助,并引领他们走上致富。

二、积极参与村中公益事业。

这几年,每到九九重阳节那天,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去领5斤鸡蛋,这都是她捐的善款。还有就是只要谁家有困难,只要和她说一声,她都伸出援助之手,尽力量帮助他们,所以她在群众中威信极高。

三、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焦喜先是一个农家女发展成为群众公认的女能手,一是靠党的富民政策,二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刻苦努力、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以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篇8:女能手事迹材料

关键词:女性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云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1]。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村面貌, 培养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农村改革”等几个方面[3]。目前,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中, 女性人数低于男性人数, 女性非农转移中回流人数高于男性人数[4], 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承担起农村生活的重任[5], 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6]。因此, 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女性农民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农村女性农民的整体素质, 提升她们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 使她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女性农民,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7]。

一、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发展历程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 云南省农村女性农民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她们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维持农业基础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8]。因此, 培育培养新型农村女性农民, 是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9]。

近年来, 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云南省妇联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兴农, 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与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 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10]。根据云南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工作安排[11], 从1997年6月至2013年3月, 云南省妇联、云南省农业厅、云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了23期“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 累计培训农村女能手2299名。2010年11月8日, 云南省妇联在云南农业大学挂牌建立了“云南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12], 培训教育基地的建设更好地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十多年来, 云南农业大学根据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 面向广大农村女性农民开展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教育培训, 增强农村女性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型农业, 并开展创业培训教育, 鼓励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

通过十六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的培训教育实践, 农村女性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涌现出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种植、养殖女能手;面向农业产品市场营销妇女能手、女经纪人。广大的农村致富女能手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大显身手, 发挥着农村女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的实践情况

从2008年至今, 云南省妇联、省农业厅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了9期“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 共有1489名来自全省16个州 (市) 的从事种植和养殖农村女性农民参加了培训, 参加种植培训的人数为688人, 占培训人数的46.2%;参加养殖培训人数为801人, 占培训人数的53.8%。从2008年至今, 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情况为:2008年培训132人次, 2009年培训398人次, 2010年培训260人次, 2011年培训279人次, 2012年培训294人次, 2013年1-3月培训126人次。参加培训的农村女性农民中23.4%为云南省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 包括傣族、白族、彝族、哈尼族等18个少数民族。参加培训的农村女性农民的总体文化程度不高, 其中:小学文化水平占5.3%, 初中文化水平占65.7%, 高中文化水平占24.5%, 大学专科文化水平占3.8%, 大学本科文化水平仅占0.7%。通过近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实践, 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 培训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16年来23期“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实践, 主办单位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总结, 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村女性农民的实际需要,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层次, 满足农村女性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不仅提供种植、养殖技能培训, 还增加了农产品营销、现代企业管理、创业技能等培训内容;在培训方法方面,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与实地考察、实际技能培训相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 提高了云南省农村女性农民的学习意识

通过多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 累计培训来自全省16个州 (市) 的农村女能手2299名。培训不仅仅教给她们种植、养殖的技能, 经营管理方法、创业技能等, 更重要的是, 让她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她们的技能, 增长专业知识, 更能将她们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财富。这些来自各个州 (市) 的致富女能手回到当地, 她们的亲身经历影响着更多的女性农民, 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较大地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希望能通过不断地学习, 提升自身素质, 将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财富。

(三) 提高了云南省农村女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虽然云南省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目前云南省农村女性农民的整体素质并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年轻女性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 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女性大多数都愿意留在城市工作, 很少返回农村, 造成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学历较低, 整体素质不高。近五年来, 参加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的种植、养殖女能手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总人数的71%, 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的仅占0.7%。可见, 农村女性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亟须提高她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通过近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 让来自16个州 (市) 的种植、养殖女能手参加培训, 并将各自所学带回家乡, 带动当地的女性农民一起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并通过培养她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不断提高云南农村女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 提高了云南省农村女性农民的创业能力

农村女性农民由于长期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与外界接触较少, 更加缺乏经营管理知识, 往往不具备创业能力。通过近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 不仅提高了她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更重要的是, 开阔了她们的眼界, 提供参观考察成功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机会, 使农村女性农民不仅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 还能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培训学习, 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创业能力。

三、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农村富余男性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趋势, 农村女性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13]。十六年来, 开展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 培养了2299名来自全省16个州 (市) 的农村致富女能手, 对促进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通过多年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 培养了来自各个州 (市) 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种植、养殖女能手, 提升了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 并带动了各个地区的农村生产发展。如培训班学员王世菊, 她在培训班学习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回到家乡后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 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 并对当地农户进行宣传, 介绍最新的种植技术, 已有150多户当地农户加入了蔬菜专业合作社, 采用新的种植技术, 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目前, 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6500亩, 并修建冷库和蔬菜加工工厂, 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生产发展。

(二) 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多年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 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生产发展, 也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云南省各个州 (市) 的种植、养殖女能手, 通过培训学习种植、养殖的先进技术、了解前沿的知识、学会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 她们回到家乡后成为懂生产、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性农民, 带领当地农民生产致富, 发挥着她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培训班学员陈玉琼, 通过培训, 提高了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 在她所在的村, 带动842户村民加入专业技术协会, 创办养鸡场, 当地村民协会会员共存栏蛋鸡10.2万只。专业技术协会还定期为农户提供养殖培训, 累计培训人员1880余人次, 由于技术先进, 生产出的无公害鸡蛋供不应求, 大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带领他们逐渐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三) 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有利于优化农村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和管理民主

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的教育实践, 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整体素质, 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由于村民素质的提升, 乡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农村管理也更加民主。如培训班学员杨君芹, 由于她所在的村社, 田地全被征用, 许多农村妇女无所事事, 整天不是打麻将就是搬弄是非, 面对这样的情形, 杨君芹决定将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经营理念传授给她们, 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 因地制宜, 带动村民种植高原特色农作物, 并寻求当时农业科技部门的帮助, 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 成立了一个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公司,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许多村民都参加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工作中, 改变了以往无所事事的局面, 由于公司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和集体活动, 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农业企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也更加重视生态的保护, 生产也更加规范, 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条件, 随着村民们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管理也更加民主。

篇9:中药材种植女能手事迹汇报

中药材种植女能手事迹汇报

不断拼搏进取,创造精彩人生

我叫XXX,今年37岁,是BBB镇AA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作为一个农民,想干成点事是很难的,而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下面,我就以自己从多年来的打拼中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人生感悟为主线,叙述一下我大胆尝试,勇于拼搏,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生产的创业历程。

感悟之一:生活从来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关上成功的大门,只要你自信自强,就能牢牢把握住成功的钥匙,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那还是在1987年,我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坎儿:我高考落榜了。在当时,一个农村女孩子跳不出农门,就意味着要一辈子过一种锄田种地、喂猪打狗、相夫教子的生活,我身边的很多姐妹们都是这样。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觉得生活中一下子没有了阳光。我开始混日子。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无所事事中,有一天,我从一个女伴手里拿到一本妇女杂志,看到了著名妇女问题专家胡巴的一句名言:“若一个社会中的女人只被教导如何管理家务照顾男人和如何延续后代,那这个社会必然会走向灭亡。”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我猛然间醒悟了:我还这么年轻,怎么能就没有理想和追求了呢?女人怎么了?农村怎么了?我就不信凭着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就不能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

我开始振作起来,利用自己年轻有文化的优势,依靠BBB市场的有利地势,凭借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从做书包、卖书包起家,逐步发展到批发针织品、鞋等日用品,成为一个中型批发商,到最后选择从事中药材生产,成为一个中药材种植女能手,一步一步的脚印里,无一不凝结着我艰苦创业的心血和汗水。我从来没有退却过,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农村妇女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农村妇女的人生一样可以很精彩!

感悟之二:机会对人从来都是公平的,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抓住了机会,就成功了一半。

我从事中药材生产,是有着一定的偶然性的,那还得从99年说起。那时我正搞鞋类批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的难题越来越多,收入也相对下滑,我感到了竞争的危机。于是我在搞批发的同时,开始多方搜集信息,寻求合适的就业机会,考虑转行。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那年秋天我去外地联系业务,恰巧看到业务户正在地里组织人力采挖中药材黄芪。当天晚上,由于旅途劳累,我有些头晕眼花,业务户见此,拿起一根洗净的黄芪,泡在开水里,让我喝了一大碗,只一会儿的工夫,我便神清气爽,恢复如初。这件小事让我的心里一动,我想:这里边可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联想到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从事中药材生产,很可能成为玉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为了稳妥起见,我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我首先找到县科协、县科委、县农经局等部门的专家进行详细的探讨、论证,了解玉田发展中药材的可行性,又先后3次到北京同仁堂药店了解中药材的需求量,3次到到河北安国、河南卢氏等地药材市场考察了解中药材的市场行情及前景,并查阅了多种有关的报刊杂志。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国内、国际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药材的出口前景更加广阔。至此,我坚定了种植中药材的信心。我决心抓住这个机遇,大干一场。当年,我就在村里承包了5亩耕地,又于次年3月,从周边几个村承包了47亩地,全部种上了柴胡、黄芪、黄芩等中药材,开始正式从事中药材生产。

感悟之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地学科技、用科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技,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潮中,如鱼得水,屡战屡胜。

种上药材以后,我辛辛苦苦地耕种、浇水、打药、锄草、施肥,每个环节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生怕稍有疏忽,影响了药材生长。起初,药材的长势很好。可是后来,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出现了各种异常。尤其是黄芪,长到70厘米高的时候,叶面上出现了许多黑色的虫子,致使叶片迅速收缩、坏死。见此情景,我焦急万分。通过多方向专家请教,才弄清是因天气干旱生成的一种新型害虫。经过专家指点,我采用了毒土灭虫的方法,及时控制住了病虫害的蔓延。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我深深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没有科技知识,简直是寸步难行。

我和丈夫跑遍了县城的大小书店,购买了《种植中药材技术解答》、《中药材的需求量》等大量中药材方面的书籍,并订阅了好几种报刊。每逢村里组织有关中药材生产的培训班和讲座,我都积极地前去参加,认真听了看了不说,还总要收集回来不少资料。为了尽快掌握中药材管理技术,我和丈夫顶着炎炎烈日,忍着蚊虫叮咬,一天到晚在田里摸爬滚打,一边观察秧苗的生长习性、特点,一边做笔记、查阅资料,有时候就住在田间的简易房里。赶上下雨的时候,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我和丈夫也没了睡意,就着烛光研读中药材管理的书籍。别人农闲没事的时候,打打麻将,看看电视,侃会儿大山,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对我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我对中药材的研究几乎着了魔,在我眼里,照顾秧苗就象养育小孩。哪棵秧苗出现了异常,我都象自己的小孩得了病似的,又是着急又是上火,今天看到这株长高了几厘米,明天又发现那株发了个新芽,都能让我们夫妻俩手舞足蹈地高兴半天,村里人看我们都跟傻子似的。

就这样,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我基本上掌握了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技术,不仅熟练掌握了常见中药材的种子、种苗选择标准、病虫害防治方法、收获技巧等,还对常见中药材的出售时机、市场行情及销售网络烂熟于心,成了全县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女能手。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照管下,我种植的中药材,不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市场销售价格,都好于外地同类产品,从2001年起至今,我先后在县内外承包70—120亩地,种植了黄芪、黄芩、沙参、板蓝根、荆芥、瓜蒌、红花、牛膝等品种,亩效益是普通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而且产品畅销全国各药材市场,有时收购药材的外地客商交定金提前预定,带着车前来等货。

感悟之四: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帮助更多的妇女群众共同致富,才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认为,一个人即使拥有百万家产,但是如果对于别人来说,有他不多,没他不少,那么他的财富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我种植中药材,是为了给广大妇女群众趟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在我的带动下,许多群众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尽快见效,使我县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毫无保留地向广大种植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竭尽全力帮助她们。我亲自帮助农户选购种子、种苗,亲自到田里指导农户平整土地、施肥下种。哪家农户管理中遇到了难题,来人或来电话找我,我除了在电话中尽量给予详细的解答外,还亲自到地里给予指导。有一次,我村王善友家种的黄芪出现了一种黑色蚜虫,眼看着叶子一片片枯黄而不知所措,心急火燎地找到我。当时,我家种的药材正在浇水、施肥,误了时机,就会影响药材的生长。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活,立刻来到他家地里,和王善友一起查看分析病情,确定防治方案,并和他一起兑药、喷洒,等到4亩多黄芪全部喷洒完,半天已经过去了。对于那些想发展中药材又苦于缺乏资金的农户,我主动找到他们,借给他们钱,鼓励他们发展。林西镇高庄子村白宇晨,因经营棚室芦荟赔了本,又新娶了儿媳妇,债台高筑,没钱为种植中药材投入。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借给他3000多元钱,扶持他发展中药材,现在年可收入1万多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我们的多方努力下,全县共发展中药材500多亩,我县中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中药材种植户的逐渐增多,我发现走街串户传授技术已经很难满足许多农户的需求。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各种技术难题,推动全县种植结构的快速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的实施,我在县科协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协助下,通过多方协调,于2003年1月份,在BBB镇繁华地带建成了玉田县科普信息服务部。服务部拥有固定资产8万元,流动资产25万元,配有电视机、VD、电脑等先进设备,高薪聘请了4名技术人员。服务部集良种繁育、物资供应、技术服务于一体,不仅进行良种销售、技术指导,还配合县科协、科委、农经局等部门广泛开展各种科普活动。

在服务部运营期间,我依托科技信息服务部,围绕农时,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以中药材为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期间开展“技术+物资”科技下乡活动84场次,召开农作物新品种现场观摩会2次,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18场次,参训人员1800人次,接受技术咨询6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

技术问题解决后,销路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很多农户担心中药材收获后卖不出去。为了打开销路,让农民吃一颗定心丸,我率领服务部人员开始致力于发展定单农业。我们多次带着样品南下北上到全国各大药材产销地,向药材经销商及药材加工厂家详细介绍我县中药材的产量、质量及发展前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景,他们被我们的真诚与执著所打动,纷纷与我县建立了固定的产销关系。到现在为止,我县已成功签定了450亩中药材的定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我县已建成科普示范基地5个,培育科技示范户60多户,中药材种植在我县已由“星星之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中药材种植成了我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农户依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我非常欣慰,在大家对我热情的态度、感激的话语中,我体验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我的奋斗和努力,党和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给了我较高的荣誉。我被评为我县2003中药材种植状元,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还多次被评为市县两级“双学双比”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和青年星火带头人,还被光荣地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我感到很惭愧,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我的成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我只有在今后不断拼搏进取,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产业结构调整之路,竭尽全力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能无愧于这些荣誉,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广大群众的希望。

姐妹们,总结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认为,自信自强、抓住机会、依靠科技、共同致富是我们农民创业成功的4个关键,只要我们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一篇:新稽查工作规程解读下一篇: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