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2024-05-22

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共7篇)

篇1: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 首问负责制度

当群众或服务对象直接或打电话举报、投诉、反映与村务监督有关事项时,首问负责人必须负责解答办理或交经办人办理。首问负责人对接受咨询,办理举报、投诉中的重要事项,要做书面记录,以备查询。

二. 工作例会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要商讨村“两委”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情况,分析当月村“两委”及成员的工作情况,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乡镇(街道)要定期召开辖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及时掌握和指导辖区村务监督工作。

三. 工作报告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半年要向乡镇(街道)纪委、村级党组织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特殊情况或重要事项应随时报告。

四. 考核评议制度

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考核一起进行,结果应向全体村民公布。

五. 工作台账制度

村民监督委员会要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基本情况、例会记录、监督项目记录、工作报告记录、考评记录等工作台账,并列为村务档案,以备查阅。

篇2: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重大事项和涉及村民利益事项决策前,要充分听取意见并进行科学论证。监委会可根据大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提出的意见,以书面形式建议村委会进行听证,实施监督。

一、听证内容:

1、决策前听证:凡属本辖区内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2、村民对村务公开内容有疑义,并经大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提议,确需村委会做出说明解释的。

二、工作程序:

1、重大事项决策前听证,由村委会拿出决策方案后实施听证。

2、监委会提出的听证,由村委会召集听证会,并负责报告听证事项,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接受查询。

3、听证后修改完善方案,形成处理决定,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

4、监委会提出的听证方案,如果村委会7日内没有正当理由不作出听证决定或解释,监委会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三、监督委员会的属性

1、监督委员会是一种村民自组组织,他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和镇纪检监察室的指导下,负责监督村民委员会有序开展工作。

2、监督委员会必须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达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四、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汇报

1、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工作。

2、定期到镇纪检监察室汇报工作的情况。如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及时向镇纪检监察室汇报,并依照有关规定,将违法违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3、不掩盖村委的有关违纪问题,不包庇违法犯罪活动。

4、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将村民的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5、监督委员会具体承担本村的信息工作收集,及时与村支部沟通,并作出有效答复。

6、村委会成员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村务及财务是否按要求公开。

五、监委会职能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实行监督。

2、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

3、对村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凭证进行审核。

4、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5、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做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须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

6、参与镇党委对村干部的年终述职考评。

7、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对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提出罢免建议,提请村党支部,报上级党委、政府后,依法启动罢免程序。

三、监委会义务

1、支持村两委正常工作,及时消除村民对村两委工作的误解。

2、定期不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村务监督工作情况。

3、及时向村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联系村民、广泛听取意见,履行监督职责。

为认真抓好村委会的监督工作,约束监督委会成员全心全意搞好村监委会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纪律。

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汇报

1、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工作。

2、定期到镇纪检监察室汇报工作的情况。如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及时向镇纪检监察室汇报,并依照有关规定,将违法违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3、不掩盖村委的有关违纪问题,不包庇违法犯罪活动。

4、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将村民的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5、监督委员会具体承担本村的信息工作收集,及时与村支部沟通,并作出有效答复。

篇3: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1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必要性

1.1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抓手

从调查情况看, 尤溪县台溪乡个别村未坚持和严格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 在重大事项决策、“三资”管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及项目实施上, 不坚持“三公、三审、三评”, 不召开村两委会议, 不征求群众意见等, 而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商量拍板实施, 或由一人说了算, “一言堂”和中饱私囊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加强对全乡“三资”管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两委”成员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 是有效规范农村权力运行, 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 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

1.2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推进村务公开的重要保证

尤溪县台溪乡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各村得到普遍推行, 但同公开的目标要求相比, 仍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开不全面。村务公开包括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四方面, 其中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 (主要有村货币资金收支公开表、现金收付公布表、债权和债务公开表、科目余额表及收支明细表) 。目前, 在村务公开中主要公开群众特别关注的农村低保、危房改造项目、农村党员发展等, 对村级财务的收支、债权、债务很少公开。二是个别村务不公开。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流于形式, 一些本应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的大事, 却由村干部说了算;虽然都设立了村务公开栏, 但公开的内容不及时、不完备, 有的甚至不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就是对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保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1.3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紧密联系、互为作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在乡纪委的指导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将有效解决纪检监察工作到村级“断线”的问题, 把纪委的监督作用延伸到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也是落实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措施。同时, 有利于促进基层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有利于培养基层干部民主法治意识,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 尤溪县台溪乡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 并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至2016年12月, 乡纪委共受理信访举报案件36件 (2014年8件, 2015年15件, 2016年13件) , 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农村低保、新农保, 危房改造、计生、林业盗伐, 财务乱、村干部决策不民主及办事不公开等, 其中涉及基层干部的违纪案件20件, 占信访举报总量的55.5%, 12名村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分析其原因, 除一些村干部法律观念淡薄、群众意识淡化外, 特别是缺乏有效监督, 村级组织办事不公开, 重大决策不征求意见、不接受建议等。在这种形势下,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督促村级组织公开办事过程、办事结果, 并在公开过程中吸收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村干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而且能积极消除群众的疑虑和不满,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塑造和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 尤溪县台溪乡村务监督委员会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尤溪县台溪乡共有24个村, 现有村干部141名, 其中村党支部书记24名 (其中乡党委下派2人) 、村委会主任24名、村报账员24名。按照县有关文件的要求, 2015年换届后, 全乡24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78人, 由3~5人组成, 实行主任负责制, 负责其成员开展理财活动, 在村务公开、农村低保评审、危房改造、公益项目建设等惠农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中村务监督委员会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思想认识、业务素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待遇报酬及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尤溪县台溪乡各村虽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也依法推选出来并把名单上报乡党委, 由于乡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权力等宣传不到位, 大多数群众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了解不够、不深。另外, 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业务素质低, 对自身的职责、权限及责任也认识不到位, 主动参与监督的能力不足。

2.2 开展工作无保障

尤溪县台溪乡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以来, 虽然按县级制度开展活动, 但工资报酬低 (每天100元计算) , 造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激情不高, 责任心不强, 工作开展不力, 成效不明显。部分人员长期外出务工, 不能按时开展活动, 影响村级报账进度。

2.3 体制机制不完善

村务监督委员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工作时无章可循, 导致对其职责和权力的运用还不到位, 运行还不规范, 措施还不得力。

2.4 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在村级重大事物决策及项目实施上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等问题。有些成员怕耽误时间影响挣钱, 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不愿监督。有些成员蹑手蹑脚, 怕干部不理解得罪干部, 怕惹恼群众乡亲落埋怨, 不敢监督。有些成员对村经济财务、政策精神、村集体项目等重大事项不了解, 对监督的重点和环节不明确, 缺少相关业务知识而导致不会监督。

2.5 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尤溪县台溪乡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78人。其中, 年龄70岁以上4人, 60~70岁18人, 50~60岁29人, 40~50岁26人, 40岁以下1人。文化程度方面, 初中文化61人, 小学文化11人, 高中及中专6人, 二者严重影响村级开展理财活动。

3 今后的工作思路

3.1 搞好宣传, 提高认识

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 利用各种媒体, 广泛宣传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意义、职责作用和选人条件、选人步骤等, 让群众了解、熟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职权职责, 认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形成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良好格局。

3.2 严格程序, 部分调整, 组建高素质监督队伍

重点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和尤委办 (2015) 116号《尤溪县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及有关法律法规。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个人意愿上严格把关, 尊重村民代表意愿, 进行部分成员调整, 把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 有责任心、有文化、懂政策, 对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 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推选到村务监督委员会中, 而且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必须是中共党员, 这样才能真正履行起监督的职责。

3.3 理清关系, 明确任务, 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一个建制村的建制性班子, 与村党组织、村委会一样, 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村务监督委会具有双重领导机构特征, 既受村党组织领导, 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 又受上级乡纪委领导。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积极搭建起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三个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村民自治权力结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关系密切, 村党组织是领导机构, 村委会是执行机构,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监督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既要监督村两委, 又要配合村两委做好工作, 要做到尽责不添乱, 监督不越位。村两委要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 要自觉接受监督。在工作职责上, 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重点监督村委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决议情况、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村干部履职和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其他工作, 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监督不包办、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

3.4 强化保障, 注重考核, 建立科学奖惩机制

为进一步激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能力, 从4个方面入手, 为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一是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 购置必需的办公设备;二是在工资待遇方面, 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资报酬纳入乡财政预算, 实行每月固定工资100元加实际误工工资, 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在履行职责方面, 在村务监督委员会遇到困难, 难以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时, 乡党委和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反映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时, 乡纪委要及时调查处理, 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撑腰提气。

摘要: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 村级可支配资金大幅增加, 村干部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必要性、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 以强化村级民主监督, 完善村民自治,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篇4: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关键词]村务监督;制度设计;实践;不足;思考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28-03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施行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推行,成效斐然。然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表明,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失衡,民主选举备受重视,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却明显滞后,民主监督长期缺位。于是,有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探索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先行者。不久,“后陈经验”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被大力推广。然而,由于村务监督机构在制度设计中有先天的缺欠和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弥补缺欠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立及意义

长期以来,多数村庄虽设有村民理财小组,但其成员大都是经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指定的,或干脆由村干部直接担任。村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村庄事务都是事后才知道,而且知晓村庄事务的主要途径就是村务公开栏的告示。多数村庄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尤其是财务公开内容模糊、公开程序违规、公开时间随意。一些地方的村干部贪污挪用,假公济私,瞒报虚领的现象突出。农民利益屡受村干部侵犯,导致农民上访量居高不下。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的后陈村,曾经由于村务管理不透明,重大决策不民主,一度造成村内矛盾重重,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上访不断,甚至发生冲突,连续两任村支书由于经济问题被查处。2004年2月,中共武义县委派出指导组在后陈村开展调研,在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后,拟定了《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村务管理制度》对集体资产、农民建房、村干部报酬、财务收支等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村务监督制度》对村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性质、地位、职责、权利、义务及纠错、罢免的途径和程序作了详细规定。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受村民代表会议委托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并被赋予列席村务会议、财务票据稽核等职能和定期报告村务监督工作情况、听取村民意见等义务。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2~4人,与村委会同届。

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节支90多万元。后陈村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零投诉”、违规支出“零入账”,村级招待费大幅下降。9年多来,后陈村集体年收入增长34倍,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两番,全村的养老和卫生保障实现了村级统筹。[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三者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提供了农村自我发现矛盾、内部化解矛盾的纠错机制,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是新形势下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此外,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立大大地推进了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具有创新意义。

二、“后陈经验”的推广及其合法化

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基本结构的“后陈经验”,通过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武义特色的农村民主监督模式。一是推进民主可预防贪腐。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民主形式的制度设计和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广大村民在村务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预防了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滥用;二是合理的制度设计调动了村民的政治热情。长期以来,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官”自治,由村官替民做主,所以多数村民产生政治冷漠。后陈村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村务监督制度体系,村庄公共事务能够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社会协商,从而使村民逐步恢复了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三是构建了村级组织权力制衡机制可有效约束权力滥用。后陈村将村务监督权独立出来,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形成了对村干部权力的约束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并相互制约。

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到武义县、后陈村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武义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做法。10月,始发于后陈村的武义“村务监督委员会”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加强村级民主监督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09年底,浙江省3003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全覆盖”。[4]

2010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了《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性质、组织设置、成员的任职条件和终止条件、回避制度等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不久,浙江省村务监督的经验引起民政部和国家立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7次会议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被通过,该法第32条规定:“各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至此,村务监督委员会首次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上得到了确认。

三、村务监督制度设计的不足与实际运行中的困境

(一)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村监委会主任或成员,容易造成监督失效。《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3至5名成员组成,其中主任1名。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成员或党员担任。”武义县的村务监督制度在全国推广后,很多地方参照浙江省的做法,要求村监委会主任必须由村党支部成员兼任,使得关键的相对制衡的权力结构出现异化,又变成了内部自己监督自己,容易造成监督失效。例如,东北地区,党支部成员兼任村监委会主任的比例高达90%以上;华北地区,村监委会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或其他党员村民担任,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形同虚设,极易造成集体腐败。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薪资报酬没有保障,极易产生消极监督。2010年修订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对于村务监督机构成员的薪资补助都没有具体说明。根据各地的执行状况来看,村务监督人员一般仅获得极少的误工费或象征性的工资,甚至没有报酬。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薪资报酬无保障,既容易产生消极监督,同时,成员受诱惑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年龄偏大,缺乏相关业务知识,不会监督。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很多是老党员、老村干部和老退役军人等,当中不乏“老好人”和村干部的“老熟人”,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履职意识不强,怕破坏与村干部的私交,监督不敢动真格。还有更多监督委员会委员不善于监督。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加上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补贴少,吸引不了年轻人。

(四)多数村民的监督能力较低,亟待提高。监督能力取决于文化素质,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目前农村大多剩下儿童和老年人,这些村民缺乏政治参与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对村务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直接制约了民主监督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流于形式,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在村务公开的审核和监督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多的是对村委会提供的相应材料进行审核。由于村委会提供的材料有限,有可能弄虚作假等因素。所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六)村务监督制度的权利救济设计不合理,监督力不从心。制度设计之初,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村干部违纪违法可以向上级纪委反映,现在只能去找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名义上负责村民自治政策上的指导和贯彻落实,虽然有权去检查,发现问题时也可以向当地乡镇党政部门提出建议,但无权处理。对于违规、违法撤换村干部,如果乡镇党委不愿配合,那么执行难度可想而知。

(七)村务监督制度不具有普适性。村务监督制度只适宜在较为富裕或有集体财产的村庄实行。这些富裕村庄往往拥有土地、林地、矿山、厂房等集体资产,所在地村“两委”拥有对集体财产支配权,这就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和腐败,建立村务监督机构很有必要。然而,对于偏远或贫困地区的农村,村“两委”没有可支配的集体财产,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这些村庄显然并不适合再成立一个村务监督机构,否则会增加村民不必要的负担。

四、思考与讨论

在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里,人们的政治参与是要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进行安排和组织的,只有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才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6]毫无疑问,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为各阶层提供了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有利于缓和公民和政府间的矛盾,增强对现有政治系统的合法化认同,有助于实现政治稳定。今后,要想进一步发挥村务监督机构应有的作用,就无法回避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确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法定地位。2010年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仍然没有对村务监督机构的权责作出具体的规定。今后,有必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村务监督机构的性质、权责划分、组织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方式、监督程序、报酬补贴、奖惩办法和权利救济等问题。此外,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权,必须依法独立于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执行权,相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均不得担任村监委会主任或成员。

(二)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关键是建好队伍。要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待遇政策,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找到“愿意干事的人”,可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经费、误工补贴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鼓励村民将参政意识强、敢于较真、公道正派和能力较强的人推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将更多青年人充实到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中,增添生机与活力。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必须专职化和专业化。必须把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作为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重要举措。若要监督发挥更大的作用,务必对当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促进村务监督的规范化、专职化和专业化。

(四)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自身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除了进行业务培训外,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念,杜绝以权谋私,假监督之名行敛财腐败之实。对不称职的成员要及时予以清除,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退出机制、惩处机制和追责机制。

(五)明确村务监督制度的目标。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不同于纪检、检察机关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纪检或检察机关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旨在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不会丢失。反观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是村级治理中的内部事务,旨在完善和促进村级治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多数村民的意愿,实现村务公开和村治高效。因此,村务监督制度的首要目标应是实现村民自治中的善治,政策制定者不能只考虑政治或施政需要而罔顾这一点。

总之,权力分工制衡是防止滥用权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前提。对于村庄公共权力的行使,应当进行适当分权或分工,从权力、责任、程序等方面构建一种分工制衡关系,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前提和根本途径。如果村务监督权不能独立而受制于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执行权,必然导致弱监督或虚监督。

参考文献

[1]蔡敏.“村官”腐败是农村社会和谐的“毒瘤”[N].农民日报第二版,2005-05-25.

[2]李正.丰富“后陈经验”打造精品乡村[ N] .今日武义,2014-02-25.

[3]黄锦朝.金华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72.

[4][5]张伟斌等.2013年浙江发展报告(政治卷)[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239.

[6]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401.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课题(2015M5714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讲师。

篇5: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

一、监督村“两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监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二、监督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级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监督”,重点监督村“两委”在决策前是否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是否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操作。

三、监督村务、党务公开。认真审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对未按要求公开的事项,应督促村“两委”及时重新公开。

四、监督村级资金管理。村级支出凭据,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查、签置意见,并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章确认后方可报销入帐。

五、监督村级资产资源管理。监督村级组织建立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各项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集体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六、监督村干部勤政廉政情况。对村“两委”及其成员的勤政廉政情况进行监督。

七、在职责范围内办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授权的其它事项和镇纪委、监察室交办的有关事项。

村务监督委员会权利

一、列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有权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可对研究的议题提出建议性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二、阅读文件。上级发至村级的各类文件,村两委均应及时主动提供给村务监督委员会阅读、学习,保证其知情权,方便监督。

三、建议召开会议。对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议事规则做出的决定,可以建议更改,必要时可建议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质询,村“两委”须就具体事项进行复议或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

四、收集、受理民意。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村“两委”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比较集中的意见,以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五、参与村级审计。参与镇对村的财务审计和对村两委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六、核实有关事项。有权查阅、复查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协助镇纪委、监察室初步核实有关情况,有权要求村“两委”对监督事项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有关材料。

七、建议罢免村干部。根据多数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见,对不称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提出处理或罢免建议,提请村党组织研究,依纪依法启动处理或罢免程序。

村务监督委员会义务

一、召开工作例会。由主任负责召集,每月召开1次例会,主要是学习有关文件资料,讨论研究重要事项,并搞好与村两委的工作衔接。

二、建立工作运转制度。重点建立反映社情民意记录簿、协助村“两委”工作记录簿和监督事项办理情况记录簿,以及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

三、接受民主测评。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年年终或下年初须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报告的文字材料及时报镇纪委备案),并接受信任度测评。

四、接受广泛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应自觉接受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村民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不得越权、越位、滥用职权。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或有违纪违法行为,经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核实并报镇党委批准后,可先停其职,再召开村代表会议罢免其资格。

村务监督委员会保障机制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由县财政每年给予委员800元、主任委员1200元误工补贴,并随着经济发展,合理增加。

二、镇应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考核机制,对履职、尽责状况好、群众信任度高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及其成员,根据本镇及各村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三、镇、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村“两委”必须帮助村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必要的办公条件,做到“六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印章、有电话、有履职记录、有工作制度。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镇对村“两委”及其成员的考核评鉴,权重应占总分的20%。

篇6:最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1.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法规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开展村务、党务监督工作。

2.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监督工作要共同参与、集体研究、集体审核、集体表决,并做好记录。

3.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党务、村务监督工作进行小结,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

4.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审查的财务票据,必须注明审核意见,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并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印章,交送上级经管部门审计后,方可报销入账。

5.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村务公开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其成员每半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并接受评议。

6.收集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受理村民投诉。对村民提出的询问,应督促村民委员会在10日内予以解释答复。

篇7: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下达后,市迅速行动、统一部署,在全市各县区认真组织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并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取得

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精心安排部署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市委书记刘长春同志在3月31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中对“深入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阎红心同志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多次在文件中对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批示,提出具体要求。为切实保障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有效落实,我市成立了以市纪委副书记为组长,市委农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农林局等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处理日常事务。并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市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方案》。同时,市纪委农村党风室编发工作动态60余期,及时通报各县区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加强县区之间的交流学习,推动全市整体工作的开展。县区明确了各级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按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实行“每周例会、定期通报、不定期督导”等工作制度,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推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年初,我们在通许县选定两个乡20个行政村作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先行试点。3月19日,市委、市政府在通许县召开了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暨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现场会,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直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县区委、纪委领导同志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推广了通许县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取得经验,安排部署在全市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任务。4月1日,我们召开了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县区纪委分管领导和农村党风室主任参加的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暨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动员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在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暨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现场会的基础上,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取得实效

(一)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

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暨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现场会后,各县区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公告、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意义和方法步骤。通许县、县、金明区等县区编印《村务监督委员会手册》下发给基层,用于指导工作;鼓楼区、龙亭区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及权利义务等内容印成宣传单,制成宣传版面在鼓楼广场、午朝门广场进行宣传,扩大宣传面。市县电台、电视台播放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专题新闻523次,出动宣传车80余辆,制作宣传版面3000余块,在农村基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搞好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为确保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有序开展,各县区、各乡镇办事处采取召开动员会、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人员系统的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批示和讲话精神,省、市纪委《全面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对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基层党委共举办培训班168期,培训组织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人员3000余名。同时,通许、尉氏等县区组织乡镇纪委书记和相关负责人员到安吉、临海、焦作市中站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各级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协调能力,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组织实施,规范工作程序

市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民政局、财政局、农林局多次对各县区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程序进行指导,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各县区统一了

选举办法、会议议程、会议主持词以及候选人资格审查表、选票、公告、乡镇党委批复报告等表格、文件式样。各乡镇办事处按照《意见》要求,抓好候选人的提名、资格审查、开会选举、结果公示等方面工作,确保选举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合法。通过严格的程序、及时的指导和规范的运作,选出了群众满意的监委会成员,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

目前,我市2523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选举产生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共选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10247人;党员5909名,占总人数的57.7%,党支部副书记担任监委会主任的有513人;35岁以下2403人,占总人数的23.5%;35岁至55岁5876人,占总人数的57.3%;高中以上学历3620人,占总人数的35.3%。有35个乡镇落实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工资待遇。

(四)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作用

为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各县区、乡镇办事处按照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地、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的“六有”要求,在落实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支农惠农政策、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开展监督工作的办法步骤等内容,对新当选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市共有2276个行政村达到了“六有”标准,各县区纪委、基层党委举办各类培训班207期,培训人员9278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监委会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认识,促使监委会成员真正发挥作用。

禹王台区在推行村务监委会过程中,总结制定了在使用监委会印章时的“三不一慎重”制度,即:不符合党纪国法的坚决不盖章;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坚决不盖章;不符合群众利益的坚决不盖章;群众有异议的慎重盖章。此方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使监委会的权力和责任更加清晰,更加具有约束力。龙亭区为基层统一制作了“资金监督、资产资源监督、党务居务公开监督、‘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监督”四个监督流程图,明确监委会工作任务,规范了监委会的工作程序。

目前,新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已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监督工作中。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体制通过对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时限、监督方向的完善革新,克服了以往对村级事务监督的缺位、失位、错位等问题,从源头上堵塞了农村监督体制上的漏洞,有效地防止了村级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构建了村民和村干部的沟通桥梁,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许县各行政村监委会积极参与到村容整治、道路维修等村级事务的监督中,配合核查农村集体资金500余万元;尉氏县蔡庄镇鹿村监委会对村道路修整工程进行了全程监督;县袁坊乡袁坊村的监委会对村内主干道工程及其财务开支进行详细核查,有效遏制了1.2万元工程款的损失。刘店乡张庄村村务监委会在全村土地流转工作中,积极在“两委”和群众间搭起沟通桥梁,上情下达、下请上传,使群众意见逐步达成一致,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市2523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共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4002件,参与监督村级招投标项目765件,审核农村集体资金6707万元,审核不合规定票据2460张,拒付不合理开支205.54万元,化解群众矛盾2028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强化督察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为确保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查方案,成立督查组,加大督查力度,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市性的督查工作。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于5月20日,再次组织各区主管纪委副书记、县区农村党风室主任召开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对监委会选举程序、落实工作设施、人员培训、检查验收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保证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取得实效,市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检查验收方案,成立了三个检查组,从6月21日至30日,对全市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及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为了统一检查验收的标准和程序,6月8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农村党风室主任会议,听取了各县区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了各县区自查工作,同时下发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检查表》等4项自查表格,并明确了各县区检查人员“谁检查、谁填表、谁签字”的工作要求,确保自查结果真实性。金明、禹王台等县区在自查过程中还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尉氏县抽调民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人员及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组成了57个检查组对全县19个乡镇的518个行政村进行了推磨式检查,保证检查结果的全面、科学。

6月21日开始,各检查组按照任务分工对各县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及便民服务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组采取听取县、乡工作汇报,查阅资格审批表、公示材料、党委批复及县区自查表等相关资料,深入乡、村实地调研,向各村村民代表及党员代表了解情况等方式,检查了解各县区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程序是否合法,成员成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组织了培训,牌子、印章、记录等各项设施是否落实,监委会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检查组共检查了11个县区的21个乡镇和25个办事处,掌握全市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情况。检查结束后,市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听取各检查组工作汇报。截止6月底,全市各行政村(社区)均按照市纪委的要求,选举产生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

三、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各行政村(社区)选举产生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已经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建立和发挥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区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村监委会成员成分不符合要求;部分行政村村室极为简陋,甚至没有村室,村务监督委员会场地设施难以落实;部分地区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群众知晓率比较低。

二是监委会成员综合素质不高。受劳务输出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选出的监委会成员参差不齐,人员结构老化。部分监委会成员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怕得罪街坊邻居,参政议政意识、能力不强。

三是个别村干部不支持监委会工作。有个别村主要干部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村里事务就是村“两委”说了算,不需要村务监督委员会来“说三道四”。

四村监委会组成人员报酬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较弱,还有不少行政村(社区)监委会成员待遇没有解决,部分行政村靠村级经费暂时解决监委会成员的待遇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研究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正确行使权利义务,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对监委会的职责、权利及义务,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村务公开的内容要求和基本程序,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开展监督工作的办法步骤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监委会成员素质,保证监委会成员正确履行职责。

二要健全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责任制度、监督报告制度、工作督导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监委会运作。并健全监委会的管理考核制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考核机制。

三要强化督查指导。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办事处,行政村、社区进行检查指导工作,解决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上一篇: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计划下一篇:企业总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