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联合会: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

2024-04-10

儒商联合会: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通用3篇)

篇1:儒商联合会: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

儒商联合会

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

儒商联合会自2008年8月份成立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的指导帮助下,商会密切联系实际,创新办会理念,确立了商会的愿景、使命、宗旨和理念,逐步形成了以“会企、孝企、学企、政企、银企”为核心的商会“五企”文化体系,极大促进了商会和会员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以会为企、以会促企”的会企文化

为更好发挥商会的作用,儒商联合会把商会自身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全体会员一致把商会当作共同的企业、共同的事业来对待。

(一)完善商会组织架构。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等商会职能机构,成立了商会党支部,规范了商会会议制度,实行会长轮值办公制度。商会每年召开12次以上会长办公会议、2次理事会、1次会员大会,各理事组全年召开小组会议达6次以上。

(二)加强商会形象宣传,编印商会发展史。商会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强化商会宣传,提升了商会的知名度;并通过会员的口碑相传,扩大了社会各界对商会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商会发展情况,编印了商会发展史作为内部刊物传阅,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商会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成为参考性读物。

(三)建立沟通联络平台。主要有商会大电网平台、微信、飞信、QQ群、商会公共邮箱等,做到与会员之间沟通无碍,积极了解会员的呼声,听取会员的建议和要求,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打造异业联盟,实现会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商会会员单位横跨管理培训、房地产、装饰装潢、广告传媒、商贸、食品、石化、机械、木材、太阳能、钢材、IT软件及餐饮服务等数十个行业。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整合商会资源,推出了商会卡服务,打造异业联盟、资源共享,对会员之间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实行折上折;并由商会与会员企业签订相关协议落实到位。

(五)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和活动,对外开展商务交流与合作。如组织参加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放生和祭拜孝圣等多项重要活动。先后参加了第22、23次哈洽会及第8届中国(临沂)年货精品展销会等展销推广活动,有效促进了会员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

(六)成立周末读书会和登山俱乐部。由商会第二理事组、第五理事组分别发起的周六儒商明德读书会和周日儒商登山俱乐部活动,得到了广大会员的支持,影响了一大批社会上爱好读书学习和运动锻炼的朋友。读书会提出“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逢年过节”都要坚持读书的原则。登山俱乐部也计划用一年时间登顶50余座山头的目标。这一系列的活动,既丰富了会员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孝企文化

百善孝为先,人无孝不立。商会把传统的“孝文化”与企业经营、商务活动、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扶贫济困、社会责任等有机联系,倡导“大孝即大义、有孝才有情”的商会价值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企文化。

(一)成功举办了“忠孝大讲堂”系列公益论坛、“企业长青之道”系列讲座、“幸福企业家、中华领袖营”等主题活动,赢得了会员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为广大会员家庭建立了老人档案,在每年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走访、看望会员家的老人,数年来,已经形成了惯例,成为商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商会成立以来,已累计走访超过400余人次。同时,商会也经常到当地的敬老院、老年公寓进行走访慰问,送去物质和精神的关怀。

(三)参加社会光彩事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儒商联合会倡导 “义利兼顾”的企业发展观,把“孝文化”和奉献社会的大爱、博爱相结合,号召会员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光彩事业,捐建爱心小学、捐助困难学生等公益行动。

主要活动包括: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2008年,商会会员捐资60万元建设了平邑县郑城镇鲁商爱心小学;多次在临沂大学等大中专学校捐助贫困学子。在四川雅安、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商会组织会员踊跃捐款捐物达11万余元。今年5月,儒商联合会又捐资10万元帮助兰陵县100名贫困儿童;7月,又组织了“沂蒙放歌唱大爱”捐助白血病人公益活动;由我会董立任发起成立的爱心水饺店更是得到了央视等各大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商会也是第一个把国际狮子会、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引入到临沂的社会团体„„致富思源,商会将一如既往的把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继续进行下去。

三、知本与资本共生的学企文化

儒商联合会把“儒商”作为追求的目标,把儒家的大仁大义与现代商业文明相融合,把提升自身素养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相结合,打造了一个交流、探讨、分享的学习型商会平台。

(一)举办多形式的论坛、培训讲座。针对商会会员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的现状,商会组织专家顾问团队,多次举办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的主题培训班。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盛世中国,鲁商同耀”、明达系统《事业成长顾问班》、九型人格与企业管理、《生命之旅》青年志愿者活动、关立勋教授学术报告会、学习型中国企业家论坛、华商书院《道德经与管理智慧》、山东省企业家论坛、忠孝大讲堂系列、企业长青之道系列、同心同向大讲堂、《CTI品牌打造》总裁班、《了凡四训》研修班等大型专题活动十余场。

(二)拓展会员视野,组织游学活动。商会每年组织会员参加游学活动,已先后游学黄山、桂林、台湾、美国、西藏、九寨沟等地。通过这种旅游与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为会员营造了一个“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氛围,既开阔了眼界,也学到了知识,实现了“走万里路与读一卷书”的双重目的。

四、抬头看路紧跟大势的政企文化

儒商联合会立足商会职能,积极构建政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商会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从国家宏观政策方面为会员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和宏观政策解读,积极引导会员企业与国家政策紧密接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避免了政策调控为企业带来的硬着陆风险。

(二)利用商会平台代表会员企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接联系,积极组织商会工商联执委参加工商联会议,听取有关会议报告,及时了解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会员企业经营提供快速有效的咨询。

(三)商会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会以及会员企业党的建设。积极参加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向英雄先烈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飞爱岗敬业精神。例如:参加建党70周年座谈会,七一建党节晚会、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工作会议、理想信念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同时,商会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创业促进会导师、巾帼创业之星、临沂十大爱心人物,整体上提高了会员的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培养了会员企业抬头看路的大局意识。

五、金融机构与会员企业互信的银企文化

商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了解金融产品和金融政策等信息,达成了银行与会员企业之间良好互信的合作关系,相继与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约授信贷款数亿元,多家银行都推出了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解决了会员企业的资金难题。

今年3月25日商会为会员们办理了财富级别的“中银财富管理商会卡”。会员企业业之峰、长城装饰等已与中国银行进行了相关金融产品(如:易商贷)的合作。目前,商会正在与信用合作社、民生、浦发、兴业、平安银行洽谈合作事宜,争取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广泛的银行信贷支持。

儒商联合会“五企”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开拓创新,在社会上传递的正能量,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入会,使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会员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商会建设增添了新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

前景光明、未来可期。儒商联合会在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秉承“诚信商会、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团结、协作、交流、服务”的办会宗旨,聚商界精英、铸中华商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商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共创一个爱心、和谐、付出、共赢“的商会愿景而努力。

儒商联合会 2014年10月

篇2:儒商联合会: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

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已成为一种趋势,校企结合是确保高校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联合创新专业建设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践、定向培养;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校企联合共同研究社会和企业目前需要什么层次、什么专业类型的人才,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制定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更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作到培养出的人才学有所用。

在校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学校具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理论及基础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信息资源广的优势,又能使教师能够同企业的科研人员和生产一线的职工直接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校企合作办学也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学实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校企联合创新专业建设的初步探索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活动,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树立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深化市场驱动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取得了良好成绩。

2.1 依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

2.1.1 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活动

为了使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市场需要,营销专业采用不同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区域特征和行业特色、人才需求、专业定位、职业岗位群进行广泛调研论证,追踪行业最新动态。有针对性的分别选择省内外行业内优秀企业为主,就人才需求、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过程、技能要求等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访谈调研。调研访谈表明:企业经营范围、经营模式、业务特性、目标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既有共同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

2.1.2 根据调研结果重新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

基于不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不同需求特点,营销专业相应设置了五个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对应于五种不同的企业需求。

商务策划方向:培养具备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及其管理能力,掌握企业各类企划操作技能,能从事各个领域的市场调研、竞争结构分析、策略设计、策略实施、策略管理、策略评估等商务策划工作,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销售管理方向:培养具备市场调查、市场拓展、市场营销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管理流程,掌握产品销售、商务交流与谈判、区域市场管理等实际技能,能从事各个领域的销售业务、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区域营销管理等实务工作,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汽车营销方向:培养熟练掌握汽车营销、会展营销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国际营销管理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吃苦耐劳,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论基础和国际化视野,英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吃苦耐劳,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2 开展高层次大赛活动打造创意平台

创意是营销的源动力。为学生打造营销大赛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项目推广实践,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创意和想法变成现实,积累经验与增强自信心。

营销专业认识到搭建和开展高层次大赛活动的多重意义:搭建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创意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市场拓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市场竞争力;搭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市场营销专业公共教学平台,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营销人才模式,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水平;搭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公益的服务平台,创新企业支持教育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模式、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为此,营销专业与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东风风神公司、湖北移动公司合作,先后开展了风神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移动MM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商科院校营销大赛等活动,并取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些校企合作的大型赛事活动对推动专业建设发挥了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营销专业正努力将这些赛事活动常规化,作为培养人才、创新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式长期开展下去。

2.3 构建基于营销职业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该从某一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整合起来,将目前生产和经验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最新技术成果列入课程计划,建立模块式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并将最新的技术成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

以满足企业和市场人才需求为目标,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针对营销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系统和基础理论课教学系统,整合构建了基于营销职业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拓展四个模块,实现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这些模块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2.4 构建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注重“两个系统”思想的落实和体现,基础理论课教学系统与实践技能教学系统相结合,突出了营销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课堂训练、专业模拟和专业顶岗有机结合,实现营销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营销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通过采用营销业务流程任务驱动、营销操作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营销管理专业各种相关业务的模拟操作教学与训练,使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基础岗位实训与素能养成、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构建了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项目主要有:专业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综合实训方面,突出“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按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分别开展各具特色的训练项目。真正实现产学一体,教育中有产业,产业中有教育,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2.5 深化定向、订单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以校外实训基地和联合办学企业为载体,深化订单驱动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汽车营销方向以联合办学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为依据,以襄樊东福汽车销售公司为载体,校企共同制定汽车营销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业务实际,灵活组建订单班或冠名班,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如共同制订东福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双方共同推进学术合作。积极开展双方人员交流互访、开设讲座、讲授课程,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积极进行实务工作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探索。双方共同出资建立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专项建设基金。双方共同出资合作开发东福班部分专业教材,等等。

2.6 建设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营销专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双师型”素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加有效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了解和熟悉地方与行业的需求,增强教师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分析、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身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好的补充。

为此,营销专业坚持每年送一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目前已有二名教师先后离职赴企业挂职;鼓励所有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鼓励教师持有各种实践性职业资格证书;注重派遣不同的教师参与全国、全省的营销大赛现场观摩活动……以各种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7 探索开放式实训教学活动

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设置和实施专业实训活动。

专业实训活动坚持校企结合、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一方面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队伍的建设,另方面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既运用自己的教师队伍开展实训,也充分利用校外行业的专家资源;既走出去,也把企业的职业专家引进课堂,在校内为学生开设实训课程。

开放式的专业实训活动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使学生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不仅能训练技能,又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等,既满足了企业生产技能要求,又满足了职业能力迁移和发展要求。

以上的探索还是初步的.如何通过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尽快按能力导向完成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转型,是摆在广大高校教师和教管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挑战,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这一战略使命,确实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柯昌华.用能力导向统帅大学的教学转型与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2.

[2]周远清.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学术版),2009,11.

[3]袁贵仁.中国教育改革20个问题[EB/OL].中国政府网www.gov.cn2010/1/22.

篇3:儒商联合会:开展五企文化建设 创新商会发展模式

一、创新群团建设模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职业学校要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群团建设模式, 积极探索群团建设的新路子, 以便更好的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将其打造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体现主人翁精神的团体。

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在学生会下设学习宣传部、生活部、纪律部、宿管部、法制安全部等职能机构, 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坚持和完善每日检查评比, 抓好“两室” (教室和寝室) 管理, 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维护校规校纪, 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团结, 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整洁优雅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较差、纪律观念不强、安全意识缺乏等方面的不足, 专门在学生会中设置法制教育部, 积极利用黑板报、广播、班会、到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法制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 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 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 提高法律素质。

其次, 要对学生会各部门实行对口管理, 即学生会各部门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结成对子, 如学习部和教务、科研、实训、就业等部门结对子, 宿管部与学生处结对子, 生活部与总务处结对子, 宣传部与校办公室等宣传部门结对子, 纪律部、法制教育部与保卫部门结对子, 定期接受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 反映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渴求, 业务部门也可以从与学生会的交流中及时发现工作中有待完善的方面, 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河南白爱学

第三, 要在校团委增设德育部, 各班级增设德育委员, 改变团组织长期以来仅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组织架构,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开展党团知识讲座、养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成功教育、树典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健康的心理, 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素养的养成。

二、坚持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

共青团、学生会是党组织领导下群众团体, 是党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依托, 在团结教育青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担负着巩固党的青年基础的重要职责。因此, 职业学校的群团建设一定要坚持依托党的建设来带动, 党组织应从思想、组织、干部、队伍、活动等方面来带动、加强群团建设, 不断增强群团的活力, 从而使群团组织在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方面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是要带思想建设。党组织要为群团把握好政治方向, 指导群团组织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 开展重温入团誓词、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等纪念庆祝活动,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激发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带组织建设。学习要有专人分管群团工作, 定期听取群团工作汇报, 悉心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指导群团选配优秀青年进入群团班子, 从组织上进一步增强群团的活力。以“党委—党支部—教师—学生”、“学生处—学生会—学生”、“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团员”等三条主线, 构建较为完善、系统的德育网络, 坚持以生存教育、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就业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理念统揽学校德育工作全局, 并力求这四项内容环环相扣, 相辅相成地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高。

三是要带队伍建设, 党组织要把“推优”工作纳入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划之中, 在发展青年入党方面, 充分听取团组织的意见, 不断提高团组织教育青年、团结青年、凝聚青年的能力。通过集中学习和日常管理, 坚持做到组织不解散、活动常开展, 党团知识经常学, 专业技能相互比, 思想教育扎实搞, 组织培养长期抓, 收到了很好的学习培训效果, 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面旗帜。

四是要带工作发展, 党组织要积极支持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群团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群团的活动, 经常性地指导群团的工作, 提要求, 出点子, 促进群团的工作发展, 努力做到“党有号召, 群团有行动”。

三、发挥好群团活动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集体活动是活跃集体气氛, 增强集体活力的有效方式。群团组织要发挥好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就要注重通过各种集体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 激励青年学生养成良好品格, 从而达到服务青年学生、团结青年学生、凝聚青年学生的目的。

一是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 举办主题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 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积极组建并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形成模式化、常态化的特色社团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学生方面, 在德育建设和发展学生兴趣、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青年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通过开展特色活动, 适时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利用团课、座谈会、交流会等载体, 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 让他们各抒己见, 并加以引导, 促使他们看有所悟, 学有所知, 取长补短, 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 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是要根据青年学生特点,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广播操比赛、技能大比武、诗歌朗诵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汇演、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有效载体, 为青年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让他们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知识, 寓教于竞赛, 寓教于娱乐, 既可以丰富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净化了学生的精神环境, 既可以增长青年学生的才干, 发展他们的个性, 又可以使青年学生接受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摘要:群团组织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职业学校要不断创新群团建设模式, 坚持以党建带动群团的思想、组织、队伍建设, 通过形式多样的群团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推动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工作环境比机会更重要下一篇:喜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