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2024-04-18

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精选11篇)

篇1: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李彪

2011年12月27日

【摘要】:“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胡锦涛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我国今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需要我们尽快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思想和新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全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使高中政治课充分发挥其功能,打造高效优质的高中政治课堂,本人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积累 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正文】: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者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也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者效果能够有很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并且能取得教育教学的很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新颖的课堂。高效课堂就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是基于高效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人准备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只重教师主导作用,而轻学生主体作用;只重知识灌输,而轻养成教育;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这不符合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高效课堂要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这就意味着上课不仅是老师传播知识,也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共同学习;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更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当前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仅向学生灌输知识,扮演课堂的上帝。为了全新的高效课堂模式,高中政治课应由过去的学科本位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转变。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重视政治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政治学科的发展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转变老师教学观念。具体做到: 1。老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服务者。2。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激励者。3。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鼓励、尊重、赏识、爱护学生。

(二)、精心备课是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学课堂的基础。

1、按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开展高效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老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最大价值在于生成性。老师在研究教材时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此外研究教材还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方法。

2、按课程标准,备好时政热点。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生活性和开放性”。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新闻、报刊杂志、时政热点,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新素材、新资源。并使这些时政热点充分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让学生既能了解更多的时政热点,又能更深刻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按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比较想展示自己,逆反心很强。因此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还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来。老师在备课中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情况。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带动组内学员的探讨,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灵魂 教育,历来承担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双重任务。一方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备受重视。无论是从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从国家、民族的发展来讲,思想政治课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教、灌输、枯燥乏味又使思想政治课举步维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使政治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有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以枯燥的理论为依据,道理既深刻又抽象。因此很多学生把政治当成教条,对政治老师也是敬而远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课件中好的视频资料,教材中的漫画、幽默小故事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新鲜感,让学生能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应对学生少一些责怪,多一些鼓励。努力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力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种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不仅可以一扫课堂的沉闷,而且使师生双方心情愉悦,还可以化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回归生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如果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就会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枯燥,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如果只凭一张嘴,一支笔,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这就容易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丰富政治课堂教学,使教学形式回归生活。①实践法:实践法就是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并尝试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参与性强,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当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文艺法:文艺法就是把音乐、诗歌、漫画、名言警句等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文艺形式都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与单纯说理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方法既能丰富教学形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政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大目标。高中政治教学应是双主体教学,老师既是主体又是主导,老师应以满腔的热情投身教学。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另一主体应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高中政治教学的双主体作用才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有趣,有效。3.注重教学技巧实施有效教学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知识。政治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语文、音乐、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譬如在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可以先播放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作《乡愁》,让学生去细细体味全诗的主题,再引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讲“自然界的客观发展史”时,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回顾地理学中地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时期,并回顾生命是是如何产生的,由此指出:地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由女娲决定的,也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其次,要重视课堂导人。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就政治课教学而言,如果一堂课老师能设计出诸如故事导人、小品导人、新闻导入、设疑导人、讨论导人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譬如:在讲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以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改名字为事例导入新课。指出他起初是受王守仁的“知是行之始”影响,将名字改为陶知行。后来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却又改为陶行知。然后提问:“知”是什么,“行”是什么,到底“知是行之始”还是“行是知之始”?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再次,要精心设计提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贴近生活的小问题。比如在讲《提高经济效益》时,可以用这样一则材料: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王保罗·盖蒂,刚开始开发油田的时候,他发现每个油田都存在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并屡禁不止。后来,他向一位管理专家请教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管理专家只说了一句话,“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油田”。就是这一句话,让保罗·盖蒂恍然大悟,他果断地采取了一项措施,这一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浪费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这里,可以提问:保罗·盖蒂是如何解决石油浪费这一问题的?这启示我们如何去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讲要点,学生背要点,考试答要点。没有其他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多是模糊的,片面的。随着多媒体逐渐进人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色彩、音效、动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最佳的效果。

(四).及时课后反思巩固有效教学成果

老师课前准备固然重要,但是课后反思更有利于老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本人认为课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反思“情景创设”:上完每节课后,老师应对教学情景创设进行回顾和总结,思考你所创设的情景是否能够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合?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

其次反思“上课效果”:老师讲课的最终目的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节课下来,我们应认真地从每一位学生的上课表情、课堂作业、回答问题以及老师的课堂观察等环节来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效果好要有经验积累,效果差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在教案的反思一栏中作好详细的记载以便及时修正。

再次反思“教法学法”:每上完一节课,都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提问是否恰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仔细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最后反思“疏漏之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等。课后进行这样的反思,及时客观的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并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政治课堂教学便会越来越来完美。

在政治教学中,只要我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每一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并从反思中感悟,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我们就能不断地从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能力不断的提高。

总之,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对某堂课的切悟。提高有效识记,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通过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地分析和综合运用。要想达到这一境界,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使学生在课堂这一知识的超市里,兴奋地摘取知识的果实。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李国峰 做开堂的实践者 2011.5.5 【4】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解读 中国教师报

篇2: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从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入手,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意识。党的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严明,全党才能在政治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党的各级组织应紧密结合实际抓好政治纪律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更加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促使广大党员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因此,党员应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以党章为镜,去歪风、正行为、强党性,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不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也要在生活小节和平常小事上守规矩、作表率,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从增强大局意识入手,使广大党员更加自觉地维护团结稳定大局。“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大局意识,关乎战略部署的落实,关乎整体合力的形成,折射出党员的党性素养和思想境界。严明政治纪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在复杂形势面前把握正确方向,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与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大局中,及时化解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团结稳定大局的模范。

从加强监督检查入手,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实践证明,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有利于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一项重

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执行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发现触犯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以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篇3:从课堂观察入手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教学, 这种研究和改进主要在教育现场进行,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 二是对同事和校外其他老师的课进行观摩和研究。观摩课堂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式。近一年来,我聆听了来自本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30多堂优质课, 第一次听那么多课,才发现听课是一门艺术,他们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和环节进行课堂观察, 我负责的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总结,现就我的观察收获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效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工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推动一幕幕课堂活动展开,开拓课堂深度。我们要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讲究提问技巧。

问题是一把“双刃剑”,问得好,才能“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思维的灵动 ,“问出”课堂的精彩。希望老师在今后教学中加以重视。 在日常教学中要自觉追求教学语言、问题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在此基础上精雕细琢,让教学语言绽放出艺术的魅力。

二、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索

我近年来对高中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 语言实践 活动全面 开展的学 习方式———合作 学习。

(一 )合 作 学习 小组组 织 及 教 师 角 色

1.以提高个人学习成效和实现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 ,小组可进行划分。

(1)指令性划分 :根据学生性别、兴趣 、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

(2)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公平竞争, 又给学生创造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2.教师角色的转换 。

小组教学中,传统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他们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为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总体说来,教师扮演设计者、指挥者、解释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角色。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 )合作目标与 任务呈现

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合作任务时, 教师应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自己承担的角色、教师期待的合作行为,并根据教师的期待制订小组合作计划和个人学习计划。

(二 )小组 预 习与 合 作 讨论

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

(三 )组 际 交 流 与 集 体 讲 授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组内交流过渡到组际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进行适当讲解,起到点拨作用。教师任意抽查一组员回答,对回答不够准确,或有质疑的问题,教师集体讲解,进行方法点拨。

课堂观察表体现了一堂优秀课堂教学观察活动的不同视角,演变了观察的单一主题到多主题,一个观察点到多个观察点, 与以前教学评价的根本区别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关注师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

总而言之,英语课堂听课还是收获不小的,距离高中时代这么久的今天,“90后”学生的真实英语课堂情景,也许这只是全国浩如烟海的中学课堂里的几节课, 但对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帮助。现在的英语教师比我高中那个时代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教师能利用课件进行英语教学,但还没有太注重学生的体验,真诚地希望,中国英语教学能真正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师生都能愉悦高效地享受课堂。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而课堂改革的关键看教师。本课题希望通过“课堂观察”这一贴近教师实际、立足课堂教学的“点”,开始校本研修有效性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成长,改善课堂教与学,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通过“课堂观察”这一贴近教师实际、立足课堂教学的“点”,撬动校本研修有效性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成长,改善课堂教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篇4: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不足

1.无谓提问过多。有些教师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口语毛病,讲课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发出“是不是啊”、“对吧”这一系列的提问。扪心自问,这些语病并不是教师真的要向学生发问,但这些语句的反复述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听课专注度,扰乱学生的听课思路,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2.提问对象过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对象总是语文程度较好的那几名学生,表面上看,学生回答丝丝入扣,有条不紊,实则是一种非常低效,乃至无效的提问方式。它阻挡了教师发现课堂真实水平的视线,让我们在盲目中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当课堂效果最终显露无遗的时候,我们悔之晚矣。

3.提问质量不高。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句子翻译,或者课下注释的提问,这些答案是现成的,反复提问只会起到一个强化记忆的效果,并不能真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提问的问题较为笼统,没有一定的指向性,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思考回答,最后只剩下教师在讲台上的声嘶力竭与无可奈何,殊不知,这是我们教师提问艺术严重缺失所造成的。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所谓学问,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问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提升。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我们在课堂上要提问得好,提问得巧,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总结。

1.提问内容要全面。譬如笔者在讲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我与地坛》一文时,笔者就其中涉及到的字词进行提问,给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次展示机会;还针对文中的具体词语让学生进行解释,让学生谈一下这个词语的运用“妙”在何处,与作者的生平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给自己的震撼最为深刻,让自己泪流满面;说说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与生活有了哪些更为深刻的感悟;让学生谈谈生活中自己的母亲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深爱着自己的……从字词句,到主题、构思、语言、材料方方面面入手,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了这篇文章所渗透的人生哲理、深邃母爱,还有史铁生一生波折的影子。

2.提问方式多样化。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但单一的提问方式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层面做出努力。譬如笔者在讲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四模块“一花一世界”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文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空间的开拓创新出发,让学生在阅读时自己勾画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提问疑问,小组讨论,或者课堂中集体解决。还让每个活动小组提出一个最有意义的问题,比较哪个小组的问题提得最有质量。当然,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提问方式,它对于掌控整节课堂的走势与趋向至关重要。

3.课堂评价要及时。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在语文课堂阅读过的教学篇目不可计数。无形中,教师的长期分析会灌输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使得他们即使不甚理解文章精髓,也能在回答问题时打一个擦边球。鉴于此,对于学生的回答质量,我们教师要针对文章主题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譬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必修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时,针对学生对于关键句子的理解做出评价。因为学生的理解多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与自我感受出发,而没有能够充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鲁迅本人的爱国思想、写作风格,所以,笔者便给出了学生三把回答问题的标尺: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还有作者对敌人的强烈愤慨,对刘和珍的无比怀念。有了这三个标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便不再漫无天际,开始有所针对,有的放矢。

总之,课堂提问技巧设计的因素方方面面,不同课型,不同环境,不同班级,我们所采取的提问方式都应有所不同。但只要我们紧扣课程标准,积极学习崭新的课堂理念,就一定可以有所建树,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馥.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考试周刊,2011(45).

[2].杨炜.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浅议[J].学知报,2012(13).

篇5: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吴起高级中学

王晓宁

摘要: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重大区别是,高效课堂能有效实施多感官教学,它让学生看、听、想、说、议、演、做,亲身实践,这就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多种感官 构建 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没有感官的参与就没有学习。美国科学家研究24小时后知识再现的规律是:只用耳朵听讲授,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保留5%;只用眼睛去阅读,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实验操作、练习,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互相教,快速应用知识,知识保留90%。这就是知识再现的金字塔规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多感官教学是基于脑科学研究提出来的。脑科学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在学生大脑留下更深刻的“烙印”。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重大区别是,高效课堂能有效实施多感官教学,它让学生观看、听闻、思考、想象、回答、讨论、表演、体验、动手做、动嘴说,亲身实践,这就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 1 标达成的课堂,高效课堂改革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崇尚的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以下就是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开放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说一说

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相比,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引用新材料,使用最新成果,用鲜活事例去充实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节时,教师提供最新时事热点材料“国际社会关注伊朗核危机”和“全球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其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这两大时事热点是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报道的焦点,也是同学们课后关注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也容易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伊朗核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情境和内容更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感,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增强了政治课堂的活力和效率。

二、改进教学方式,激发问题意识,让学生想一想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单纯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书本为中心,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 学习,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高效课堂提倡的是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教师设置的探究性问题,进而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来,又带着问题走出去。

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一节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有哪些手段?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为什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学生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洞察到:老师并没有针对“计划”这一资源配置手段展开探讨,接着有学生追问“计划也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学生探究的热情已被点燃,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教师设计的现成问题,而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材并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困惑,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思索、探究,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说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探求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涌动着思索的暖流。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课本重要内容,留有必要时间,让学生读一读

不少教师往往对政治教学有这样的认识,认为读书是语文课的事情,政治课不需要学生的读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阅读对于政治课来说必不可少,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理解;阅读可以使得学生高屋建瓴,把握知识结构;阅读可以帮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提高学生的能力;阅读还可以培养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日常的政治课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读书。当然读书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默读,可以是诵读,也可以是齐读等。如学习哲学“实现人生价值”内容时我让学生齐读: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优美的语言,饱含真情的文字,如潺潺的溪水注入学生的心田,听者“闻出书香”、读者“品出书味”,真是“韵味无穷”,这样的阅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塑造了学生的灵魂。

四、转变教师观念,学习小组合作,让学生议一议

“学而不信”是当前政治课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不缺乏对政治知识的记忆,不缺乏政治试题的解答能力,但是他们对教材中涉及的民主政治原理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对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真实性更是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怀疑。喋喋不休的说教,脱离实际的空谈让学生感到厌烦。《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执政”一节内容做到使学生记住容易但是真正让学生“学习信之”难。课堂上我针对学生提出的疑义:如果中国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今天会怎样?没有照本宣科简单说教,而是选择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自封的吗?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自然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与人民的选择。接着我又适时抛出第二个问题:今天还要不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生热烈讨论甚至发生了 激烈的争论。我在一旁边听边记,不时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最终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不仅有执政的资格,更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五、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赛一赛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只要成绩好,就能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由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无法在学习方面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赢得各方面的平等“待遇”。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到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而且影响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本人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课堂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不仅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更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如课上发言、合作探究、小组比赛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和在课外的言行举止等,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摒弃只依据学生书面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学习成绩“后进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课堂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活力。

六、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学习重点,让学生讲一讲

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对于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学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有重要作用。不少教师习惯上自己进行小结。其实如果能让学生也在课堂上自己讲一讲,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听课时更认真,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学习完后,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第一位学生站起来后吞吞吐吐,不知所云。这时不少学生立刻进行了浏览、思考,得出总结性结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作用,无非是从社会的发展看文化,人的发展看文化。这样的总结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概括、感悟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深刻的多,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表达能力,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七、巩固知识,让学生练一练

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练习,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恰当运用练习这一方式,使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政治学科特点决定了政治课不需要大题量的习题训练,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适时、适量地选择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能够对教学起到检测、巩固和提高作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与效果。

总之,一堂高效的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布控者,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鲜活亮丽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现实,感悟真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克里斯蒂.沃德等著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篇6: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切实加强“两节”期间部队思想政治工作 为贯彻部消防局“12〃28”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总队会议的有关要求,确保“两节”期间部队的高度稳定,确保官兵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确保队伍保持强劲的战斗力,圆满完成各项消防保卫任务,三明支队从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期间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官兵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支队要求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当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部局“12.28”会议精神和支队有关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冬明春各项消防保卫任务,确保部队内部不发生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

二、掌握官兵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支队要求各单位要抓紧对官兵的思想状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和综合分析,从中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官兵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切实缓解压力,疏导情绪。元旦期间、春节前,大队党委书记与要与中队干部和战士、中队干部要与战士至少要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认真了解掌握官兵目前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把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扎实开展教育,切实关心爱护官兵,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气。支队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始终把官兵冷暖、基层疾苦放在心上,切实从政治上关心官兵、精神上鼓励官兵、工作上爱护官兵、生活上体恤官兵,真正把关心爱护官兵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组织的关怀送到官兵心中。要根据部队实际,合理安排好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组织官兵广泛开展球类、棋牌类比赛,开展读书、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警民联欢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官兵节日期间的警营文化生活生活,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有效缓解官兵的身心压力,让官兵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落实各项廉政制度。支队要求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官兵的反腐倡廉教育,及时研究制定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制度规定,严格遵守“五条禁令”,树立良好的队风,确保官兵集中精力做好“两节”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支队将对各单位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执行各种“禁令”、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履行职责等情况开展不定期明查暗访,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严肃查处,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和不廉洁行为。

篇7: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细节是构成音乐课堂的基本元素, 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关节点, 是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外在表现和有效的教学手段, 集中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细节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必须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 进一步内化和创新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必须注重教学细节的预设和生成, 使教学过程真正步入合理化, 精确化、科学化轨道。

一、精心预设教学细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学活动作为特定的教学情境,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是可以提前预设的, 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 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实际上是教师深入思考、精心设计的结果, 折射着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和优秀的教学能力。

1、精彩的教学预设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教师要紧紧抓住音乐的特性和教材的构成, 深入钻研教材, 潜心文本, 充分备课, 认真研究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准确全面的感悟教材的深刻内涵, 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设定, 真正做到既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增加其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又能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 减少教学行为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

2、精彩的教学预设来源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是音乐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 掌握学生音乐素质基础现状和学生学习兴趣所在,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精心预设学生的学习状况、活动环节和活动时间, 找准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

3、精彩的教学预设来源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生成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是塑造成功课堂的催化剂。在进行教学细节的预设时, 教师应首先注意加强音乐课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 把美术、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与音乐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不断增强他们愉悦的情感体验, 积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 教师应合理使用多媒体, 利用其声情并茂、图文俱全、动静相宜的优势,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增强音乐课教学的表现力。

二、善于捕捉并利用教学细节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是由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一个个细节组成的, 不管教师的教学细节预设的如何充分, 总有一些教学细节是无法预设的, 课堂上随时都可能有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发生, 这些真实而突发的问题极有可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双“慧眼”, 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细节, 即时调整教学预设,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亮点。

1、善于捕捉提问细节,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 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通过课堂设疑、提问, 可以达到传授知识、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 可以开启思维、吸取知识、感受作品。所以, 在提问这个细节上, 要切实解决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问题, 对学生提问要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 要难易适度, 主题要明确集中, 切忌只做表面文章或无病呻吟, 流于形式。

2、善于捕捉师生对话细节, 生成师生互动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在平等、互相尊重的情境下, 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既是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 发表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的过程, 也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 指导、影响和感染学生的过程, 这种对话, 不应仅仅看作是师生间言语的交流, 更应看作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所以, 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对话细节,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共同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精心研究教学细节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让爱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能够针对学生个体特点, 因材施教、平等待人, 分层制定个体发展目标,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和进步。比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学困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肯定, 在课下, 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 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帮助他们尽快提高音乐学习水平。

2、围绕音乐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用声音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 从学生掌握音乐要素入手, 精心研究教学细节, 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是切实提高音乐课教学水平、大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和欣赏水平的重要保证。比如我们可以结合中外优秀歌曲和不同民族的民歌欣赏来学习五线谱、简谱和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 使学生既学习了音乐基本知识, 又达到了欣赏音乐的目的,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8:从细节入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一,深究文本细节。巧妙设疑,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因为文本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深浅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达到与文本的零距离,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文本这一载体,使教学落到实处。

我在教学《雷雨》时,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研讨课本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以及剧本是如何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大问题:在周朴园鲁侍萍相认的对话中,周朴园在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用词与语气各有变化。试找出并分析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情感及其变化的。在学生顺利找出这四处语句后,我想还得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在周朴园的第一次发问“你——你贵姓”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为什么略显迟疑?让学生体会到:他与侍萍三十年前的这场纠葛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很容易勾起其回忆。在周朴园的第二次发问“你姓什么”后,我设计的问题是:周朴园为什么要再次询问侍萍姓什么?让学生领悟到人物情感上的第一次波澜。在周朴园的第三次发问“你是谁”后,我设计的问题是:周朴园这次发问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探讨文本得出里面包含着的显而易见的潜台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得如此清楚?”在周朴园的第四次发问“哦。你,你,你是——”后,我是这样设计的:周朴园是怎么认出鲁侍萍的?在第三次追问侍萍的真实身份时,探讨后学生一致认为:“你,你,你是——”这一特定语境下的特定人物语言,标志着人物内心深处奔腾不已的第三次感情波澜。他不敢正视这一现实,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又多么希望眼前的这一切不是现实。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感知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的感情世界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学生涵咏在语言文字中,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很容易把握住周朴园由怀疑到追探到终于认出鲁侍萍的过程,揭示出周朴园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而也把握了文本的重点。

二,优化教学细节,形成课堂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好的教学细节有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一方面,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知识共建、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对文本意义的更深入细致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并根据自己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促进精彩有效的细节生成;学生则在某些教学细节中得到教师的理解、认同,学会质疑、探索,并形成新的认知和体验,得到情感熏陶、品德培养。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能够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反过来又促使师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课堂生成更为精彩。

如《雷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的讨论。学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下。有同学说:这种情感肯定是假的。理由是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惊恐不安,怕鲁侍萍说出真相,还用五千元的支票想了结此事。如果怀念之情是真的话,为什么恐慌?有同学说:这种情感是真的,过了三十年,搬了几次家,依然还保留着家中原来的摆设,还保留着鲁侍萍因生孩子怕风要关窗的习惯,还清楚地记着衣服袖子上绣有梅花。说明周朴园时时刻刻也没有忘记三十年前的那段感情。特别是人老了,肯定就更加怀旧了。针对这两种观点,我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让他们展开辩论,没有哪一方认输的。大家都从文本中寻求帮助,寻求答案,积极参与,深入思考,据“理”力争。在双方辩论争执不之时,我让学生们停下来,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如果能全面地分析就更好了,周朴园这样一个老爷,他蹂躏女性,糟蹋下人,是不会引以为咎的。但在当年,他的确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而现在,他已走向老年,妻子繁漪又是个桀骛不驯的女人,他时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感孤独和寂寞,对侍萍的怀念、留恋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这既可弥补他孤独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高贵多情。这一丝儿怀念之情既是廉价的,在本质上又是极端自私的,他爱的其实只是他自己和他的门第。这一细节设计让学生对周朴园的性格又有了细致深入的理解。又进一步认识到:曹禺先生没有把人物概念化、简单化、脸谱化,而是真实深刻地描画出了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正因为这样,把这同其凶恶的行动相对照,便愈显示出这个人物灵魂卑下、肮脏,对作品的主题揭示也更有深意。

三,巧妙生成教学细节。落实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成熟的教师,课堂上要有娴熟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细节稍纵即逝,很容易被忽视,而一旦逝去便失去一个突破目标、落实重难点的机会。教学细节能够体现一位教师的内在素质,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一个教师能在看似寻常的细节中有独特的发现,并有意识地开发和深化它,足以显示这位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养。所以,教师要学会让某些教学细节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使灵动的细节充盈课堂,用教师的智慧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光。

比如在课堂上巧妙追问,引起有效对话。学生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往往浅尝辄止。这时就需要教师“该出口时就出口”,追问一句,让学生的感悟“更上一层楼”。在《雷雨》的教学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我问学生:他们的相认过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周朴园的四次发问很容易知道: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在这个基础上我追问:那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份?当学生思考片刻后,我继续追问:她为什么不当面斥责周朴园对自己的迫害和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诉说别人故事的口吻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呢?这几个提问让学生在感知周朴园的情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理解鲁侍萍的性格特点,了解剧本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优化设计课后作业,在巩固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我们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精心设计优化语文作业,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布置课本剧的排演,《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片段。让学生在排演中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篇9: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优化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 前准备是 提高教学 效率的基础。课前准备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是备好教材,二是备好学生。先说备教材 , 首先要真 正领悟新 课程标准 的内涵。其次要充分挖 掘教材内 容 ,变“教材”为“学材”,将“学”和“用”有机结合起来。再说备好学生,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了解学生的认知困难。其次要在了解学生认知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 而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 关系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思想,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 ,教师真诚 的关爱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明灯。教师热爱学生,不仅要体现在学习中耐心细致地指导,还要体现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再次,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因为只有沟通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知道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最后,教师要多偏爱“学困生”。不能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纪律表现 差 ,就给予不 公正的对待。反而正因为这些学生表现不好,才更要多关心他们,多给予指导,多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物理课程 标准指出:“有效的 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物理课堂的学 习活动是 建立在有 效的物理 学习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在物理课堂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 要精心设计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巧的引入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从而产生兴趣。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也就 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 效果。因此,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可以用一段精彩的话题或有趣的问题导入新课,或展开一个玄妙的小实验,或利用视频短片用小故事、小魔术、小幽默等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用漏斗倒吹乒乓球、吹纸片等小实验导入新课。又如,讲“密度”时,拿一个戒指问学生:“你们喜欢它吗?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物质做的吗? ”学生瞪大了眼睛,而教师一句“相信学了本节课你们一定能回答上这个问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教学的内容上来。

2. 要合理设置教学互动 , 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流程,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合作 ,使学生体 验到平等、信任、民主、尊重、理解和 宽容的情感, 促使其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激发起探索求知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 要注重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 生间、学生 间的情感 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进而发展 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总之 ,构建高效 课堂 ,就是要以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育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师要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为目 的 ,以新课标 提倡的教学理论作指导 ,以严谨的 态度、顽强 的毅力、锐意改革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进而完善 自己的教学,从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

篇10:从细节入手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字:英语课堂 导入 提问 即时评价

英语学习由于硬性记忆的知识量很大,不少学生对此感到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现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功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重拾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教师要用心把握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想方设法打造灵活开放的英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有讲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直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导入有多种方式:

1.视听导入法

现今,教学条件日益改善,录音机、电视机、电脑等相继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室也相当普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选择性地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料,供学生欣赏,并通过组织问答、讨论等活动进行导入。

2.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采用介绍、讨论、图片展示等形式,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开阔了视野。

3.故事典故导入法

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有些课文还含有典故。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和浅显的语言,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或用典故的形式导入。故事的语言形象生动,典故是汇集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语言结晶,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学生活动导入法

教师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口头表达、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导入新课,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或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猜词、猜谜、口语接龙等),迅速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二、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有技巧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指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牢牢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设计提问。英语课堂上的提问有五要素:

1.针对性。提问应该清晰直接,不可太长、太复杂,也不能包含太多信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2.开放性。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答案可因人而异、丰富多样,达到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双重目的。

3.连续性。课堂提问要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之有学习成功的满足感。

4.实用性。教师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性格、班级氛围、能力水平等。

5.灵活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来作答,并灵活调整学生回答的准备方式及老师等待答案的时间。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英语课堂教学的即时性评价要科学

所谓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和引导,以激活课堂,发展学生。灵活准确的即时评价能够及时锁定学生弥足珍贵的好奇心、独特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具体实施有五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师要从发展的视角、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2.多元性原则

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要保证学生享有评价的机会和权利,要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小组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

3.针对性原则

评价的内容要明确,要以事实为依据,避免廉价的表扬;善用技巧性的批评,既指出学生的错误、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又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4.层次性原则

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判断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实施分层评价。

5.艺术性原则

评价的语言和方式要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它可以是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也可以是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夸张的模仿动作,但它必须能够感染学生的心。

篇11: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1 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 我国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

教师把教学过程只当成是复述和翻译, 全然不顾及教学对象———学生的接收、理解以及消化程度, 也不顾及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 不懂得因材施教, 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该学会的知识, 只得死记硬背, 增加学习负担, 失去学习兴趣,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1.2 从教学理念角度来看, 尽管课程改革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我

国的教师并未真正地吸收接纳, 以致于她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坚守自己的思路方案, 不肯改变, 不肯创新。这种情况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路是受老师的思维局限的, 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生动的实例,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但是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做结果论者, 扼杀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

1.3 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 这主要是针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是个相互的过程, 即使教师的方法再具有创新性, 教师的理念再具有改革性, 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学习, 那么一些的好方法好理念也都是空谈。而我们发现, 现在很多高中生都存在不会学习的问题, 没有求实精神, 没有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 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迟迟不能提升。

2 当前政治课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2.1 老师缺乏创意, 因循守旧。

长期在一个领域研究, 容易陷入固定思维, 走入怪圈, 不易自拔。教师按照原来的思路教学, 以课本为纲, 注重传统教学模式, 必然带来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式的陈旧,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便很有可能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对自己绝对地服从。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只可能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教师观念的守旧, 可压抑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个性。

2.2 学生缺乏动力, 积极性不高。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极少, 很容易造成学生积极性的下降。现在高中生思维具有组织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他们一般不盲从, 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喜欢怀疑、争论。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是先觉者, 对他人单方面的一种活动。虽然这样有助于人们对学习认识的提高, 但如果把教育当成一种教条, 形成“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 我压你服”的一种简单主导方式, 往往会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在一定期程序上违反了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教育规律。

2.3 课堂氛围沉闷, 课堂效率低下。

当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不了互动的教学模式, 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但学生听起来不以为然, 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下来, 教师筋疲力尽, 但是效果甚低。因此, 需要关注课堂气氛的作用, 尽量创造出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 让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在充满激情的融洽气氛中进行。

3 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3.1 改革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上好课, 首先要备好课。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和知识架构, 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此作为我们备课寻找事例的出发点, 作为我们语言设计的出发点。备课应贴近社会实际, 体现时代性。教师要深刻理解课本知识, 关注电视、报纸新闻, 上网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形成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做好以上工作, 也就寻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切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 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 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老师怎样进行调控, 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 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

3.2 创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上一篇:营业执照申请下一篇:苏教版五下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