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2024-05-02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精选14篇)

篇1:《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

2、让学生自己选择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白整篇小说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来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 】

理清小说的结构。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在阅读中可能还会碰到字、词、句理解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借助注释默读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要学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概括地说出法国文学巨匠莫伯桑的文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

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的把握能力,从而归纳出一条小说的基本线索:发生发展高潮结尾。)

三、再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人物。

问: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让学生找出他阅读后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助于培养分析能力。)

四、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通过同学们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老师看出了,你们都将目光集中到菲利普夫妇身上,认为他们俩前后反差太大。我们也看到了,最能集中体现他们性格的是在船上的一段对话。接着,同学们试着同桌间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看看那两位同学最能描摹地惟妙惟肖。

(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先弄清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配合当时的环境,描摹适当的语气。)

五、补充阅读。

要求:反复阅读契诃夫《小职员之死》中的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体会作者塑造的特点突出的人物形象。

篇2:《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创造性阅读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创新阅读、深入体验。

(2)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中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和谐温馨的亲情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普遍厌烦理论性的讲解、分析作品,热衷于创新活动,张扬个性。所以,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并且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情节、了解了具体的环境。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演员招聘会来深入了解人物。

二、准备应聘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十二小组,四大组分别分析于勒、菲力普、克拉丽丝、若瑟夫的形象,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应聘演员,(第一环节:自我介绍;第二环节:表演技巧。)演出“巧遇于勒”片段。

三、招聘演员

1、自我介绍

考查演员对剧本的熟悉程度。所以,演员必须以剧本中的人物为第一人称来介绍自己所饰演的角色。

例如,准备竞争于勒这一角色的同学可以这样介绍:我叫于勒,法国哈佛尔人。年轻时不懂事、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哥哥应得的那一部分。后来,我被家人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到美洲后,我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买卖发了财,本打算回到祖国赔偿哥哥的损失,过幸福、快乐的生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商战中,我残败!一夜之间我破产了,沦落街头。还是一位好心的船长看在同是法国人的份上,收留我在他的船上卖牡蛎勉强维持生活。哎,晚景凄凉呀!

2、表演技巧

演员选择某一细节进行表演,以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

3、最终裁定

全体学生举手表决,最后裁定胜出者,淘汰落后者,确定演员名单。

四、准备演出

应聘上的演员准备演出:设计好动作、神态等,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写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想象一下菲力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五、购买门票

按照交短文的先后顺序排好座位。

六、检查门票

各组口头展示自己所写的短文,检查门票的真伪及优劣。

七、正式演出

各位演员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深入理解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等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八、评价小结

1、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或某一环节做一个简单评价,或者畅谈感受,或者提一些意见建议。整个环节学生自己先以书面形式评价小结,再用口头形式展示。

2、学生畅谈对于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于勒的认识。

九、分析主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课主题,并将分析结果在班上交流。教师稍加总结。

十、教师小结

篇3:《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小说教学不能疏漏“我”。

一、不能疏漏作品中的“我”

这个“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一个是故事的参与者。

1. 故事的叙述者

专家认为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情况,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小说虚构的文本规定性,混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几个关键的叙述学概念,这种混淆使中学语文教学在小说文本的理解上长期停留在比较粗放的层面上。当然,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很难用叙述学理论对每个文本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有必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相互比较中讲述初中教材选文中所涉及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

《我的叔叔于勒》没有删节前是一个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删节后则由“非人物叙述者”变成了“故事内人物叙述者”。小说中“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我”是线索性的人物。

2. 故事的参与者

“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在文中出现,除了叙述故事这个作用之外,“我”还是故事的参与者,因为是次要人物,在教学中就容易被疏忽。《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就是一个容易被疏忽的“我”。

若瑟夫,他不像父母那样利欲熏心、冷酷无情。当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他的亲叔叔时,竟能不受父母的影响,去仔细观察叔叔那“满是皱纹的脸”,还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深切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认钱不认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蛎钱时,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小说就是通过这个“我”让我们反思金钱之外的东西,要求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和同情,提醒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小说以一个少年人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感受着成人的世界。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应重视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小若瑟夫这个形象,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接近艺术和人性的秘密。

二、不能疏漏作者的“我”

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一篇小说里有“叙述者”“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作者的一个“隐含的替身”。虽说一个作者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思想、信念、规范、感情和他在实际生活中不完全一样,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叠,他们的重叠,使得我们不加以区分也不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读小说,就有必要读出这个隐含的作者。《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就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第二个自我就隐含在小说的人物中,我们教学时也不能疏漏这个隐含作者的“我”。

1. 从若瑟夫处读“我”

若瑟夫是小说的亮色所在,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小说里被编者删了的结尾中若瑟夫还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这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更看到、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洁白和温暖。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比让他们只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可鄙,意义更为深远。

2. 从菲利普夫妇处读“我”

谁不希望衣食无忧,亲人团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当然也是如此。菲利普一家生活窘困的情况显而易见:“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会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发财的来信,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在轮船上遇上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愿也不敢相认,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为了避免生活更加穷困,为了避免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夭折。小说实实在在道出了小人物的辛酸。

3. 从于勒处读“我”

于勒,其实不过是菲利普夫妇灰色人生的一抹亮色,是他们为自己长夜漫漫的人生点燃的唯一一盏长明灯罢了。人生是需要一个梦来支撑的,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该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一个梦呢?在无可奈何之中,于勒的出现便成为一种契机,成为菲利普夫妇要死死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就是想让于勒成为一个符号,一种并不明亮的精神寄托,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灰色人生必然要仰望又必然要破灭的梦。

三、不能疏漏读者的“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探究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

有些文章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否认了小说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有些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解读“灰色小人物的灰色人生理想的必然幻灭”,新是新了,但显然是疏漏了这个读者的“我”。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他首先读出来的一般都会是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这个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再慢慢引导学生读其他的。那么该如何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

1. 读文

语文课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学语文,小说的阅读,就是“对话”。读文,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是让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2. 读人

塑造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读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是重点。以下是九年级一个学生课堂上自我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后关于人物分析的课堂笔记:

菲利普夫妇:自私、庸俗、贪鄙、冷酷、虚伪而且很爱慕虚荣,他们是小市民的典型,说明金钱的腐蚀与毒害让人们变得麻木堕落。

于勒:年轻时轻浮、放荡,染上了“花花公子”的恶习,吃喝玩乐,行为不正,糟蹋钱,花光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

若瑟夫:天真单纯,入世未深。虽然他也希望叔叔于勒发财归来,但他同情于勒,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

女儿、女婿:他们的行为说明在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浸透了铜臭。

这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从文章中读出来的,也应该是作品主要想表现的东西。这些基本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需要读也是能读出来的,我们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然后再去读“于勒”那“两封信”,读“若瑟夫”那“十个铜子”,以此去拓宽阅读视野。

3. 读细节

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的教学就是字词的教学。”对细节的品读就往往要落实到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上。例如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就需要去读这样的细节:“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声长长的叹息“唉”,我们感受到了菲利普内心深深的失望;一个“竟”字让我们体会到就连菲利普自己也不相信于勒会在这只船上。菲利普一家从来就没有惊喜过,从故事的一开始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对于于勒能够“在这只船上”,菲利普并不抱希望。而当这句话重复了十年的时候,这个本就谈不上希望的希望,就更加渺茫得成为一个遥远的童话了。

再如:“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散步,这对菲利普来说应该是一件奢侈的事了,这每一个星期日的“衣冠整齐”的散步,表达的乃是穷人家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散步中,在这短暂的悠闲和庄重里,菲利普一家可能找到了生命的一种尊严。后文还有菲利普无法抵挡“高贵的吃法”的魅力,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请漂亮女士吃牡蛎的先生,他需要这种“郑重其事”的生命感受,他们的心里还有一种对生活之美的渴望,于勒就成了这种渴望的一个符号。

学生不是读不出这样的细节的内涵,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细节的心。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引导他们慢慢学会从细节中去读,从而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赞可夫曾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虽然现在的语文课堂已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引导的走向,依旧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把切入点指向谁,学生的思维也就聚集在谁的身上,其他的对象和内容就有可能被疏漏。我们不能眼里只有红花,而没有绿叶,不能疏漏文中作为“绿叶”的“我”,不能疏漏“隐含作者”的“我”,更要高度重视作为读者的“我”,努力地去激励、唤醒、鼓舞,那么在学生阅读的原野上,个性的花蕾就会绽满花枝。

参考文献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篇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一、从悬念设置的角度看情节的波澜起伏

小说在介绍“我”的家境后,突然亮出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该有多好啊。”于勒是谁?为什么父亲对他如此期盼?接下来关于于勒的零星介绍,令人疑云更生:于勒怎样了?为什么十年没有音讯?作者好像并不急于让于勒出场,而是先写了由于勒的一封来信给二姐带来的婚姻。从而有了凡尔赛岛之旅。在吃牡蛎的特定环境中,穷苦的于勒终于出场了,这是真的于勒吗?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更大的悬念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发生。

一次次的悬念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顶峰,却又在大起大落间延伸着读者的阅读感受。

二、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小说的思想意义

莫泊桑精心选了于勒的侄子,以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视角感受来讲述故事,我们就要以“这个孩子眼里看到了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他看到了怎样的父母。多变的称呼,见到于勒后恐慌、焦躁的言行,以具体的文字作为揣摩人物性格的抓手,字里行间可见钱和利在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份量。如果单以唯利是图来定性这对夫妇,未免有失偏颇。结合文章开头关于家境的介绍,第三段对于勒的介绍及“姐夫”这一形象所具有的深意,可知对父母以钱论人这一点,“我”不无嘲讽,但生活所迫、世风影响让“我”对二人也有理解、也有同情。

其次,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道出了“我”判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亲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张伟忠老师认为这篇小说有一个不可删去的结尾,深有同感。拿五法郎给要饭的——这是成年后的若瑟夫由对一个人的爱和同情而扩展到对所有穷人的爱和同情的体现——爱一切不幸者是这文字背后的含义。

站到读者的角度看莫泊桑想借“我”表达什么?作家看似隐身,实际借叙述者的选择不动声色的传达这样一层含义:可鄙的小人物固然令人气愤,拜金主义世风固然要批判,但淳厚的亲情,爱一切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性之本。

介于以上理解,我将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悬念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说主题。

学习重点:悬念作用,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难点:主题揣摩。

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你喜欢看电视吗?考考你,你印象最深的亲情电视剧是哪部?

二、梳理情节,了解悬念

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今天我想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有几个问题和各位编导商量一下:

1、首先,如果我们要把《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拍几集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2、有经验丰富的导演提示我:拍电视剧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这个故事中有悬念吗?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1、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情节脉络。2、教师板画情节发展折线图,总结悬念在文中的作用。

三、改叙述者,探究主题

1、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是以“我”的角度来讲的,于勒戏份太少,所以我想改编一下,改成由于勒来讲自己的故事行不行?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由于勒讲故事有哪些弊端?由“我”讲故事有哪些好处?

(2)“我”讲故事的好处需明白“我”看到了谁?

(3)看到了怎样的父母?

活动设计:菲利普夫妇是故事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拍摄效果,请以小组为单位,为年轻演员说戏。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重点点拨两方面:

从对于勒称呼体会菲利普夫妇的特点;

从课文22至23,25至29,34至38言语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式以语言赏析,分角色诵读相结合进行,体会我对父母嘲讽的一面。相机以菲利普夫妇只有唯利是图、无情的一面吗?引导学生学课文第6段,理解父母的包容、善良;学习1、2段,理解父母家境;学习17、18段借姐夫了解世风,进而理解“我”对父母同情、理解。)

(4)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

请大家读出描写的语句,重点品读:“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中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删”结的开头结尾,学生读结尾部分,借谈疑问,理解文章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四、巧设作业,拓展思维

电视剧播映后,观众要求改拍结尾,请编写改拍的剧本。

篇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3.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重点难点

1.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钱—拜金主义思潮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三、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经历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四、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人物态度对比:

前:(从文中找出词语)

后:(从文中找出词语)

五、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六、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七、小说主题讨论:

金钱至上

八、发散训练

1.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3.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于勒贫穷富裕贫穷

妇厌恶诅咒热切盼望咫尺不认

全家恐怖全家唯一的希望出了大乱子了

分文不值置一所别墅重新拖累我们

坏蛋流氓好心的于勒贼、讨饭的

打发到美洲去多么的惊喜啊以免再遇见他

侧面描写主体部分

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全家旅游发现于勒证实于勒躲开

于勒

小引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篇6:我的叔叔于勒改写初三作文

过了三四天,我们到家了,全家人经历了惊吓,非常累,一家人睡了个天昏地暗,等我睡醒起来时,已经第二天中午了,父亲正在准备饭菜,母亲正在收拾屋子,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若瑟夫,去开门看看是谁”!母亲喊道,我跑到门前开开门,我居然看到了我的亲叔叔于勒,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的高高的,脏乱的头发,蜡黄的脸,满脸的皱纹,显得他已经50岁的样子,满是老茧的手紧紧贴在裤子两旁。“嗨!我的亲侄子!”此时,我不知该作何举动,我僵在了原地,这时,母亲过来了,看见了于勒叔叔,母亲将于勒叔叔上下打量了一番,顿时暴怒,“你这个贼,你这个东西,你怎么还有脸回来,以前你就是个没出息的人,没想到你去美洲溜了一圈,回来还是这副模样!你快走!快走!我们家没钱养你,没钱再让你吃了!”于勒叔叔就这样被赶了出去。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刚吃完午饭,我出门扔垃圾,刚拉开门,我就看见于勒叔叔躺在门口,我叫了好几次,他才终于有了反应,“若瑟夫……我好饿呀……能给我买点吃的吗?”我赶忙跑去便利店,花了10个铜子给于勒叔叔买了一瓶牛奶和一块面包,跑过去递给于勒叔叔,他边接过来边不停的说,“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于勒叔叔吃完了,我刚要起身走,于勒叔叔抓住我的手臂,“若瑟夫,你要跟我一起回美洲吗?”我没怎么听懂,他解释说,其实我在美洲发展牡蛎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我便在那里买了两套别墅,一套自己住,另一套开了一个餐厅,专门卖牡蛎。

有天我刚去打捞完牡蛎往回走时,碰到一个船长,名字记不太清了,只是记得好像是我哥认识的人,那个船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总认为我在美洲混不下去了,还强制将我带回国,我只好跟着他去了船上,顺便来看看你们,我身上还背着刚打捞完的牡蛎,只得在那儿先卖了,不然不新鲜不好吃了,我正卖着呢,有一个刚从泥地里爬出来满身泥巴的小孩脚一崴,正好栽到我身上,把我的衣服全弄脏了,我只好去找船长借衣服,谁知他拿了最破的给我,我便只好套上继续卖牡蛎。

过了十几分钟,我忽然听到好像有一个很像我哥的声音,我抬头一看果然是你们,我本来想给你们个惊喜,我刚想抬头就听见嫂子大骂我,便不敢抬头了。”听到这里,我羞愧的低下了头,但于勒叔叔好像看明白我想的似的,摸摸我的头继续说,“你让我看到了亲情还是存在的,给了我10个铜子帮助我,我真的很开心。”

听了这话我有点不好意思,便接着问他,那您今天来是……”?“邀请你跟我一起回美洲,顺便再验证一下我哥和我嫂子,是不是真的是那种为了金钱连亲情都不顾的人,但结果真是令我失望极了”,我沉默了一会儿,当他刚想再开口时,我对他说“我愿意,我想随你一起去美洲,父亲母亲这么看重金钱,为了金钱可以什么都不顾的想法,我真的很不喜欢,我们去美洲我帮你,我们一起努力”,于勒叔叔很开心的点点头。

第二天,于勒叔叔西装革履地来到家里,提着一个大包,“哥,嫂子,这是之前欠你们所有的钱,我现在要回美洲了,带上若斯瑟夫一起。噢,之前忘了告诉你们了,我在美洲做了大生意,若瑟夫跟着我,你们可以放心,父亲母亲目瞪口呆。

篇7:《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已近尾声,我请学生归纳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人物性格特点。学生A说:“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时时想爬到上流社会。”学生B说:“菲利普太太克拉丽丝是个精细、刻薄、泼辣的女人。”学生C说说:“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他们的灵魂却已经被金钱腐蚀了。”学生D说:“于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染上社会的恶习惯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

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新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挑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

纳如下:

一、于勒并不是那么的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二、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当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切快乐的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三、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是那个经济的世界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使他失去了亲人的爱和关心。我们无法啊嘲笑于勒,我们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的爱心。

所以,于勒不该被完全否定,他的文中的价值甚至大于菲利普夫妇。凭心而论,我被学生感动了,于是,我说:“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在那里,金钱主宰了人民的心灵和生活。它使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使骨肉分道扬镳。让我们从于勒的身上,从菲利普的身上,看到人性的一些弱点,让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陶行知说“教师要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本节语文课是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我在课后不由得对我周围的老师说:“这些学生让我崇拜!”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研究者。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叶澜老师倡导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这种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才能点燃学生的饿思维火花,学生的这些思维的“火”与“光”来自何处?我想:应该从疑问处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疑问,不放过一切可疑之处,敢于质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宁鸿彬老师要求学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和对学生“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正是培养学生的求疑精神。通过对疑问的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提高,“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对教学参考资料应当有自己的观点,对所谓的“定论”也不要人云亦云。如果我们停留在前人的见解上裹足不前,不敢怀疑,不想超越,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其次,面对语文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就自然地引领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和敢于表达自己不同见解的勇气。从而使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篇8:《我的叔叔于勒》初三语文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 针对小说的精巧构思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一教学重点, 从情节入手, 将文中的内容概括成“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四幅场景,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用音乐将学生引入小说的情境之中, 用旁白的形式简介背景, 把学生带到19世纪的法国社会;再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分角色表演, 用生动、传神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来演绎这个发生在法国社会里的故事。学生在演绎“见于勒”这一情节时, 教师提醒学生在塑造人物时要注意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由此完成小说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一要点, 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快捷地了解人物, 同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品味其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及线索人物。由于这是学生的亲自演绎, 所以结论很容易得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线索人物———于勒和“我”。第一课时在活跃的气氛中, 学生不但详细深刻地了解了全文, 而且在表演能力上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了他们课堂思维及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课时, 在学生的思维、情趣都处在高峰期的状态时, 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深入探究性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阅读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再去品味作品的主题。教师不必讲解, 学生即可完成。

问题 (1)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于勒?

作为演员, 观众不难得出结论是为了钱。

问题 (2) :那么于勒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同菲利普一家一起生活呢?

此问题又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菲利普的弟弟, 因为好吃懒做糟蹋钱而被兄嫂放逐到美洲, 拉开序幕, 故事层层深入。

教师再设置问题 (3) :见到“朝思暮想”的于勒后,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大惊失色?在证实于勒身份, 向船上打听的时候, 为什么不直接问而要兜个圈子?证实后, 为什么菲利普嘟囔“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又是怎样变化的呢?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深入读书思考, 挖掘作品的主题, 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不难看出菲利普夫妇二人见到的是“落魄”的于勒, 从而造成他们的震惊、失措、难以至信到菲利普的失望、沮丧、害怕, 他所期盼的发财梦成了泡影, 盼望的金钱成了虚无。希望破灭后的恐惧, 一切的一切, 源于钱, 钱没了当然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除了希望破灭后的害怕、恐惧、失望之外, 更多了层恼羞成怒, 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失落的情绪而侮辱谩骂于勒“这个贼”。

在设计此问题的同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表演的情节通过连环画形式播放,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揣摩主题, 同时找出先前自己表演中的不足, 那么这些不足恰恰也正是人物性格最重要的体现, 而得出夫妇二人的性格特点。那么造成他们这样性格的原因还是“钱”。

问题 (4) :小说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 是于勒的亲侄子, 他对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与父母的表现不同?可提问“我”的扮演者, 自己揣摩完成, 得出结论, 师生讨论, 共同完成。

“我”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良性未泯的代表, 是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反感和对于勒叔叔怀有深切同情的具有亲情的代表, 是未被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金钱观所腐蚀的代表。

小说的主题由此层层深入地得以展示, 我们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的目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观这一主题。

然后通过四幅图, 体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知、理解。

最后设计两个想象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假如于勒不是穷困的卖牡蛎的老人, 而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 那么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会是怎样的?

(2) 假如“我”长大了, 那么“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是否还在呢?“我”有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感染呢?

以上两个问题, 可进一步挖掘主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完成写作。

最后,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结束全篇。

附板书设计:

篇9:《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一、彰显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课堂“活”起来

教育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变换、自主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体验语文学习给人带来的愉悦,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领会知识,发现规律,探究方法,评价效果。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欣赏者,引领学生在探讨、实验、研究、体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课伊始,我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多种手段,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这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手段,立刻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情境导入,我也采用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你认为这三种感情中哪个最重要?有的学生认为亲情最重,因为“血浓于水”;有的学生认为爱情才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的学生认为“友情”是第一要素,大千世界里如果没有朋友那将会是多么孤独寂寞。话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立即被调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得自悟,在合作中创新发展,彰显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活”起来。

二、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让课堂“动”起来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互动、质疑和探究,使课堂不断向更高更广的空间拓展。课堂上师生双方互动、生生互动,用讨论、畅想、陶冶、表演等模式,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认知上找到差距,引起探究兴趣,掀起激烈辩论,切磋产生火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在本节课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进行了如下设计:①如果他们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穷水手于勒,而是百万富翁于勒会是怎样的情景?②穷水手于勒在买牡蛎时认出了亲哥哥菲利普,情景又会怎样?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此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活”起来、“动”起来。为此,教师就要将“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学”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由明到暗、由主到次、师生互动,使学生达到由情感到认知的统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使课堂“动”起来。

三、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让课堂“亮”起来

多元、多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体验—升华为线索,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在分析悬念铺陈时,扣住一个“巧”字,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感悟思考:①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②在现实生活中,手足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验?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不要把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这一思考环节的设计,使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声音,触摸学生的感受,用尊重宽容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平等的语气与他们对话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本节课搜集资料、感悟体验、现场调查、品味表达、联想反思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使他们充分张扬了个性,展示了才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使课堂“亮”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反思本课存在着很多纰漏和不足。首先在整体感知上,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好文本,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体验,就强加给他们一些问题,显得有些突然。其次探讨设疑环节中践行“学生唱戏老师搭台”的设想不够理想,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最后在拓展延伸方面没有让学生进行续写,应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节课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语言大师的艺术魅力,深刻剖析了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更让我们在反思中学会体味人生,对学生的教育,可谓深刻久远。

篇10:《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朱熹曰:学贵有疑。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直认为学生成绩差一般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也确是如此,但这节课我不得不为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而感到惭愧。

在前面学生已提了关于文章主人公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质疑的同学还真不少,特别是这样两个问题确是说到了点子上。

我正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小结时,柯萌萌同学突然举起了手,我示意让她站起来。她说:“我有一个疑惑,我认为于勒并没有在海外发财,如果发了财,她应该把钱寄回来弥补过去给我一家带来的损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这一想法吗?至于于勒写信说他发了财,那只是他对兄弟的一种安慰,是个美丽的谎言。”

此言一出,马上就有同学站了起来,潘诗娅说,小说中不是通过舰长话来说明于勒在那边阔绰过一人时期,他之所以又破产了,那是因为于勒无法改变他那“花花公子”的秉性。

柯萌萌同学又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于勒在信中说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说明于勒已有悔改之意,他后来又说要去南美作长期的旅行,这本身又是一个“谎言”,证明他并没有发财,不然发了财正好回家炫耀一番,还跑去旅游干什么?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了,我并没有阻止之意,就让他们这样无拘无束地说,这样的机会太少,我还需要做什么,甘愿在教室里当起了听众。

篇1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可是当我看了湖北赤壁市“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课题研讨纪实――两篇“同题异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录时,才发现自己是盲目自信。相比而言,自己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只停留在单一的价值选择上,犯了单一化、片面化的错误。对文本的处理过于简单了,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文本并记忆知识,却没有让他们从文本中跳出来,站在其他的角度来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突然发现自己走入了一个误区,过分地注重了考试分数,注重知识能力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而渐渐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隐性目标。

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不足和收获。

如何选择核心教学价值?

任何一个文本,其价值往往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方面,何况是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其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文本价值,如:第一,小说从一个家庭的视角反映了19世纪后期法国乃至欧洲社会的基本状貌,可以作为研究19世纪法国和欧洲历史的一类素材;第二,小说集中体现了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创作特色,是研究作者莫泊桑文学成就的实证材料;第三,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物世态惟妙惟肖,是读者鉴赏文学作品的经典样本;第四,小说揭示的主题丰富而深刻,在人性人情以及对金钱的认识等问题上能给读者以无限的思考,因而小说同样具有持久的社会教化功能;等等。

看到专家分析出这么丰富的文本价值,我深感惭愧。由于自己没有对文本深入研读,只感知到最显着的东西,而教给学生也只能是浅薄的、“人云亦云”的所谓“价值”、知识。而这些显着的知识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实际已经了解甚至掌握了,那我的三节课只是把那些东西热热闹闹地演了一遍,学生记得更牢固而已。想到此,不禁为自己的浅薄、不负责任而惭愧。通过学习这篇小说,我应该使学生收获些什么?很显然不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是要让学生在自我感知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或体验。

面对如此丰富的文本价值,通过学习我明白语文老师应该要有所选择,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核心教学价值。核心教学价值根据新课程理念,应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教到学生的心坎上。考虑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这篇小说可以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内容是模糊或者是未知的。

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已知基础上并引导学生澄清模糊、解决未知,才能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效益。如这篇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直白,不是学生最想要的,所以老师可以简单处理。而关于这篇小说的人物以及主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形成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不清晰的,不完整的,需要在课堂的学习交流中使认识得以清晰完整。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给学生的价值观肯定带来影响,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恰当引导。小说的构思艺术学生可能知道是好的,但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些又是他们难以体会的,这是学生的未知内容。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提高,思维上有发展。《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将人物置于自然而奇崛的事件过程中,并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表现人物,进而揭示耐人寻味的主题。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重点应该在人物和主题上,难点是分析小说的构思艺术,而价值观教育则是阅读这篇小说的隐性目标。核心教学价值因此得以确定。

核心教学价值的选择,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意味着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而要做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恰当,离不开我平时很难落实的“三备”呀。备课标、备文本、备学生,一样都不能少。钻研精神还是不够。此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一位教育名家曾经还说过,要用一辈子来备一节课。这句话更深邃地道出了对于教师来说,学习的重要性,钻研的重要性!

篇12:《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潍坊滨海一中张秀苹

学习目标:

一、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二、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其匠心和魅力。

三、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目标2、3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课堂设计坚持让学生多参与,给每个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为主。将课文情节设计的处理及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作为重点,教师调控和点拨,多给学生展示和出彩的机会。并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目标教育。

教法、学法:

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采用速度、跳读、串读、分角色朗读及范读齐读,精彩片段品析等学习方式。教师做少而精的引导和点拨,诱发学生深入的发现探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的亲人离开你好长时间不见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你那么想念他(她),为什么?

二、呈现“期盼热烈升温”,合作交流弄清盼因。

1、导引问题:与同学们对亲人的期盼一样,有一家人也在盼望着他们的一位亲人,他们是因为什么而期盼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来阅读课本68到70页。

2、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交流并书面归纳期盼的原因。

3、他们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三、丰富想象会见情景让“期盼”走向高潮。

导引问题: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期盼之情就如一只热气球与日俱增越来越热烈焦急,如果这时站在栈桥上的他们真的看见于勒从船上下来,他们会有怎样的反映?

四、讨论归纳揭开“期盼骤然爆破”的面纱。

1、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小说巨匠莫泊桑笔下的描写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速读课文后半部分,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2、我们得来重新认识菲利普一家了,下面我们各组针对课文来讨论看看作者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了那些描写他们是怎样的人?

五、前后合作对比学习,揭开情节构思之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导引问题:意外中往往包含着必然,我们再从全文来看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仅是偶然的一时糊涂吗?

2、合作学习:学生从全文的角度来讨论认识情节构思的巧妙,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

3、师总结:热烈的期盼和称赞将感情的气球升温膨胀,自私冷酷让它骤然降温爆气,故事的情节急转直下,正如法国大作家左拉对莫泊桑小说情节的评价:“其构思的巧妙就在于既出人意料之外,又有在情理中”及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六、揭示主题,合作朗读再现人物。

导引问题1:是金钱决定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也让我们认清了他们自私贪婪,虚荣势利嫌贫爱富的嘴脸,以及资本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导引问题2: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用你们小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取课文中的语句或段落来读,读出人物的特点,读出你们的语气和感情(各小组合作进行朗读练习)

七、师范读、生齐读,激发美好情感升化主题。

同学们读的这么精彩,让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段

师读“我看看了他的手„„„„我的亲叔叔。”

同学们听出了什么感情?

我们读时应重点突出那些词?

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一下这段

生活中你觉得金钱最宝贵吗?你最珍重的是什么?

师:如果我们不看重这些美好的情感,我们就不会有对亲人那深深的思念。生活中让我们多一些同情,多一些友爱,多一些善良,相信我们会生活的更加和谐温馨。

篇13:《我的叔叔于勒》新解

首先, 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夫妇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 金钱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骨肉关系也无不打上金钱的烙印。小说确实也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生活的状态, 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际关系的浸润, 对人性的扭曲。但我们应该注意到, 菲利普夫妇并不属于资产阶级, 他们的对于亲兄弟于勒的态度, 也并不是资产阶级为富不仁的表现, 于勒当然也就不是一个被资产阶级哥哥迫害得漂泊天涯的无辜者。弟弟于勒和哥嫂菲利普夫妇其实都是社会底层的贫穷的小人物, 或者说都是无产阶级。这一对亲兄弟之间曲曲折折的关系, 并不是资产阶级“纯粹的金钱关系”。况且, 于勒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 是一个蜕化变质的无产阶级。他曾经“是全家的恐怖”, “当初行为不正, 糟踏钱”, “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 已经如此这样最大限度地帮助了于勒的菲利普现在不“打发他到美洲去”,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于勒已经把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了如此困难的境地, 还要让他逼上绝路?于勒到美洲后, 在来信中说他赚了钱, “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对于一个贫穷家庭, 那样一笔赔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盼望他也正在情理之中。而十二年后, 菲利普夫妇遇到的于勒却是一个“又老又穷苦”的水手。让他回来, 只能再一次连累这个深受他伤害的本来已经非常艰难的家庭, 你说可怜的菲利普该怎么办?

这些隐曲,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能解释清吗?

其次, 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 封建社会有, 甚至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少。战国名人苏秦穷困潦倒回到家里, 妻不下机, 嫂不为炊;他富贵后, 妻嫂侧目不敢视, 俯伏侍饮食。那倒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但那是资本主义的吗?以此类内容为题材的小说戏剧更是不胜枚举。其实不用考证, 在现实生活中, 在老百姓的圈子里, 在我们的周围, 这样的事情多得都让人麻木了, 但那都与资本主义无干。所以即使菲利普夫妇是嫌贫爱富吧, 那也是自古皆然的事。可见《我的叔叔于勒》这出悲剧不只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悲剧, 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千古悲剧。

还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为奴隶的母亲》、《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名篇中, 典妻的丈夫鬻子的父亲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角色, 为什么他们到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我的叔叔于勒》中, 改名换姓叫了个菲利普, 同样因为贫穷而不敢兄弟相认时, 就成了反面角色?这说不通!

这篇小说写的是社会下层人在贫穷逼压下生存本能的流露, 是贫穷给社会下层人带来的辛酸, 是贫穷的罪恶。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菲利普有必要计较于勒这个花花公子弟弟花的那点钱吗?任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能挥霍多少?索性把他侵占之余的遗产全部给了他也不打紧, 更用不着打发他出去打工了, 省得自己被良心的重负压得透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于勒的一封空口许愿的信会成为全家的福音书?于勒这个逼得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无赖亲人会成为望眼欲穿的救星?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十二年后相遇正圆了团聚梦, 何必躲避?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 它把小民菲利普夫妇像猴子一样播弄戏耍于股掌之间, 让他们相聚而不能, 只好分离;大度而不能, 只好刻薄;多情而不能, 只好无义;善良而不能, 只好丑陋;幸福而不能, 只好辛酸。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 让菲利普夫妇承受了生活的艰难, 还要让他们承受心灵的煎熬;让他们穷形尽相地表演完傻子, 还要让他们一本正经地去表演小丑。

假如菲利普富得流油, 真的属于资产阶级, 他们有如许委屈吗?如果我们以上对小说的理解是合理的, 那么我们在阅读和教学这篇小说时, 就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拓展:

一、莫泊桑批判的锋芒, 其实不是孤立地指向哪个时代, 哪种社会制度, 而是指向所有时代, 指向贫穷。只要有贫穷存在, 就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 只有消除贫穷才是出路。

二、莫泊桑的解剖刀也不是单单指向菲利普夫妇, 而是指向每一个人, 指向人性中的自私。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每个读者都应该自省。

三、我们对于勒的遭遇深表同情, 但对他挥霍无度的生活态度则要给予理直气壮的否定。要结合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自己享受而对亲人朋友进行敲骨吸髓般榨取的现象,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篇1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新视角

教学视角是教学的角度,是教师预设课堂的切口,是阅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理性阅读的窗口。阅读教学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教学视角在教学预设和学习生成过程中就尤显重要,而经典篇目教学传承性很强,容易走进阅读教学的某种范式,所以经典篇目的教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换教学视角。

传统篇目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成为常青树,这是由其在不同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而决定的。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经典篇目的教学应随着时代价值的体现而转换教学视角。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大纲时代”,传统篇目是考试的基本篇目,是考试的重点,遵循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本”就是课本,“纲”就是教学大纲),教学视角是教材的“语文知识点”,并且这种知识点是教师讲出来的,而不是学生学出来的。针对这样的现状,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从管理学的角度介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实行“六步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六步,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与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而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也是实行民主教学的过程,因为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打破了“教师教教材”这一常规,突出了学生的“学”,所以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大突破。虽然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学”,但其教学视角主要是基于“语文知识点”(当然在魏书生老师的“定向”中已经提出了二元论,在此不赘述)。因此,“语文知识点”是“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世纪初期进入到“新课标时代”,经典篇目仍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重点选文,并且经典篇目的地位更显重要,这主要源于经典篇目是人类优秀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必须传承优秀的人类文化,经典篇目的文化内涵成了阅读教学的新视角,因此,教学视角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从语文技能到语文领悟,阅读教学更多地关注经典篇目的优秀的语言规范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从传统经典篇目中学习语言规范,汲取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

这种教学视角的转换是语文教学宏观视角的转变,也标志着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视角的宏观转换主导着课堂教学的视角转换,因此,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体的教学中,同样应转换教学视角。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在教学这篇经典名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学视角的转换非常明显。

“教学大纲时代”,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学视角是知识点的重难点,教好知识点是根本,教学重点就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的主题。而主题又是泛政治化的,文本的解读常常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降低了经典篇目的内蕴。世纪初修订了《语文教学大纲》之后,新大纲要求:“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经典的《我的叔叔于勒》仍是重点篇目,虽然新大纲仍然将语文本质定位为工具性,但教学视角开始转换,开始关注学生,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所以教学视角是分析人物形象,理清人物关系,然后再放大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研读课文时,教教材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小说的知识点仍然是教学视角,常常从“盼——念——见——躲”的情节结构中了解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矛盾。从情节到人物,从手法到主题,紧紧扣住的仍然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适当地进行练习拓展,过去的那种“死教教材”的现象开始转变。

《课程标准》颁布之时,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讲求阅读体验,真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教学视角发生了根本的转换,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体验和课堂学习的理性阅读作为了教学的整合视角。

阅读状态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阅读”,即学生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体验;一是“理性阅读”,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度阅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类阅读整合为一作为阅读的新视角,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文本,围绕“我看《我的叔叔于勒》”这个话题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不干预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解读文本,学生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强调了“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真正进入自然状态的阅读。

当然,这种自然阅读思维,是在了解欧洲十九世纪的人文背景的基础上来阅读文本,是在现代人的审美观下,重新审视这篇名作,挖掘十九世纪欧洲的文化内蕴。自然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状态下的学生阅读体验有时是有深度的,有时又是浅显的,但是,这是最原生态的,这是教学预设的基础,也是教学生成的前提。阅读教学如果仅从教者对文本的理解角度来解读,这样的教学是不平等的,因为阅读体验仅停留在教师这样的层面,没有能成为学生的阅读需求和体验,不是学生阅读中的“真”体验。

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同学解读文本时体验了文本的叙述者的情感,也就是文本中的“我”——若瑟夫,若瑟夫是于勒家族中的一员,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是于勒的侄儿,换句话说,菲利普夫妇是“我”的父亲母亲,于勒是“我”的亲叔叔。学生自然阅读中体验到“若瑟夫”的情感非常的尴尬,结合学生的尴尬体验,课堂中生成了这样的环节:为什么以小孩子“若瑟夫”作为叙述者?这样的问题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是传统教学视角中的“知识点”,也是阅读教学视角的传承),学生有着自己的体验:文章以“我”为叙述者,这样能清楚地表达出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小说更加真实,更具有社会的现实价值。另一个学生的体验:“我”是一个小孩子,成年的菲利普夫妇缺少的同情心在小孩子心中存在,这是对现实人情世态的嘲讽,同时也是作者对下一代的情感寄托,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子一样。在这样自然状态阅读下生成的课堂,我很是感叹,因为他在阅读中进行了理性解读,他的解读理性而深入,涉及到作者的创作理想,涉及到阅读的积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我教学的视角转换为体验故事叙述者的情感世界,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转换了教学视角之后,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主要通过变换文本的叙述者这个角度,以此来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我让学生将于勒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扮演于勒这个角色,体会到一种忏悔,一种有家不能回的辛酸。接着,我要求学生将菲利普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来叙述故事,学生变换了角色之后,在讲述家庭故事中,体会了菲利普的惧内的人性,体会了菲利普的死要面子、爱慕虚荣的性格,体会了虚伪势利冷漠的本性。接着我将叙述者变换为菲利普的妻子,我的母亲克拉丽丝。此时的课堂显得非常的活跃,学生的演绎也更加精彩。不妨欣赏一下教学视角将叙述者转换为克拉丽丝时的课堂片段:

生:我是克拉丽丝,对于这个家庭的苦难生活我早就受够了,不过还好,那个总算有点良心的于勒写信回来说他在美洲发财了,并且要回来弥补以前的过错,给我们一大笔钱,我早想好了,这笔钱我该怎么花,只是希望好心的于勒能早点回来……

生:达尔芒斯真是个花花公子,和他弟弟于勒一样,糟踏钱,竟看上了吃牡蛎,我怕伤胃,也别娇惯了若瑟夫,哼,就让他带着女儿女婿去吧!可还没吃出点名堂的时候,达尔芒斯就神色慌张地跑了回来,说那个卖牡蛎的老水手是于勒,我的天哪!这个无赖没发财啊,他又想回来吃咱们吗?这个流氓,我恨不能扑过去咬他几口……

生:这个骗子,流氓,无赖,我原以为他在美洲发财了,没想到他是个水手,不能让他认出咱们,唉!早知这样我们还穷折腾什么呀?还不如在家呆着呢!若瑟夫,你去那个流氓那里结账,千万不能让他认出你来,也别让姐姐姐夫看出什么破绽……什么?你竟将十个铜子给那个流氓当了小费,没出息的东西,败家子!和你的叔叔于勒一样一个败家的玩意儿……

从课堂预设的角度来说,学生理性体验克拉丽丝的形象难度较大,但是,几位学生的演绎,将克拉丽丝的强悍泼辣、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让大家一起以若瑟夫为故事的叙述者来讲了一个辛酸的故事,其间充满着对于勒的同情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点出:这也就是作家莫泊桑的情感的寄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用第一学时让学生进行“自然阅读”,在分析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之后,我预设了第二学时的教学视角——体验小说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视角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高于学生的个体阅读,将传统的“小说的知识点”融入在学生的自然阅读和理性阅读之中,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起来,这种阅读教学视角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是语文教学视角的扬弃。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经典篇目《我的叔叔于勒》过程中,我很好地借助了材料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文本的理解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完全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将经典篇目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了经典篇目的语文熏陶感染作用。

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注意教学视角的传承与创新,更让我认识到由于教学视角的转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了学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熏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教学视角的发展是和时代的发展一致的,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从注重知识点到关注人文情怀,从工具性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从分析阅读到阅读体验,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人文化,教学传统篇目越来越深度地介入到学生的精神领域,经典篇目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陶冶学生的精神食粮,经典篇目的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书卷气”,做一个精神的人。

上一篇:读乌塔有感作文550字下一篇:诗意的初中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