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2024-04-29

《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精选10篇)

篇1:《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示例一。

(二)能力训练点

1.绘形写神,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刻画的写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四)美育渗透点

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妙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通读全文,理清情节脉络,然后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析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是本文的难点;

3.作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是学习本文可能产生的疑问。

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可以运用以前学得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本文主要是神态),语言等的.浯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教师应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加之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设计

1.由于本文情节生动、曲折、有趣、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让学生充分阅读,从而理清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理解小说的主题。

3.教师可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个结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投影仪打出)

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目夜盼望的于勒,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示例一》。这是什么原因?

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 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感情。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惶”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怖,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

(四)总结、扩展

1.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2.试举例谈谈,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双在情理之中。

参考:

(1)于勒在南美发了财,过了十多年,富翁于勒竟一下子变成了穷水手。确实出人意料。可又在情理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这个能被哥哥“打发”反“赚了点钱”的于勒,在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2)菲利普一家与于勒

篇2:《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文学殿堂,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字词的学习。

jié、jū、zhàn、shà、chuò、guān、tà、gēng、zhuàn

拮据、栈、桥、煞、白、阔、绰、衣、冠、糟、蹋、变、更、赚、钱

qiào、pà、mǔ、lì、yòu、lán、lǚ、kān

撬、开、手、帕、牡、蛎、保、佑、褴、褛、狼、狈、不、堪

四、作者介绍

投影出示莫泊桑的图片,先由学生简介,后教师再补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五、温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本课的故事情节:菲利普一家人盼于勒回来――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板书]盼――赞――遇――躲。

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

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

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

明确:

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

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

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4、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六、速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贫:坏蛋、流氓、无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菲利普夫妇: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七、合作探究,品读课文,评说人物形象

1、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读23段)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心理:既怕花钱,又爱面子,所以不直接说,而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性格:唯钱是命,虚荣。

②(读25段)不安、瞪、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心理:紧张不安,因为他害怕、怀疑年老水手是于勒,害怕自己多年的希望破灭,害怕不能过体面的生活。

③(读31段)怕、吞吞吐吐、哆嗦、“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心理:担心紧张,害怕,担心希望灰飞烟灭。性格:冷酷。

④(读46段)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的本质暴露的十分充分。

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2、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评说人物形象。

于勒(浪荡、沦落、穷苦潦倒)。

“我”(善良、纯真、有同情心)。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爱慕虚荣)。

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

主题理解:

于勒就像一面镜子,一面折射出成人世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面折射出儿童世界的纯真善良,小说正是由于他巧妙地贯穿其中,让我们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回味无穷却又引人深思。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篇小说中变的是什么?(钱、情)不变的又是什么呢?(他们的性格本质)。那么,在当时社会中是不是就菲利普夫妇这样呢?

揭示主题: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

拓展延伸:请根据课文内容,老师给出上联,请你试着对出下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八、寄语人生,走出文本(总结)

篇3:《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小说教学不能疏漏“我”。

一、不能疏漏作品中的“我”

这个“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一个是故事的参与者。

1. 故事的叙述者

专家认为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情况,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小说虚构的文本规定性,混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几个关键的叙述学概念,这种混淆使中学语文教学在小说文本的理解上长期停留在比较粗放的层面上。当然,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很难用叙述学理论对每个文本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有必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相互比较中讲述初中教材选文中所涉及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

《我的叔叔于勒》没有删节前是一个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删节后则由“非人物叙述者”变成了“故事内人物叙述者”。小说中“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我”是线索性的人物。

2. 故事的参与者

“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在文中出现,除了叙述故事这个作用之外,“我”还是故事的参与者,因为是次要人物,在教学中就容易被疏忽。《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就是一个容易被疏忽的“我”。

若瑟夫,他不像父母那样利欲熏心、冷酷无情。当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他的亲叔叔时,竟能不受父母的影响,去仔细观察叔叔那“满是皱纹的脸”,还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深切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认钱不认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蛎钱时,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小说就是通过这个“我”让我们反思金钱之外的东西,要求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和同情,提醒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小说以一个少年人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感受着成人的世界。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应重视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小若瑟夫这个形象,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接近艺术和人性的秘密。

二、不能疏漏作者的“我”

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一篇小说里有“叙述者”“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作者的一个“隐含的替身”。虽说一个作者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思想、信念、规范、感情和他在实际生活中不完全一样,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叠,他们的重叠,使得我们不加以区分也不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读小说,就有必要读出这个隐含的作者。《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就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第二个自我就隐含在小说的人物中,我们教学时也不能疏漏这个隐含作者的“我”。

1. 从若瑟夫处读“我”

若瑟夫是小说的亮色所在,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小说里被编者删了的结尾中若瑟夫还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这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更看到、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洁白和温暖。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比让他们只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可鄙,意义更为深远。

2. 从菲利普夫妇处读“我”

谁不希望衣食无忧,亲人团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当然也是如此。菲利普一家生活窘困的情况显而易见:“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会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发财的来信,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在轮船上遇上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愿也不敢相认,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为了避免生活更加穷困,为了避免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夭折。小说实实在在道出了小人物的辛酸。

3. 从于勒处读“我”

于勒,其实不过是菲利普夫妇灰色人生的一抹亮色,是他们为自己长夜漫漫的人生点燃的唯一一盏长明灯罢了。人生是需要一个梦来支撑的,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该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一个梦呢?在无可奈何之中,于勒的出现便成为一种契机,成为菲利普夫妇要死死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就是想让于勒成为一个符号,一种并不明亮的精神寄托,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灰色人生必然要仰望又必然要破灭的梦。

三、不能疏漏读者的“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探究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

有些文章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否认了小说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有些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解读“灰色小人物的灰色人生理想的必然幻灭”,新是新了,但显然是疏漏了这个读者的“我”。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他首先读出来的一般都会是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这个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再慢慢引导学生读其他的。那么该如何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

1. 读文

语文课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学语文,小说的阅读,就是“对话”。读文,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是让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2. 读人

塑造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读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是重点。以下是九年级一个学生课堂上自我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后关于人物分析的课堂笔记:

菲利普夫妇:自私、庸俗、贪鄙、冷酷、虚伪而且很爱慕虚荣,他们是小市民的典型,说明金钱的腐蚀与毒害让人们变得麻木堕落。

于勒:年轻时轻浮、放荡,染上了“花花公子”的恶习,吃喝玩乐,行为不正,糟蹋钱,花光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

若瑟夫:天真单纯,入世未深。虽然他也希望叔叔于勒发财归来,但他同情于勒,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

女儿、女婿:他们的行为说明在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浸透了铜臭。

这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从文章中读出来的,也应该是作品主要想表现的东西。这些基本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需要读也是能读出来的,我们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然后再去读“于勒”那“两封信”,读“若瑟夫”那“十个铜子”,以此去拓宽阅读视野。

3. 读细节

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的教学就是字词的教学。”对细节的品读就往往要落实到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上。例如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就需要去读这样的细节:“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声长长的叹息“唉”,我们感受到了菲利普内心深深的失望;一个“竟”字让我们体会到就连菲利普自己也不相信于勒会在这只船上。菲利普一家从来就没有惊喜过,从故事的一开始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对于于勒能够“在这只船上”,菲利普并不抱希望。而当这句话重复了十年的时候,这个本就谈不上希望的希望,就更加渺茫得成为一个遥远的童话了。

再如:“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散步,这对菲利普来说应该是一件奢侈的事了,这每一个星期日的“衣冠整齐”的散步,表达的乃是穷人家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散步中,在这短暂的悠闲和庄重里,菲利普一家可能找到了生命的一种尊严。后文还有菲利普无法抵挡“高贵的吃法”的魅力,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请漂亮女士吃牡蛎的先生,他需要这种“郑重其事”的生命感受,他们的心里还有一种对生活之美的渴望,于勒就成了这种渴望的一个符号。

学生不是读不出这样的细节的内涵,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细节的心。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引导他们慢慢学会从细节中去读,从而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赞可夫曾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虽然现在的语文课堂已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引导的走向,依旧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把切入点指向谁,学生的思维也就聚集在谁的身上,其他的对象和内容就有可能被疏漏。我们不能眼里只有红花,而没有绿叶,不能疏漏文中作为“绿叶”的“我”,不能疏漏“隐含作者”的“我”,更要高度重视作为读者的“我”,努力地去激励、唤醒、鼓舞,那么在学生阅读的原野上,个性的花蕾就会绽满花枝。

参考文献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篇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批判了势利、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丑恶灵魂,也揭露了金钱至上、人情如纸的社会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于小说都有浓厚的兴趣。小说中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由此,依据教材要求,本课重点研讨有关课文内容、主题等几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讨论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合作探究、创新,多元评价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九、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记得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有这样一段独白:“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有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对的变成错的;就可以使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是莎士比亚借泰门之口,对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现实发出的控诉。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金钱究竟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吧!(板书、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泰门的独白,让学生初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现状,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

(二)资料助读。莫泊桑(1850~1893年)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他一生完成了三百多部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等。(出示投影)

(三)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梳理疑难字词。

2.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所给的画面复述故事情节。(出示画面)

要求:能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每张画面的主要内容,以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3.找出小说中的人物,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关系图例的出示,让学生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为后面课文主题的明确做好铺垫。】

4.学生精读课文,思考:

(1)中国有句古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那么菲利普夫妇是不是也对自己的弟弟关怀备至呢?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找出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

(讨论、交流)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小子、家伙、贼

好心的人、有良心的人、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出示幻灯片)

(2)为什么对待同一个人,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有这么的大的区别呢?你们知道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 明确:金钱!(出示幻灯片)

明确主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出示幻灯片)

5.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25~38),再次认清一下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的丑恶嘴脸。(小组先练习,再展示)

角色分配: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船长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更加直观的体会小说的主题。】

6.名言积累,进一步理解小说主题。(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其他关系了”。

7.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考:读完这些,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难道在人世间,只有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吗?难道有了金钱就拥有了一切吗?(与学生互动)

师:对,答案是“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也有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告诉菲利普夫妇,也告诉所有生活在“钱眼”里的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有哪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又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回来的?

出示:金钱买不到 ;

金钱买不到 ;

金钱买不到 ;

比金钱更重要;

比金钱更重要;

比金钱更重要。

(学生交流,演板;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使得学生明确自己生活中所拥有的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请记住我们今天所找到的这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也请珍惜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比金钱更为珍贵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你感到温暖,也只有这些才能让你得到尊重!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深透理解文意,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个课本剧,并组织进行排练。

(注意结合小说主题,给人物设计好与之相符的语言、动作及神态,以便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六)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坏蛋 流氓 无赖 好心的人 有良心的人

小子 家伙 贼 金钱 正直的人 有办法的人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挖掘内在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良好价值观的培养。

整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引人莎士比亚笔下泰门的一段内心独白,让学生在品读小说之前,对小说的主题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在复述故事情节这一环节,我给了学生四个画面,让学生透过画面来讲述小说内容,借助这个学生很容易就抓到了主要故事情节。

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在小黑板上演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并且也找到了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性不错,课堂效果也很好。课后,很多前辈老师都给予了肯定。但是,课后发现,自己身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1.一些富有个性的语言,要让学生多去读,在读中让学生自己细细地品味。2.要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篇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潍坊滨海一中张秀苹

学习目标:

一、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二、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其匠心和魅力。

三、欣赏文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目标2、3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课堂设计坚持让学生多参与,给每个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为主。将课文情节设计的处理及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作为重点,教师调控和点拨,多给学生展示和出彩的机会。并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目标教育。

教法、学法:

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采用速度、跳读、串读、分角色朗读及范读齐读,精彩片段品析等学习方式。教师做少而精的引导和点拨,诱发学生深入的发现探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的亲人离开你好长时间不见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你那么想念他(她),为什么?

二、呈现“期盼热烈升温”,合作交流弄清盼因。

1、导引问题:与同学们对亲人的期盼一样,有一家人也在盼望着他们的一位亲人,他们是因为什么而期盼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来阅读课本68到70页。

2、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交流并书面归纳期盼的原因。

3、他们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三、丰富想象会见情景让“期盼”走向高潮。

导引问题: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期盼之情就如一只热气球与日俱增越来越热烈焦急,如果这时站在栈桥上的他们真的看见于勒从船上下来,他们会有怎样的反映?

四、讨论归纳揭开“期盼骤然爆破”的面纱。

1、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小说巨匠莫泊桑笔下的描写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速读课文后半部分,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2、我们得来重新认识菲利普一家了,下面我们各组针对课文来讨论看看作者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了那些描写他们是怎样的人?

五、前后合作对比学习,揭开情节构思之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导引问题:意外中往往包含着必然,我们再从全文来看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仅是偶然的一时糊涂吗?

2、合作学习:学生从全文的角度来讨论认识情节构思的巧妙,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

3、师总结:热烈的期盼和称赞将感情的气球升温膨胀,自私冷酷让它骤然降温爆气,故事的情节急转直下,正如法国大作家左拉对莫泊桑小说情节的评价:“其构思的巧妙就在于既出人意料之外,又有在情理中”及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六、揭示主题,合作朗读再现人物。

导引问题1:是金钱决定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也让我们认清了他们自私贪婪,虚荣势利嫌贫爱富的嘴脸,以及资本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导引问题2: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用你们小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取课文中的语句或段落来读,读出人物的特点,读出你们的语气和感情(各小组合作进行朗读练习)

七、师范读、生齐读,激发美好情感升化主题。

同学们读的这么精彩,让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段

师读“我看看了他的手„„„„我的亲叔叔。”

同学们听出了什么感情?

我们读时应重点突出那些词?

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一下这段

生活中你觉得金钱最宝贵吗?你最珍重的是什么?

师:如果我们不看重这些美好的情感,我们就不会有对亲人那深深的思念。生活中让我们多一些同情,多一些友爱,多一些善良,相信我们会生活的更加和谐温馨。

篇6:《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1、人与人,人与亲人之间应有的关系;

2、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P168)

(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P168)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给加点的字注音:

拮据jiéjū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诧异chà牡蛎mǔlì褴褛lánlǚ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撬开:用棍棒后刀、锥等的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头,使缝隙增大。

诧异:惊讶,觉得十分奇怪。

牡蛎:一种软体动物,又叫蚝,肉鲜味美,可食用。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

3、指读预习提示,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谎??伎蓟?植糠帧⒐槟啥温浯笠狻?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第四部分(48——49),躲。

(三)布置作业:练习六。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学习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承前导入

1、抽查字词掌握情况;

2、回顾段落划分及大意。

二、讲析一、二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

2、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①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

二②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拮

③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穷

段④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据

⑤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勒行为不当

叔叔这之前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分文不值恐怖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亲还大大占用……对比

的弟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那时候能够赔偿……损失希望盼他回国

(现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5、明确:(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3)同样是“于勒”,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金钱。

6、教师简析十三至十九段。

(1)13——15,照应第一部分,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怖”作好铺垫。

(3)16段中的“上千种计划”,富有讽刺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

(3)17、18段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28、26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是“拮据”;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含蓄的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4)19段,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

7、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篇7:《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

刘祥

【设计思想】

叙事性文本的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脱离具体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要求,面面俱到地解读文本的弊端。相当多的老师,不敢对文本中非教学目标的那部分知识大胆舍弃,以至于在面对任何一册教材任何一个单元的任意一篇叙事性文本时,总是用相同的方式,从叙事的要素、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技能的归结、主题意义的表现、文本细节的研讨等五个方面条分缕析地解读。如此,不同册、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体现不出学段间的教学重难点差异,体现不出不同单元间教材设计重难点的差异,体现不出不同课时间教学目标的差异。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试图从有效课堂建设的目的出发,紧扣九年级语文“学会读书”的学段目标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在单元“品味•感悟•欣赏”的单元学习目标,以“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生——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叙事类文本解读的常规路径,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阅读理念,使其初步掌握文学鉴赏的常规技法。

围绕这样的设计思想,教学流程设计中,将有意识淡化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只选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借此串联起文学作品“品味•感悟•欣赏”的全过程。【教学目标】

1、以人物性格分析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在文本细读中领悟主旨、认知形象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想解读文学作品,初步掌握文学鉴赏的常规技法和路径。【教学方法】

1、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为教学主框架,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学生的“主动发现、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法,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生——师”对话,认知小说中的人物,领悟小说主题,并将这种认知与领悟运用于对生活与文化的理解中,从而达到以文学滋养心灵的美育功能。

2、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大胆舍弃课文中无阅读障碍、无智力挑战且不属于课程目标内的琐屑内容的分析研读,只将授课重点锁定在课程目标系统内,将课堂打造成智力的挑战场,满足学生情知发展的需要。【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上课之初,老师板书课题时,故意错写成“我的于勒叔叔”。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后,组织讨论:

1、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

2、诵读这两个题目时,重音应该放在何处?为什么?

3、这个题目,是否标志着“于勒”一定是作品的主人公?判定作品主人公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新课的导入,或是为了唤起某种情感,为下面的文本分析酿造“入境”的氛围;或是为了串联起前后知识,用已知引出未知;或是为了总领课时学习重点,以纲举目,纲举目张。这里的设计,就是为了拎出整节课的授课主线,既在新课伊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收拢到课时教学目标上,又有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

二、走进文本:

1、在课文题目研究的基础上,抛出第一个问题: 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第一个问题,没有多少难度。设置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有效信息筛选能力。同时,引出下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在组织讨论,归结出于勒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之后,抛出第二个问题: 菲利普夫妇又是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难度很大。作品中的菲利普夫妇,并非只如有些教辅资料上所说的那样极端自私、冷漠。要全面认知他们,必须跳出狭隘的阶级论的立场,从生活与人性的角度展开分析。

由于该环节承担着“品味、感悟”作品人物与内容的双重任务,所以,这个环节需要在反复引导的基础上,一点点引领着学生走进菲利普夫妇的真实内心世界。

在学生们立足课文整体归结出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之后,教师不必急着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依照具体学情,将下面几个预设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陆续抛出(当然,学生能自主发现更妙):

①菲利普夫妇大约有多大年纪?他们最大的人生愿望会是什么? 研讨这一问题时,教师补充课文中被删除的部分文字(加点部分): 我的家庭原籍勒阿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勉强度日罢了。我的父亲做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的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她常常找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一些含蓄、......................................恶毒的责备话发泄在我的父亲身上。这个可怜人这时候总做出一个手势,叫我看了心里十分................难过。他总是张开了手摸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我体会到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日用品和店铺里铺底的存货。姐姐们自己做衣服,.........................................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时还常常要在价钱上争论半天。我们日常吃的是肉汤和用各种方式.........................做的牛肉。据说这又卫生又富于营养,不过我还是喜欢吃别的东西。

②早年,他们为什么把于勒打发到美洲,而不是非洲、亚洲,或者扫地出门,登报断绝关系?

研究该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美洲大开发的相关背景,并引导学生们捕捉这一“打发”背后既无可奈何又怀揣梦想的复杂情感。

③年老而贫穷的于勒如果真的回到了家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这一假想的问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案例来认知菲利普夫妇。从寻常人性的角度推测,于勒如果真的回到家中,菲利普夫妇尽管心中一万个不满意,也尚不至于将其拒之门外。不过,没有好脸色,是固定的。

3、“我”在作品中,是希望所在,是作者埋设的一个人生亮点,对这一任务,自然不能轻易丢弃。所以,研究了上面两个问题后,抛出第三个问题:

“我”约瑟夫又是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可以分解成下面三个小点思考: ①“我”为什么要给于勒小费? ②“我”为什么不当场认下于勒?

③“我”为什么最后要连用三种称呼?这三种称呼都是指于勒,为什么要这样重复?能不能就只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于勒?

4、教师小结: 这是一群生活在病态社会的普通人。他们身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点,却也不失人性中的某些善良。他们的人生,所以会上演这一的悲剧,最重要的原因,是时代。当然,也不排除人物个性中的缺陷。

5、学生练习:我眼中的(),写一段100字左右的人物简评。

这一练习,既强化“品味•感悟•欣赏”的单元目标,也借以巩固课时知识。

三、走进作者:

1、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该问题是上面分析的自然延续,其价值在于确立一种意识:阅读文本,必须以自身的品味、感悟为基础,不要迷信教辅资料上的结论。

2、补充资料:莫泊桑与“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十九世纪后期的一种哲学思潮。主张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要求作家像实验室的化学家进行实验那样,对人的行为进行生理和病理分析。作家应该只观察、研究和记录事实,而不作社会政治的、道德与美学的评价。

实证主义的文学主张,在福楼拜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学习写作,深得其真传。莫泊桑的小说创作,基本就是遵从实证主义的创作理念,作者基本上不直接表态,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示自己的倾向。自己尽力做到客观、冷静,对人物的同情与憎恶均不直接从自己嘴里说出。

四、走进生活:

在解决了文本阅读理解的相关问题后,需要借助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学生们带入特定情境中思考问题,真切感受不同人物在具体环境下的情感波澜与价值取向。

1、如果你就是菲利普或克拉丽丝,你怎么对待于勒?

2、如果你是约瑟夫,你怎么办?

3、如果你是于勒,你怎么办?

研究这三个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创设好相关情境,要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家庭中,否则,这三个问题很容易发展成胡言乱语。那样的话,就不但无法实现换位思考的训练目标,而且有损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五、走进文化:

1、菲利普夫妇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产”?

提示:人性中的善与恶,很大程度上受时代的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政治法律制度,固然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却也不排除人类自身所受的教育、自身养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后者,通常所占的比例更大。毕竟,内因是决定因素。

现实生活中,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可以说,菲利普夫妇,不但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生活在封建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

2、菲利普式、克拉丽丝式思想的真正成因是什么?如何矫正?

提示:贫寒的生活,底层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物质生活的难如人意;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模式的憧憬,则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当这两者间的矛盾无法协调时,一切反常的行为,便都可能产生。

矫正的方法,就是社会财富的丰富,社会地位的平等,美好生活的实现。

六、走进心灵:

1、贫寒是否必然会成为切割亲情的钝刀?

提示:贫寒不是切割亲情的钝刀,但面对贫寒时的消极态度,却决定着主人公必然会为了生活而舍弃亲情。

2、寻找生活中的光明。展示几幅亲情图片,体味人生的温暖。

3、练习: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我说,亲情是

,是

,是

,它。

篇8:《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 针对小说的精巧构思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一教学重点, 从情节入手, 将文中的内容概括成“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四幅场景,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用音乐将学生引入小说的情境之中, 用旁白的形式简介背景, 把学生带到19世纪的法国社会;再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分角色表演, 用生动、传神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来演绎这个发生在法国社会里的故事。学生在演绎“见于勒”这一情节时, 教师提醒学生在塑造人物时要注意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由此完成小说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一要点, 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快捷地了解人物, 同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品味其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及线索人物。由于这是学生的亲自演绎, 所以结论很容易得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线索人物———于勒和“我”。第一课时在活跃的气氛中, 学生不但详细深刻地了解了全文, 而且在表演能力上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了他们课堂思维及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课时, 在学生的思维、情趣都处在高峰期的状态时, 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深入探究性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阅读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再去品味作品的主题。教师不必讲解, 学生即可完成。

问题 (1)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于勒?

作为演员, 观众不难得出结论是为了钱。

问题 (2) :那么于勒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同菲利普一家一起生活呢?

此问题又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菲利普的弟弟, 因为好吃懒做糟蹋钱而被兄嫂放逐到美洲, 拉开序幕, 故事层层深入。

教师再设置问题 (3) :见到“朝思暮想”的于勒后,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大惊失色?在证实于勒身份, 向船上打听的时候, 为什么不直接问而要兜个圈子?证实后, 为什么菲利普嘟囔“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又是怎样变化的呢?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深入读书思考, 挖掘作品的主题, 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不难看出菲利普夫妇二人见到的是“落魄”的于勒, 从而造成他们的震惊、失措、难以至信到菲利普的失望、沮丧、害怕, 他所期盼的发财梦成了泡影, 盼望的金钱成了虚无。希望破灭后的恐惧, 一切的一切, 源于钱, 钱没了当然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除了希望破灭后的害怕、恐惧、失望之外, 更多了层恼羞成怒, 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失落的情绪而侮辱谩骂于勒“这个贼”。

在设计此问题的同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表演的情节通过连环画形式播放,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揣摩主题, 同时找出先前自己表演中的不足, 那么这些不足恰恰也正是人物性格最重要的体现, 而得出夫妇二人的性格特点。那么造成他们这样性格的原因还是“钱”。

问题 (4) :小说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 是于勒的亲侄子, 他对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与父母的表现不同?可提问“我”的扮演者, 自己揣摩完成, 得出结论, 师生讨论, 共同完成。

“我”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良性未泯的代表, 是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反感和对于勒叔叔怀有深切同情的具有亲情的代表, 是未被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金钱观所腐蚀的代表。

小说的主题由此层层深入地得以展示, 我们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的目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观这一主题。

然后通过四幅图, 体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知、理解。

最后设计两个想象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假如于勒不是穷困的卖牡蛎的老人, 而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 那么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会是怎样的?

(2) 假如“我”长大了, 那么“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是否还在呢?“我”有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感染呢?

以上两个问题, 可进一步挖掘主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完成写作。

最后,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结束全篇。

附板书设计:

篇9:《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学习本课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引发学生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金钱观和亲情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学生已经有了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也具备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表达欲望。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认知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人物的个人简历来梳理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体会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际关系观。

四、学法指导:

1.理解品味感悟

说明: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2.采用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辩论中进一步理解本文的主题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设计理念及教学思路:

1.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为教学目的,强调语言积累与表达,培养自信、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因而本课设计主要以体现新课标的思想,保证教学在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小说,应该能运用简洁的语言理清其脉络,品析人物的言行,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提炼小说的主题,表明自己的看法。还应该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的启迪。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心就像是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会向哪一边倾斜呢?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画面。看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运用温馨的图片,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1.速读课文,积累词语

大屏幕展示作者资料和需要掌握的字词(需要学生回答的先隐藏起来),学生抢答。(设计意图:迅速地了解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理解

(1)大屏幕展示于勒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准备抢答,填写于勒个人简历。学生归纳后,大屏幕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以于勒为线索,了解故事情节。)

(2)再读课文,然后概述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品味

1.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也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意图: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1)于勒身世变化的同时,他的亲戚变了没有?其中,谁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设题意图:让学生自己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去品味人物,得出他们自己的感受。)

(2)本是兄弟,关系怎么会忽好忽坏呢?作者想通过于勒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设题意图: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感悟:

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文中谁说点什么?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五)课堂活动:展开辩论

1.辩论的话题:你是否会躲开于勒?

2.想象如果你就是于勒的亲人,有了同样的遭遇后,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根据观念的不同自然分组)

A. 正方:我坚决躲开于勒

B. 反方:我绝对不会躲开

3.展开辩论

(设题意图:这场辩论赛其实是两股力量的抗衡,即金钱与亲情的争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亲情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与小说主题。)

七、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题目:请充分挖掘你的想象力,续写语段:

哲尔赛岛到了,菲利普一家正准备下船,这时,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喂,菲利普!”……

(设题意图:在充分认识人物的基础上,对菲利普夫妇等人物进行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和形象特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篇10:《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教学方法

l、诵读法

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

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

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

投影: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投影:

拮据(jie2 ju1):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chuo4):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a4):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cha4):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1an2 lu3):(衣服)破烂。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栈桥(zhan4)

牡蛎(1i4)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教师明确:

贫:坏蛋、流氓、无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菲利普夫妇: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3、学生讨论:

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人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构思巧妙,请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等。

4、学生精读全文,思考:

(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2)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4)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原因一结果(逻辑)

期待一破灭(心理)

开端一发展一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一结局(技巧)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

(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2)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定了婚。

(3)学生可能会得出如下分析:①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②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行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④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⑤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⑥是菲利普夫妇的金钱利己意识造成的。⑦是社会文化造成的。

教师引导: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四、研读探究

1、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究:

(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

(1)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有关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恰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因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

(2)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即短短的一幕。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寄予自己的情感评判的。因此,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我”作为叙事主体贯穿全篇。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1)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2)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描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小说语言。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与反思。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富有创意性的结局续写,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优秀习作在班上宣读,师生共同点评。

二、研读品味

1、请学生表情诵读全文,思考:投影: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1)请同学们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母亲在希望破灭时的心理和感情。

①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

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

我们的。„„”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

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1)①虽然母亲听到了那个穷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但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

②等她亲自看清楚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以后,也惊恐地“哆嗦”起来,但仍存一些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

③当最终证实那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狈”,想起于勒以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于是旧怨新仇一齐发作,“突然暴怒起来”,破口大骂。她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

(2)这默念的三句话中,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没有什么不同。但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境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无义寡情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2、合作探究,体会匠心构思。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学生合作探讨后回答,教师点拨;

(1)这样叙述是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菲利普一家都急切盼望他回来,从而使情节发展更有吸引力。

(2)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从而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

(4)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而由此才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情节发展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5)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

三、体验反思

1、教师简要归结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败者。

2、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

学生探讨交流,教师点评:

(1)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

(2)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课堂练习(视情况完成)

(分发讲义资料)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2、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

3、“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4、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6、对“我”心里默念的话,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力求清楚地交代于勒的身份。

B.表明“我”此时的复杂感情。

C.强调“父亲的弟弟”,表明“我”对父母的困惑、不满。

D.强调“我的亲叔叔”,表明“我”对叔叔遭遇的同情。

参考答案:

1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2、“我”的父亲的“希望”是盼望发了财的弟弟回来,能带给他财富。“我”的父母在对于勒的基本态度上没有什么不同。

3、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说话”。

4、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而沮丧的心情。

5、表明于勒很少得到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6、A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反映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小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2、有人说,势利是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衍生的生活现象,它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菲利普”永远不会绝迹。你是否也这样看呢?请以短文阐说。

上一篇:(定稿)东山镇2011年年终工作总结和下一篇:蔡依林歌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