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4-04-27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14篇)

篇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

2、疏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变化,揭示小说主题。

3、通过文章主题的挖掘,感受当时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疏理文章中人物的变化。

2、难点:结合现实社会,自身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设想]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教师关键要引导学生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力求创设情境,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适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诵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跳读课文,感知内容及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掌握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运用故事导入:

师:在上课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父亲和儿子的故事。(故事略)

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情节需要曲折变化、跌宕起伏才能吸引读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也是学习重点。即,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说明:故事导入试图达到两个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二、精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

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评价于勒,包括对其

称呼,并用波浪线勾勒出来。学生一一找出,教师板书。

2、根据课文内容将称呼、评价分类:

师:请同学们将这些评价分类,并说说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按照时间顺序回答。

(板书: 称呼 情况 态度)

三、通过情节看主题:

1、师:从板书上看,这个故事不长,但情节却曲折、跌宕起伏,特别最后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讲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应该如何分?

2、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多媒体出示)

3、师:对联少了个横批,请同学尝试拟一个。这里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

四、通过情节看人物性格:

1、菲利普夫妇与儿子若瑟夫进行对比

2、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五、课外拓展,开拓想象:

提供一个类似本文情节安排的小说故事,省略其高潮和结局,要求学生补出,进一步体会情节要求。

六、总结

鼓励学生自我进行课文的总结。

七、课外延伸及作业

1、如何看待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与钱间的关系。

2、作业: A、分析人物形象。

B、找出环境描写及分析作用。

C、课外片段训练:于勒富有归来时;父亲和贫穷的于勒相视时

[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元老”级课文。对于这样一篇“老”课文,如何设计教学更科学,更富有新意,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我在设计中着重把握了以下两点:

第一,“潜心会文本”。我在处理教材时注重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我个人认为,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走进作者胸境,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时我始终注意把课文做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根据小说的要素设计分析思路。从设计目标到总结都牢牢抓住“我们是在学习小说”这条线不放,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

第二,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多让学生自我感悟,包括各种形式的读(扫读、悟读、分角色朗读),富有实效的讨论,切有体会的表达等。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能创造性阅读。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对主题的认识,都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认识的根据,包括文本中的文字根据和文本以外的理论根据。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做到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学生想做的我尽量不做,学生能做的我尽量不做。如在本节课中,充分发动学生到前面板书,发动学生推举分角色朗读人选等,学生高兴,老师也省事,皆大欢喜。同时我还注意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提出问题。

当《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接近尾声时,我请学生归纳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人物性格特点。学生A说:“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时时想爬到上流社会。”学生B说:“菲利普太太克拉丽丝是个精细、刻薄、泼辣的女人。”学生C说说:“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他们的灵魂却已经被金钱腐蚀了。”学生D说:“于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染上社会的恶习惯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

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

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否则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点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一、于勒并不是那么的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二、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当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切快乐的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三、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是那个经济的世界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使他失去了亲人的爱和关心。我们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的爱心。所以,于勒不该被完全否定,他的文中的价值甚至大于菲利普夫妇。

凭心而论,我被学生感动了,于是,我说:“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在那里,金钱主宰了人民的心灵和生活。它使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使骨肉分道扬镳。让我们从于勒的身上,从菲利普的身上,看到人性的一些弱点,让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本节课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了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我在课后不由得对我周围的老

师说:“这些学生让我崇拜!”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研究者。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叶澜老师倡导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这种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的这些思维的“火”与“光”来自何处?我想:应该从疑问处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疑问,不放过一切可疑之处,敢于质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宁鸿彬老师要求学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和对学生“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正是培养学生的求疑精神。通过对疑问的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提高,“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对教学参考资料应当有自己的观点,对所谓的“定论”也不要人云亦云。如果我们停留在前人的见解上裹足不前,不敢怀疑,不想超越,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其次,面对语文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就自然地引领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和敢于表达自己不同见解的勇气。从而使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本节课正是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敢于说“不”的勇气,才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绚丽开放。

篇2:《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云阳县大阳小学

朱芳

每年10月份是我校教研活动月。新老师的汇报课,优秀教师的师范课。在这之中是我学习观摩的好机会,实在是获益匪浅。尤其付黎老师上的《我的叔叔于勒》,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形式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小说借菲利普夫妇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所以在导入时,付老师结合现实,给出一组拾荒人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假如拾荒者是你的亲人,就是你的父母,你的感受和反映会这样吗?再由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去找文中(称呼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的词句。然后分析小说人物的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学生的自主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最后安排2个不同结局的续写,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整堂课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听完以后,我对授课之中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在复习了小说的三要素后,付老师抛出了问题:小说中有哪些人物?哪个是主人公?于是,有同学认为是于勒,有的说是菲利普夫妇,还有的说是“我”。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菲利普夫妇的认为小说大量的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通过他们的多变来表现他们虚伪、自私、势力的性格特征。认为于勒的说,故事就是围绕着于勒是否有钱来决定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的。认为“我”才是主人公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我叙述的我们一家在叔叔于勒到底有没有钱而做出的各种反映。最后,付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出了本文的两条线索。主要围绕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写,于勒是否有钱却是全文的关键。

反思之二:小说主题的拓展

在抓住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赶、赞、盼、躲后,总结小说主题时,老师让学生思考致使他们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在主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问完之后,教师就直接说出了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显得比较仓促。

情景创设:学生表演于勒站在你家门口,你会怎样做?学生表演的语言、行动,甚至更胜菲利普夫妇的冷漠!笑过之后小说的主题戛然而止,对学生的真正教育目的没有达到。其实,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应该去唤起学生寻找文中的人性之光。“我”,于勒的侄儿,和我们一样的少年,他同情叔叔,给他小费,是温暖的。飞利浦夫妇在于勒独占财产挥霍一空,不也宽容了弟弟,尽兄长之责让于勒改过自新,让他到海外淘金。小说不但要让我们懂得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金钱关系,也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认识。生活中离不开钱,亲情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篇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我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因为____。

参考答案:菲利普夫妇。 因为他们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通过他们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高度统一而且十分肯定,他们认为《 我的叔叔于勒》 的主人公就是于勒。“ 对呀! 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我们都错了。”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文章的标题是《 我的叔叔于勒》 ,主人公应该就是于勒;文章中于勒的身世变化才使得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当然就是主人公了;文章中提到最多的人就是于勒了,于勒肯定是主人公……的确,当语文老师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就没有在这一方面注意过呢? 如果不是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就是我也一时半会想不明白。

让我们看看《 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中于勒的身世变化了三次,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变化了三次, 于勒似乎在文章的发展中起到主导地位。文章中刚开始于勒是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形象,所以菲利普夫妇认为于勒是流氓、无赖、坏蛋,而且把于勒赶出家门。当传闻中于勒变成了有钱人,而且承诺要回报菲利普夫妇的时候,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又发生了改变,认为于勒是好心又有办法的人。故事在此处又是一波三折, 当大家都沉浸在于勒回来后幸福生活的时候,一次意外使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让人没想到的是于勒又从有钱人变成为卖牡蛎的老头,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再次发生改变,认为于勒是贼、讨饭的、流氓。 所以说每次菲利普夫妇情感的变化都是由于勒的身世引起的。根据课文的这些内容分析很容易就断定: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我们知道小说中所谓的主人公就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通过这一概述,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还是可以断定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于勒。 于勒三次变化的身世,就如同一面反射的镜子,从镜子中看到的是菲利普夫妇内心的丑恶。 文章所要表现的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人物关系吗? 文章中虽然一直在写菲利普夫妇的种种表现,但他们的出现及其活动都是围绕于勒展开的,写菲利普夫妇只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我的叔叔于勒》 中于勒就是本文中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我们又错了呢?

带着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渐渐我才明白过来。 原来我们的理解出现了误区,小说的主人公确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以文章的标题或者是文章中人物出现的次数、 人物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确定主人公。 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这一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 我的叔叔于勒》 以菲利普夫妇因为于勒贫富身世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对于勒态度的变化, 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形象表现了他们虚伪自私的灵魂, 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的冷酷关系。 从这里我们隐隐约约看到,其实菲利普夫妇才是表现文章主题的关键,似乎他们更像文章的主人公。 再说于勒三次身世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前后迥异、对比强烈,文章中把菲利普夫妇内心世界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出来, 把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于勒的人物形象又能表现什么呢? 所以,于勒在文中其实就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道具而已。 再看看本文的主题思想:小说描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变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恶灵魂。小说的主题思想涉及了所鞭挞的对象———菲利普夫妇,正是主题中所说的小市民。 因此,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 文章中抓住的是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刻画,而文章中的于勒写得更为简略,有时候甚至是从侧面进行交代。

篇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一、彰显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课堂“活”起来

教育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变换、自主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体验语文学习给人带来的愉悦,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领会知识,发现规律,探究方法,评价效果。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欣赏者,引领学生在探讨、实验、研究、体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课伊始,我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多种手段,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这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手段,立刻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情境导入,我也采用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你认为这三种感情中哪个最重要?有的学生认为亲情最重,因为“血浓于水”;有的学生认为爱情才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的学生认为“友情”是第一要素,大千世界里如果没有朋友那将会是多么孤独寂寞。话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立即被调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得自悟,在合作中创新发展,彰显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活”起来。

二、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让课堂“动”起来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互动、质疑和探究,使课堂不断向更高更广的空间拓展。课堂上师生双方互动、生生互动,用讨论、畅想、陶冶、表演等模式,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认知上找到差距,引起探究兴趣,掀起激烈辩论,切磋产生火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在本节课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进行了如下设计:①如果他们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穷水手于勒,而是百万富翁于勒会是怎样的情景?②穷水手于勒在买牡蛎时认出了亲哥哥菲利普,情景又会怎样?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此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活”起来、“动”起来。为此,教师就要将“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学”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由明到暗、由主到次、师生互动,使学生达到由情感到认知的统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使课堂“动”起来。

三、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让课堂“亮”起来

多元、多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体验—升华为线索,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在分析悬念铺陈时,扣住一个“巧”字,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感悟思考:①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②在现实生活中,手足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验?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不要把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这一思考环节的设计,使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声音,触摸学生的感受,用尊重宽容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平等的语气与他们对话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本节课搜集资料、感悟体验、现场调查、品味表达、联想反思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使他们充分张扬了个性,展示了才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使课堂“亮”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反思本课存在着很多纰漏和不足。首先在整体感知上,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好文本,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体验,就强加给他们一些问题,显得有些突然。其次探讨设疑环节中践行“学生唱戏老师搭台”的设想不够理想,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最后在拓展延伸方面没有让学生进行续写,应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节课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语言大师的艺术魅力,深刻剖析了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更让我们在反思中学会体味人生,对学生的教育,可谓深刻久远。

篇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新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挑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一、于勒并不是那么的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二、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当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切快乐的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三、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是那个经济的世界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使他失去了亲人的爱和关心。我们无法啊嘲笑于勒,我们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的爱心。 所以,于勒不该被完全否定,他的文中的价值甚至大于菲利普夫妇。 凭心而论,我被学生感动了,于是,我说:“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在那里,金钱主宰了人民的心灵和生活。它使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使骨肉分道扬镳。让我们从于勒的身上,从菲利普的身上,看到人性的一些弱点,让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反思] 陶行知说“教师要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本节语文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我在课后不由得对我周围的老师说:“这些学生让我崇拜!”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篇6:《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2010年9月的反思

这个教案很精彩,每个问题的设计启发性都很强,绝不单单是简单的“是”、“不是”、“会”、“不会”,同学们都须动番脑筋,且都乐于投入进去。可以说,思考得很有价值。如:第一个问题,文中人物是如何评价于勒的,同学们浏览全文,在文中标注着,韩玉静一个人几乎把所有评价找全了,宁继焱、宁纪杰做了少量的补充。我在他们的`提示下,将内容板书在了黑板上。第2个环节,给这些评价分分类,哪些话是在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张萌迅速理出了思路。我在她的提示下完成了关于情节的板书: 占钱――赶 有钱――赞、盼 没钱――骂、躲 。

接着,我说:“于勒的有钱、没钱使得文中‘我’的父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老师拟了一幅对联,我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加上横批。”我在黑板上写: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王健在下面说:“老师,别写下联,我们自己对。” “‘一日’对‘十年’”,看到我略带思索的表情,王健马上改口:“‘一朝’、‘一朝’好。”我笑了,在黑板上写上了“一朝”二字。几个同学异口同声:“一朝相见,咫尺天涯。”好得很!我再提醒:“‘同胞’与什么对?”

有的同学说:“亲人。”还有的同学说:“兄弟。”我写上了“兄弟”二字。“‘好似’的同义词有哪几个?”“好像”、“犹如”、“就像”,同学们叽叽喳喳。我写上了“犹如”二字。张萌说:“老师,‘陌生人’与‘摇钱树’对。” 就这样一副对联对出来了。经过斟酌,议论,同学们普遍认为下联改动一下感觉更好,那就是:一朝相见,咫尺天涯,骨肉犹如陌路人。 “横批呢?”我问。同学们略有所思。我提醒:“为什么骨肉不相认呢?是什么原因使得菲利普夫妇不认兄弟呢?”贾鑫脱口而出:“钱!”“用个四字成语。”“金钱至上!”十几个同学异口同声。我总结道:“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说到这,下课铃响了,下一个环节“人物形象分析”只能等到下节课上了。真遗憾!下一轮上此课时我一定让各个环节再紧凑些,争取一节课完成好。

2013年9月的反思

同样一个教案,今年上却没有了上一次的愉快、心满意足的感受。第一个问题,说说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就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问题很多同学就一点脑子都不动,找的一塌糊涂。本来打算5分钟完成的一个环节,用了15分钟还没结束,丧气得很。第二个问题:给这些评价分分类,再看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反映出说话人对于勒的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同学们回答的零零碎碎,往外蹦词,我提示一点,就再说一个词,不提示,就不再说了。

对对联情节更没出现上一轮上此课的精彩,横批“金钱至上”这个成语竟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只有隗_[说出个近义成语“嗜钱如命”。有的同学说“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这与“金钱至上”都有较大的意义区别。我提醒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钱看得最重要,成语中带一个“钱”字,也没有提醒出一个同学来!郁闷!

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平时提问也挺多的,也启发同学们多思考、多举手、多表达,但是到现在却培养出一批木头!当然,重要责任在我,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采用的方法不对头,自以为备课很充分,可是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次要责任在学生,平时不读书,课余时间都花在电视、电脑、手机上,家长管不来就不管,致使学生脑子中一片空白。

篇7:《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反复阅读课文,大致理解内容后,我说道:“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叙述于勒写了一封家信,菲利普夫妇把它当作拯救全家命运的‘福音书’,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从美洲回来给他们家带来好运。假如这篇文章中没有这封信会是怎样的情景?作者写了这封信又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讨论,讨论的气氛相当浓厚,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小组中发表出来,讨论后,我让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第一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充满了矛盾。我们的根据是于勒抛开‘买卖很好’的生意不做,而要去南美‘作长期旅行’,这不合情理。‘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给家里人写信呢?既然能‘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回家一趟呢?又说‘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还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封矛盾百出的信件。这封信也不是什么‘福音书’,我们认为它是一封宣布于勒生意倒闭的‘破产书’,完全不能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什么好运。”

第二组一学生回答:“菲利普夫妇把这封信当成一份把全家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福音书’,这完全是他们一厢情愿。于勒真的发了财,也可直接往家里寄钱,大可不必等到回来时才把钱带回来。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刻划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第三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在全文中也是一条重要的穿插线索,于勒的形象完全靠它来改变。在没有写这封信前,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一封家书,他的形象完全颠倒过来,变成了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因而我们认为这封‘福音书’在塑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篇8:《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说教学不能疏漏“我”。

一、不能疏漏作品中的“我”

这个“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一个是故事的参与者。

1. 故事的叙述者

专家认为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情况,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小说虚构的文本规定性,混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几个关键的叙述学概念,这种混淆使中学语文教学在小说文本的理解上长期停留在比较粗放的层面上。当然,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很难用叙述学理论对每个文本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有必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相互比较中讲述初中教材选文中所涉及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

《我的叔叔于勒》没有删节前是一个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删节后则由“非人物叙述者”变成了“故事内人物叙述者”。小说中“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我”是线索性的人物。

2. 故事的参与者

“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在文中出现,除了叙述故事这个作用之外,“我”还是故事的参与者,因为是次要人物,在教学中就容易被疏忽。《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就是一个容易被疏忽的“我”。

若瑟夫,他不像父母那样利欲熏心、冷酷无情。当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他的亲叔叔时,竟能不受父母的影响,去仔细观察叔叔那“满是皱纹的脸”,还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深切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认钱不认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蛎钱时,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小说就是通过这个“我”让我们反思金钱之外的东西,要求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和同情,提醒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小说以一个少年人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感受着成人的世界。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应重视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小若瑟夫这个形象,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接近艺术和人性的秘密。

二、不能疏漏作者的“我”

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一篇小说里有“叙述者”“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作者的一个“隐含的替身”。虽说一个作者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思想、信念、规范、感情和他在实际生活中不完全一样,但“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叠,他们的重叠,使得我们不加以区分也不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读小说,就有必要读出这个隐含的作者。《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就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第二个自我就隐含在小说的人物中,我们教学时也不能疏漏这个隐含作者的“我”。

1. 从若瑟夫处读“我”

若瑟夫是小说的亮色所在,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小说里被编者删了的结尾中若瑟夫还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这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更看到、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洁白和温暖。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比让他们只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可鄙,意义更为深远。

2. 从菲利普夫妇处读“我”

谁不希望衣食无忧,亲人团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当然也是如此。菲利普一家生活窘困的情况显而易见:“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会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发财的来信,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在轮船上遇上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愿也不敢相认,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为了避免生活更加穷困,为了避免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夭折。小说实实在在道出了小人物的辛酸。

3. 从于勒处读“我”

于勒,其实不过是菲利普夫妇灰色人生的一抹亮色,是他们为自己长夜漫漫的人生点燃的唯一一盏长明灯罢了。人生是需要一个梦来支撑的,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该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一个梦呢?在无可奈何之中,于勒的出现便成为一种契机,成为菲利普夫妇要死死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就是想让于勒成为一个符号,一种并不明亮的精神寄托,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灰色人生必然要仰望又必然要破灭的梦。

三、不能疏漏读者的“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探究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

有些文章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否认了小说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有些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解读“灰色小人物的灰色人生理想的必然幻灭”,新是新了,但显然是疏漏了这个读者的“我”。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他首先读出来的一般都会是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这个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再慢慢引导学生读其他的。那么该如何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

1. 读文

语文课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学语文,小说的阅读,就是“对话”。读文,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是让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2. 读人

塑造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读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是重点。以下是九年级一个学生课堂上自我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后关于人物分析的课堂笔记:

菲利普夫妇:自私、庸俗、贪鄙、冷酷、虚伪而且很爱慕虚荣,他们是小市民的典型,说明金钱的腐蚀与毒害让人们变得麻木堕落。

于勒:年轻时轻浮、放荡,染上了“花花公子”的恶习,吃喝玩乐,行为不正,糟蹋钱,花光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

若瑟夫:天真单纯,入世未深。虽然他也希望叔叔于勒发财归来,但他同情于勒,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

女儿、女婿:他们的行为说明在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浸透了铜臭。

这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从文章中读出来的,也应该是作品主要想表现的东西。这些基本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需要读也是能读出来的,我们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然后再去读“于勒”那“两封信”,读“若瑟夫”那“十个铜子”,以此去拓宽阅读视野。

3. 读细节

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的教学就是字词的教学。”对细节的品读就往往要落实到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上。例如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就需要去读这样的细节:“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声长长的叹息“唉”,我们感受到了菲利普内心深深的失望;一个“竟”字让我们体会到就连菲利普自己也不相信于勒会在这只船上。菲利普一家从来就没有惊喜过,从故事的一开始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对于于勒能够“在这只船上”,菲利普并不抱希望。而当这句话重复了十年的时候,这个本就谈不上希望的希望,就更加渺茫得成为一个遥远的童话了。

再如:“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散步,这对菲利普来说应该是一件奢侈的事了,这每一个星期日的“衣冠整齐”的散步,表达的乃是穷人家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散步中,在这短暂的悠闲和庄重里,菲利普一家可能找到了生命的一种尊严。后文还有菲利普无法抵挡“高贵的吃法”的魅力,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请漂亮女士吃牡蛎的先生,他需要这种“郑重其事”的生命感受,他们的心里还有一种对生活之美的渴望,于勒就成了这种渴望的一个符号。

学生不是读不出这样的细节的内涵,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细节的心。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这个读者的“我”,引导他们慢慢学会从细节中去读,从而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赞可夫曾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虽然现在的语文课堂已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引导的走向,依旧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把切入点指向谁,学生的思维也就聚集在谁的身上,其他的对象和内容就有可能被疏漏。我们不能眼里只有红花,而没有绿叶,不能疏漏文中作为“绿叶”的“我”,不能疏漏“隐含作者”的“我”,更要高度重视作为读者的“我”,努力地去激励、唤醒、鼓舞,那么在学生阅读的原野上,个性的花蕾就会绽满花枝。

参考文献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篇9:《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一、从悬念设置的角度看情节的波澜起伏

小说在介绍“我”的家境后,突然亮出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该有多好啊。”于勒是谁?为什么父亲对他如此期盼?接下来关于于勒的零星介绍,令人疑云更生:于勒怎样了?为什么十年没有音讯?作者好像并不急于让于勒出场,而是先写了由于勒的一封来信给二姐带来的婚姻。从而有了凡尔赛岛之旅。在吃牡蛎的特定环境中,穷苦的于勒终于出场了,这是真的于勒吗?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更大的悬念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发生。

一次次的悬念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顶峰,却又在大起大落间延伸着读者的阅读感受。

二、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小说的思想意义

莫泊桑精心选了于勒的侄子,以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视角感受来讲述故事,我们就要以“这个孩子眼里看到了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他看到了怎样的父母。多变的称呼,见到于勒后恐慌、焦躁的言行,以具体的文字作为揣摩人物性格的抓手,字里行间可见钱和利在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份量。如果单以唯利是图来定性这对夫妇,未免有失偏颇。结合文章开头关于家境的介绍,第三段对于勒的介绍及“姐夫”这一形象所具有的深意,可知对父母以钱论人这一点,“我”不无嘲讽,但生活所迫、世风影响让“我”对二人也有理解、也有同情。

其次,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道出了“我”判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亲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张伟忠老师认为这篇小说有一个不可删去的结尾,深有同感。拿五法郎给要饭的——这是成年后的若瑟夫由对一个人的爱和同情而扩展到对所有穷人的爱和同情的体现——爱一切不幸者是这文字背后的含义。

站到读者的角度看莫泊桑想借“我”表达什么?作家看似隐身,实际借叙述者的选择不动声色的传达这样一层含义:可鄙的小人物固然令人气愤,拜金主义世风固然要批判,但淳厚的亲情,爱一切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性之本。

介于以上理解,我将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悬念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说主题。

学习重点:悬念作用,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难点:主题揣摩。

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你喜欢看电视吗?考考你,你印象最深的亲情电视剧是哪部?

二、梳理情节,了解悬念

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今天我想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有几个问题和各位编导商量一下:

1、首先,如果我们要把《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拍几集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2、有经验丰富的导演提示我:拍电视剧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这个故事中有悬念吗?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1、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情节脉络。2、教师板画情节发展折线图,总结悬念在文中的作用。

三、改叙述者,探究主题

1、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是以“我”的角度来讲的,于勒戏份太少,所以我想改编一下,改成由于勒来讲自己的故事行不行?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由于勒讲故事有哪些弊端?由“我”讲故事有哪些好处?

(2)“我”讲故事的好处需明白“我”看到了谁?

(3)看到了怎样的父母?

活动设计:菲利普夫妇是故事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拍摄效果,请以小组为单位,为年轻演员说戏。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重点点拨两方面:

从对于勒称呼体会菲利普夫妇的特点;

从课文22至23,25至29,34至38言语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式以语言赏析,分角色诵读相结合进行,体会我对父母嘲讽的一面。相机以菲利普夫妇只有唯利是图、无情的一面吗?引导学生学课文第6段,理解父母的包容、善良;学习1、2段,理解父母家境;学习17、18段借姐夫了解世风,进而理解“我”对父母同情、理解。)

(4)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

请大家读出描写的语句,重点品读:“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中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删”结的开头结尾,学生读结尾部分,借谈疑问,理解文章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四、巧设作业,拓展思维

电视剧播映后,观众要求改拍结尾,请编写改拍的剧本。

篇10: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一:从标题上看,讨论主要人物。

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1看人物着墨的多少2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3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篇11:《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反思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我的叔叔于勒》我就本着这样原则来设计教学的。

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学习本课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社会中存在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引导学生对人与人关系的正确认识。

本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并复述课文,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知课文,解读课文。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既理解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品味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课文理解小说主题思想。这样抓住情节的把握、人物的分析、主题的突破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设想中,首先找出切入课文的“点”——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再以“线”及全篇——小说是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便于深刻理解小说隐含的主题思想。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对课文材料进行筛选,培养了学生的速读和提取重点信息的能力。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分析人物形象,我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几个片段,再找有关人物性格的句子做批注,接着让学生从人物性格特点、人物、人物表现、描写方法四点上对人物进行概括,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在知晓人物性格后,人物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学生对人物、主题把握好之后,我认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应在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处理金钱与亲情,或者说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由此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所受到的感受或启发。这时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总之我觉得这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实现了。

二、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对话的关键。作为世界文学的精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我设计的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实践。整个设计,虽然容量很大,但是思路很清楚,每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上个环节为下个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得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是水到渠成的。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让他们参与了课堂,在潜行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还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并跳出课文读课文,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通过这篇课文的设计我深刻地认识到处理教材要做到第一,“潜心会文本”。我在处理教材时注重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我个人认为,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走进作者胸境,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时我始终注意把课文做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根据小说的要素设计分析思路。从设计目标到总结都牢牢抓住

“我们是在学习小说”这条线不放,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

第二,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多让学生自我感悟,包括各种形式的读(默读、寻读、悟读、有感情朗读),富有实效的讨论,切有体会的表达等。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能创造性阅读。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对主题的认识,都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认识的根据,包括文本中的文字根据和文本以外的理论根据。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做到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学生想做的我尽量不做,学生能做的我尽量不做。

当然在这篇教学设计中还从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一、在整体感知时,把整文交给学生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以下的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小组,每组自由选情节选人物品读活动效果更好。

二、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使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偏斜。不易于课堂练习的进行。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细心。

三、最后一部分的拓展设计的有些单一,我应再举两个有关长辈对后代爱的故事,应再强调做人儿女的我们应承担的义务,(因为这是一个更现实的、更紧迫的问题),到这一步后,我再把情延伸到更广泛的层面,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现在的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能否伸出援手呢?我觉得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更有操作意义。

四、对学生情绪的激活和调动处理不够完善。

五、对文本的重点词、关键词品析挖掘不够。《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好关键句,从而更好的理解文中主题,或是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阅读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文本和理解文本,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所以教师要尊重文本,重视文本的解读。因为脱离文本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对文本的关键词缺少有效探究。

篇12:《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反思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但于勒却是文章的暗线。虽然作为暗线处理,但整篇小说中于勒无处不在。清洁跌宕曲折,围绕着于勒的贫富变化,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安排时间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构思,并在写作中借鉴。同时,对人物进行评析、讨论。人物形象分析充分了,文章的主题就显现出来了。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双线交织,情节完整而紧凑。尤其是合理的板书设计,让学生一目了然。继之,我又巧妙构思,写了一个“人”字,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正直、宽容,才是做人的本性。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语文课堂,应注意学生正确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培养,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死知识,语文离不开生活。

总之,本节课的安排合理有序,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感情投入,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但是,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人被金钱蒙住了大脑,在金钱的驱使下,他们丧失了做人的本性,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所以,一味的说教未免有些苍白无力。应就这一现象,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联系实际,认识光明面,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教育学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安排《我的叔叔于勒荣归故里》这一续写,要求围绕主题,握住作者情感的脉搏,遵循人物性格特点。

篇1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 针对小说的精巧构思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一教学重点, 从情节入手, 将文中的内容概括成“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四幅场景,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用音乐将学生引入小说的情境之中, 用旁白的形式简介背景, 把学生带到19世纪的法国社会;再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分角色表演, 用生动、传神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来演绎这个发生在法国社会里的故事。学生在演绎“见于勒”这一情节时, 教师提醒学生在塑造人物时要注意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由此完成小说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一要点, 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快捷地了解人物, 同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品味其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及线索人物。由于这是学生的亲自演绎, 所以结论很容易得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线索人物———于勒和“我”。第一课时在活跃的气氛中, 学生不但详细深刻地了解了全文, 而且在表演能力上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了他们课堂思维及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课时, 在学生的思维、情趣都处在高峰期的状态时, 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深入探究性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阅读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再去品味作品的主题。教师不必讲解, 学生即可完成。

问题 (1)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于勒?

作为演员, 观众不难得出结论是为了钱。

问题 (2) :那么于勒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同菲利普一家一起生活呢?

此问题又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菲利普的弟弟, 因为好吃懒做糟蹋钱而被兄嫂放逐到美洲, 拉开序幕, 故事层层深入。

教师再设置问题 (3) :见到“朝思暮想”的于勒后,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大惊失色?在证实于勒身份, 向船上打听的时候, 为什么不直接问而要兜个圈子?证实后, 为什么菲利普嘟囔“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又是怎样变化的呢?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深入读书思考, 挖掘作品的主题, 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表现, 不难看出菲利普夫妇二人见到的是“落魄”的于勒, 从而造成他们的震惊、失措、难以至信到菲利普的失望、沮丧、害怕, 他所期盼的发财梦成了泡影, 盼望的金钱成了虚无。希望破灭后的恐惧, 一切的一切, 源于钱, 钱没了当然出大乱子了。而菲利普夫人除了希望破灭后的害怕、恐惧、失望之外, 更多了层恼羞成怒, 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失落的情绪而侮辱谩骂于勒“这个贼”。

在设计此问题的同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表演的情节通过连环画形式播放,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揣摩主题, 同时找出先前自己表演中的不足, 那么这些不足恰恰也正是人物性格最重要的体现, 而得出夫妇二人的性格特点。那么造成他们这样性格的原因还是“钱”。

问题 (4) :小说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 是于勒的亲侄子, 他对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与父母的表现不同?可提问“我”的扮演者, 自己揣摩完成, 得出结论, 师生讨论, 共同完成。

“我”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良性未泯的代表, 是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反感和对于勒叔叔怀有深切同情的具有亲情的代表, 是未被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金钱观所腐蚀的代表。

小说的主题由此层层深入地得以展示, 我们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的目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观这一主题。

然后通过四幅图, 体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感知、理解。

最后设计两个想象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假如于勒不是穷困的卖牡蛎的老人, 而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 那么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会是怎样的?

(2) 假如“我”长大了, 那么“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是否还在呢?“我”有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感染呢?

以上两个问题, 可进一步挖掘主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完成写作。

最后,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结束全篇。

附板书设计:

篇1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新视角

教学视角是教学的角度,是教师预设课堂的切口,是阅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理性阅读的窗口。阅读教学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教学视角在教学预设和学习生成过程中就尤显重要,而经典篇目教学传承性很强,容易走进阅读教学的某种范式,所以经典篇目的教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换教学视角。

传统篇目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成为常青树,这是由其在不同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而决定的。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经典篇目的教学应随着时代价值的体现而转换教学视角。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大纲时代”,传统篇目是考试的基本篇目,是考试的重点,遵循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本”就是课本,“纲”就是教学大纲),教学视角是教材的“语文知识点”,并且这种知识点是教师讲出来的,而不是学生学出来的。针对这样的现状,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从管理学的角度介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实行“六步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六步,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与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而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也是实行民主教学的过程,因为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打破了“教师教教材”这一常规,突出了学生的“学”,所以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大突破。虽然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学”,但其教学视角主要是基于“语文知识点”(当然在魏书生老师的“定向”中已经提出了二元论,在此不赘述)。因此,“语文知识点”是“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视角。世纪初期进入到“新课标时代”,经典篇目仍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重点选文,并且经典篇目的地位更显重要,这主要源于经典篇目是人类优秀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必须传承优秀的人类文化,经典篇目的文化内涵成了阅读教学的新视角,因此,教学视角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从语文技能到语文领悟,阅读教学更多地关注经典篇目的优秀的语言规范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从传统经典篇目中学习语言规范,汲取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

这种教学视角的转换是语文教学宏观视角的转变,也标志着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视角的宏观转换主导着课堂教学的视角转换,因此,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体的教学中,同样应转换教学视角。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在教学这篇经典名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学视角的转换非常明显。

“教学大纲时代”,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学视角是知识点的重难点,教好知识点是根本,教学重点就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的主题。而主题又是泛政治化的,文本的解读常常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降低了经典篇目的内蕴。世纪初修订了《语文教学大纲》之后,新大纲要求:“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经典的《我的叔叔于勒》仍是重点篇目,虽然新大纲仍然将语文本质定位为工具性,但教学视角开始转换,开始关注学生,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所以教学视角是分析人物形象,理清人物关系,然后再放大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研读课文时,教教材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小说的知识点仍然是教学视角,常常从“盼——念——见——躲”的情节结构中了解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矛盾。从情节到人物,从手法到主题,紧紧扣住的仍然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适当地进行练习拓展,过去的那种“死教教材”的现象开始转变。

《课程标准》颁布之时,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讲求阅读体验,真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教学视角发生了根本的转换,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体验和课堂学习的理性阅读作为了教学的整合视角。

阅读状态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阅读”,即学生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体验;一是“理性阅读”,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度阅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类阅读整合为一作为阅读的新视角,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文本,围绕“我看《我的叔叔于勒》”这个话题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不干预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解读文本,学生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强调了“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真正进入自然状态的阅读。

当然,这种自然阅读思维,是在了解欧洲十九世纪的人文背景的基础上来阅读文本,是在现代人的审美观下,重新审视这篇名作,挖掘十九世纪欧洲的文化内蕴。自然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状态下的学生阅读体验有时是有深度的,有时又是浅显的,但是,这是最原生态的,这是教学预设的基础,也是教学生成的前提。阅读教学如果仅从教者对文本的理解角度来解读,这样的教学是不平等的,因为阅读体验仅停留在教师这样的层面,没有能成为学生的阅读需求和体验,不是学生阅读中的“真”体验。

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同学解读文本时体验了文本的叙述者的情感,也就是文本中的“我”——若瑟夫,若瑟夫是于勒家族中的一员,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是于勒的侄儿,换句话说,菲利普夫妇是“我”的父亲母亲,于勒是“我”的亲叔叔。学生自然阅读中体验到“若瑟夫”的情感非常的尴尬,结合学生的尴尬体验,课堂中生成了这样的环节:为什么以小孩子“若瑟夫”作为叙述者?这样的问题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是传统教学视角中的“知识点”,也是阅读教学视角的传承),学生有着自己的体验:文章以“我”为叙述者,这样能清楚地表达出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小说更加真实,更具有社会的现实价值。另一个学生的体验:“我”是一个小孩子,成年的菲利普夫妇缺少的同情心在小孩子心中存在,这是对现实人情世态的嘲讽,同时也是作者对下一代的情感寄托,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子一样。在这样自然状态阅读下生成的课堂,我很是感叹,因为他在阅读中进行了理性解读,他的解读理性而深入,涉及到作者的创作理想,涉及到阅读的积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我教学的视角转换为体验故事叙述者的情感世界,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转换了教学视角之后,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主要通过变换文本的叙述者这个角度,以此来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首先,我让学生将于勒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扮演于勒这个角色,体会到一种忏悔,一种有家不能回的辛酸。接着,我要求学生将菲利普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来叙述故事,学生变换了角色之后,在讲述家庭故事中,体会了菲利普的惧内的人性,体会了菲利普的死要面子、爱慕虚荣的性格,体会了虚伪势利冷漠的本性。接着我将叙述者变换为菲利普的妻子,我的母亲克拉丽丝。此时的课堂显得非常的活跃,学生的演绎也更加精彩。不妨欣赏一下教学视角将叙述者转换为克拉丽丝时的课堂片段:

生:我是克拉丽丝,对于这个家庭的苦难生活我早就受够了,不过还好,那个总算有点良心的于勒写信回来说他在美洲发财了,并且要回来弥补以前的过错,给我们一大笔钱,我早想好了,这笔钱我该怎么花,只是希望好心的于勒能早点回来……

生:达尔芒斯真是个花花公子,和他弟弟于勒一样,糟踏钱,竟看上了吃牡蛎,我怕伤胃,也别娇惯了若瑟夫,哼,就让他带着女儿女婿去吧!可还没吃出点名堂的时候,达尔芒斯就神色慌张地跑了回来,说那个卖牡蛎的老水手是于勒,我的天哪!这个无赖没发财啊,他又想回来吃咱们吗?这个流氓,我恨不能扑过去咬他几口……

生:这个骗子,流氓,无赖,我原以为他在美洲发财了,没想到他是个水手,不能让他认出咱们,唉!早知这样我们还穷折腾什么呀?还不如在家呆着呢!若瑟夫,你去那个流氓那里结账,千万不能让他认出你来,也别让姐姐姐夫看出什么破绽……什么?你竟将十个铜子给那个流氓当了小费,没出息的东西,败家子!和你的叔叔于勒一样一个败家的玩意儿……

从课堂预设的角度来说,学生理性体验克拉丽丝的形象难度较大,但是,几位学生的演绎,将克拉丽丝的强悍泼辣、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让大家一起以若瑟夫为故事的叙述者来讲了一个辛酸的故事,其间充满着对于勒的同情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点出:这也就是作家莫泊桑的情感的寄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用第一学时让学生进行“自然阅读”,在分析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之后,我预设了第二学时的教学视角——体验小说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视角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高于学生的个体阅读,将传统的“小说的知识点”融入在学生的自然阅读和理性阅读之中,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起来,这种阅读教学视角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是语文教学视角的扬弃。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经典篇目《我的叔叔于勒》过程中,我很好地借助了材料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文本的理解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完全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将经典篇目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了经典篇目的语文熏陶感染作用。

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注意教学视角的传承与创新,更让我认识到由于教学视角的转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了学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熏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教学视角的发展是和时代的发展一致的,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从注重知识点到关注人文情怀,从工具性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从分析阅读到阅读体验,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人文化,教学传统篇目越来越深度地介入到学生的精神领域,经典篇目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陶冶学生的精神食粮,经典篇目的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书卷气”,做一个精神的人。

上一篇:九年级上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沈阳建筑大学专业】沈阳建筑大学招生网站-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