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

2024-04-28

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精选14篇)

篇1: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

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加强执法办案安全,切实防止和妥善处置执法办案过程中涉案人员出现的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与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

一、县人民医院保证救护车和救护人员全天24小时的待诊,确保检察院在办案期间启动“绿色医疗救助”第一时间得到优先、及时救助。

二、县人民医院指定业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为联系人,在接

到“绿色医疗救助”电话后,根据情况指派相关专业高年资医生第一时间到达开展救助;

三、对于年老体弱、身体患有疾病(特别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自伤残)的涉案人员,在讯(询)问前,检察院应联系“绿色通道”医生,对涉案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将病人情况及时如实反馈给办案人员,提出诊治方案;如需要住院救治的,要及时将病人移送医院治疗;

四、对于案情重大、年龄偏大、身体患有疾病的涉案人员,县人民医院可指派医务人员在检察院办案工作区值班,随时进行监测生命体征及救治;

五、犯罪嫌疑人在人民医院治疗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由检察院 1

司法警察负责;

六、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待诊室,并按照规定配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医疗设备和必须的急救药品。

七、人民医院要加强医护人员保密纪律教育,严格遵守办案

纪律和履行保守秘密的义务,如发生泄密事件,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八、人民医院对检察院办案人员不定期开展医疗和紧急救助

知识培训;

九、在就诊完后检察院及时支付救助费用,针对每次出诊情

况,按医院规定支付出诊费等相关费用。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篇2: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

为了加强执法办案安全,切实防止和妥善处置执法办案过程中涉案人员出现的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与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

一、县人民医院保证救护车和救护人员全天24小时的待诊,确保检察院在办案期间启动“绿色医疗救助”第一时间得到优先、及时救助。

二、县人民医院指定业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为联系人,在接到“绿色医疗救助”电话后,根据情况指派相关专业高年资医生第一时间到达开展救助;

三、对于年老体弱、身体患有疾病(特别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自伤残)的涉案人员,在讯(询)问前,检察院应联系“绿色通道”医生,对涉案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将病人情况及时如实反馈给办案人员,提出诊治方案;如需要住院救治的,要及时将病人移送医院治疗;

四、对于案情重大、年龄偏大、身体患有疾病的涉案人员,县人民医院可指派医务人员在检察院办案工作区值班,随时进行监测生命体征及救治;

五、犯罪嫌疑人在人民医院治疗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由检察院司法警察负责;

六、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待诊室,并按照规定配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医疗设备和必须的急救药品。

七、人民医院要加强医护人员保密纪律教育,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和履行保守秘密的义务,如发生泄密事件,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八、人民医院对检察院办案人员不定期开展医疗和紧急救助知识培训;

九、在就诊完后检察院及时支付救助费用,针对每次出诊情况,按医院规定支付出诊费等相关费用。

篇3:医疗救助大趋势

医疗救助既涉及民生问题, 也涉及民权问题。2009年初,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因而, 积极探索医疗救助相关问题的完善, 是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公民关注和关心的重大民生课题。

医疗救助的界定

1.医疗救助的含义

医疗救助 (Medical Assistance) 是政府通过提供政策、资金与技术支持, 或社会通过各种慈善行为, 对因患病而无经济能力治疗的贫困人群, 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医疗救助是国家尊重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医疗救助可以缓解贫困人群因经济能力而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困难, 防止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增强贫困人群健康保障和生存发展能力。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 医疗救助的概念才开始出现在农村扶贫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有关政府文件中, 并且救助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深入, 医疗救助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 医疗救助开始面向更多的救助对象, 其本身也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责。

2.医疗救助的特点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 医疗救助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一, 义务的单向性。医疗救助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和政府对其公民的责任, 作为公民只享有被救助的权利, 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第二, 对象的特殊性。医疗救助的对象并非所有公民, 只是针对因经济贫困或因自然灾害暂时陷入贫困而无经济能力获得医疗的人群。第三, 目标的低层次性。医疗救助的目标是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而并非改善或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 因而它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第四, 时间的紧迫性。医疗救助的被救助对象必须是生命和健康正在遭受严重威胁, 但是因经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无力获得基本治疗, 如果不及时进行医疗救助, 生命健康将会遭受进一步损害。

我国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范缺失

目前, 我国尚未针对医疗救助进行相关立法, 只有民政、卫生等部门制定的一些零散的救助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包括: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采取多种形式, 对无支付能力的危急患者实行医疗救助”;2000年,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提出了“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2003年, 民政部制定的《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开展医疗救助试点工作”;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 提出了“实施城市医疗救助总体规划”;2006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2009年初,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城乡医疗救助机制”。上述政策和措施表明我国现阶段医疗救助仍处于政策调整阶段, 现行医疗救助规范基本上是以“决定”、“通知”、“意见”等形式出台的, 这些规范文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此, 我国亟须从法律层面对医疗救助制度进行规范, 建立医疗救助的专门法律规范, 从而在明确救助机构、救助人群以及救助程序的基础上, 对违反医疗救助制度的相关责任人追究其法律责任等, 都能得到切实明确的法律依据。

2.救助对象局限

医疗救助虽然理论上以全体公民为潜在的救助对象, 但事实上并不直接面向全体公民, 而只是针对少数贫困人群———经济贫困或因自然灾害而无力就医者, 保障的仅仅是少部分人的最基本医疗需求。

我国医疗救助对象的标准主要以个人或家庭收入为基础。如:2003年民政部制定《关于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中规定,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中规定, 救助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总体上看, 我国仅以收入水平作为判断是否享受医疗救助的依据, 救助的标准唯一, 且存在一定局限性, 忽略了贫困的动态性、家庭承受能力、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导致部分因患重特大疾病而无力继续医疗的人群, 未能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

3.救助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各地医疗救助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性难题。我国医疗救助筹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从政府医疗救助投入总量看, 2006年我国城市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为112.56元, 仅为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额1119.37元的1/10;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医疗救助的投入为139.93亿元, 无法满足庞大的医疗救助服务需求。同时, 救助资金分散在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 不仅可能导致部分人群通过不同渠道重复享受救助资金,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应该获得救助资金人群的救助金额水平偏低或者很难获得救助, 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城区贫困人群。为此, 通过开源节流, 在缓解救助资金短缺的同时, 对救助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配, 值得进一步研究。

4.管理机构不健全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中, 建议成立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 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地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但事实上, 当前医疗救助小组只是各部门之间的临时组合, 尚未形成一个运行有效的长远救助机制。医疗救助管理机构有民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 而具体实施医疗救助则是医疗机构, 四者之间缺乏协调和监管机构, 造成了卫生、民政、社保等政府部门“都有权管理, 都不愿意管理”, 医疗机构“想管而无能力管”的尴尬局面。同时对于来自社会慈善捐赠的救助资金管理主体并不明确, 这部分资金虽然不是救助资金的主要来源, 但是它也是救助资金中不可小视的有效组成部分, 这部分资金该由谁来进行有效监管?为此, 针对目前各医疗救助资金由不同部门分散管理, 而没有一个专职机构对救助资金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的现状, 我们应该确立专门救助机构, 实现对救助行为和救助资金的有效监管。

完善我国医疗救助的建议

1.制定医疗救助法律规范

美国早在1965年就制定了《社会保障法》, 建立了医疗救治制度;英国于1946年通过《国民健康服务法》调整本国的全民医疗救助制度, 韩国于1977年通过《医疗保护法》确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一直以来, 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主要通过政策进行调整, 现已经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多部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规范, 这些国内国外法律规范的出台, 为我国医疗救助法律规范的出台提供了借鉴和经验。我们有必要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 对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程序和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做出系统全面的规定, 提高医疗救助制度的法律地位, 唤醒全民对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视, 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 从而使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有法可依”。

2.扩大救助对象

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可以借鉴美国医疗救助对象的确立方法。一般来说, 美国医疗救助的对象有强制性和选择性两大类, 即联邦政府规定必须强制各州政府救助的特困人群, 以及各州政府可以自主决策选择救助的人群。强制性医疗救助的对象是指政府通过法律规定的必须救助的贫困人群。其中主要有四类:第一, 低收入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第二, 低收入家庭的孕妇和儿童。第三, 贫困的单亲家庭。第四, 一方失业的双亲家庭。同时联邦政府允许各州根据本州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性的救助潜在的贫困人群, 具体标准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虽然高于国家救助标准, 但是可能随时因高额的医疗或护理费用开支而陷入生活贫困的人。

据统计, 我国贫困人口约1.28亿, 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现阶段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村的贫困农民正成为弱势人群的主体, 成为医疗救助对象。我们可以在参考家庭收入基础上结合所患疾病, 在现有救助人群基础上适当扩大救助范围, 具体包括:第一, 城镇“三无”或农村“五保”人员。第二,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病患人员。第三, 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但因患重大疾病家庭已经无力支付医疗费用, 后续还面临巨大医疗费用负担的人群。第四, 国家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第五, 医疗救助机构确定其他需要救助特殊对象。

3.拓展救助资金来源

稳定可靠的医疗救助资金来源是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运作的保障。救助资金的筹集并不是简单的“谁出钱”的问题, 无论从公民健康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都不应当是一种短期行为, 而是一个长期实施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 资金的筹集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也十分复杂。

(1) 财政拨款。医疗救助应该说主要是政府行为, 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作为政府的一项责任, 医疗救助虽针对的是社会少数成员, 但谋求的却是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医疗救助资金应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 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将医疗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专款专用。

(2) 社会慈善捐赠。社会慈善捐赠是医疗救助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作为一种扶持社会弱者的民间群众性互助活动, 社会慈善捐赠的意义在于通过汇集社会的财力来对贫困人群进行有效的救助, 以解除贫困人群的医疗困难, 从而起到弘扬社会成员的道德与爱心、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和减轻政府压力的多重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整合社会慈善捐赠渠道, 规范捐赠资金的管理, 实现救助资金管理与支付的公开化、透明化。

(3) 其他情况。除了以上两种资金来源之外, 其他的一些资金也可以作为救助资金的来源, 如社会福利彩票收入, 其发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支持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事业。还有违法犯罪的罚没财产, 除了上缴国库之外, 可以按比例提取一部分作为地方政府的救助资金。

4.健全救助管理机构和程序

整合医疗救助管理机构, 健全救助管理机制。国家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救助机构, 负责国家医疗救助政策的制定、救助资金的统一管理、对医疗救助的监督;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地方性的医疗救助管理机构, 负责本辖区的医疗救助监管和审批工作;市或省直接管辖的县级政府设立医疗救助常设机构, 负责医疗救助日常工作, 包括公民医疗救助申请的咨询、接待、初级审查, 必要时对申请人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核查。

篇4:紧急救助绿色通道

2009年8月,胶州市红十字会启动了以“救助先救急,救急先救人”为理念的“紧急救助绿色通道”。胶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超称,“面对各种突发紧急事件,正常申请救助条件多、周期长、金额少,其‘及时雨’、‘救命钱’作用难以体现。有鉴于此,以及时为困难家庭解燃眉之急为出发点的绿色通道应运而生。”截至目前,该市受益人数达56名,募集发放救助款38.2万元。

胶州市红十字会的细致工作,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和远在他乡的人都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为提高群众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胶州市红十字会先后开展了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四进”活动。从2010年4月至今,共培训初级救护师资32名,为全面启动救护培训储备了师资力量。在活动中,他们先后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有规划、分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了全市救护培训工作。位于胶州经济开发区的外资企业——青岛诺维亚聚合物有限公司,为在职工中普及救护知识,建立了救护培训科室,配备了相关仪器设施,并邀请胶州市红十字会定期培训,建立救护培训的长效机制。

每当重大灾情发生,胶州市红十字会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开展募捐动员、赈灾义演、应急宣传等活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了企业、市民捐赠的热情。近3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739.52万元,募集物资折合人民币192.08万元。其中为汶川地震灾区接收捐款600.2万元,接收物资价值81.8万元;为玉树地震灾区接收捐款41.8万元,接收物资价值9万元……

为进一步拓宽红十字精神的宣传渠道,胶州市红十字会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宣传资料等阵地,全方位、多层次为大家讲解宣传自救互救、紧急逃生避险等救护知识。在胶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生活频道开设为期4个月、每天播放一次的“危情时刻,走进红十字”栏目,成为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之一。他们还将培训内容刻录成1000多张DVD光盘,免费发送到各学校,让学校师生经常观看;同时将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挂到胶州红十字新浪博客上,让网民随时点击观看。他们编印的《救护培训知识读本》,成为市民的热心读物之一。

篇5:医疗绿色通道协议书

甲方: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为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并做好突发事件的医疗保障工作;乙方作为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设备先进、服务周到,为解除企业的医疗后顾之忧,竭诚提供医疗绿色通道优质服务,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相关协议如下:

第一条:医疗绿色通道主要包括:

1、甲方员工所发生的工伤事件

2、甲方员工医疗就诊

3、甲方员工体检(招工体检和健康体检)

第二条:乙方承诺

1、急诊:由急诊中心承担,保证在接到甲方急诊任务后5—10分钟内急救队伍全部集中到位,全程实现迅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急诊科24小时电话:0511-86019515)

2、门诊:由专家门诊、普通门诊承担,事先联系、优先诊疗。根据病情安排相关治疗(包括住院)。

3、对高层管理人员就诊,将有专人陪同,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客户服务中心:0511-86019600)

4、组织、安排甲方员工的入职体检和健康体检。

5、对住院人员所发生的相关门诊费用可转入住院费用。对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先记帐、后结算方式。

6、按甲方需要不定期对甲方员工进行医疗急救和健康保健知识宣教。

第三条:甲方承诺

1、工伤事件、员工就医及体检委托乙方办理。

2、甲方与乙方配合,为医疗绿色通道协助做好联系、登记、结算等工作。

第四条:费用结算

乙方做好医疗绿色通道甲方病员的费用明细帐目登记、统计,由甲方与乙方进行费用结算,如有保险赔付的费用由乙方及时结算开单。

第五条:组织领导

双方成立医疗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及时沟通解决双方合作的有关事宜。

第六条:合约期限

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两年,如双方无异议,协议继续有效,也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公司乙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代表签章:代表签章

电话:电话:

盖章处:盖章处:

篇6:医疗救助申请书-医疗救助申请书

医疗救助申请书:

大病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领导:你好!

我是xx市xx街xx社区居民xx,借住父母家。我父亲由于脊椎折断、并患有糖尿病,退休的薪金还不够吃药药费的开销,糖尿病已到严重时期,不能进食,四肢浮肿,随时都有危险。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之年岁以高不能操劳。同时家庭收入仅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来维持全家生活。此刻生活举步维艰。

此致敬礼!

申请人:

xx年xx月xx日

医疗救助申请书:

梁河县民政部门:

我叫xxx,男,汉族,现年23岁,梁河县人,现居住于梁河县核桃窝村。

我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多年来一向四处求医,靠药物控制病情,维持生命。xx年7月份以来,经常咳嗽,痰中带血,并伴有胸闷,胸胀和肝脏隐隐作痛等症状,经医院检查为心脏肥大,肝肿大和肺水肿等病症,几个月以来,先后到梁河县医院和德宏州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极不稳定,由于不能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只能出院回家透过农村简单的中药治疗。

医生推荐,中药治疗非长久之计,只有透过手术治疗才能痊愈,但估计要用十多万元的手术费和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费用,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之前期已用去检查治疗费7万多元,已是负债累累,为了帮我治病,年迈的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节衣缩食,然而攒下的钱与昂贵的医药费相比同样是杯水车薪。

鉴于上述状况,为早日凑齐医药费进行手术以延续生命,特恳请民政局给予帮忙!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医疗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民政局领导:

我叫xxx,现年x岁,是xx镇xx村第x组村民。医疗救助申请书我家有x口人,婆母、丈夫、我和儿子。我于xx年x月患了严重的乳腺方面的疾病,先后在xx、xx等城市就医,现已经花去医疗费xx多元。目前仍在化疗之中,化疗一次得花五千元。丈夫xxx,身小力薄,在建筑队打工,靠给人家提泥挣一点力气钱。婆母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身体也不好,患有胃病,也是经常吃药。我的儿子xx于xxxx年x月考入了高中,上了一段时光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

家。就这样,我家此刻仅靠x亩薄地和丈夫出卖劳动力得到的收入维持生活,个性是我还要继续化疗,需要超多的钱。眼下我已经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债三万六千元。下一步该咋办?钱从哪儿来?我真是不敢想象。近段以来,我是以泪洗面,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在十分困难的状况下,我想到了党,想到了政府,想到了民政局。在此,我大着胆子向民政局提出申请:请求组织上的资助,以帮我继续看病。我不胜受恩感激,我扶老携幼向组织上致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x日

医疗救助申请书:

XX民政部门:

本人XX,是哪里人,由于公公XX患有胃癌于X年X月X日病亡,生前由于治疗胃癌把家庭全部积累用完,并借了XX元,本人工作工资不高,且

债务累累,因此向民政部门申请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恳请希给予帮忙为盼。

此致

敬礼!

医疗救助申请书:

农民困难补助申请书

村委会:

我叫xxx,是本村xx组的农民。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向组织提出申请,请求组织给予必须的困难补助。

本来,我一家的生活还过得下去,我一向未想过要给组织添麻烦。但今年我家遇到了特殊状况,家境确实不好:一是我女儿今年考上了外省大学,为了凑足大学所需的昂贵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我家不仅仅用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部分债;二是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因脑血栓住医院治疗,又用了不少钱。这样一来,我家日子就过得十分困难。因此,我特向组织提出申请,请组织考察,酌情补助。

我决心好好劳动,尽快改变家庭困

境,以减轻组织上的压力和感谢组织上的关怀。

附:xx组的证明。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医疗救助申请书:

大病补助申请书范文

某研究所负责同志:

篇7:城乡医疗救助流程

(一)资助参保(参合)流程

由街道、乡(镇)汇总符合资助人员名单→上报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审核→抄送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或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部门核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证》。

(二)门诊救助流程

个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及病史资料)→街道、乡(镇)进行入户核查→核查审核→公示→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符合条件的→发放门诊救助卡。

(三)住院医疗救助流程

救助对象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证》、本人身份证、五保供养证等相关证件直接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一卡通”结算(没有实行“一卡通”结算的单位按照当地规定结算)。

(四)临时救助流程

个人申请→街道、乡(镇)(并提交相关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及病史资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凭证等材料)→街道、乡(镇)在接到申请后组织入户核查并形成核查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慈善救助流程

篇8:发展远程医疗救助事业

2014年5月, 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致力于推广远程卒中应用, 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与死亡率, 改善当前脑卒中治疗干预现状, 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的基地医院, 引入了Polycom远程视频系统, 用于脑卒中的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支持和基层医生培训等。

宣武医院的专家在美国做行业交流时, 在匹兹堡大学医 学中心看 到国外同行展示 了如何利用Polycom远程视频进 行远程医 疗 , Polycom解决方案的 实用性、 可操作性 和兼容性 是宣武医院选择的主要原因。2014年5月, 宣武医院完 成部署了Polycom远程视频解 决方案 , 非常适合 远程卒中 : 高清晰度 的画面能 让医生在 远程会诊时 仔细观察 患者面部 、肢体等细 节 , 有助于更 准确的判 断病情 ;悬吊式的 麦克风不 需要医生 佩戴 , 医生在进 行手术时 能方便的 活动 , 不受任何 限制 ;Polycom视频解决 方案能很好 地兼容其 他不同厂 商的系统, 在与其他医院进行远程卒中合作时非常方便。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郭秀海介绍, “通过远程视频系统, 远程卒中能够实现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紧急会诊以及实时康复指导、查体动作纠正等等。由于脑卒中需要非常快速的诊断和处理, 因此图像和声音传送的实时、准确、稳定是非常重要的。Polycom的远程视频不但有很高的清晰度, 而且画面无延时、稳定性强, 这就保证了专家使用这个系统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时能顺利进行。Polycom还有专业工程师团队在后台随时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能确保远程卒中不会由于网络、技术、硬件等原因出现意外, 这是对病人的一种保护。”

篇9: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衔接,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二)基本原则。

托住底线。按照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家庭困难程度和负担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方案,确保其获得必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统筹衔接。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制度合力。加强与慈善事业有序衔接,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高效联动和良性互动。

公开公正。公开救助政策、工作程序、救助对象以及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高效便捷。优化救助流程,简化结算程序,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救助时效,发挥救急难功能,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三)目标任务。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于2015年底前合并实施,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实现医疗救助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相关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益。

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一)整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按照《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财社〔2013〕217号)的要求,合并原来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分设的“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在政策目标、资金筹集、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方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确保城乡困难群众获取医疗救助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待遇公平。

(二)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要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以下统称低收入救助对象),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适当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积极探索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以下称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救助。在各类医疗救助对象中,要重点加大对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力度。

(三)资助参保参合。对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全额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给予定额资助,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具体资助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等因素研究制定。

(四)规范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的重点是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卫生计生部门已经明确诊疗路径、能够通过门诊治疗的病种,可采取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开展门诊救助。门诊救助的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需求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等情况研究确定。

(五)完善住院救助。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住院救助的年度最高救助限额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救助对象需求和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等情况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减免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及时给予救治;医疗救助经办机构要及时确认救助对象,并可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定额度的预付资金,方便救助对象看病就医。

三、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在评估、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扩大政策覆盖地区,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点救助对象和低收入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直接予以救助;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等其他救助对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先由其个人支付,对超过家庭负担能力的部分予以救助。合规医疗费用主要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已经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地区,也可以参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

(二)合理确定救助标准。综合考虑患病家庭负担能力、个人自负费用、当地筹资情况等因素,分类分段设置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原则上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高于低收入救助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高于其他救助对象;同一类救助对象,个人自负费用数额越大,救助比例越高。对重点救助对象应当全面取消救助门槛;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可设置起付线,对起付线以上的自负费用给予救助。

(三)明确就医用药范围。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等,原则上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对确需到上级医疗机构或跨县域异地医院就诊的医疗救助对象,应按规定履行转诊或备案手续。对已明确临床诊疗路径的重特大疾病病种,可采取按病种付费等方式给予救助。

(四)加强与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的有效衔接,确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贫困重特大疾病患者,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高效联动,将救助关口前移,主动对符合条件的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进行救助。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共同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相关基础工作。

nlc202309021004

四、健全工作机制

(一)健全筹资机制。各地要根据救助对象数量、患病率、救助标准、医药费用增长情况,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报销水平等,科学测算医疗救助资金需求,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县级财政要根据测算的资金需求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情况,合理安排本级财政医疗救助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应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困难地区的资金补助力度。中央财政在分配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各级财政筹资情况的考核力度。各地应根据年度筹资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健全“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做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享、公开透明,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救助对象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基金支付的部分,救助对象只支付自负部分。结合医保异地就医工作的推进,积极探索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管理机制。

(三)健全救助服务监管机制。要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民政部门要与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委托合作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制定服务规范,并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及商业保险机构做好对医疗服务行为质量的监督管理,防控不合理医疗行为和费用。对不按规定用药、诊疗以及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医疗救助基金不予结算。对违反合作协议,不按规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造成医疗救助资金流失或浪费的,要终止定点合作协议,取消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依法追究责任。

(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各地要加强医疗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建设,落实国家有关财税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规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积极参与医疗救助特别是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形成对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提供救助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形成工作合力。要从困难群众医疗保障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寻求慈善帮扶。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心理疏导、亲情陪护等形式多样的慈善医疗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减轻医疗经济负担、缓解身心压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缓解因病陷入困境群众的“不能承受之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进度安排,落实管理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基层经办机构和能力建设,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医疗救助方案设计、政策调整等工作,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救急难作用。对于医疗救助政策难以解决的个案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救助协调工作机制,专题研究解决措施,避免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

篇10:医疗救助申请

尊敬的政府领导:

我叫**,现年73岁,是村组村民,家住**村。儿子**是我的独子,无正式职业。我儿于2013年冬季至今患严重的精神疾病以来,家中无任何收入。其妻于2014年与其离婚后,独自一人生活,病情不断加重,且患有严重的狂燥症、抑郁症,并有了暴力倾向,伤害家人,危害社会,给社会造成了极其不稳定的安全隐患,现已基本丧失了劳动和生存能力。2017年8月12日我在无奈之下又将其送入医院接受治疗,后期费用又是一个无底洞,眼下已欠外债5万多,生活极其艰难。下一步该怎么办?治疗费用从哪里来?我真是不敢想象。近段时间以来,我天天以泪洗面,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我是一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年迈老人,孙子还小,现年13岁,孙女仅为18岁,刚刚成年,还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我没有能力给儿子很好的治疗。

我做为他的父亲,他的监护人,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了党和政府,特向政府申请医疗救助,恳请政府给予救助为盼。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11:城乡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具有我市户口的以下人员: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城乡低保对象;

(三)百岁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医疗救助内容以及申请程序:实施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救助模式。

一、资助参合参保

1、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门诊医疗救助

1、日常门诊救助。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中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和75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每年救助200元。

2、特殊慢性病门诊救助。患有慢性肝炎、糖尿病(II级或II级以上)、高血压(II级或II级以上)、肺心病、精神病、癫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规定病种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500元。

日常门诊和慢性病门诊救助由市社会救助局核发《医疗救助卡》,用于在指定医院在限定金额内免费看病或购药。

3、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对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病、肝硬化伴腹水、红斑狼疮、白血病等特大疾病,因经济困难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没有住院治疗的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2000元。

门诊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对象按照救助类型提出申请,提供身份证、户口本、低保证、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等资料到户口所在村(居)委会、乡镇办或低保委托管理单位按进行申报。(一名对象只能享受一种门诊救助,不得重复)

三、住院医疗救助

对因患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农村五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救助。

住院医疗救助标准:参合参保的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住院,在获得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减免后的自付费用,按照救助比例予以求助。具体救助比例为: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10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80%;②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8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50%;③农村低保对象:乡镇医院30%,县级医院或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20%;④城市三无对象(即城市低保一类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50%;⑤城市低保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

20%。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按住院总费用的20%予以救助。(住院救助以出院结算日期按结算,截止日期为每年的12月31日)

医疗救助内累计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四、临时医疗救助

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以外的其他低收入家庭成员,因患恶性肿瘤等特大疾病或因住院治疗经新农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自付费用仍在10000元以上,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1500元的临时医疗救助(一年限救助一次)。

临时医疗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个人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资料,经村(居)委会调查、评审、公示,乡镇办初审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对象由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申报。

非义务教育助学救助

救助对象:在高中学习阶段或考入全日制本科大学的五保对象(孤儿)、城乡低保家庭子女。

申报审批程序:本人向户口所在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①申请报告;②低保证、五保证;③户口本及身份证复印件;④村委会或居委会调查证明、学

校证明;⑤其他需提供的证明),村(居)委会调查核实后报乡镇办初审,乡镇办调查核实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于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由委托管理单位申报审核。申请注意事项

1、考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学费收据复印件和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

2、考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及学费收据;

3、所有资料一式两份(乡镇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留存一份,社会救助局留存一份);

4、助学救助资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申报时间:上半年3-4月份,下半年8-10月份。

城市低保

保障对象:持有我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目前我市执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210元/月),可以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审批程序:户主向户口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1、申请书;

2、户主姓名、户口薄;

3、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

4、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5、其他按规定

需提供的证明),居委会进行调查、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并进行第一榜公示,无异议的报乡、镇、办民政室审核,乡、镇、办调查审批后,将审核结果返回居委会进行第二榜公示,并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市社会救助局通知调查核实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在居委会进行第三榜公示,无异议的纳入低保范围,并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家庭成员有在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娄底市属以上企业),到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办理申请手续。

日常动态管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各村(居)委会和城市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和户籍变更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取消、核减保障人口、减发保障金或恢复、增加保障人口、增加保障金的手续。低保对象应根据保障类别的不同,按规定定期接受调查和审核。

基本救助政策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

基础救助专项救助补充救助

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科技救助 临时救助社会互助

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进行救助

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进行救助,并积极组织和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

对城乡特困无房户和灾民倒房户进行救助

对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体实施资助参合参保、门诊、住院、临时等医疗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特困家庭中的在校学生实施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中有劳动潜勇的对象实施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困特殊原因造成成活困难的家庭中需要维护自身权益者实施法律援助

对特困对象无偿提供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增强致富能力 对因各种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对象以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篇12:医疗救助办法

〕91号

新政办发〔2014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根据《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玉政办发〔2008〕196号)、《玉溪市民政局 玉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玉溪市卫生局 玉溪市财政局关于转发〈云南省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玉民发〔2009〕5号)和《云南省民政厅关于全面开展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民社救〔2013〕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立足于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

患以下疾病时给予医疗救助:(1)儿童先心病;(2)白血病;(3)乳腺癌;(4)宫颈癌;(5)终末期肾病;(6)重性精神病;(7)耐多药肺结核;(8)艾滋病机会性感染;(9)肺癌;(10)食道癌;(11)胃癌;(12)结肠癌;(13)直肠癌;(14)肝癌;(15)急性心肌梗塞;(16)脑梗死;(17)血友病;(18)I型糖尿病;(19)甲亢;(20)唇腭裂。

其它病种如有增加,以上级部门通知为准。

2.救助对象患以上重特大疾病住院治疗的,其住院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救助(五保供养对象、孤儿实行全额救助)。救助对象一年内可一次或多次享受救助,但累计年救助总额不超过15000元。

以上一般性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得重复享受,在救助时就高不就低。

五、医疗救助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及受理。

申请医疗救助的居民,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商业保险报销医疗费用之后,由家庭户主或受其委托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医疗救助书面申请,填写《新平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1.身份证明。由本人提出申请的,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低保证、残疾证及五保供养对象、孤儿、重点优抚对象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由他人代办申请手续的,需提供申请人及代办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户籍所在地村或社区、所在单位出具的申请人与代办人关系证明。

2.疾病及费用证明。医院的出院证明、出院记录、医疗费用发票复印件、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销结算单。

救助本人或委托人向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办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和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销结算单,实行医后救助。

六、医疗救助的相关规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医疗救助: 1.不能提供有效收据或有效证明的。

2.因蓄意滋事、打架斗殴、酗酒和赌博等导致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

3.参与吸毒、卖淫、嫖娼活动染上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4.未经同意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自购药品的。

经审查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民政部门需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一经查实即中止救助,依法追回救助资金,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审核医疗救助费用时,应剔除以下费用:

1.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商业保险机构、工会为其报销的医疗费用。

2.所在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为其报销或救助的医疗费用。3.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救助资金。

(三)承担城乡医疗救助任务的县、乡镇、村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应按照本地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为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并加强做好病历及档案规范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并为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就医出具就医诊治证明、医疗费用清单收费收据等相关材料。

七、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资金筹集。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所需资金,其主

救助所需资金,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和核算,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杜绝挤占和挪用现象发生。

(三)县卫生局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的相关规定,不得在诊断、治疗、处方等环节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会同县民政局认真组织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

(五)县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九、本实施方案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新政办发〔2009〕108号文件废止,今后如上级出台新的政策,按新的政策执行,具体事项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附件:新平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二〇一四年 月 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篇13: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协议书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有机结合

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同之处

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医疗安全网, 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基本规定, 与新农合存在诸多差异。

第一, 概念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与社会对低收入、贫困农民提供医疗支持, 目的是保障其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利,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制度;而新农合则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二, 制度主体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主体是政府, 是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承担建立制度、提供资金、管理、监督等一系列责任, 同时还要承担制度的相关风险;而新农合的制度主体是农民, 是农民间的互助共济制度, 是由农民自己缴纳保费, 并承担制度的风险, 政府责只负责“组织、引导、支持”。

第三, 权利义务关系不同。提供救助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享受救助是农民的权利, 二者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而合作医疗制度中农民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只有履行了缴纳保费的义务才能享受与之相应的医疗保障。

第四, 保障标准不同。医疗救助标准相对较低, 只能是“雪中送炭”, 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维持基本生存能力, 属于社会救助;而合作医疗主要是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为目的, 保障水平标准相对更高, 属于社会福利。

第五, 保障对象不同。农村医疗救助针对的是农村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等特殊人群;而新农合针对的是全体农民。

第六, 保障方式和程序不同。医疗救助要遵循社会救助的一般程序, 需要调查家庭经济状况, 确定贫困户后再向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而新农合不需要进行经济状况调查, 农民只需缴纳保险费, 就可以在发生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时得到制度提供的一定比例的医药报销。

第七、实施部门不同。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而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组织实施的。

二、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 必然性

第一, 农村贫困人口一般既是医疗救助对象同时又是新农合成员。

第二, 定点医疗机构是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共同的医疗服务提供方。

第三,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政策目标都是“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采取的方式是对医疗费的补偿。

两个制度一方面是各自独立的, 另一方面又是互相配套、互相补充的, 缺一不可。因此,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具有必然性。

(二) 必要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向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救助, 以缓解无经济能力医治疾病的农民的困难, 增强贫困人群的自我保障和生存能力, 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也是贫病人口最后的一道安全网。改善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更是医疗救助的职责之一。如今医疗费用飞速上涨, 而农村仍有众多未达到温饱线的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的低收入贫困人口, 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旧严重, 若目前只是单一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的。

第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低保障水平还不足以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民化的医疗保障。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 但也未完全实现全民保障。这些国家医疗保障模式主要是单一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和以医疗社会保险为主体的混合型保障模式。在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 由于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水平低等原因, 不断谋求改革, 逐步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使在社会保险高度发达的国家, 还是有少数国民只靠保险给付仍然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还是需要依靠社会救助;所以在发达国家, 尽管社会救助有一定的萎缩, 但还是需要社会救助的补充做后盾, 确保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也是如此[2]。

可见, 即使在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西方国家,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发展中国家, 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医疗救助, 同时在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建立相应的医疗救助体制就更有必要了。这些贫困人口无力享受到社会医疗和合作医疗的保障, 只有通过医疗救助将被医疗保障拒之门外的贫困人口纳入进来, 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健康, 以维持社会稳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要逐步建立包括全民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 必须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救助的方式继续给予贫困人口救助, 以减轻其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与传统合作医疗时期的经济相比,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继续单一地采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放弃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现在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覆盖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 所有人的医疗需求都可以得到保障, 因此不需要再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自愿原则, 那些没有能力支付保费的农村贫困人口就被拒在了医疗保障大门之外。并且即使政府提供资金使这些贫困农民加入了新农合, 贫困农民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小病门诊费、医疗费用不属于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大病的医疗费用是要自己先付起付线以下的部分, 达到起付线以后还要自付一定的比例, 并且还设有封顶线。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 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医疗费用。结果贫困农民依然是看不起病, 依然得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范围是有限的, 保障功能也不够全面, 这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那些没有被新农合覆盖的贫困人群[3]。

第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中, 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支付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 只有暂时依靠财政或社会捐助来解决,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农村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 要坚持贯彻并要长期坚持, 而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紧张和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不能保障制度资金来源放入稳定, 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建立与之相互补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农村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的运行状况来看,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还处于制度的初创期, 又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 从目前实施的现状看, 这项制度从设计到实施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

起初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是不明晰的, 也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尚未稳定, 变动不居。对特殊病种的限定大大缩小了医疗救助的范围, 可以得到救助的病种只有几种到十几, 导致许多亟需救助的贫困家庭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申请手续、报销手续和行政程序过于纷繁复杂, 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 工作效率降低, 运行成本高, 使得部分贫困群体对之望而却步;医疗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只能到定点医院就诊或住院才能享受救助, 使救助对象毫无选择余地, 而且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上的种种限制, 既不利于缓解人群的对医疗需求的困难, 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二) 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

部分地区采取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为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时, 因为贫困人口经济的困难而无法享受到新农合, 有病不治、应住院而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因为新农合采取后付制时, 患者必须自己先带钱去看病, 出院后才能进入合作医疗补偿程序;二是新农合设置了起付线, 补偿对象只有支付了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后才能得到新农合的补偿。如果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 或者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 就得不到合作医疗的补偿, 政府为他们代缴的个人参合费实际上被其他能够承担得起自付费用的农村居民所占用。

(三) 医疗救助经费严重不足

一方面, 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非常薄弱, 无力加大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投入, 导致医疗救助资金和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 阻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 2006年人均医疗救助支出, 城市为348元/人, 农村仅70元/人, 人均救助标准太低, 尤其是对本身就贫困的农民的补助更加微薄, 只能稍微缓解贫困救助对象的一般就医困难。对于需要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的贫困对象, 有限的医疗救助对其的帮助微之甚微, 救助对象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四、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

(一) 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社会作用也不相同, 不能相互替代。因此, 建立独立、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有机结合的前提。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确定综合性目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目标是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所要达到救助成效。单一救助目标的成效是远远不够的, 建议确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综合型目标, 即由主要目标 (低保户、五保户等) 、次要目标 (采用制度性的办法救助的) 、弹性目标 (争取非制度性途径救助的) 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目标。在确定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目标之后, 还要关注那些没有列在低保户、五保户的相对贫困人群和那些处于相对贫困边缘、因高昂医疗费用而又返贫的困难人群;在救助内容方面, 还要对那些无力承担高昂的非基本医疗的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的范围。为了保证确定对象的公正性, 县、乡基层政府要通过公开的选定程序选定医疗救助对象, 同时还要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及定期审核制度, 以确保最需要救助的人群得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第二, 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医疗救助应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进行多渠道筹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以财政性资金为主, 社会捐助资金为辅。其中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财政实力的不同来确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承担比例。财力比较强大的东部地区, 应该以地方财政负担为主;对于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 则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此外, 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医疗救助事业积极地进行捐赠;或者可以发行彩票, 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医疗救助。

第三, 确定最基本的防治服务。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的“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什么程度的需求, 各个国家对此的理解都不相同, 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仅仅根据“医疗上必要”来确定“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不准确的。应该“采取一种透明的、能够被社会接受的、明确的程序来规定一个基本收益组合中的优先顺序”:应该先考虑医学上必要的医疗项目, 然后再综合考虑保障基金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偏好等因素;应该将救助的内容确定为门诊服务和常见病住院, 同时还需要明确医疗救助是一种救危性救助而不是康复性救助, 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以低水平保证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被纳入救助范围, 实现救助效果的最大化[4]。

第四, 确定科学的测算方法。医疗救助的技术测算是医疗救助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核心环节, 是决定制度运行成败的重要因素。县级民政部门作为制度的管理方应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 综合考虑制度筹资总量与救助对象数量、救助服务内容、地方平均医疗费用、当地贫困人口平均发病率、医疗服务价格、门诊和住院需求弹性系数等众多因素, 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测算, 可以进行小范围试点, 在完善制度技术设计、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以保证制度稳定、有效地运行。

第五, 加强监督管理。设立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对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档案;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被救助对象双方行为的管理与约束。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卫生管理机构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卫生管理机构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 规范行医行为;财政部门应随时监督救助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及合理使用;还要建立医疗救助公示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救助对象、救助数额等情况,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新农合的建立有利于减轻医疗救助制度的压力;而医疗救助制度则可以弥补新农合对贫困人口保障不足的缺陷, 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互相联动形成双层保护网, 使农民的医疗需求更有保障[6]。

(二) 制度设计的衔接

首先, 目标确定的衔接。对特困人口实行零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扩大救助的“病种”范围。应该明确规定让特困对象无门槛享受合作医疗保险, 减少农村特困人口因交付不起所规定的“起付线”以下的自付部分而无法就医的现象, 即对低保对象、五保户、低保边缘对象在农村合作医疗结报时不设“起付线”;对大病住院补偿的最高封顶线要相应地提高。同时, 应该把低保边缘对象纳入医疗救助对象以克服根据低保线来界定医疗救助对象的弊端[7]。

其次, 补偿方式的衔接。目前普遍采用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国内采用较广泛的是“事后救助”, 其不足之处是时限较长,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先期垫付医疗费用的救助对象是起不到保障作用的;“事中救助”是救助对象缴纳自付费用后再去民政部门进行救助补偿的模式, 合作医疗办公室与定点医疗机构每月进行一次结算, 但是事中救助仍然存在资金垫付的问题;“事前救助”是最理想的补偿模式, 有利于救助对象充分享用医疗服务, 也有利于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对供方行为进行控制。采用事前救助, 救助对象就医发生医疗费用后只需持农村合作保险医疗卡在定点服务机构刷卡就可以显示出住院期间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 各项费用下面也分别列出由新农合减免数额, 定点医院减免数额, 以及救助对象可以从民政局得到的救助金额等详细信息, 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支付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双重报销后的自付费用, 事后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于民政局办公室和合作医疗管理办进行结算;在新农合设立家庭账户的地方, 医疗救助制度可以将定额的用于资助贫困人口门诊的医疗费用直接打入新农合家庭账户,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只能在困难户结算医疗救助费用后才能享受医疗救助金的制度性不足, 并增加了费用减免的透明度[8]。因此, 应在全国推行医疗救助事前救助制度并进一步对其完善。

再次, 医疗服务机构的衔接。应统一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定点医院, 同时扩大定点医院的范围, 增加定点医院的数量, 将参保农民所在的县级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设为定点医院, 重点完善“小病在社区”的工作机制。同时, 扩大救助对象对就医医院的选择, 确立合理的逐级转诊制度, 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与上级医院实现挂钩, 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 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9]。

(三) 制度运行与管理的衔接

首先, 制度运行的衔接。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相结合的运行成本远远低于两者单独运行成本之和。因为医疗救助制度服务覆盖人群只有占农村5%左右的特困人群, 如果单独运行, 还需要配置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均成本太高昂,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两个制度结合起来共同运作。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制度, 但其运行机制是可以有机结合的。通过互联网可使医疗对象信息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之间共享。从制度设计上排除不同行政系统共同操办同一事务所造成的摩擦成本和重复成本。例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为参合对象和医疗救助对象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民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和动态管理、资助农村五保户和特困对象参加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对救助对象患大病给予一定的医药费用自付部分的补助;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作[10]。

其次, 资金管理的衔接。由于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管理, 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 如果两个制度单独运行, 救助对象报销则要分别跑两个部门, 程序繁琐, 又不方便。因此可以采取医院垫付制, 卫生部门、民政部门预付部分资金、定期与医院结算, 采取医院先期垫付、直接补偿与救助的事前救助方式, 既方便了救助对象, 又提高了贫困群众就医的及时性[11]。

最后, 机构管理的衔接。保持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的一致, 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性监管就可以由新农合管理机构、卫生部门负责了, 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就可以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医疗救助制度的设计及运行。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衔接。目前, 新农合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互联网联结的计算机化信息管理机制, 医疗救助制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新农合的信息平台, 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此外, 实现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和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三者共用的信息平台整合,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失误, 方便群众, 有利于增强对供方的及时监管, 还可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性[12]。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颜萍.加快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的初浅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5) .

[3]庇古著.福利经济学[M].金镝,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4]董立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 2008, (6) .

[5]Arrow.K,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of Medical Care[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3, 1963, pp.941~973.

[6]Wang H., D.Gu, Dupre 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rollment, satisfa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Program in six study areas in ruralBeijing[J].Health Policy, 2007 (12) :548~572.

[7]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8]梁春贤.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的责任[J].经济问题, 2006, (5) .

[9]陈在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3) .

[10]顾海, 唐艳.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户理性不及的反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1) .

[11]华迎放, 孙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4) .

篇14: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您了解多少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村中低收入患病人群的医疗负担和基本生活需求。

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对象

所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以及随参合父母享受新农合医疗待遇的新生儿,凡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参合农村居民第一诊断或主要诊断患有儿童白血病(0~14周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0~14周岁)、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BH4缺乏症、危重孕产妇等22类重大疾病,其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

2. 除上述22类重大疾病外,参合农村居民当年度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2万元以上(含2万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4万元以上(含4万元)部分。

3. 对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规定其占医疗总费用比例上限,一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10%、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20%、市级及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30%,高于上限的范围外费用不予救助。

二、哪些情况不予大病医疗救助

对下列情形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未经批准到统筹区域外或者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

2. 应由政府另行安排专项资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接种、婚前医学检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范围内发生的医药费用;

3. 美容、减肥、陪护等发生的非疾病诊疗所需费用;

4. 因工伤事故、医疗事故、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有明显责任方造成的,因酒后驾车、无照无证驾驶、偷盗抢劫等违法违章造成自身伤害的,因自残、自杀、吸毒等造成自身伤害的;

5. 流产、堕胎及采取其他计划生育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北京 罗丽莉)

上一篇:2018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百花园三》教案下一篇:新酒店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