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2024-05-13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精选九篇)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篇1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有机结合

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同之处

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医疗安全网, 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基本规定, 与新农合存在诸多差异。

第一, 概念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与社会对低收入、贫困农民提供医疗支持, 目的是保障其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利,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制度;而新农合则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二, 制度主体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主体是政府, 是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承担建立制度、提供资金、管理、监督等一系列责任, 同时还要承担制度的相关风险;而新农合的制度主体是农民, 是农民间的互助共济制度, 是由农民自己缴纳保费, 并承担制度的风险, 政府责只负责“组织、引导、支持”。

第三, 权利义务关系不同。提供救助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享受救助是农民的权利, 二者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而合作医疗制度中农民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只有履行了缴纳保费的义务才能享受与之相应的医疗保障。

第四, 保障标准不同。医疗救助标准相对较低, 只能是“雪中送炭”, 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维持基本生存能力, 属于社会救助;而合作医疗主要是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为目的, 保障水平标准相对更高, 属于社会福利。

第五, 保障对象不同。农村医疗救助针对的是农村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等特殊人群;而新农合针对的是全体农民。

第六, 保障方式和程序不同。医疗救助要遵循社会救助的一般程序, 需要调查家庭经济状况, 确定贫困户后再向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而新农合不需要进行经济状况调查, 农民只需缴纳保险费, 就可以在发生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时得到制度提供的一定比例的医药报销。

第七、实施部门不同。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而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组织实施的。

二、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 必然性

第一, 农村贫困人口一般既是医疗救助对象同时又是新农合成员。

第二, 定点医疗机构是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共同的医疗服务提供方。

第三,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政策目标都是“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采取的方式是对医疗费的补偿。

两个制度一方面是各自独立的, 另一方面又是互相配套、互相补充的, 缺一不可。因此,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具有必然性。

(二) 必要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向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救助, 以缓解无经济能力医治疾病的农民的困难, 增强贫困人群的自我保障和生存能力, 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也是贫病人口最后的一道安全网。改善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更是医疗救助的职责之一。如今医疗费用飞速上涨, 而农村仍有众多未达到温饱线的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的低收入贫困人口, 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旧严重, 若目前只是单一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的。

第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低保障水平还不足以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民化的医疗保障。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 但也未完全实现全民保障。这些国家医疗保障模式主要是单一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和以医疗社会保险为主体的混合型保障模式。在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 由于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水平低等原因, 不断谋求改革, 逐步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使在社会保险高度发达的国家, 还是有少数国民只靠保险给付仍然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还是需要依靠社会救助;所以在发达国家, 尽管社会救助有一定的萎缩, 但还是需要社会救助的补充做后盾, 确保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也是如此[2]。

可见, 即使在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西方国家,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发展中国家, 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医疗救助, 同时在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建立相应的医疗救助体制就更有必要了。这些贫困人口无力享受到社会医疗和合作医疗的保障, 只有通过医疗救助将被医疗保障拒之门外的贫困人口纳入进来, 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健康, 以维持社会稳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要逐步建立包括全民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 必须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救助的方式继续给予贫困人口救助, 以减轻其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与传统合作医疗时期的经济相比,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继续单一地采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放弃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现在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覆盖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 所有人的医疗需求都可以得到保障, 因此不需要再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自愿原则, 那些没有能力支付保费的农村贫困人口就被拒在了医疗保障大门之外。并且即使政府提供资金使这些贫困农民加入了新农合, 贫困农民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小病门诊费、医疗费用不属于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大病的医疗费用是要自己先付起付线以下的部分, 达到起付线以后还要自付一定的比例, 并且还设有封顶线。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 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医疗费用。结果贫困农民依然是看不起病, 依然得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范围是有限的, 保障功能也不够全面, 这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那些没有被新农合覆盖的贫困人群[3]。

第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中, 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支付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 只有暂时依靠财政或社会捐助来解决,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农村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 要坚持贯彻并要长期坚持, 而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紧张和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不能保障制度资金来源放入稳定, 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建立与之相互补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农村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的运行状况来看,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还处于制度的初创期, 又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 从目前实施的现状看, 这项制度从设计到实施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

起初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是不明晰的, 也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尚未稳定, 变动不居。对特殊病种的限定大大缩小了医疗救助的范围, 可以得到救助的病种只有几种到十几, 导致许多亟需救助的贫困家庭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申请手续、报销手续和行政程序过于纷繁复杂, 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 工作效率降低, 运行成本高, 使得部分贫困群体对之望而却步;医疗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只能到定点医院就诊或住院才能享受救助, 使救助对象毫无选择余地, 而且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上的种种限制, 既不利于缓解人群的对医疗需求的困难, 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二) 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

部分地区采取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为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时, 因为贫困人口经济的困难而无法享受到新农合, 有病不治、应住院而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因为新农合采取后付制时, 患者必须自己先带钱去看病, 出院后才能进入合作医疗补偿程序;二是新农合设置了起付线, 补偿对象只有支付了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后才能得到新农合的补偿。如果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 或者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 就得不到合作医疗的补偿, 政府为他们代缴的个人参合费实际上被其他能够承担得起自付费用的农村居民所占用。

(三) 医疗救助经费严重不足

一方面, 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非常薄弱, 无力加大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投入, 导致医疗救助资金和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 阻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 2006年人均医疗救助支出, 城市为348元/人, 农村仅70元/人, 人均救助标准太低, 尤其是对本身就贫困的农民的补助更加微薄, 只能稍微缓解贫困救助对象的一般就医困难。对于需要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的贫困对象, 有限的医疗救助对其的帮助微之甚微, 救助对象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四、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

(一) 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社会作用也不相同, 不能相互替代。因此, 建立独立、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有机结合的前提。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确定综合性目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目标是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所要达到救助成效。单一救助目标的成效是远远不够的, 建议确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综合型目标, 即由主要目标 (低保户、五保户等) 、次要目标 (采用制度性的办法救助的) 、弹性目标 (争取非制度性途径救助的) 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目标。在确定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目标之后, 还要关注那些没有列在低保户、五保户的相对贫困人群和那些处于相对贫困边缘、因高昂医疗费用而又返贫的困难人群;在救助内容方面, 还要对那些无力承担高昂的非基本医疗的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的范围。为了保证确定对象的公正性, 县、乡基层政府要通过公开的选定程序选定医疗救助对象, 同时还要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及定期审核制度, 以确保最需要救助的人群得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第二, 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医疗救助应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进行多渠道筹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以财政性资金为主, 社会捐助资金为辅。其中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财政实力的不同来确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承担比例。财力比较强大的东部地区, 应该以地方财政负担为主;对于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 则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此外, 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医疗救助事业积极地进行捐赠;或者可以发行彩票, 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医疗救助。

第三, 确定最基本的防治服务。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的“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什么程度的需求, 各个国家对此的理解都不相同, 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仅仅根据“医疗上必要”来确定“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不准确的。应该“采取一种透明的、能够被社会接受的、明确的程序来规定一个基本收益组合中的优先顺序”:应该先考虑医学上必要的医疗项目, 然后再综合考虑保障基金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偏好等因素;应该将救助的内容确定为门诊服务和常见病住院, 同时还需要明确医疗救助是一种救危性救助而不是康复性救助, 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以低水平保证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被纳入救助范围, 实现救助效果的最大化[4]。

第四, 确定科学的测算方法。医疗救助的技术测算是医疗救助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核心环节, 是决定制度运行成败的重要因素。县级民政部门作为制度的管理方应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 综合考虑制度筹资总量与救助对象数量、救助服务内容、地方平均医疗费用、当地贫困人口平均发病率、医疗服务价格、门诊和住院需求弹性系数等众多因素, 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测算, 可以进行小范围试点, 在完善制度技术设计、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以保证制度稳定、有效地运行。

第五, 加强监督管理。设立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对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档案;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被救助对象双方行为的管理与约束。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卫生管理机构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卫生管理机构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 规范行医行为;财政部门应随时监督救助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及合理使用;还要建立医疗救助公示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救助对象、救助数额等情况,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新农合的建立有利于减轻医疗救助制度的压力;而医疗救助制度则可以弥补新农合对贫困人口保障不足的缺陷, 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互相联动形成双层保护网, 使农民的医疗需求更有保障[6]。

(二) 制度设计的衔接

首先, 目标确定的衔接。对特困人口实行零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扩大救助的“病种”范围。应该明确规定让特困对象无门槛享受合作医疗保险, 减少农村特困人口因交付不起所规定的“起付线”以下的自付部分而无法就医的现象, 即对低保对象、五保户、低保边缘对象在农村合作医疗结报时不设“起付线”;对大病住院补偿的最高封顶线要相应地提高。同时, 应该把低保边缘对象纳入医疗救助对象以克服根据低保线来界定医疗救助对象的弊端[7]。

其次, 补偿方式的衔接。目前普遍采用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国内采用较广泛的是“事后救助”, 其不足之处是时限较长,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先期垫付医疗费用的救助对象是起不到保障作用的;“事中救助”是救助对象缴纳自付费用后再去民政部门进行救助补偿的模式, 合作医疗办公室与定点医疗机构每月进行一次结算, 但是事中救助仍然存在资金垫付的问题;“事前救助”是最理想的补偿模式, 有利于救助对象充分享用医疗服务, 也有利于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对供方行为进行控制。采用事前救助, 救助对象就医发生医疗费用后只需持农村合作保险医疗卡在定点服务机构刷卡就可以显示出住院期间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 各项费用下面也分别列出由新农合减免数额, 定点医院减免数额, 以及救助对象可以从民政局得到的救助金额等详细信息, 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支付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双重报销后的自付费用, 事后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于民政局办公室和合作医疗管理办进行结算;在新农合设立家庭账户的地方, 医疗救助制度可以将定额的用于资助贫困人口门诊的医疗费用直接打入新农合家庭账户,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只能在困难户结算医疗救助费用后才能享受医疗救助金的制度性不足, 并增加了费用减免的透明度[8]。因此, 应在全国推行医疗救助事前救助制度并进一步对其完善。

再次, 医疗服务机构的衔接。应统一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定点医院, 同时扩大定点医院的范围, 增加定点医院的数量, 将参保农民所在的县级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设为定点医院, 重点完善“小病在社区”的工作机制。同时, 扩大救助对象对就医医院的选择, 确立合理的逐级转诊制度, 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与上级医院实现挂钩, 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 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9]。

(三) 制度运行与管理的衔接

首先, 制度运行的衔接。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相结合的运行成本远远低于两者单独运行成本之和。因为医疗救助制度服务覆盖人群只有占农村5%左右的特困人群, 如果单独运行, 还需要配置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均成本太高昂,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两个制度结合起来共同运作。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制度, 但其运行机制是可以有机结合的。通过互联网可使医疗对象信息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之间共享。从制度设计上排除不同行政系统共同操办同一事务所造成的摩擦成本和重复成本。例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为参合对象和医疗救助对象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民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和动态管理、资助农村五保户和特困对象参加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对救助对象患大病给予一定的医药费用自付部分的补助;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作[10]。

其次, 资金管理的衔接。由于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管理, 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 如果两个制度单独运行, 救助对象报销则要分别跑两个部门, 程序繁琐, 又不方便。因此可以采取医院垫付制, 卫生部门、民政部门预付部分资金、定期与医院结算, 采取医院先期垫付、直接补偿与救助的事前救助方式, 既方便了救助对象, 又提高了贫困群众就医的及时性[11]。

最后, 机构管理的衔接。保持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的一致, 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性监管就可以由新农合管理机构、卫生部门负责了, 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就可以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医疗救助制度的设计及运行。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衔接。目前, 新农合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互联网联结的计算机化信息管理机制, 医疗救助制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新农合的信息平台, 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此外, 实现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和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三者共用的信息平台整合,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失误, 方便群众, 有利于增强对供方的及时监管, 还可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性[12]。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颜萍.加快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的初浅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5) .

[3]庇古著.福利经济学[M].金镝,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4]董立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 2008, (6) .

[5]Arrow.K,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of Medical Care[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3, 1963, pp.941~973.

[6]Wang H., D.Gu, Dupre 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rollment, satisfa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Program in six study areas in ruralBeijing[J].Health Policy, 2007 (12) :548~572.

[7]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8]梁春贤.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的责任[J].经济问题, 2006, (5) .

[9]陈在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3) .

[10]顾海, 唐艳.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户理性不及的反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1) .

[11]华迎放, 孙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4) .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篇2

和五保人员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为了进一步缓解农村特困群众就医难问题,根据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低保和五保人员医疗救助工作通知如下:

一、医疗救助对象

(一)享受我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包括一般精减退职人员);

(二)农村五保人员。

二、医疗救助待遇

(一)门诊:农村医疗救助对象门诊医药费用经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由区民政局按个人负担医药费60%的比例救助(不含本市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的自费项目),最高救助金额为2000元。

(二)住院:农村医疗救助对象患危重病住院治疗的,除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待遇外,医疗救助额度按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60%支付,全年累计不超过3万元。

(三)农村五保对象患病就医费用,经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的其他部分,扣除自费药部分,实报实销。

说明:享受医疗救助的医药费单据制单日期是2011年1月1日(含)以后的单据,2010年的药费单据不予受理。

三、医疗救助待遇的申请审批

(一)申请。农村医疗救助对象按户籍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办理申请登记手续,需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填写《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见附件1和附件2)共一式二份;

2、《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复印件;

3、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或同级医疗机构)出具的正式医疗收费单据、处方(原件);

4、已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待遇的,需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用的详细单据(必须有农村合作医疗公章,重复打印的无效;医院直接结算的要有收据。)。

(二)受理及审核。

1、村(居)委会负责医疗救助申请的受理、审核工作。

2、镇(街道)民政科负责审核申请人的救助资格,审核申请人提交的《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医疗救助相关证明材料和医疗费用。

3、填报《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情况门诊、住院登记表》。

4、将相关信息录入到北京市专项救助系统。

(表中相关数据一定要与提交材料一致,镇(街道)民政科必须认真核算!)

(三)审批。区民政局救灾救济科负责本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申请的审批工作。

审核镇(街道)上报的申请材料,签署《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填写审批意见;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人员说明原因,与原始材料一并退回镇(街道)民政科。

四、定点医疗机构

享受我区医疗救助待遇的定点医院为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定点医院。

五、时间安排

请各镇(街道)于2011年6月28日完成,申请材料、统计表电子版上报及网上录入工作。

附件:

1、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门诊)

2、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住院)

3、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情况登记表(门诊)

4、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情况登记表(住院)

救灾救济科

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您了解多少 篇3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村中低收入患病人群的医疗负担和基本生活需求。

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对象

所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以及随参合父母享受新农合医疗待遇的新生儿,凡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参合农村居民第一诊断或主要诊断患有儿童白血病(0~14周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0~14周岁)、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BH4缺乏症、危重孕产妇等22类重大疾病,其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

2. 除上述22类重大疾病外,参合农村居民当年度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2万元以上(含2万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4万元以上(含4万元)部分。

3. 对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规定其占医疗总费用比例上限,一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10%、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20%、市级及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30%,高于上限的范围外费用不予救助。

二、哪些情况不予大病医疗救助

对下列情形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未经批准到统筹区域外或者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

2. 应由政府另行安排专项资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接种、婚前医学检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范围内发生的医药费用;

3. 美容、减肥、陪护等发生的非疾病诊疗所需费用;

4. 因工伤事故、医疗事故、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有明显责任方造成的,因酒后驾车、无照无证驾驶、偷盗抢劫等违法违章造成自身伤害的,因自残、自杀、吸毒等造成自身伤害的;

5. 流产、堕胎及采取其他计划生育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北京 罗丽莉)

河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运行分析 篇4

根据国家的农村医疗卫生、医疗救助等有关精神要求, 河南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于2004年4月1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暂行) 的通知》。2005年7月5日, 河南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2005年年底前所有的县 (市、区) 都要出台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并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截止到2005年11月底, 河南省各县 (市、区) 全部出台了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并同时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几年来, 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从无到有, 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 救助人数及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2004年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县 (市) 累计支出413.3万元, 累计救助41.33万人次。到2010年12月底, 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4.13亿元, 救助396.29万人次。从2004~2007年, 中央累计补助20286万元, 省级投入4863万元, 累计发放救助金7974.1万元, 累计救助290.59万人次。

在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及大病医疗救助方面, 河南省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次数从2007年的1744364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3411421人次, 投入资金从2008年的3720.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21.9万元。另外, 大病医疗救助人次数及救助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体的看病需求。

(二) 初步建构了较为完善的救助制度体系

1. 在救助对象方面, 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困难群体的全覆盖。

根据《通知》的规定,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涵盖了五保对象、特困户家庭成员、农村低保家庭成员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从各地的实践看, 部分市地还把困难优抚对象、见义勇为受伤者等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2. 在救助标准方面, 形成了多层次的救助标准。

根据《通知》的要求, 各地制定的医疗救助起付线原则上不高于500元。河南省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救助对象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等不同情况, 在一次和二次医疗救助的起付线、补助比例和封顶线上, 设定不同的标准。

3. 在救助模式方面, 初步探索了适合当地实际的救助模式。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 初步探索了适合当地实际的救助模式, 形成了住院救助、门诊救助、医疗费报销救助、病种救助、资助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救助模式;有的地方探索医前救助、医疗保险救助等模式;个别地区例如洛阳、信阳等市还引入商业保险机制, 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新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在救助资金筹集方面, 初步确立了财政分级投入的筹资机制。

根据《通知》的规定, 各省辖市、县 (市、区) 财政每年要根据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医疗救助资金, 并列入财政预算。省辖市、县 (市、区) 要从当地发行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医疗救助。经过多年的实践, 河南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确立了财政分级的筹资机制, 即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和市、县财政自筹。

二、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救助对象的界定指标单一, 边界不清晰

根据民政部和河南省的规定,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但是在实际制度的运行过程中, 地方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通常是以政府定期发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要依据来确定救助对象,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但是固定的救助标准和动态的救助对象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另外也容易导致申请者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 以获取救助的行为。另外, 医疗救助覆盖范围还存在断层的现象, 例如仍有为数不少的介于新农合和医疗救助之间的非救助对象在得了重病后无钱医治, 存在因病致贫的可能性。

(二) 医疗救助资金不足

河南省虽然已初步确立了财政分级的筹资机制, 但没有明确医疗救助资金筹集责任和具体的比例, 而且, 受各地财政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 这就导致省以下资金总量没有增加, 大部分县 (市、区) 筹资总量仍停留在建制初期的水平, 尚有部分县 (市、区) 没有按时筹集医疗救助资金, 筹资额度仍然较小。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致使医疗救助呈不均衡发展态势。2006年河南省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42元, 低于全国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113元。筹资总量不足, 导致医疗救助标准较低, 影响了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和救助力度。

(三) 救助的起付线偏高、封顶线偏低

由于受救助资金不足的限制, 各地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一般都确定了救助的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救助病种。较高的起付线使得患一般疾病的贫困农民不能享受救助, 较低的封顶线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来说杯水车薪, 将某些大病、重病作为主要救助病种的做法又将一些患有病种规定之外、亟须救助的重病贫困农民和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贫困农民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

三、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措施

(一) 运用动态标准界定救助对象

从理论上讲,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通常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实际上, 救助对象的确定问题非常棘手, 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 灵活设定标准。在给予贫困农村人口医疗救助的同时, 县乡级政府应该做好监督公示工作, 对享受医疗救助的农村人口积极进行回访, 同时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监管, 防止骗取医疗救助资金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二) 降低救助门槛, 实施分类救助

首先, 要不断扩大大病救助病种, 降低大病救助的起付线, 放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条件。其次, 实施分类救助。贫困群体对医疗资源的需要又是多层次的, 目前全省医疗资源和贫困人群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 依据贫困群体具体生活状况和对医疗资源需求的迫切性程度, 对患重病、大病的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十分必要。当前, 河南省出台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实施方案》文件, 自2010年9月20日起开始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儿童实施分类救治。

(三) 建立科学长效的救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机制

1.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基金筹集机制。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医疗救助应以政府为提供主体。如何划分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影响到制度的稳定性。我们需要科学厘清各级政府在医疗救助上的财政责任。在建立科学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基础上, 应该突出省级财政在医疗救助中的责任, 减轻地 (市) 级和县 (市) 区级的压力, 形成一个以中央补贴为辅, 由省、地 (市) 、县 (市) 区三级财政投入构成的医疗救助筹资机制, 明确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和增长水平, 其中又应以省和地 (市) 两级财政为重, 不断提高救助力度。同时, 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医疗救助, 为医疗救助开辟新的筹资渠道, 使得其资金来源多元化。

2. 不断加强对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

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是农村医疗救助事业的生命线, 没有救助基金的科学管理, 就没有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因此, 要完善管理使用体制机制, 促进医疗救助基金的保值增值, 加强对救助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不断提高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效能。

(四) 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

对中国农村医疗救助的研究 篇5

关键词:农村,贫困,医疗救助

一、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及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老百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在广大农村地区, 存在着一大批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贫困农民, 这些人一旦患病后, 需要支付的医药费是低保救济金的数倍, 疾病让他们陷入“贫困—疾病—治病—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 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制度, 帮助他们摆脱疾病困扰, 维持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2年开始, 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3年, 在民政部下发的《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中指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 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同时也对医疗救助的内涵、目标原则、救助对象和救助办法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2004年,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来源、使用和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救助体制, 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标准和救助水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的医疗救助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施制度。医疗救助主要通过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方式进行筹资, 并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地在自身财政收入情况, 需要医疗救助的对象数量基础上制定救助标准, 按照按照“广覆盖, 低标准”原则对贫困人员进行救助。

在国家民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下, 中国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和医疗救助对象的数量不断增加, 救助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 到2009年, 国家投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为58.6亿元, 比2005年5.7亿元投入多了将近10倍。但是, 由于中国农村贫困群体中需要救助的人群基数较大, 救助资金有限等因素, 农村贫困群体在医疗救助方面的全国人均水平起伏较大,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救助对象界定缺乏科学性

在民政部2003年发布的《关于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但是在实际制度的运行过程中, 地方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通常是以政府定期发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要依据来确定救助对象,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但是固定的救助标准和动态的救助对象之间就形成了矛盾。另外也容易导致申请者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 以获取救助的行为。

(二) 政府对农村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 中国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和先进仪器设备都集中在大中城市, 农村的卫生资源十分欠缺。2005年底, 全国1 633个县共有综合医院仅2 009所, 县妇幼保健院 (所、站) 1 526所,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疫站) 1 586所。每千农业人口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5人, 2005年中国各类医疗机构人员达542.7万,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6.0万, 平均每千人有医疗人员3.59人。即便是有限的农村卫生预算和卫生费用, 也越来越向高层次医院转移, 中、下级的医疗机构却无人问津, 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作效率, 导致贫困农民无力就医、无处就医, 引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 医疗救助资金不足

由于中国现行的医疗救助制度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因此, 医疗救助水平的高低不取决于疾病的种类, 而是以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作为最终的决定因素。由于受救助资金不足的限制, 各地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一般都确定了救助的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救助病种。较高的起付线使得患一般疾病的贫困农民不能享受救助, 较低的封顶线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来说杯水车薪, 将某些大病、重病作为主要救助病种的做法又将一些患有病种规定之外、亟须救助的重病贫困农民和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贫困农民除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体制中的这些门槛, 已经让很多的贫困农民处于贫困疾病交加的状态中, 给贫困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四) 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衔接断层和错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都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都是为了有效缓解和降低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两者在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不同, 使得这两种制度的衔接出现断层和错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表现:首先在救助与参合对象方面, 农村医疗救助覆盖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困难群众中五保户、特困户。但在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困难群众也交不起参合费, 需政府的资助。其次是起付线的设定问题, 新型合作医疗实行的是报销制, 发生医疗费用并达到起付线后才能得到报销, 医疗费用达不到起付线的则不能受益。作为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的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 虽然已经由民政部门资助参加了合作医疗, 但是却由于起付较高可能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最后是制度推进进度上的问题, 部分地区认为做好两项制度的衔接就是将两者完全同步推进, 农村医疗救助只能在新农合试点地区开展, 其他地区不宜开展, 这在客观上会导致新农合阻碍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开展。

三、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探析

(一) 科学界定救助对象

首先, 民政部门在确定救助对象的过程应严格审批程序, 落实调查工作,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尤其是在审批过程中, 民政部要切实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医疗支出等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其次, 要做好医疗救助的宣传工作, 提高村民对政策的知晓率, 在救助对象确定过程中发挥村民的舆论监督作用, 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最后, 考虑到贫困人口的动态性, 对于救助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更新救助对象, 确保制度的相对公平性。准确界定救助对象才能真正切实为贫困人口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健康保障体系。

(二) 扩大医疗救助资金来源

目前中国医疗救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财政性资金, 社会捐助为辅。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方财政实力的大小, 实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有机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财政负担能力相应较强, 地方财政负担比例要稍大;中、西部农村地区财政负担能力较弱, 中央政府根据当地的“五保”供养和低保对象规模, 加大专项资金转移力度, 受援助的地区省政府要按规定比例提供相应的财政配套资金。还要运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政府的财政拨款及时到位, 做到专款专用。就中国医疗救助实现状况来看, 仅靠单一的政府财政性拨款的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额是不足的, 还要积极发展多渠道的筹资方法, 建立起确实能够发挥作用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例如可以通过规范社会捐赠行为, 让广大公民参与到扶贫救困中来。还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社会救助的民间组织, 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加, 利用民间组织筹资、发行的福利彩票、社会捐助向社会筹集医疗救助基金。

(三)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政策都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的成员, 两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疗救助基金部分用于为救助对象代缴参加合作医疗制度的费用, 其他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附加补偿, 救助对象除了从合作医疗基金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外, 还可在此基础上从医疗救助基金获得部分补偿, 其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显著提高, 从而使医疗救助力度大为增强。医疗救助通过合作医疗管理网络的实施, 制度运行成本因而下降, 管理操作易行和高效, 双方的衔接有利于管理成本的控制及制度的持续发展,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对参合的救助对象就医服务质量、费用控制和补助等方面给予协助, 民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及费用的支付终审, 以降低整体管理成本。

(四) 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医疗救助的政策法规体系, 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基层民政管理部门要规范医疗救助申请、审核、审批与发放等环节的档案管理制度, 上级民政、财政和有关纪律检查部门对下级农村医疗救助尤其是基金管理与发放等情况实行定期监督审查与通报制度, 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也要根据医疗救助的相关文件制定医疗机构相关的配套制度, 提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医疗救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除此之外, 国家也要通过立法程序, 加快出台《社会救助法》, 并且通过修订已有的法律法规或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对农村具体医疗救助的对象、主体、范围、标准等作出规定, 使得农村医疗救助得到规范, 实现医疗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崔秀荣.农村医疗救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J].安徽农业科技, 2008, (10) .

[2]洪人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华, 等.完善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人口学刊, 2009, (1) .

[4]赵江利, 等.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衔接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0, (1) .

[5]谢宜彤.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就与问题[J].当代经济, 2010, (10) .

试谈农村老年医疗救助的问题与对策 篇6

一、农村老年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 政府在城镇和农村分别建立起医疗保障, 在城镇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 在农村则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 按照参加者互助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 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这一制度由于有集体经济的支持, 加上其具有的便宜、方便、服务全面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50年代出现之后在各地逐步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1980年, 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 (生产大队) 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构成了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农村集体经济的衰落, 使合作医疗制度失去了经济支持和行政支持, 合作医疗制度出现迅速而严重的滑坡。1989年统计表明,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1.8%。农村目前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不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村老年医疗救助制度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农村五保制度不完善

农村五保制度覆盖率不高、保障水平低, 难以保障贫困老人基本生活水平。农村传统的“五保”制度受到承包责任制和税费制度改革的冲击。“五保”老人未能应保尽保, 现主要靠低保和社会救助, 2003年有30万五保户享受低保 (户数比上年下降了41%) , 另有174万五保户受到定期救济补助, 但水平很低, 低保年平均只有270元, 定期救济只有417元, 每月只有二三十元。据部分省的调查, 有57%的贫困老人没有得到救助。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贫困老人更何谈有财力进行就医保健。

另外, 所谓“五保”主要是针对农村“三无”老人, 即基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实行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的供养制度。但是, 有的老人虽有子女, 却由于各种原因陷入贫困。如一户特困老人夫妇都已90多岁高龄, 女性双目失明, 长年卧床不起, 只能靠94岁的老伴来生活, 虽有一子但已60多岁未婚, 长年外出流浪不知去向, 因有老伴及子女达不到五保而得不到政府救济。因此对于五保之外生活困难的老人, 其生活更加困窘, 有的甚至面临食不饱餐、衣不保暖, 有病无钱治、无人管的悲惨境地。

(二)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制度衔接问题

从各地工作实践来看, 两项制度的衔接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关于救助与参合对象问题。农村医疗救助覆盖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困难群众中五保户、特困户。这些人员是农村中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 也是属于农村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困难群体, 需要政府常年救济。资助这部分人员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是中央和三部门意见的规定。从资金供给来讲, 也只能从这部分人做起。但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的是全体农村居民, 从总量讲, 远远大于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从实际情况讲, 在农村, 除了五保户、特困户外, 对于无缴费能力的特别贫困的老人, 尤其是合作医疗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之外的老人, 则短期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老人医疗覆盖面方面存在漏洞。二是关于起付线的设定问题。新型合作医疗实行的是报销制, 发生了医疗费用并达到起付线后才能得到报销, 没发生医疗费用或者医疗费用达不到起付线的则不能受益。作为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的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 由于处于极端贫困状态, 无力支付很高的医疗费, 有的人在有病之后也不去看病。这样导致一个结果:即使这些人由民政部门资助参加了合作医疗, 但却由于起付较高可能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三是在推进进度上的问题。一些地区认为做好两项制度的衔接, 就是要将两者完全同步推进, 农村医疗救助只能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开展, 其他地区不宜开展。由于要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推进比较慎重, 至今才636个县。如果这样要求, 客观上会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阻碍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开展。四是在工作推进步骤上, 中央提出:到2005年, 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 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部农村居民, 对时间、进度的要求明显不同。两种制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两种制度都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举措;二是医疗救助可以借助合作医疗的力量, 如降低起付线, 提高封顶线等优惠政策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实惠。同样, 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实施二次救助解决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问题。从两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的角度上讲,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既要注意做好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衔接, 又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或者将农村医疗救助矮化, 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合作医疗的一部分来对待。

(三) 关于农村医疗救助与五保供养政策的关系问题

从保障角度来看, 农村医疗救助属于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救助角度来看, 农村医疗救助属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五保供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含医疗的内容。1994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 要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及时治疗疾病。有些省份, 在制定出台农村医疗救助政策时, 把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一部分平均发放给五保对象, 以解决常见病问题, 另外一部分则通过建立基金解决大病问题。这是不符合政策的。农村五保供养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两项性质、内容、职责完全不同的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承担了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治疗疾病的职责。不能把这种五保供养制度应当承担的责任, 盲目推给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承担。要逐步形成《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主要解决农村五保对象的常见病问题, 农村医疗救助主要通过资助五保供养对象参加合作医疗解决农村五保对象的大病问题的制度格局。以此来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问题。

三、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救助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近期, 与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 针对农村医疗救助自身和支持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相关要求。一是要求各地加快工作步伐、尽快全面铺开并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二是要求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资金总量;三是搞好与新型合作医疗与农村社会救助之间的政策衔接, 并纠正一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错误倾向。

(二) 加强调查研究, 努力缩小应保未保比率

根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提供的数据, 截止2002年底, 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有570.37万人, 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6%。其中, 真正获得保障的只有296.82万人, 约占应保对象的52.04%。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太大改变。换句话说, 有接近一半的五保对象没有获得保障, 应保未保的问题很突出。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应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探听农村老人的实际状况, 防止村镇为减轻负担而少报农村老人人数。当地村委会也应及时向上反映并帮助因不符合五保条件生活无着的老人, 尽快将其也纳入五保范畴, 保障其基本生活以及接受基本的医疗。

(三) 加强宣传与协调

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 对老年人所作的社会贡献, 以及青年一代所负担的赡养与照顾长辈的义务, 进行全面宣传, 以树立敬老爱老的责任意识。老人有病, 子女理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给予及时治疗, 让其健康长寿, 从而营造一个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敬老爱老扶贫助老献爱心活动, 组织社会青少年义务帮助老人。提倡亲帮亲、邻帮邻, 发动社会力量对农村老人开展助养、助医活动。

同时, 下一步在实施农村老年医疗救助过程中, 要进一步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 使农村五保户、特困老人这些“失语症”群体真正掌握有关救助和医疗信息, 规范自身的用药行为, 克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 要进一步争取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学习河北等地经验, 对救助对象在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时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

参考文献

[1]洪大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1]洪大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

[2]周绍斌《.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23.[2]周绍斌《.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23.

[3]穆念河等《.全方位开展农村老年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 2003, 6 (6) .[3]穆念河等《.全方位开展农村老年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 2003, 6 (6) .

[4]张翔等《.贫困地区农村弱势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定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2) .[4]张翔等《.贫困地区农村弱势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定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2) .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篇7

关键词:农村,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现状

1.1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安排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在该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并对医疗救助的对象、救助形式、筹资机制、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界定[1]。为贯彻和落实中发[2002]13号文件精神,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于2003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该文件对农村医疗救助的内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制度安排,自此,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开始建立和实施。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具体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2]。救助办法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标准。对于特殊困难人员,可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1.2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总体发展情况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建立不到6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详见表1),支付医疗救助金的总量和救助人次都有很大提高,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在我国建立。在此制度建立过程中,对于医疗救助的内涵、特征和意义,政府、社会和学者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医疗救助是确保贫困人口生存权和健康权的有效手段,是帮助和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境况的有力支撑,是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底线,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贫困人口进行医疗救助是政府的责任,医疗救助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特性,政府要为此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框架。主要包括:救助申报制度、入户调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张榜公示制度、对象核查制度、基金管理制度等,全面规范了申请、公示、审批、发放救助金等工作程序,实现了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保证了救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资金管理方面,各级财政在“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下开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分户。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调拨、封闭运行。

在资金发放方面,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看病就医的实际需要,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采取“先预付后结算”的方式发放。

2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方面的问题

医疗救助筹资责任主要在政府,但是各级政府具体筹资责任并没有明确。总体上,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来源可分为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其中政府资金又可分为中央政府资金和地方资金。中央政府资金投入需要地方财政配套,但是对于很多中西部地方政府来说,财政收入微薄,勉强维持正常运转,对于整个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不可能太大,各地医疗救助资金虽列入了预算,医疗救助预算实际到位情况并不理想。加之农村救助对象众多,对资金需求量大,农村医疗救助筹资就更加困难。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5700万,占农村人口6%[3]。2007年中央大力加强医疗救助财政投入力度,共投入医疗救助资金33.4亿元,比2006年增长19.1亿元。但是相对于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数量来说,这些资金远远不足,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开支,这些资金无疑是杯水车薪。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06年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17.1万人次,人均资助参合水平19.7元;民政部门资助大病救助241.9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366元[4]。迫于资金压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政部门往往只能替救助对象缴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对于需要医疗服务而没有能力去享受的人来说,这样的救助就失去了价值。同时由于参合有限又会出现资金结余,导致了资金供给不足与结余并存,使有限的医疗救助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金不足与资金结余并存的结果就导致整个农村医疗救助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实际救助工作对资金的要求,制约了农村救助的实施和开展。

2.2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方面的问题

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3号)中一同提出的,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制度,这两个制度的设计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两个制度的配合,为农村的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的衔接并不充分,直接影响了两种制度共同实施的政策效果。

从制度设计层面上看,用医疗救助资金帮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5]。原因是新农合设计了起付线、共付率和封顶线。有很多贫困人口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越过起付线,无法利用新农合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即使是越过了起付线,由于共付率的存在,救助对象无法负担新农合给付后的自付部分。大多数地区的县医院补偿比例为35%~55%,县级医院补偿比例为30%~50%,县以上医院的补偿比例为20%~45%。封顶线的限制使需要大额费用的救助对象收益甚微[6]。这样一来,对于贫困人口来说,一要有钱越过新农合的给付“门槛”,二要能够负担医疗费用中的共付部分,三是封顶线外的费用依然无法自理,所以即便有医疗救助帮其参合,贫困人群要想利用新农合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是非常困难的,就会出现“穷人”帮“富人”支付医疗费用的现象,医疗救助的资金也失去了作用。

从医疗服务利用层面上看,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对医疗服务供方行为制约不能有效衔接。由于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要同医疗服务提供相联系,所以在实践中,获得救助的人员要想获得救助,必须要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和新农合定点医院双定点医院就医,如果患者需要到其他更高级别非定点医院就医那么他就无法获得医疗救助。另外一个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存在的问题是,定点医院费用往往要比非定点卫生室和个体诊所高,这样一来贫困人口迫于报销的压力,无法使用廉价的医疗服务。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控制其费用难度太大,没有形成联合的议价能力,即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对供方制约不足。

从管理层面上看,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衔接不充分。在对贫困人口的救助申请审批和身份认定上,医疗救助与新农合没有统一。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办理手续复杂,而且多采取报销制,两者分开进行,造成程序繁琐和资源浪费。新农合信息网络比较健全,而医疗救助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严重滞后于实际需要,医疗救助没有使用新农合的信息管理系统。

2.3 医疗救助管理水平低

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涉及诸多机构,从制度设计到救助实施,从救助对象的资格认定到申请、审批,再到医疗救助服务,有一长串的机构运作,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新农合管理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等。不同机构对救助过程的相关问题有不同的规定和不同的要求,形成办事复杂、协调困难、管理臃肿、力量分散的局面,在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均会或多或少地为救助对象获得救助造成困难。

多部门管理农村医疗救助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协调困难。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由民政部门主管,财政、卫生、审计部门配合,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民政部门主动性不够,存在着民政部门缺位,其他部门越位的现象。由于分头管理这些部门对医疗救助工作有不同的政策,出现指导不力、推诿扯皮、责任难以认定等问题,不利于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医疗救助的效果。

3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发展对策建议

3.1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方面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救助筹资政策供给,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医疗救助筹资的责任明确,清晰划分筹资比例,实现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共同负责而又有所区别。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部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该承担起主要筹资责任,而县级政府的主要工作在于紧抓救助工作实施,确保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可以参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的专项转移力度,从而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注入更多资金。

在明确公共财政筹资责任的同时,还应该多渠道筹资,广泛动员各方参与,逐步形成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的可持续模式。积极拓宽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筹资渠道,争取彩票公益金支持,依靠社会力量,吸纳社会捐助。在当前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时期,应该明确将公共财政投入作为资金投入的主体,当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发展成熟,社会筹资体系完善和救助功能健全之时,可逐步减少财政资金数额,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可以确保筹资的可持续性,保证农村医疗救助顺利、持续实施。

3.2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支出方面

在目前的农村整体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下,要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作用,应该把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及常见病住院和门诊服务纳入到医疗救助资金支持的范围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破坏性特别大,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健康损坏,而且较小的投入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妇幼保健可以避免产褥期疾病的发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见病的发生几率较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密切相关,将常见病纳入救助范围,可以直接发挥救助资金的作用,提高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医疗保健水平。

3.3 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方面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帮助救助对象缴纳参合费,使其加入新农合,这是两个制度无缝衔接的第一步。对于新农合补偿重点的住院补偿,根据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应该降低或取消新农合的起付线,这是确保贫困人员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的重要条件。在新农合进行补偿时,由于共付率的存在,医疗救助应该对新农合补偿后进行二次补偿,以减轻救助对象个人负担。在新合作封顶线以上部分,如果由于因疾病就医而造成个人或家庭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医疗救助基金应该给予其临时救助资金,帮助这类人员度过难关。医疗救助主要针对大病补偿,所以一般没有设置门诊账户,但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以及人们实际需求来说,医疗救助最好也应该和新农合一样设置门诊账户,以满足救助对象的门诊需求,做到预防为主,可以有效地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的问题,进而实现健康保障和节约费用的双赢。

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对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定点医疗进行监管,如审核其收费、处方等,对于乱收费、不讲信用的医疗机构应该取消其定点机构的资格。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应该重心下移,这样才符合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的定点医疗机构应该统一,以保证由医疗救助支持参加新农合的救助对象在就医后能得到双重补偿。

由于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和新农合参合人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合,医疗救助服务和新农合服务可以实现对接,二者可以共同使用新农合的信息和管理网络。这样在救助对象认定、审核,费用报销等方面会更方便有效。

3.4 制度运行管理方面

农村医疗救助涉及部门众多,各部门各有优势,民政部门作为医疗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该切实负责,全面协调好同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定点医院、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统筹医疗救助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7]。

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梳理救助的步骤,减去或合并冗余的环节,实现医疗救助申请、审批、医疗服务、费用补偿等环节通畅,确保救助对象充分享受医疗救助制度所带来的福利。适当缩减报销过程,对于自付部分费用可以在就诊时直接自付,其余部分在按新农合规定扣除新农合补偿部分后,由医疗救助基金支付,或者由民政部门预支给救助对象或由定点医院垫支,经民政部门审核后再支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载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61818.htm,2008年3月12日.

[2]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载http://dbs.mca.gov.cn/article//csyljz/zcfg/200712/20071200005478.shtml,2008-3-12.

[3]高保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至2148万[N].人民日报,2007-12-12.

[4]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5]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3: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6.

[6]关丽苹.无缝衔接: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7):27.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篇8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1. 完善的法制。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许多国家都是立法先行,使救助活动有法可依。事实上,各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也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英国是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典型国家,其医疗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诞生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在英国,早在1601年伊丽莎白时代就颁布了济贫法,俗称旧济贫法;随着时代的变迁,1834年又颁布了新济贫法。新、旧济贫法虽然不够完善,但是它们一直推动着英国医疗救助活动的实施。1944年,英国制定《国家卫生服务法》,并于1948年在全国实施[1]。从此以后,英国开始实施真正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其中当然包括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在菲律宾,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必须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1987年的宪章规定,国家必须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医疗救助,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1995年颁布的国家健康保险法案规定国家健康保险项目的原则之一就是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健,当然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2]。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医疗救助项目是专门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的计划。

2. 严格的资格审查。

对于享受医疗救助的资格,必须经过相关的资格审查程序。一般都是申请人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然后国家专门机构对申请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在美国,医疗救助者必须接受专门机构的经济调查。如果家庭收入和资产数量确实在规定的限额以下,才有可能获得医疗救助的机会。虽然医疗救助的对象是贫困群体,但是在美国并非所有的贫困群体都能够获得医疗救助,因为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医疗救助制度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贫困群体[1]。根据李小华、董军《美国医疗救助及启示》一文的介绍,美国的医疗救助其受益资格分强制性和选择性两大类。强制性救助的对象包括有资格享受未成年儿童家庭救助(AFDC)项目者、孩子不到6岁、家庭收入处于联邦贫困线(FPL)133%及以下的家庭、社会保障法案规定的接受领养儿童资助者、家庭收入处于或低于联邦贫困线(FPL)的所有未满19岁的儿童等八类绝对贫困人群。

3. 提供医疗服务。

政府向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家公立的医疗机构免费对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二是由政府购买私人医疗服务提供给医疗救助对象。美国的医疗救助项目主要由联邦政府的卫生保健财务局管理,而州级的医疗救助管理机构一般为卫生或人力服务部门[1]。在英国,医疗救助的待遇分全部免费和部分免费两种,根据救助对象的收入状况和应付费用的不同而不同。英国国家医保所承担的疾病中有87种病是完全免费治疗的。特殊的救助对象:如上学儿童、50岁以上老人、失业者、低收入者和孕妇还可以免除NHS中本来需要个人自付的费用,如处方费、牙医费、视力检查费、接受NHS治疗的路费,NHS假发费等[3~4]。

4. 资金筹集。

在美国,医疗救助的所有费用一直以来都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联邦政府拨给州政府的配套经费比例一般在50%~83%,根据各州的人均收入不同而不同。如果州的人均收入比较高,那么联邦政府配套的经费比例就会比较低,反之,如果州的人均收入比较低,那么联邦政府配套的经费比例就会比较高。此外,联邦政府还负担各州50%的管理费[1]。在美国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分担医疗费用,而在日本则不同,国民健康保险中针对低收入人群的50%医疗费用、全部管理费和部分地方补贴都由国库承担。在英国,政府财政资金是NHS的资金构成的主体,占82%,另外12%来自国民保险税,6%来自其他收入[4]。

二、经验借鉴与启示

1. 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制,使救助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

由于中国的医疗救助制度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有关农村医疗救助的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之中[5]。国际经验表明,必须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医疗救助行为。我们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医疗救助法》,以便更好地用法律来规范医疗救助工作,用法律来约束利益相关者,明确规定国家、救助对象和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医疗救助法》不要等到酝酿得非常完善、没有任何疏漏的情况下再出台,毕竟医疗救助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法律存在某方面与实践不完全合拍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即可。就像英国,从1601年的旧济贫法到1834年的新济贫法,再到1944年的《国家卫生服务法》,就是一个法律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过程。总之,实践要求中国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制,使救助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以便更好地维护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展救助资金的筹资渠道。

充足的救助资金是有效开展医疗救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单一的政府筹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医疗救助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的拓展筹资渠道。第一,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主体。同时,各级政府都应把医疗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的下拨救助资金。第二,促进慈善捐助活动社会化和常规化,充分挖掘非政府组织的医疗救助资源。第三,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证医疗救助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严防被挪用,同时要提高救助资

3. 科学、准确地筛选和确定救助对象。

医疗救助资金相对于需要救助的群体而言总是非常有限的,为了把有限的救助资金最有效的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对象身上,就要求对救助对象的筛选上必须准确无误。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的收集。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料共享,来稽查救助申请对象的信息,以保证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其次,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资格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实行动态跟踪监测,根据最新的情况及时调整救助对象,做到救助对象有进有出,实行动态管理。最后,筛选救助对象要实行阳光操作,避免暗箱操作。对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查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整个审查过程都必须向群众公示。要加强监督和惩罚的力度,一旦发现救助对象存在虚报或者瞒报实情、伪造证明材料的情况马上取消其享受救助资格,并规定其终身不能再申请医疗救助。如果发现有工作人员参与造假,对工作人员要予以严厉的行政处分。为了方便监督,可以设立举报电话或者举报网站。

4. 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农村贫困人口由于经济状况非常差,导致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购买必需的医疗服务,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直接决定着其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很好的治疗,久而久之使其健康素质下降,进而使其劳动能力下降,劳动产出减少,从而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医疗救助效果的直接体现,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首先,要适当提高医疗救助待遇水平。提高医疗救助待遇水平使救助对象消费医疗服务的能力提高,直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其次,提供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网点数量要更多,覆盖的范围要更加合理。现实中很大比例的医疗救助对象居住在非常偏僻的村落,交通不便,距离定点医疗机构很远,这样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间接成本,这也是影响到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要客观原因。最后,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效果,提升其自救能力,以便有更强的经济能力来购买医疗服务。

摘要:完善的法制、严格的资格审查、提供可及的医疗服务和筹集充足的资金是国际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的启发是:充足的救助资金是基础,准确地筛选救助对象是关键,完善的法制是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核心,落实政府责任是前提。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国际经验

参考文献

[1]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0-78.

[2]马进,等.菲律宾卫生系统对中国弱势人群医疗救助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6,(1):76.

[3]李小华,董军.国外医疗救助政策比较[J].卫生经济研究,2006,(10):17.

[4]石祥,周绿林.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7,(11):78-79.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来源于重庆市黔江区、秀山县的4个乡,每个乡2个村共计8个村的296名特困和非特困农户,采用问卷调查。

1.2 资料统计方法

对发放的问卷调查全部录入EXCEL表格,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其中特困户家庭成员151人,非特困户家庭成员145人,特困户成员是指调查村里和民政部门已经确定的特困户家庭的成员;非特困户成员指同村的农民,尽量平均选择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的农户成员。

2.2 特困受益人群的确定方法

确定特困人口医疗救助收益人群的基本程序为:推荐、张榜、审查、批准四个过程。其中推荐特困户在这四个基本程序中是保证公平性最为重要的环节,对确定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受益人群的方法有决定的影响,而其他程序基本相同。因此,将不同推荐受益人群的方法作为确定特困人口医疗救助收益人群的方法。问卷调查发现,确定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受益人群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村民大会推选、村委会指派 、少数村民代表与村干部指定 、县乡领导指定等形式。表1为调查的已经确定的145名特困农户推荐的方法,以为村委会指派为主要方法,其次是少数村民代表与村干部共同指定。

2.3 村民对评选方法的知晓情况

村民对评选方法的知晓情况反映了当地对农村贫困医疗救助的宣传情况,同时也表示信息公开情况,间接反映公平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评选方法村民对医疗救助的知晓情况是不同的,其中以村民大会推选为知晓率最高,其次是少数村民代表与村干部指定(χ2=297.443,P值<0.0001)。见表2。

2.4 不同确定方法的公平性比较

根据国家财政、民政和卫生部三部委要求把农村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服务的人员作为救助对象[2] 。因此, 医疗救助的公平性首先是将最贫困的村民纳入救助的范围,已经确定的受益人群是否真正属于贫困户就作为判断公平性的重要依据。

2.4.1 评选方法的公平性

虽然各地民政部门有关于农村特困户的标准,如黔江某乡为收入800元/人.年,粮食500斤/人·年,但实际推荐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以及收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用计量的方法较为复杂,以这些数据作为推荐的依据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评估推荐方法的公平性采用了村民认可度为主要依据。

2.4.1.1 评选方法的总体公平性评价

对确定方法总体公平性评价,在调查地区的4种方法中,以全体村民大会推选为最高,其次是少数村民代表与村干部指定(χ2= 269.1519, Ρ值<0.0001)。见表3。在调查中不清楚的主要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贫困户和一些与项目关系不大的人,他们对整个医疗救助知之甚少,所以无法评价。

2.4.1.2 小组讨论村民的认可度

村民的认可度是村民对已经确定的受益人群是否为村里的特困户的符合程度的认同,符合程度越高说明村民的认可度越好,该推荐方法的公平性越强。调查发现村民认可度以全体村民大会推选为最高,其次是少数村民代表与村干部指定。见表4。

2.4.2 确定方法的难易度

确定方法的难易度是村民对以上4种方法的可操作性的评价,调查发现村委会指派与县乡领导指定等形式最为容易(χ2= 239.3852,P值 <0.0001)。见表5。召开村民大会较难的原因主要是村社调整后幅员变大,年轻力壮出外打工,村干部威信不高有关。

3 讨 论

在我国农村地区大规模进行的医疗救助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贫困状况和解决社会的公平性外,也为我国农村卫生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为我国实现和谐社会迈出了关键一步,但由于是第一次在贫困农村大面积的开展,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之我国特殊国情,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复杂,农村特困人群家庭状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不出现问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救助的公平性和救助的利用问题。公平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保证医疗救助制度真正受益于贫困人群是政府在社会卫生建设领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3]。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的目的是改善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保障贫困人口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的权利,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是我国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本研究结果显示,要实现医疗救助的公平性,首先必须保证确定医疗救助的对象的准确性,因此,确定医疗救助对象的方法尤为重要。乡村干部推荐医疗救助对象的方法虽然较为容易,但由于部分乡村干部素质不高,加之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在调查中发现特困人群中存在着村社干部的亲朋好友,少数个别地区存在着村社干部违规,将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家庭纳入特困受益人群。建议各地在实施医疗救助应结合当地情况,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平、可行、可操作、管理简便等方法来确定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受益人群。以县(区)为单位,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准确的基线调查基础上,确定救助受益人群的比例;根据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分配救助人群的指标;最后,有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共同组成的推荐小组,其中建议村代表的数量不低于村民总数的5%,依据家庭的贫困状况和最穷的家庭首先进入,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如果有慢性疾病病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纳入救助对象,确定受益的贫困家庭。

由于贫困农村贫困医疗救助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地区贫困人群的医疗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医疗救助的公平性问题,构建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宣传,提高医疗救助的社会效益。由于地域条件差别,普遍农民的文化程度有限,乡村干部素质较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医疗救助制度的健康实施。

摘要:目的:分析国家实施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不同确定受益人群方法的公平性,提出适宜的确定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2个区县的4个乡8个村医疗救助进行研究。结果:确定农村特困医疗救助受益人群有4种方法,而不同方法对医疗救助的公平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村民代表与村干部共同提出的受益人群的方法比较公平,也适宜农村地区。结论:确定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受益人群的方法必须保证公平,同时确定的方法又不能太复杂,适宜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医疗救助,受益人群,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李娟.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09;(5):39.

[2]吴建,张亮.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确定中的公平性测度[J].中国卫生经济,2007;(6):71.

上一篇:竹纤维织物下一篇:职能的回归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