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件

2024-04-16

华中师范大学文件(精选6篇)

篇1:华中师范大学文件

新疆师范大学文件 新师学字[2011]19号

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评 选 办 法

(经2011年11月24日校长办公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学生,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和“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弘扬 “感恩、自信、坚韧、担当、拼搏、奉献”的新疆青年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激励育人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创新、创效、创先的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努力营造我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二、评选及奖励原则:

1.凡属我校计划内普招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在德、智、体方面表现突出,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可依据本办法参加评选。

2.学校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奖励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突出精神鼓励的原则,学生所获表彰记入学生档案。其中,给予荣获“标兵班集体”、“红旗团支部”的集体各奖励1000元;荣获“新师十佳学子”的学生奖励3000元/人;荣获 “青年五四奖章”的学生奖励1500元/人。

3.评选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批人,树立一批典型带动一群人的评选原则。

4.坚持学院层面的评选表彰与学校层面评选表彰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学院评选、民主推荐的程序,学院评选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方可参与学校层面的评选活动。学院层面的评选项目和内容可参考学校评选的相关内容。

三、评选奖项:

1.本办法中的各奖项设置均为校级表彰奖励。

2.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先进集体”下设:“标兵班集体、红旗团支部、先进学生会、十佳社团”四个奖项;

3.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先进个人”下设:“新师十佳学子、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文体艺术先进个人、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七个奖项。

四、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先进集体”的评选条件:

(一)参评的基本条件:

1.能够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和宗教影响,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2.组织健全,班子稳定、团结、有朝气,群众基础扎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团结和带动同学积极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能认真、及时并出色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

3.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在学年内无违纪、违法现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标兵班集体”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班主任管理有方,深入学生群体,联系密切,班级管理规范,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班风良好,;班委会和团支部工作密切配合,班干部团结实干,以身作则,表率作用强,班级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3.班级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民族团结,尊敬师长,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校园及公共场所内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在学风建设方面有目标、有措施,同学思想活跃,有积极上进的良好风气。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秩序好,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班级互帮互学开展得好,对后进生有切实可行的帮学措施;班级学年考试成绩较高,学术竞赛活动获奖率高。

5.在开展第二课堂方面,班级科技、学术、创新风气浓厚,群众性活动丰富多彩,同学参与意识强烈,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积极参加并配合学校、院、系举办的各种活动,认真完成院、系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成绩,多次荣获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6.寝室卫生保持整洁,就餐和就寝秩序良好,早操出勤率高,质量好,教室、宿舍、卫生区清洁,在评比中名列前茅。

(三)“红旗团支部”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团支部和班委会工作密切配合,能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班子稳定、团结、有朝气,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密切联系团员青年,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细致到位,成效显著。

3.支部工作制度健全,组织生活规范,坚持“三会两制一课

一册”制度,在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能够出色地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成绩突出。

4.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团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色,学生参与广泛,活动的针对性、教育性强,团员青年文明程度、道德素质较高。

5.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团支部推优入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质量高。

6.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及各项比赛,比赛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在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突出成绩,多次荣获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四)“先进学生会”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能够按照学校党委、团委、学生联合会、学院党总支、分团委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三个自我”作用,做好各项工作。

3.学生会组织换届及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4.能够理顺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归属关系,贯彻落实相关工作。

5.积极组织动员学院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6.努力促进学校学风、校风建设,效果明显,成绩突出。

(五)“十佳社团”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部门的工作,在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3.社团组织换届及时,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责权明确,社团学生干部工作高效务实,管理到位,能严格遵

守校社团联合会的考评工作。

4.指导单位、指导老师对所指导社团的管理、指导、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到位,效果明显。

5.特色活动开展有新意,吸引力强,教育和实践意义突出,活动宣传到位,能吸引各族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纪律性强,活动效果明显等。

五、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

(一)参评的基本条件:

1.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思想武装头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2.模范遵守国法和校规校纪,道德品质优良,讲文明,有礼貌,待人热情大方,举止文雅,仪表端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生活节俭,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3.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协作,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组织和参加校、院、班级的各类活动,在师生中有一致的好评,在广大学生中具有较高威信。

4.热爱所学专业,学习目的明确,自学能力和拼搏精神强,学无不合格科目。

5.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参加早操和体育课,体育成绩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新师十佳学子”评选的具体条件:

“新师十佳学子”是新疆师范大学授予青年学生的最高荣誉,颁发给德才兼备、贡献突出,并在校级以上各项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本、专科生、研究生。

被推选人应具备先进个人参评的基本条件。同时,学年学习习近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并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项以上(含两项),方可参加评选:

1.本科生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文学艺术作品的(不少于2000字),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500字);

2.专项科技发明、创造已获国家专利权;

3.以个人或团队形式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专业技能类比赛,获三等以上(含)奖励;

4.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校级或国家级奖学金;

5.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自治区级奖励;

6.在社会工作中有开拓创新精神,受到两次以上(含两次)校级奖励,或受到自治区级以上(含)奖励;

7.其他突出成绩。

(三)“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的具体条件:

“青年五四奖章”是由新疆师范大学授予共青团员的最高荣誉,颁发给政治进步、品德高尚,并在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共青团员。

被推选人应具备先进个人参评的基本条件。同时,学年学习习近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并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项以上(含两项),方可参加评选:

1.以个人或团队形式代表学校参加自治区或国家级大学生文化、艺术类赛事,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含)奖励;

2.以个人或团队形式代表学校参加自治区或国家级各类体育竞技类赛事,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含)奖励;

3.在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事迹突出,并取得一定社会效应;

4.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校级或国家级奖学金;

5.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自治区级奖励;

6.在社会工作中有开拓创新精神,受到两次以上(含两次)校级奖励,或受到自治区级以上(含)奖励;

7.其他突出成绩。

(四)“优秀学生标兵”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学习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

2.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学风严谨,态度端正,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3.在科技创新、社会工作或文体艺术等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并取得一定成绩;

4.国家级HSK或MSK、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考试,成绩排名同年级前列。

(五)“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学年学习成绩平均分75分以上; 2.热爱学生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骨干,表现优异并得到广大同学认可,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

4.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工作认真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社会活动能力,识大体、顾大局。

(六)“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自治区、校级各类科技创新类赛事中获奖,或在校级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申报中立项。

3.发明创造、设计等成果得到实际应用或取得专利。4.在学校认定的国内外正式学术期刊、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著、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和其它作品等;

(七)“社会工作先进个人”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无,偿的为家乡服务、为社会服务,并有突出表现;

3.在社团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有表现优异,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八)“文体艺术先进个人”评选的具体条件: 1.符合评选的基本条件;

2.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能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文艺活动,并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六、评选办法。

(一)标兵班级体、红旗团支部:由各班级进行民主推荐,分团委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酝酿提名,获提名的单位需填写学生“先进集体”登记表,并报送详细事迹材料(包括机构构成、特色活动、模范表率、奖励、奖项等),由校团委审核后,组织提名单位参加评审答辩会。评审委员会依据当年表彰计划,提出公示名单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二)先进学生会:由校学生联合会进行民主推荐,秘书处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酝酿提名,提名的学生会需填写学生“先进集体”登记表,并报送详细事迹材料(包括组织机构、活动事迹、奖励、奖项等),经校团委审核后,组织提名单位参加评审答辩会。评审委员会依据当年表彰计划,提出公示名单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三)十佳社团:由校社团联合会进行民主推荐,秘书处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酝酿提名,提名的社团需填写学生“先进集体”登记表,并报送详细事迹材料(包括组织机构、活动事迹、奖励、奖项等),经校团委审核后,组织提名单位参加评审答辩会。评审委员会依据当年表彰计划,提出公示名单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四)新师十佳学子、青年五四奖章:由各班团支部召开支

部会议进行民主推荐,分团委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酝酿提名,提名的个人需填写学生“先进个人”登记表,并报送详细事迹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事迹材料、成绩报告、模范表率、奖励、奖项等),由校团委审核后,组织提名单位参加评审答辩会。评审委员会依据当年表彰计划,提出公示名单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五)评审答辩会由自述、PPT展示、评委提问、观众提问等环节组成,评审委员会的工作由团委牵头,成员由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各学院的相关领导组成。

(六)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文体艺术先进个人、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由班团支部、相关学生组织进行民主推荐,分团委及相关学生组织的指导单位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酝酿提名,提名个人需填写学生“先进个人”登记表,并附详细事迹材料、学成绩报告单、各种奖励证书复印件,由学院及相关单位统一上报校团委,后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七、各奖项的具体指标分配、评审答辩会和表彰大会的时间均以学校当年下发的文件为准,解释权属校团委。

二O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题词: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评选办法 抄送:团委

新疆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1年12月5日印发

共印:汉文三O份

篇2:华中师范大学文件

师校发〔2009〕56号

北京师范大学

关于印发《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为适应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岗位聘用工作,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现予以印发。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学校 教师 岗位设置 条例 通知

送: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常委;校长、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9年12月24日印发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适应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岗位聘用工作,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根据教育部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国家关于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专业技术岗位数量不低于学校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中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的比例为2:3:4:1。在学校岗位设置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院、系等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应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0%,管理岗位数量不超过岗位总量的10%。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建设平台及基地等的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可做适当调整。

每年的教师高级岗位具体设置方案由学校教师聘任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组织院、系等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论证,并审议制定。

第三条

教师岗位包括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实验教学等岗位。

教师正高级岗位包括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实验)师;副高级岗位包括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实验)师;中级岗位包括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实验)师;初级岗位包括助教、研究实习员、助理工程(实验)师和技术(实验)员。

第四条

教师岗位聘用工作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凡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定、纪律,具有良好的品行操守、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备完成受聘岗位任务所需的专业素养、能力或技能条件,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完成学校、受聘单位规定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第六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严肃学术纪律,倡导良好学术道德,教师岗位聘用工作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

教师正高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第七条

应聘者受聘现岗位期间考核合格。具体按照《关于调整院、系(所)教职工考核工作的决定》(师校发[2008]52号)执行。

第八条

学历及任职年限。应聘者须具有博士学位,受聘副高级岗位满5年;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应聘者,由单位推荐、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后,可适当降低受聘副高级岗位年限的要求;术科类特别优秀应聘者可具有硕士学位,且受聘副高级岗位须满8年。

第九条

教学科研工作。应聘者可选择下列两类条件中的一类:

(一)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实验课年均2门,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年均1项;或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实验课年均1门,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年均2项。有本科教学任务单位的应聘者须承担本科教学工作。

受聘现岗位期间承担教学科研项目2项。其中,以第一主持人主持纵向项目(含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正式委托项目)1项,或以第一主持人主持到校经费50万元(理工科)、25万元(人文社科)的横向项目。

(二)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年均400学时(含)以上;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3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教学科研项目1项(校级立项项目可计入)。

第十条

代表作。应聘者须提交受聘现岗位期间取得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代表作品3项。

第三章

教师副高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

应聘者受聘现岗位期间考核合格。具体按照《关于调整院、系(所)教职工考核工作的决定》(师校发[2008]52号)执行。

第十二条

学历及任职年限。应聘者须具有博士学位、受聘中级岗位满3年,或具有硕士学位、受聘中级岗位满5年。

第十三条

应聘者达到应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应外语水平。第十四条

教学科研工作。应聘者可选择下列两类条件中的一类:

(一)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实验课年均1门,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年均1项。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实验课年均不足1门的应聘者,须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年均2项。有本科教学任务单位的应聘者须承担本科教学工作。

受聘现岗位期间承担教学科研项目2项,其中主持纵向项目(含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正式委托项目)1项,或主持到校经费20万元(理工科)、10万元(人文社科)的横向项目。

应聘者可选择下列6项成果中的2项以折算教学科研项目1项(用于折算的成果不再计入受聘现岗位期间取得的成果项数内):

1.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译著、古籍整理)1部,或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译著、古籍整理)2部;

2.主编出版教材1部或参编出版教材2部; 3.取得经授权的专利1项;

4.取得经省部级(含)以上部门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1项; 5.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项;

6.以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发表创作作品1部,或参加省部级(含)以上政府部门、国家级专业协会或学会组织的展览、公演、赛会1场/次。

(二)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年均300学时(含)以上;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2项;参与教学科研项目1项(校级立项项目可计入)。

第十五条

代表作。应聘者须提交受聘现岗位期间取得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代表作品2项。

第四章

教师中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第十六条

应聘者受聘现岗位期间考核合格。具体按照《关于调整院、系(所)教职工考核工作的决定》(师校发[2008]52号)执行。

第十七条

学历及任职年限。应聘者须具有硕士学位、受聘初级岗位满2年。

第十八条

应聘者达到应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应外语水平。第十九条

教学科研工作。应聘者可选择下列两类条件中的一类:

(一)受聘现岗位期间每学年参与教学辅助工作;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年均1项;参与教学科研项目1项。

(二)受聘现岗位期间独立承担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年均200学时(含)以上;取得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类形式成果1项;参与教学科研项目1项(校级立项项目可计入)。

第二十条

代表作。应聘者须提交受聘现岗位期间取得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代表作品1项。

第五章

教师初级岗位聘用基本条件

第二十一条

应聘者须具有硕士学位、初期工资执行期满,或具有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学历者、一年见习期满,且考核合格。

第二十二条

应聘者须完成受聘单位规定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

第六章

教师岗位聘用程序及聘用工作纪律

第二十三条

教师岗位聘用程序

(一)公布岗位。学校向校内外公布经学校教师聘任委员会审核批准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

(二)个人申报。应聘者向聘用单位提出应聘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三)资格审核。院、系等单位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应聘者的相关材料,公开展示应聘者各项成果,并将审核合格者材料报相关职能部门复核通过后交人事处。

(四)单位教授委员会或聘用推荐组评议。院、系等单位成立由全体教授或教授代表组成的单位教授委员会,或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和获聘教师高级职务的在岗人员组成的单位聘用推荐组。单位聘用推荐组一般由7-9人组成,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教师不得少于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二。单位教授委员会或聘用推荐组的成员名单须在本单位公示后报学校教师聘任工作办公室备案。

单位教授委员会或聘用推荐组召开全体会议,审核应聘者的学术成果等材料、听取应聘者到会述职报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确定向学科评议组推荐的应聘中级岗位人选,并按照1:1.5的比例确定送校外同行专家评议的应聘高级岗位人选。

(五)校外同行专家评议。应聘正高级岗位者需送5名校外具有正高级职务同行专家评议,应聘副高级岗位者需送3名校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同行专家评议。同行专家评议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级程序。正高级岗位应聘者的同行专家评议由学校教师聘任工作办公室组织外送和回收,副高级岗位应聘者的同行专家评议由院、系等单位组织外送和回收。

(六)学科评议组评议。学校组织9-15名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岗人员成立学科评议组,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1/3。学科评议组全体会议审议应聘者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听取正、副高级岗位应聘者到会述职报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等额确定推荐人选。

(七)学校教师聘任委员会评议。学校教师聘任委员会全体会议根据学科评议组的推荐意见,对正、副高级岗位应聘者进行综合评议,择优确定最终聘用人选。

(八)公示和申诉。各级教师岗位聘用组织须以适当方式公示评议、推荐结果,公示期为一周。在公示期间,各级教师岗位聘用组织受理聘用工作中的申诉。

(九)签订《岗位任务书》。学校和院、系等单位与新聘用人员签订《岗位任务书》(《聘用合同书》的附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聘用期限一般为5年。接近退休年龄或已获准延聘的高级职务人员,其聘期不超过退休年龄或延聘期限。

第二十四条 教师岗位聘用工作纪律

(一)各级教师岗位聘用组织每次会议的出席者须达到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方为有效,赞成票须达到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方为通过,不设委托票。如有必要,可以预投票,预投票次数不得超过2次。如对会议结果有异议,须由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含)以上提出,并经全体成员的半数以上同意,可予重新评议一次。

(二)各级教师岗位聘用组织成员要严格按照聘用程序和聘用条件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且对聘用工作负有保密责任。

(三)教师岗位聘用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在岗位聘用和评议工作中凡涉及本人或直系亲属的,相关人员须回避。

(四)应聘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纪律,或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不予以聘用。

第七章

教师岗位续聘

第二十五条

聘期内考核合格,且满足本办法中关于相应教师岗位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或在学科和队伍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受聘者可续聘现岗位。

第二十六条

凡满两个聘期,且聘期考核合格的高级岗位受聘者,自第三个聘期始,聘期内考核合格即可直接续聘现岗位。

第二十七条

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受聘者,原则上给予1年的缓聘期。缓聘期后考核仍不合格者,降聘至低一级岗位。

第二十八条

在校部机关、院、系等单位担任正处级(含)以上管理职务的教师岗位受聘者,聘期考核所需教学工作量减免;在校部机关、院、系等单位担任副处级管理职务的教师岗位受聘者,聘期考核所需教学工作量减半。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应聘者所取得的各类形式成果包括: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被国际学术会议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包括译著、古籍整理)、教材,省部级(含)以上教学科研奖励,经授权的专利,经省部级(含)以上部门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取得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被采纳的国际或国内行业标准,被省部级(含)以上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正式出版、发表的创作类作品,参加省部级(含)以上政府部门、国家级专业协会或学会组织的展览、公演和赛会等。

著作、教材等以封面、版权页署名为准,获奖以获奖证书或作品的版权页为准,教学科研项目以在学校相关部门备案的任务书、合同书或委托书为准。其他成果形式均须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条

本条例中各级教师岗位聘用的代表作品要求按《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聘用代表作品目录》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指:以第一完成人在Science、Nature及具有与其相当影响系数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或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重大效益等。

术科类特别优秀应聘者是指:业务水平较高,业绩突出,以第一完成人在省部级(含)以上政府部门、国家级专业协会或学会组织的展览、公演、赛会获得奖励,或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等。在学科和队伍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是指:主持建设、建成国家或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在创新群体、人才引进和优秀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取得突出贡献;在名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

第三十二条

为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应聘者承担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工作1年可折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1项(至多可折算2项)。

第三十三条

院、系等单位可在不低于本聘用条例的规定前提下,根据本单位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岗位聘用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由学校教师聘任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条例不符的以本条例为准。

篇3:华中师范大学文件

本文试着分析美国密歇根大学 《文件管理手册2002版》(RecordsPolicyandProceduresManual2002)(以下简称《手册》)的特点,以期管中窥豹,对美国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方式做一个大概的了解。《手册》由学校本特利历史图书馆档案文件项目组(University Archives and Records Program)制定,本文提到的是于2002 年9 月发布的第二版,也是目前密歇根大学使用的版本(第一版发布于1993 年1 月)。《手册》相当于国内高校的档案管理办法,内容涵盖了国内高校所称的档案归档范围。

一、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简介

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以下简称本特利)是美国最大、最成功的学校档案馆之一[1]。由密歇根大学董事会1935 年宣布成立,当时的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密歇根大学的官方档案馆,二是保存密歇根州发展过程的一些历史资料[2]。根据密歇根大学董事会1993 年11 月修改的学校制度,其中明确规定本特利历史图书馆将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管理单位,一方面负责保存密歇根历史档案,一方面承担学校的文档管理工作。因此,虽然名为历史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档案馆[3]86。

该馆由一位经由校长提名、董事会任命的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向董事会以及分管学术的副校长汇报工作。同时,主任由五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协助开展制定有关预算、宣传、分工、馆藏等方面制度的工作。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也由校长提名,董事会委任,任期五年,每个成员任期时间不一致,要保证每年有一个委员空缺进行轮换[4]。

密歇根大学(创办于1817 年)与密歇根州(1805 年成为联邦的领地,1837 年成为联邦的一个州)几乎同时成立,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本特利历史图书馆馆藏非常丰富。目前,馆藏来自超过一万个个人或者组织,并且这个数量每周都在增长。现有馆藏包括45000 英尺排架长度的原始文件,10000 张地图,80000 卷资料,1500000 张照片(其中一部分馆藏)。另外,还有一部分特色馆藏,即学校体育部的档案,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便于利用的体育档案之一[5]。

如此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馆藏也吸引了大批研究者来此查阅利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学者、作家、教授、社区居民来本特利挥洒自己的创作热情,至今研究成果包括1700 多部公开出版的书籍,上千篇研究论文、荣誉学位论文、个人家族史等。此外,每年还有超过一千名来自本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以研究其馆藏作为课程作业[6]。本特利还设立了奖学金支持与馆藏有关的特殊领域的学术研究。例如建筑史研究、需要用到馆藏的博士论文或者博士后研究等[7]。这使得本特利有着鲜明的学术研究特点,给人的感觉既是档案馆更是学术机构[8]23。

二、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档案馆《文件管理手册》内容简介

《手册》是日常整理、保存现行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操作依据;也详细介绍了学校各单位做好非现行文件管理的义务,并罗列了各单位应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清单;同时对有使用限制、内容涉及隐私、特殊载体等类别档案的管理作了相关规定。

《手册》共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说明了大学档案馆的职责以及本特利档案的主要形成单位(来源)。第二部分授权,规定了权利与义务,说明文档管理和利用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规定。第三部分利用制度,主要说明几类特殊文档的利用规定。第四部分全校各单位文件管理程序,规定了学校各类机构, 包括主要行政机构(centr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院系(colleges and schools),部门、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中心、项目等(departments,institutes,libraries,museums,centers,and programs),特殊委员会(extraordinary committees),校园问题委员会(campus-wide issues committees),教职员工和学生委员会及相关组织(faculty and student committees and organizations)的义务和归档范围,归档范围罗列了每个单位该归档的部分,同时列出了无需归档的几类文件。第五部分几类特殊文件的管理程序,包括电子文件、财务文件(financial records)、审批文件(grant records)、病人/客户文件(patient/clientrecords)、人事文件(personnel records)、学生教育记录(student educational records)。第六部分文件中心,说明了文件中心库房的接收范围和日常管理、利用相关规定。第七部分档案馆职责,接收档案,提供安全的管理和维护,编制检索工具提供利用。第八部分附件,说明文件在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非现行阶段的管理方法,并规定了文件向文件中心或者档案馆移交过程中整理、打包、运输等事宜的责任划分和具体操作方法。

《手册》内容的重点放在第四、五两个部分,详细地说明了各单位及各类文件归档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同时也涉及了前端现行文件阶段的管理以及档案的利用问题,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时间跨度上看,涵盖了从现行文件到半现行文件再到档案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体现了文件在不同形态下管理场所的变化,从文件形成者到文件中心再到档案馆;从档案类别上看,《手册》特别注重对电子邮件、网络出版物、办公系统中的电子文件、网页文件等电子化的文件资料的收集。同时,《手册》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明确了文档管理中各方的责任义务,理清了学校各单位及各类特殊文档的管理流程,有利于保证文件全生命周期的无缝管理,提高文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档案馆《文件管理手册》特征分析

1.体现了很强的专业理论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来源原则是西方档案学的两大支柱理论[9]57。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由于其价值形态的变化,在服务对象、存放场所、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当文件进入生命的最后归宿———档案馆,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原则是来源原则,尊重来源、尊重全宗、尊重档案的原有整理方式是三大铁律。这一方面说明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是直接相关而非割裂的,前者质量直接影响后者;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文档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从《手册》的内容来看,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其开宗明义在第一部分说明里就明确了文件可能产生的各种渠道,也就是档案的主要来源(形成者),包括机构、人物、重大活动。机构包括上文罗列的各类机构;人物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重大活动包括重大事件、校园活动、校友活动、重要文体活动等。值得提出的是,《手册》将“活动”这种概念性存在也作为档案的来源之一,是对新来源思想[10]21的运用。将文件的形成者当成档案来源来考虑从思想上体现了文件生命周期论和来源原则论;从实践上一方面有助于档案收集工作的开展,确保入馆档案的完整、齐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入馆档案的整理、分类,保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混杂,保持同一来源档案的有机联系。

再者,《手册》在内容上虽然没有按照从文件产生到移交档案馆的过程来安排,但实际上说明了文件在形成单位的日常管理方法,比如按年度组织文件,用色码(color code)来标识不同年度,由专人执行,并根据文件的使用频率和本单位的可用空间,以及文件的价值考虑文件的去向。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决定文件去向的依据,即上文提到的第五、第六部分;当决定了文件的去向后,专门介绍了文件中心、档案馆的职责和接收程序,同时说明了进入文件中心或者档案馆的文件/ 档案的利用规定。实际上《手册》是将文档管理的全过程拆成了文件形成单位、文件中心、档案馆这几个阶段,然后分别给予解释说明。这是对两大思想的遵从,也是运用。

2.管理流程化,操作性强。《手册》内容针对的是文件到档案的全程管理,同时,落实到业务实践方面则是依据文件价值状态的变化分阶段、按流程进行的。每个流程涉及的责任是什么,由谁负责,如何操作都非常清晰和可操作,见表1。

具体流程本文将以院系(colleges and schools)为例对归档过程予以叙述。《手册》规定每个院系应安排一名工作人员(records officer)负责文件的日常管理,并定期与本特利相关工作人员咨询相关归档移交事宜以及文件处理过程中不明确的问题。作为归档依据的归档范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需向档案馆移交的文件,罗列了以下文件:a.院长的重要文件;b. 院长的信件;c. 涉及本单位的评论文件,包括鉴定类文件;d.行政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记录;e.报告,包括年度报告;f.募款计划文件;g.照片,尤其是具有本院系标识的照片;h. 本院系的公开出版物,包括通讯录等;i.视听类材料等。副院长或者委员会领导产生的文件,若文件内容涉及相关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也需要向档案馆移交。不需要向档案馆移交并且在其行政价值消失后需要销毁的文件包括:a.复制件;b.有关房间调度、出差安排等日常性文件和信件;c. 本院系收到的非本校印发的用以参考的材料;d.非本院系自己产生的全校性普发文件;e.日常的财务文件。本单位产生的其他特殊类文件,包括财务文件参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根据这个列表,院系文件管理人员将相应文件定期移交给档案馆。同时,其他没有永久历史价值的,但按照法律要求需要留存一段时间的则经由本特利审核进入文件中心。

由此可见归档范围的列表简单明了,指向明确,又通过不需归档的部分排除了重复件、普发性文件和非本单位产生的文件。这种有序的日常文件管理、“以我为主”的归档原则在方便归档的同时,从源头上杜绝了大量的重件,客观上有助于归档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起到了有效控制档案的进馆数量和质量。

3.重视特殊类别档案的管理。《手册》中提到的特殊类别档案包括特殊介质类,也包括由于文件内容需特殊对待的档案类别。特殊介质类包括电子文件,即电子邮件、网络出版物、网页文件、办公系统中产生的文件等,口述历史磁带或者音频; 特殊内容类包括财务文件(financial records)、审批文件(grantrecords)、病人/ 客户文件(patient/client records)、人事文件(personnel records)、学生教育记录(student educational records)等。《手册》分别辟了小章节说明这些类别档案的管理方法和法律依据。其中《手册》详细地介绍了电子文件的组织方法(如结构化的目录结构)、如何长期保存(长期保存计划、如何迁移等)、保存介质(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等)以及如何向档案馆移交(FTP、物理存储介质如CD等方式)。并且说明了对电子文件进行这些活动时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保存条件。

档案内容多样化是实践多元化的体现,而档案介质的变化则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手册》对电子文件的特别关注是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也是高校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所需要的。信息时代,档案来源从介质上来看,电子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摘要:文章介绍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及其《文件管理手册》(Records Policy and Procedures Manual 2002),分析了《文件管理手册》的特点,以期管中窥豹,对美国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方式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高校,密歇根大学,归档范围,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1]http://bentley.umich.edu/about/directors-note/

[2]http://www.lib.umich.edu/bentley-historical-library

[3]徐玉清.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大学档案馆——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J].档案学研究,1991(3).

[4]http://regents.umich.edu/bylaws/bylaws12.html#7

[5]http://bentley.umich.edu/about/directors-note/

[6]http://bentley.umich.edu/about/directors-note/

[7]http://bentley.umich.edu/using-the-archives/research-fellowships/

[8]薛春刚.研究型档案馆——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考察记[J].档案与建设,2005(2).

[9]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两大支柱理论发展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4(1).

篇4:华中师范大学文件

欧盟一向高度重视大学在实现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知识经济体和知识社会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欧盟主张,大学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快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并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反过来,产业能够帮助大学重新改革课程和管理体系,并可为办学提供经费资助。

欧委会先后于2008年2月和2009年2月举行了两届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特别是第二届论坛吸引了大量利益相关者参与。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尤其必要和迫切。目前欧盟实施的项目中,虽然有一些大学与企业成功合作的经验,但是这些合作一般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首先,合作的层次在成员国、大学乃至学科之间都很不平衡。其次,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大学和企业两者管理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制定了全校层面与企业合作战略的大学极少。在欧盟,很多成员国的法律和财政制度对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并没有提供明显的支持,有的甚至制造了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委会出台政策文件,对近年来举行的两次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以及鼓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进行总结,理清困难与挑战,总结成功经验,对论坛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并为推动大学与企业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续政策。

一、问题与挑战

1. 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

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劳动力的资格水平与创新精神。欧洲未来需要更多具备较高资格和创新精神的大学毕业生,而企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成为课程改革和学习方法革新的重要考虑。

(1)各种层次的课程都应呈现“T”型结构,即植根于某一学科领域,同时与行业和其他学科开展合作与交流。

(2)改善测试方法,使之适应于对学习和能力的评估。

(3)入学标准和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发掘非常规学习背景学习者的潜力,包括返校培训的成人。

(4)在教育和科研上加大学科内和跨学科的沟通。

此外,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认证体系都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课程与社会及经济的关联性。认证机构在吸纳学界代表的同时,也应该有商界和社会各界的代表。

2. 培育创业精神

2007年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2007)的分析数据显示,欧盟的创业精神已经落后中国2~5倍。欧盟较弱的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其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就业的能力。

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创造激励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和教师定期向企业流动,而企业界人士经常到大学交流有助于创业文化的形成。在现有合作形式基础上,研讨会、实习体系、项目合作制等应该继续延伸扩大。学生应尽早从校企交流中获得有益的学习机会。同时,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教师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创业是社会进步、增加就业与改善福利的根本。

(1)需要对大学管理体制和领导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大学发展创业文化。

(2)创业教育必须统筹全局,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并遍及所有学科领域。

(3)大学必须吸收企业家和商界代表参与创业课程的教学,例如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4)教授与教师应该接受相应培训,并且与企业界保持联系。

3. 知识转化:把知识转化成工作

欧洲在知识的创造上成绩显著,但是大学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层次还亟需提高。

(1)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让需要建立一个合作和互谅的总体框架,包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项目以及推进人员交流。

(2)大学应该鼓励学科之间开展合作,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

(3)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应该对知识产权管理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的战略规划。

(4)中小企业在与大学合作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应该引起更广泛的注意。

大学应该主动接触中小企业。对于大学而言,设立知识转让办公室有助于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成为大学与私营企业间的平台和接口。

4. 促进国家之间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交流

欧洲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互动和交流非常缺乏,应该继续鼓励推行实习制度、科研流动计划和合作研究项目,使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所有学科课程的必要内容,并且能够获得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学分支持。

流动计划应该将大学里的学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考虑在内,以此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网络。让他们直接接触企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并预测企业界对于培训和创新不断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大学的办学过程,如进入董事会,参与设计科研计划、录取新生、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等,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教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1)大学和企业都必须认识到,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的流动都非常重要并应加以推广,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大学的实习计划中。

(2)应该引进法律框架,为大学与企业的交流提供支持和保障。

(3)学术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向企业的流动应该被认可并给予认证。

5. 让大学更加开放以实现终身学习

不仅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需要提高就业能力,那些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也需要技能升级,这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尤其必要。

(1)大学应在其办学宗旨和策略中融入终身学习的理念。

(2)技术的升级和更新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企业加以认可。

(3)终身学习应该由大学与企业合作推进,大学仅凭自身无法独立设计和推广。

6. 改善大学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大学与企业更好地开展合作,应该在国家、地区和机构层面改革管理体系。在国家层面,应该改革立法、拨款机制、激励机制。对大学而言,则应将与企业开展合作写入大学整体规划和宗旨目标之中。

(1)国家和地区的管理体系应该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2)校企合作的理念应该植入各方战略之中。

(3)管理体制必须保证,相关的激励和评估体系与大学的宗旨、功能和战略保持一致。

二、后续行动

欧委会建议采取以下后续行动。

第一,继续举行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采取全体会议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并开发网站加强沟通,分享成功经验。

第二,虽然合作论坛对于调动大学与企业代表以及中介机构的积极性非常有效,但是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还需要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因此需要继续鼓励相关公共部门的参与。

第三,创建大学与企业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课程教学,欧委会将通过相关的欧盟项目来支持这种合作。

第四,在论坛中,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呼吁,将合作关系延伸到教育与培训的其他领域,特别是高中和职业教育领域。欧委会将研究利用现有的项目,促进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校企合作。

第五,在欧盟层面上推动大学与企业的对话,可以激励成员国和地区层面的类似合作。欧委会将通过其与成员国在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合作中,鼓励成员国政府建立类似的对话机制。

第六,欧委会将调查现有的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成功范例并建立数据库。

(作者单位:中国驻欧盟使团文化处)

篇5:天津师范大学文件

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学业预警

实施办法通知

各学院,机关各部、处(室),各业务服务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实施办法》已于2014年1月16日经第158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师范大学 2014年1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2名单报送教务处、学生处、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备案,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负责汇总各学院情况,形成全校本学期学业预警名单。

(三)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根据本学院学业预警名单向需要预警的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同时向橙色预警学生家长寄发《学业预警通知书》并留存邮寄证明,提醒家长及时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努力完成学业;对于给予红色学业预警学生,除向家长寄发《学业预警通知书》外,应通过电话等途径与家长沟通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家长来校就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面谈。谈话记录需及时整理,记录确切的谈话时间、地点、内容及相关人员。

(四)各班班主任针对预警学生学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学业预警学生约谈工作,填写《学业预警谈话记录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配合辅导员开展心理疏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学院应为预警学生建立预警管理档案,定期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六)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负责配合各学院做好橙色预警学生和红色预警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第六条 学业预警帮扶措施

(一)各学院应了解和掌握被预警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根据学业预警的工作安排,建立学生学业预警档案,采取沟通、约谈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及学业帮扶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主动性,逐步消除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二)学院设立学生帮学岗位,聘请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帮学工作,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详细、可行的帮学计划和措施,对其开展一对一的帮学工作。

(三)凡修业有困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可为其提供专业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其修业。

(四)教务处、学生处、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联合学生所在学院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约谈或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业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及时联合学生所在学院为学生提供修业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第七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6:云南财经大学文件

校学发〔2018〕31号

关于印发《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财经大学

2018年5月11日

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

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0〕6号)、《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教助中心〔2014〕56号)、财政部 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教财〔2014〕180号)、云南省教育厅 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中国银监会云南监管局《关于完善我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意见》(云教贷〔2015〕14号)、云南省教育厅 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教贷〔2015〕2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额度由贷款人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情况,与借款人协商确定,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每人每学年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学年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最低不低于1000元。

第二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还本宽限期为毕业后3年。

第三条

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

执行。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承担,学生毕业后贷款利息全额自付。

第四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要求借款人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作为共同借款人。在借款人毕业后,父母或监护人有义务教育、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及时向高校和学生贷款经办行以及县资助中心提供学生的最新联系方式,并在借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时,履行连带还款责任。

第二章

申请条件和材料

第五条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由借款人到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并提交相关材料。

(一)借款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在校中国籍全日制本科学生(含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3.学习刻苦,能正常完成学业。

4.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借款人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5.在校期间未办理其它贷款的学生。6.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所需材料

首贷:1.借款人合法有效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借款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的复印件。

2.借款学生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3.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复印件。

4.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续贷学生、已通过高中预申请的首贷学生均无需再次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

5.新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及其复印件,在校生凭学生证。续贷:1.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在校生需在网上完成续贷声明,通过学校审核后提交银行再办理续贷。

2.在其它银行贷款的学生,根据银行要求自行提供材料。

第三章

办理程序

第六条

在校生根据经办银行要求,在春季学期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和签署贷款协议,并在通知时间内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单交回学院,学院收齐后统一交学生处资助中心审核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回执录入工作。

第七条 新生持在高中学校的预申请材料、录取通知书、借款人合法有效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借款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的复印件;《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入学后将回执单交回学院,学院收齐后统一交学生处资助中心审核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回执录入工作。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本学院学生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为直接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学院要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组织落实工作,宣传到位,要认真做好材料的收交工作,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协助学生顺利申请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各学院要针对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信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觉还款意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动态和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第九条

借款学生本人在校就读期间发生入伍、休学、退学、留级、开除、死亡等情况时,各学院要及时书面通知学生处资助中心。学生处资助中心收到通知后及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关信息变更,并通知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五章

部门职责

第十条

学生处 由学生资助中心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安排全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负责在相关管理系统中中填报相关信息及对申贷学生资格审核并上报;负责收集各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信息,与之进行工作接洽;负责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负责新学年的学生贷款回执录入工作;负责春季学期在校生续贷声明审核工作;负责毕业生毕业确认审核清理工作;负责每学年对学生就学信息的更改工作;配合各县资助中心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各学院 负责向在校生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动员学生主动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汇总本学院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信息;统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额度并报送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监督管理;负责每学年学生回执单和毕业确认表的收集上报工作;负责在校生续贷声明的管理工作;负责贷款学生毕业信息档案的建立;负责跟踪并适时报送学生处资助中心毕业生还贷情况。

第十二条

财务处 根据经办银行的要求提供学校开户行的有关信息;根据经办银行放款信息,及时通知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贷款的到账情况;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转缴学费等相关手续;按国家和省级要求及时核拨学校应承担的部分风险补偿金。

第十三条

招职处负责向新生邮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

2018年5月11日印发

上一篇:学生作文:感谢父母下一篇:护理培训听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