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2024-05-09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共9篇)

篇1: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428 工程 1 号楼

科技创效经验材料 一、工程概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428 工程 1 号楼位于北京市门头沟石龙经济开发区永安路 1 号。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428 工程 1 号楼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本工程用地面积 21000 ㎡,总建筑面积 47703.57 ㎡,建筑总高为 53.8m,分为 101#、102#、103#三个部分。其中 101#主楼为梁筏基础,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为科研办公用房;附楼 102#楼为筏型基础,为食堂和多功能厅;103#楼为钢结构连廊连接 101#与 102#。101#楼屋面为平屋面,102#楼为网架屋面。外墙大面积为开放式干挂石材幕墙。内墙主要采用乳胶漆墙面、面砖墙面,楼地面主要为地砖地面、花岗石地面、地板地面等。南北两侧外露的十根钢柱为本工程的一大特点。

工期目标:合同工期 701 天,开工时间 2008 年 9 月 21 日,竣工时间 2010 年 8 月 22 日。

质量目标: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争创国优工程 安全目标:确保获得“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工程造价:29168 万元 合同条件:固定单价合同;有 20%预付款,预付款在开工后 3 个月开始抵扣,设计变更以及技术洽商均可进行费用申报;承包合同中预留金 3000 万元。

二、工程重难点、特点 1、本工程主楼南侧及北侧的 10 根钢管柱,中间高达 30 多米无任

何连系支撑,钢管柱的安装及焊接要求精度高;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难度大,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控制之一。

2、本工程地下面积大,基础标高多、坡面多,高低跨多,且主楼为梁筏基础,基梁上翻高度达 1400mm,高低跨最大高差达 1900mm,控制好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及高低跨处模板支设、加固,是本工程难点之一。

3、本工程楼板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板,空心板块的抗浮及预应力筋的埋设,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控制之一。

4、业主是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领导的权威性强,但是又极其要求民主,事情决议程序繁琐。业主很重视设计方的建议。

三、创效分析 及实施对策 按照项目的商务策划,准确的了解不平衡报价项目;对比分析同类材料报价差异,发掘投标中隐藏的商务机会;研究合同和方案,发现遗漏和不合理的方面进行优化并争取费用补偿。

序号 内容 制定的对策 实施状态 获得效益 一、不平衡报价 项目 1 室内墙面腻子:投标清单中没有计算腻子费用 通过研究设计做法及图集,二次结构墙体没有明确腻子做法。图纸会审中提出,并明确 通过图纸会审作为变更增加墙面腻子做法,通过三方确认 30 万元 2 外墙保温、屋面保温:保温材料有多种,报价盈利状态不一 通过分析报价,聚苯板报价偏低,挤塑板报价有盈利。通过两种材料的防火等特点比对,要求变更为挤塑板保温 通过图纸会审,外 墙 变 更 为50mm 厚挤塑板保温,屋面变更为 60mm 厚挤塑板保温 42 万元 3 室内回填土:报价中素土回填单价低,灰土回填报价有利润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气候原因,土质含水率难以达到要求,施工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变更为灰土回填 施工过程中,提出变更要求,通过洽商方式,得到确认 8 万元

地下室部分防水 原设计地下室防水为PET 自粘材料,报价低于市场价。要求进行材料的变更 由于施工季节相对 投 标 时 的 变化,分析 SBS 和自粘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优劣,达到变更目的 58 万元 二、设计不完善项目 1 钢结构防火涂料 原设计中无防火涂料的设计,通过报价比较,选用厚型防火涂料 作为设计变更下发 75 万元 2 室外钢柱包封 原设计对室外钢柱考虑不全面,没有进行包封,不合理。参照合同有利报价,变更为铝单板包封 通过设计变更和深化设计进行做法明确 84 万元 三、新材料应用 项目 1 内隔墙材料变更 原设计二次结构采用砼加气块,材料单价是市场价,没有利润。建议采用轻质大孔砖,重新限价 通过洽商得到认可 42 万元 四、重大措施变更 项目 1 本工程室外钢柱每米一吨重,考虑用塔吊分 2 米一节吊装 本工程钢柱结构形式属国内首例,又是整个工程的亮点。设计方要求分节至少在 8 米以上。按照要求进行措施变更 及时满足设计方的要求,调整吊装措施,满足要求。同时,完善措施变更记录 15 万元

四、发挥优势,降本增效 我们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本工程钢结构量不大(共计 770 吨),原设备配备没有考虑该分项工程。配备最大的塔吊为ST5515,但是,钢柱的截面为 800 mm × 1100 mm × 35 mm,每米的重量达到一吨,钢柱的分节只能在 2 米左右。项目通过讨论,把塔吊变更为ST7030,钢柱的分节基本可以达到 5 米左右。在与设计院沟通时,了解到设计方对钢柱的分节很重视,觉得分节多会影响后期效果。项目部对

设计院灌输:原投标措施中的吊装能力更小,已经是大大加大了吊装能力的。并且争取到设计院的支持,直接在图纸会审中提出要求:钢柱的分节应该在 10 米左右。我方将吊装方案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塔吊吊装改为了汽车吊吊装,采用了地面拼装,吊装长度增加到了 24 米。至此,钢结构吊装措施变更形成了,吊装费用可以按实际发生签证。对于施工配合,设计方和业主都非常满意。分包招标过程中,项目部在分公司的指导下,经过细致的比较,采用了制作和安装分开招标的模式,在施工准备中作了详细具体的施工策划和技术准备:钢结构深化设计以及报审,加工计划以及安装计划的编制,掌握结构施工质量情况,严格验收制作构件的质量,圆满的完成了钢结构的施工。

钢柱布置图:

几组分析数据 :

吊装设备的选用对比表

投标 施工方案初期 最终确定 型号选用 2 台 ST5515 塔吊 1 台 H3/36B 塔吊,1台 F023B 塔吊 1 台 ST6015 塔吊,1 台ST6014 塔吊,钢柱用汽车吊 吊装能力 分析 本工程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考虑钢结构按常规方式吊装费用太高。钢柱分节 2 米左右。设计方否定吊装能力 增加吊装能力,钢柱分节达到 5 米左右。设计院提出:分节仍可以减少 钢梁和十字柱用塔吊吊装,钢柱采用汽车吊,分节接近十米。设计方满意 结构施工 工期 10 个月 10 个月 10 个月 设备租赁费(含进出场费用)

2×3×10=60 万元 5.4×10+4.2×10=96万元 2×3.5×10+20=90 万元(签证费用超过 30 万)

费用增加 处理

设计交底中明确::不同意原投标方案的吊装能力,需要加大。

在吊装能力加大的情况下,完成钢结构施组请各方评审。完成汽车吊的费用索赔基础工作 优点 钢柱吊装次数减少,人工费减少,费用计算简单,吊装设备增加通过签证争取效益,保证施工、避免亏损 缺点 汽车吊的通道不易保障

技术支持分包模式,做好分包管理:

(模式一)钢结构制作、安装整体分包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量(t)

报价(元)

合价(元)

综合单价(元/t)钢柱制作安装 540 10400 5616000

钢梁制作安装 230 9435 2170050

螺栓费用 17560 5 87800

吊车机械费

200000

总计 8073850 10485.52

(模式二)将钢结构制作、安装分别发包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量(t)

组装单价(元)

合价(元)

综合单价(元/t)钢柱钢梁材料费 770 5253 4044810

制作及运输 770 2000 1540000

安装 770 1200 924000

螺栓费用 17560 5 87800

吊车机械费

200000

其它不可预见 费用

300000

总计 7096610 9216.38

两种模式对比表 模式类别 总价格 技术管理 质量标准 安全 进度 模式一 8073850 主要技术管理由分包队伍进行,项目管理相对轻松 质量主要是靠制作厂家及安装队伍决定 安全决定于项目管理及安装队伍 一致 模式二 7096610 技术管理难度加大,主要是制作尺寸及运输的控制,但项目能力足以满足要求 分开管理,对质量无影响 安全管理主要在吊装和安装上,素质取决于安装队伍 一致 结论:采用第一种模式虽然项目的管理较为轻松,,只对一个分包队伍,但成本增加 97.7万以上。采用第二种模式主要管理难度在制作与安装队伍的配合协调上,同时要求项目技术深化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能够满足专业要求,对加工厂家的下料尺寸可以准确控制。对于安全和质量除了加工厂家外,对队伍的素质主要是在安装工序上。因此项目应采取模式二,组装分包,同时选择过硬的钢结构安装队伍。

从这个案例看,技术工作需要挖掘潜力,做好策划和支撑,应做到:

1、熟悉投标技术方案,做好施工技术策划,注意差别。

2、与设计方进行有意识的沟通,做到有目的的引导。

3、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中充分考虑综合效益,挖掘措施变化的商务签证理由,整理签证思路,做好签证准备。

4、在施工中,做好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功效,降低成本。

五、具体实施 措施

1、技术措施变更:本工程在前期策划时,考虑到南北向各 5 根钢柱(1t/m),采用塔吊 2 台 QZT7030,及时抓住各方意图,图纸会审中明确了措施变更,钢柱采用汽车吊施工,塔吊减小为 ST6015,ST6014。同时,汽车吊费用作为费用签证。

节约成本:两种型号塔吊的月租费差和使用时间(53000-33000)×10×2=400000 元(含进出场费)。

汽车吊签证效益:签证价款为 320000 元,实际支出 170000 元。增加效益 320000-170000=150000 元。

2、引导设计变更:钢结构原没有设计防火涂料,特别是部分钢结构是室外部分,设计对是否需要增设防火涂料犹豫,通过技术人员对规范及经验,促成设计增加厚型防火涂料。

效益计算:钢柱防火涂料面积:1884.8 ㎡;钢梁防火面积:2317.81㎡,得到甲方理想的价格签证,即综合单价 209.99 元/㎡。分包单价:钢柱 52 元/㎡,钢梁 43 元/㎡。

收入:209.99×(1884.8+2317.81)=882506 元(另规费 38492 元、税金 31314 元);支出:1884.8×52+2317.81×43=197675 元。效益为:882506+38492+31314-197675=754637 元。

3、发挥不平衡报价的优势:按照项目特点,清单中保温有多种聚苯板和挤塑板,其中聚苯板的综合单价就是分包价水平,而挤塑板合同报价有一定的利润。外墙保温设计的是聚苯板,通过和设计院及业主沟通:外墙使用聚苯板着火的隐患大,影响安全,并且保温效果差。最终将外墙变更为 50mm 厚挤塑板。屋面保温原设计为 70mm 厚聚苯板保温,经过功能对比变更为 60mm 厚挤塑板保温。

效益计算:外墙保温签证综合单价 81.81 元/ m 2,工程量为

12193.05m 2,分包单价为 61 元/ m 2,收入:81.81×12193.05+22544(规费)+34682(税金)=1054739 元;支出:12193.05×61=743776 元。效益为:1054739-743776=310963 元。

屋面保温签证综合单价 83.31 元/ m 2,工程量为 3500.29m 2,分包单价为 56 元/ m 2,收入:83.31×3500.29+6590(规费)+10139(税金)=308338元;支出:3500.29×56=196016 元。效益为:308338-196016=112322 元。

4、积极运用“四新”技术:本工程二次结构原设计采用加气砼砌块,材料费收入和市场价接近,人工费也不高。通过给业主和设计院推荐新材料:大孔轻集料砌块。材料价重新认定,增加效益。

效益计算:通过材料的调整,砌筑综合单价为:457 元/m 3,工程量为 4260m 3 ;材料采购、劳务分包及辅材等成本为 392.5 元/m 3。收入为:457×4260+80073+66192=2093085 元;支出 4260×392.5=1672050 元。效益:2093085-1672050=421035 元。

六、目前取 得的 实施效果 1、安全方面:项目在 2009 年初,顺利通过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样板工地”验收。无重大安全事故。

2、质量方面:主体结构阶段通过了专家组的“结构长城杯”验收。

3、进度方面:由于业主决策程序影响,进度不理想。但是,项目部确保按照合同工期竣工。

4、效益方面:主体结构完成后,通过审计,主体结构完成产值 8330万元,项目超成本效益 159 万元。

篇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赵峰,男,1990年11生,山东泰安人,中共预备党员,系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制造)专业2009级学生,曾担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学生会主席,船体3095班团支部书记。在校期间曾获2009-2010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奖、南通市“优秀志愿者”、院“优秀共青团干部”、院“三好学生”、院“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创新之星”、获院二等奖金三次、三等奖学金一次、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系一品”工程“先进个人”,2010年暑假由他带领的赴南通中远船务社会实践分队获得了南通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称号、个人获院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由他本人撰写的《金融危机对南通沿海开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被评为南通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

一、专业课程学习

大学期间,他一直没有放松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身认真努力的学习,三个学期他的综合素质排名均名列班级前茅,他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经常阅读专业资料,努力提升专业素养,有较强的研究思考能力。获得院二等奖学金三次,三等奖学金一次。2009-2010年年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积极参与院系学生工作开展和探索社会实践新途径

1.主持学生会的工作

区别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工作实践的锻炼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作为船海系第四届学生会主席,学生会工作一直是他工作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乐于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学生会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团结和带领学生会成员认真,踏实,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活动。在他主持学生会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系部学生特色活动,组织系部“迎新生”志愿服务、学院50校庆志愿者服务活动、院第二十八届运动会、“麦蒂酥”捐资助学销售活动、系“迎新送老”晚会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既丰富了广大的同学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2.参与系部特色社团的创建

为提升本系学生的文化素质,他积极协助系团总支参与到系部特色社团的创建中。在2010年,船海系先后成立大学生英语角、钓鱼协会、摄影协会等一批经典品牌社团。在社团的创建和活动开展中,在社团的创建的初期,他根据系部社团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学生会帮扶社团的发展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会一些工作经验能够给社团借鉴,在社团工作的开展中能予以指导,反过来,也促进了系学生会新的发展。通过系部经典社团的创建,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一批优秀同学的潜力被发掘出来,为系部学生活动创造了平台。

3.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途径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他积极响应院系党工群团的号召,在寒暑假及节假日期间他积极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途径,针对船海系过去的社会实践主要围绕社会服务,他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将实践与船舶工程技术紧紧结合,组织系部学生参观访问船舶类企业。使我系同学能把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船舶设计制造相结合,增强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实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7月12日至8月9日,他带领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赴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成员来到船舶制造一线,观看船舶制造各种工艺流程及生产中的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员分别被安排到该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有关岗位见习。通过本次实践,分队成员受益匪浅,不仅拓宽的专业知识视野,更加明确了今后专业学习的方向。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勤于实践,热情友好的精神面貌。由于他的努力,他本人获得了院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由他带领的船海系赴南通中远船务社会实践分队获得了南通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称号,他本人也获得南通市“优秀志愿者”的荣誉。

三、科技创新方面

1.人文知识提升

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当代学生,他除了充分熟练掌握本专业课程

知识外,还不断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力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素养,使他本人在人文与理工两个方面在大学期间都有所获。2010年3月他积极参与了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组办,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参与、指导的江苏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并在竞赛中获得优秀奖。

2.船舶行业与沿海社会经济研究

该同学积极投身于船舶行业与沿海社会经济的研究,在2010年暑假,他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南通中远船务一线,不怕酷暑与劳累对公司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在基层中通过走访、现场访问、参加会议、亲临实践撰写《金融危机对南通沿海开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文,该文针对南通沿海开发区经济外向型的特点,以南通中远船务为切入点,系统全面阐述了该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通过拓展海工、技术创新与节能创优等方面采取措施,迎难而上,度过难关,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为南通沿海地区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该作品被中共南通市宣传部评为南通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

3.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参赛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向我院征稿之际,由于该同学在平时关注中国船舶行业与沿海社会经济的研究,通过较长时间的准备,撰写出的参赛作品经过反复的斟酌与修改,现已向竞赛组委会投稿。

在过去的近两年的时间里,赵峰同学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着,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该生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学生的使命,意识

篇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日前,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技术中心逄淑平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新型钛矿型太阳能材料。

该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性能, 在低成本柔性太阳能储能领域 (如光伏大棚等)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该技术已经进行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布局。

据了解, 该研究小组正在对钙钛矿材料和器件进行进一步优化, 通过减小晶体内晶格、位错缺陷浓度, 提高载流子的扩散距离;通过晶界钝化手段, 降低晶界的缺陷能级对载流子的捕获作用, 从而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平面电池结构中, 该材料11.3%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该器件结构的世界领先水平。

篇4: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在韩国大田广域市,是一所典型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在绝大多数高校都由教育部管辖的韩国,

直属于科技部的KAIST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1971年建校年轻有为的KAIST可谓是韩国大学里的后起之秀。

KAIST在2014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51位;

在2014年的QS亚洲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KAIST在韩国人眼里的地位更是逐渐飙升,

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认为的NO.1大学。

之所以如此,除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和高额的科研经费之外,

天资好又异常勤奋刻苦的学生,以及24小时不间断大学模式功不可没。

24小时科研天堂

KAIST被誉为韩国理工科大学的麦加圣地,在这个圣地每年招收的本科生都是全韩国最优秀的学生,这里的勤奋精神闻名遐迩,韩国媒体经常把这里的学生称作KAIST的“学习虫”。

KAIST坐落在韩国大田的大德科研园区,驱车横穿大德园韩国科学技术院校区需要30分钟,在园区内漫步,会感觉到这里格外宁静,学校附近也有多家饭店,酒吧,卡拉OK店,充分保证了学生生活的便利与舒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和科研而准备的。KAIST的学生说,区分KAIST的白天和晚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和研究。

夜晚,本来是学生们可以放松一下,花前月下谈天说地的时候,但是在KAIST,这些浪漫情怀似乎跟学校的气场不符,实验室里热烈研究气氛、图书馆里面人满为患的场面,会让你感到,夜晚本来就应该在科研学习中度过。

不仅许多课程、试验和实习被安排在晚上,甚至连考试也不例外,熄灯时间、早点名,这些名词对KAIST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

KAIST的各种管理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按照24小时工作模式设计:实验室24小时进行实验;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宿舍24小时不锁门。

2005年,社会上也出现过反对的声音,曾有家长提出抗议,称学生不分昼夜24小时学习科研,生物钟被打乱,有害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不人性也不科学,所以24小时模式曾一段时间内被禁止废除,凌晨12点所有的实验室都关门,学生必须回寝室休息。

但是,KAIST的学生对24小时模式也是意见不一,有学生说他们就是在夜晚效率高,习惯在晚上进行科研,呼吁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权限。

因此,24小时使用的实验室又慢慢开放起来,学校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熬夜,不过对KAIST里勤奋刻苦的学生们来讲,这是一个无需强迫和无争议的话题,有的学生会24小时泡在试验里,然后再用24小时睡大觉,生物钟都是根据科研时间走。

现在,尽管首尔大学等其他韩国高校也开放了24小时实验室,但是作为开创24小时科研模式的始祖,KAIST依旧以“365×24”为荣,并当作吸引真正致力于科研的学生的一种手段。

虽然24小时科研看起来有些不够人性化,但更多的学生会早一点结束夜间的学习为明天做好准备,学校只是为想做科研搞学术的人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自由选择,自觉学习

KAIST倡导的是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点燃了学生们求知的热情。

KAIST也通过各种措施向学生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首先,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学生们都可以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地自由选修,合格后即可以拿到学分;其次,本科生如果在企业里实习成绩优秀,就可以用实习成绩代替毕业论文;最后,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充分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力。

学校的自由也造就了学生自觉的、习以为常的刻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一旦选择就要加倍付出努力,没有再肆意挥霍时间的理由。

这里的年淘汰率很高。机械工程学系的一位曾经被学校劝退过的硕士生说,在KAIST读书的感觉就是适者生存,没有闲暇时间,节假日也要考试,教授们给学分就像掏自己的腰包一样吝啬。他说:“离开KAIST以后,我曾经到其他大学学习过,不过哪儿也没有像KAIST这样好的学术气氛,所以我又咬紧牙关回来了。还好,KAIST给学生提供重新学习的机会。”

篇5: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我是来自经济管理系1003班的李XX,自2010年入学以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曾在系中秋晚会担任主持人,在系迎新晚会上参加小合唱,在军训中获“军训先进个人”荣誉,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变得更加喜欢和热爱自己在这里的生活。

在大一入学以来担任班级临时负责人,在竞选中又有幸成为班级团支书,在学生会的竞选中成为系新生部部长,在大一的一学年积极参加学院和系里的各种活动,配合完成班里大大小小的事物,在去年的创先争优中,获“系级优秀团干”,带领班级获得“先进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在我和班长的带领下1003班团支部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担任团支书期间,班上的主题团日活动每次都办得有声有色,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的团日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同时还在班上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还有拉歌赛,各种各样的课余生活,让大家感觉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担任系新生部部长期间,同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着经济管理系“责任、荣誉、奉献”的宗旨,将每一次的活动,每一次的工作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在这期间,为新生开办讲座,让初到大学的大家不再迷茫,明白和了解大学究竟该干什么,大学四年该怎样度过。除此之外还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讲座,让大家来参加,在这里能让大家明白和了解许多。去年还办了乒乓球比赛,让大家体验竞技的乐趣,同时更是在动员大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大二开始,班级的活动有所减少,这让班级挂科率下降,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全班仅有6人挂科,大家都积极努力,想要将这个班级体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系最优秀的。

在大二的学生会竞选中,我成为经济管理系的团总支副书记,担任此职位,我就不仅仅要对班里负责,更要对整个经济管理系负责,将身份转化,让在做团支书时积累的经验在这里充分施展,也让自己收获更多的经验。

在大二的迎新晚会上参加走秀,这就是我,一个爱玩爱闹,但对待工作也极其认真负责,没有半点马虎。认认真真干工作,踏踏设施一步一步向前走。

学习一直以来是我的软肋,大一的成绩很不好,不过这也让我接受了教训,在大二开始认真学习再不忽略学习的重要性,不论做什么学习都不能落下,毕竟我是一名学生,学习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

篇6:幸福院发言材料(推荐)

发 言 材 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非常高兴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田寨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情况。田寨村互助幸福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目前已建成一所集老人居住、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高标准互助幸福院。幸福院现有宿舍面积280平方米,床位20个,入住老人20人,入住率达到100%,新建一所占地约2700平方米老年人活动广场,硬化幸福院前道路3500平方米,大大方便了老人的出行,为老人活动、健身提供了建好的场所。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结合本村实际建院。我们在村集体闲置的厂房上选址投资8万余元,打造了一所宿舍10间、餐厅2间、厨房2间的标准化互助幸福院,之后逐渐配齐了生活用品,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了入住条件。

二、尊重老人意愿,鼓励老人入住。我村共有60岁以上老人277人,其中在家独居老人66人,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经其个人申请,家属同意,与村委会签订入住协议,目前已入住老人20人,入住率100%。

三、加强管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幸福院明确专人担任院长,具体负责老人在起居、饮食、娱乐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完善了各项

1规章制度,定期组织老人开展象棋比赛、打扑克、扭秧歌等文体活动,把幸福院建成让子女放心、让干部放心、让老人舒心的幸福家园。

篇7:生科院招生宣传材料

学院历史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建于2004年1月,由原农学院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及遗传学,草业学院动物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普通遗传学,林学院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合并而成。学院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系由1995年经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大专)发展而来,分4个专业方向,1998年生物技术(植物)专业招生,2001年生物技术(动物)专业招生,2004年生物技术(生物制品)专业招生,生物技术(生物质能)专业将于2011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400多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作物生态生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生态生理”、“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和“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读研究生95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42人,教学辅助人员5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其中,教授1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助教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6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333”和“555”创新人才3人,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3人。

办学条件

学院设有植物生物技术系、动物生物技术系、生物制品系、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系4个教学系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制品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统计与信息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总面积1680 m2,仪器设备300多台(件),总价值400多万元。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并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等美国大学共同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培养生物学本科生,目前已有6名学生在国外大学学习,2人已获两国学士学位。

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21世纪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学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获甘肃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4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15部,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30多篇。

人才培养

自生物技术专业招生以来,已培养1400多名本科生,10多名博士生,150多名硕士生,其他各类生物技术人才300多人,对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研究

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收录。主编各类专著10多部。

培养能力

学院年招生培养本科生230~250人、硕士研究生40~50人、博士研究生4~6人。

生物技术(植物)专业简介

专业前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之一,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物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园林、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十分广阔。

专业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是我国较早开设生物技术(植物)专业的院校之一。本专业的教学注重农理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教学,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较宽的就业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园林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进入有关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和研究单位从事与生物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进入与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的各大企业、公司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各省、地、县、乡镇的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研究推广和行政管理工作。

继续深造

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植物学、发育生物学、作物生态生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50人。近年来,有30%左右的毕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一半以上考入中国科学院、211、985院校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学生进入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生物技术(动物)专业简介

专业前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之一,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动物生物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农牧业、工业、医药、食品、水产、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十分广阔。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基础,并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动物的遗传改良、产品设计和生产、检验检疫等的新型学科。甘肃农业大学是我国较早开设生物技术(动物)专业的院校之一,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新型本科专业。本专业的教学注重农理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教学,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广泛地从事与动物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动物、水产、农业、环保、工业、医药、食品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 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免疫学、实验动物学、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进入有关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和研究单位从事与生物学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进入与动物生物技术、动物养殖、营养饲料、动物检验检疫等相关的各大企业、公司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各省、地、县、乡镇的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研究推广和行政管理工作。

继续深造 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50人。近年来,有30%左右的毕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一半以上考入中国科学院、211、985院校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学生进入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生物技术(生物制品)专业介绍

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开发动物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医用或保健用的生物制品,是现代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且应用性突出的学科,是借助于现代生物技术与相关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兴综合学科,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生物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专业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生物制品)专业是全国较早以生物制品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本专业立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并行,强化专业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制品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制品相关研究及生产单位、业务部门、各级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新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生物制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制品学、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及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及研发、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品的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动物学、药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分离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品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进入生物制品或兽医药行政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进出口检验检疫、公共卫生等机构,以及生物制品生产及销售等企业,从事技术支持与研发、行政管理、检验检疫、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可进入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继续深造 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生物技术、生物医学、预防兽医学、生物工程、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继续深造。近年来,有30%以上的毕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50%左右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211、985院校。

生物技术(生物质能)专业介绍

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理论为基础,以生物发酵、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为桥梁技术,利用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生物质,来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满足人类日益匮乏的能源物质的需要。生物质能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高度关注。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专业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生物质能)专业是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为数不多的院校之一,是以生物质能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兴专业。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多途径、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质能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质能有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生物质能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能源植物培育与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技术、沼气原理和技术、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工程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进入农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生物质能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企业,从事技术支持与研发、行政管理工作;可进入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篇8: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今年科技活动周组织了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科技惠及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等四个系列的重要科技活动。

按照科技部安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展区的重点活动。安科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的准备工作, 今年2月份就组织院有关部门在原已编辑出版的《全民应急科普丛书》第一套的基础上, 继续组织编写第二套《全民应急科普丛书》 (6册) , 即《公共聚集场所事故应急避险》、《水灾应急避险》、《滑坡与泥石流应急避险》、《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置》、《辐射危害防护与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避险》。同时, 还策划制作了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主题的12块科普展板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宣传单。

开幕式后, 刘延东、万钢等领导同志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北广场举办的群众性科技示范活动时来到我院展台参观并了解有关情况。

篇9:华中科技大学材料院

关键词: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此增加高职办学途径,拓展和充实高职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学高职院这一高职教育新模式。不同的教学体系适用于不同教育模式,那么,何种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大学高职院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呢?在对大学高职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教学体系,并着重探讨其构建策略。

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成

教学体系是由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教学体系也将不断变革与完善。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反映大学高职院特色的教学体系时,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这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大学高职院既不同于其所依托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院校,具有其独特性。一方面,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体现高职特色。普通高校的主要任务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但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处于同一屋檐下的两者既可以在一定层次上进行分流,又可以进行交叉。与大学共享雄厚的师资、设备、经费和各种无形资产的优势,能够使高职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有利于部分高职专业向高层次延伸,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另一方面,大学高职院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当前,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这一目标相适应,其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大学高职院的重要特点是办学层次多样性,不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还可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延伸。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大学高职院的重点是发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其目标定位应围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能够使用现代高科技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

不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体系。大学高职院办学定位的多层次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提高,使得建立一个独具大学高职院特色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充分反映大学高职院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根据大学高职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单纯强调理论、实践或能力的教学体系都是不适合的,应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涵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维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针对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知识厚、技术全、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由职业能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维度为主体构建而成的教学体系。其中,职业能力是三维教学体系的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围绕它进行运作,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大学高职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三维教学体系并非是一个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简单组合而成的静态体系,而是一个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的动态体系。各个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围绕培养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且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

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三维教学体系的协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使用到今天,已不再局限于环境学和生态学领域,其和谐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已成为众多社会领域的行动指南。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对大学高职院三维教学体系的不断协调与完善具有指导意义。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它应该为人的一生不断接受教育、接受培训提供各种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尤其在知识、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职业教育恰好能为人们适应新形势、不断换岗、转岗提供知识、技术及能力上的支持。我们应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反应并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完善、发展三维教学体系。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三维教学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各要素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教学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准确定位职业能力,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在三维教学体系中,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都是建立在对某一具体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因此,对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体系的分解是否准确,将会影响和制约三维教学体系的建构。一般来说,职业能力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心智技能。但这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具体到不同专业,由于其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不同,职业能力将具有不同的内涵。那么,又该如何准确定位职业能力呢?有研究认为,在分析、解剖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和行家分析、解剖被确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二是邀请部分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协助学院分析、解剖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三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完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解。①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位职业能力,将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三)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训练过程。大学高职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这个基本规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将会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加強实践教学环节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首先,要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除基础课外,理论课与技能课比例应达到1∶1,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其次,要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模式。设立单独的实践课程,并进行单独考核。再次,要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为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通过参加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

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好知识的无限性和学时的有限性的矛盾,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不应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全面、系统和深度,应针对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及时对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其次,要加强专业课的应用特色,根据专业服务方向,设置职业性课程,特别是与专业主干学科有关的应用理论课。再次,适当拓展选修课的广度。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程,发挥选修课灵活性强的优势,为实践教学改革服务。最后,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所学知识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前瞻性。这是因为,许多知识的新生长点,往往存在于那些学科相交叉、结合和融会的领域,如果仅局限于某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会使得在对知识的把握上囿于“见木不见林”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②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三维教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建构三维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先行一步。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强自身队伍的培养,使教师在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其中,后者是重点,也是根本。目前高职院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第一,应要求所有教师具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把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目标,逐步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第二,鼓励教师参加服务社会的项目开发和科研课题,从多方面提高实践能力。第三,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更新频率越来越快,教师的“科技生命”消耗速度也随之加快,应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的相关学校、企业进修、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情况。第四,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三维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物质保证

实践基地可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种类型,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三维教学体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深化三维教学体系改革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训中心建设。实训中心是一种多功能的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发展方向。它下设不同的模拟车间,可以承担不同专业的实践性教學任务,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统筹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它可以使学生在受到严格的工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管理的能力。它既是职业能力的训练中心,也是职业素质的训导中心。由于建设实训中心投入巨大,对于许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目前,仍然只能把各种实验车间、模拟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的主体,实训中心只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模拟实验室是教学实习的重要场所,不同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建立不同类型的、适应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模拟实验室。可以将其设立在实训中心,也可以单独设置。第三,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此,可以从校内、校外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可利用各种合作办学引进资金、设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除发挥校内教学与鉴定功能外,还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性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学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从思想上拆除中国式高校的“围墙”,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并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局面。要在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科研部门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力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强化实践性教学提供物质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应注意稳定性、长期性、对口性,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能够承担学生实习任务,具备符合学生培养目标的环境条件的实习基地。

注释:

①王成方.对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6).

②陈泽龙.试论强化高校德育有效性的辅助性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2005,(9).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

[2]君德·瓦格纳.全球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作者简介:

上一篇:我爱您爸爸作文600字下一篇:高考语文最后30天复习的三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