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2024-05-22

指导教师帮扶计划(通用12篇)

篇1: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洋川小学“青蓝工程” 结对帮扶指导计划

徐小伟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安排我和娄珊老师结为师徒关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她进行业务指导,使其紧跟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特拟定指导计划如下:

一、帮扶形式:

采取“共同研究”的形式,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互相帮扶。

二、帮扶目标

1、引导该教师学习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思想,确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

2、引导该教师学习校纪校规,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3、引导该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引导该教师在学习学校优良的教育经验的同时,能够不断创新。展现自己的风采搭建一个平台,提升师德、师品、师艺。

三、帮扶措施

1.全面关心被指导教师的发展,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去影响、引导该教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2、全面跟踪被指导教师的课堂。结合学校听课制度,每月完成至少1节,听课要在专用听课本中认真记录,认真评课,做好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地提出,并督促改进。

3、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对该教师的发展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根据学校对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指导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通过备课、上课、听课、检查四个方面进行指导。多听娄老师不同类型的课,并让娄老师经常观摩自己的新课,平时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新课改教学方法向其进行“传、帮、带”。

4、帮助该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指导、辅导上好见面课、汇报课和各类公开课。并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协助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5、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学科辅导等方面以自身实际工作表现予以垂范。

6、了解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其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引导该老师找准自己的特色、特长,并结合到教育教学实际之中,成就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总之,作为指导教师我会认真负责,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2: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叶新生

学校为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打造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互相学习氛围形成,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实行新老教师互帮互学、互相帮扶的方法,确定了以老带新、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帮扶制度。在学校的制度与计划的要求下,我被学校安排指导帮扶陈玉海老师根据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以及陈老师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本学期的指导帮扶计划:

一、帮扶目标

通过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及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帮扶对象 陈玉海老师

三、帮扶活动过程

在结成帮扶组后,我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实际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明确目的,提出要求,制定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敬业刻苦为出发点,以严谨治学为工作态度,以坚持不懈为工作原则,争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进步(三)、具体措施:

1、指导陈老师的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充分备课与否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和前导。指导陈老师学习《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如何确立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寻找突破口;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该如何的处理,解决的等问题。与陈老师交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

2、指导陈老师上课,采用的主要的方式是互相听课的方式。计划每两周互听课至少一次,通过听课,评课指导陈老师如何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学习,使每节课的难点,重点更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3、指导陈老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做好课后反馈。每周指导陈老师进行课后反馈检查学生对现阶段知识点掌握情况,安排好课后的检测和批改作业。另外还要进行必要的面批。

4、每月帮助陈老师备一次课,检查一次教案,提高其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5、每两周至少听一节陈老师的课,并给出详尽的导评,帮助陈老师提高。

6、每月给陈老师上一次示范课。

7、每学期指导陈老师作校内汇报课一节,帮助其完成设计方案,指导其完成上课任务。

8、指导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情况,认真书写指导过程中的记录与反思,期末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材料的整理收集。

四、指导陈老师完成一定的任务:

1、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

2、积极参与备课,主动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分析的能力。

3、认真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4、经常总结教学的反思和随笔。

以上是我对陈老师的帮扶计划,我会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希望在我和陈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使陈老师尽快成为我校数学教学的骨干力量。

上腰墩小学新教师帮扶计划

教师:叶新生

篇3: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 , 是为在校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而设立的一种资助计划, 旨在通过项目引领,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SRTP计划的推进和SRTP项目的设立, 是在高校逐步完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 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增长, 大学教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已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教师人才队伍, 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逐步增强的条件下, 随着教学软、硬件条件逐步完善, 本科教学质量达标后对本科学生的培养由传统的知识传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变的自然之举;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满足经济结构由出口导向型转向技术创新型, 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能源消耗型向创新节能型转变的必然要求;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长期不足,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也是最近十多年的事,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总体落后, 正如钱老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正因如此, SRTP甚至被寄予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厚望, 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高校, 尤其条件较好的高校, 已全面开展SRTP计划, 对SRTP项目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

文献[1-10]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重要作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作者曾作为SRTP项目组织者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组织、管理, 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多届SRTP项目, 深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下仅从SRTP的任务和目标、SRTP项目选题和组队、SRTP项目过程引导、SRTP项目结题后的跟踪培养等几方面, 浅谈如何从指导教师角度完善SRTP项目的组织、管理, 从而促进SRTP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SRTP项目的目标

作为指导教师, 总抱有很高的期望, 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够作出创新性的成果, 殊不知, 这样的要求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其实是过高了, SRTP的核心是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 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 参加有组织的、团队协作的科学研究活动, 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又要求学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任务, 完成研究目标。学生参与SRTP的过程本质上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它为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 通过参加指导教师的研究团队, 承担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从而提早接触到科学前沿, 了解社会发展动态。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 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相结合, 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从而进入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状态;同时, 我国国情决定的中小学教育只能是被动的应试教育, 这种由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 强调的是已有知识的掌握和传承, 很难做到对学生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培养, 这些, 是留给大学的任务, 需要在大学阶段完成。而事实上,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强调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而对大学生则重视不够。SRTP的开展, 正是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独立思维、工作能力培养提供了契机。可以说, SRTP项目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研究的学习过程, 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效果, 而并非要求大学生能够作出多少创造性成果。

明确了SRTP项目的目的, 教师才能够在指导过程中做到既严格要求, 又耐心细致, 丢掉过高的期望, 看到学生小的进步, 鼓励他们作出大的成绩。

三、科学选题和合理组队

从作者自己经验来看, SRTP项目选题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学生自己确定项目;二是指导教师指定研究项目。

自己确定研究项目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学有余力, 平时查阅的资料也较多, 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有几个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经常在一起, 形成了小团队, 一旦有像SRTP这样的项目机会, 他们就能够很快组织在一起, 根据平时探讨的知识, 形成初步的项目方向, 组建研究小组, 通过和指导教师的交流, 确定具体项目, 制定研究计划和确定项目目标。

对于需要指导教师指定研究项目的同学, 往往比较分散, 平时的学习中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他们希望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 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同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甚至是混个学分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同学, 确定SRTP项目的题目和合理组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 通过和每个同学的深入沟通, 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兴趣爱好、项目期望等, 项目组队的人员构成以2~3人为宜, 人数过多易产生相互依赖, 人数过少则不易探讨和协作, 同时考虑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和基础好的同学搭配在一起, 明确分工, 最好能有研究生参与指导, 项目的选题不宜太难, 要结合学生课程学习情况, 尽量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如果条件允许, 在项目组队时, 可考虑跨年级、跨专业方向学生搭配。

四、项目过程引导

目前, SRTP的管理多实行校、院 (系) 两级管理模式, 对项目的管理从学校层面均有统一的时间结点和要求, 如项目实施、中期检查、组织结题和答辩、总结交流等。项目选题和项目组队完成后, 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就集中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跟进和目标引导上, 这其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至关重要, 要将SRTP项目要求提升到学生自我培养、自我成才的高度,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协助者。同时也要注意到, 学生自主意识又是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指导教师要紧跟项目实施的每一环节, 把握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 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针, 如在项目立项初期, 应根据学校的统一时间要求, 和学生协商项目研究进度和阶段目标, 提出合理化建议, 帮助学生完成阶段学习和研究计划, 使学生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学校科研资源, 学会查阅文献、归纳总结资料, 学会设计实验、动手操作、验证方案, 并严格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项目结题阶段, 要引导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学术论文、交流总结等。

由于本科生受知识储备的限制, 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一时不能解决, 要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指导教师情况, 学生完全在导师的指令下完成工作, 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 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或不够主动, 如与导师联系较少, 可能造成最后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 影响课题结题。对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包办, 或是指派研究生代劳, 要引导学生依靠团队力量, 通过和团队成员交流、协作的方式, 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应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SRTP结题后的学生培养

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 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得到检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得到激发, 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部分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浓厚兴趣的同学可能继续留在指导教师的团队中, 完成本科学习的其他任务, 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或是继续参与科研项目, 指导教师应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指导, 引导他们逐渐走向科研之路, 鼓励他们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可以说, 大学生科研训练也是一个选拔学生的过程, 指导教师通过SRTP项目, 培养和发现人才, 特别对研究生的选拔和培养、对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 2011, (1) .

[2]肖发新, 许荣辉, 申晓妮.SRTP对工科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9) .

[3]郝智.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29) .

[4]李杨帆, 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

[5]董大勇, 史本山.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 :65-68, 73.

[6]孙阳春, 梅海玲.试论SRTP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9) :50-52.

[7]郑家茂, 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6) :98-102.

[8]于晓南, 刘燕, 杨晓东.从SRTP项目申报的变化思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3) .

[9]崔林开, 胡艳红.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的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9)

篇4: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24-02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存在部分就业困难群体,由于自身原因或社会原因,他们在就业时出现了困难,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是当务之急。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还存在着相当大一部分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心理障碍的毕业生,能力较差的毕业生和备受歧视的毕业生,其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很多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来自艰苦边远地区或者农村,有的是少数民族贫困生,有的是家里遭遇重大突发事件致贫,家庭条件均较为困难。他们就读高职院校承担着一定的助学贷款,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面临着偿还助学贷款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因此,这类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属于就业困难群体。

2.心理障碍的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还包括有心理障碍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部分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就业条件评价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就业。另一方面,由于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素质较差,部分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认可程度不高,使他们在面试过程中产生挫折感,容易致使高职毕业生导致自卑、抑郁、孤僻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3.能力较差的毕业生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以适应日后工作的需要。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由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因此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很难找到工作。

4.备受歧视的毕业生

备受歧视的毕学生也是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之一。受歧视的高职毕业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另一种是在面试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有一小部分身体情况不符合某些工作岗位要求的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遭到用人单位的排斥。另外有一些服务岗位,对性别、外貌、身高有明确的要求。受歧视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

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策略

为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针对上述特点,制订指导与帮扶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策略,可以从援助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疏导心理障碍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倡导企业改善用人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开拓局面。

1.援助家庭困难的毕业生

对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应针对家庭条件困难的毕业生的特点,大力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援助。可以在困难家庭毕业生即将毕业之际,做好家庭困难毕业生离校后未及时就业的服务保障工作,或者重点推荐他们参加工作,以缓解其就业压力,促进其尽快就业。对政府而言,应加大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的经济援助,对他们给予适当的求职经济补贴,重点帮扶其落实就业。

2.疏导心理障碍的毕业生

及时予以疏导,对于高职院校有就业心理障碍的学生至关重要。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因就业压力大而产生心理问题者日趋增多,要解决此类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疏导存在就业心理障碍的毕业生,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高职院校要尽快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系统建设,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二是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有心理障碍的毕业生,引导其加强自我心理调整。三是加强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导与帮扶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对不能较好地掌握高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竞争力,应在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上下工夫。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深入到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而且还要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意见,以促进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4.倡导企业改善用人机制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还应改善企业用人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对用人单位而言,在招聘人才时,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调动其积极性,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职毕业生是用人单位未来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所以,要倡导企业改善用人机制,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总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对其指导与帮扶,应从援助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疏导具有心理障碍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倡导企业改善用人机制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探索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扶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丁玮.高职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4).

[2]魏改然,高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河北企业,2011,(05).

[3]丁雪冬.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4]杜艳辉,张瑞祺.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与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5]王天英.解读“大学生就业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9).

篇5:青年教师帮扶指导总结范文

李耀东

根据学校“2016—2017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安排,我负责对陈星老师进行教育教学培养。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年就要结束了,我和陈星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 与快乐。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 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陈星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他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 作。让他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一年中,陈星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会分享。在陈星老师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他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陈星教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 时,鼓励陈星教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 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一年来,我听了陈星教师二十余节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陈星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六环节”教学法。还经常指导陈星教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他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陈星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指导,陈星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了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陈星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奉若神明;可以学习名师的方法,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5、要求陈星老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

篇6: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帮扶结对材料

证 明 材 料

本人姓名:刘礼智,男,现年28岁,系册亨县冗渡中学教师.符佐文老师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担任我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与我结成师徒关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互动活动中,符佐文老师教学严谨, 态度和蔼, 指导耐心.主要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进行指导。

备课方面: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课要认真,教案要精心设计。要准确选择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上课方面: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目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符佐文老师深入课堂听课,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指正。

批改作业方面:批改要仔细,要关注全体学生,突出共性与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

辅导学生方面:强化课外辅导,教给学生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符佐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基本掌握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我能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备课、上课,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为契机,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此证明

册亨县冗渡中学教师:符佐文

篇7:骨干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

坪上镇牛庙小学 罗兆娥 帮扶青年教师对象:刘玮

身为一名老教师,我觉得自己应该时刻想到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及带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现制定指导青年教师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求实、创新、发展”的工作原则,通过师徒结对,切磋教艺,扬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培养目标

1、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2、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3、具备对各种教学信息的捕捉、判断和重建的能力;

4、力争青年老师在课堂教学水平上有大幅度地提高。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师师交流,确定帮带目标

我将利用业余时间,了解青年老师在教学上有那些困惑,制定符合教师个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帮扶目标。

(二)集体备课,提倡一课多摩,共享教育资源。

加强集体备课,指导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方法,及时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制订教学目标。

(三)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1、指导青年教师备好并上好课,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力求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环节紧扣、方法合理、板书设计巧妙等;还要指导青年教师准确掌握课堂时间分配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此外,结合青年教师电脑能力强的特点,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学习和应用。

2、跟踪听课,及时了解青年老师课堂教学情况。计划每学期随堂听课,听课后及时进行讲评,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以帮助她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3、要求青年教师适当听我的课,检查青年教师的听课记录表填写情况。

4、督促青年教师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5、主动开展各类听课、评课、上课活动。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汇报课,青年教师课后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通过该活动,进行面对面对话交流,有针对性地评课,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最终促进师师之间更好的发展。

篇8: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能力特征

本研究在总体上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一高校某学院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中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依据学校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认定, 实际工作中将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为特殊困难、一般困难和困难三个等级, 共选取样本68名, 占考察毕业生总数的44%。分别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和能力、素质测评几个元素来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中, 素质、能力和综合测评排名均依据样本同一年的综合测评数据统计得出。本校通行的综合测评采取全班同学相互打分评价的方式进行, 同时班主任对全体同学评分, 且班主任评分权重占30%。测评分为能力和素质两个方面, 其中能力包含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维度, 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身心素质三个维度。综合测评最终排名由素质、能力和学习 (以教务处原始数据为准) 三方面综合得出。

可见得, 经济困难学生在担任学生干部和加入中国共产党方面不仅所占比例较高, 而且也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 这说明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相对而言更注重锻炼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在政治上积极向组织看齐。

二、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特征

研究中, 以当年初次就业率统计时 (8月31日) 所得数据为依据, 对所选样本的就业情况作了分析。从就业去向上看, 选择升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共30人, 占研究群体的44.12%, 33人直接就业参与工作, 5人暂时待就业, 在已就业学生中没有人到基层工作。综合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 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一) 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愿望相对强烈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 虽然在年终实现了全部就业, 但是在学生毕业的第一时间, 非经济困难学生的待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困难学生, 而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率要高出非经济困难学生近12个百分点。这说明, 经济困难学生更看重毕业后及时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实现就业。

(二) 经济困难学生升学比例相对较低

升学读研究生一般被认为随着人力资本的增加, 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但前提是必须付出经济上的增量资本。从样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低于其他学生,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高于其他学生, 但是最终在学生升学深造时, 经济困难学生却比其他学生低了近7个百分点。这表明, 虽然经济困难学生可能有着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成绩, 但是在面对直接就业和升学的选择时, 他们绝大多数更倾向于直接就业。其升学比例相对于非经济困难学生偏低。

(三) 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期望值相对更高

从选择就业同学的去向可以看出, 经济困难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相对较稳定的工作单位的比例要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 而在相对灵活、挑战性更大的其他企业非经济困难学生的选择比例则高于经济困难学生。同时, 样本中没有经济困难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这说明, 在就业过程中, 经济困难学生期望选择相对稳定、风险小, 收益相对较高、社会的岗位认同感较高的工作。涉及到挑战性较大、风险较高或基层艰困岗位时, 非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做出选择。

(四) 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资源相对贫乏

有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学生有47%的人是从校园招聘会和学校就业网站获得就业信息, 29%的人是从各地政府部门或服务机构组织的招聘会获得就业信息, 10%的人是从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获取的, 17%的人是从社会就业网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获取的。可见,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他们所能依靠的就业资源很少, 更多的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 想要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需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努力。同时, 对待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 非经济困难学生很大一部分最终都进入了地方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 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工作岗位。而经济困难的待就业学生的最终就业层次则明显偏低。这从侧面说明, 经济困难学生所拥有的就业资源明显低于非经济困难学生。

三、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经济上的困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复杂的。但是,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乎社会和谐。因此, 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帮助指导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 更应该动员社会全员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状况, 全方位对其实现帮扶指导, 促进其及时充分就业。

(一) 完善落实就业援助政策,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 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 用于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因此, 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相关就业帮扶工作, 促进困难学生及时就业。例如,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2年5月2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本年度江苏省将购买5000个公益性岗位, 重点帮扶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 合理利用助学资金, 发挥助学政策的功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四年或五年制的本科生, 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后的还贷额在2.4~3万元, 而且最长在毕业后六年内要还清所有贷款, 经济上的压力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困难学生对毕业去向的选择和就业观念。当然,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力气构筑起了较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的助学体系, 各高校、社会、企业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 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要做的是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将助学金用到“刀刃”上, 减少经济困难学生在择业中的经济负担。条件成熟时, 还可以考虑有条件减免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 对有升学愿望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持续的经济和政策支持, 不让他们因为贫困而失去选择的权力。

(三) 做好职业指导, 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非及时就业, 容易导致贫困化、边缘化, 容易产生“现实性的烦躁”和“预期性的焦虑”, 容易成为社会风险的隐患。因此, 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 有助于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有助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近年的实践证明, 职业指导可以依据人才的个人特点, 通过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对其就业方向、相对的职业能力以及其应对竞争激烈和复杂的就业环境等各种能力进行指导, 帮助人才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外在的就业环境要求, 进行职业选择并对相关职业进行适应。

在实际工作中, 对困难全体的职业指导需要做到全面、全程、科学和细致。全面的职业指导要注重对求职者进行职业素质测评, 有效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能力、特长优势、能力缺陷等做较全面的分析。职业指导还应纳入学生培养教育的全程, 分阶段、有目的的职业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人生需要设计, 职业需要规划”, 以生涯规划为基础的科学的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另外, 通过多种形式对困难群体实行精细化指导和跟踪服务直接有助于学生选定合适的工作岗位, 达成就业目标。

摘要: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努力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帮助指导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了解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能力状况和就业特征, 有助于有的放矢做好就业帮扶和指导。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潘莉莉.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2) :58-60.

[2]苏凤启, 卞成德.当代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以温州地区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 2012, (2) :192.

[3]王微音.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策略[J].理论月刊, 2010, (12) :134-136.

篇9:老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

隆兴小学 朱莉 指导对象: 许琴老师

本学期,我校有一位从事数学教学的青年教师加入到我校数学教学的队伍当中。我将发挥自己的老教师作用对这位教师进行帮扶指导。针对这位教师的特殊情况,我特意作了以下的帮扶计划: 一、三年发展目标

在三年的帮扶中,我希望能达到下面的总体目标:让这位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大的提升;结合她学习的专业,能把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教研能力得到好的发展;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一节县级以上的优秀示范课;在县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或获奖。

二、具体目标

为了完成这三年的总体目标,特制定每一学年的具体目标:

(一)第一学年

1、组织教师外出多听数学课,了解数学课堂的架构,与其它教学进行区分。

2、与这位教师进行备课,尽快熟悉教材,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做到上课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

3、上一节校内的公开课。

(二)第二学年

1、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水平。

2、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3、组织外出听课活动,发表自己听课的心得。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第三学年

1、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课堂“活”起来,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2、学习有关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3、发表一篇镇级以上的论文,上一节镇级的优秀示范课。

三、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及时做好笔记,写好心得。

2、坚持每周与该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其教学动态,及时排忧解难,解决教学困惑。

3、团结校内的数学教师,一起帮扶这位教师成长。

4、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撰写教学论文。

四、保障措施

争取学校领导和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团结学校的教师队伍,希望通过这位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我的帮扶,使这位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集体备课: 在每一个新的章节开始时,我们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讨论研究,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通过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使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既能反映教学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充分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1、听课:我和许琴老师建立一个不定期互相听课的制度。许老师可随时到我的课堂听课,了解我对教材的处理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我也会随堂听许老师的课,了解其最真实的课堂行为,发掘其课堂教学的优劣所在。同时我也会带领许老师听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让她多感受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所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

2、评课:每一次听课,我们一定会组织评课(有时可能是随机评课)。我们会从教学设计、教法、课堂组织、教态、教学用语等多方面进行共同探讨,坦诚相待,直述得失,畅所欲言。通过说课评课,力求让罗老师学会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每次听她的课,我会重点指出其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让许老师循序渐进地改正教学缺点,走向教学规范。

3、课后反思:要求许老师养成每次课后写反思的习惯。课后反思要坚持,主张以实用为原则,不搞形式化;要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不讲究表现手法和表达形式;要对当天教学过程进行深刻思考,认真总结,着重针对教学中荐在的问题和成功的教学方法,写成一小段文字,哪怕写一名话也行;要善于从教学现象中研究其本质,发掘其中蕴含的教学规律,有效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上汇报课:每个学期,许老师都要上一节至少是面向全科组的汇报课。课前我会和许老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指导其写出最适合她本人实施的教学设计,经过试教和修正,让其上一节课堂目标达成度高的优秀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促使其快速成长。

制定计划人:隆兴乡小学校

签字:

帮扶对象: 隆兴乡小学校

签字

篇10:骨干教师帮扶青年教师计划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与刚分配的新教师代成龙同志结成对子后,我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实际作用,从以下方面开展活动。

一、对象分析

1、师德方面:代成龙老师爱岗敬业,对工作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始终怀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目标进行工作,关心体贴爱护差生,以高尚的品德、豁达的胸襟在社会、学校为人师表。

2、业务方面:代成龙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和蔼、亲善,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科素养深厚,并且能够潜心研究教学,认真积累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二、明确目标

我们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根本,以学校的各项政策为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推进新课改的发展为目标,怀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实行结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师德方面:

⑴树立依法执教,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⑵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

2、教育教学方面:

⑴每周集体备课一课时,分析检查一次教案;

⑵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取长补短,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⑶认真书写指导过程中的记录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材料整理收集;

⑷每月要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然后研讨改进;

⑸学期末要写一篇教学论文;

⑹每次考试结束后要进行质量分析,分别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

⑺要积极参与评课,分别从教学用语、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完成一定的任务。

⑴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

⑵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研会上主动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分析能力;

⑶认真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篇11:骨干教师帮扶计划

高闸中心学校张立琴马学春

1、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形成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

2、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作公开课、讲座、交流谈心等形式,解决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打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帮扶对象

三、本年度重点工作。

1、学年初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召开帮扶工作会,确定师徒对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2、本年度我将组织的几项重大活动:如:读书交流、课堂大赛、集体备课、反思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

3、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辐射和导向作用,组织他们上研讨课、公开课和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

篇12:指导教师帮扶计划

我们一行55人进入香港后, 马上被分成了中国语文科、数学科和学前科三个组别, 参加了由香港教育局语文、数学和学前教学支援组组织的赴港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2011/2012年度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赴港指导教师培训活动, 是由“香港语常会”建议成立的教学顾问专责小组负责, 此小组由资深的前线教师及语文教育专家组成 (包括来自内地的优秀教师及教研员) , 为香港的学校提供语文教学的专业支援。我们的使命是优化香港学校的校本课程, 协助学校落实教育政策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开发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的成效;促进两地教师的交流协作, 建立两地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网络。

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 类似省教育厅教研室下面的语文组, 是专门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语文教学援助的机构。它坐落在香港九龙区的九龙塘地铁站附近。我们在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报到后的第二天, 就开始经历整整半个月的暴风骤雨般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半个月后, 我们如愿以偿, 拿到了驻校的上岗证——培训结业证书。之后, 我们开始驻扎到香港不同性质的60所小学, 开始为期一年的教学指导与交流工作。

如此密集的集中学习活动时间, 让我们在最短时间里增进了对“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香港学制、课程与评估等方面的了解, 基本认识了香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精神及课程框架、学校文化……香港、香港的教育、香港的学校终于在我们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半个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 教育局同事们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学习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我由衷地佩服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每一位成员的敬业、专业!亲历这样的过程, 是我人生中的幸事。

印象一:设施的灵活多变

特殊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香港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稀有的。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也不例外。他们没有自己的会议室, 基本上是和英语教学支援组、资优教学支援组等其他部门合用会议室。因此, 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的每一间会议室常常人满为患, 需要提前一周预约。不管是几百人的大会议室, 还是几十人的小会议室, 都没有固定的电脑, 但是会议室内投影仪、大白板、小白板、计时器倒是非常齐全。

会议室设施也是灵活、多用。灯光是声控的, 只要一有人的动静, 灯光就自动打开。人一旦离开, 灯光就会自动暗灭。会议桌全是长条桌, 既可以摆成集中会议的“秧田式”, 还可以供不同的小组同时讨论学习。这些长条桌就一个桌面, 下面靠侧板支撑, 侧板底上安了桌脚。参与者坐在桌子的任何一个方位都是舒适、方便的。长条桌的桌面可以翻起来, 平时是翻起来侧着排在一起。会议室的空间就这样被灵活地安排出来了。椅子也是非常轻巧, 平时不用时, 全部可以叠放起来。这些设施, 让室内的每一个空间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印象二:计划的贴心周到

到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上班的第一天, 我们就拿到了教育局同事制作的《迎新及内部专业发展活动培训系列》学习安排手册。32开黑白双面打印, 扉页上清晰地印着活动程序、主题, 以及不同主题的日程和具体的时间。后面是不同主题的具体计划。每一页上面清晰地告知你专业发展活动的日期、时间 (几点几分) 、活动目的内容和活动程序, 让你心中有数。特别是活动目的的拟定实实在在, 没有玄乎的大话和套话, 完全可以在活动中、活动后进行检测。这样的计划一定是经过精心、周密的安排。

细读不同时段进行的活动主题, “互相认识, 建立沟通桥梁”“认识香港学制、课程和评估”“香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精神及课程框架”“香港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与教学及推进交流与协作计划的关系”, 再到学校校园环境与工作文化, 最后是驻校支援的工作策略……不了解香港语文课程, 我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香港语文教学的大背景, 更无法深入了解香港语文教学课堂;不熟悉“普教中”的现况, 我们进入学校后就会如同无头苍蝇撞入死胡同;不了解香港学校校园环境和工作文化, 很可能让我们在学校里狼狈不堪, 甚至错误不断……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们内地交流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如果离开这些内容的学习与指导, 我们的驻校工作肯定是举步维艰, 阻碍重重!每一个内容精挑细选, 为我们量身定做。

通过这些主题内容的学习, 让我们每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抚。对香港教育的认识我们也从模糊逐步走向清晰, 更找到了自己驻校工作的小目标……它们也如同大海中的灯塔, 为我们这些即将远航的船只指明了方向。

印象三:主讲的风采无限

开幕式, 没有复杂的程序和接连不断的领导讲话,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灿烂、友善的笑脸, 感受了一份份热情、大方的点头致意。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梁小姐 (最大的“老板”) 偶然路过, 也被同事“逮”了进来, 用断断续续的普通话即兴送上美好祝福。蔡若莲博士“我们的专业发展活动不断创新, 但是创新不一定全新, 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更增值……愿我们的交流像四面八方的清泉融合在一起,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朴素无华, 感人肺腑, 让我们久久铭记在心……

半个月的专业发展活动, 集聚了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全体同事的智慧和心血。不同的专题让我们领略了不同讲授者的风采。他们深入浅出、有的放矢, 点点滴滴服务于我们每一位内地交流人员的驻校工作。

蔡若莲博士, 语文教学支援组负责人。优雅、知性的女性形象已经让我们在昆明培训的时候就有所感受。她, 态度谦和、言语亲切。我们目前想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针对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她都开展了详尽的辅导。她流利的普通话、厚实的文学功底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做专业上的主人, 有思考, 主动出击。评课过程, 要注意群的文化, 不要随意强调个人的成败荣辱……”这是对我们这个群体深入了解后的肺腑之言, 温馨而实在。对于如何融入学校工作文化中, 她送上的十二个字“视其所以、观其所有、察其所安”, 精辟、深入, 一语惊醒梦中之人, 让大家一生受用!

优雅、知性的蔡若莲博士

麦丽霞小姐, 三十位内地交流人员的具体负责人。我们对这位理着小平头女士的印象:神情严肃, 不苟言笑, 脚步匆忙, 穿着古怪, 有时是一袭拖地的长裙, 有时却把英国“国旗”披在身上。难得和我们交流, 普通话艰涩, 半生不熟。两天后, 她为内地交流人员进行了驻校前的实战培训。短短的一个上午, 我们对她的印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在她主持的专业发展活动中, 她针对我们即将驻扎学校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解决策略, 行之有效, 切中要害!例如, 进入学校后, 只要搞定统筹主任这位“重要人物”, 其他事情就会迎刃而解;第一次和教师观课、评课, 以问促思、多赞少评、聚焦学生是最佳的手段和途径;宜接纳忌比较、宜准确忌客气、宜引领忌空泛……真人不露相, 露相不真人, 语出惊煞人!她的PPT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的图像替代了许多枯燥的文字, 费尽心思。

蔡一聪先生, “普教中”项目具体负责人。他, 笑容满面、憨态可掬, 操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人如其名, 绝对聪明过人。他主讲的《香港语文课程的特色》, 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 他上来的第一句就是, 先拉一个警报, 今天上午会很闷。这是用巧妙的方法让在座每个人都有一个恰当的心理准备。过程中, 他看到大家都举着相机不停地拍他播放的PPT, 闪光灯不断, 咔嚓声不绝于耳。他就随机应变, 告诉我们, PPT会发给大家, 不用拍, 要拍就拍那些上课打瞌睡的。全场笑翻, 瞌睡虫跑了, 相机也收了, 课堂秩序井然!下午, 为了调节气氛, 大家都开始犯困。他却适时地给我们讲笑话, 香港人把“兵俑骑着马俑”读成“兵桶骑着马桶”, 夸张的语音配上他滑稽的神情, 我们全场忍俊不禁。他对内地的教学情况了如指掌。他用“放烟火”来形容我们内地某些公开课作秀现象:焰火升起的那一刹那, 五彩缤纷, 绚丽夺目, 一会儿烟火散尽, 什么都没有留下……一语道破天机!

印象四:参与的全面多元

从培训的理念来说, 香港教育者强调的是全方位, 多形式, 人人参与。没有一个学习日是主讲者一讲到底。主题学习活动一般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讲者个人对某主题的观点陈述;第二阶段进入全员的消化与讨论;第三阶段进入了小组交流。整个专业发展活动过程中, 我们不只是听众, 还是参与者、交流者。这是与我们内地培训活动最大的区别。

我们事先被分成了六组, 每个小组是5~6人。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借鉴了香港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同主题学习之后, 组织者马上会让我们进行10~15分钟的计时讨论。这种讨论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有分工。主讲者事先针对本次主题, 提供一些讨论的提纲, 供小组参考。另外, 每个小组会分发到一张大字报、若干支水笔。各小组把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概括, 用独特的方式呈现在大字报上。汇报时, 既有口头的交流, 更有书面的提炼。限定的讨论时间, 丰富充实的内容, 让我们必须在讨论前进行明确的分工:活动的召集人、汇报者、记录人、资料提炼整理者……人人有重任, 谁也不会成为边缘人物。进行的次数多了, 我们都会主动轮流承担不同的角色。这样的方式, 把小组合作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多样化呈现我们的观点, 每次的小组汇报每位成员绞尽脑汁, 在学习别组交流经验的基础上, 也在不断创新自己小组的呈现方式:图画式、文字式、表格式, 图文并茂;顺口溜、打油诗、三句半, 层出不穷。这样的小组讨论、交流, 每个人都积极开动脑筋, 不仅是在消化学习的内容, 更多的是把新习得的内容在实际教学问题中融会、贯通与运用。这样的学习活动, 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合理高效!

认真、投入的个人准备

最后结业典礼上, 组织者还“神秘”地发了一张小纸片和红苹果的贴纸。活动进行到中间的时候, 让我们利用三分钟写下自己到香港最想做的事情、最大的愿望、目前的感受。我们一个个奋笔疾书, 即兴发言。最后, 还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愿”塞进了玻璃瓶, 并用胶带封起来, 等到第二年离开前再启封, 看看自己的愿望, 想做的事情是否达成。多么用心的设计呀!拿到结业证书后, 组织者还让交流老师和香港同事一起为未来的驻校生活写下美好的祝福, 并变戏法似的从门后推出一棵苹果树, 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祝福贴在这棵大树上, 愿我们心想事成!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样的环节简单但大大出乎人的意料。每个人都为这样的良苦用心而叹服!

印象五:反馈的及时有效

每一个专题活动结束, 组织者最后会留三五分钟时间, 让我们当场填写对本次活动的反馈表。便于收集我们的意见、建议与想法, 进一步完善下次的活动。反馈表采用不记名方式, 可以让每个人尽情地表达个人的真实观点。反馈表的内容设计, 不仅可以让组织者及时收到每次活动后参与者的有效信息, 更可以从这些信息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最重要的, 组织者还会对我们这些反馈表进行真实的数据统计, 并写成意见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留待后用。这样的真诚与效度, 让我们佩服不已!

半个月的专业发展活动, 虽然内容密集, 但我们丝毫没有觉得沉闷和厌倦。每次, 我们都兴趣盎然去, 猜想着今天的组织者又会有什么新招术吸引我们的眼球。他们组织活动的宗旨是:不浪费学习者的每一分钟。香港教育局语文教学支援组的同事们也正是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这样的承诺!这样的专业发展活动, 高效、高质, 无与伦比!

上一篇: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下一篇:2019霍建华主演电影《大约在冬季》观后感心得